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质押式逆回购
icon
搜索文档
超2万亿逆回购将到期,9月资金面怎么走
北京商报· 2025-09-03 12:57
央行公开市场操作 - 9月1日至5日央行公开市场逆回购到期量超2万亿元 创今年以来单周新高[1] - 9月3日央行开展2291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利率1.40% 因当日有3799亿元逆回购到期 实现净回笼1508亿元[1][4] - 9月前三日央行连续开展千亿级逆回购操作 但因到期量大于操作量 连续三日呈现资金净回笼状态[6] 资金利率表现 - 9月2日Shibor隔夜利率下行0.1个基点至1.314% 7天Shibor下行0.7个基点至1.431%[6] - 9月3日Shibor隔夜利率小幅上行0.2个基点至1.316% 7天Shibor上行0.2个基点至1.433% 14天Shibor下行0.9个基点至1.486%[6] - 资金利率整体平稳 隔夜和7天利率对政策利率利差保持稳定[6] 流动性影响因素分析 - 9月政府债券继续处于发行高峰期 商业银行同业存单到期量达3.5万亿元 为年内次高水平[7] - 股市走强导致居民存款"搬家"现象明显 可能带来资金面收紧效应[7] - 9月为财政收入小月且支出大月 财政收支将对资金面形成支撑[7] 机构观点与预期 - 业内预计9月资金面整体维持合理充裕 资金利率延续"低位低波"运行态势[7] - 央行可能延续MLF和买断式逆回购加量续作模式 中长端市场利率上行风险有限[8] - 在宽信用进度偏慢和政府债供给压力减轻环境下 资金面可能维持稳定偏松状态[8]
央行今日开展5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 8月存单到期规模上升
凤凰网· 2025-08-15 03:45
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今日央行以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开展5000亿元6个月 (182天)期限买断式逆回购操作。 鉴于8月有累计9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到期,而8月8日央行已开展过7000亿元3个月期限买断式逆回购操 作,本月买断式逆回购将实现净投放3000亿元。 这也意味着央行买断式逆回购将实现连续3个月加量续作。业内人士对智通财经记者表示,当前政府债 券持续处于发行高峰期阶段,央行开展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将保持流动性充裕,有助于强化逆周期调节。 8月存单到期规模较大 央行呵护市场流动性 7月信贷需求被提前透支 中期流动性或面临压力 近日发布的7月金融数据显示,7月为信贷小月,且6月提前透支了部分7月的需求,叠加暂时性的外生冲 击因素扰动,单月信贷投放强度降低。 "7月新信贷信贷出现波动,主要6月受信贷透支,以及隐债置换等短期因素影响,8月新增信贷将有所恢 复。这意味着8月在短期市场流动性继续处于较为稳定的充裕状态下,中期市场流动性有一定收紧压 力。"王青指出。 从金融数据看流动性,市场增加了对于下半年降准降息的预期。银河证券研究预计三季度将再次调降政 策利率10-20BP,从而引导LPR下行 ...
灵活运用数量、价格、结构工具 货币政策多维发力稳增长
中国证券报· 2025-08-08 07:20
货币政策工具运用 - 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释放约1万亿元长期流动性 [1] - 连续4个月超额续做中期借贷便利(MLF) 搭配买断式逆回购补充中期流动性 [1] - 灵活开展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 熨平短期流动性波动 [1] 流动性及融资环境 - 5月社会融资规模 M2和人民币贷款增速明显高于名义GDP增速 [1] - 企业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3.2% 同比下降50个基点 [3] - 个人住房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3.1% 同比下降55个基点 [3] 价格型政策工具 - 下调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 带动LPR同步下行0.1个百分点 [3] - 下调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和公积金贷款利率 拓宽利率下调覆盖范围 [3] - 利率市场化改革持续深入 存款利率联动调整机制作用增强 [3] 结构性政策工具 - 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 [1][6] - 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3000亿元 科技创新再贷款额度3000亿元 [6] - 优化两项支持资本市场的货币政策工具 在上海试点结构性工具创新 [6] 下半年政策展望 - 预计维持适度宽松取向 存在1-2次降息可能 幅度20-30个基点 [4] - 可能推出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 额度5000-10000亿元 以股权投资形式支持科技创新和外贸 [7] - 结构性工具将继续聚焦科技 消费 外贸 楼市 股市领域 [6]
7月央行中期借贷便利(MLF)净投放1000亿元
流动性投放操作 - 中期借贷便利(MLF)投放4000亿元 回笼3000亿元 净投放1000亿元 [1] - 买断式逆回购投放1.4万亿元 回笼1.2万亿元 净投放2000亿元 [1] - 常备借贷便利(SLF)投放14亿元 回笼17亿元 净回笼3亿元 [1] - 抵押补充贷款(PSL)投放1163亿元 回笼3463亿元 净回笼2300亿元 [1] - 当月未进行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 [1] 货币政策导向 -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 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 [1] - 央行工作会议明确继续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 保持流动性充裕 [1] - 政策目标为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引导信贷合理增长 [1] - 使社会融资规模及货币供应量增长与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 [1] 未来政策工具运用 - 央行可能运用质押式逆回购、买断式逆回购及MLF等流动性投放工具 [2] - 不排除适时开展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 [2] - 政策目标为营造适宜货币金融环境 [2]
2025年8月流动性展望:央行放松管控放大波动,维持框架内的相对宽松
信达证券· 2025-08-04 14:1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6月超储率升幅弱于季节性,7月DR001中枢平稳波动加大,央行在现有框架内维持相对宽松;8月或仍维持相对宽松,需关注央行是否继续放松管控放大波动,降准降息8月落地并非基准预期,但央行倾向维持宽松流动性环境 [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季末央行债权并未意外上升 6月超储率升幅弱于季节性 - 6月超储率升至1.3%,低于预期,因央行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未额外上升以抵消前期下降影响,且央行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与高频数据差值后续是否成常态待关注 [6] - 6月财政存款降幅低于预期,特殊再融资债支出进度或低于预期,国库现金定存回笼带来政府存款额外上升,货币发行、法定存款准备金和外汇占款与预期相差不大 [8] - 6月银行净融出规模回升,DR001中枢降至1.4%下方,显示央行支持银行融出实现资金价格正常化 [15] 7月DR001中枢平稳波动加大 央行在现有框架内维持相对宽松 - 预计7月政府存款上升约4500亿元,信贷投放回落使银行缴准规模下降约900亿元,货币发行增加约300亿元,外汇占款回笼约500亿元,央行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环比上升约2600亿元,超储率约1.2%,较6月下行0.1pct [15][24] - 7月DR001均值未明显走低且波动放大,非银资金需求下降使DR007下行,反映央行政策正常化实现,希望维持流动性相对宽松,放松对银行行为约束致资金利率波动加大 [27][29] - 7月下旬资金面波动加大与北交所新股上市冻结资金有关,北交所打新可能在特定情况下冲击银行间流动性 [33] - 7月机构跨月进度整体偏缓,充裕资金供给下未影响月末资金面宽松 [37] 8月或仍在现有框架维持相对宽松 关注央行是否继续放松管控放大波动 - 预计8月政府存款环比下降约500亿元,缴准回笼约800亿元,货币发行增加约500亿元,外汇占款回笼约500亿元,央行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环比下降约4300亿元,超储率约1.1%,较7月下降0.1pct [43] - 8月降准降息落地非基准预期,但央行倾向在现有框架内维持相对宽松流动性环境 [56][58] - 8月资金面或延续7月基调,关注月初DR001能否突破1.3%下限,若突破央行可能放松银行融出管控加大波动,税期等扰动下降使资金利率中枢或略有回落但幅度有限 [61]
事关货币政策、人民币国际化等,央行部署下半年工作重点
搜狐财经· 2025-08-01 14:54
货币政策 - 央行将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综合运用多种工具保持流动性充裕 引导信贷合理增长 使社会融资规模和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及价格预期目标相匹配 [1] - 预计下半年将有1-2次降息 总计调降政策利率20-30个基点 引导LPR下行 50个基点的降准有望落地 [1] - 央行可能视贸易摩擦、消费补贴效应及房地产支撑情况实施降准降息 并运用逆回购、MLF等工具营造适宜货币环境 [2] 实体经济支持 - 央行将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提升金融服务专业化水平 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较快增长 加大"两重""两新"领域融资支持 [4] - 落实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重点支持科技创新、消费提振及"两重""两新"领域融资 [4] 金融风险防范 - 持续做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化债工作 有序推进重点地区和机构风险处置 加强风险监测和宏观审慎管理 [4] 人民币国际化 - 加快拓展贸易项下人民币使用 提升融资货币功能 优化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及境外上市管理政策 [5] - 发展人民币离岸市场 建立稳定流动性供给渠道 完善清算行布局和政策支持 [5] 金融市场改革 - 推进债券市场"科技板"建设 扩大科技创新债券发行规模 完善金融市场制度框架 加快票据法修订 [5] - 深化贸易外汇管理改革 推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 [5] 国际金融合作 - 深化多双边货币金融合作 参与全球金融治理和规则制定 推动IMF份额改革 [5] - 建设跨境支付体系 推进快速支付系统互联互通 [5]
定调!央行 重磅会议!
证券时报· 2025-08-01 14:16
货币政策实施 - 央行将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综合运用多种工具保持流动性充裕并引导信贷合理增长 [1][6] - 上半年央行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5月出台一揽子金融支持举措对冲外部冲击 [6] - 下半年政策侧重执行,可能通过逆回购、MLF等工具营造适宜货币环境,不排除公开市场国债买卖 [7]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 - 重点支持科技创新、提振消费、小微企业、稳定外贸等领域 [1][6] - 6月末科技、绿色、普惠小微、养老产业、数字经济贷款同比分别增长12.5%、25.5%、12.3%、43%、11.5% [3] - 普惠小微贷款余额35.6万亿元(同比+12.3%),信用贷款占比近30% [3] 小微企业金融供给 - 普惠小微贷款增速比各项贷款高5.2个百分点,上半年新增2.6万亿元 [3] - 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同比+22.9%,获贷率达50% [3] - 6月新发放普惠小微贷款加权平均利率3.48%,较3月下降12个基点 [3] 人民币国际化推进 - 加快拓展贸易项下人民币使用,提升融资货币功能并优化本外币一体化政策 [9] - 发展人民币离岸市场,建立稳定流动性供给渠道 [9] - 建议通过优惠政策鼓励出口商以人民币结算 [9] 金融风险与改革 - 巩固整治资金空转和金融业"内卷式"竞争成效,重点领域风险收敛 [1] - 加强应收账款电子凭证业务监管,工商银行已启动整治"内卷式"竞争 [9]
定调!央行,重磅会议!
证券时报· 2025-08-01 14:08
货币政策 - 央行2025年下半年工作会议强调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充裕并引导信贷合理增长[1][5][6] - 上半年通过逆周期调节工具(如MLF、逆回购)对冲外部冲击,下半年侧重政策执行效果[6] - 推动小微企业贷款利率持续下行,6月新发放普惠小微贷款加权平均利率3.48%,较3月下降12个基点[3]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 - 重点领域贷款增速显著:6月末科技、绿色、普惠小微、养老产业、数字经济贷款同比增12.5%、25.5%、12.3%、43%、11.5%[3] - 普惠小微贷款余额35.6万亿元,同比增12.3%,信用贷款占比近30%[3] - 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22.9%,获贷率达50%[3] 人民币国际化 - 加快拓展贸易项下人民币使用,提升融资货币功能并优化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政策[8] - 发展人民币离岸市场,建立稳定的流动性供给渠道[8] - 人民币资产成为全球投资者分散风险的重要配置标的[9] 金融改革与监管 - 巩固整治资金空转和金融业"内卷式"竞争成效,工商银行已率先行动[1][8] - 加强应收账款电子凭证业务监管,防范结构性矛盾风险[8] - 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强化利率政策执行监督[6]
4000亿!央行,明日操作
证券时报· 2025-07-24 11:31
央行MLF操作与货币政策取向 - 央行于7月25日开展4000亿元1年期MLF操作 鉴于本月3000亿元MLF到期 实现净投放1000亿元 为连续第五个月加量续作 [1] - 综合7月买断式逆回购净投放2000亿元 央行中期流动性总净投放规模达3000亿元 体现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取向 [4] 货币政策工具转型与框架优化 - MLF操作自今年3月起改为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 政策属性退出 回归流动性投放工具定位 聚焦提供1年期流动性 [4] - 央行流动性工具箱当前包括长期工具(降准、国债买卖)、中期工具(MLF、买断式逆回购、结构性工具)及短期工具(7天逆回购、隔夜正/逆回购) 期限分布更趋合理 [4] - 买断式逆回购自去年10月启用后 降低了对MLF的依赖 但MLF因期限长、投放时间确定且多重价位中标可降低资金成本 或重新成为中期流动性投放主渠道 [4] 市场分析与政策预期 - 央行副行长邹澜强调落实适度宽松货币政策 在总量上把握力度和节奏以保持流动性充裕 [5] - 分析预计央行将通过逆回购、MLF等工具维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 延续适度宽松基调 以支持内需并缓解外部掣肘 [5] - MLF加量操作有助于缓解银行净息差压力 满足金融机构差异化资金需求 未来央行可能加大对MLF的使用力度 [4]
4000亿!央行,明日操作!
证券时报· 2025-07-24 11:25
央行货币政策操作分析 - 央行7月25日开展4000亿元1年期MLF操作 本月有3000亿元MLF到期 实现净投放1000亿元 为连续第五个月加量续作 [1] - 结合2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净投放 7月中期流动性净投放规模达3000亿元 体现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取向 [4] 货币政策工具演变 - 自2022年10月启用买断式逆回购后 MLF政策属性逐步退出 2023年3月起改为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 回归流动性投放工具定位 [4] - 当前央行流动性工具箱形成完整期限结构:长期含降准和国债买卖 中期含MLF、买断式逆回购及结构性工具 短期含7天期逆回购和隔夜正/逆回购 [4] 市场影响与机构观点 - MLF加量续作有助于缓解银行净息差压力 其1年期期限特性可提供稳定预期 多重价位中标机制能降低资金成本并满足差异化需求 [4] - 财通证券预计MLF或重新成为中期流动性投放主渠道 未来央行可能加大使用力度 [4] - 民生银行预计央行将继续通过质押式逆回购、MLF等工具维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 延续适度宽松基调 [5] 政策导向 - 央行副行长邹澜强调将落实适度宽松货币政策 在总量上把控力度与节奏 保持流动性充裕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