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燃气发电
icon
搜索文档
城市燃气公司对市场前景“焦虑” 气电将迎发展窗口期
中国能源网· 2025-09-23 05:54
公开数据显示,国产天然气连续八年年增量超100亿立方米,2024年产量达2464亿立方米。其中非常规 天然气表现尤其亮眼,产量突破千亿立方米,占比达45%,中国已成为北美之外全球最大的页岩气生产 国。 "预计'十五五'期间,国产天然气持续增储上产,进口气增量可观,叠加低价LNG供应快速增长,2030 年全国可供资源量5700亿立方米以上,年均增速约6%以上。"在日前召开的2025天然气产业发展大会 上,多位与会专家予以相似预测并表示,天然气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支撑能源,也是我国新型 电力系统建设的关键支撑能源。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不断完善、供应日趋宽松且价格下探,为行业发展 带来更多发展机遇。未来,天然气在发电以及城燃领域的应用将进一步扩大。 供应宽松价格下行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规划发展部副主任韩放表示,燃气发电的调节和容量支撑价值将随着新能源占比提 升而愈发凸显。但也要注意气电面临发展机遇的同时,在经济性层面仍面临挑战。 不过,气电作为"沙戈荒"大型风光基地的配套调峰电源具有多重优势,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基地绿电外送 率、在更大范围内促进绿电绿氢等新能源消纳,还可以降低电网碳排放。 城市燃气消费仍有增长空间 ...
中国气电发电量占比仅3%,市场化机制成发展关键
新浪财经· 2025-09-19 10:29
智通财经记者 | 田鹤琪 "中国气电发展与世界水平差距很大。在中国,受资源禀赋、燃气发电成本等因素影响,气电产业发展 缓慢。从关键数据看,2024年美国气电发电量占比43%、日本34%、欧洲16%,而中国仅为3.2%。" 智通财经现场获悉,9月18日-19日,2025年天然气产业发展大会(秋季)在北京召开,国际燃气联盟副 主席李雅兰在会上作出上述表述。 不过,这也意味着国内"气代煤"的空间将十分广阔。李雅兰表示,未来随着天然气供应的增加、管网及 储气调峰设施的完善,各地发电"气代煤"的条件将更加成熟,这为气电发展打开了空间。 尤其在大规模、长时间、商业化储能技术尚未普及的当下,她认为,发展本地燃气发电,仍是应对迎峰 度夏、冬季寒潮、极端天气的最现实、最可靠的选择。 当前,中国灵活性电源需求巨大。 灵活性电源是指能够快速响应电力需求变化、调节输出功率和电压的电源,包括具备调节能力的水电、 抽蓄、新型储能电站、燃气轮机和具备灵活调节能力的煤电。 清华大学、国网能源研究院等研究认为,为应对风光大规模并网,中国电力系统灵活性资源须由目前7 亿千瓦增至远期20-25亿千瓦,需各类灵活性资源协同发展。 在此背景下,气电兼 ...
广州发展: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将减少半年度合并报表归母净利润约3.05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9 18:35
公司财务影响 - 公司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将减少2025年半年度合并报表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约3.05亿元[1] - 减值金额为财务部门初步核算数据 未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 最终以2025年度经审计财务报告为准[1] 业务结构 - 2024年营业收入构成中煤炭占比50.72% 管道燃气占比19.58% 煤电占比10.36%[1] - 燃气发电业务占比6.75% 油品业务占比4.21%[1]
今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量或将首超煤炭发电
中国电力报· 2025-08-27 09:07
全球电力需求增长 - 2026年全球用电量将突破29000太瓦时创历史新高 [1] - 2025年全球电力需求预计增长3.3% 2026年达3.7% 是能源总需求增速两倍多 [2] - 中国2026年电力需求增速预计达5.7% 印度达6.6% [2] - 美国2025年电力需求同比增长2.3% 2026年增长2.2% [2] 可再生能源发展 - 可再生能源最快2025年最迟2026年将首次超越煤炭成为全球最大电力来源 [1][3] - 太阳能光伏与风能发电占比将从2024年15%提升至2026年近20% 十年间实现近5倍增长 [3] - 2025年全球燃煤发电量预计下降0.5% 2026年降幅扩大至1.3% [3] - 煤炭在总发电量中占比将降至33%以下 为百年首次 [3] 新兴经济体驱动因素 - 中国服务业2025年上半年同比增长7.1% 受电动汽车充电需求及数据中心扩容推动 [2] - 中国新能源汽车制造业同比增长36% 太阳能电池制造业增长18% 直接带动用电攀升 [2] - 亚洲新兴经济体是全球电力需求增长核心腹地 [2] 其他能源供应变化 - 全球核电产量2025年将创历史新高 2026年继续攀升 [3] - 2025-2026年全球核能发电量以年均近2%速度增长 [3] - 全球燃气发电2025年预计增长1.3% 2026年增速持平 [3] - 中东地区油转气及亚洲燃气需求增长是主要驱动因素 [3] 碳排放趋势 - 全球发电行业二氧化碳排放量2025年进入平台期 2026年下降不足1% [4] - 中国因可再生能源大规模扩容成为全球发电碳排放降幅最大主要经济体 [4] 电价区域分化 - 2025年上半年欧盟美国批发电价同比上涨30%-40% 日本上涨15% [5] - 印度澳大利亚因可再生能源扩容电价同比下降5%-15% [5] - 欧盟能源密集型产业电价约为美国2倍中国1.5倍 较2019年差距显著扩大 [5] - 德国荷兰西班牙负电价小时数占比达8%-9% 暴露电网消纳能力不足 [5] 电网系统挑战 - 电网基础设施成为制约能源转型短板 系统安全韧性面临严峻考验 [6] - 2025年智利西班牙因电网脆弱性引发大规模停电事件 [6] - 电力系统需加强电网基础设施 稳定能源供应链 多元化灵活性资源 [6] - 需更新电网技术规范 优化电力储备要求 完善监管体系 [6]
京能清洁能源公布中期业绩 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约19.83亿元 同比减少4.98%
智通财经· 2025-08-26 14:52
财务业绩 - 2025年中期收入人民币108.997亿元,同比增长2.91% [1] - 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约19.83亿元,同比减少4.98% [1] - 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24.05分 [1] 燃气发电板块表现 - 燃气发电及供热板块完成发电量97.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3% [1] - 设备利用小时数2,036小时,同比增长17小时,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29小时 [1] - 贡献营业收入人民币65.8亿元,同比增长2.0% [1] - 北京京能高安屯燃气热电发电量同比增长2.8亿千瓦时,增幅达19% [1] - 北京京桥热电综合供电气耗同比下降0.6% [1] - 北京上庄燃气热电利润同比跃升26.9% [1] 装机容量与能源结构 - 总装机容量1,791.4万千瓦,同比增长21.4% [2] - 非化石能源装机容量1,313.9万千瓦,占总装机容量73.3% [2] - 风力发电装机容量704.8万千瓦,较2024年底新增19.0万千瓦 [2] - 光伏发电装机容量555.5万千瓦,新增装机容量28.7万千瓦 [2] - 在建项目装机容量205.6万千瓦,全部为可再生能源项目 [2] 发电量表现 - 总发电量218.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8% [2] - 风力发电量84.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8.9%,设备利用小时数1,240小时,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53小时 [2] - 光伏发电量33.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7.4%,设备利用小时数680小时,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20小时 [2]
广州发展:7月30日召开董事会会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30 11:57
公司动态 - 广州发展于2025年7月30日召开第九届第十六次董事会会议,审议了《关于公司发行超短期融资券的议案》等文件 [2] - 会议采用现场结合视频会议方式召开 [2] 业务构成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中煤炭占比50.72%,是最大收入来源 [2] - 管道燃气业务占比19.58%,位列第二 [2] - 煤电业务占比10.36%,燃气发电占比6.75%,油品业务占比4.21% [2]
兴证国际:首予京能清洁能源(00579)“增持”评级 目前处于低估区间
智通财经网· 2025-07-07 03:13
公司分红与财务预测 - 公司制定2025-2027年分红回报计划,派息比率预计不低于归母净利润的38%、40%、41% [1] - 2015-2024年派息额年均复合增速8.5%,派息率由25%提升至36% [1]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13亿元、220亿元、225亿元,同比增速3.8%、3.0%、2.5% [1] - 预计同期归母净利润35.7亿元、38.1亿元、40.5亿元,同比增速10%、6.6%、6.4% [1] - 2025年PB-MRQ为0.54倍,2024年ROE为9.8%,估值折价或因未进入港股通 [1] 业务结构与股东背景 - 公司为北京地区最大燃气热电供应商,2024年燃气发电量占北京总量47%,供热量占北京集中供热43% [2] - 截至2024年底累计装机容量17.4GW,其中风电6.9GW、光伏5.3GW、气电4.8GW [2] - 控股股东京能集团为北京市政府独资公司,持股68.68%,实控人为北京市国资委 [2] 气电业务分析 - 北京市2024年燃气发电占本地发电量比重达95%,外送电比例2023年达65% [3] - 公司气电机组近十年发电量稳定在190亿千瓦时左右,利用小时数3900-4300小时 [3] - 2020-2024年单位燃气成本仅增长4.2%至0.487元/千瓦时 [3] - 2024年气电度电经营溢利降至0.07元/千瓦时,为近十年最低 [3] - 预计2025-2027年气电资产将贡献约10亿元归母净利润 [3] 绿电业务发展 - 2015-2024年风电/光伏经营溢利年均复合增速16%/20%,占比提升至53%/31% [4] - 锡林郭勒盟150万千瓦在建项目预计2025年分批投运 [4] - 储备项目包括广东汕头600万千瓦海上风电、承德绿电进京、北京门头沟抽水蓄能等 [4] - 预计2025-2027年新增装机维持在100-150万千瓦 [4]
皖能电力20250515
2025-05-18 15:48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 行业:电力行业 - 公司:皖能电力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发电量情况 - 2025年一季度总发电量143亿度,同比下降6.7%,受安徽省内用电增速仅1.1%及省内煤电发电量下降16%影响,但新疆煤电发电量增长10亿度,增速达55%,因2024年底新投产项目带来增量[2][4] - 安徽省内2乘45万千瓦的气垫项目同比增长11%,绝对值增加1500万度;环保板块垃圾焚烧发电增加3000万度,增速6%;新能源板块发电量仅两三千万度[4] - 四月份安徽省用电增速从二月份3%左右升至7.7%,公司四月份发电量同比基本持平,五月份预计整体同比有望回正[4] 电价情况 - 一季度整体平均上网结算价格同比下降4.5%,绝对值下降约两分钱每度;省内煤电脱硫标杆上网结算价格降幅略高于两分钱,同比降幅0.7%,因发电量下降使容量费用升高及参与现货市场报价调整控制了降幅[2][5][6] - 新疆煤电脱硫标杆上网结算价格同比上涨,因调峰收入增加及去年待结算费用补结,新投产项目提高调峰能力和效益,综合定价水平升高78%[2][6] 耗煤情况 - 一季度耗煤水平接近800万吨,高于去年同期,后续将关注耗煤情况优化成本结构[7] - 2025年含税标煤单价同比下降超10%,因新疆煤电占比提升及省内存量煤电煤价下降超7%,省内煤电点火价差扩大支撑业绩[2][7] 燃气发电情况 - 四月份起燃气发电执行新天然气合同,自由气供应比例接近100%,五月开始累计盈利,预计全年扭亏为盈成利润增长点,与去年亏损几千万形成对比[2][8] 煤炭价格及库存情况 - 四月份省内煤电价格保持降幅,接近一季度水平,点火价差继续扩大,二季度盈利能力预计扩张[2][9] - 安徽省内煤电厂库存相对较高,迎峰度夏补库需求不明显,五月可能零星补库采购市场煤[9] 盈利能力差异情况 - 以往参股企业盈利能力高于控股企业,但2025年参股企业发电量下降,盈利能力同比降低,与控股中位水平企业接近,煤价弹性小也对其造成压力,两者逐渐趋于平衡[11] - 淮北国安盈利能力弱,每度利润仅几厘钱,但在扩展供热业务;灵璧中立能耗高但供热表现优异,综合盈利能力与中游控股公司差距不大[13] 利用小时数情况 - 预计2025年安徽省用电利用小时数在4500至4600以上,新疆地区可能降至4500以下,但调峰收入增加可弥补发电竞争导致的收入下降[3][17]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公司装机规模为1736万千瓦,其中270万千瓦处于核准在建状态,实际使用装机容量约1436万千瓦,新能源占比约1%[4] - 目前未接触到安徽省内补库或加气管价格管控的指导要求[10] - 四月份省内煤炭价格同比和环比下降,标煤单价跌破900元/吨,预计五月继续探底;2025年一至四月份容量电费获取率达99%以上,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新疆地区类似[11] - 明年电价受供需关系、电力需求侧成本改善等因素影响,预计新增4 - 5GW煤炭发电,新能源项目加快推进,签约价格取决于煤炭价格走势及现货市场实时定价[12] - 安徽省两个燃气发电项目定位调控机组,利用小时去年约1200至1300小时,执行两部制电价,容量电费29.85元每千瓦每月,年容量电费接近360元,电量电价0.6272元每千瓦时,明年预计价格可能变化[14] - 与中石油签约供应燃气,2025年供应全部为自产气,气价水平低,采用固定价格,毛利有空间[15] - 安徽省内燃气调峰机组目前由电网调度,不参与市场化交易[16]
京能清洁能源:制定未来三年股东分红回报规划,总资产首次突破千亿级别
证券时报网· 2025-04-28 15:40
公司业绩与运营 - 2024年公司总装机容量达1743.7万千瓦,其中非化石能源装机容量1266.2万千瓦,同比增长29.5% [1] - 全年总发电量400.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9%,风力、光伏、燃气、水力四大发电业务板块设备利用小时数长期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1] - 公司年末总资产达1010.5亿元,同比增长8.0%,首次突破千亿级别 [1] - 2024年实现总收入205.62亿元,同比增加0.57%,权益持有人溢利32.45亿元,同比增加6.13%,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39.36分 [1] - 拟派发2024年末期普通股股息每股14.30分(含税),合计约11.79亿元 [1] 市值管理与投资者关系 - 公司通过"路演+反路演+常态化交流"的多维沟通机制提升信息披露质量和投资者关系管理水平 [2] - 业绩反路演活动聚焦未来进入恒生指数和港股通、三年分红规划等市值管理工作 [2] - 公司宣布未来三年(2025年—2027年)股东分红回报规划,待股东大会批准后实施 [2] 未来发展规划 - 未来三年(2025年—2027年)拟采用现金、股票或两者结合的方式进行利润分配,优先考虑现金方式 [3] - 2025年、2026年和2027年的现金分红比例分别不低于当年实现可供分配利润的42%、44%和46% [3] - 公司将在保持市场优势地位基础上,适应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和电力市场化改革等新形势,推动质量与规模协同发展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