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电池汽车

搜索文档
众所瞩目的这一新赛道,未来将如何破局前行?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24 06:49
构建政策及评价体系 目前,发展燃料电池汽车仍是国家和地方政策支持的方向。 多层面支持示范推广 在国家顶层战略层面,氢能已被纳入重要的能源战略方向,氢燃料电池汽车则是氢能应用的一个具体 场景。在技术层面,近年来在国家政策支持下,相关零部件的国产替代取得长足进步,关键零部件实现自 主化,多项关键技术获得突破,成本也在不断下降。 "通过部委主导的五个城市示范群的推动,燃料电池汽车已在商用车领域初步形成一定的应用规 模。"在徐树杰看来,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一方面是成绩显著,另一方面仍有很大发展空间。他谈到,燃 料电池汽车与电动汽车年产量1000多万辆相比,年产量尚不足1万辆,这是较大的挑战。面对挑战和问 题,是否还要发展燃料电池汽车,也是一个"灵魂拷问"他认为,从未来技术多元化和应用方向来看,燃料 电池可能并不适合乘用车,但在商用车、远途物流、地域辽阔地区以及高海拔、低温等特殊环境下,仍具 备独特优势和适用场景。因此,应继续坚持燃料电池技术路线的探索与发展。 从产业应用角度分析,徐树杰认为,燃料电池汽车的电池功率水平已逐步从小功率向大功率拓展,以 适应更多样的应用需求。同时,制氢方式也呈现多元化。大家常关注新能源汽车是 ...
8月氢车上牌数据:广东城市群持续发力,云韬氢能配套占比高达64%位列第一
势银能链· 2025-09-23 03:12
燃料电池汽车行业2025年1-8月市场表现 - 累计上牌量2531辆 同比减少45% [3] - 累计装机量323.69MW 同比减少38.4% [3] - 8月单月装机量24.78MW 同比减少81.4% 环比减少40.3% [6] - 8月单月上牌量213辆 同比减少82.7% 环比减少39.3% [6] 燃料电池配套企业竞争格局 - 8月配套企业包括云韬氢能/博世/安池科技/捷氢科技/本田/雄韬氢雄/新源动力/神力科技等8家 [5] - 云韬氢能8月配套137辆 市占率64% 实现单月"两连冠" [7] - 云韬氢能1-8月累计配套476辆 登顶行业第一 [7] 行业数据服务提供商 - 势银(TrendBank)为行业数据统计来源 [3][9] - 提供《中国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月度分析报告》订阅服务 [13]
“十五五”氢能交通:从“示范破冰”到“规模启航”
中国经济网· 2025-09-22 08:01
二、趋势与挑战:"从1到10"阶段的机遇与瓶颈 随着燃料电池汽车逐步迈向规模化应用,"十五五"氢能交通正迎来优势场景聚焦、应用领域扩容、 上下游协同联动的发展新趋势。 一是车辆应用正在向优势场景聚焦。经过4年左右示范探索,氢能在汽车领域的优势应用场景已经 基本明确,中汽中心发布的《氢燃料电池汽车运营大数据分析报告》显示,在京津冀、广东、河南等重 点地区,燃料电池汽车在干线运输、城际重载、冷链物流等场景已经形成比较成熟的商业模式,上述优 势场景预计成为"十五五"期间燃料电池汽车市场规模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二是氢能交通应用从车端向多领域快速延伸。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带动了我国燃料电池技术的快速发 展,也进一步驱动氢能向轨道交通、船舶、特种装备等其他交通领域拓展。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已投 运燃料电池轨道机车约20列,燃料电池船舶约6艘,叉车约500台,两轮车约10000辆,矿卡、无人机等 其他领域也已经进入试点验证阶段,覆盖海陆空的多元氢能交通场景矩阵初步成型,预计在"十五五"期 间进入示范应用期。 氢能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是推动用能终端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载 体。《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 ...
十五五”氢能交通:从“示范破冰”到“规模启航
中国经济网· 2025-09-22 07:21
在政策支持下,我国以燃料电池汽车为先导,"以点带面"推动氢能交通实现了较快发展。一是燃料电池 汽车市场规模快速增长。截至2025年7月,我国燃料电池汽车累计销量达到3万辆,较示范启动前增长3 倍多,在干线、冷链等优势场景已经形成小规模商业化应用。二是自主可控产业链基本形成。我国氢能 产业链企业超过2000家,核心零部件企业超过300家,电堆、膜电极、双极板、空气压缩机、氢气循环 系统等国产化率从不到10%提升到超过85%。三是氢能供给体系持续完善。我国建成加氢站数量从2020 年不到120座增长到2025年超过560座,初步建成覆盖制储运加各环节的车用氢能供给体系。 二、趋势与挑战:"从1到10"阶段的机遇与瓶颈 随着燃料电池汽车逐步迈向规模化应用,"十五五"氢能交通正迎来优势场景聚焦、应用领域扩容、上下 游协同联动的发展新趋势。 氢能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是推动用能终端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载体。 《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明确提出,"因地制宜引导多元应用,推动交通、工业等用能 终端的能源消费转型和高耗能、高排放行业绿色发展"。 交通是氢能作为能源属性应用的先导领域, ...
势银研究 | 孝义氢车破局方案:唯一一个购置+运营双赢场景
势银能链· 2025-09-22 06:37
"宁波膜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为势银(TrendBank)唯一工商注册实体及收款账户 势银年会: 2025势银氢燃年会(1月6-8日,宁波) 点此报名 添加文末微信,加 燃料电池 群 近日孝义市人民政府印发孝义市实施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推广推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方案的 通知。释放8大关键信号如下: 01 示范期延期至2026年年中 今年4月,吕梁市正式获批加入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广东城市群。广东示范完成度不及预期,对 接省外城市协调督促落实示范目标,包括山西吕梁推广车辆1725辆。文件有效期至2026年6月30 日,意味着示范群城市补贴审核延续到明年年中。 02 年内新增1000辆氢能重卡 在煤矿行业推广400辆以上、焦化行业推广300辆以上、铝行业推广200辆以上(铝矿开采行业100 辆、氧化铝行业100辆)、电力行业推广50辆以上,建筑、物流等其他行业推广50辆以上,涉及总 金额超10亿元。据势银(TrendBank)统计,今年1-8月上牌装机数量仅2531量,头部企业趋于保 守,孝义年内若能落地1000辆重卡有利于行业重拾信心。 03 示范补贴高达75.6万元,购置成本已低于燃油车型 以31吨以上重型货 ...
氢能十年政策及发展复盘
2025-09-22 01:00
氢能十年政策及发展复盘 20250920 摘要 中国氢能产业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目前已出台多项政策,包括《氢能 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旨在构建"1+N"政策体系, 并首次将氢纳入能源范畴,简化生产、运输及使用流程。 燃料电池汽车关键指标不断提升,例如续航里程已超过 1,000 公里,系 统比功率大于 80 千瓦,对膜电极、空压机等核心零部件提出了细化要 求,中国企业在质子交换膜等领域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政策以奖代补,支持京津冀、上海和广东等区 域,但补贴资金不得用于整车生产或加氢站建设,侧重中远途重型商用 车,并设定行驶里程目标,如每年 7,500 公里。 当前补贴政策转向全产业链降本,每个示范群体在氢燃料电池系统应用 和氢能供应方面可获得积分奖励,总计约 17 亿元补贴上限,但各城市 资金到账速度差异大,影响企业现金流。 各省份积极发展氢能产业,但推广目标达成情况不佳,2025 年燃料电 池车推广目标远超实际保有量,加油站建设进展缓慢,储运环节成本高 是主要瓶颈,需降低储运成本,例如建设管道运输。 Q&A 已超过 1,000 公里。在后来的政策中,对燃料电池系统 ...
发展氢能经济的关键一步
董扬汽车视点· 2025-09-21 10:33
就此想法,笔者也与有关政府主管部门进行沟通,感到 相关官员在决策中还有一些疑虑 。主要也 是三方面: 一是 感到继续支持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重要性没有那么强了, 二是 对于如何进一步优化开 展示范应用项目二期还在研究, 三是 认为减免过桥过路费,会扩大道路建设和维护方面的资金缺口。 二、对于二期示范应用项目优化的建议。 前一阶段实施的五部委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项目, 项目设计非常巧妙 。中央财政花钱不多,但 巧妙地带动了地方政府补贴,更大规模地带动了企业投入和资本的进入。 在原项目框架下启动二期, 财政投入还可以再少一些 ,数额上远小于刺激经济的政策和重大科技专项,有四两拨千斤和临门一脚 的作用。 在应用场景上可以聚焦中远途、中重型燃料电池载货车 。在其他应用场景如城市物流和政策 方面,燃料电池优势不明显,甚至还有劣势。 而中远途、中重型载货车领域,燃料电池汽车具有续驶 里程长、载货效率高的优势,而且成本已接近平衡,只要给予过桥过路费的优惠,就可以实现市场自动 推动的好效果。这样做在世界范围内也有重大的示范意义。日本韩国和欧洲的燃料电池汽车,初期都聚 焦于乘用车,效果明显不好。现在又在向商用车领域转型,但由于体 ...
机构:氢能及燃料电池行业将进入放量冲刺期
证券时报网· 2025-09-18 00:45
第十届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设备技术展览会于9月18日至20日在北京举办。 国金证券认为,2025年是氢能中长期规划的结算时点,氢能及燃料电池行业将进入放量冲刺期,燃料电 池汽车及绿氢项目落地将加速,氢能和燃料电池制造是目前的两条主线,建议持续关注。 长城证券(002939)认为,鉴于我国持续颁布的氢能源利好政策,氢能产业持续发展。上游电解槽招标 项目持续稳定增多,制氢投资力度加大;中游加氢站建设有序推进,保障氢能供应;下游氢能应用实现 多领域创新,促进氢能交通推广。 ...
《氢能汽车蓝皮书:中国车用氢能产业发展报告 (2024)》正式发布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17 06:53
产业政策与顶层设计 - 国家顶层设计进一步完善 氢能在多项重磅政策中体现 拓场景规模化应用趋势明显 [3] - 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政策有序推进 示范成效显著 [3] - 地方政策密集出台 发展环境持续完善 [3] - 建议强化顶层设计 开展管理创新 破除制度障碍与监管创新 推动绿氢项目落地与全产业链降本 [5] - 建议打造长效政策支持机制 延续并扩大示范政策 推行全国性氢车高速优惠与路权支持 [9] 技术创新与产业链发展 - 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体系初步形成 关键零部件国产化率超80% 成本大幅度降低 [3] - 车载储氢瓶向轻量化大容积发展 III型与IV型瓶共生 推动高续航与低成本应用 [3] - 示范政策推动系统功率和续航里程显著提升 [3] - 建议强化核心技术创新 构建产学研平台 突破关键材料与储氢技术 构建自主可控产业链 [6] 市场表现与应用场景 - 至2024年燃料电池汽车累计推广达2.8万辆 重卡成为示范热点 [4] - 2024年市场销量7131辆 同比略降5% 但系统装机量820MW同比增10.7% 单车功率提升显著 [4] - 销量集中在示范城市群 车型以牵引车和专用车为主 应用场景覆盖全面 上线运营率约70% [4] - 应用场景向多元化拓展 建议深挖汽车应用潜力 建设跨区域加氢走廊 推动高速重卡及寒区乘用车场景规模化示范 [7] - 建议拓展多元应用场景 加快工业与交通领域氢能规模化应用 拓展航空船舶并探索园区就近消纳新模式 [11] 产业生态与成本挑战 - 车用氢能供给不平衡 稳定供应能力还需提升 [4] - 市场初期规模小 全生命周期成本竞争优势弱 [4] - 零部件企业垫资压力大 盈利模式尚未跑通 [4] - 市场供需矛盾突出 产业体系还需进一步完善 [4] 发展前景与战略规划 - 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引领作用持续增强 带动氢能全产业链竞争力提升和多场景应用 [4] - 预计2025年销量超1万辆 2030年商用车与燃油车成本相当 2035年推广达百万辆级 [4] - 建议深度融入双碳 建立氢能碳足迹与绿色认证体系 推动氢-碳市场融合与全链智慧监管 [8] - 建议鼓励建立跨区域特色产业集群 加强氢能产业跨区域统筹与分工协作 避免同质竞争 [10]
汽车行业稳增长方案出台!2025年力争实现汽车销量3230万辆左右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4 13:00
政策目标与行业增长预期 - 工信部实施新一轮《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以优化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和车船税等优惠政策并推进新能源汽车下乡及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1] - 2025年目标汽车销量3230万辆同比增长约3%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1550万辆同比增长约20%同时汽车出口保持稳定增长且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左右[1] - 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产业链长涉及面广带动性强发挥工业经济稳增长的压舱石作用[1] 当前市场表现与政策基础 - 2025年1至8月汽车产销量首次双超2000万辆分别完成2105.1万辆和2112.8万辆同比增长12.7%和12.6%[2] - 2024年汽车销售完成3143.6万辆同比增长4.5%其中新能源汽车销售完成1286.6万辆同比增长35.5%为2025年目标提供合理性基础[2] - 刺激政策包括两新政策持续发力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企业新车型投放热情较高以及行业综合整治内卷工作显效[2] 扩大消费的具体举措 - 加力推进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新能源汽车下乡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试点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深化新能源车险改革和落实税收优惠政策[3] - 以旧换新鼓励汽车限购地区优化限购措施[3] 行业挑战与竞争秩序规范 - 汽车产业发展面临内外部环境严峻复杂海外竞争加剧有效需求不足无序竞争等问题仍然存在行业稳增长任务艰巨[4] - 产业发展存在高端制程车用芯片基础软件等短板市场有效需求不足产业非理性竞争问题突出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等支撑保障体系亟待完善[4] - 工信部等六部门联合开展为期3个月的汽车行业网络乱象专项整治行动[4] 供应链与技术创新重点 - 规范产业竞争秩序加强成本调查和价格监测督促重点车企落实支付账期承诺2025年上半年14家车企应付账款及票据规模减少其中长安汽车减少240.85亿元上汽集团减少105.91亿元吉利汽车减少81.24亿元[5] - 加快突破汽车芯片操作系统人工智能固态电池等关键技术提升产品经济性耐久性舒适性等性能开发智能交互智能驾驶等新功能[5] - 推进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有条件批准L3级车型生产准入推动道路交通安全保险等法律法规完善[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