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戒O1

搜索文档
太自律了!雷军提前3个月完成全年100次健身打卡
搜狐财经· 2025-09-28 12:00
公司管理层表现 - 雷军提前3个月完成全年健身目标 9个月坚持健身100次 平均每月打卡11次 [2][4] - 雷军高度自律 坚持不懈 执行力强 对小米未来发展形成天然利好 [4] - 创始人特性决定公司天花板高度 雷军显著提升小米发展确定性 [4] 公司战略布局 - 小米近年来启动造车 芯片和高端化三大战略 [4] - 2025年目标交付30万辆汽车 [2] - 玄戒O1芯片和小米SU7 Ultra产品发布 小米17系列正面迎战iPhone 17系列 [4] 公司发展前景 - 雷军坐镇护航下 小米将克服困难挑战 保持积极发展势头 [4] - 公司未来注定比现在更加强大 [4] - 创始人坚持"只管努力"的理念 推动公司持续向上发展 [4]
雷军:砸500亿自研芯片!
国芯网· 2025-09-26 14:24
小米自研芯片战略 - 公司宣布自研手机SoC芯片 至少坚持10年且投入500亿人民币 必须从最高端产品切入[2] - 公司造芯始于2014年松果电子 2017年发布首款自研手机SoC澎湃S1 搭载该芯片的小米5C手机销售60余万台[4][5] - 2018年公司停止SoC芯片研发 保留外围芯片业务 复盘得出反直觉结论:自研手机SoC只有做最高端才有一线生机[4][5] 历史经验与战略调整 - 首次造芯失败原因包括:起步方向错误(未从高端切入) 子公司管理模式导致与手机团队协同困难[5] - 2020年十周年之际重新规划发展道路 从互联网公司转向硬核科技公司 2021年顶着上百亿投入压力重启芯片研发[6] - 2023年同行解散芯片业务时公司坚持推进 2024年5月玄戒O1芯片首次回片成功 系统点亮且全模块调通[4][6] 行业生态活动 - 2025年10月15-17日深圳将举办湾区半导体产业生态博览会 展览面积6万平方米 参展企业超600家[7] - 活动预计吸引专业观众超6万人次 举办20余场峰会论坛 聚焦半导体产业生态发展[7]
雷军:和苹果竞争,是个漫长痛苦的过程
36氪· 2025-09-26 08:55
小米造芯历程 - 小米于2014年成立松果电子启动自研芯片 2017年发布首款芯片澎湃S1搭载中端机销量达60万台[3][23] - 2018年中断手机SoC研发因两个反直觉判断:应从高端而非中低端切入 且芯片团队不应与手机团队剥离[3][25] - 2021年初重启芯片研发 2024年成功研发出3nm制程玄戒O1芯片 投片费超2000万美元[28][33][34] 战略转型与投入 - 2020年公司营收破2000亿但面临增长焦虑 启动半年50次复盘会确定向"硬核科技公司"转型[12][14][15] - 计划5年投入1000亿研发资金 2019年研发投入仅75亿[15] - 同时推进造车和芯片两大项目 各需投入500-600亿 2022年因国际政治影响营收骤降15%[30][31] 团队架构调整 - 五年间重塑高管团队 保留两位联合创始人 引进卢伟冰等外部高管 提拔朱丹等早期员工[17][19] - 工号54的工程师朱丹负责组建芯片团队并带队攻克玄戒O1[20][36] 竞争策略 - 手机市场份额六家厂商各占15%左右 中国市场被雷军称为"最离谱的市场"[8] - 放弃速胜策略 目标五年内年增1%份额至20%[9] - 对标苹果策略从参数转向体验 将小米16更名为小米17以体现竞争决心[5] 技术突破与里程碑 - 玄戒O1于2024年5月22日回片 一次流片成功 采用3nm工艺[33][34][35] - 芯片业务命名从"松果"改为"玄戒" 象征庄重承诺[37] - 公司成为横跨手机、汽车、家电三大领域及中国大陆首家发布3nm芯片的科技企业[11]
坚定技术立业!小米17系列手机等新品在京发布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9-26 08:08
公司战略与研发投入 - 公司持续高端化战略并坚持硬核科技研发投入 [1] - 公司未来五年计划在核心技术研发上投入1000亿元 [2] - 公司从互联网公司转型为硬核科技公司 坚定投入底层核心技术 [2] 产品创新与技术突破 - 小米17 Pro系列背屏创新智能手机交互模式 提供个性化表达和影像游戏新体验 [1] - 公司推出小米汽车定制服务 提供车漆轮毂内饰等26项个性选配 [1] - 公司自主研发首款3纳米旗舰处理器"玄戒O1" 性能跻身全球第一梯队 [1] - 公司成为全球第四家具备3nm先进制程设计能力的科技公司 [1] 市场表现与行业地位 - 公司2020年营收首次突破2000亿元 [2] - 小米手机业务持续站稳国内4000至5000元价位市场份额第一 [2] - 公司第二季度在欧洲市场份额超越苹果 [2] - 公司成为首家横跨手机汽车家电三大领域的科技公司 [1] 行业发展趋势 - 中国企业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 在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持续突破 [2] - 国产手机在技术设计方面不断创新 加速全球智能手机行业更新迭代 [2] - 中国工业从应用场景创新转向芯片级和材料级创新 推动产品力大幅提升 [2]
正面迎战苹果 雷军讲述小米如何“逆天改命”
搜狐财经· 2025-09-26 03:55
公司战略转型 - 过去五年公司完成彻底蜕变 从互联网公司转型为硬核科技公司 确立技术为本的铁律 [4] - 未来五年计划在核心技术研发投入1000亿元 专注底层核心技术突破 [4] - 成为首家横跨手机 汽车 家电三大领域的科技公司 [13] 芯片技术突破 - 自主研发3纳米旗舰SoC玄戒O1正式发布 性能跻身全球第一梯队 [5] - 成为中国内地首家 全球第四家具备3纳米先进制程设计能力的科技公司 [5] - 搭载玄戒O1的小米15S Pro上市4个月市场反馈良好 [5] 汽车业务进展 - 首款汽车SU7于2023年12月发布 目标15-20年后成为全球前五 [6] - 首款SUV车型YU7上市18小时锁单量突破24万台 [6] - 自7月6日交付以来累计交付量已突破4万台 [6] 手机产品创新 - 小米17系列采用战略变阵 推出标准版 Pro Pro Max三款机型正面迎战苹果 [8] - 全球首发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 CPU性能比肩苹果A19 Pro GPU提升34.6% [8] - 实现屏幕 电池 影像三大国产技术突破 Pro系列新增背屏支持多功能交互 [8] 市场竞争策略 - 从全面对标苹果转向正面迎战 小米17系列在续航 影像等多维度超越iPhone 17 [8] - 产品定价比苹果更具竞争力 [8] - 通过改名小米17表达挑战世界第一的决心 [9] 行业地位声明 - 公司成为国内首家将纽北赛道作为主场的车企 专注提升驾控与底盘机械素质 [10] - 推动行业回归对基础能力的关注 引领中国车企重视核心环节 [10] - 推出26项个性化定制服务 覆盖YU7 Max和SU7 Ultra车型 [10] 业绩表现 - 五年前公司年营收突破2000亿元 成功跻身世界500强 [4] - 当前正处史上最强阶段 高端化战略持续突破 [13]
雷军发布年度演讲
搜狐财经· 2025-09-26 03:00
雷军在演讲中表示,小米十周年之际,自己的内心曾充满焦虑:小米所处的行业中,苹果、三星、华为如同几座无法逾越的大山,团队中很多人都觉得累 了,想停下来歇一歇。同样,雷军自己也觉得很累。 9月25日19时,小米CEO雷军发布第6次年度演讲,主题是《改变》。此外,今晚还有小米17发布会,相关话题冲上微博热搜,引发网友关注。 雷军还说,更让人疲惫的是,网上充斥着对小米的各种质疑、批评,甚至是攻击,许多人对小米有很多固有的偏见。雷军称自己也因此陷入了严重的内 耗,"挣扎了许久,我才下定决心直面所有问题,找到破局的道路,逆天改命。起初我也不知道怎么面对这么多问题,幸运的是我小时候学过围棋,学会 了复盘。" 演讲中,雷军谈到了小米现在的12位高管:"大家可以看到我们今天高管团队的名单,早期还有两位和我在继续打拼,9位都是新面孔。我们引进外部的顶 尖人才。这些同事为过去几年小米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借此机会感谢卢伟冰和这些人才。" 雷军介绍,小米造芯始于2014年的松果电子。但在经历了"澎湃S1"的正式发布后,雷军艰难地做出停掉SoC芯片的研发的决定。这次失败后,雷军复盘得 出经验:自研手机SoC只有做最高端,才有一线生 ...
雷军:不少人有偏见,固执地认为小米没啥技术、就是组装厂
观察者网· 2025-09-26 01:13
公司战略转型 - 小米集团在营收突破2000亿元后启动战略反思 选择从互联网公司转向硬核科技公司 持续投入底层核心技术[1] - 公司认为芯片是成功的必由之路 全球顶尖科技巨头最终几乎都成为芯片巨头 芯片不干肯定输[8] - 中国手机市场竞争激烈 六个主要玩家平均市场份额均在15%-16% 公司采取持久战策略而非速胜[1][19] 芯片研发历程 - 2014年成立松果电子研发芯片 2017年首款澎湃S1芯片搭载于小米5c卖出60万台[6] - 2018年停掉手机SoC研发 团队缩编转向小芯片研发 保留火种[6] - 松果失败原因包括选择中低端SoC切入点错误 以及与管理相对独立的手机团队协同困难[7] - 2021年重启芯片研发 2022年受营收骤降15%和市场环境影响 2023年OPPO哲库解散带来冲击[10] - 2025年5月推出两款芯片:3nm制程旗舰SoC玄戒O1和玄戒T1 分别搭载于手机、平板和智能手表[10] - 自研手机SoC需至少十年时间和五百亿投入 玄戒项目代表庄重承诺[10] 产品与技术突破 - 小米17系列首发高通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芯片 采用第三代3nm制程 CPU主频达4.6GHz GPU独立缓存增50% 功耗降20%[11][13] - 与卢米蓝联合开发红色发光主材 发光效率超最好进口材料 实现国产显示材料历史性突破[13] - 小米金沙江电池硅含量提升至16% 能量密度达894Wh/L 支持超强低温续航[13] - 小米17搭载7000毫安时电池 起售价4499元未涨价 比iPhone 17便宜1500元[13] - 小米17 Pro首次使用异形叠片电池技术 容量6300毫安时 起售价4999元降300元[17] - 小米17 Pro Max搭载超级像素屏幕技术 7500毫安电池 起售价5999元[17] 汽车业务发展 - 小米汽车遭遇大量网络攻击 被黑的最惨 公司支持六部委打击黑水军和黑公关[22] - 曾拆解三辆特斯拉Model Y进行学习 零部件级分析[20] - 拒绝抄袭理想汽车路线 选择开发运动型SUV而非大空间SUV 避免同质化竞争[19] - 给纽北官方连发21封邮件未获回复 被质疑中国手机厂为何要来纽北[19] - 2022年夏季是YU7开发关键期 该车型被视为小米汽车最后底牌[19]
速通雷军演讲:小米五年巨变
经济观察报· 2025-09-26 00:52
" 5年来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从迷茫到蜕变,有时候隔着千山万水,有时候其实只隔着一层窗户纸,只要持续努力,不断成长,每个人、每个团队 都有机会逆天改命。"雷军多次强调,"改变,本身就是希望。" 这五年的小米,从产业技术到组织管理,从用户感知到生态策 略,几乎每一项业务路径都经历了从0到1的改变。小米试图用 芯片、造车与产品力构建起新的企业骨架,也用定制化服务、 设计表达建立起品牌新的审美能力。 作者: 周悦 封图:小米集团 9月2 5日,小米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举办第六次年度演讲,主题为改变。 这五年的小米,从产业技术到组织管理,从用户感知到生态策略,几乎每一项业务路径都经历了从0到1的改变。小米试图用芯片、造车与产品 力构建起新的企业骨架,也用定制化服务、设计表达建立起品牌新的审美能力。 以下为雷军演讲的关键点。 关键点1: 从十周年复盘开始 小米要走"技术为本"路径 2020年,小米成立十周年,尽管已跻身《财富》世界500强、年营收突破2000亿元,但小米内部并不如外界想象的笃定。从市场层面看,面对苹果、三 星、华为三大高墙,小米的上升空间似乎逼近天花板;从组织状态看,团队普遍出现疲态,创业激情衰退;而 ...
雷军160分钟演讲揭秘!海量造芯和造车细节,小米17五大技术硬刚苹果
新浪财经· 2025-09-26 00:23
小米17系列产品亮点 - 小米17系列为全球首款搭载高通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芯片的手机 [16] - 标准版起售价维持4499元 Pro版起步价4999元 Pro Max起售价5999元 顶配1TB版本6999元 [14] - 标准版直接对标苹果iPhone 17 Pro版本 细节精致度不亚于iPhone [17][18] - 标准版搭载7000mAh电池 续航测试12.2小时后剩余电量26% 超过苹果iPhone 17全系列 [20] - Pro版电池容量6300mAh 续航17.3小时 Pro Max电池容量7500mAh 续航超20小时 [25] - Pro Max重量219g 厚度8mm 屏幕尺寸6.9英寸 [26] - 背屏支持显示信息、后摄自拍、游戏操控及小米汽车控制等功能 [8][21][22][23] 屏幕技术突破 - 采用新一代M10发光技术体系 实现行业最高发光效率 [19] - 与卢米蓝联合研发新型红色发光主材 发光效率提升11.4% [19] - Pro Max搭载全RGB排列"超级像素"屏幕 为OLED行业首次实现 [12][26] - 屏幕研发投入5年 总投入1亿人民币 [19] 影像系统升级 - 首发LOFIC第三代高动态技术 [12] - Pro版搭载潜望式徕卡浮动长焦 支持10倍无损变焦及20cm微距拍摄 [24] - Pro版主采用光影猎人950L传感器 动态范围达16.5EV 为IMX989传感器的50多倍 [24] - Pro Max搭载1/2英寸大底潜望长焦 进光量提升30% [24] - 主摄采用玻塑混合镜头及多层镀膜技术 [24] 芯片研发历程 - 2014年成立松果电子 2017年澎湃S1芯片销量60多万台 [28] - 松果失败因独立公司协作不畅及方向错误 [28] - 2023年5月同行3000人芯片团队突然解散 [30] - 3nm芯片投片费达2000万美元 [6][30] - 玄戒O1芯片于2024年5月22日回片成功 2025年5月22日正式发布 [30] - 自研芯片需坚持十年且投入至少500亿 [28] 公司战略转型 - 五年前决定投入1000亿布局底层核心技术 [27] - 从互联网公司转向硬核科技公司 [27] - 12位高管中9位为新面孔 管理团队重组 [6][27] - 自研芯片和汽车业务同步推进 [31] 生态产品发布 - 推出电视、冰箱、洗衣机、路由器、音箱等5款旗舰AIoT产品 [14] - 推出苹果iPhone可用磁吸充电宝 售价299元 [14]
全面对标iPhone的小米 17系列来了,最高价6999元!雷军回顾造芯造车艰辛:“只要你想,一定能改变”
国际金融报· 2025-09-25 22:17
此前,苹果在秋季新品发布会上推出了全新的 iPhone 17 系列,引发抢购热潮,同时也吸引了同行的关注。为了对标苹果,小米将新品发布会提档到 9月底,甚至跨代发布,直接从小米 15 系列"跳"到小米 17 系列,并提出了"全面对标 iPhone"的口号。 9月25日晚间,连续多日预热之后,小米正式发布了对标苹果 iPhone 的最新一代手机:小米 17系列。 过去5年间,小米核心管理团队"大换血",目前的高管团队中,仅剩下两位联合创始人:林斌和刘德,仍在与雷军继续打拼,其他面孔包括引进的外 部人才:卢伟冰、曾学忠、王晓雁、林世伟、刘伟等一批高管,以及内部培养提拔的朱丹、屈恒、许斐、张剑慧等一批年轻高管。 关于招揽人才,今日,"小米非常非常缺人"的词条一度冲上微博热搜榜首位。雷军表示,"这些年小米一直在创业,成长也实在太快,非常非常缺 人。这几年我们一直致力于内部的提拔和外部的招募,已经有非常多的人才帮我分担了大量压力,也欢迎更多的人加入小米。" 小米此次共发布三款手机:小米数字系列的小米 17,主打为小屏用户打造的旗舰手机,全球首发第五代骁龙 8 至尊版,配备 7000mAh 小米金沙江电 池,徕卡 Su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