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动汽车

搜索文档
大众誓言捍卫欧洲主导地位,比亚迪:西方竞争对手的电动车技术仍未赶上
观察者网· 2025-09-11 10:55
欧洲电动车市场竞争格局 - 德国汽车制造商发起反击浪潮 大众汽车表示将不惜一切代价捍卫在欧洲市场的主导地位[1] - 中国品牌在欧洲汽车市场份额达创纪录的57% 在电动车市场份额上升至107%[4] - 大众汽车在欧洲电动车市场保持30%份额 比亚迪份额从25%升至38%[4][5] 德国车企战略布局 - 大众汽车推出四款起售价25万欧元的入门级电动车 计划于2025年上市[5] - 宝马推出基于Neue Klasse平台的新款iX3车型 具备更强大计算能力[5] - 梅赛德斯-奔驰承诺提供软件升级和更长电池续航 正通过中国开发团队降低成本[5] 中国车企欧洲扩张 - 比亚迪计划在欧洲车型引入超快充电技术 5分钟可增加470公里续航[6] - 比亚迪将在匈牙利和土耳其建厂 利用泰国经验维持制造成本优势[7] - 长安汽车以39990英镑价格在英国推出Deepal S07 SUV 计划在欧洲设厂[6] - 广汽国际计划尽快在欧洲生产 以应对欧盟对中国电动车征收的更高关税[6] 市场数据对比 - 中国上半年乘用车销量1090万辆 欧洲为680万辆[10] - 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5524万辆 是欧洲1782万辆的三倍多[10] - 中国1-8月新能源汽车销量962万辆 同比增长367% 占汽车总销量455%[11] - 中国1-8月新能源汽车出口1532万辆 同比增长873%[11] 行业活动与参展情况 - 慕尼黑车展中国参展商达116家 是德国以外参展商最多的国家[9] - 车展被解读为德中两国在电动车领域争夺霸主地位的平台[10] - 中国车企在混动汽车领域表现突出 被认为仍有增长潜力[9]
大众誓言不惜一切捍卫欧洲主导地位,比亚迪:西方竞争对手的电动车技术仍未赶上
观察者网· 2025-09-11 08:17
欧洲电动车市场竞争格局 - 德国汽车制造商发起反击 大众汽车表示将不惜一切代价捍卫在欧洲市场的主导地位[1] - 中国品牌在欧洲汽车市场份额达创纪录的5.7% 在电动车市场份额上升至10.7%[3] - 大众汽车在欧洲电动车市场保持30%份额 奔驰、宝马和特斯拉份额均下降[3] 企业战略与产品布局 - 大众汽车通过新车型、成本优化及与小鹏/Rivian合作提升竞争力[3] - 比亚迪计划在欧洲引入超快充技术 5分钟充电可增加470公里续航[5] - 宝马基于Neue Klasse平台推出新款iX3 奔驰承诺软件升级和更长续航[4] 中国市场动态与全球影响 - 中国上半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552.4万辆 是欧洲市场(178.2万辆)的三倍多[8] - 中国1-8月汽车产销量双超2000万辆 新能源车销量占比达45.5%[8] - 中国汽车出口同比增长13.7% 新能源车出口增长87.3%达153.2万辆[8] 产能与本土化布局 - 比亚迪将在匈牙利和土耳其建厂 利用泰国经验维持成本优势[6] - 长安汽车计划在欧洲设厂 目标进入英国市场前十[5] - 广汽国际计划在欧洲生产以应对欧盟关税政策[5] 技术竞争与市场挑战 - 奔驰声称无需惧怕中国竞争 正通过中国团队合作降低成本[4] - 宝马密切关注中国市场价格战 新款iX3定价策略待定[5] - 中国车企需在欧洲建立品牌差异化认知[5]
大众誓言不惜一切跟中国对手拼了,中企回了这句
观察者网· 2025-09-11 08:03
欧洲电动车市场竞争格局 - 德国大众汽车宣布在欧洲市场反击中国竞争对手 计划不惜一切代价捍卫其主导地位 [1] - 中国品牌在英国和欧洲汽车市场份额达创纪录的5.7% 在电动车市场份额上升至10.7% [4] - 大众汽车8月在欧洲电动车市场份额为30% 比亚迪份额从2.5%升至3.8% [5] 车企战略与技术布局 - 大众汽车通过新车型、成本优化及与Rivian/小鹏合作提升竞争力 [4] - 比亚迪计划在欧洲引入超快充技术(5分钟增加470公里续航) 三年内实现本地化生产 [6] - 奔驰称无需惧怕中国竞争 正通过中国团队合作降低成本 [6] - 宝马密切关注中国市场价格战 新款iX3将于2026年在中国上市 [6] 中国车企欧洲扩张计划 - 比亚迪利用泰国经验维持成本优势 将在匈牙利和土耳其建厂 [7] - 长安汽车以Deepal S07 SUV进入英国市场(售价39990英镑) 计划在欧洲设厂 [7] - 广汽国际计划尽快在欧洲生产以应对欧盟关税 [7] - 中国车企在慕尼黑车展参展商数量达116家 为德国以外最多 [9] 市场数据与行业趋势 - 中国上半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552.4万辆 是欧洲市场(178.2万辆)的三倍多 [10] - 中国1-8月新能源汽车销量962万辆 同比增长36.7% 渗透率达45.5% [10] - 中国1-8月新能源汽车出口153.2万辆 同比增长87.3% [10] - 欧洲混动汽车领域增长潜力显著 中国车企在该领域表现突出 [9]
2025年慕尼黑车展开幕在即,各大中国车企正为进一步进军欧洲市场做准备
观察者网· 2025-09-01 07:55
中国车企欧洲市场表现 - 中国品牌7月在欧洲电动汽车市场占有率达9.9% 混动汽车销量份额创9.7%纪录 [1] - 中国品牌在整个欧洲汽车市场占有率连续三个月突破5%大关 7月达5.3% [1] - 比亚迪在欧洲销量已超过特斯拉 并在匈牙利和土耳其设立工厂以避开欧盟关税 [4] 慕尼黑车展参展动态 - 比亚迪将发布海豹06DM-i旅行车 作为插电式混动汽车扩张举措之一 [4] - 小鹏汽车推出电动轿车P7改款车型 配备更快充电速度和更长续航里程 [5] - 零跑汽车推出电动掀背车B05 与大众ID.3竞争 [5] - 奇瑞汽车在德国推出欧萌达和捷途品牌 展示纯电动及插电混动车型 [5] - 供应链企业宁德时代、禾赛科技、元戎启行和初速度等数十家中国公司参展 [5] 技术合作与生产布局 - 斯泰兰蒂斯集团与零跑汽车在西班牙萨拉戈萨生产电动汽车 毗邻宁德时代共建电池工厂 [5] - 小鹏汽车与大众汽车在德国本土市场展开竞争 [5] - 中国车企通过建立本地销售合作伙伴关系和转移部分生产到欧洲应对关税 [3] 欧洲市场环境与趋势 - 欧盟插电式混动汽车7月销量飙升52% 电动汽车注册量跃升34% 推动新车市场创15个月最大增幅 [4] - 欧洲计划未来十年内逐步淘汰燃油新车销售 [1] - 欧洲车企正削减成本以维持利润率 中国车企挑战大众和斯泰兰蒂斯等公司 [3] 历史背景与行业影响 - 上届慕尼黑车展中国参展商占据半数 欧洲业界重新审视中国电池技术发展 [6] - 德国汽车专家称上届车展为"转折点" 欧洲车企意识到在电动汽车领域落后中国一代人 [8] - 法国媒体评价中国车企只需几年就能成为全球汽车业领头羊 [8]
本田汽车2026财年首财季净利“腰斩” 为何仍上调全年业绩预期?
犀牛财经· 2025-08-12 07:49
财务表现 - 2026财年第一财季销售净额为5.34万亿日元(约合2600.53亿元),同比减少1.2% [2] - 经营利润为2441.7亿日元(约合118.91亿元),同比大幅减少49.6% [2] - 净利润锐减至1966.7亿日元(约合95.78亿元),同比减幅高达50.2% [2] - 美国高额关税(27.5%)导致营业利润减少约1250亿日元 [3] 销量情况 - 2025年上半年全球汽车销量为178.4万辆,同比下滑5.1% [4] - 北美市场销量达84.1万辆,同比上涨7.6% [4] - 日本本土销量为31.9万辆,同比下滑6.5% [4] - 欧洲市场销量为4.5万辆,同比下滑19.1% [4] - 中国市场销量为31.52万辆,同比下滑超24%,6月销量同比下降15.2% [4] - 2024年全球销量下滑至380.7万辆,同比下降4.6%,中国市场年销量仅为85.2万辆,同比下降30.9% [4] 战略调整 - 关闭广州和武汉两座工厂,将中国燃油车年产能由149万辆缩减至100万辆 [4] - 上调2026财年经营利润预期从5000亿日元至7000亿日元,但仍低于市场预估的8962.4亿日元 [5] - 强化混动产品投入,重心放在北美、印度和日本市场 [5] - 在中国市场加强新能源和智能化领域的技术更新,推动本土化发展 [5]
5年10倍增长,欧洲成新能源出海的福地?|出海参考
钛媒体APP· 2025-08-07 13:32
中欧新能源合作与政策支持 - 中欧发布联合声明加快全球可再生能源部署并加强绿色低碳技术合作[1] - 欧盟REPowerEU计划三年来调动近3000亿欧元(约3420.6亿美元)支持绿色能源行动[5] - 欧洲被视为新能源企业全球化战略高地 主因美国政策不稳定性和关税变化[2] 中国新能源产业链欧洲本地化布局 - 宁德时代在德国/匈牙利/西班牙 国轩高科在斯洛伐克 比亚迪在匈牙利扩建电动商用车工厂[1] - 中国对欧盟汽车零配件出口上半年同比增长9.7%[1] - 德赛西威在德国和西班牙建设科技园区与智能工厂 扩大研发生产能力[16] 光伏市场发展现状 - 欧盟2022/2023年新增光伏装机41.4GW/62.8GW 同比增47%/51%[5] - 2024年欧盟新增光伏65.5GW 同比增速骤降至4.4%[5] - 中国光伏组件对欧出口上半年同比下滑12.3%[5] 储能市场爆发式增长 - 欧盟规划2030年储能装机达500-780GWh 较2024年61GWh增长超10倍[7] - 2024年欧洲电网侧储能容量首次超越用户侧[7] - 2025年欧洲储能新增装机预计29.7GWh 同比增36% 其中公共事业储能增55%[7] 中国企业储能订单突破 - 天合光能与立陶宛合作部署吉瓦时级储能系统[9] - 阳光电源在保加利亚及欧洲市场部署2.4GWh储能系统[9] - 海辰储能为英国项目提供720MWh电池储能系统[9] 新能源汽车欧洲市场表现 - 中国品牌汽车上半年在欧销量347,135台 同比增91% 市占率5.1%[11] - 插电混动车型规避欧盟反补贴税 比亚迪插混占欧洲销量41%[12] - 一季度中国汽车在欧销量14.8万辆 同比增78% 插混车型激增368%[16] 充电桩与汽配贸易增长 - eBay德国平台中国充电桩销量较三年前暴涨600%[17] - 深圳军灿公司充电桩业务在德国高速增长[17] - 广州一诺公司欧洲市场月均保持两位数增长[17] 合规与知识产权挑战 - 欧盟电池新规EPR将于8月生效[20] - 安克创新在德遭遇违约诉讼 比亚迪被诉侵犯4G/5G专利[20] - 某中企因语言沟通失误导致光伏板烧毁事故[21] 人才与本地化运营瓶颈 - 欧洲市场需兼顾技术/文化/语言能力的综合管理人才[21] - 欧盟27国与英国/瑞士等国存在显著语言文化差异[21] - 中企对欧洲人力资源咨询需求显著上升[21] 本土化战略建议 - 需与当地生态合作融入本土 避免市场垄断担忧[3] - 应通过专业机构处理知识产权/税法/劳工等合规事务[20] - 建议利用跨国律所解决跨语言政策文化沟通问题[20]
市场监管总局:我国1-6月汽车产品召回528万辆 同比增长近三成
快讯· 2025-07-24 12:16
汽车召回数据 - 2023年1-6月汽车产品召回总量达528.06万辆 同比增长29.39% [1] - 同期开展召回活动87次 同比下降34.59% [1] - 截至6月底累计召回次数达3162次 涉及车辆1.19亿辆 [1] 传统燃油车召回情况 - 传统燃油车召回56次 同比下降44.55% [1] - 涉及车辆375.16万辆 同比大幅增长101.10% [1] 新能源汽车召回情况 - 新能源汽车召回48次 同比增长20.00% [1] - 涉及车辆152.90万辆 同比下降30.99% [1] - 纯电动汽车召回25次 同比增长8.70% [1] - 纯电动汽车召回131.30万辆 同比下降23.00% [1] - 混动汽车召回25次 同比增长47.06% [1] - 混动汽车召回21.60万辆 同比下降57.67% [1]
海外车情 | 约旦上半年混动汽车进口同比增长31%,中国车企迎机遇
观察者网· 2025-07-23 23:25
约旦汽车市场概况 - 2025年上半年约旦混合动力汽车清关量达6834辆,同比增长31% [1] - 同期整体车辆清关量为30782辆,同比下降9% [1] - 电动汽车清关量18816辆,同比下降17% [1] - 柴油车清关量2379辆,同比下降31% [1] - 汽油车清关量2753辆,同比增长3% [1] 转口贸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约旦自由区汽车转口量达39641辆,同比增长67% [4] - 转口增长主要来自叙利亚和伊拉克等地区市场需求 [4] - 约旦二手车进口占汽车进口总量70%,其中30%转口至埃及、利比亚等国 [4] 政策环境 - 约旦对进口混动车和燃油车征收60%-100%关税 [4] - 进口电动汽车仅征收10%关税 [4] - 监管和税收措施影响当地市场准入 [4] 中国车企布局 - 比亚迪2023年3月在约旦发布四款纯电车型(海豚、唐EV、元PLUS、汉EV) [4] - 长城华冠2023年6月与Manaseer集团签署协议,计划本地化改进三款车型 [6] - 一汽红旗2024年5月在约旦上市EH7和天工08两款纯电车型 [6] - 阿维塔2024年7月与Mallouk集团签约,首批185台订单已发运 [6] 市场竞争格局 - 丰田、现代等日韩车企长期主导约旦市场 [9] - 中国车企需建立本地供应链和销售渠道 [9] - 品牌营销是扎根当地市场的关键环节 [9]
上汽集团(600104):从产品出海到产业链出海 打造大自主第二增长曲线
新浪财经· 2025-07-14 00:28
乘用车出口趋势 - 2023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出口国,乘用车出口量快速增长是国际环境变化和国内汽车产业优势凸显的双重结果 [1] - 预计海外市场未来6年汽车销量CAGR为4.0%,仍有超过1000万辆汽车的增量空间 [1] - 中国乘用车出海未来增长空间在于市场继续拓展和新能源车出口市占率提升 [1] 公司出口表现 - 公司2016-2023年连续8年成为中国车企出口销量冠军,海外销量占比由2017年的2.5%提升至2024年的25.9% [1] - 在出口价差及经营管理效率提升下,海外车型盈利能力将高于国内 [1] - 出口增长及较高附加值车型导入将促进海外盈利能力提升,海外市场将成为公司销量及盈利的重要组成部分 [1] 应对欧盟反补贴税 - 公司能够通过推出混动新品弥补纯电销量缺口 [1] - 混动新车型及拓展新区域将是主要增长点 [1] 产业链出海优势 - 公司在出海领域具备独特竞争优势,MG在全球范围内具备更强的品牌认知度和影响力 [2] - 公司是国内首家实现从产品出海到全产业链出海的企业,成建制、体系化的出海布局将提升在不同海外市场的落地速度、适应能力及抗风险能力 [2] - 预计公司出海仍具备较高的增长潜力,海外市场仍将成为公司重要增长点 [2] 组织架构调整 - 2025年公司组建"大乘用车板块",整合乘用车公司、上汽国际、创新开发研究总院、零束科技、海外出行等,成立大乘用车执管会进行一体化管理 [2] - 组织架构调整将打通部门壁垒,实现产销研一体、国内与国际业务协同 [2] - 大乘用车板块实施整体业绩考核,有望促进海外业务运营效率提升 [2] 财务预测 - 预测2025-2027年EPS分别为0.95、1.03、1.15元 [2] - 维持可比公司25年PE平均估值25倍,目标价23.75元 [2]
比亚迪海外月销逼近8万辆,它凭什么做到?
芯世相· 2025-06-27 07:00
比亚迪海外销量增长分析 - 4月海外销量达7.8万辆创历史新高 同比去年4月4.1万辆增长90% [5] - 第一季度海外销量21.4万辆 相当于去年全年41万辆的一半 [5] - 全年海外销量目标80万辆 预计将缩小与上汽、奇瑞的差距 [14] 海外扩张策略 - 已投产4座海外工厂(巴西/泰国/乌兹别克/印度) 年产能超60万辆 [6] - 在建4座工厂(匈牙利/印尼/柬埔寨/土耳其) 墨西哥工厂谈判中规划产能15万辆 [6] - 组建远洋运输舰队 已投入4艘滚装船(单艘运力9200辆) 共订购8艘 [12] 区域市场表现 - 泰国新能源市占率41% 新加坡20%均位列第一 [8] - 英国市场3月销量暴涨754%达6500辆 受益于脱欧后无额外关税 [9][12] - 巴西工厂辐射拉美地区 月销突破2万辆 [8] 产品优势 - 混动车型更符合全球市场需求 在基础设施不足地区优势明显 [16] - 相比纯电车型 混动在亚非拉等地区市场覆盖率更高 [16] 国内销售情况 - 4月总销量38万辆 其中国内30.2万辆 同比增长约15% [14] - 国内销量增速放缓 海外销量进入加速增长期 [14] 行业竞争格局 - 4月出口量:奇瑞8.7万辆/上汽8.59万辆/比亚迪7.8万辆 [14] - 欧盟关税政策影响上汽出口 比亚迪有望超越上汽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