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小酥肉
icon
搜索文档
痛骂西贝的年轻人,转头捧火了河南“预制菜之王”
商业洞察· 2025-09-23 09:48
文章核心观点 - 尽管消费者对预制菜存在争议,但行业仍在快速发展,安井食品通过差异化战略和精准的市场策略,成功崛起为行业领导者 [11][28][31] - 消费者对预制菜的态度是分化的:对以次充好的高价餐厅持批评态度,但对明码标价、高性价比的品牌如麦当劳、老乡鸡等则持宽容态度 [7][9][11] - 市场争议和规范化进程反而有助于行业优胜劣汰,为安井食品等头部企业带来发展机遇 [60][61][62] 预制菜行业背景与安井食品的崛起 - 河南郑州是中国预制菜产业的发源地,孕育了三全食品、思念食品、千味央厨等知名企业 [17][19] - 安井食品创始人刘鸣鸣为避开与三全、思念的正面竞争,选择差异化路径:在产品上避开传统水饺汤圆,主攻馒头、花卷、鱼糜制品;在渠道上聚焦农贸市场与中小餐饮店,而非大型商超 [24][25] - 公司高度重视经销商关系,采用3-4名销售员服务1家经销商的模式,远超行业平均的1对2-3家 [25] - 安井食品营收从2017年上市时的34亿元增长至去年的151亿元,规模已超越早期行业巨头 [28][30] 安井食品的市场策略与成功关键 - 公司通过提供无法抱怨的低价作为核心策略之一,曾主动发起长达4年的价格战,使火锅料品类收入在2012-2016年间增长118% [42][44] - 通过在全国建设12大生产基地实现高效物流覆盖,将物流费用压缩至营收的1.9%,远低于5%的行业平均水平 [44] - 采用“大单品”战略规模化生产以降低成本,2024年拥有39个年营收过亿的大单品,其中4个单品年营收超过5亿元 [46][47] - 精准把握市场趋势,提前布局热门品类:2007年转向速冻火锅食材,2018年布局预制菜,推出面向B端的“安井小厨”和面向C端的“冻品先生”品牌 [48][49] 行业发展趋势与公司未来展望 - 安井食品的预制菜业务增长迅猛,营收占比从2023年的28%提升至2024年上半年的31%,已成为公司第二增长引擎 [40][65] - 行业规范化进程加速,《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已于2025年9月通过审查,官媒定调应满足不同消费需求,市场争议后预制菜板块股价出现上涨 [61][62] - 公司看好海外市场机遇,认为海外中餐存在的厨师短缺、标准化难题为预制菜提供了发展空间 [64] - 创始人刘鸣鸣预测,速冻菜肴的市场规模将超过速冻米面和火锅料的总和 [64]
双汇发展:目前公司推出了小酥肉、蒜香排骨、炸猪排、梅菜扣肉等产品
证券日报网· 2025-09-19 09:45
公司产品动态 - 公司近期推出小酥肉、蒜香排骨、炸猪排、梅菜扣肉等新产品 [1] - 相关新产品当前占公司营收比例较小 [1]
预制菜,没有什么可遮遮掩掩的
虎嗅· 2025-09-14 09:55
行业争议与认知差异 - 罗永浩与西贝的争议推动预制菜透明化讨论 涉及标准和大众认知差异问题 [1] - 行业从业者因担忧鲜少直接提及预制菜 尽管了解其标准化生产带来的便捷和安全 [2] - 多位餐饮品牌创始人发声支持西贝 包括胖东来于东来、巴奴杜中兵、吉祥馄饨张彪等 [1] 市场规模与增长 - 预制菜市场规模从2019年2445亿元增长至2023年5165亿元 年均增速超20% [3] - 2024年市场规模5466亿元 同比增长5.83% 增速较前几年明显放缓 [3] - 2020-2021年出现融资高峰期 以面向C端的预制菜品牌为主 [17] 发展历程 - 20世纪90年代麦当劳、肯德基带入净菜加工模式 2012年前后出现预制菜雏形 [6] - 2014年外卖兴起推动料理包市场发展 预制菜在B端进入放量期 [6] - 2016年11月农业部首次在文件中提及"预制菜"一词 [8][9] - 2020年前后因C端需求高增 预制菜进入C端市场 [17] 标准定义演变 - 2022年中国烹饪协会定义预制菜为经预加工和/或预烹调制成的预包装成品或半成品菜肴 [19] - 2024年六部门通知明确预制菜不添加防腐剂 不包括主食类食品和净菜 [20][21] - 新定义排除即食类产品、主食类产品和净菜类食品 范围显著收窄 [23] - 连锁餐饮中央厨房制作的菜肴不纳入预制菜范围 [31] 行业分类与企业布局 - 预制菜企业分为四类:上游农牧水产企业、专业预制菜企业、冷冻食品企业和餐饮企业 [25] - 代表企业包括国联水产(小龙虾、烤鱼)、味知香(半成品菜)、安井食品(速冻菜肴)等 [26] - 产品以认知度高的地方特色菜系为主 如小酥肉、鲍鱼饭等 [27] 技术创新与质量提升 - 2024年市场规模增长率从2023年33.8%降至27.3% 企业注册增长率从683.8%骤降至147.8% [24] - 行业从"数量扩张"转向"质量筛选" 低质企业加速出清 [24] - 通过冷冻、冷藏、液氮速冻和气调包装等技术实现保鲜 无需使用防腐剂 [47] 消费者认知与透明化实践 - 消费者对预制菜接受度提升 81%认为方便快捷节省时间 33.5%认为价格便宜 [47] - 老乡鸡通过颜色标识区分菜品加工等级:绿色现做(70.6%)、黄色半预制(27.7%)、红色复热预制(1.7%) [42][44] - 预制菜在餐饮端消费占比约64% 零售端占比约36% [47] 国际经验与发展方向 - 日本预制菜品类别从1973年365个增长至1991年2192个 在便捷性上持续提升 [49] - 味之素实现煎饺不需加水加油烹饪 并推出"一盘式冷冻食品"送货服务 [49] - 需通过好产品和品牌替换"预制菜"行业属性词 提升消费者认知 [50] 政策监管进展 - 国家卫健委已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制菜》列入立项计划 [40] - 国家标准草案已通过审查 即将公开征求意见 餐饮门店使用预制菜将纳入强制信息披露 [40]
海量财经丨罗永浩将预制菜推向风口浪尖!数千亿预制菜市场谁在消费?
搜狐财经· 2025-09-12 09:14
西贝预制菜争议事件 - 罗永浩2025年9月10日发微博质疑西贝莜面村几乎全是预制菜且价格昂贵 引发舆论关注[1] - 西贝创始人贾国龙迅速回应 称全国370多家门店100%没有预制菜 并对罗永浩采取法律行动[2] - 西贝公布"罗永浩菜单"显示5人13道菜消费800多元 同时宣布自9月12日起开放全国所有门店后厨供消费者参观[2] 预制菜行业定义与标准 - 2024年3月国家六部门联合发布通知 明确预制菜定义为经工业化预加工制成 加热或熟制后可食用的预包装菜肴 且不添加防腐剂[3] - 2025年9月《预制菜产品质量评价规范》正式实施 为行业提供详细标准指引[4] - 西贝主张主食类 面点类产品按国家标准不属于预制菜范畴 试图将黄馍馍等产品排除在外[4] 预制菜市场规模与消费结构 - 2024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达4850亿元 同比增长33.8% 预计2025年突破6173亿元[6] - 餐饮企业(B端)占预制菜消费量一半以上 是相关上市公司主要客户[6] - C端市场快速增长 上班族和年轻家庭成为主要消费群体[6] - 安井食品2024年上半年速冻调制食品及菜肴业务同比增长13.04% 采用B端为主 BC兼顾的渠道策略[6] 餐饮业使用预制菜的驱动因素 - 成本和效率是主要驱动力 某广式餐厅蒸品类菜目70%改用预制菜后成本显著降低[7] - 预制菜可保证连锁餐饮菜品口味一致性 减少厨师依赖 提高出餐速度并降低食品安全风险[7] - 米村拌饭通过公开使用预制菜并结合独特经营策略 将潜在劣势转化为品牌优势[7] 预制菜行业面临的挑战 - 健康隐患是消费者主要担忧 部分产品钠含量偏高易引发心血管疾病 加工过程导致维生素和蛋白质营养流失[8] - 行业存在同质化风险 可能削弱传统烹饪技艺传承 并加剧餐饮行业集中度[9] - 小型餐饮企业面临更大竞争压力 消费者饮食文化体验和社交功能可能被削弱[9] 预制菜对行业的综合影响 - 提高餐饮业效率并降低人工成本 同时保证菜品一致性[9] - 为消费者提供便捷选择 适应现代快节奏生活方式[9]
安井食品(603345):当前承压,布局修复
华创证券· 2025-08-26 02:43
投资评级 - 维持"强推"评级 目标价100元 对应2025年23.6倍市盈率 [1][6] 核心观点 - 短期基本面承压但盈利风险已释放 净利率底部或已充分明确 [6] - 公司务实收入优先强化份额导向 压力从收入端传导至利润端 [6] - 下半年积极调整战略 全面拥抱商超定制化 新品与新渠道持续加码 [6] - 以底线视角布局具备4%左右股息率支撑 向上具备增长潜力及盈利恢复空间 [6]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76.0亿元 同比增长0.8% 归母净利润6.8亿元 同比下降15.8% [6] - 单二季度营收40.0亿元 同比增长5.7% 归母净利润2.8亿元 同比下降22.7% [6] - 毛利率18.0% 同比下降3.3个百分点 主因原材料价格波动、新增工厂折旧拖累及促销力度加大 [6] - 归母净利率7.0% 同比下降2.6个百分点 [6][7] - 调整2025-2027年每股收益预测至4.23/4.62/5.16元(原预测5.19/5.71/6.39元) [6] 业务分析 - 分产品表现:二季度速冻调制/速冻菜肴/速冻面米/农副产品同比分别-1.4%/+26.0%/-9.4%/-4.8% [6] - 明星单品表现:上半年小龙虾产品营收超10亿元 锁鲜装接近8亿元(同比+9%) 烤肠体量约2亿元(同比超100%) [6] - 渠道表现:二季度经销商/特通直营/商超渠道分别同比+1.6%/+19.4%/+8.0% 新零售与电商渠道实现大双位数增长 [6] - 区域表现:华南区域增长亮眼(+28.0%) 西南(+7.9%)、西北(+9.3%)及华北(+5.8%)均实现正增长 [6] 股息政策 - 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4.25元(含税) 合计派发4.73亿元 [6] 估值指标 - 当前市盈率18倍(2025年预测) 市净率1.9倍 [2] - 总市值256.83亿元 流通市值226.01亿元 [3] - 每股净资产45.48元 资产负债率20.24% [3]
安井食品: 安井食品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5 16:42
行业概况与市场前景 - 中国速冻食品行业2024年规模约为2,212亿元人民币,是全球第二大速冻食品市场 [3] - 速冻调制食品2024年市场规模约565亿元人民币,预计2024-2029年复合年均增长率为7.1% [3] - 速冻菜肴制品2024年市场规模约868亿元人民币,预计2024-2029年复合年均增长率为16.1% [3] - 速冻面米制品2024年市场规模达771亿元人民币,新兴品类如烧麦和手抓饼成为主要增长动力 [3] - 全球速冻食品行业2024年规模达4,177亿美元,东南亚市场预计2024-2029年复合年均增长率为14% [3] - 中国人均速冻食品消费量仅10.0公斤,远低于美国(62.2公斤)、英国(45.9公斤)和日本(25.3公斤) [3] - 中国餐饮连锁化率仅为成熟市场的1/2,标准化食材需求推动行业快速增长 [3] 公司主营业务与产品 - 主要从事速冻调制食品、速冻菜肴制品和速冻面米制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3] - 产品组合含500多种产品,是行业内产品线较为丰富的企业之一 [4] - 速冻调制食品主要包括"安井"品牌鱼豆腐、鱼丸、撒尿肉丸及烤肠等产品 [4] - 速冻菜肴制品采用多品牌策略,包括"安井"、"冻品先生"、"安井小厨"等品牌,产品涵盖小龙虾、小酥肉、虾滑等 [5] - 速冻面米制品主要包括"安井"牌烧麦、奶香馒头、手抓饼及红糖馒头等 [5] - 2025年新增冷冻烘焙业务板块,产品包括吐司、菠萝包、司康等烘焙成品 [5] - 坚持每年聚焦培养3-5个"战略大单品",2024年单品年营收超过1亿元的产品有多个 [5] 财务表现与经营数据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7,604,440,456.71元,较上年同期增长0.80% [2] - 营业成本6,043,859,842.90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29%,主要因小龙虾、鱼糜等原材料采购价格上涨 [2][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75,939,959.13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5.79% [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62,921,190.81元,同比下降132.00% [2][3] - 基本每股收益2.31元/股,较上年同期下降16.00% [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5.10%,较上年同期减少1.11个百分点 [2] - 货币资金2,200,773,565.31元,较上年度末减少20.81% [19] - 存货3,709,286,017.25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2.93% [19] 生产与供应链管理 - 采用"产销协调会"机制制定月度生产计划,根据设备、人员及库存情况调整周计划 [8] - 全面上线EDI电子交换系统,打通生产系统相关设备,提高生产管理效能 [9] - 建立严格的供应商准入管理流程,包含资质审查、现场评审、样品确认等环节 [6] - 实施集团采购招投标,中标价格低于同期市场均价,有效控制采购成本 [15] - 原材料采购分为鱼糜、畜禽肉类、粉类等大宗商品和农副产品、添加剂等小额物料两大类 [5] 销售与渠道策略 - 坚持"BC兼顾、全渠发力"的渠道策略,经销模式覆盖传统渠道和线上业务 [9] - 商超客户包括大润发、永辉、沃尔玛、物美、天虹等大型卖场 [10] - 加强与美团闪购、京东秒送等线上第三方销售平台合作,参与商超直播带货活动 [10] - 特通直营渠道覆盖大型连锁餐饮、酒店、休闲食品、企业团购等领域 [11] - 与张亮麻辣烫、海底捞、周黑鸭、百胜、呷哺呷哺等餐饮连锁客户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11] - 积极拓展与新零售平台合作,包括盒马鲜生、叮咚买菜、京东超市、朴朴等 [12] - 顺应商超"宽类窄品"调改趋势,与沃尔玛、麦德龙、大润发等开展产品定制合作 [14] 技术创新与研发 - 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农业农村部冷冻调理水产品加工重点实验室等研发平台 [17] - 坚持"研发一代、生产一代、储备一代"的新品规划思路 [13] - 优化"B端及时跟进、C端升级换代"的新产品研发策略 [13] - 在锁鲜装系列上继续打造迷你化、条状化,向高端化发展 [13] - 围绕洪湖安井鱼糜资源开发嫩鱼丸、小龙虾、鱼滑、福袋系列化等新产品 [13] - 研发费用39,930,220.32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1.78% [19] 战略发展与投资布局 - 2025年7月完成对江苏鼎味泰食品股份有限公司70%股权的收购,切入冷冻烘焙赛道 [15] - 2025年7月4日在香港交易所主板正式挂牌上市,成为国内首家"A+H"上市的速冻食品企业 [16] - 借助港股上市优化全球市场布局,推进国际化战略 [16] - 港股募资主要用于战略合作及外延式并购,拓展东南亚、欧洲及北美等海外市场 [16] - 计划通过直接投资在海外本地化建厂自营,以及并购拥有成熟市场的冷冻食品企业 [16] 数字化与智能化建设 - 大力推进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全协同、全链接 [18] - 商业智能(BI)系统能够实时分析产品、客户、区域市场等各维度信息 [18] - 引入AI技术,以数字化赋能各业务环节 [15] - 在采购端智能分析数据预警风险,在生产端利用数据分析和物联网系统提升智能化生产效率 [15] - 2023年成为国内速冻食品行业首家达到"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等级叁级"的企业 [19] - 上榜"中国标杆智能工厂百强榜",彰显在智能制造方面的领先地位 [19] 利润分配方案 - 拟以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登记的总股本扣减回购专用证券账户股份数为基数 [1] - 向全体股东每股派发现金红利1.425元(含税) [1] - 截至2025年8月11日,总股本333,288,932股,扣减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中1,160,900股后为332,128,032股 [1] - 拟派发现金红利473,282,445.60元(含税),占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70.02% [1]
安井食品(02648) - 海外监管公告 - 2025年半年度报告(A股)
2025-08-25 11:35
业绩总结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76.04亿元,同比增长0.80%;利润总额8.86亿元,同比下降16.51%;净利润6.76亿元,同比下降15.79%[29] - 2025年半年度拟每股派发现金红利1.425元(含税),拟派发现金红利473,282,445.60元(含税),占半年度净利润比例70.02%[13] - 2025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1.63亿元,同比下降132%[29][31]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成本60.4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29%;销售费用4.41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4.84%[64][66][67] 用户数据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普通股股东总数为35,400户[139] 未来展望 - 2024 - 2029年中国速冻食品行业预计复合年均增长率为9.4%,全球预计为6.0%[37][38][39]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公司升级拳头产品锁鲜装系列,推广虎皮炸蛋等产品,推出C端“肉多多烤肠系列”[56] 市场扩张和并购 - 2025年7月公司完成对江苏鼎味泰70%股权及鼎益丰100%股权收购,切入冷冻烘焙赛道[58] 其他新策略 - 公司按“三路并进”经营和“BC兼顾、全渠发力”渠道策略,在速冻食品领域稳健发展[54] - 公司建立适合自身发展的经销模式,提升经销商经营水平,有商超标准销售和寄售代销两种模式[49][50] - 公司重视线上电商渠道建设,拓展与新零售平台合作,深化与盒马鲜生等的产品定制合作[52][53]
神农集团收盘下跌2.10%,滚动市盈率18.13倍,总市值166.64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8-14 13:27
股价与估值表现 - 8月14日收盘价31.75元 单日下跌2.10% 滚动市盈率18.13倍 总市值166.64亿元 [1] - 公司市盈率显著低于行业平均水平43.16倍及行业中值44.07倍 在行业中排名第34位 [1][2] - 市净率3.36倍 高于行业中值2.75倍但低于行业平均3.94倍 [1][2] 机构持仓情况 - 截至2025年一季报共有11家基金持仓 合计持股578.14万股 持股市值达1.78亿元 [1] - 机构持股数量与市值反映市场关注度 [1] 主营业务构成 - 主营业务涵盖饲料加工销售 生猪养殖销售 生猪屠宰及生鲜猪肉销售 食品深加工销售 [1] - 主要产品包括饲料 商品猪 仔猪 白条猪肉 猪头 内脏 小酥肉 午餐肉 肉肠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一季报营业收入14.72亿元 同比增长35.97% [1] - 净利润2.29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6510.85% 销售毛利率达22.90% [1] 行业对比数据 - 行业总市值平均120.66亿元 中值43.72亿元 公司市值166.64亿元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2] - 同行业可比公司市盈率区间为天邦食品6.70倍至新希望15.17倍 公司估值处于行业中游 [2] - 市净率对比显示牧原股份3.37倍与公司3.36倍基本持平 高于温氏股份2.73倍 [2]
神农集团收盘上涨2.53%,滚动市盈率18.94倍,总市值174.09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8-08 11:33
公司股价及估值 - 8月8日收盘价为33.17元,单日上涨2.53%,总市值174.09亿元 [1] - 滚动市盈率PE为18.94倍,静态PE为25.35倍,市净率3.51倍 [1][2] - 行业平均PE为43.83倍,行业中值PE为43.54倍,公司PE显著低于行业水平 [1][2] 机构持仓情况 - 截至2025年一季报,共有11家基金持仓,合计持股578.14万股,持股市值1.78亿元 [1] 主营业务构成 - 主营业务包括饲料加工销售、生猪养殖销售、生猪屠宰及生鲜猪肉销售、食品深加工销售 [1] - 主要产品涵盖饲料、商品猪、仔猪、白条猪肉及各类猪肉深加工食品如小酥肉、午餐肉等 [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4.72亿元,同比增长35.97% [1] - 净利润2.29亿元,同比大幅增长6510.85% [1] - 销售毛利率达22.90% [1] 行业对比 - 公司总市值174.09亿元,高于行业平均值122.57亿元和中值44.67亿元 [2] - 同行业可比公司PE范围:天邦食品6.93倍至新希望15.42倍,公司估值处于中游水平 [2] - 头部企业牧原股份总市值2564.77亿元,温氏股份1177.75亿元,显示行业集中度分化明显 [2]
成都拿出多项改革真招惠企 践行“有需必应、无事不扰”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5 08:55
每经记者|杨弃非 每经编辑|杨欢 昨日(8月4日),成都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外发布擦亮"有需必应、无事不扰"营商品牌的相关情况。 各区(市)县作为成都引进和服务企业的具体承载,关系着如何让"有需必应、无事不扰"落实落地的成 效。在发布会现场,成都郫都区、高新区、武侯区、新津区分别拿出具体方案,这些针对产业发展特色 的改革事项,也让成都精准高效的服务有了更加具体的轮廓。 归根结底,企业才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阅卷人"。记者从现场了解到,有影视公司得以迅速完成立项备 案、拍摄上映,大大缩短摄制周期;有高新技术企业成功找到了"上下游";还有食品企业得以走出国 门,拥抱更广阔的海外市场…… 推进"影视拍摄一件事"改革 位于郫都区的成都影视城,目前正立足"西部影视时尚之都"定位,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和美誉度的 影视产业新城。郫都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叶茂指出,去年以来,郫都通过推进"进解优促"工作,了解到影 视企业对于审批效率和摄制成本的需求,并针对性地推进了"影视拍摄一件事"改革。 在提升审批效率上,成都影视城设立了"成都影视城企业综合服务驿站",将政策咨询、工商注册、影视 拍摄许可等15项基础服务事项下沉园区、一站办理,累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