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资源优化配置
icon
搜索文档
300127重要收购来了,下周一复牌
中国基金报· 2025-09-27 09:05
交易概述 - 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京都龙泰100%股权 交易对方包括华强睿哲等14名对象 [1] - 股票将于2025年9月29日复牌 停牌前收盘价35.86元/股 总市值104.34亿元 [1] - 标的公司预估值约4.5亿元 发行股份支付对价价格为23.15元/股 [4][6] 交易结构 - 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募集配套资金 发行数量不超过总股本30% 金额不超过股份支付对价的100% [4] - 募集资金用于支付现金对价 标的公司项目建设 补充流动资金及支付交易相关费用 [4] - 交易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不会导致公司控制权变更 交易后仍维持无实际控制人状态 [5] 战略动机 - 通过并购实现补链强链 整合标的公司客户资源进一步占领汽车领域直流电机磁性材料市场 [6][7] - 标的公司主营永磁铁氧体产品 与公司现有粘结钕铁硼磁体业务形成协同效应 [6] - 拓展业务范围形成新业绩增长点 提高抗风险能力 弥补海外市场需求下滑影响 [6][7] 财务影响 - 公司2022-2024年扣非归母净利润持续下滑 分别为1.68亿元 1.58亿元 1.44亿元 [7] - 标的公司2023-2024年净利润呈增长趋势 分别为589万元和1153万元(未经审计) [7] - 交易完成后将显著提升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水平 拓展收入来源分散经营风险 [7] 行业背景 - 永磁铁氧体行业发展与微特电机行业正相关 受益于工业自动化 家电智能化 汽车智能化进程 [6] - 标的公司作为永磁铁氧体行业主要企业 业务规模逐步扩大 市场前景良好 [6] - 永磁铁氧体产品原材料价格相对稳定 经营更具可确定性 [7]
银河磁体宣布重要收购,下周一复牌
中国基金报· 2025-09-27 08:21
交易概述 - 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14名交易对方合计持有的京都龙泰100%股权 [1] - 股票将于2025年9月29日复牌 停牌前收盘价35.86元/股 总市值104.34亿元 [1] - 标的公司预估值约4.5亿元 最终交易价格以评估结果为准 [4][6] 交易结构 - 股份发行价格确定为23.15元/股 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120个交易日均价的80% [4] - 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募集配套资金 发行数量不超过总股本30% 金额不超过股份支付对价的100% [4] - 募集资金用于支付现金对价 标的公司项目建设 补充流动资金及支付相关费用 [4] 控制权与关联关系 - 交易完成后公司维持无实际控制人状态 控制权未发生变更 [5] - 交易对方与公司及其关联方不存在关联关系 完成后持股比例不超过5% [5] - 交易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5] 战略动机 - 通过并购实现补链强链 整合行业优质资产推动高质量发展 [6] - 扩展业务范围形成新增长点 提高抗风险能力 [7] - 抓住新能源汽车发展机遇 整合客户资源占领汽车领域磁性材料市场 [7] 业务协同 - 公司主营粘结钕铁硼磁体 热压钕铁硼磁体和钐钴磁体 标的公司主营永磁铁氧体产品 [6] - 永磁铁氧体行业与微特电机行业发展正相关 受益于工业自动化 家电智能化和汽车智能化趋势 [7] - 标的公司作为行业主要企业 业务规模逐步扩大 市场前景良好 [7] 财务影响 - 公司2022-2024年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8亿元 1.58亿元 1.44亿元 呈现下滑趋势 [8] - 标的公司2023-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589万元 1153万元(未经审计) 处于增长趋势 [8] - 并购后将显著提升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水平 拓展收入来源分散经营风险 [8] 资本运作 - 标的公司将获得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渠道 为长远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8] - 增强对技术研发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吸引力 提升下游客户合作信心 [8]
300127,重要收购来了!下周一复牌
中国基金报· 2025-09-27 08:17
交易概述 - 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14名交易对方合计持有的京都龙泰100%股权[1] - 股票将于2025年9月29日复牌 停牌前收盘价35.86元/股 总市值104.34亿元[1] - 标的公司预估值约4.5亿元 发行股份支付对价价格为23.15元/股[4][6] 交易结构 - 发行股份价格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120个交易日股票交易均价的80%[4] - 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以询价方式募集配套资金[4] - 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发行股份支付对价的100% 发行数量不超过总股本30%[4] - 募集资金用于支付现金对价 项目建设 补充流动资金及支付相关费用[4] 控制权影响 - 交易完成后公司维持无实际控制人状态[5] - 交易不会导致公司控制权变更[5] - 交易对方持股比例预计不超过5%[5] 战略动机 - 通过并购实现补链强链 做优做强 推动高质量发展[6] - 扩展业务范围形成新业绩增长点 提高抗风险能力[6] - 整合客户资源进一步占领汽车领域磁性材料市场[7] - 通过扩展国内市场弥补海外需求下滑影响[7] 业务协同 - 公司主营粘结钕铁硼磁体 热压钕铁硼磁体和钐钴磁体[6] - 标的公司主营永磁铁氧体产品 与微特电机行业发展正相关[6] - 工业自动化 家电智能化 汽车智能化催生巨大市场需求[6] - 永磁铁氧体原材料价格相对稳定 经营更具可确定性[7] 财务影响 - 公司2022-2024年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8亿元 1.58亿元 1.44亿元[7] - 标的公司2023-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589万元 1153万元(未经审计)[7] - 交易后将显著提升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水平[7] - 为标的公司打通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渠道[8]
300127,重要收购来了!下周一复牌
中国基金报· 2025-09-27 08:14
收购方案概述 - 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京都龙泰100%股权 交易对方包括华强睿哲等14名主体[2] - 发行股份支付对价价格为23.15元/股 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120个交易日股票交易均价的80%[6] - 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 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发行股份支付对价的100% 发行数量不超过总股本的30%[6] 交易标的与估值 - 标的公司京都龙泰预估值为4.5亿元 主营业务为永磁铁氧体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9][10] - 标的公司2023年净利润589万元 2024年净利润1153万元 经营业绩呈增长趋势[11] - 标的资产最终交易价格将以评估结果为参考依据 目前审计评估工作尚未完成[6] 战略动机与协同效应 - 收购有助于公司补链强链 整合汽车领域直流电机相关磁性材料市场客户资源[10][11] - 标的公司所处永磁铁氧体行业与微特电机行业发展正相关 受益于工业自动化、家电智能化和汽车智能化趋势[10] - 公司原有粘结钕铁硼磁体市场需求规模较小 2022-2024年扣非归母净利润从1.68亿元下滑至1.44亿元 需拓展新业务增长点[10][11] 交易影响 - 交易完成后标的公司经营业绩将纳入合并财务报表 显著提升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水平[12] - 标的公司将获得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渠道 增强资金保障和人才吸引力[12] - 交易不会导致公司控制权变更 维持无实际控制人状态 交易对方持股不超过5%[5][7] 市场数据 - 公司股票停牌前收盘价35.86元/股 总市值104.34亿元[2] - 股票将于2025年9月29日复牌[2]
通宇通讯(002792.SZ)拟出售位于中山市闲置老厂房
智通财经网· 2025-09-26 12:11
资产出售计划 - 公司拟对外出售位于中山市火炬开发区火炬路7号之11号的闲置老厂房及对应土地使用权[1] - 拟出售土地使用权面积10,332.7平方米 房屋建筑面积14,797.73平方米[1] - 交易受让方和成交价格尚未确定[1] 交易目的 - 资产出售旨在优化公司资源配置[1] - 通过处置闲置资产实现存量资产盘活[1]
营销体系“变天”带来的行业剧变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25 10:47
行业营销体系整合趋势 - 上汽 奇瑞 吉利等头部车企启动营销资源合并 从各自为战转向协同作战[2] - 吉利汽车将银河营销事业群重组为"一平台两事业部" 统一管理四个品牌[2] - 奇瑞汽车成立国内业务事业群 统筹星途 艾虎 风云和QQ四大事业部[3] - 上汽集团筹备"大乘用车营销公司" 整合荣威 飞凡和名爵营销资源[2] 具体企业整合举措 - 吉利汽车以95.14%高票通过极氪私有化议案 预计年底完成合并交割[3] - 上汽荣威与飞凡实现双授权店整合 已有72家开业 目标年底达100家[3] - 奇瑞国内业务事业群按品牌定位分配资源:风云专注混动技术 QQ聚焦都市代步市场[7] - 上汽将国际业务 研发总院和科技公司纳入"大乘用车"框架形成跨职能协同平台[11] 行业背景与动因 - 2024年国内车市降价车型超200款 2025年前4个月60多款车型加入降价[6] - 2024年1-10月汽车行业收入同比增长2% 利润同比下降3.2% 利润率仅4.5%[6] - 2025年5月行业利润率下滑至4%以下 较几年前6%-7%水平显著下降[6] - 多品牌战略导致内部竞争和资源浪费 部分子品牌需母公司输血维持[6] 整合战略价值 - 通过共享技术平台 供应链资源和数字化系统中台降低研发与营销成本[10] - 建立共享用户数据中台 整合线上线下触达路径 实现从"人找车"到"车找人"的营销模式变革[11] - 吉利"一平台两事业部"改革构建统一数字营销平台 支持用户画像共享和线索精准分配[11] - 奇瑞按用户场景重组品牌架构 能更精准把握细分市场需求并快速响应市场变化[10] 行业转型方向 - 从规模扩张迈向质量效益的战略转型 聚焦用户需求和价值跃迁[10][12] - 数字化转型推动车企从"卖车"转向"经营用户"的战略跃迁[12] - 通过车海战术整合供应链 腾出资源孵化新产品[7] - 行业进入稳步精进阶段 回归造车本质 谋求长期主义下的系统能力跃升[8]
康欣新材转让子公司60%股权,交易完成聚焦核心业务
新浪财经· 2025-09-24 08:06
股权转让交易 - 公司全资子公司湖北康欣通过无锡产权交易中心公开挂牌转让天欣公司60%股权 [1] - 首次挂牌评估价值为6257.56万元 后调整为6270.14万元 [1] - 首次挂牌未征集到意向受让方 公司调降转让价格至6059.25万元进行二次挂牌 [1] 交易执行情况 - 湖北睿诚文化旅游有限公司作为受让方完成收购并缴纳价款 [1] - 交易完成后公司将不再将天欣公司纳入合并报表范围 [1] - 本次交易价格经评估确认为公允 未损害股东利益 [1] 战略影响 - 交易有助于公司优化资源配置并聚焦核心业务发展 [1] - 公司后续将配合办理相关产权变更手续 [1]
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开润股份拟再收购上海嘉乐20%股份
证券日报网· 2025-09-23 08:59
交易概述 - 开润股份全资子公司滁州米润拟以2.8亿元收购上海嘉乐20%股份 通过自有或自筹资金支付[1] - 交易完成后滁州米润对上海嘉乐持股比例将从51.85%提升至71.85% 进一步巩固控制权[1] - 上海嘉乐具备从面料研发到成衣的垂直一体化生产能力 主营中高档纺织休闲时装和运动产品[1] 战略协同 - 收购符合公司"同一品类延展客户、同一客户延展品类"战略 促进服装与箱包业务协同[2] - 控股比例提升有助于增强整体战略协同与资源整合 提高运营决策效率并降低管理成本[2] - 控股权增强可推行统一管理模式 避免股权分散导致的管理分歧和内耗[3] 财务表现 - 上海嘉乐2024年营收14.89亿元同比增长15.81% 净利润4893万元实现扭亏为盈[2] - 上海嘉乐2025年上半年营收6.85亿元同比增长6.88% 净利润3475万元同比增长65.01%[2] - 开润股份2025年上半年营收24.27亿元同比增长32.53% 扣非净利润1.81亿元同比增长13.98%[2] - 公司服装制造业务上半年收入6.79亿元同比增长148.25% 主要受益于与上海嘉乐整合协同[2]
皇朝家居:皇朝融资租赁、科学城与科学城融资租赁订立科学城融资租赁股权转让协议
智通财经· 2025-09-22 14:37
交易概述 - 皇朝家居全资附属公司皇朝融资租赁有条件出售科学城融资租赁18.06%股权予科学城 总代价为人民币4.17亿元 [1] - 全资附属公司洋思有条件出售恒诚全部股权予科学城发展 恒诚代价为人民币1133.86万元 [1] - 科学城融资租赁为联营公司 主要从事融资租赁业务 集团原持有18.06%股权 [1] 交易结构 - 恒诚重组将剥离傢俬业务相关资产及负债 保留土地及建筑权益作为出售标的 [2] - 恒诚需向余下集团支付净重组义务约人民币1.22亿元(基于2025年6月30日负债净额) [2] - 科学城发展将通过股本注资或股东贷款为恒诚提供资金 用于结清重组债务 [2] 财务影响 - 交易所得将用于偿还年利率8%的股东贷款 减少利息支出提升盈利能力 [3] - 截至2024年末集团流动负债超出流动资产约人民币6.99亿元 现金及等价物仅人民币2000万元 [3] - 交易增强流动资金状况 改善净债务结构 保障业务持续运营 [2][3] 战略意义 - 出售科学城融资租赁股权使集团获得投资回报 优化资源配置 [2] - 交易有助于降低未来资金筹集成本 开拓更多股本及债务融资机会 [3] - 通过聚焦核心业务 管理层认为将提升主营业务盈利能力及长远前景 [3]
皇朝家居(01198):皇朝融资租赁、科学城与科学城融资租赁订立科学城融资租赁股权转让协议
智通财经网· 2025-09-22 14:36
资产出售交易 - 皇朝家居全资附属公司皇朝融资租赁出售科学城融资租赁18.06%股权予科学城 代价为人民币4.17亿元 [1] - 全资附属公司洋思出售恒诚全部股权予科学城发展 代价为人民币1133.86万元 [1] - 恒诚重组将涉及净重组义务约人民币1.22亿元 由科学城发展通过股本注资或股东贷款提供资金 [2] 交易战略目的 - 科学城融资租赁出售事项将增强公司流动资金状况及未来筹资能力 [2] - 出售事项使集团能够精简业务及优化资源配置 助力专注于核心业务 [2] - 恒诚重组后仅保留土地及建筑权益作为出售标的 傢俬业务相关资产负债转移至余下集团 [2] 财务状况改善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 集团流动负债超出流动资产约人民币6.99亿元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约人民币2000万元 [3] - 出售所得款项净额将用于偿还年利率8%的股东贷款 改善净债务状况并减少利息支付 [3] - 整体财务状况改善将降低日后资金筹集成本 开拓更多股本及债务融资机会 [3] 业务前景 - 资源集中于核心业务将提升盈利能力 巩固长远发展前景 [3] - 交易保障集团业务持续营运不受中断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