Workflow
大国博弈
icon
搜索文档
巴沙赢了,伊朗输了,大国斗争的历史机遇稍纵即逝!
搜狐财经· 2025-09-28 06:05
勇者相遇,胜在胆识——从伊朗与巴基斯坦的战略选择看大国博弈之道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家间的较量如同高手对弈,一步退缩可能满盘皆输,一次果敢出击却能打开新局面。特朗普政府重掌白宫后,美国 挥舞对等关税大棒,将单边主义推向极致,全球贸易体系仿佛重回弱肉强食的丛林时代。中东地区在美国纵容以色列扩张的背景下,地缘格局剧烈震荡: 伊朗因优柔寡断痛失经营多年的抵抗之弧,而巴基斯坦却以雷霆之势在印巴冲突中逆风翻盘。这两个伊斯兰国家的不同命运,恰似一面映照大国博弈的明 镜。 一、关税战与中东乱局:全球秩序重构进行时 2025年4月,特朗普的对等关税政策犹如投下深水炸弹,中国以强硬反制守住底线,世界由此裂变为两大经济阵营。与此同时,中东火药桶被彻底点燃 ——获得美国撑腰的以色列不仅强占加沙,更将触角伸向黎巴嫩、叙利亚。令人玩味的是,美国在搅动中东局势的同时,仍不忘联合欧盟围堵中国,这种 双线作战策略使得全球格局愈发混沌。 三、巴基斯坦的破局之道 与伊朗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巴基斯坦的漂亮反击。当印度军队越境挑衅时,巴方不仅正面击退进攻,更打出一套精妙的外交组合拳:先是与中国深化铁杆 盟友关系,借北京香山论坛等平台展现 ...
特朗普上台不到1年,新加坡总理预感不妙,告诫美国别碰中方红线
搜狐财经· 2025-09-26 08:54
特朗普上台还不到1年,新加坡总理就已经预感到了局势不妙,严肃告诫美国别碰中方红线。 新加坡总理黄循财 当新加坡总理黄循财在9月的《华尔街日报》专访中,将台湾问题定义为 "中国红线中的红线" 时,这个东南亚小国再次向世界展示了其在大国博弈中的精准 平衡术。 长期以来,新加坡的外交抉择从来不是抽象的理念宣示,而是建立在严肃的国家利益计算之上。 尽管新加坡对美贸易处于逆差,却仍被征收10%关税,黄循财直言 "这不是朋友该有的行为"。 经济压力迫使新加坡加速多元外交,今年6月黄循财访华,庆祝两国建交35周年并签署多份合作协议,同时顶住美国压力维持与中国的正常贸易。 到了9月份,新加坡国防部长陈振声访华前,专门强调 "小国不是代理人",既重申与美国的历史伙伴关系,又拒绝成为其遏制中国的棋子。 这种 "经济靠中国、安全找平衡" 的策略,充满了务实考量。 而将目光投射到整个东盟地区,就不难发现,新加坡的表态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东南亚地缘政治调整的集中体现。 新加坡防长陈振声在香山论坛上发言 2025年8月,新加坡贸工部将全年GDP增长预测上调至1.5%至2.5%,第二季度经济同比增长达 4.4%。这一亮眼数据背后,是其外向型 ...
贵金属数据日报-20250926
国贸期货· 2025-09-26 03:30
贵金属数据日报 | | | | | 国贸期货研究院 | | 投资咨询号: Z0013700 | | | 2025/9/26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宏观金融研究中心 白素娜 | | 从业资格号:F3023916 | | | | | | | 伦敦金现 | 伦敦银现 | COMEX更金 | CONEX日银 | AU2510 | AG2510 | AU (T+D) | AG (T+D) | | 内外盘金 | 日期 | (美元/盎司) | (美元/盎司) | (美元/盗司) | (美元/盎司) | (元/克) | (元/千克) | (元/克) | (元/千克) | | 银15点机 | | | | | | | | | | | 格跟踪 | 2025/9/25 | 3740. 94 | 43. 96 | 3771.60 | 44. 26 | 851.74 | 10370.00 | 850. 58 | 10346. 00 | | (本表数 | | | | | | | | | | | 据来源: | 202 ...
中国买俄石油全球最贵?别傻了,普京38个字评价中国:太会压价了
搜狐财经· 2025-09-25 09:17
2023年初,网上传出一些消息,说中国从俄罗斯买石油是全球最贵的,1月份进口380万吨,每桶不含运费72到83美元,而印度那边才30到35美元,还包运 费。乍一看,中国好像吃亏了,花冤枉钱买东西。可这事儿你细想就知道,事情没那么简单。 能源贸易这玩意儿,表面数字好看,背后一堆弯弯绕绕。俄罗斯石油出口被西方卡脖子,中国作为大买家,自然得算好每一笔账。 2022年,俄乌冲突闹得沸沸扬扬,西方对俄罗斯能源下死手,禁运、封顶价,每桶60美元上限。俄罗斯石油一下子找不到买家,转头就往亚洲跑。 中国和印度成了主力军。中国进口量稳居第一,2024年全年从俄罗斯拿了1.0847亿吨原油,占总进口的19.6%。印度也不含糊,2024年高峰时每天180万桶, 占俄罗斯出口的37%。 数据上看,中国进口均价在77美元左右每桶,印度那边现货价低得多,折扣能到每桶20到30美元。可为什么中国看起来贵?关键在运输方式和合同类型上。 中国买俄罗斯石油,主要靠管道和铁路。像中俄原油管道,从大庆到满洲里,全长近5000公里,年输油能力1500万吨。这东西建起来花了大钱,维护成本 高,运费自然不便宜。 管道油稳定,基本不中断供应,对中国能源安全 ...
俄罗斯能源大门向美国敞开!中美俄大三角关系再现微妙变化
搜狐财经· 2025-09-24 20:41
近期国际能源市场传出重磅消息:俄罗斯突然向美国伸出"橄榄枝",表示愿意重新讨论能源合作,包括重启"萨哈林1号"油气项目。 这一动向立刻引发全球关注。 值得注意的是时机选择。就在美欧联合对中国施加贸易压力之际,俄罗斯这个举动无疑给复杂的中美俄三角关系增添了新变数。 表面看是能源合作,实则暗藏地缘政治玄机。 俄罗斯经济确实面临困难。2025年经济增长预期仅为1.5%,第二季度GDP增长率只有1.1%,远低于去年同期水平。 在西方制裁下,俄罗斯能源出口收入大幅下滑。虽然开辟了亚洲市场,但仍难以完全替代欧洲市场。 与美国恢复能源合作,哪怕只是部分恢复,也能为俄罗斯财政注入急需的外汇。 能源出口占俄罗斯财政收入40%以上,这个数字说明了一切。 第二,分化美欧关系的战略考量 先看具体事实。俄罗斯副外长里亚布科夫公开表示,已准备好与美国讨论能源合作。更重要的是,普京已签署法令,允许美国埃克森美孚公司重新获得 在"萨哈林1号"项目中的30%股份。 这个项目在俄乌冲突后曾被搁置,如今重现曙光。 为什么俄罗斯此时向美国示好? 第一,经济压力是直接动力 三是为美企争取利益,埃克森美孚等公司一直渴望重返俄罗斯市场。 普京这一手堪称高 ...
中欧稀土合作破冰,欧盟刚获得好处,冯德莱恩转头就制裁中国企业
搜狐财经· 2025-09-24 06:55
在当今国际舞台上,欧盟与中国的关系正经历一场复杂而微妙的博弈。随着俄乌冲突的持续升温,欧盟似乎选择了更加激进的对抗策略,不只对俄罗斯施加 制裁,最近还将目光转向了中国。这一切无疑让人们对欧洲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的动机和后果产生了深刻的思考。 当冯德莱恩宣布将12家中国企业列入制裁名单时,声称这是为了"阻止资金流入"俄罗斯以支持战争。这种表面上的理由,实则隐藏着更深层的地缘政治操 作。近年来,欧盟一直在努力平衡与美国的关系与自身的利益。尤其是在特朗普政府的高压政策下,欧盟不得不不断地试图迎合美国,而这次制裁行动显然 是对美国要求的一种回应。 然而,这种单方面的举动显得不够理智。当前,欧盟不仅仅依赖俄罗斯的能源供应,同样也离不开中国的稀土资源。数据显示,欧盟90%的稀土精炼能力都 依赖中国,尤其是在电动车产业链中,德国汽车制造商等巨头无法承受失去中国供应的后果。因此,将制裁目标瞄准中国,无异于是自掘坟墓。 面对欧盟的挑衅,中国政府迅速做出了反应。商务部明确表示,将采取必要措施维护中国企业和金融机构的合法权益。这种态度不仅展现了中国的坚定立 场,更传递出一个信息:任何针对中国的制裁都将遭遇反击。令人关注的是,早在欧盟 ...
卢卡申科的预测应验了,中国打通第二条路,波兰阻拦中欧贸易失败
搜狐财经· 2025-09-23 11:36
话说2025年9月12日凌晨,波兰突然把跟白俄罗斯的边境口岸全关了,包括铁路通道,这一下就把中欧 班列卡得死死的。过去一周,布列斯特那边堆了上百列火车,货物价值得有250亿欧元,里面主要是电 子产品、汽车零件和光伏组件,这些东西本该顺着铁轨直奔欧洲,现在全堵在边境线上动弹不得。 波 兰政府说这是安全考虑,得等局势稳了才能开,但联合军演Zapad-2025早就结束了,他们还是用这个借 口拖着不放。结果呢,这条路本来承载了中欧铁路货运的90%,今年上半年货运量涨了10.6%,货物价 值猛增85%到250.7亿欧元,现在全乱套了。 这事儿对欧洲企业来说是真头疼。德国和法国的公司最先叫苦,供应链一断,工厂生产线就得停,工人 闲着没事干,每周损失几百万欧元。欧盟供应链监测中心直接发警告,说陆路通道可能长时间瘫痪,本 地企业每周平均亏几百万欧元。 比如德国汽车厂,本来靠这些零件组装车,现在只能等,成本直线上 升。法国那边光伏行业也遭殃,组件到不了,订单堆积如山。欧盟整体贸易额中,这条铁路只占小头, 去年中欧货物交换7320亿欧元,大部分走海运,但铁路这块儿中断还是让经济复苏雪上加霜。 波兰外长西蒙·切哈诺夫斯基公开喊话中 ...
冯德莱恩明确表示,欧盟不会盲目服从特朗普的要求,对来自印度和中国的商品征收100%关税
搜狐财经· 2025-09-22 07:55
"欧盟将自主做出决定",冯德莱恩在接受比利时《晚报》采访时表示。此外,布鲁塞尔正准备在 2025 年底前与印度签署一项自由贸易协定。她强调,新的 贸易协定能加强欧洲的地缘政治地位,减少对白宫的依赖。 冯德莱恩明确表示,欧洲联盟不会按照华盛顿的要求,对来自印度和中国的商品征收 100%的关税。 特朗普张嘴就要欧盟对中国印度商品加100%关税,好家伙,这不成心让欧洲老百姓过不下去吗?义乌小商品,中国各种商品哪个不是老百姓天天用的?真 要加税,物价不得嗖嗖涨?冯德莱恩这回拎得清,直接说"咱欧洲自己说了算",这话说得痛快! 要问为啥突然硬气?我看有三层道理:第一,美国现在自己内部问题很多包括贸易战,欧盟再跟着折腾纯属自找苦吃;第二,人家正要和印度签自贸协议 呢,这时候卖印度个人情多划算;第三:最关键是俄乌冲突让欧洲看明白了,美国卖天然气薅盟友羊毛的时候可没手软!大国博弈就像菜市场砍价,美国想 拿欧盟当秤砣使,人家现在不乐意了!所以说这波操作精明着呢,既赚了独立自主的面子,又实打实拉拢了印度。要我说,国家之间哪有什么真朋友?都是 利益交换!欧洲这回总算醒过味儿了,跟着美国混,三天饿九顿!自己攥紧饭碗才是正经!这下有意思 ...
这两场战争,美国只要输一场,中国就将在大国博弈中不战而胜
搜狐财经· 2025-09-22 07:21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日本、德国等战后重建国家的工业复苏,凭借更低的劳动力成本优势,这些国家开始向美国市场大量输出物美价廉的商品。还记得日本 汽车初入美国市场时的情景吗?美国人最初对这些小个子汽车嗤之以鼻,但很快就被其出色的燃油经济性、耐用性和亲民价格所征服。短短数年间,日本车 企就将美国本土汽车制造商打得节节败退。美国随后通过《广场协议》对日本进行经济收割,但这只是暂时的权宜之计。 美国,这个全球舞台上曾经的绝对霸主,如今却深陷两场至关重要的战争泥潭。这两场较量对美国而言都是生死攸关的战役,但在我看来,只要在其中任何 一场落败,中国就能在这场大国博弈中不费一兵一卒取得胜利。 要理解美国当前的困境,我们需要回溯到上世纪中叶。在五六十年代的黄金时期,美国堪称全球工业的超级巨人。想象一下,当时一个普通美国工人的月 薪,不仅能轻松维持一家人的体面生活,还能负担起带花园的独栋别墅。这听起来像天方夜谭,但确实是那个年代的真实写照。从钢铁制造到汽车工业,从 家用电器到飞机制造,美国几乎在所有工业领域都占据着世界领先地位。 美国决策层心知肚明,依靠高工资、高福利的本土工人,再也无法与新兴工业国家竞争。于是他们开始实施重大战略调 ...
波兰给中欧博弈敲响了警钟!
搜狐财经· 2025-09-22 06:51
最近俄罗斯和白俄罗斯正在举行联合军事演习,期间几架俄罗斯无人机越境进入波兰领空。这一事件激 怒了波兰政府,出于安全考虑,波兰立即关闭了与白俄罗斯接壤的所有边境口岸。这个决定直接切断了 中欧班列这条重要的国际货运通道。 作为中欧班列的关键枢纽,波兰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波兰是欧盟成员国,来自中国的货物通常 会在波兰东部靠近白俄罗斯边境的马拉舍维奇铁路枢纽完成清关手续,然后从这里分拨转运到欧洲各 地。这条铁路大动脉连接着欧洲26个国家的220多个主要城市,是亚欧大陆最重要的陆路运输通道之 一。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俄乌冲突已经持续三年多,中欧班列一直保持着稳定运行。这次波兰突然采取如此 强硬的边境管控措施,背后显然有其他势力在推波助澜。波兰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关闭口岸的做法,确 实给这条国际运输线带来了严峻挑战。 中国政府迅速与波兰方面展开紧急磋商。波兰虽然承诺会尽快恢复口岸通行,但截至目前仍未兑现承 诺。这导致大量货物积压在白俄罗斯边境口岸,不仅影响了中国对欧出口,也波及到欧洲各国的进口需 求。要知道中欧班列是双向运输通道,欧洲国家的商品同样依赖这条线路进入中国市场。 这一事件暴露出中国在国际物流安全方面的短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