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icon
搜索文档
联泓新科:公司EVA、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等主要产品价格近期有所上涨
证券日报网· 2025-09-24 13:41
产品价格动态 - EVA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等主要产品价格近期有所上涨 [1] - 其他产品价格相对稳定 [1] 生产运营状况 - 主要装置满负荷稳定生产 [1] - 产品实现全产全销 [1]
联泓新科(003022.SZ):主要装置满负荷稳定生产,产品全产全销
格隆汇· 2025-09-24 10:45
产品价格动态 - EVA产品价格近期有所上涨 [1] -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产品价格近期有所上涨 [1] - 其他产品价格保持相对稳定 [1] 生产运营状况 - 主要生产装置处于满负荷稳定运行状态 [1] - 公司实现产品全产全销 [1]
联泓新科:EVA、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等主要产品价格近期有所上涨,其他产品价格相对稳定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4 10:16
产品价格变动 - EVA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等主要产品价格近期有所上涨 [1] - 其他产品价格相对稳定 [1] 生产运营状况 - 主要装置满负荷稳定生产 [1] - 产品实现全产全销 [1]
东方盛虹:公司拥有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产能2万吨/年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9-11 11:39
公司业务与产品 -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下游应用广泛 涵盖机器人腱绳材料 锂电隔膜 海洋工程 轨道交通 功能性纺织品等领域[1] - 公司拥有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产能2万吨/年 目前处于市场开拓期[1]
东方盛虹(000301.SZ)拥有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产能2万吨/年,目前处于市场开拓期
格隆汇APP· 2025-09-11 09:37
公司业务与产品 -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下游应用广泛 包括机器人腱绳材料 锂电隔膜 海洋工程 轨道交通 功能性纺织品等领域 [1] - 公司拥有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产能2万吨/年 [1] - 该产品目前处于市场开拓期 [1]
东方盛虹:公司拥有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产能2万吨/年,目前处于市场开拓期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1 09:23
产品应用 -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下游可广泛应用于机器人腱绳材料、锂电隔膜、海洋工程、轨道交通、功能性纺织品等领域 [2] 产能情况 - 公司拥有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产能2万吨/年 [2] 市场阶段 - 目前处于市场开拓期 [2]
【东方盛虹(000301.SZ)】油价下跌Q2业绩承压下滑, 持续巩固“1+N”产业布局——2025半年报点评(赵乃迪/蔡嘉豪)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9-02 23:03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609亿元 同比下滑16.4% [4] - 同期归母净利润3.86亿元 同比增长21.2% [4] - Q2单季度营业收入306亿元 同比下滑15.2% 环比微增0.98% [4] - Q2归母净利润0.45亿元 同比下滑37.1% 环比大幅下降86.8% [4] 原材料与产品价差分析 - 2025年Q2布伦特原油均价66.76美元/桶 同比下降22% 环比下降11% [5] - PX价差-389元/吨 同比大幅恶化821元/吨 但环比改善175元/吨 [5] - PTA价差420元/吨 同比改善35元/吨 环比提升94元/吨 [5] - 涤丝DTY价差2222元/吨 同比收窄65元/吨 环比下降88元/吨 [5] - 石脑油裂解价差-50美元/吨 同比改善19美元/吨 环比提升20美元/吨 [5] - 炼油价差1111元/吨 同比扩大420元/吨 环比增加158元/吨 [5] 产能建设与技术突破 - 新增EVA产能40万吨 总产能达90万吨/年 [7] - EVA 丙烯腈 MMA等产品保持行业龙头地位 [7] - 丁腈胶乳项目聚合反应转化率突破96% [7] - 新能源新材料产品覆盖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PETG CHDM EC/DMC POSM及多元醇等多个品类 [7] 行业政策环境 - 2024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反内卷"概念 [8] - 202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整治"内卷式"竞争 [8] - 2025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再度强调反内卷问题 [8] - 2025年7月中央财经委第六次会议和政治局会议持续推进反内卷政策 [8] - 政策导向从"减油增化"转向明确高附加值转化方向 [8]
东方盛虹10万吨POE工业化装置预计今年三季度投产
证券时报网· 2025-09-02 10:03
核心观点 - 公司POE中试项目成功投产且关键技术自主研发 10万吨POE工业化装置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投产[1]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09.16亿元同比下降16.36% 但归母净利润3.86亿元同比增长21.24% 扣非归母净利润2.7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66.21%[1] - 公司全面推进"1+N"新能源新材料战略 EVA总产能达90万吨 POE与EVA布局同步推进[2] - 控股股东及一致行动人已完成20.20亿元增持 并计划再增持5-10亿元[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经营性净现金流28.11亿元 同比增长39.14%[1] - 盛虹炼化一体化项目上半年实现营收442.02亿元 净利润2.57亿元 同比环比均明显改善[1] - 炼化产品中化工产品比例超70% 汽柴油等成品油产出比例不足30%[1] 产业布局 - 1600万吨/年盛虹炼化一体化项目核心装置保持满负荷运行 产销顺畅[1] - 2套各20万吨/年EVA新装置上半年投产 EVA行业龙头地位稳固[2] - 产品线覆盖超高分子量聚乙烯/PETG/CHDM/EC/DMC/POSM及多元醇等 延伸炼化垂直一体化产业链[2] 技术研发 - 800吨/年POE中试项目采用自主研发催化剂等关键技术[1] - EVA和POE作为高端聚烯烃材料 应用于光伏/汽车改性塑料/电线电缆等领域[2] 战略规划 - 成立AI事业部 通过深度智能体技术优化生产/供应链/安全环保等环节[2] - 构建人工智能发展战略 推动石化及新材料产业智能化转型升级[2]
东方盛虹(000301):2025 年半年报点评:油价下跌Q2业绩承压下滑,持续巩固“1+N”产业布局
光大证券· 2025-09-02 07:57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8] 核心观点 - 2025年Q2业绩承压下滑 主要因油价下跌及芳烃景气下行 布伦特原油均价66.76美元/桶 同比-22% 环比-11% PX价差-389元/吨 同比-821元/吨 [4][5] - 公司持续巩固"1+N"产业布局 新增EVA产能40万吨 总产能达90万吨/年 丁腈胶乳项目聚合反应转化率超96% [6] - "反内卷"政策持续推进 大炼化行业景气度有望迎来底部反转 [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09亿元 同比-16.4% 归母净利润3.86亿元 同比+21.2% [4] - Q2单季度营业收入306亿元 同比-15.2% 环比+0.98% 归母净利润0.45亿元 同比-37.1% 环比-86.8% [4] - 下调2025-2026年盈利预测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65亿元/14.04亿元/20.62亿元 对应EPS为0.15元/0.21元/0.31元 [8] 业务发展 - EVA、丙烯腈、MMA等产品保持行业龙头地位 新能源新材料产品涵盖超高分子量聚乙烯、PETG、CHDM等多种新材料 [6] - 公司总市值652.53亿元 总股本66.11亿股 [1] - 2025年Q2炼油价差1111元/吨 同比+420元/吨 环比+158元/吨 PTA价差420元/吨 同比+35元/吨 环比+94元/吨 [5] 行业环境 - 石化行业政策从"减油增化"转向强调高附加值转化方向 [7] - 石脑油裂解价差-50美元/吨 同比+19美元/吨 环比+20美元/吨 [5] - 涤丝DTY价差2222元/吨 同比-65元/吨 环比-88元/吨 [5]
行业研究框架培训 - 机器人材料研究框架
2025-08-26 15:02
**行业与公司** * 行业为人形机器人及其上游材料行业 涵盖高端工程塑料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碳纤维 电子皮肤与柔性传感器等细分领域[1] * 提及的公司包括瑞华泰 新安 新发 东方盛虹 卫星石化 同益中 联泓新科等[1][6][11][12] **核心观点与论据** * 人形机器人行业正从智能化向大规模应用过渡 对上游材料需求将显著增加 当前市场空间有限但增速和体量开始变得可观[2] * 躯体材料的核心需求是轻量化 高端工程塑料在其中发挥关键作用[1][4] * PEEK用于机器人骨架轻量化 全球产能主要集中在英国威格斯[5] * PA用于机械零部件 具有良好的韧性 耐磨性和可塑性[5] * PPS作为PEEK替代品 性能略逊但价格更低[5] * LCP在伺服电机连接器等核心零部件中应用 产能集中在日本和美国[5] * TPE下游应用广泛 预计三年后市场规模将达到240亿美元以上 并保持6%的年复合增长率[1][5] *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因其高强度 低密度及耐磨损特性 在机械材料中应用前景广阔 全球产量年增约15% 国内增速更快 未来进口替代确定性高[1][6][7] * 碳纤维早期广泛应用于机器人机械手臂 但2023年需求回落 目前主要应用于风电领域并呈现需求回暖 尽管产能扩张迅速导致供需不佳和价格较低 但未来终端应用增加及供需格局改善将支撑产业发展[1][8][9] * 电子皮肤通过柔性传感器实现感知与交互 预计到2029年全球柔性传感器市场规模将从2022年的15亿美元增长至53亿美元 复合增速达18% 国内企业加速布局 有望实现国产替代[1][10] * 柔性基底材料主要包括有机硅 PI和聚酯 有机硅生物相容性强且价格便宜 PI性能优异但价格较高 国内PI市场由瑞华泰主导[11] **其他重要内容** * 人形机器人结构由大脑(受益于AI大模型) 小脑(操作系统及肢体协作)和肢体(模仿人类行为)组成[3] * 国内市场偏向大众材料 海外市场注重精细化工和高端产品 进口替代尚需时日[6] * 投资建议关注两大方向:轻量化减重(高端工程塑料和碳纤维)与感知交互(电子皮肤相关传感器和柔性基材)[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