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财险

搜索文档
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荣膺中国财经价值榜“最佳公司治理金融机构”奖项
全景网· 2025-09-28 11:07
活动背景 - 2025全球商报经济论坛暨「金鲲鹏」中国财经价值榜颁奖盛典于2025年9月26日在香港举行 由全球商报联盟和香港商报联合主办[1] - 论坛主题为"在世界变局中拥抱新机遇" 聚焦中国经济发展新动能和香港独特优势 已举办七届[3] - 超300位嘉宾出席 包括中国内地及香港特区政府官员、券商高管、投资机构及上市公司负责人[3] 奖项评选标准 - 「金鲲鹏」中国财经价值榜以创新性、公司治理、价值力、战略前瞻性、成长性、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六大维度为评判标准[5] - 综合客观指标和主观指标两大数据计分 经过报名初审、数据采集审定、专家评审和组委会定榜环节[5] - "最佳公司治理金融机构"奖项基于治理架构、透明度、风险管理、股东权益、社会责任五大核心维度评估[5] 公司获奖情况 - 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荣获"最佳公司治理金融机构"奖项[1][5] - 公司在治理架构、风险管理、股东权益保护等方面表现优异 体现治理体系建设成效[5]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为中国第二大财产保险公司 2024年原保险保费收入达3218.2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6.5%[6] - 经营主险超1000种 业务范围涵盖车险、企财险、农险等法定财产保险及国际再保险业务[6] - 服务网络覆盖全国 累计服务超2亿个人客户及数百万家机构客户[6] 公司治理体系 - 构建权责清晰的"四会一层"治理机制 实现党委引领、董事会决策、监事会监督、管理层执行的有机统一[6] - 承接平安集团上市公司治理规范 确保董事会专业性与独立性 专业委员会设置合理[6] - 建立"价值共创、成果共享"的高管激励机制 通过绩效挂钩和中长期激励推动战略目标实现[7] 风险管理与股东权益 - 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强化风险识别、评估与应对能力 保障稳健运营[7] - 通过稳定分红政策、累积投票制度及异议股东回购安排保护股东权益[8] 社会责任实践 - 将ESG理念深度融入公司治理与日常运营 践行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和风险减量服务[8] - 紧跟国家"五篇大文章"、"国十条"等战略部署 推进数字化转型和科技赋能[5]
应对台风“桦加沙”,广东保险业已支付保险赔款2125.88万元
北京商报· 2025-09-26 11:49
北京商报讯(记者 胡永新)9月26日,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截至9月25日10时,受台风"桦加沙"灾害 影响,广东金融监管局辖内保险业累计接到报案1.14万件,估损金额2.29亿元,已支付保险赔款2125.88 万元。其中,车险报案9810件,估损金额9601.14万元,已支付赔款120.7万元;农业保险报案920件,估 损金额4243.93万元,已支付赔款197.22万元;企财险报案431件,估损金额3602.19万元,已支付赔款8.6 万元;巨灾保险报案3件(珠海、江门、湛江),估损金额4440万元,已支付赔款1800万元。 另外,据深圳金融监管局统计,截至9月25日15时,受台风"桦加沙"灾害影响,深圳全辖保险业累计接 到报案1456件,估损金额2599.34万元,已支付保险赔款19.26万元。其中,车险报案1082件,估损金额 990.78万元,已支付赔款3.7万元;企财险报案119件,估损金额712.56万元,已支付赔款0.2万元。"深圳 惠家保"报案47起,估损金额6.93万元,已支付赔款3.83万元。 ...
从赔付到风控 强台风“桦加沙”应对背后的保险业角色转变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4 11:45
台风灾害应对与保险业响应 - 第18号台风"桦加沙"预计以强台风或超强台风级别登陆广东 沿海海面将出现10~16级大风和阵风17级以上[1] - 应急管理部门组织相关地区和部门全力防范应对台风灾害[1] - 保险业在台风预警后立即启动风险减量排查 平安产险锁定高风险企财险客户并派遣风控团队赴广东开展隐患排查[1] 保险理赔服务创新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要求加强监测预警和理赔服务 简化理赔流程 做到能赔快赔、应赔尽赔、合理预赔[4] - 中国太保产险开通"台风灾害绿色授权通道" 实行单证简化服务 截至9月24日15:00已收到台风相关报案325笔(车险287笔 非车险35笔 农险3笔)[4] - 中国人寿财险在台风登陆前完成天气指数保险赔付 茂名和阳江地区8笔赔款共计6.5万元实现"台风未登陆 赔款已到账"[5] 保险产品与服务转型 - 天气指数保险通过气象要素与经济损失量化关联实现自动理赔 无需实地查勘[5] - 保险业从传统"事后理赔"向"事前预警、事中防控、事后补偿"全流程服务转型[6] - 广东地区推出普惠型家庭综合保险 覆盖台风暴雨房屋被淹、火灾爆炸、水管爆裂等常见居家风险[7] 巨灾保险制度发展 - 广东省建立"财政+巨灾指数保险"制度 已覆盖全省20个地市[7] - 巨灾保险分散地震、飓风、海啸、洪水等自然灾害造成的巨大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风险[7] - 2024年巨灾保险保障范围扩大至台风、洪水、强降雨、滑坡等灾害 基本保险金额实现翻倍[8] 行业风险应对策略 - 全球自然灾害损失增加凸显风险应对重要性 需依靠适应、保险和减缓三大措施[2] - 保险服务增量即风险减量 保险公司将服务链条延伸至风险识别、预警和防控全生命周期[7] - 各类主体需采取长期风险减缓和适应方法 提升自然灾害韧性并发挥保险对剩余风险的保障作用[2]
恒邦保险迎新掌门人,承保亏损难题待解
北京商报· 2025-09-23 13:05
掌门之位易主 江西金融监管局近日发布的批复显示,核准李劲恒邦保险董事长的任职资格。 恒邦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邦保险")迎来新掌门人。9月23日,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近日,江西金融监管局正式核准李劲恒邦保险董事长 的任职资格。目前,该公司官网尚未更新李劲的简历。对于恒邦保险而言,虽连续多年盈利,但承保亏损问题待解。 2024年,该公司迎来开业以来的首次增资,同时股东结构有所变化,这将如何影响恒邦保险?同时该公司坚持的"布局全国"战略,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 江西金融监管局表示,恒邦保险应要求上述核准任职资格人员严格遵守金融监管总局有关监管规定,自行政许可决定作出之日起2个月内到任,并按要求及 时报告到任情况。 去年刚过完十周年生日的恒邦保险,成立于2014年12月30日,总部位于南昌市,是江西省目前唯一一家全国性法人保险公司。 将目光拉回至2023年,原江西银保监局核准了潘淦的董事长任职资格。而此次李劲的获批,意味着恒邦保险董事长一职将"易主"。 北京商报记者通过该公司官网的"董事简历"了解到,潘淦仍显示为该公司董事长,其具有丰富的金融从业经历,曾任职于江西省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 下简称"江西金 ...
保险业2025年中报综述:利润同比提升,资负驱动显弹性
国信证券· 2025-09-03 11:51
行业投资评级 - 保险业投资评级为优于大市 [1][6] 核心观点 - 新金融工具准则IFRS9放大投资收益波动 上市险企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9% [1][13] - 行业持续推进产品结构转型 分红险等浮动收益型产品占比提升推动NBV大幅增长 [2][22] - 险资持续加大FVOCI权益类资产配置力度 高分红股票配置比例同比大幅提升 [4][53] - 财产险承保利润显著优化 综合成本率同比下降1.5-2.6个百分点 [3][46] - 监管政策调整提升保险资金权益类资产配置上限 最高档比例提升至总资产的50% [55][58] 财务表现 - 营收表现分化:新华保险同比增长26.0% 中国人保增长10.8% 中国太保增长3.0% 中国平安增长2.1% 中国人寿增长1.0% [1][13] - 归母净利润表现:新华保险同比+33.5% 中国人保+16.9% 中国太保+11.0% 中国平安+6.9% 中国人寿-8.8% [1][13] - 5家上市险企保险服务收入达8315.21亿元 同比增长3.5% [2][22] - 承保利润贡献率平均为62% 投资利润贡献率平均为54% [20][21] 寿险业务 - NBV显著增长:新华保险同比增长58.4% 中国平安增长39.8% 中国太保增长32.3% 中国人保增长26.7% 中国人寿增长20.3% [2][22] - 银保渠道保费收入2549.97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46.9% [2][25] - 具体公司银保渠道表现:中国太保同比增长82.6% 新华保险增长65.1% 中国人寿增长45.7% 中国平安增长37.5% 中国人保增长24.1% [28] 财产险业务 - 三大财险公司保费收入6078.99亿元 同比增长4.1% [3][36] - 车险业务同比增长3.3% 非车险业务同比增长4.8% [3][36] - 中国财险家自车业务占比提升至73.4% 中国太保家庭自用车占比同比提升1.4个百分点 [3][40] - 综合成本率优化:人保财险95.3%同比下降1.5pt 平安财险95.2%同比下降2.6pt 太保财险96.3%同比下降0.8pt [3][46] 投资表现 - 总投资收益率分化:新华保险5.9%同比+1.1% 中国人保5.1%同比+1.0% 中国人寿3.3%同比-0.3% 中国太保2.3%同比-0.4% [4][49] - FVOCI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中国人保10% 中国平安7% 中国太保6% 中国人寿4% 新华保险3% [4][53] - 交易性金融资产占比平均29% 其他债权投资占比平均53% [54]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商业模式具备护城河优势的中国财险 及估值相对偏低的中国平安和中国太保 [4][59] - 中国财险总市值4102亿元 2025年预测EPS 1.55元 [5][60] - 中国平安总市值10448亿元 2025年预测EPS 3.83元 [5][60] - 中国太保总市值3722亿元 2025年预测EPS 8.28元 [5][60]
中国财险(02328.HK):承保端盈利亮眼 投资向好双击业绩增长
格隆汇· 2025-08-30 03:54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H1净利润同比增长32.3%至245亿元 [1] - 原保费收入同比增长3.6%至3233亿元 [1] - 综合成本率同比下降1.4个百分点至94.8% [1] - 未年化总投资收益率同比提升0.2个百分点至2.6% [1] - 拟派发中期股息每股0.24元(含税) [1] 承保业务分析 - 车险保费同比增长3.4%,综合成本率同比下降2.2个百分点至94.2% [1] - 车险费用率同比下降4.1个百分点,赔付率同比上升1.9个百分点 [1] - 非车险业务中意外伤害及健康险综合成本率达101.8%,责任险为103.6% [1] - 农险综合成本率88.4%(同比-0.6pct),企财险90.1%(同比-9.5pct) [1] - 企财险赔付率显著优化,同比下降7.3个百分点 [1] 投资业务表现 - 投资资产规模较上年末增长5.2%至7115亿元 [2] - 债券配置占比提升2.7个百分点至41.1%,其中国债及政府债占比增加2.6个百分点 [2] - 股票占比提升2个百分点至9.2%,与基金合计占比14.5% [2] - FVOCI类股票占比较上年末下降6个百分点至74%,FVTPL类占比提升6个百分点 [2] 业务展望 - 预计全年综合成本率保持较好水平,有望持续同比优化 [2] - 新能源车险发展被视为行业承保盈利重要增长点 [2] - 关注自主定价系数范围政策约束变动及保险与车企合作动态 [2] - 上调2025-2027年EPS预测至2.04/2.16/2.32元(原1.69/1.86/2.08元) [2] - 上调2025年PB目标值至1.5倍,对应目标价21.5港元 [2]
中国财险(2328.HK):投资与承保共同推动盈利增长32%
格隆汇· 2025-08-30 03:54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原保险保费收入3232.8亿元 同比增长3.6% [1] - 保险服务收入2490.4亿元 同比增长5.6% [1] - 归母净利润244.5亿元 同比增长32.3% [1] - 总投资收益172.6亿元 同比增长26.6% [3] - 拟派发中期股息每股0.24元 同比增长15.4% [1] 业务结构分析 - 车险保险服务收入1502.8亿元 同比增长3.5% 家自车保费占比提升至73.4% [1] - 非车险保险服务收入987.6亿元 同比增长8.9% 占比提升1.2个百分点 [1] - 意健险收入309.8亿元 同比增长25.1% 增速领先各险种 [2] - 农险收入231.8亿元 同比微降0.5% 保持稳定 [2] - 责任险收入185.8亿元 同比增长1.3% [2] - 企财险收入92.4亿元 同比增长4.3% [2] 承保盈利能力 - 综合成本率94.8% 同比下降1.4个百分点 [1] - 承保利润130.2亿元 同比增长44.6% [2] - 车险综合成本率94.2% 同比下降2.2个百分点 费用率下降4.1个百分点至21.1% [2] - 非车险综合成本率95.7% 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 [3] - 企财险综合成本率90.1% 同比下降9.5个百分点 [3] - 意健险综合成本率101.8% 同比上升1.9个百分点 [3] 投资业绩表现 - 总投资收益率2.6% 同比提升0.4个百分点 [1] - 第二季度总投资收益同比增长10.5% 较第一季度56.4%的增速有所放缓 [3] - 通过波段操作兑现权益资产收益及提升债券价差收入 [3] 市场地位与展望 - 财险行业市场份额达33.5% 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4] - 家自车新车市场份额39.2% 同比提升0.3个百分点 [1] - 持续推进"保险+风险减量服务+科技"新商业模式 [4] - 强化高风险业务管控 实施"价费联动"策略 [4]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374/433/504亿元 [4]
中国太保2025上半年业绩:寿险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32.3%,财险综合成本率创近年同期新低,整体经营稳中向好!
13个精算师· 2025-08-30 02:03
集团整体经营业绩 - 2025年上半年集团实现营业总收入2004.96亿元 同比增长3.0% 其中保险服务收入1418.24亿元 同比增长3.5% [4] - 归母营运利润达278.85亿元 创历史最好水平 同比增长11.0% 归母营运利润199.09亿元 同比增长7.1% [3][6] - 内含价值5889.27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4.7% 管理资产规模37729.61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6.5% [8][9] 寿险板块表现 - 寿险规模保费1934.70亿元 同比增长13.1% 新单规模保费643.77亿元 同比增长28.7% [12] - 新业务价值率15.0% 同比提升0.4个百分点 新业务价值95.44亿元 同比增长5.6% 可比口径下增长32.3% [14] - 代理人渠道规模保费1373.80亿元 同比增长0.9% 期末保险营销员18.6万人 同比增长1.6% 新增人力3.9万人 同比增长19.8% [16] - 银保渠道规模保费416.60亿元 同比增长82.6% 新业务价值36.04亿元 大幅增长156.1% 占比提升至37.8% [18] - 团政渠道规模保费128.92亿元 同比增长9.7% 职域营销新保期缴保费6.11亿元 同比增长21.8% [20] 财险板块优化 - 原保险保费收入1127.60亿元 同比增长0.9% 保险服务收入968.31亿元 同比增长4.0% [22] - 综合成本率96.3% 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 创近年同期新低 承保利润35.50亿元 同比增长30.9% [25] - 车险保费536.06亿元 同比增长2.8% 新能源车险保费105.96亿元 同比增长44% 占比达19.8% [26][27] - 非车险保费591.54亿元 同比下降0.8% 剔除个人信用保证保险后增长3.8% 健康险/企财险综合成本率分别下降1.5/1.3个百分点 [29][31] 投资板块表现 - 集团管理资产3.77万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6.5% 其中投资资产2.92万亿元 增长7.0% 第三方管理资产0.85万亿元 增长5.0% [33] - 债券投资占比62.5% 较上年末提升2.4个百分点 股权类金融资产占比14.8% 提升0.4个百分点 [35] - 净投资收益425.67亿元 同比增长8.9% 总投资收益568.89亿元 同比增长1.5% [36] 战略发展方向 - 公司聚焦主责主业 实施大康养、国际化、"人工智能+"三大核心战略 建设一流保险金融服务集团 [37]
中国财险(02328):中国人保财险(2328HK)
交银国际· 2025-08-29 08:23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报告给予中国人保财险(2328 HK)"买入"评级 目标价从17港元上调至24港元 潜在涨幅27.7%[1] - 当前收盘价为18.79港元 市值129,637.66百万港元[3] - 基于1.7倍2025年市净率进行估值[7] 核心财务表现 - 1H25净利润同比增长32.3% 未年化ROE达9% 同比上升1.3个百分点[7] - 中期分红每股0.24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5.4%[7] - 2025年预计盈利同比增长28% 2025-2027年ROE有望保持在14%以上[7] - 2025E每股盈利1.86元人民币 较前预测1.57元上调18.1%[5][9] 承保业务分析 - 上半年综合成本率94.8% 同比下降1.4个百分点[7] - 承保利润同比增长44.6% 车险和企财险为主要增长来源[7] - 车险综合成本率94.2% 同比下降2.2个百分点 主要因费用率下降4.1个百分点[7] - 非车险综合成本率95.7% 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 农险保持优异水平[7] 投资业务表现 - 投资资产较年初增长5.2% 总投资收益同比增长26.6%[7] - 股票占比上升2.0个百分点至9.2% 股票投资收益率表现优异[7] - 未年化总投资收益率2.6% 同比上升0.2个百分点[7] - 资产配置结构调整:定期存款占比下降2.0个百分点 国债及政府债占比上升2.6个百分点[7] 财务预测与估值 - 2025E收入512,327百万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5.6%[5][8] - 2025E净利润41,278百万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8.3%[5][8] - 2025E市净率1.33倍 市盈率9.3倍[5] - 2025-2027年预计综合成本率持续改善 从97.0%降至96.6%[8] 业务结构展望 - 车险占比预计从2024年61%降至2027年59%[14] - 意外伤害及健康险占比预计从2024年10%升至2027年12%[14] - 非车险报行合一推行将推动综合成本率改善[7] - 公司作为龙头财险公司竞争优势进一步凸显[7]
中国太保(601601):业绩增速转正 持续推动分红险转型
新浪财经· 2025-08-29 06:33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集团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1%至279亿元 归母营运利润同比增长7.1%至199亿元[1] - 集团内含价值较上年末增长4.7%至5889亿元 归母净资产较上年末下降3.3%至2819亿元[1] 寿险业务分析 - 太保寿险新业务价值可比口径下同比增长32.3%至95亿元 新业务价值率提升0.4个百分点至15%[2] - 新保业务规模同比增长26.3%至630亿元 银保渠道新保业务同比大幅增长95.6%[2] - 月均保险营销员18.3万人 较上年减少0.1万人(-0.5%)[2] - 新保期缴中分红险占比提升至42.5% 总保费中传统险/分红险/万能险分别占比64%/19%/12%[2] 产险业务表现 - 太保产险原保费收入1128亿元 同比增长0.9% 其中车险增长2.8% 非车险下降0.8%[3] - 综合成本率96.3% 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 赔付率69.5% 费用率26.8%[3] - 车险综合成本率95.3% 同比下降1.8个百分点 非车险综合成本率97.6% 同比上升0.4个百分点[3] - 剔除个人信保业务后非车险综合成本率下降2.3个百分点至94.8%[3] 投资业务状况 - 集团投资资产规模2.92万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7%[4] - 净/总/综合投资收益率(非年化)分别为1.7%/2.3%/2.4% 同比下降0.1/0.4/0.6个百分点[1][4] - 债券配置占比62.5% 较上年末提升2.4个百分点 股票占比9.7% 与基金合计占比11.8%[4] - 股票资产中FVOCI类占比34% 较上年末提升4个百分点[5] 业绩展望 - 投资端环比显著向好带动业绩增速扭正 调整2025-2027年EPS预测至5.2/5.5/5.7元[5] - 给予2025年PEV目标值0.75倍 对应目标价47.5元[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