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昆仑P800芯片
icon
搜索文档
腾讯不会自研GPU芯片 但会大力支持国产
是说芯语· 2025-09-22 23:32
公司战略定位 - 腾讯明确表示当前及未来均无生产人工智能芯片的计划 与国内其他科技企业形成显著反差 [1] - 公司采取全栈优化策略 通过整合不同类型芯片资源构建具备成本优势的AI算力支撑体系 [1] - 已实现国产芯片全面适配 通过算法改进和计算集群优化最大化利用现有算力资源 [1] 业务区域布局 - 对中国市场与海外业务进行战略性区分 国内业务场景中国产芯片使用比例显著提升 [3] - 海外市场由当地合作伙伴提供芯片硬件支持 公司聚焦输出软件技术与专业解决方案 [3] - 腾讯云国际业务过去三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投资1.5亿美元在沙特建设中东首个数据中心 [3] - 在日本大阪建设第三个数据中心 完善全球算力网络布局 [3] 行业竞争动态 - 华为成功研发Ascend系列处理器 已被生成式AI初创企业DeepSeek采用 [6] - 百度旗下昆仑芯公司将自研昆仑P800芯片应用于ERNIE大模型训练与测试环节 [6] - 阿里巴巴推出新型AI芯片 性能较前代明显提升 旨在填补英伟达芯片受限后的市场空白 [6]
风云突变,又见3万亿!“牛市双旗手”重挫,硬科技坚挺,电子ETF逆市新高!港股AI巨震,513770新高后跌逾2%
新浪基金· 2025-09-18 11:53
9月18日,A股冲高回落,早盘三大指数均创阶段新高,沪指一度兵临3900点。然而午后风云突变,三 大指数集体跳水跌逾1%,创指日内振幅近4%,全天超4300股下跌。市场成交时隔15个交易日再度突破 3万亿,达3.17万亿元,环比放量三成。 "牛市双旗手"首当其冲,300亿顶流券商ETF(512000)、百亿金融科技ETF(159851)场内分别下跌 2.97%、3.4%。不过盘中持续高频溢价,低吸资金涌动。近期两只核心标的资金面尤为火爆,512000连 续15日吸金合计52亿元,159851近两日狂揽6.32亿元后,今日再获2.77亿份净申购。 变局之中,硬科技仍站稳脚跟,相关宽基双创龙头ETF(588330)续刷4年新高!芯片自主可控逻辑持 续演绎,中芯国际再创历史新高,一键双拼"芯片+果链"的电子ETF(515260)盘中冲击5%迭创新高, 场内逆市收涨2.77%!资金提前埋伏,近5日大举"扫货"逾2.48亿元。 | | 序号 代码 - 类型 名称 | | 现价 | | 振幅 | 滑折率 | 成交额 | | --- | --- | --- | --- | --- | --- | --- | --- | | ...
三重利好推动港股科技指数大幅上涨
新浪财经· 2025-09-18 08:15
外卖市场竞争 - 外卖市场竞争缓和为市场带来积极信号 早期京东与美团价格战影响双方股价 市场认为竞争导致双输局面[1] - 阿里巴巴在最新财报中显示显著获胜 美团经历股价下跌 京东维持横盘走势[1] - 市场对外卖市场焦虑消减 恒生科技指数表现获得提振[1] 美联储政策影响 - 美联储降息周期启动为港股市场带来新资金流入机遇 AH股牛市政策因素明显 国际热钱流动至关重要[1] - 加息周期中美元流回美国导致全球其他市场资金外流 压低资产价格[1] - 降息周期开启后海外热钱预计流入港股市场 助力恒生科技指数上涨 美联储宣布首次降息 美元指数今年下跌10%[1] 人工智能发展 - 人工智能领域良好发展前景为港股科技板块增添活力 国产AI芯片首次亮相[2] - 百度开始使用自主设计昆仑P800芯片训练文心一言模型 部分取代原有英伟达芯片[2] - 昆仑芯获得十亿级别订单 吸引众多科技企业参与采购 百度股价暴涨16% 直接推动恒生科技指数上涨[2] 港股通科技ETF表现 - 港股通科技ETF基金159101单日上涨3.37%[2] - 该基金主要跟踪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 涵盖30家市值较大 研发投入高 营收增速佳科技龙头企业[2] - 充分反映港股市场科技股强劲势头[2] 市场异常波动 - 药捷安康公司股价7天内翻番 随后单日暴跌超过60%[2] - 公司连续11年亏损 25年内营业收入为零[2] - 反映典型庄家操控市场手法 影响市场稳定[2]
全线上涨!超级赛道大爆发,批量涨停!
证券时报· 2025-09-18 05:12
A股指数表现 - A股三大指数于9月18日集体低开后翻红 沪指上涨0.45%至3893.95点 深证成指上涨0.79%至13319.70点 创业板指上涨0.49%至3162.90点 [1] - 上证指数接近3900点 创2015年8月19日以来新高 深证成指创2022年3月中旬以来新高 创业板指刷新2022年2月以来高点纪录 [1] - 科创50指数盘中涨幅超4% 午间收盘涨幅仍超3% 北证50指数上涨1.05%至1624.34点 万得全A指数上涨0.75%至6344.93点 [2] 半导体板块行情 - 半导体产业链领涨A股 德科立和汇成股份实现20%涨停 华海诚科、中微公司、利扬芯片等科创板股票大涨超10% [4] - 瑞芯微、闻泰科技实现10%涨停 赛微电子、北方华创等涨幅超7% 港股中芯国际和华虹半导体同步大涨 [4][5] - 华为宣布2026年第一季度推出昇腾950PR芯片 2026年第四季度推出昇腾950DT 2027年第四季度推出昇腾960芯片 2028年第四季度推出昇腾970芯片 [7] - 腾讯宣布全面适配主流国产芯片 阿里巴巴与百度在AI模型训练中引入自研芯片替代英伟达产品 [7][8] - 阿里平头哥最新PPU芯片参数指标超越英伟达A800 与H20相当 沐曦股份、摩尔线程等国产AI芯片品牌获央视报道 [8] - 中信证券认为美国半导体管制加速国产替代 建议关注晶圆代工、算力芯片设计、国产设备及零部件、先进封装四大方向 [9] 人形机器人概念 - 人形机器人概念股掀起涨停潮 利和兴实现20%涨停 巨轮智能、五洲新春、朗迪集团、浙江荣泰等实现10%涨停 [11][12] - 宇树科技机器人应用于文娱表演、工业巡检、电网及储能场景 [12] - 特斯拉CEO马斯克宣布对AI5芯片设计进行技术评估 并召开AI/自动驾驶及Optimus机器人会议 [13] - 国金证券预计第四季度机器人行业开启长期上升周期 建议关注国产供应链关键公司及垂类场景应用 [13] - 方正证券认为特斯拉机器人G3发布预热将带动产业链催化 关注低估值及超预期零部件企业 [13] CPO概念板块 - CPO概念股爆发 德科立实现20%涨停 中天科技、亨通光电实现10%涨停 光迅科技、烽火通信等大涨 [15][16] - 华为发布《智能世界2035》报告 预测2035年全社会算力总量增长10万倍 [17] - 2024年全球AI服务器市场规模预计达1251亿美元 2028年有望增长至2227亿美元 [17] - 国盛证券指出光模块行业处于高速发展期 800G光模块大规模部署 1.6T光模块进入市场 [17] 科技板块整体表现 - 科技板块多题材爆发 包括人形机器人、芯片、光通信等 多只个股涨停 [2] - 港股恒生科技指数盘中涨近2% 随后涨幅收窄 [2]
全线上涨!超级赛道大爆发,批量涨停!
证券时报· 2025-09-18 04:51
A股市场表现 - A股三大指数全线翻红 上证指数涨0.45%至3893.95点 深证成指涨0.79%至13319.70点 创业板指涨0.49%至3162.90点 均刷新阶段新高[1] - 科创50指数表现突出 盘中涨幅超4% 收盘涨3.40%至1417.05点[1][2] - 北证50指数涨1.05%至1624.34点 万得全A涨0.75%至6344.93点[1] 半导体行业 - 半导体产业链大幅拉升 多只个股涨停 德科立和汇成股份实现20%涨停 华海诚科涨15.34% 中微公司涨14.86% 利扬芯片涨11.12%[4][5] - 港股半导体股票同步大涨 中芯国际和华虹半导体表现强势[5] - 华为宣布昇腾芯片路线图 2026年Q1推出昇腾950PR 2026年Q4推出昇腾950DT 2027年Q4推出昇腾960 2028年Q4推出昇腾970[7] - 腾讯宣布全面适配国产芯片 阿里和百度在AI训练中引入自研芯片替代英伟达产品[7] - 阿里平头哥新款PPU芯片主要参数超越英伟达A800 与H20相当[7] - 中信证券认为美国管制加速国产替代 建议关注晶圆代工、算力芯片设计、国产设备及零部件、先进封装四大方向[8] 人形机器人概念 - 人形机器人板块掀起涨停潮 利和兴20%涨停 巨轮智能、五洲新春、朗迪集团、浙江荣泰等10%涨停[9][10] - 宇树科技机器人应用于文娱表演、工业巡检、电网和储能场景[10] - 特斯拉Optimus机器人进展显著 马斯克宣布将评估AI5芯片并召开相关会议[11] - 国金证券预计Q4开启长期上升周期 建议关注国产供应链和垂类应用场景[11] - 方正证券看好特斯拉机器人G3发布预热 关注低估值和超预期零部件企业[11] 光通信(CPO)概念 - CPO概念股爆发 德科立20%涨停 中天科技和亨通光电10%涨停 光迅科技和烽火通信大涨[12][13][14] - 华为预测2035年全社会算力总量增长10万倍[15] - IDC预计2024年全球AI服务器市场规模达1251亿美元 2028年增至2227亿美元[15] - 国盛证券认为光模块行业处于高速发展期 800G大规模部署 1.6T开始进入市场[15] 科技板块整体表现 - 科技板块多题材爆发 包括人形机器人、芯片、光通信等[2] - 港股恒生科技指数盘中涨近2% 后涨幅收窄[2]
全球最贵的问候
搜狐财经· 2025-09-17 16:28
美联储议息会议预期 - 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将降息25个基点 概率超过96% 降息50个基点概率仅4% [1] - 有神秘资金押注350万美元赌大幅降息50个基点 创联邦基金期货最高额交易纪录 [2] - 华尔街开发AI读唇术实时分析鲍威尔发言 通过"g"音和"h"音识别在0.3秒内自动交易 [2] 阿里巴巴股价表现与战略调整 - 阿里港股创4年来新高 年内涨幅达100% 美股涨幅超101% 接近2017年历史峰值 [3] - 公司决定斥资500亿补贴加入外卖大战 马云为最终决策者 系2019年后最高参与度 [3] - 股价从2020年10月峰值下跌83% 电商市场份额无法回到85%巅峰时期 [4] - 开辟AI(千问+阿里云)/外卖(大消费)/芯片(平头哥)三条新战线 资本开支从3年3800亿提升至5年1万亿 [5] - 开发国产AI芯片替代英伟达 为国内唯一兼容CUDA生态的芯片 [5] 百度AI业务进展 - 百度使用自研昆仑P800芯片训练文心一言模型 替代英伟达芯片 [6] - 昆仑芯获中国移动十亿级订单 头部科技企业开始大规模采购 [6] - AI新业务(含智能云)收入首次超100亿元 同比增长34% 成为关键增长引擎 [6] - 百度为国内最早布局AI的互联网大厂 2017年即宣布all in AI战略 [6] 行业技术竞争态势 - 华尔街对时间优势比拼达到极致 通过AI系统实现毫秒级交易决策 [2] - 科技企业推动AI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招商局集团与百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6]
港股周报(2025.09.08-2025.09.12):AI板块国内海外催化不断,看好港股科技估值持续提升-20250915
天风证券· 2025-09-15 14:3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港股科技估值持续提升 行业评级为"强于大市" [1][2] 核心观点 - AI板块国内海外催化不断 阿里巴巴和百度已开始使用自主设计芯片训练AI模型 部分替代英伟达芯片 [2] - 南向资金持续结构性流入 重点加仓互联网、消费、智能驾驶板块 [1][2] - 港股市场表现强劲 恒生指数周涨3.82% 恒生科技指数周涨5.31% [1]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周涨幅3.82% 恒生科技指数周涨幅5.31% 恒生中国企业指数周涨幅3.40% [1] - 周涨幅前二板块为可选消费零售(8.26%)和软件服务(6.88%) [1] - 南向资金本周净买入556.44亿元 年初至今净买入9974.33亿元 相当于2024年全年净买入的134.06% [1] AI行业动态 - 阿里巴巴使用自研芯片Zhenwu训练AI模型 百度使用昆仑P800芯片训练文心一言模型 [2] - 美团AI Agent产品"小美"App公测 搭载自研模型LongCat-Flash-Chat 提供本地生活服务 [2][8] - 阿里发布下一代基础模型架构Qwen3-Next 开源800亿参数模型 训练成本仅为Qwen3-32B的十分之一 [9] 重点公司分析 互联网平台 - 腾讯控股25年PE 25X 海外游戏增长强劲 广告业务高增长 [2] - 快手25年PE 17X 主业稳健增长 可灵贡献收入增量 [2] - 阿里巴巴26财年PE 17X 云业务高增 电商份额企稳 [2] 新消费 - 泡泡玛特25年PE 34X 核心IP全球化加速 海外盈利能力提升 [3] - 名创优品25年PE 19X Q2业绩超预期 海外增长强劲 [3] - 德林国际Q2收入25.78亿港元 同比增长12.4% 毛利润5.18亿港元 [3] 智能驾驶 - 小鹏汽车25年PS 1.9X 首款增程SUV小鹏G7登陆工信部目录 纯电续航430公里 [4][10] - 蔚来汽车全新ES8发布 L90持续交付 [4] - 理想汽车25年PS 1.2X i8不及预期但短期或有反弹机遇 [4] 中美科技公司估值对比 - 阿里巴巴市值26281亿元 25年PE 20X 对标亚马逊市值24332亿美元 25年PE 34X [19][20] - 腾讯市值53757亿元 25年PE 25X 对标META市值18981亿美元 25年PE 27X [19][20] - 理想汽车市值1997亿元 25年PS 1.2X 对标特斯拉市值12771亿美元 25年PS 13X [21] 南向资金流向 - 本周南向资金净买入前三个股:阿里巴巴-W(246.96亿元)、地平线机器人-W(32.12亿元)、信达生物(11.15亿元) [24] - 可选消费零售板块年初至今获南向资金净买入2351.54亿元 为净买入最多二级行业之一 [1]
港股市场策略周报:AI仍是港股主线,继续推荐港股互联网与有色-20250915
招商证券· 2025-09-15 13:35
核心观点 - AI仍是港股市场主线 港股互联网与有色金属板块持续受益 推荐互联网、有色金属和创新药三大赛道 [1][2][5] 市场观点与后市展望 - AI云业务保持高增速 Q2国内云厂商AI需求旺盛驱动收入加速增长 POE云服务收入增长4年来首次超过国有电信公司 [2][3] - 自研芯片成为AI大厂新催化 阿里巴巴自研"真武"处理单元已投入商用 百度昆仑P800芯片采用7nm制程工艺 预计明年一季度量产部署 [3] - 市场呈现"重模型、轻应用"特征 腾讯、阿里、百度等自研模型芯片的大厂表现优于应用端公司 阿里云收入增长26% 腾讯广告收入同比增长20% [4] - 海外AI持续高景气 甲骨文FY26Q1营收149亿美元同比增长12% 云基础设施收入33亿美元同比增长55% OpenAI与甲骨文签署3000亿美元算力采购合同 [4] 行业与赛道推荐 - 互联网板块(930604 CSI)推荐原因:云收入保持高增速 自研芯片带来新催化 "外卖大战"扰动已充分定价 [5] - 有色金属板块(931947 CSI)推荐原因:降息周期开启利好有色 全球长债走高开启通胀定价 业绩超预期 [5] - 创新药板块(931250 CSI)推荐原因:港股流动性紧张缓解 美国草案导致调整但不影响基本面 看好板块反弹 [5] 港股市场表现 - 上周恒生指数上涨3.82% 恒生科技指数上涨5.31% AH溢价收窄至119 [2][6] - 行业表现涨多跌少 原材料和资讯科技板块领涨 医疗保健与能源业小幅下跌 [2][10] - 港股日均成交额3028亿港元 环比减少128亿 处于近三年94.9%分位数 [12][13] - 恒生指数RSI为56.5 恒生科技指数RSI为60.3 均处于中性区间 [14][15] 资金流向分析 - 南向资金净流入608亿港元 主要流向非必需消费和金融行业 [2][23] - 外资通过ETF净买入0.99亿美元 去年9月24日至今累计净流入113亿美元 [2][21][22] - 香港本地ETF净流入15亿港元 年初至今累计净流入419亿港元 [2][18][20] - 港股通成交额占比维持在25%附近 [23][24] 估值与资金需求 - 恒生指数前向PE为12.6倍 三年中值9倍 8年均值10.4倍 [27][28] - MSCI中国指数前向PE为13.9倍 三年中值10.3倍 8年均值12.0倍 [27][29][33] - 9月港股融资需求218亿港元 其中IPO融资45亿港元 配售需求171亿港元 [30][31] - 上周重要股东净增持33亿港元 限售解禁55亿港元 [32][34] 香港市场流动性 - 隔夜Hibor利率2.63% 3个月Hibor利率3.22% 环比快速上行 [2][35][36] - 美元兑港币汇率7.78 逐渐逼近强方兑换保证 [2][35][38] 海外宏观流动性 - 美国初请失业金人数激增至26.3万人 较前一周增加2.7万人 创2021年10月以来最高水平 [39] - 美国8月CPI环比上涨0.4% 同比升至2.9% 核心CPI环比维持0.3% 同比为3.1% [40] - 能源价格环比上涨0.7% 汽油价格上涨1.9% 住房成本环比上涨0.4%创今年最大涨幅 [40] - 航空票价飙升5.9% 酒店住宿费用大涨2.3% 汽车维修服务价格暴涨2.4% [40]
The Information:阿里与百度加速“去英伟达化”
美股IPO· 2025-09-12 01:38
行业技术转型 - 中国科技与AI领域出现重大转变 阿里巴巴和百度开始使用自主设计芯片训练AI模型 部分替代英伟达芯片[3] - 美国对华先进AI芯片出口限制收紧 促使中国企业加大自研AI芯片研发力度[3] - 中国政府促进企业采用自主技术 共同推动了这一转变[3] 阿里巴巴芯片进展 - 自今年初以来 阿里巴巴已在为小型AI模型使用自研芯片[3] - 阿里巴巴的AI芯片或可与英伟达H20竞争 H20是专门为中国市场设计的缩减版芯片[3] - 阿里巴巴"Zhenwu"芯片更先进版本性能略优于英伟达五年前发布的A100芯片[3] - 阿里巴巴芯片与英伟达差距依然较大[3] - 阿里巴巴仍未完全弃用英伟达芯片 仍在使用英伟达芯片开发最尖端AI模型[4] 百度芯片进展 - 百度尝试用其昆仑P800芯片训练新版文心一言AI模型[3] - 昆仑P800芯片不如英伟达最前沿的Blackwell芯片强大[3] - P800是专门为大型语言模型设计 能够同时胜任推理和训练任务[3] - 百度已开始在后训练阶段使用昆仑P800 对旧模型输出进行微调以契合用户体验[4] - 百度已于6月发布了这些模型的开源版本[4] - 百度仍未完全弃用英伟达芯片 仍在使用英伟达芯片开发最尖端AI模型[4] 英伟达回应 - 英伟达发言人表示竞争已经到来 客户会选择最合适的技术栈[4] - 英伟达将继续努力赢得主流开发者的信任和支持[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