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电

搜索文档
中美印发电量差距断崖:美国4.63万亿度,印度2.03万亿,中国呢?
搜狐财经· 2025-09-27 11:35
全球发电量对比 - 2024年美国发电量约4.63万亿千瓦时 占全球总量近15% [5] - 印度2024年发电量约2.03万亿千瓦时 全球占比6.5% 仅为中国的五分之一 [13] - 中国2024年发电量突破10.09万亿千瓦时 占全球总量近三分之一 超越美国与印度发电量之和 [23] 美国能源结构转型 - 煤炭发电占比从2005年近50%降至2024年不到15% 创历史新低 [4] - 天然气成为主力电源 2024年发电占比达43% [4] - 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首次超过煤炭 达22%以上 其中太阳能新增装机占全年新增发电能力半数以上 [7] - 2024年全美储能容量增长超过14吉瓦 得州和加州成为建设热点地区 [7] - 2025年计划淘汰煤电产能比2024年增加65% [7] 印度能源现状与挑战 - 煤炭发电占主导地位 2024年占比达74.4% [15] - 可再生能源占比仅12.1% 政府目标2030年提升至50% [15] - 电力需求年增5%-6% 但基础设施不足导致供应缺口明显 [13] - 太阳能装机突破12万兆瓦 占可再生能源总量六成以上 [18] - 计划新增4-5万兆瓦煤电装机 未来8-10年煤炭仍为主力电源 [18] 中国能源结构突破 - 风电装机容量达5.21亿千瓦 为2000年的1500多倍 [25] - 风电发电量9916亿千瓦时 占总发电量9.4% 较2010年1.1%大幅提升 [25] - 风光新增发电量在总增量中占比达58% [25] - 火电占比从2000年74%降至43% [31] - 全球60%风电核心部件为中国制造 过去五年风机价格下降60% [28] 产业与技术动态 - 中国低成本风机帮助印度降低清洁能源门槛 远景能源在印度建厂扩产 三一集团加大本地采购 [20] - 印度计划将风电装机从48吉瓦增至100吉瓦 [15] - 中国风机价格下降与全球均价上涨40%形成鲜明对比 [28]
发挥煤电灵活调节作用,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新一代煤电技术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论坛成功举办
中国经济网· 2025-09-25 13:00
中国华能集团生产环保部主任、中电联火电分会轮值会长陈江在致辞中表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核心路径,而煤电向"基础保障性+系统 调节性"电源转型是关键支撑。他结合《新一代煤电升级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年)》七项核心指标,提出四大技术创新方向:一是完善设备在线监 测技术,将"黑匣子"升级为"白盒",提升安全运行水平;二是突破锅炉低负荷稳燃、储能耦合等灵活调峰技术,适配新能源波动;三是推进CCUS、氢氨掺 烧等低碳技术落地,打造减碳示范工程;四是深化大数据、数字孪生应用,推动煤电数智化转型。 在主旨演讲环节,7位业内专家围绕高效发电技术革新、灵活调节与储能耦合、数智化与可靠性保障、低碳技术探索等新一代煤电技术进行观点分享,形成 多维度技术共识。 9月24日,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火力发电分会(以下简称"火电分会")与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新一代煤电技术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论坛在河 北崇礼成功举办。作为2025新型电力系统发展(崇礼)论坛的平行论坛之一,本次论坛以"发挥煤电灵活调节作用,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为主题,围绕煤电 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兜底保障与灵活调节双重定位、新一代煤电 ...
中国电力(2380.HK):水电整合落地在即 未来业绩稳定性增强
格隆汇· 2025-09-19 04:10
财务表现 - 25H1整体收入238.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9.9% EBITDA155亿元同比增长5.6% 权益持有人利润28.4亿元同比增长1.2% [1] - 分板块利润表现:火电9.2亿元 水电3.7亿元 风电13.2亿元 光伏4.5亿元 归属普通股股东净利润25.9亿元同比增长0.7% 资产负债率67.99% [1] - 煤电平均单位燃料成本同比下降14.4% 风电平均利用小时同比提升56小时至1122小时 光伏因市场化交易导致平均上网电价减少 [2] 运营数据 - 合并装机容量53.9GW同比增长11.6% 其中煤电9.8GW 水电6GW 风电15.8GW 光伏21.5GW 清洁能源占比81.8% 预计全年装机增长至55GW [2] - 上半年售电量62537GWh同比下降2.8% 分品种售电量增速:煤电-14.7% 水电-23.8% 风电26.9% 光伏9.6% [2] - 平均上网电价变动:煤电-4.8% 水电10.6% 风电-8.1% 光伏-6% 水电发电利用小时数同比下降434小时至1387小时 [2] 资产整合 - 水电资产注入远达环保实现红筹控A架构 远达环保作为水电资产运营上市平台 未来可能承接13GW黄河水电资产 [3] - 公司定位为综合清洁能源旗舰平台 专注绿电转型 具备火电/水电等稳定利润压舱石 [3] - 资产整合完成后每股收益和分红有望提升 近两年派息比率稳定在60% [3] 业绩展望 - 调整2025-2027年收入预测至506/534/563亿元 普通股股东净利润预测至39/43/46亿元 [3] - 维持目标价4.73港元 对应2025-2027年14/12/11倍预测市盈率及0.75/0.73/0.6倍预测市净率 [3] - 储能业务因订单交付周期影响收入和利润 预计下半年环比改善 [2]
电投产融跌2.14%,成交额2.93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5511.59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8 06:07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18日盘中下跌2.14%至6.85元/股 成交额2.93亿元 换手率0.79% 总市值368.76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5511.59万元 特大单净卖出2923.41万元(卖出4144.54万元/买入1221.13万元) 大单净卖出2588.19万元(卖出8407.76万元/买入5819.57万元) [1] - 年内股价上涨11.18% 近5日涨1.33% 近20日跌2.14% 近60日涨1.02% [2] 龙虎榜与交易活跃度 - 年内4次登上龙虎榜 最近一次为5月13日净买入1.45亿元 买入总额2.22亿元(占比15.93%) 卖出总额7746.51万元(占比5.55%) [2] 业务构成与行业属性 - 主营业务涵盖新能源及热电联产(风电28.93% 煤电21.64% 热力21.15%) 金融业务(手续费及佣金收入13.76% 保险经纪2.27% 利息收入1.12%) 太阳能发电6.91% [2] - 所属申万行业为非银金融-多元金融-其他多元金融 概念板块包括REITs概念 核电 雄安新区 央企改革 京津冀 [2]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14.30万 较上期减少10.08% 人均流通股37652股 较上期增加11.21% [3] - 南方中证500ETF持股2403.97万股(增持319.71万股)位列第六大股东 香港中央结算持股2173.56万股(减持741.50万股)位列第七大股东 [4] 财务业绩与分红记录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6.65亿元(同比减少3.76%) 归母净利润4.59亿元(同比减少13.41%) [3]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9.87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13.57亿元 [4]
皖能电力:目前公司煤电机组所在省份未有实质性新能源机制电价申报工作开展
证券日报网· 2025-09-17 09:41
公司运营动态 - 皖能电力煤电机组所在省份暂未开展新能源机制电价申报工作 [1] - 公司目前缺乏相关数据分析支持 [1]
中国电力(02380.HK):煤价下滑带动火电盈利改善 水电资产整合稳步推进
格隆汇· 2025-09-15 20:10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H1实现营业收入238.58亿元,同比降低9.87% [1] - 普通股股东应占利润25.87亿元,同比增长0.65% [1] - 火电板块净利润14.28亿元,同比提高28.89% [1] - 水电板块净利润5.50亿元,同比降低28.20% [1] - 风电板块净利润21.24亿元,同比增长8.36% [2] - 光伏发电板块净利润7.16亿元,同比降低36.90% [2] 火电业务分析 - 煤电上网电价0.373元/KWh,同比降低0.019元/KWh [1] - 利用小时数2469小时,同比降低96小时 [1] - 单位燃料成本234.52元/MWh,同比降低14.41% [1] - 秦皇岛Q5500煤炭均价676元/吨,同比降低199元/吨 [1] - 当前煤价680元/吨,同比降低177元/吨 [1] 水电业务表现 - 水电利用小时数1387小时,同比降低434小时 [1] - 水电售电量82.18亿千瓦时,同比降低23.02% [1] - 7月水电售电量27.7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86% [1] 新能源业务发展 - 合并装机容量5394.06万千瓦,清洁能源装机占比81.79%,同比提高4.72个百分点 [2] - 风电售电量166.8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6.90% [2] - 光伏发电售电量129.7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63% [2] - 风电上网电价0.411元/KWh,同比降低0.036元/KWh [2] - 光伏上网电价0.377元/KWh,同比降低0.024元/KWh [2] 资产重组进展 - 以五凌电力及长洲水电控股权认购远达环保配售新股 [3] - 交易完成后远达环保将成为国家电投水电资产整合平台 [3] - 重组计划已获股东大会批准,上交所已受理申请 [3] 盈利预测调整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40.81亿元,同比增长21.31% [3] - 预计2026年归母净利润44.63亿元,同比增长9.36% [3] - 对应2025年PE 9.56倍,2026年PE 8.75倍 [3]
绿色和平组织-煤电行业迈向“十五五”煤电何去何从:转型路径与多元机制研究-250914
新浪财经· 2025-09-14 04:33
然而,可再生能源的爆发式增长也在不断加剧其与现有电力系统的不适配程度,电力系统调节能力提升 滞后于可再生能源部署速度,可再生能源消纳问题仍未得到根本性解决,电力系统中的结构性适配缺口 持续扩大。当前的灵活性资源部署难以满足年均新增2亿千瓦以上新能源发电的调节需求,2025年上半 年全国风电平均利用率降至93.2%、光伏发电利用率降至94%,直观反映了这一矛盾。此外,自2023年 起,山东、浙江等省份电力现货市场陆续出现零电价甚至负电价现象。在构建适应高比例新能源的电力 系统关键期,煤电作为当前电力系统主要的灵活性来源和容量保障,其角色转型与功能重构将成为弥合 适配缺口的关键抓手。因此,在延续"十四五"电力低碳转型良好态势基础上,近中期(2025年-2035年)需 进一步研究煤电转型如何支撑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如何完善转型机制和政策措施赋 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本报告采用综合资源战略规划模型,综合考虑2025-2035年中国电力低碳转型目标和全国层面的电力供 需形势,设定四种电力转型的发展情景,量化煤电发展空间,并从统筹电力系统近中期减排目标与高比 例新能源系统调节需求的角度设计煤电转型路径,以 ...
国泰海通|煤炭:从全球视角看电力供需,煤电仍是压舱石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 2025-09-12 08:52
全球电力供需核心观点 - 全球缺电现象频发源于电力需求高速增长与供给端结构性瓶颈未同步解决 新能源因不稳定性无法形成稳态支撑 煤电为代表的传统能源仍是全球电力系统中长期压舱石 [1][3][4] 电力需求增长驱动因素 - 2024年全球电力需求增速达4.4% 明显快于全球GDP增长2.9%的水平 呈现发展中国家高增与发达国家重拾增长态势 [2] - 三大深层动力推动用电增长:工业领域深度电气化 人工智能驱动数据中心快速扩张 气候变暖导致极端气候冲击增加 [2] - 上述因素不仅推高用电总量 更改变电力消费的结构、时序与空间分布 对全球电力系统产生明显影响 [2] 电力供给结构性瓶颈 - 可再生能源投资虽取得进展 但风电光伏存在间歇性强、输出不稳定、区域不均衡等天然特性 无法形成稳态支撑能力 [3] - 电网基础设施老化 区域调度能力薄弱 储能系统缺位 导致系统难以有效吸收利用新增清洁能源 [3] - 造成"电量增长"与"电力可用性"之间的严重脱节 [3] 煤电核心地位与行业趋势 - 2025年美国宣布重启煤电 成为发达国家能源发展思路调整标志 25H1美国电煤发电量实现十年来(除2021年疫情)首次同比增长达15% [4] - EIA预计2025年美国煤炭消耗量同比增加6% 发达国家为保障AI发展所需稳定电源及应对极端天气负荷冲击 需煤电发挥压舱石作用 [4] - 全球煤炭需求呈现发展中国家高增长 发达国家调整能源思路 煤炭出清压力最大时期或已过去 [4] 投资方向 - 推荐行业盈利底部业绩领跑且兼具国企改革逻辑的煤炭公司 [1]
国泰海通:从全球视角看电力供需 煤电仍是压舱石
智通财经网· 2025-09-12 06:41
全球电力需求增长 - 全球电力需求增速中枢逐级抬升 2024年增速达4.4% 明显快于全球GDP增长2.9%的水平 [1] - 需求结构呈现发展中国家维持高增 发达国家重拾增长的态势 [1] - 三大深层动力推动用电增长:工业领域深度电气化 人工智能驱动数据中心扩张 气候变暖导致极端气候冲击增加 [1] 电力供给结构性瓶颈 - 新能源因间歇性强和输出不稳定等特性 未能形成对电力需求稳态支撑的能力 [2] - 电网基础设施老化 区域调度能力薄弱 储能系统缺位等问题造成电量增长与电力可用性严重脱节 [2] - 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资虽取得进展 但供给端结构性瓶颈未同步解决 [2] 传统能源核心地位 - 煤电为代表的传统能源发电仍是未来中长期全球电力系统的压舱石 [1][3] - 2025年美国宣布重启煤电 25H1美国电煤发电过去10年首次恢复同比增长15% [3] - EIA预计2025年美国煤炭消耗量同比增加6% 发达国家为保障AI发展及应对极端天气需煤电发挥优势 [3] 行业投资方向 - 推荐中国神华 中煤能源 兖矿能源 陕西煤业 晋控煤业等兼具国企改革逻辑的煤炭企业 [1] - 发展中国家煤炭需求保持高增长 发达国家能源发展思路调整 煤炭出清压力最大时期或已过去 [3]
三部门:稳步推进核电开发,积极安全有序推动一批沿海核电项目核准建设
中国能源网· 2025-09-12 01:25
扩大国内电力装备需求 - 依托能源领域重大工程项目稳定电力装备需求 [1] - 加快推进陆上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 [1] - 推动海上风电规范有序建设 [1] 清洁能源开发建设 - 积极推进风电和光伏发电分布式开发 [1] - 推动水风光一体化开发 [1] - 积极稳妥推动重大水电建设 [1] 煤电改造与产能优化 - 继续实施煤电"三改联动" [1] - 推进新一代煤电改造建设 [1] - 稳妥有序淘汰落后产能 [1] 核电与储能设施建设 - 稳步推进核电开发 [1] - 积极安全有序推动一批沿海核电项目核准建设 [1] - 推进智能微电网建设和电源电网侧储能应用 [1] 电力系统优化升级 - 优化全国电力系统设计 [1] - 核准建设一批重点电力互济工程 [1] - 提高电网对清洁能源接纳、配置和调控能力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