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通胀保值债券(TIPS)
icon
搜索文档
关于美国政府关门,这是市场“不想知道”的一切
华尔街见闻· 2025-09-29 00:58
该行测算,一次全面美国的政府关门,若导致80万联邦雇员休假,将使季度年化实际GDP增长每周减少约0.2个百分点。而市场和美联储将面临关 键经济数据如就业和CPI报告的发布延迟。 不过,与2013年不同,此次僵局不涉及债务上限问题。这意味着投资者无需担忧美国政府"违约"这一系统性风险。 "数据黑洞":美联储与投资者的"蒙眼时刻" 对市场参与者而言,最直接的冲击将是经济数据的延迟发布。报告指出,如果政府关门,美国经济分析局(BEA)和劳工统计局(BLS)的雇员 很可能被强制休假。 这意味着,备受关注的就业报告和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等关键数据将无法按时公布。报告回顾了2013年的情况,当时9月和10月的就业与CPI 数据均被重新安排,数据发布的混乱一直持续到当年12月。更糟糕的是,劳工统计局当时承认,用于计算2013年10月CPI指数的价格样本量仅为 正常水平的75%。 对于即将于10月29日召开议息会议的美联储(FOMC)而言,这无异于"蒙眼开车"。德银分析师认为,在数据真空期,美联储官员将不得不更加 依赖私营部门数据如ADP就业调查和州一级的周度失业金申请数据来评估劳动力市场状况。 随着美国国会再次陷入预算 ...
dbg盾博:降息易,维稳难。高盛预警2026年美联储鸽派陷阱
搜狐财经· 2025-09-15 08:15
美联储降息路径与2026年经济挑战 - 美联储预计在2024年启动降息周期,政策利率目标向中性水平约3%回调 [2][3] - 高盛策略团队指出2026年面临财政扩张、鸽派主席换届及AI驱动生产率跃升的复合考验,可能引发通胀预期反弹和资产泡沫 [2][4][5][6] 劳动力市场与通胀动态 - 美国劳动力市场紧张度在2024年底企稳后再度下滑,失业率上升且职位空缺减少 [3] - 四季度核心PCE因关税因素跳升至3.2%,但被视为一次性冲击,工资通胀预计随劳工市场疲软回落 [3] 政策利率接近中性后的风险因素 - 财政政策或于2026年转向扩张,两党均倾向扩大赤字 [4] - 市场已为特朗普政府鸽派主席定价,预期终端利率显著低于历史中枢 [5] - AI应用推动潜在GDP增速升至2.25%,上限可能进一步上修 [6] - 金融条件指数自6月以来自行回落75bp,股市贡献过半降息效果 [6] 资产配置与投资策略 - 实际资产(大宗商品、房地产、基础设施)和通胀保值债券(TIPS)在增长不弱且通胀抬头阶段表现最佳 [7] - 建议增配实物资产与短久期通胀债对冲通胀溢价上行 [8] - 关注财政刺激直接受益板块:绿色基建、传统能源、国防及AI算力硬件 [8] - 对长久期成长股保持战术灵活,利率降至3%后不宜过度追涨 [9] - 利用期权策略对冲鸽派主席与财政扩张可能引发的尾部波动风险 [9] 宏观周期演变核心 - 降息周期前半段市场跟随央行流动性,但利率降至中性区间后,财政、技术及政治变量将增加政策复杂性 [10] - 2024年主题为宽松政策,2026年可能转向宽松过度后的再通胀环境 [10]
通胀数据恐成政治工具?2万亿美元市场瑟瑟发抖!
金十数据· 2025-08-06 04:03
债券投资者表示,若美国劳工统计局(BLS)被政治化,2万亿美元与通胀数据挂钩的证券市场可能是美国国债中首个 出问题的领域。 上周五,美国总统特朗普在一份疲软的就业报告发布后解雇了BLS局长埃里卡·麦肯塔弗(Erika McEntarfer),并表示 数据"被操纵"。此后,投资者担心此举可能削弱市场对政府数据的信任——而这些数据对资产价格有着重大影响。 这种关联在通胀保值债券(TIPS)中体现得尤为突出:这类债券的面值会根据劳工统计局计算的消费者价格指数 (CPI)进行调整,利息支付则基于这一浮动本金。 "若BLS被政治化,且数据在某种程度上失去可信度,长此以往将给TIPS市场带来巨大风险,"哈特福德基金(Hartford Funds)固定收益策略师阿马尔·雷甘蒂(Amar Reganti)表示。 "2.1万亿美元的TIPS市场建立在对CPI数据编制可信度的信任基础上,"费罗利在上周日的报告中写道。 "这些数据的完整性至少与就业数据同等重要,"费罗利称,"在这方面,即便是看似无关紧要的技术性调整也可能产生 影响。"例如,若采用欧盟的方法计算CPI,"年通胀率将降低约20个基点"。 美国物价上涨正受到密切关注:7 ...
21专访|品浩环球固定收益CIO:碎片化成为市场关键主题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4 10:42
全球市场强弱逆转 - 美股今年表现跑输中国、欧洲、韩国等主要市场 尽管近期再创新高[2] - 全球投资者可能重新配置资产 减少美国资产持仓 转向其他市场[2] - 世界其他地区因初始估值不同 有潜力跑赢美国股市[2] 美联储政策与通胀预期 - 美联储主席再任命是重要事件 存在一定风险 但美联储有制度性保护机制[4] - 通胀预期锚定状况稳固 市场从未怀疑美联储将通胀拉回目标区间的决心[4] - 前美联储副主席Richard Clarida认为美国通胀大概率维持在"二点几"而非精确的2.0%[6] 利率政策与债券配置 - 美联储维持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在4.25%至4.50%之间不变[5] - PIMCO预测美联储今年降息1次或2次 关键取决于通胀和就业数据[5] - 更关注终端利率水平 预计美国终端利率大致在3%左右[6] 债券投资偏好 - 投资组合中偏好5至10年期债券 回避30年期长债因更高风险溢价[6] - 五年期美债风险回报比最为优越[6] - 预计美国财政部将更多发行中短端债券以满足市场需求[6] 全球债务状况 - 多数国家债务水平大幅攀升 普遍接近或超过GDP的100%[6] - 美国和法国财政赤字水平较高 缺乏政治应对意愿导致长期债务持续上升[7] - 德国债务占比将从相对低位逐步上行 意大利和日本债务在高位趋于平台期[6] 新兴市场表现 - 新兴市场央行普遍早于G10国家开始加息 展现良好政策响应能力[5] - 许多新兴经济体未来可能有更好的通胀表现[5] - 新兴市场本币债券指数收益率约为6.6%[9] 碎片化与多极化格局 - 碎片化将成为未来三到五年市场关键主题 全球走向多极化格局[8] - 美国有效关税水平达20世纪20年代以来最高值 将持续影响全球贸易格局[8] - 市场波动性将持续上升 财政政策平滑作用减弱 对央行依赖性增强[8] 投资配置策略 - 全球化多元化投资配置具有现实意义 全球组合优于单一国家组合[8] - 固定收益资产起始收益率与未来五年回报高度相关[9] - 美国综合债券指数收益率4.7% 2010年以来平均仅2.8% 未来五年有望实现近5%年化收益率[9] 固定收益资产前景 - 全球综合债券指数收益率约5% 在当前环境下极具吸引力[9] - 高质量债券能提供稳健回报 是重要风险对冲工具[10] - 高质量固定收益资产表现可能优于股市 美元计价组合可实现5%至7%年化收益率[10]
美债攀升将如何改变全球经济? | 一财号每周思想荟(第19期)
搜狐财经· 2025-05-30 10:25
LPR下调对消费及楼市的影响 - LPR下调将减少存量房贷利率,居民月供减少可增加可支配收入,刺激消费需求[1] - 消费扩张将带动家电、汽车、旅游、餐饮零售等行业增长,形成经济正向反馈[1] - 房地产市场稳定发展对上下游产业有巨大拉动作用,并促进城市化进程[1] 存款利率下调与资本市场改革 - 存款利率进入"1.0"时代,期限利差收窄导致存款保值增值属性下降[2] - 储蓄资金流向理财、保险、基金等金融资产,市场规模显著扩容[2] - 资本市场改革有望形成"资金流入-企业成长-收益反馈"的正向循环[2] 美债市场不确定性及应对策略 - 需降低美债集中度,增配黄金、非美主权债及实物资产对冲波动[3] - 应减少长端美债敞口,关注通胀保值债券及高评级公司债[4] - 推动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扩容,2024年CIPS处理金额达175万亿元同比增长43%[4] 美债收益率上行对全球市场影响 - 美债收益率波动导致主权财富基金和对冲基金调整资产组合,黄金吸引力上升[7] - 美债市场仍具备韧性,美联储作为"最后贷款人"提供隐性支撑[7] - 日本金融机构风险暴露,日元债券收益率上升受美债影响显著[8] 人民币国际化的作用 - 人民币国际化可降低对外部货币波动的依赖,增强货币政策独立性[9] - 通过跨境资金流动扩大货币政策传导范围,提升调控效果[9]
“财政悬崖” 逼近,美债危机与全球货币体系重构逻辑
搜狐财经· 2025-05-28 06:08
美债市场运行现状与深层矛盾 - 美国联邦债务规模突破36万亿美元,债务/GDP比率超过120% [1] - 穆迪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从Aaa下调至Aa1,反映财政可持续性担忧 [1] - 美国政府单边关税政策推升进口成本,叠加减税刺激内需,导致通胀长期高于2%目标 [1] - 美联储维持5 25%-5 5%的高利率水平,抑制美债收益率下行空间 [1] - 外国投资者持续减持美债,日本、英国等主权基金加速转向黄金及非美资产配置 [1] - 2025财年前5个月联邦财政赤字达1 147万亿美元,同比扩大38%,国债利息支出同比上升10%至4780亿美元 [1] 多情景下的美债收益率分析预测 - 短期(6-12个月):30年期美债收益率中枢预计维持在5%-5 5%,10年期收益率在4 5%-5%区间震荡 [2] - 高盛将10年期美债收益率预测上调至4 5%,基于美国经济增速高于潜在水平、劳动力市场紧张及通胀回落速度放缓 [2] - 市场对2025年9月前降息概率低于40%,压制收益率下行空间 [2] - 长期(2-3年):若美国财政纪律未改善,债务/GDP比率突破130%,10年期收益率或挑战6% [2] - IMF预计到2032年美国公共债务占GDP比重将超过140% [2] - 若美国经济实现"软着陆",通胀回落至2 5%以下,10年期收益率有望回落至3 5%-4% [2] - 极端情景:若减税法案通过且财政失控,10年期收益率可能飙升至6%以上,美国政府年利息支出或超1 5万亿美元 [3] 美债波动对全球经济的传导机制 - 美债收益率攀升推高企业债、抵押贷款等利率,全球主权债与风险资产面临系统性估值调整 [4] - 10年期美债收益率升至4 5%可能引发跨资产配置重大调整,企业融资成本上升压制科技股估值 [4] - 新兴市场资本外流压力加剧,汇率波动风险显著放大 [4] - 美债信用弱化推动各国央行外汇储备多元化,2025年一季度全球官方黄金储备增加244吨 [4] - 日本抛售美债行为可能触发连锁反应,动摇美债"安全资产"地位 [4] - 美国单边关税引发贸易伙伴反制,全球供应链成本上升 [4] - IMF预测若美国滥用关税手段,全球经济增速可能降至3%以下 [4] 中国的应对策略与风险缓释路径 - 中国需降低美债集中度,增配黄金、非美主权债及实物资产对冲美债波动 [6] - 中国外汇储备规模连续17个月稳定在3 2万亿美元,持续增配黄金、非美主权债及实物资产 [6] - 减少长端美债敞口,关注通胀保值债券(TIPS)及高评级公司债 [6] - 推动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扩容,2024年CIPS累计处理跨境人民币支付业务金额175万亿元,同比增长43% [6] - 加强G20框架下债务重组协商,预防新兴市场债务危机扩散 [7]
2025全球经济迷雾中的金融望远镜:Velos Markets如何解码黄金阶梯式上行与全息投资策略
搜狐财经· 2025-05-19 10:13
市场趋势 - 黄金价格呈现阶梯式上行模式 在每盎司2300美元至2450美元区间完成三次跳跃[2][4] - 黄金市场受三重动能驱动 包括全球央行增储形成结构性支撑 通胀预期推升抗通胀需求 地缘政治冲突反复触发避险需求[2] - 未来半年趋势可能延续 催化剂包括新兴市场货币体系重构 美国实际利率阶段性回落 央行购金量超预期增长[4] 分析方法 - 采用多维度分析框架 将宏观经济 行业动态与微观交易数据编织成动态因果网[5] - 构建超过200个关联性模型 扫描全球供应链数据 主权债券利差及社交媒体情绪指数[5] - 系统具备预警功能 可提前24小时追溯指标异动至上游驱动因素 如南非金矿罢工对期货持仓量的影响[5] 投资策略 - 提供三类核心策略:抗波动配置组合(黄金ETF TIPS 波动率衍生品) 趋势增强策略(机器学习识别资产轮动) 宏观对冲套利(地缘政治指数跨市场套利)[6] - 智能化工具实现精准预警 如通过分析欧盟碳关税与光伏产能数据 提前两周推送储能板块买入信号 相关标的平均涨幅达37%[6] 全球市场 - 将全球市场划分为三类引力圈:美元流动性圈(美股 美债 大宗商品) 区域产业链圈(东南亚制造业 欧洲新能源集群) 新兴货币同盟圈(金砖国家结算体系)[8] - 通过产业链迁移模型规避单一市场陷阱 如澳大利亚锂矿出口受限时指向非洲基建股与墨西哥新能源车机会[8] 风险管理 - 通过压力测试矩阵将黑天鹅事件量化 如台海局势分三种情景模拟:温和摩擦(概率65%) 局部冲突(概率25%) 全面升级(概率10%)[10] - 引入ESG韧性评分 将碳足迹 劳工政策等非财务指标纳入筛选 高评分组合在气候灾害期回撤幅度比市场均值低22%[10]
堪比“911”!华尔街,发出警告!
券商中国· 2025-04-13 14:37
文章核心观点 过去一周美债遭受猛烈抛售,华尔街悲观情绪蔓延,美债抛售或持续更长时间,全球最大资管机构警告美国可能陷入经济衰退 [1][3][12] 分组1:美债市场情况 - 本周美国国债市场全线暴跌,遭遇自2023年3月银行危机以来最严重的流动性事件之一 [1] - 截至本周五收盘,10年期美债收益率创下逾20年来最大单周涨幅,过去五天内飙升逾50个基点至4.49% [4][5] - 华尔街交易员抱怨美债市场暴跌加剧时流动性恶化 [6] - 花旗认为美债市场动荡可能是“买家罢工”,而非实际外国投资者抛售行为 [8] 分组2:投资建议与经济展望 - 杰富瑞经济学家建议投资者将资金投向欧洲和亚洲,美国吸引全球投资者需支付更多利息且代价高昂 [2] - 全球最大资管贝莱德首席执行官警告美国可能已陷入或接近经济衰退,但不认为处于金融危机,预计人工智能等经济领域“大趋势”将持续 [13][15] - 高盛表示美股市场处于流动性不佳与高波动性危险循环,政策不确定性和经济前景担忧使市场对新闻流敏感 [2] 分组3:市场反应与政策调整 - 美债收益率大幅飙升可能推高整体借贷成本,对美国经济造成新一轮打击 [9] - 市场对美债动荡反应多方面,掉期利差大幅下降,收益率曲线显著陡峭化,通胀保值债券实际收益率大幅波动 [10] - 特朗普政府推迟“对等关税”实施,花旗认为政府担心国债收益率上升增加利息支出,凯投宏观经济学家指出债券市场动向迫使政府改变立场 [11] 分组4:标普500指数情况 - 当前标普500指数每周波动率攀升至疫情以来最高水平,市场流动性过去一个月急剧下降接近危险区域 [17] - 标普500指数市盈率为19倍,处于过去30年估值百分位的75%,远高于过去几年主要市场下跌期间水平,市场可能过于乐观忽视经济衰退可能性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