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养老保险

搜索文档
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已超10.7亿人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8 14:02
9月26日,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就业和社会保 障工作高质量发展成就。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王晓萍在发布会上介绍,"十四五"期间,我国就业局势总体稳定,就业结构 持续优化,就业质量稳步提升。截至8月底,城镇新增就业累计达到5921万人,超额完成5500万人的目 标任务。城镇调查失业率前四年均值为5.3%,低于5.5%的预期控制目标。就业稳,为稳定经济社会发 展大局提供了有力支撑。 目前,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0.72亿人,比"十三五"末增加7300多万人,参保率从91%提高到 95%以上。"十四五"以来,三项社会保险基金收支总规模69.27万亿元,基金累计结余9.81万亿元,基金 支撑能力稳中有升,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更可靠更充分的社会保障。 促进新就业形态人员权益保障水平稳步提高 近年来,外卖员、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形态人员规模不断扩大。对此,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李 忠在发布会上表示,"十四五"期间,人社部会同有关部门积极探索,完善权益保障制度,推动政策落实 落地,促进新就业形态人员权益保障水平稳步提高。 在健全制度体系方面,首先是筑起权 ...
国家统计局:社会保障体系全球规模最大,保障水平不断提升
北京商报· 2025-09-28 02:20
医疗保障惠及全民。2024年末,全国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3.3亿人,参保覆盖面自2018年起持续稳定 在95%左右;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均财政补助标准达到670元,比2020年增长21.8%。2024年,基本 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政策惠及农村低收入人口就医2.2亿人次。个人卫生费用占卫生总费用的 比例从2020年的27.7%下降到2023年的27.3%,个人看病就医负担不断减轻。 社会救助力度不断增强。 2024年末,我国城市、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分别为625.0万人、3361.5万人;城市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 平均标准分别为每人每月798.1元和593.9元,分别比2020年增长17.8%、19.5%,保障效能持续提升。 北京商报讯(记者 和岳)9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十四五"以来社会民生统计报告》。其中: 养老 保险不断提质扩面。2024年末,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0.7亿人,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养老金由 2020年的2900元左右提高到2023年的3162元。2024年末,全国参加企业年金职工人数为3242万人,企业 年金积累基金规模达36422亿元,分别比2020年末增长19.3%和61 ...
“十四五”就业目标超额完成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7 02:40
国务院新闻办9月26日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高质量发展成就。 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8月份,全国城镇不包含在校生的16—24岁劳动力失业率为18.9%,比去年同期提高0.1个百分点,比上月提高1.1个百分 点。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部长王晓萍说,"十四五"期间,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加,2022年起每年超千万,这是宝贵的人才资源,也是就业工作的重中 之重。 "国务院每年专门开会部署,我们会同有关部门连续出台政策文件,坚持市场化、社会化就业方向,完善就业政策体系,拓宽就业渠道,稳定 青年就业局势。"王晓萍说。 有关部门面向毕业生开展实名服务,离校前推动就业公共服务向校园延伸,离校后对未就业毕业生至少提供1次政策宣介、1次职业指导、3次 岗位推介、1次技能培训或见习机会,也就是"1131"服务。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副部长颜清辉说,人力资源供需不匹配,是当前我国就业领域面临的主要矛盾,突出表现在"就业难"与"招工难"并存。 "三类人"的"三个民生问题"很受社会关注,分别是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权益保障问题、企业退休职工的养 ...
“十四五”就业目标超额完成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7 02:21
"三类人"的"三个民生问题"很受社会关注,分别是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权益保障问题、企业退休职工的养 老保险金发放问题。 发布会上披露的一组数据,显示了"十四五"时期上述领域的成果。 截至8月底,城镇新增就业累计达到5921万人,超额完成5500万 人的目标任务。目前,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地区累计有超过2000万新就业形态人员缴费参保 。 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 记者丨王峰 编辑丨张星 国务院新闻办9月26日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高质量发展成 就。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8月份,全国城镇不包含在校生的16—24岁劳动力失业率为18.9%,比去年同期提高0.1个百分点,比上月提 高1.1个百分点。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部长王晓萍说,"十四五"期间,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加,2022年起每年超千万,这是宝贵的人才资源,也是就业 工作的重中之重。 "国务院每年专门开会部署,我们会同有关部门连续出台政策文件,坚持市场化、社会化就业方向,完善就业政策体系,拓宽就业渠 道,稳定青年就业局势。"王晓萍说。 有关部门面向毕业生开展实名服务,离校前推动就业公共服 ...
热点思考 | 社保改革,新的“破局点”?(申万宏观·赵伟团队)
申万宏源宏观· 2025-08-26 10:05
我国社保体系发展现状 - 建成世界最大社保体系 基本养老保险参保10.6亿人 基本医疗保险参保13.3亿人 失业保险2.4亿人 工伤保险3亿人 生育保险2.5亿人[4][14] - 形成多层次养老保障格局 包含基本养老保险 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 个人养老金三支柱体系[3][12] - 缴费机制采用用人单位与职工共担模式 职工养老保险单位费率16% 个人费率8% 医疗保险单位费率8.5% 个人费率2%[16] 社保体系面临压力 - 养老保险基金自2013年起征缴收入持续低于支出 2023年财政补贴达1.75万亿元 占一般财政支出6.4%[5][28] - 城乡养老待遇差距显著 2023年城镇职工人均年领取4.5万元 城乡居民仅2671元[5][28] - 医保基金2016年起支出持续大于征缴收入 2023年财政补贴6735亿元 其中居民医保占比98.19%[6][40] 可持续性缓解措施 - 延迟退休可延长缴费年限 研究显示退休年龄推迟4.8年可使养老保险缴费率从20%降至16%[7][52] - 全球前七大养老金市场配置中股票占45% 债券占33% 我国养老金固收类资产占比89.5% 权益类配置存在提升空间[8][61][67] - 美国养老金账户中IRAs与DC计划占比近六成 401(k)计划形成股市长期需求 专业机构管理提升资金稳定性[8][73]
“十五五”规划系列之二:社保改革,新的“破局点”?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8-26 09:44
社保体系现状与规模 - 截至2023年底建成世界最大社保体系,基本养老保险参保10.6亿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13.3亿人[2] - 社保基金以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为核心,2023年二者收入占比分别为68%和30%,合计超97%[27] - 职工社保缴纳机制中用人单位总费率约28%,个人费率约10%[2] 社保体系面临压力 -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自2013年起征缴收入低于支出,2023年财政补贴达1.6万亿元,占一般财政支出6.3%[3] - 社科院测算2028年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当期结余或首现负数[3] - 城乡养老待遇差距显著,2023年城镇职工人均年领取4.5万元,城乡居民仅2671元[3] - 医保基金2016年起支出大于征缴收入,2023年财政补贴6735亿元,占财政支出2.5%[4] 可持续性缓解措施 - 延迟退休是关键举措,中国当前退休年龄男性60岁、女性55岁,低于OECD国家平均水平[5] - 研究显示退休年龄推迟4.8年可使养老保险缴费率从20%降至16%[5] - 全球前七大养老金市场配置中股票占45%、债券占33%,中国养老金固收类占比89.5%,权益类占比较低[5] - 2024年中国养老金固定收益类资产2.2万亿元,港股类收益率达15.9%但占比偏低[5]
医保费去哪儿了?(监督哨)
人民日报· 2025-08-11 21:42
核心事件概述 - 云南省陆良县某村村委会副主任吴某良利用职务便利截留村民医疗保险费及社保资金 涉案总金额达4.34万元[1] - 涉事人员通过代缴服务截留6户8名群众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费用 并长期截留精神障碍人员低保金与公益性岗位工资补贴[1] - 事件通过县委巡察组入户走访发现 经比对相关部门原始记录后确认资金未缴状态[1] 处理结果 - 涉事人员被责令全额退赔侵占款项 所有群众损失均获得赔偿[2] - 吴某良被依法作出责令辞职处理 纪检监察机关开展全面核查[1][2] 制度监管方向 - 基层需规范小微权力运行 强化大数据等手段监督民生资金流向[2] - 要求畅通群众举报渠道 织密制度笼子以防范代办服务中的廉政风险[2]
菏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626.9万人
齐鲁晚报· 2025-08-06 22:59
核心观点 - 菏泽市通过"全民参保·'菏'家幸福"项目推动社保体系全面覆盖 截至6月底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626.9万人 基本实现应保尽保目标 [1] 数据化扩面策略 - 构建全民参保数据库 通过跨部门数据比对掌握1.1万条企业扩面数据和5.3万条个人扩面数据 [2] - 针对灵活就业人员等四类重点群体分类推送参保政策 上半年企业养老保险新增参保3.38万人 [2] - 向不同群体精准发送参保提示短信 包括未参保企业法人 中断缴费人员及有缴费能力居民 [2] 服务模式创新 - 推出"社保+"新模式 依托110个固定网点和32支流动服务队实现社保业务就近办理 [3] - 曹县设立"社保+银行"服务点59处 "社保+医院"8处 "社保+社区"30处构建便民服务生态圈 [3] - 组建专业社保规划师队伍 提供参保缴费规划和养老金测算等个性化服务 [3] 全域宣传体系 - 组建多方参与的宣传服务队伍 开展进工地 进校园等六进线下宣传活动 [4] - 线上通过微信公众号等媒体渠道强化政策传播 上半年累计走访企业800余家 家庭1200余户 [4] - 发放宣传资料15万份 推动社保服务从柜台办理向场景服务转型升级 [4]
【发展之道】 进一步改善民生制度供给大有可为
证券时报· 2025-07-07 18:22
社会保障体系 - 我国建成全球最大社会保障体系 基本养老保险覆盖10.7亿人 基本医疗保险覆盖13.2亿人 但存在城乡/企业性质/就业形态间的显著待遇差异 灵活就业群体断保弃保问题突出[1] - 政策将增强社会保障公平性列为首要任务 重点解决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业态从业者参保问题 全面取消就业地参保户籍限制 完善转移接续机制[2] - 医疗保险改革方面 建立与居民可支配收入挂钩的筹资机制 对连续参保者提高大病保险支付限额 推进医保个人账户跨省共济[2] 基本公共服务 - 当前公共服务存在城乡/城市规模/人口流动性的分配不均 导致资源配置低效 政策强调建立存量设施统筹机制 动态调整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3] - 教育领域实施5年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全覆盖计划 新建改建1000+优质高中 扩大优质高中招生指标到校比例 高等教育将布局新型研究型大学 提高本科招生规模[4] - 医疗领域推动资源下沉县级医院 建设城市医联体 建立远程医疗网络 推广"分布式检查+集中诊断"模式[4] 养老托育服务 - 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要求不低于80% 10年内推动大城市实现80%以上社区普惠托育覆盖[4] - 重点提升医养结合服务能力 多渠道增加公建托位供给 嵌入式托育成为发展重点[4] 社会服务优化 - 政策强调服务供给多样化与便捷化 发展社区生活服务 降低民众获取成本 重点关注留守儿童/大龄青年/失能老人群体需求[5] - 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优先新增基本公共服务事项 提升服务可及性与包容性[3][5]
圆桌讨论:专家呼吁多方协同发力,以全生命周期视角提升家庭养老金融健康韧性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6-14 09:51
中国养老金融发展现状与挑战 - 中国养老金融体系以三支柱为核心,但第一支柱基本社保难以满足优质退休生活需求,第二支柱企业/职业年金和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成为关键[4] - 中国养老金资产积累与OECD国家差距显著,OECD国家个人养老金资产占GDP比例普遍超90%,中国仅约4%[4] - 国家电网湖北公司职工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覆盖率达93%,显示自愿参与的第三支柱有较大提升空间[4] 养老金融政策不足与改进方向 - 三大支柱资金规模不足,低收入群体保障需加强,政策应扩大资金来源并推动企业年金和第三支柱发展[5] - 欠发达地区面临资金、服务和产品供给不足,需通过资源转移和财政支持改善养老金融环境[5] - 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依赖财政补贴,建议发行特种国债提高流动性和收益率[13] - 第二支柱覆盖人数仅7200万,建议将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与住房公积金"三金合一"扩大覆盖率[13] 保险机构在养老金融中的角色 - 寿险公司可提供长期保障和稳定现金流,将当下资产转化为未来养老现金流[7] - 保险机构正构建"保险+服务+体验"生态网络,覆盖医疗康养、居家养老等刚需服务体系[7] - 80后客户倾向灵活分阶段养老方式,75岁前更愿意"动起来"[7] 个人养老金制度优化与国际经验 - 中国个人养老金开户超7000万但有效参与度低,缴费人数和额度均偏低[8] - 当前税收递延机制对中低收入群体激励不足,部分未纳税人群因制度需缴税降低参与意愿[8] - 可借鉴国际"前端纳税、后端免税"模式或政府补贴机制,激发中低收入群体参与[8] 70/80后养老金融挑战与建议 - 70/80后面临"4-2-1"家庭结构压力,需同时承担父母养老、房贷和教育等多重负担[9] - 30-40岁群体约10%未进行任何养老财富储备,因养老意识不足和生活压力大[9] - 建议利用专业测评工具量化养老需求,通过"一张保单两代共享服务"增强养老规划认知[11] 养老金融与养老服务融合 - 养老设施设计需更贴合老年人实际需求,避免资源浪费和环境不佳问题[12] - 人工智能可提升养老服务效率,金融机构应支持创新并提供低成本资金[12] - 需加强养老资金管理风险控制,防范金融诈骗保障资金安全[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