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花呗
icon
搜索文档
蚂蚁集团金晓龙:AI将重塑普惠金融 促进金融健康
中国经济网· 2025-09-25 07:26
在理财领域,智能运筹引擎能预测用户的资金需求变化,帮助投资经理更好地进行资产配置。AI理财 已合作14家合作机构,二季度合作产品收益率波动比市场平均低5BP。 在金融营销方面,网商银行则通过AI实现"一人一策",做到精准触达而非盲目打扰。 原标题:蚂蚁集团资深副总裁金晓龙:AI将重塑普惠金融,促进金融健康 9月25日,2025年中国普惠金融国际论坛上,蚂蚁集团资深副总裁金晓龙表示,人工智能技术已进入全 新发展阶段,将推动普惠金融从解决"有没有"的覆盖问题,向实现"好不好"的服务体验升级。他表示, AI不仅让金融服务更普惠,也让用户实现更健康的金融生活。 AI三大能力推动金融范式变革 金晓龙认为,此次人工智能的进化具有里程碑意义。AI展现出深度理解与生成、复杂推理与规划、多 模态融合与执行三大核心能力,不再只是自动化工具,而是具备类似人类专家的认知与执行能 力。"从'数字时代'迈向'AI时代',许多过去普惠金融未能彻底解决的难题将迎刃而解。" 他指出,当前普惠金融在服务覆盖面上已取得显著成效。央行数据显示全国超三分之一经营主体获得普 惠小微贷款支持。蚂蚁集团发起成立的网商银行已累计为超过6800万小微经营者提供 ...
数量连续11个季度“瘦身” 信用卡存量竞争考验服务创新
经济日报· 2025-09-24 02:29
曾经被视为零售金融"流量入口"的信用卡,如今已进入存量竞争时代。2022年,原中国银保监会、中国 人民银行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信用卡业务规范健康发展的通知》,提出"严格规范发卡营销行 为",并明确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不得直接或者间接以发卡数量、客户数量、市场占有率或者市场排 名等作为单一或者主要考核指标。监管政策的收紧加速了信用卡行业的"瘦身",在2年过渡期后,文件 于2024年7月全面落地,成为行业转向的"发令枪"。 "移动支付普及、消费场景重构与用户习惯演进长期作用,也是导致信用卡业务缩水的重要原因。"博通 咨询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王蓬博认为,谁掌握了高频支付入口,谁就具备了延伸信贷、理财等金融增值 服务的先发优势。比如支付宝、微信支付这些平台,正是依托强大的支付生态,逐步嵌入花呗、微粒贷 等信用产品,实现了"支付+金融"的有效闭环,这验证了以支付为基础、逐步叠加金融服务的发展模式 已成为行业主流路径。 近期,随着上市银行2025年半年报的陆续披露,一组数据引起大家注意:6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和9家主 要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信用卡贷款余额合计7.56万亿元,相较于年初减少近2000亿元。同时,中国人民银 行发 ...
信用卡存量竞争考验服务创新
经济日报· 2025-09-24 02:00
经济日报记者 勾明扬 近期,随着上市银行2025年半年报的陆续披露,一组数据引起大家注意:6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和9 家主要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信用卡贷款余额合计7.56万亿元,相较于年初减少近2000亿元。同时,中国人 民银行发布的数据显示,信用卡数量也已连续11个季度"瘦身"。截至今年二季度末,信用卡和借贷合一 卡达7.15亿张,较一季度末减少600万张,较去年年末减少1200万张,较2022年时的最高位8.07亿张下降 11.4%。 "我这两年陆陆续续把6张信用卡注销了4张,现在就留了一张日常用,还有一张当备用。"36岁的梁 晶告诉记者,她销卡的原因有很多,需要交年费、忘记还款有征信风险、额度太高怕"管不住手"、权益 变少后吸引力下降,以及如果真的急需用钱,还有众多互联网金融产品可以替代。"以前觉得刷信用卡 方便,但是现在一想到出门还需要带卡,就感觉有点麻烦。"梁晶说。 曾经被视为零售金融"流量入口"的信用卡,如今已进入存量竞争时代。2022年,原中国银保监会、 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信用卡业务规范健康发展的通知》,提出"严格规范发卡营销 行为",并明确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不得直接或者间接以发卡 ...
数量连续11个季度“瘦身”—— 信用卡存量竞争考验服务创新
经济日报· 2025-09-23 22:18
近期,随着上市银行2025年半年报的陆续披露,一组数据引起大家注意:6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和9家主 要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信用卡贷款余额合计7.56万亿元,相较于年初减少近2000亿元。同时,中国人民银 行发布的数据显示,信用卡数量也已连续11个季度"瘦身"。截至今年二季度末,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达 7.15亿张,较一季度末减少600万张,较去年年末减少1200万张,较2022年时的最高位8.07亿张下降 11.4%。 "我这两年陆陆续续把6张信用卡注销了4张,现在就留了一张日常用,还有一张当备用。"36岁的梁晶告 诉记者,她销卡的原因有很多,需要交年费、忘记还款有征信风险、额度太高怕"管不住手"、权益变少 后吸引力下降,以及如果真的急需用钱,还有众多互联网金融产品可以替代。"以前觉得刷信用卡方 便,但是现在一想到出门还需要带卡,就感觉有点麻烦。"梁晶说。 曾经被视为零售金融"流量入口"的信用卡,如今已进入存量竞争时代。2022年,原中国银保监会、中国 人民银行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信用卡业务规范健康发展的通知》,提出"严格规范发卡营销行 为",并明确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不得直接或者间接以发卡数量、客户数量、市场占 ...
新规倒计时!银行“圈定”合作白名单,这类助贷机构入围
搜狐财经· 2025-09-17 19:20
核心观点 - 助贷新规将于10月1日起施行 推动银行密集披露助贷合作机构白名单 大型互联网平台、头部民营银行、持牌金融机构和融资担保机构成为银行合作首选 新规要求银行实行名单制管理并自主风控 中小银行需加速互联网贷款自营能力建设 [1][2][4] 银行助贷白名单披露情况 - 徽商银行公布29家互联网贷款业务合作机构 包括蚂蚁智信、微众银行等 合作类型涵盖营销获客、共同出资发放贷款、支付结算、风险分担和逾期清收 合作产品包含花呗、借呗、京东白条 [2] - 东亚银行(中国)披露9家助贷机构 包括网商银行、支付宝等 并表示将不定期更新名单 [2] - 上海银行、富邦华一银行、江南农商行等机构早前已公开合作机构名单 蚂蚁系、京东系和腾讯系机构多次入选 [3] 助贷新规监管要求 - 商业银行需对平台运营机构、增信服务机构实行名单制管理 通过官方网站、移动应用等渠道披露名单 不得与名单外机构开展互联网助贷业务合作 [4] - 新规强调银行须将助贷业务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加强总行在合作机构选择、合作模式、贷后管理等环节的管理责任 [4] - 严禁合作机构干预银行核心风控决策 严禁不透明收费 要求将增信服务费计入借款人综合融资成本 [4] 银行业务表现与转型 - 青岛银行个人消费贷款余额184.58亿元 其中个人互联网贷款余额119.11亿元 该行正积极开展互联网贷款经营策略转型 [5] - 上海银行平台类互联网消费贷款投放今年上半年同比增长2.93% [5] - 中小银行需及时响应新规 规划互联网贷款自营发展路线 新规对持牌机构自营竞争能力、同业合作管理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5] 合规建设建议 - 银行应由总行牵头明确互联网助贷业务主责部门 完善从准入、授信、放款、贷后到催收的全流程管理制度 [5] - 银行必须独立完成授信审批、风险评价、合同签订等核心流程 建立严格的合作机构准入、评估和退出机制 [5]
新规倒计时!银行“圈定”合作白名单 这类助贷机构入围
国际金融报· 2025-09-17 14:58
助贷新规实施与银行响应 - 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加强商业银行互联网助贷业务管理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的通知》将于10月1日起施行 [2] - 徽商银行、东亚银行(中国)、上海银行等多家机构密集披露互联网贷款业务合作机构"白名单" [1][2] - 银行需对平台运营机构及增信服务机构实行名单制管理并通过官方渠道披露名单且不得与名单外机构合作 [4] 银行合作机构偏好 - 大型互联网平台、头部民营银行、持牌金融机构和融资担保机构成为银行合作首选 [1][3] - 徽商银行公布29家合作机构包括蚂蚁智信、微众银行合作类型涵盖营销获客、共同出资放贷、支付结算、风险分担和逾期清收 [2] - 东亚银行(中国)披露9家助贷机构包括网商银行和支付宝且与徽商银行名单存在重叠 [2] 银行业务数据表现 - 青岛银行个人消费贷款余额184.58亿元其中个人互联网贷款余额119.11亿元 [5] - 上海银行平台类互联网消费贷款投放今年上半年同比增长2.93% [5] 新规对业务模式影响 - 商业银行需将助贷业务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加强总行在合作机构选择、贷后管理等环节的管理责任 [4] - 新规严禁不透明收费要求将增信服务费计入借款人综合融资成本推动银行转向精细化风险定价模式 [4] - 银行必须独立完成授信审批、风险评价和合同签订等核心流程并建立合作机构准入评估和退出机制 [5] 机构应对策略 - 中小银行需及时响应新规及早规划互联网贷款自营发展路线以提升风控能力和运营水平 [1][5] - 头部机构有望借助科技能力与流量积累为同业提供互联网贷款业务赋能 [3] - 银行应由总行牵头完善从准入、授信、放款到催收的全流程管理制度并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 [5]
助贷新规倒计时 多家银行披露“白名单”
北京商报· 2025-09-15 16:14
银行互联网助贷业务调整 - 多家银行加速披露助贷合作机构名单 包括徽商银行、东亚银行(中国)、恒丰银行、上海银行等 聚焦头部民营银行、流量平台及持牌消费金融机构 [1][2] - 银行合作呈现鲜明"头部导向" 选择资质经过市场验证、合规底线清晰、风控体系成熟的机构 以降低后期合作方不合规风险 [2][4] - 合作覆盖营销获客、共同出资发放贷款、支付结算、风险分担、逾期清收五大环节 例如徽商银行与蚂蚁智信、微众银行、支付宝等机构合作 [3] 监管政策驱动业务转型 - 助贷新规要求商业银行坚持"总行集中管理、权责收益匹配、风险定价合理、业务规模适度"原则 推动银行从"流量驱动"转向"合规驱动" [5] - 新规推动银行从资金提供方转向全流程管控 总行需承担全部风控责任 分行失去自主合作权 [5] - 新规对持牌机构自营竞争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倒逼其从源头重视与强化自主能力建设 [6] 行业格局与银行策略分化 - 头部银行有资金和科技优势 应向生态闭环方向发展 把控高频场景、搭建自营平台 甚至通过开放API扩大生态边界 [6] - 中小银行需聚焦区域深耕 绑定本地政务、社区商超等场景 依托线下网点与线上轻运营降低成本 通过合作合规技术公司补齐风控短板 [6] - 头部机构有望从持牌业务进阶到平台业务 为同业机构提供互联网贷款业务赋能 而中小机构需及早规划自营发展路线 [7] 业务合作具体案例 - 徽商银行合作方包括蚂蚁智信、宿迁钧腾信息科技、微众银行、重庆蚂蚁消费金融等 合作产品涵盖花呗、借呗、京东白条、微粒贷、微车贷等 [3] - 东亚银行(中国)披露9家互联网贷款业务合作机构名单 包括微众银行、蚂蚁智信、支付宝、网商银行等 涵盖民营银行、持牌消金、融资担保等类型机构 [4] - 支付结算环节引入支付宝、网银在线(京东系)、抖音支付等主流支付机构 明确不收取支付通道费用 [3]
新规实施倒计时!多银行披露助贷合作名单,资金“躺赢”模式不再
北京商报· 2025-09-15 13:49
银行互联网助贷业务调整 - 多家银行包括徽商银行、东亚银行(中国)、恒丰银行、上海银行加速披露助贷合作机构名单 聚焦头部民营银行、流量平台、持牌消费金融机构、保险及融资担保机构等类型 [1][3] - 徽商银行合作方覆盖蚂蚁智信、宿迁钧腾信息科技、微众银行、重庆蚂蚁消费金融等头部机构 合作环节包括营销获客、共同出资发放贷款、支付结算、风险分担、逾期清收五大业务领域 [4] - 东亚银行(中国)披露9家互联网贷款业务合作机构名单 包括微众银行、蚂蚁智信、支付宝、银联数据、网商银行等 明确遵循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相关规定开展业务 [4] 助贷合作头部集中趋势原因 - 银行选择头部合作方核心逻辑从冲规模转向保合规 头部机构资质经过市场验证 合规底线清晰 风控体系成熟 降低银行后期被追责风险 [5] - 头部流量平台用户基数和场景稳定性帮助银行在严控规模增速监管要求下维持基本业务盘 避免业务断崖式收缩 实现风险可控的业务总量平衡 [5] - 这种共性选择表明银行机构充分响应助贷新规监管精神 从源头规范互联网助贷业务 提升业务质量 [1][5] 助贷新规对银行角色与运营的影响 - 新规要求商业银行坚持"总行集中管理、权责收益匹配、风险定价合理、业务规模适度"原则 解决过往分行自主经营导致合作机构鱼龙混杂问题 进一步隔离风险 [6] - 银行从资金提供方转向全流程管控 推动从"流量驱动"转向"合规驱动" 但分行失去自主合作权后积极性易受挫 总行需承担全部风控责任易陷入保守心态 [7] - 总行需同时控制规模增速和压低不良率 可能先砍掉高风险客群 短期内业务收缩几乎成为必然 互联网贷款竞争能力较弱的中小银行机构可能受到较大影响 [7] 银行差异化发展路径 - 头部银行有资金和科技优势 应向生态闭环方向发展 把控高频场景、搭建自营平台 抓牢获客与风控主动权 甚至通过开放API扩大生态边界 [8] - 中小银行需聚焦区域深耕 绑定本地政务、社区商超等场景 依托线下网点与线上轻运营降低成本 通过合作合规技术公司补齐风控短板 无需追求"大而全" [8] - 头部机构有望从持牌业务逐步进阶到平台业务 借助科技能力与流量、客群积累为同业机构提供互联网贷款业务赋能 中小机构需及早规划自营发展路线 [8]
2025年支付宝财经内容生态报告
搜狐财经· 2025-09-13 12:06
核心观点 - 支付宝财经内容生态已发展成为全网头部理财内容学习平台 拥有3.3亿理财内容消费用户 通过"内容+服务"模式实现高速增长 [1][14] 用户规模与画像 - 理财内容消费用户规模突破3.3亿 其中包含1.2亿余额宝用户、8600万花呗用户、1.1亿蚂蚁财富用户和2800万蚂蚁保用户 [1][2][16] - 用户地域分布: 三线及以上城市占比72% 广东、江苏、浙江为前三大省份 [2][16] - 用户年龄分布: 21-55岁用户占比超70% 男女比例均衡 [2][16] - 年轻用户快速增长: 95后-00后用户数量增长4倍 女性用户数量翻倍 [2][16] 内容消费表现 - 理财相关内容观看时长同比增长3倍 财经类短视频总消费时长翻倍 [3][18] - 单日观看视频1小时以上用户数量同比增长30倍 [3][18] - 细分内容增长: 理财相关内容观看量增长30倍 房产内容增长3.5倍 商业内容增长3倍 [3][18] - 热门内容关键词: 财经资讯、基金、理财知识、宏观经济、黄金、股票、保险、个人理财经验 [3][18] - 爆款话题我在支付宝真财实聊累计播放量超40亿次 互动量超3000万次 [3][18] 创作者生态 - 全网80%财经创作者已入驻平台 创作者入驻量同比增长2倍 [4][19][20] - 年度活跃账号同比增长10倍 保险相关创作者覆盖近90% [4][20] - 创作者地域分布前三: 广东、山东、河南 [4][20] - 收入结构: 创作者分成、广告收入、流量扶持、激励计划 [4][20] - 90%以上优质财经创作者加入分成计划 最高年收入超百万 [4][20] - 月收入过万创作者中财经创作者占比达25% [4][20] 场景化赋能 - 与27个高频服务场景深度联动 包括出行、医疗、会员、政务、理财等 [5][21] - 聚焦五大垂直领域: 泛财商、泛生活、泛知识、泛服务、泛健康 [5][21] - 通过视频号、小程序、生活号、城市服务等触点触达用户 [5][21] - 宝藏达人打榜赛相关内容播放量达120亿次 1755万用户参与互动 [5][22] - 五福活动期间260位泛财经作者获得曝光 超10位作者涨粉过万 [5][22] 创作者案例 - @孙大路在支付宝粉丝数达288.8万 远超其他平台粉丝总和675.6万 [6][25] - @爱理财的小羊通过日更3-4条视频策略 在打榜赛期间涨粉102万 收入30-40万 [6][25] - @敬汉卿理财版入驻1个月粉丝过万 周涨粉过千 多条视频点赞破万 [6][25]
信用卡“大退潮”:半年缩水2000亿,年轻人开始告别“卡奴人生”
36氪· 2025-09-12 07:18
信用卡行业规模变化 - 全国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数量较2023年减少5200万张 连续下滑11个季度 平均每分钟注销近65张信用卡 [2] - 14家上市银行中11家信用卡贷款余额收缩 6家国有大行和8家股份行合计余额7.52万亿元 较年初减少1975.72亿元 降幅2.56% [2][3] - 信用卡总量降至7.15亿张 较2022年峰值8.07亿张下降超11% 二季度环比减少600万张 较去年末减少1200万张 [4] 银行具体业务表现 - 中国银行信用卡贷款余额5224.99亿元 较年初减少13.88% 平安银行和兴业银行分别下降9.23%和8.07% [3] - 12家银行信用卡消费金额合计缩水1.42万亿元 同比下降11.05% 中国银行和光大银行降幅超18% [3] - 招商银行成为唯一交易额突破2万亿元的银行 超40家银行信用卡分中心终止营业 [3][8] 用户结构变化 - 35岁以下年轻用户占比从45%升至63% 但人均持卡量从2.4张降至1.8张 [6] - 90后主动销卡率持续提升 人均持卡量从5张锐减至2.3张 [2] - 00后无卡率达42% 45%的95后认为"花呗+数字银行卡"更便捷 传统信用卡开卡意愿下降28% [2][6] 行业转型动向 - 多家银行调整高端信用卡权益 招商银行经典白金卡新增消费满18万元兑换年费要求 中国银行停发24款联名卡 [9][10] - 建设银行发起文旅消费和宠物经济专项活动 农业银行升级惠农分期产品 交通银行开展县域营销 [10] - 行业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挖掘 重点转向高端客户需求满足和基础客户支付信贷便利 [4][10] 竞争环境变化 - 移动支付交易规模达672万亿元 同比增长16.7% 渗透率92.3% [8] - 花呗、美团月付、京东白条等产品凭借场景渗透率和高频次使用替代信用卡 [8] - 信用卡不良率持续上升 金融机构发布千条不良贷款转让公告加速出清不良资产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