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长信用债

搜索文档
信用策略周报20250921:信用票息仍占优-20250922
天风证券· 2025-09-22 07:42
核心观点 - 信用债市场呈现结构性分化特征 短信用抗跌 二永债超跌后迎来修复 超长信用普遍下跌 曲线趋于陡峭[1][8] - 节前理财规模下降导致信用债买盘力量减弱 但历史数据显示节后信用利差多以压缩为主[2] - 当前环境下票息策略占优 建议重票息轻交易 重点关注中短端票息资产和中高等级二永债的交易机会 对超长信用保持谨慎[3][38] 市场表现分析 - 二永债经历超调后出现修复 交易盘抛售压力缓和 短二永较普信的超跌价值基本抹平 长端仍有修复空间[1][9] - 普信债表现分化 5年内品种涨跌互现 交易盘小幅增持 理财买入力度提高 保险等配置盘近2周增加二级买入力度[1][11] - 超长信用债继续调整 普信债和二永债跌幅显著 曲线向陡峭化方向发展[1][15] - 基金持续降久期 对长信用尤其是超长信用态度谨慎 近几周持续减持 7月下旬以来对超长信用的累计减仓已过半[1][15] 历史节前表现特征 - 节前1-2周理财规模普遍下降 节前最后一周降幅最为显著 2022年以来节前最后一周理财规模基本下降8000亿元以上 2024年受权益市场影响降幅逾9000亿元[2][23] - 主要买盘在节前对信用债的二级净买入多走低 主要因理财买入力量暂时性缺位 同时基金等交易盘买债力度减弱[2][26] - 2019年以来节前信用利差受理财回表、股债跷跷板、债市预期等多因素影响 涨跌各半 而节后首周信用利差以压缩为多[2][32] 投资策略建议 - 推荐重票息轻交易策略 票息策略是相对更好的选择 应避免久期和流动性压力较大程度暴露在信用品种上[3][38] - 中短端票息资产值得重点关注 2年期AA及AA(2)城投债收益率基本跌回年初水平 可关注估值在2%以上的票息资产[38] - 3-4年期中高等级二永债较普信债仍高1-3bp 曲线较为陡峭 存在交易机会 但需结合负债端考虑操作[38] - 超长信用建议保持谨慎 配置盘逢高增配属性显著 交易赚钱属性不明显 多减仓[38]
超长信用债探微跟踪:2.4%的超长信用债有机会吗?
国金证券· 2025-09-17 14:2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本周(2025.9.8 - 2025.9.12)受公募新规扰动债市,超长信用债收益率延续调整;一级市场新债供给量显著走高,但市场配置情绪谨慎;二级市场指数价格续跌、交投情绪低迷,机构投资者行为分化 [2][3][2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存量市场特征 - 超长信用债收益率延续调整,中长久期二级债、7年以上普信债等资产面临调整压力 [2][12] - 与上周相比,2.4% - 2.5%收益率的存量超长信用债只数增长至353只 [2][12] 一级发行情况 - 超长信用新债供给量显著走高,本周发行规模合计401.9亿,回升至年内高点,主要受光大集团发行影响 [3][21] - 因债市承压,市场参与一级市场配置情绪谨慎,超长信用新债票面利率总体维持上行趋势 [3][21] - 投资者对资质较优的光大集团超长新债认可度尚可,超长产业新债认购热度回弹 [3][21] 二级成交表现 - 超长信用债指数价格续跌,中短久期信用债表现扛跌,10年以上AA + 信用债指数环比下跌1.02% [29] - 超长信用债交投情绪延续低迷,交易盘抛售力度强化,7年以上信用债成交笔数小幅增加,成交收益均值上行 [32] - 10年以上产业债品种与20 - 30年国债价差走阔至35bp以上,10年以上超长信用债TKN占比低于50%,20 - 30年城投个券折价幅度均值达5BP以上 [32][37][43] - 投资者结构上,基金连续五周减持超长信用债,最新一周净卖出超30亿;保险、理财等机构小幅参与 [43] - 各期限活跃超长信用债与相近期限国债利差继续走阔,10年期左右品种利差升至24年来60%以上分位,超长信用债流动性有瑕疵,需关注第二批科创债ETF上市前后市场情绪变化 [46]
债市周周谈:8月金融数据的几个信号及超长信用债看法
2025-09-15 01:49
**行业与公司** * 行业聚焦中国金融与信贷市场 特别是债券市场[1] * 公司层面涉及商业银行 城投公司 制造业龙头企业及保险 理财等投资机构[6][8][17] **核心观点与论据** * **信贷需求发生根本性转变** 从过去额度不足转为需求持续低迷 2025年新增贷款预计不足17万亿 远低于2022年23万亿的高点[1][3] * **个人贷款与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 8月个人贷款总增量仅303亿元 同比明显少增 北京二手房价过去一季下跌近10% 按揭贷款新投放减少且提前还贷普遍 未来几年按揭贷款余额可能持续下降[1][5] * **制造业面临产能过剩** 企业信贷需求疲软 对公存款与对公贷款差额从2020年接近零迅速扩大至60多万亿 反映城投公司大量借款而市场化企业融资需求不足 制造业龙头企业倾向于金融投资而非实业扩张[1][6][8] * **银行通过短期操作应对考核** 在9月和10月主要通过票据贴现和超短期贷款操纵信贷数据 但这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信贷需求不足的问题[1][7] * **居民主动去杠杆趋势明显** 个人贷款余额与个人存款余额比值从2022年高点70%降至今年8月末的52.7% 三年内下降167.6个百分点 储蓄增加而消费意愿低迷[1][10] * **企业盈利能力恶化** 过去三四年企业融资利率下降150至200个基点但盈利并未改善[10] * **社融与M2增速预计趋势性下行** 8月末社融增速8.8% 环比下降0.2个百分点 预计从7月末9.0%回落至年底约8.0% 明年因投资需求疲软 地产下滑及制造业产能过剩 增速可能进一步下滑至7%以下[3][10][11] * **坚定看多十年期国债** 认为当前1.75%左右的收益率具有配置价值 但若收益率下降至1.6%左右将转为谨慎[12][14] * **对超长期信用债持谨慎观望态度** 十年期和十五年期信用利差达通道上轨后略有压缩 机构净买入量下降 8月以来债基净卖出银行间超长信用债139亿 认为四季度是更好增配时机 可捕捉利率下行催化的补涨行情[15][16][17][18] * **债券市场呈震荡市特征** 2025年无趋势性行情 需精准把握波段操作 未来基金一年能取得2%以上收益已算不错[12][20] * **中国货币政策有宽松空间** 因经济数据下滑压力增加 年底或2026年政策利率下调可能性较高 但短期内7天逆回购利率下调概率低[22] * **商业银行需适应低净息差环境** 当前1.4%的净息差未来可能降至1%以下[23] **其他重要内容** * 8月新增贷款5900亿元 同比少增3100亿元 此结果对央行而言可以接受[4] * 8月末M1增速6.0% 环比上升0.4个百分点 但绝对余额111.2万亿元比去年年底下降 增速回升主因去年基数较低 预计四季度会回落[10] * 年金平均股票投资比例现约30% 较年初翻倍 若股市大跌可能迫使其降低股票配置比例[13] * 中美贸易冲突不确定性增加 美国可能联合北约国家对中国加征关税[21] * 美国明年底前可能大幅降息100至200个基点[22] * 公募债基的赎回费后续可能还会有变化 因其作为流动性工具长期持有价值被认为有所下降[24]
超长信用债探微跟踪:超长信用债交易情绪如何?
国金证券· 2025-09-03 14:2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本周超长信用债价格续跌、新债供给低增长、指数价格未修复、交易情绪偏弱,各期限活跃超长信用债与相近期限国债利差虽有收窄但净价修复慢,债市情绪处于观望期,参与超长信用债建议谨慎 [2][3][4][5] 各目录总结 存量市场特征 - 本周债市虽有修复,但市场对超长债情绪仍偏观望,超长信用债收益率进一步上行,2.4%-2.5%收益率的存量超长信用债只数较上周增长较多 [2][13] 一级发行情况 - 本周超长信用新债发行规模合计62.5亿,供给量持续处于较低水平,或因长债发行成本仍不算低,发债主体还在等待时机 [3][22] - 最新一周超长信用新债票面利率降幅较大,但绝对值仍位于年内较高水平 [3][22] - 受修复情绪带动以及可配债券资产缩量影响,本周超长信用新债认购热度回弹 [3][22] 二级成交表现 - 前半周债市小幅修复,10年以上国债指数周内涨跌幅回归正值,但超长信用债指数仍在走跌,10年以上AA+信用债指数环比下跌0.43% [4][29] - 本周超长信用债流动性进一步枯竭,7-10年产业债成交笔数降至160笔,10年以上信用债成交合计不足30笔;7年以上城投债收益率修复幅度在7bp之上,但超长产业债收益率未有明显下行迹象,7-10年品种与20-30年国债价差走阔至24.6bp [4][30] - 本周超长信用债高估值成交幅度开始收窄,20年以上城投债转为低估值成交;超长信用债TKN成交占比回升,但10年以上读数仍位于年内低点 [4][35] - 交易盘对超长信用债卖出行为持续,本周基金减持7年以上信用债规模仍有20亿;保险等配置盘承接行为延续,但承接力度有所弱化,本周增持集中在7-10年品种 [4][40]
超长信用债继续降温
国金证券· 2025-08-20 14:2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核心观点 本周超长信用债继续降温,市场风险偏好切换使债市行情反转,超长信用债受波及,收益率回撤,一级发行认购热度上升但定价与现券市场有偏离,二级成交表现不佳,长债指数普跌、成交情绪萎靡、高估值成交幅度走阔,各期限利差走势分化,波动债市中应采取防御策略,超长久期资产参与需等修复行情 [3][4][5][6] 根据相关目录总结 存量市场特征 - 本周市场风险偏好切换,债市行情反转,超长信用债受波及,存量超长信用债收益率回撤,2.2%-2.3%收益率的超长信用债只数明显增长 [3][14] 一级发行情况 - 本周超长信用新债发行规模合计159.7亿,供给量基本持平上周 - 本周超长城投新债发行利率均值上行至2.6%,超长产业新债票面在2.3%附近徘徊 - 近期波动率偏高的债市环境下,超长信用新债一级定价与现券市场略有偏离,近两周该品种新债认购热度持续上升 [4][23] 二级成交表现 - 债市急跌,本周10年以上国债指数跌幅达1.64%,10年以上AA+信用债指数跌幅绝对值超0.5% - 超长信用债成交情绪萎靡,跌势难控、流动性弱化,10年以上产业债成交笔数降至不足40笔,7-10年产业债成交量相比7月中旬缩减近半,7-10年信用长债收益回调幅度大于6bp,10年以上普信债收益走高幅度相对较低 - 本周超长信用债高估值成交幅度显著走阔,7-10年信用债TKN成交占比续跌至67% - 因负债端受冲击,本周基金减持7年以上信用债规模达21.9亿元,保险增持超长信用债40亿以上 - 本周各期限活跃超长信用债与相近期限国债利差走势分化,15年期及以下活跃超长信用债利差继续走阔,15年以上信用长债利差明显收窄 [5][30][41][43]
2.2%的超长信用债值得博弈吗?
国金证券· 2025-08-13 14:4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超长信用债绝对收益仍处低位,债市走向不明朗,品种交易机会还需等待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存量市场特征 - 本周影响债券定价信息纷杂,债市情绪谨慎,存量超长信用债收益率较上周小幅下行,收益率中枢维持在2.1%-2.3%区间 [2][13] 一级发行情况 - 本周超长信用新债发行规模合计197亿,供给量回升,但占当周信用债总发行规模的比例下滑 [3][22] - 本周超长产业新债发行利率均值继续上行,现已升至2.3%以上 [3][22] - 因超长产业债票面利率回升,叠加月初资金利率低位徘徊,投资者参与超长信用债认购力度强化 [3][22] 二级成交表现 - 债市前瞻难度加大,超长信用债表现不及主流债券资产,本周10年以上国债、3 - 5年中票、3 - 5年国股二级债指数走势均好于超长信用债指数 [4][28] - 7月以来超长信用债浮盈缺乏,本周7年及以上城投债与产业债合计成交笔数从上周的515笔降至389笔 [4][31] - 7 - 10年产业债成交收益率均值边际修复,与20 - 30年国债价差压缩至22bp,但10年以上普信债品种收益率还在上行 [4][31] - 本周超长信用债低估值成交幅度明显收窄,部分长债品种交易形式转为高估值 [4] - 流动性较好的7 - 10年信用债,TKN成交占比读数跌至70%以下 [4] - 本周保险净买入7年以上信用债规模达45.5亿元,前两周减持超长信用债规模较大的基金,本周对7 - 20年品种有一定增持行为 [4][42]
超长信用债跌到位了吗?
国金证券· 2025-07-30 14:2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本周大宗商品和股票等风险资产表现强势冲击债市,超长信用债收益率回调、指数急跌、成交表现不佳,新债供给量走高但认购热度下降,后续需关注保险和理财增量资金进场节奏 [2][3][4][5] 各目录内容总结 存量市场特征 - 本周大宗商品和股票等风险资产表现强势冲击债市,存量超长信用债收益率明显回调,收益率中枢上升至 2.1%至 2.3% [2][12][13] - 存量超长产业债行业分布较为集中,国家电网、诚通控股、中化股份等为主要长债存续主体 [17][20][21] 一级发行情况 - 本周超长信用新债发行规模合计 364.1 亿,供给量较 7 月前三周明显上升,或因部分超长债发行主体看空债市,趁长债利率低位发行以降低融资成本 [3][22] - 本周超长产业新债票面利率均值跟随债市利率回升,仍处于 24 年来 18.1%的较低分位 [3][22] - 因投资者风险偏好改善,超长信用债一级市场认购热度跌落不少 [3][22] 二级成交表现 - 本周 7 - 10 年、10 年以上 AA + 信用债指数周度跌幅分别达 - 0.73%和 1.31%,超长信用债指数已跌掉 7 月留存涨幅 [4][31] - 本周超长普信债中除 7 - 10 年产业债外,其余期限长债成交笔数均下滑,长久期二级资本债成交量增加,或因部分机构投资者提前换仓;7 - 10 年产业债平均收益率虽回升,但绝对值仍处低位,与 20 - 30 年国债利差维持在 20bp 左右,压缩空间逼仄 [4][34] - 债市急跌背景下,超长信用债买盘意愿显著走弱,10 年以上信用债 TKN 成交占比降至 46.5%;最新一周超长信用债抛压大,基本以高估值成交形式为主,10 - 20 年产业债估值偏离度相对靠前 [4][38] - 自上周起,基金因顾虑超长信用债利差保护不足换仓动作显著,7 年至 30 年净买入比例持续下降,最新一周该读数继续走低,基金抛售 7 年以上超长普信债规模合计达 57.7 亿 [4][42] - 本周活跃超长信用债与相近期限国债利差走势转为走阔,但 20 年及以上活跃超长信用债利差读数仍处较低点位;基于超长信用债绝对收益在低位,修复空间相对受限,后续需关注保险和理财增量资金进场节奏 [5][43]
2025Q3产业债策略:挖掘“”反内卷”下的行业配置机会
东方证券· 2025-07-24 15:4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行业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市场挖掘中心向行业内中等资质主体转移,涉及钢铁、煤炭、地产、建筑地方国企和非银金融等行业,Q3建议挖掘各行业体量较大的中等资质主体,当前利差40 - 50bp的主体估值差异预计会压缩;风险偏好高且产品条款允许的机构可关注个别质优民企;公用事业常规配置即可 [5][111] - 超长信用债建议逐渐止盈,缩短久期防守并切换为流动性更强的品种,等待下次进攻机会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Q3超长信用债策略 一级发行 - Q2超长信用债供给环比增多,产业大央企是融资主力,H1合计发行5398亿元,Q2环比增长63%,占全部信用债比例升至9.27%,但不及去年Q3水平,发行人以产业为主,占比约72% [16] - 7月初以来债市调整,超长信用债供给短期可能受挫,后续恢复有待观察 [18] 收益性态分析 - 信用拉久期获得超额收益需利率下行或利差压缩其一且幅度够大 [19][31] - 近年来超长信用债急跌触发因素多为机构行为反转,当前“股债跷跷板”扰动下短期风险不容忽视 [34] - 从资本利得、一二级价差、票息防御三方面看,均不支持继续挖掘超长信用债 [37] 策略 - 多数机构对超长信用债可逐渐止盈,理由包括前期收益难延续、市场情绪易反转、票息优势不明显、相比5Y银行二永债优势不大等 [46][51] - 负债端稳定的机构可博弈超长信用债流动性溢价进一步压缩;风险偏好高的机构可拉久期同时下沉 [51] Q3产业债策略 建筑 - 2025年建筑行业开年承压,Q2施工面积同比缩减幅度加深,上半年狭义基建投资增速慢于去年同期且Q3数据预计继续承压 [48] - Q3资金到位加速、“反内卷”倡议发布、出海增长等有望带来景气度边际改善,但总体仍将承压,行业集中度或提升利好头部央国企 [52] - 二季度行业估值平稳下行,策略上利差压缩靠央国企信仰和稀缺高票息,后续挖掘有惯性但力度不强,风险偏好低的机构可挖掘央企中估值偏高的子公司或头部地方国企,可接受资质下沉的机构对地方国企挖掘应严控久期 [55][56] 钢铁 - Q2钢价震荡走低,7月上旬在成本支撑、“反内卷”政策预期推动下快速拉涨 [60] - 基本面供给产能释放谨慎,需求Q2修复不及预期,Q3关注基建资金到位情况,库存后续有望下降 [61][62][65] - “反内卷”政策预期拉动下短期内钢价及钢企盈利有望偏强运行,中档资质主体利差压缩动力较强,预计河钢、山钢等中档主流主体利差有继续压缩机会 [67][71] 煤炭 - 二季度动力煤价格震荡下行后反弹,炼焦煤4月提涨后下行,6月底反弹 [74] - 基本面供给结构偏宽松,生产核查或使后续收紧,需求动力煤迎季节性好转,炼焦煤“供过于求”概率较大,港口库存持续去化 [76][80] - 预计煤价反弹或延续,动力煤强于炼焦煤,当前仅冀中、平煤估值偏高,晋能系Q2利差压缩幅度偏小,Q3挖掘仍需择优,晋能系是主流机构挖掘对象 [80][81] 地产 - Q3地产行业下行压力可能增大,销售、房企开发投资、资金到位等方面均面临挑战,政策推进城中村改造但非“新棚改” [85] - 地产板块是国企中估值最高的板块,具备性价比,Q2地产债估值总体稳定下行,中高估值央国企房企债存量多、票息有厚度、具备挖掘潜力 [91] 有色 - 黄金市场主要博弈美联储降息预期,中枢长期上行趋势不改,短期内震荡为主 [94] - 铜矿端整体偏紧但边际有增量,需求端不振,市场谨慎对待关税生效日,预计中游冶炼业务盈利空间狭小 [98] - 铝库存超预期去化,需求侧风险不大,预计电解铝厂盈利空间有望延续 [99] - Q2有色板块主体利差全面下行,质优民企利差收窄幅度较大,南山集团、宏桥新材、洛阳铝业等质优但估值偏高的主体估值有望继续下行,其余主体机会不多 [103] 水泥 - Q2水泥价格几乎单边下行,厂商面临亏损风险,关注“反内卷”下超产治理执行情况,上半年水泥产量同比下滑4.3% [107] - 当前水泥板块除红狮外利差基本压缩进30bp以内,难有超额收益,总体机会不大 [109] 策略 - 同报告核心观点中产业债策略相关内容 [5][111] Q2产业债市场回顾 发行融资情况 - Q2产业债合计发行2.34万亿元,同比、环比分别提升23%和32%,到期量环比增长13%,净融入7321亿元,同比、环比接近翻倍,发行占全体信用债比例升至65% [112] - 公用事业行业贡献主要净融资额度,国家电网、南方电网融资活跃,除房地产、煤炭、建材外,其余主流发债行业融资规模同比基本持平或小幅增长 [118] 收益率&利差走势 - 交易逻辑:资金宽松基调贯穿Q2,4月信用债收益率先下行后低位震荡,5月收益率在低位继续下探,6月收益率缓慢震荡向下,信用利差低等级、长端压缩明显,Q2产业债信用利差全面收窄,后续压缩方向在低等级 [122][123][128] - 产业债分行业表现:利差走势与基本面背离,多数板块历史分位数已压缩进5%以内,Q2行业信用利差多数收窄,建筑、钢铁、商租利差压缩幅度居前 [135][139] 流动性 - Q2信用债流动性继续提升,5、6月跨季后有所修复,6月中旬超长信用债交易热度升到顶峰 [144][146] 信用风险 - 新增违约:Q2有2家主体债券实质违约,“20富力地产PPN001”和“H20天盈1”,2家主体此前已有违约记录,无新债首次违约主体 [151] - 评级或展望下调:Q2有4家境内主体评级/展望被调降,频率有所提升,海外评级/展望被下调的大型央国企集中在公用事业、非银金融、建筑装饰行业 [152][153]
2025Q3产业债策略:挖掘“反内卷”下的行业配置机会
东方证券· 2025-07-24 09:42
报告核心观点 - 超长信用债建议逐渐止盈,缩短久期并切换为流动性更强品种等待进攻机会 [6] - Q3产业债策略聚焦“反内卷”下行业配置机会,挖掘各行业中等资质主体 [6] - Q2产业债市场走势趋同且背离基本面,融资活跃但利差走势与基本面不符 [7] Q3超长信用债策略 一级发行 - Q2超长信用债供给环比增多,产业大央企是融资主力,H1合计发行5398亿元,Q2环比增63%,占比升至9.27% [10] - 7月初债市调整,超长信用债供给短期受挫,后续恢复待观察市场情绪 [12] 收益性态分析 - 超长信用债获超额收益需利率下行或利差压缩其一且幅度够大,牛市后半段、熊市初期等阶段有表现 [13][20] - 急跌触发多为机构行为反转,当前“股债跷跷板”影响下需重视机构行为转向风险 [23][25] - 现状是资本利得赔率下降、一二级套利难寻、票息防御弱,不支持继续挖掘 [26] 策略 - 多数机构可逐渐止盈超长信用债,切换到如5Y银行二永债等流动性强品种 [33] - 负债端稳定机构可博弈流动性溢价压缩,风险偏好高机构可拉久期下沉 [38] Q3产业债策略 建筑 - 2025年建筑行业承压,Q3资金到位、“反内卷”等或带来边际改善,但总体仍承压,利好头部央国企 [35][39] - 策略上,估值与基本面不匹配,利差压缩靠央国企信仰和高票息,后续挖掘有惯性但力度不强 [43] 钢铁 - Q2钢价震荡走低,7月上旬因成本支撑和“反内卷”预期快速拉涨,基本面边际改善预期强 [47] - 预计河钢、山钢等中档主流主体利差有继续压缩机会,可适当配置 [57] 煤炭 - 供给结构偏宽松后续或收紧,煤价反弹有望延续,动力煤强于炼焦煤 [63][65] - Q3挖掘择优,晋能系是主流挖掘对象,冀中、平煤有压缩机会但跑超额难 [66] 地产 - Q3地产下行压力或增大,但地产板块是国企中估值最高板块,央国企债有性价比,可挖掘 [70][79] 有色 - 黄金中枢长期上行,铜冶炼盈利空间小,铝库存去化,电解铝厂盈利有望延续 [82][85] - 南山集团等质优民企利差有望继续压缩,其余主体机会少 [87] 水泥 - Q2水泥价格下行,厂商面临亏损,关注“反内卷”超产治理 [90] - 水泥板块除红狮外利差压缩,难有超额收益,机会不大 [92] 策略 - 市场挖掘向中等资质主体转移,关注“反内卷”和雅江水电站开工主线 [94] - 建议Q3挖掘各行业中等资质主体,部分质优民企有压缩流动性溢价机会,公用事业常规配置 [95] Q2产业债市场回顾 发行融资情况 - Q2产业债发行2.34万亿元,净融入7321亿元,公用事业贡献主要净融资额度 [96][100] 收益率&利差走势 - 资金宽松贯穿Q2,信用债收益率整体下行,信用利差全面收窄,低等级表现好 [103][107] - 产业债分行业表现分化不明显,利差走势与基本面背离,部分板块估值偏高 [113] 流动性 - Q2信用债流动性提升,6月中旬超长信用债交易热度达顶峰,季末回落 [118][120] 信用风险 - Q2有2家主体债券实质违约,4家境内主体评级/展望被调降,风险整体可控 [122][123]
利率债市场周观察:股市上涨不是利率上行的充分条件
东方证券· 2025-07-21 12:46
报告核心观点 - 权益市场上涨不必然引发债市下跌,股市上涨不是利率上行的充分条件,下半年股债双牛,股表现或强于债 [5][8] - 股市上涨利率上行的“股债跷跷板”格局和股市上涨利率下行的“股债双牛”格局均有出现,出现频率相差不大,核心原因在于股市上涨的原因不同 [5][8] - 本轮股市上涨并非源自居民存款搬家,7月以来“股债跷跷板”效应源于交易资金阶段性止盈,不会形成利率上行趋势 [5][11] - 对于债市,股市上涨不导致利率上行,但交易热情下降或使利率下行速度放缓,投资策略上,利率债保持久期,超长信用债适当止盈,可转债仍有投资机会 [5][15] 各部分总结 利率观点 - 投资者因“看股做债”加重对债市担忧,认为下半年股市强表现会使债市持续下跌,但报告认为股市横盘震荡、逐级走强时,利率不会上行,股债双牛有望持续 [5][8] - “股债跷跷板”和“股债双牛”格局出现频率相近,前者如2007、2009、2016 - 17、2020年,后者如2014 - 2015、2019、2021年 [8] - 股市因经济周期上行预期走强,利率有上行压力;因无风险利率下行预期强化等因素走强,利率下行速度放缓但无反转动力;目前股市上涨驱动力来自国家治理和经济转型预期提升,实体投资回报率预期未同步提升,利率上行风险可控 [5][9] - 银行存款增速与股市无显著负相关性,股市上涨不会分流固收产品,历史上股票基金规模扩张时,债券基金和理财产品规模未显著压缩 [11] - 7月以来“股债跷跷板”效应源于交易资金阶段性止盈,6月流动性宽松使交易资金在债市加仓,7月股市上涨等因素使交易资金止盈,引发债市小幅调整;股市上涨对配置资金影响有限,利率大幅上行会增加其债券配置意愿 [5][13] 本周固定收益市场关注点 - 本周后续中国将公布7月LPR,美国将公布6月成屋销售总数等数据,欧元区将公布央行利率决议等 [16] - 本周预计发行9408亿利率债,处于同期较高水平,其中国债预计发行规模4050亿左右,地方债计划发行3758亿,政金债预计实际发行规模1600亿左右 [17][18] 利率债回顾与展望 - 税期附近央行逆回购投放规模显著抬升,净投放1.3万亿,买断式回购续作1.4万亿;资金面量跌价升,银行间质押式回购成交量回落,资金利率抬升 [23][24] - 存单发行一级市场量价齐升,二级利率下行为主,7月14 - 20日当周发行规模9472亿,到期规模8028亿,净融资额1444亿;各银行均有发行和净融资,9M及1Y占比回落至57%;一级短期限发行价格抬升,二级收益率下行 [26][32] - 税期附近资金利率抬升,叠加股市上涨,债市利率周初抬升后快速修复,7月20日各期限国债收益率变动分化,1Y口行债下行最多,7Y口行债上行幅度最大 [5][42] 高频数据 - 生产端开工率多上行,高炉、半钢胎、石油沥青、PTA开工率均有变动,7月上旬日均粗钢产量同比增速为 - 4.4% [48] - 需求端乘用车厂家批发及零售同比增速维持高位,7月13日当周批发同比变动31%、零售同比变动11.3%;商品房成交面积同比增速转负,7月13日当周30大中城市商品房销售面积回落,同比增速 - 15%左右;出口指数SCFI、CCFI综合指数分别变动 - 5%、 - 0.8% [48] - 价格端原油价格下行,布伦特和WTI期货原油价格分别变动 - 1.5%、 - 1.6%;铜铝价格分化,煤炭价格分化;中游建材综合价格指数变动0.7%,水泥指数变动 - 1.5%,玻璃指数变动 - 0.5%;螺纹钢产量下滑,库存抬升至370万吨,期货价格变动0.7%;下游消费端蔬菜、水果、猪肉价格分别变动 - 1.4%、 - 2.6%、0.3%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