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指数增强产品
icon
搜索文档
新时代·新基金·新价值——北京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在行动 | 锻造主动管理价值 守护投资者至上初心
中国证券报· 2025-09-24 23:43
随着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改革持续推进,主动管理正重归舞台中央。唯有秉持专业主义的笃行者,才能 在时代浪潮中精准捕捉价值;唯有恪守持有人利益至上准则的守护者,方能于行业变革中筑牢长青根 基。 站在二十周年新起点,华商基金将继续以深度研究夯实基础,以卓越业绩驱动发展,以厚重责任赢得信 任,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中,与时代共进、与价值同行。 坚守主动管理: 在坚守中扎根,积星火而燎原 在被动投资呼啸扩张的年代,主动管理是一条艰难而必要的道路。 2019年至2020年,主动管理迎来历史上相对辉煌的时期,产品业绩节节攀升,行业规模不断扩大,为持 有人创造了良好的收益和体验。然而,在2021年中市场见顶后,业绩承压、规模缩水、投资者质疑,主 动管理经历了三年多的困难时期。市场偏好开始转向红利投资、被动投资,这让主动管理承受了巨大压 力。 因为难,所以才有价值。华商基金没有转身追逐风口,而是选择了一条更孤独的路,把"主动管理坚守 者"写进基因——以专业立身,不主张追逐短期赛道,而是依托自身深厚的积累,从专业角度出发,去 捕捉经济发展和产业变迁中最具生命力的公司。 在华商基金总经理王小刚看来,这段艰难时期恰恰是行业重新思考和沉淀的 ...
华商基金总经理王小刚: 锻造主动管理价值 守护投资者至上初心
中国证券报· 2025-09-24 22:25
● 本报记者 王宇露 随着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改革持续推进,主动管理正重归舞台中央。唯有秉持专业主义的笃行者,才能 在时代浪潮中精准捕捉价值;唯有恪守持有人利益至上准则的守护者,方能于行业变革中筑牢长青根 基。 因为难,所以才有价值。华商基金没有转身追逐风口,而是选择了一条更孤独的路,把"主动管理坚守 者"写进基因——以专业立身,不主张追逐短期赛道,而是依托自身深厚的积累,从专业角度出发,去 捕捉经济发展和产业变迁中最具生命力的公司。 (下转A02版) (上接A01版)在华商基金总经理王小刚看来,这段艰难时期恰恰是行业重新思考和沉淀的过程,华商 基金完成了三大产品板块的战略拼图和升级:一是主动权益风格多元化,从之前的价值成长,到成长、 均衡、价值、周期等多箭齐发;二是发力以权益思维驱动的"固收+"产品,债券部分不做下沉,重点体 现权益增强能力;三是完善指数增强产品谱系,用主动选股能力捕捉超额收益,突出"增强"二字背后的 量化智慧。 契机出现在监管政策改革之后。2024年9月26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以及《国务院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 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稳步推进公募基金改革、推动证券基金机构高质量 ...
磐松资产|原创漫画:如何有效评估基金表现?
新浪基金· 2025-09-22 09:59
原来如此!那如果都是对标同一基准的指数增 强产品,我该怎么判断哪位基金管理人的"增 强"效果更好? 超额收益(α) 信息比率= 跟踪误差 信息比率就是"超额收益的夏馨比率"! 这时候就要派出"信息比率"了!它用 来衡量指增产品的超额收益实力。 指增产品的信息比率越高, 说明基金管理人可持续的 "增强"效果更好! 超额收益(α) 基金超越业绩 基准的收益 信息比率 波动率 超额收益的 基金绝对收益的 评估 夏普比率 波动程度 夏普比率 跟踪误差 基金的 基金超额收益的 收益风险比 波动程度 看懂这五个指标,带你顺畅理解 "赚的是什么""风险来自哪" 和"投资性价比",助力实现 "理性决策"的完整闭环! 投资不迷路 专业第一步 I 基准! a<0:糟糕,没跑 赢基准 ... 基金收益=基准收益+超额收益(α) d=8% 18% 基金收益 //// 基准收益 10% 借市场的风! 靠自己的翅膀! 原来收益是这样构成的 …… 那风险呢?是不 是跌得越多,风险就越高? 已知的下跌不是风险,不确定性(波动)才会带 中网除 "冲击落"是继最其全体对此公治动程 AMILLO 上 丙 里 生 江 - G 小 】 【 IX 44 ...
成长因子表现出色,中证1000增强组合年内超额16.52%【国信金工】
量化藏经阁· 2025-09-21 07:08
指数增强组合表现 - 沪深300指数增强组合本周超额收益-0.65%,本年超额收益16.53% [1][5] - 中证500指数增强组合本周超额收益-0.37%,本年超额收益8.50% [1][5] - 中证1000指数增强组合本周超额收益-0.53%,本年超额收益16.52% [1][5] - 中证A500指数增强组合本周超额收益0.02%,本年超额收益9.22% [1][5] 选股因子表现 - 沪深300成分股中一年动量因子最近一周收益0.67%,单季营收同比增速因子收益0.66%,三个月机构覆盖因子收益0.60% [6][8] - 中证500成分股中高管薪酬因子最近一周收益1.13%,标准化预期外收入因子收益1.07%,单季营收同比增速因子收益1.05% [10] - 中证1000成分股中预期PEG因子最近一周收益1.37%,标准化预期外收入因子收益1.26%,三个月机构覆盖因子收益0.62% [12] - 中证A500指数成分股中高管薪酬因子最近一周收益0.69%,三个月机构覆盖因子收益0.63%,单季营收同比增速因子收益0.38% [14] - 公募基金重仓股中标准化预期外收入因子最近一周收益0.37%,高管薪酬因子收益0.21%,三个月机构覆盖因子收益0.09% [16] 公募基金指数增强产品 - 沪深300指数增强产品本周超额收益最高1.16%,最低-1.26%,中位数-0.17% [1][21] - 中证500指数增强产品本周超额收益最高1.09%,最低-1.70%,中位数-0.25% [1][23] - 中证1000指数增强产品本周超额收益最高0.96%,最低-1.05%,中位数-0.08% [22][26] - 中证A500指数增强产品本周超额收益最高0.77%,最低-0.96%,中位数-0.07% [1][27] 产品规模统计 - 公募基金沪深300指数增强产品共74只,总规模793亿元 [18] - 中证500指数增强产品共71只,总规模432亿元 [18] - 中证1000指数增强产品共46只,总规模150亿元 [18] - 中证A500指数增强产品共57只,总规模226亿元 [18] 方法论框架 - 采用最大化单因子暴露组合(MFE)方法检验因子有效性,控制行业暴露、风格暴露等实际约束条件 [28][29] - 公募重仓指数构建基于普通股票型和偏股混合型基金持仓,选取累计权重达90%的股票作为成分股 [32][33]
重塑投资 公募AI量化大变革已至
中国基金报· 2025-09-15 00:41
行业变革趋势 - 公募量化投资正从传统量化全面向AI量化转型 数据与算法重塑投资决策方式 [1] - 行业面临降薪降费 人才流失和主动管理能力弱化挑战 推动AI技术为基础的投研体系改革 [2] - 产品工具化率提升 某中型公募产品工具化率超过70% 预计2026年完成智能投研升级 [2] 技术应用差异 - AI量化能处理非标准化数据 包括研报文本 行业政策和社交媒体情绪 显著提升超额收益 [3] - 不同公司采用差异化路径:嫁接海外算法框架 AI与传统模型加权融合 或专注行业轮动 [3] - AI模型用于寻找传统多因子模型难以发现的特殊因子 增强投资策略多样性 [4] 数据竞争核心 - 数据质量成为差异化关键 非结构化数据处理能力决定模型信息密度 [5] - 整合内部非结构化资产 包括研究员笔记 电话会议录音和产业链群聊记录 通过NLP技术转化 [5] - 专业团队基于经验选择有价值特征数据 而非全量输入 形成竞争优势 [6] 竞争优势与挑战 - AI量化覆盖全市场5000多只股票 不受情绪影响 保持投资纪律性 [6] - 客户忠诚度较低 业绩波动易导致规模缩水 需持续争取超额收益 [6] - 中小基金公司缺乏平台优势 通过构建数据平台+策略工厂双引擎应对竞争 [2]
重塑投资,公募AI量化大变革已至
中国基金报· 2025-09-14 14:00
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不断成熟和投资理念持续革新,公募量化投资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数 据与算法正在重塑投资决策的方式,一场深刻的行业变革已经到来。 【导读】重塑投资,公募AI量化大变革已至 目前,越来越多的基金公司将AI技术深度植入投资决策核心,尤其量化投资已由传统量化全面向AI量 化进军。 "AI军备竞赛"持续升温 在公募行业,"AI军备竞赛"持续升温。 据了解,为应对行业降薪降费和人才流失带来的挑战,一家国企背景的中型公募已开始整体推行以AI 技术为基础的投研体系改革,并将主动权益部与指数量化投资部进行整合。随着数据平台与投研平台打 通,公司大部分新基金都以量化为底,产品工具化率超过70%。据该公司相关部门总经理介绍,接下来 将继续投入,预计2026年将完成从数据平台到智能投研的升级。 据其透露,随着行业整体走向工具化、指数化,主动管理能力被弱化,叠加费率不断下降,留住优秀人 才更加困难。中小基金公司面临巨大压力,缺乏平台优势难以应对竞争,因此,公司着力构建了"数据 平台+策略工厂"双引擎,旨在形成差异化竞争力。 相对而言,大部分公司的AI转型在量化部门内部进行。一家银行系公募的量化投资部几年前便启 ...
重塑投资,公募AI量化大变革已至
中国基金报· 2025-09-14 13:54
【导读】 重塑投资,公募AI量化大变革已至 中国基金报记者 孙晓辉 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不断成熟和投资理念持续革新,公募量化投资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数据与算法正在重塑投资决策的方式,一 场深刻的行业变革已经到来。 目前,越来越多的基金公司将AI技术深度植入投资决策核心,尤其量化投资已由传统量化全面向AI量化进军。 "AI军备竞赛"持续升温 在公募行业,"AI军备竞赛"持续升温。 据了解,为应对行业降薪降费和人才流失带来的挑战,一家国企背景的中型公募已开始整体推行以AI技术为基础的投研体系改革,并将主动 权益部与指数量化投资部进行整合。随着数据平台与投研平台打通,公司大部分新基金都以量化为底,产品工具化率超过70%。据该公司 相关部门总经理介绍,接下来将继续投入,预计2026年将完成从数据平台到智能投研的升级。 据其透露,随着行业整体走向工具化、指数化,主动管理能力被弱化,叠加费率不断下降,留住优秀人才更加困难。中小基金公司面临巨 大压力,缺乏平台优势难以应对竞争,因此,公司着力构建了"数据平台+策略工厂"双引擎,旨在形成差异化竞争力。 相对而言,大部分公司的AI转型在量化部门内部进行。一家银行系公募的 ...
融合东西方智慧 打造系统化投资特色平台
中国证券报· 2025-09-07 20:52
公司战略定位 - 中国市场被视为贝莱德全球布局的重要增长引擎 公司管理全球资产规模达12.5万亿美元[1] - 公司2020年提交外资公募牌照申请并于2021年获批准 成为国内首家外商独资公募机构[1][2] - 当前公募和专户总规模约150亿元 共管理16只公募产品[2] 本土化发展策略 - 人才策略从国际化转向本土化 侧重挖掘熟悉中国市场的专业人士[3] - 决策机制通过简化流程提升响应速度 高管团队推动内部改革以适应市场快速变化[3] - 产品设计兼顾中国投资者对绝对收益和相对收益的需求 融入差异化要求[4] 产品体系与创新 - 系统化投资平台(SAE)管理海外资产超3000亿美元 采用AI技术迭代至第六代大语言模型[8] - 多资产管理领域拓展"固收+"产品线 针对银行及个人客户主打低波动产品[6][7] - 全球化配置重启QDLP产品发行 筹备公募基金QDII资质申请并探索互认基金渠道[7] 业绩表现与案例 - 贝莱德沪深300指增A自2024年11月成立至今年8月底净值增长率超18% 显著超越指数表现[8] - 推出中债投资优选绿色债券指数基金契合绿色金融配置需求[4] - 中证500指数增强基金结合SAE平台进行本土化改造[4] 组织架构优化 - 郁蓓华出任总经理 其招商银行及浦银安盛基金经验有助于拓展本土渠道与客户连接[5] - 王登峰调任首席资金官 其天弘基金及贝莱德建信理财经验强化固收平台与互联网渠道合作[5] - 新管理团队聚焦本土化战略落地 确保全球优势适应中国市场[5][6] 行业发展趋势 - 中国资本市场格局稳定 市值持续增长且资管规模扩大[2] - 居民和机构财富管理需求进入全球配置新阶段[7] - 系统化投资平台通过算法和AI提升决策效率 降低非系统性风险[6][8]
瑞银:机构“活水”仍在路上
华尔街见闻· 2025-09-02 13:47
市场驱动力量分析 - 当前A股市场单日成交额达到3万亿人民币水平 [1] - 推动上涨的核心动力并非来自散户大规模入市 新增投资者数量未出现爆发式增长 居民超额储蓄仍处于高位 [1] - 主要买家包括杠杆资金(融资余额创历史新高) 量化资金(指数增强产品) 以及从固收产品溢出的居民理财 [2] - M1与M2剪刀差指标在7月底出现微小翘头 预示更大规模资金迁移仍在酝酿 [2] 市场结构特征 - 行情呈现显著结构性特征 热点高度集中于人工智能等科技主题 [2] - 小盘股表现优于大盘蓝筹 符合杠杆和量化资金偏好 [2] - 由流动性驱动的市场结构解释了当前行情分化现象 [2] 估值水平评估 - 从市盈率指标看 A股已修复至历史均值水平 [2] - 股权风险溢价仍处于历史均值上方接近一倍标准差位置 [3] - 无风险收益率大幅下行系统性地抬高了A股估值中枢 [3] - A股整体估值较全球发达市场和新兴市场都处于明显折价位置 [3] 盈利预期与资金流向 - 预计全年A股利润增速约为6% [3] - 公募基金发行热潮往往跟随市场上涨后出现 下半年发行规模有望提升 [5] - 保险资金出于再平衡需求 可能从港股回流并增持A股 [5] 风格与板块展望 - 看好成长股表现 因市场上行周期中投资者风险偏好提升 [4] - 小盘股超额收益可能边际减弱 因成交量进一步大幅扩张可能性降低 [4] - 机构资金入场可能推动风格从极致小盘成长向更均衡的大盘成长过渡 [5] 核心投资主线 - 人工智能赛道受益于产业趋势 政策支持与资金偏好三重共振 [5] - 以DeepSeek为代表的技术突破重塑海外投资者对中国创新能力认知 [5] - 科技股交易热度虽提升但未达过热状态 只要基本面持续兑现行情有望延续 [5] - "反内卷"主题涵盖从上游到下游多个行业 通过调控产销 提振内需 鼓励出海等解决根本矛盾 [6] - 该过程将为行业龙头企业带来利润修复和价值重估机遇 [6]
逆市大幅加仓 多家百亿私募启动募资
新华网· 2025-08-12 05:47
股票私募仓位变化 - 股票私募最新仓位指数升至79.03%,环比提升0.82个百分点,创近八周新高 [1][2] - 56.5%股票私募仓位达满仓水平,32.21%处于中等水平,10.46%处于低仓,仅0.83%空仓 [2] - 百亿私募仓位指数74.97%,二十亿私募仓位指数79.38%,五亿私募仓位指数79.23% [2] - 二十亿私募加仓4.2个百分点,百亿私募加仓2.8个百分点,二十亿私募仓位创近二十二周新高 [2] 私募募资动态 - 2023年私募管理人备案产品15981只,较2022年24967只大幅下滑 [4] - 量化产品备案数量达4620只,占比28.91%,较2022年提升6.52个百分点 [4] - 量化产品中指数增强产品占比55.45%,股票市场中性产品占比27.27%,量化CTA产品占比17.27% [4] - 星石投资、九坤投资等多家私募在渠道开放募资,以股票多头策略产品为主 [4] 私募策略与市场观点 - 部分私募认为当前股价处于便宜位置,是中长线布局机会 [3] - 星石投资表示权益市场估值风险已充分释放,均值回归将是2024年关键驱动力量 [4] - 深圳红筹投资认为2024年全球利率见顶回落,风险资产估值压力将继续释放 [5] - 望正资产指出沪深300估值水平不高,中长期底部需保持耐心 [5] - 中欧瑞博认为股票估值处于便宜水平,2024年积极因素正在累积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