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煤炭

搜索文档
日本汽车、钢铁等制造业利润暴跌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05 01:14
制造业利润下滑 - 日本制造业2024年4-6月经常利润同比下降11.5% 连续两个季度下滑[1][4] - 制造业11个品类中7个行业利润降幅超10% 包括石油煤炭、钢铁、金属制品、运输机械、化学、商用机械和通用机械[4] - 运输机械行业经常利润同比下降29.7% 钢铁行业暴跌48.2% 金属制品行业下跌36.6%[4] 全产业表现分化 - 除金融保险外全产业经常利润达35.8338万亿日元创季度历史新高[3] - 非制造业经常利润同比增长6.6% 受益于旅游需求坚挺和服务业、运输业增长[3] - 制造业与非制造业呈现显著分化态势[3][4] 美国关税政策影响 - 美国4月3日和5月3日起对进口汽车及零部件加征25%关税 乘用车关税从2.5%升至27.5%[7] - 美国6月4日起将钢铁和铝制品关税从25%提高至50%[7] - 汽车是日本最重要对美出口产品 2024年整车出口额约6万亿日元占对美出口总额近30%[7] 汽车行业具体受损 - 2024年7月日本对美汽车出口额同比下降28.4%至4220亿日元 出口量减少3.2%至12.35万辆[9] - 丰田季度营业利润因关税损失4500亿日元 全年预计损失1.4万亿日元[11] - 本田净利润同比锐减50.2% 季度营业利润损失1246亿日元[11] - 马自达损失697亿日元 日产损失687亿日元 斯巴鲁损失556亿日元 三菱汽车损失144亿日元[11] 出口贸易数据 - 2024年7月日本对美出口额同比下降10.1%至1.73万亿日元 连续4个月同比下降[8] - 日本整体出口额同比下降2.6% 创4年多来最大降幅[8] - 1069家东交所主板企业合计净利润同比减少12%至12.3万亿日元 时隔3年出现下降[11] 营业利润表现 - 运输机械行业营业利润同比下降30.7% 钢铁行业暴跌55.6% 金属制品行业下跌34.4%[7] - 日本钢铁行业该季度陷入亏损 受关税和市场需求疲软双重影响[7]
二季度日本制造业经常利润下滑11.5%
新华财经· 2025-09-01 06:03
核心观点 - 日本制造业经常利润第二季度同比下降11.5% 主要受美国关税政策及汇率因素影响[1] - 制造业经常利润连续两季下滑 其中运输机械行业降幅达29.7%[1] - 全行业设备投资同比增长7.6% 显示经济缓慢复苏但面临贸易政策下行风险[1] 行业整体表现 - 全行业(去除金融保险业)销售额同比微增0.8% 经常利润微增0.2%[1] - 制造业销售额同比增长1.3% 但经常利润同比下降11.5%[1] - 非制造业销售额同比微增0.6% 经常利润同比增长6.6%[1] 制造业细分行业 - 11个制造业行业中7个行业经常利润下滑[1] - 石油煤炭 钢铁 金属制品 运输机械 化学工业 商用机械 通用机械7个行业降幅均超10%[1] - 运输机械行业(以汽车产业为核心)经常利润降幅达29.7%[1] 企业投资与政府评估 - 全行业设备投资(含软件投资)同比增长7.6%[1] - 财务省认为经济缓慢复苏 但美国贸易政策带来下行风险[1] - 法人企业统计为日本GDP修正重要参考 每季度进行抽样调查[1]
【环球财经】二季度日本制造业经常利润下滑11.5%
新华财经· 2025-09-01 05:47
核心观点 - 日本制造业经常利润第二季度同比下降11.5% 主要受美国关税政策及汇率因素影响[1] - 制造业经常利润连续两季度下滑 其中运输机械行业降幅达29.7%[1] - 全行业设备投资同比增长7.6% 显示经济缓慢复苏但面临贸易政策下行风险[1] 行业表现 - 全行业销售额同比微增0.8% 经常利润微增0.2%[1] - 制造业销售额同比增长1.3% 但经常利润同比下降11.5%[1] - 非制造业销售额同比微增0.6% 经常利润同比增长6.6%[1] 细分行业情况 - 11个制造业行业中7个出现经常利润下滑[1] - 石油煤炭 钢铁 金属制品 运输机械 化学工业 商用机械 通用机械7个行业利润降幅均超10%[1] - 运输机械行业(以汽车产业为核心)经常利润降幅达29.7%[1] 投资与经济展望 - 全行业设备投资(含软件投资)同比增长7.6%[1] - 美国贸易政策使经济面临下行风险 需密切关注企业动向[1]
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对美国经济影响分析
金融时报· 2025-07-28 02:31
中美关税政策调整与经济影响 - 中美经贸高层会谈达成多项积极共识 双方同意于5月14日前采取有关举措 美方宣布自5月14日起调整对华加征关税措施 7月7日美国宣布提升14国关税但生效日期推迟至8月1日[1] 关税税率变化 - 中美关税政策呈现短期缓和长期博弈特征 美国平均关税税率由27%降至16% 考虑豁免产品后进一步降至14% 仍处于近50年来高位[2] - 4月11日中美关税加码后美国平均关税税率从2024年的2.4%升至27% 5月12日降级后回落至16% 1930年霍利斯穆特关税税率从14%上升至20%斜率更平缓[2] 关税对宏观经济影响 - 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评估显示美国PCE可能抬升1.7个百分点 2025年实际GDP可能下降0.65个百分点 中长期GDP可能下跌0.36个百分点[3] - 分季度看2025年二季度美国GDP可能下跌0.5个百分点 三季度下跌0.2个百分点 四季度下跌0.6个百分点 关税冲击在2026年上半年达到最大[3] - 跨国比较研究显示关税对经济影响量级基本对称但早期通胀上行斜率更陡峭 中间品关税通胀效应小但持久 终端品关税通胀效应大但短暂[4] - 若关税导致进口成本增加10% 当年CPI将上升0.41% 其中中间品占比45%贡献0.3% 终端品占比55%贡献0.5%[4] 贸易渠道影响 - 关税冲击体现为美国进口先增后减 一季度实际GDP环比转负最大拖累来自商品进口 中国港口外贸货运量等指标大幅超越季节性[6] - 5月12日中美关税缓和后中国—美国集装箱运输预订量大幅飙升 预示新一轮抢进口开启 美国电脑和皮革制品库存增速明显较高[7] - 美国出口受关税反噬影响 石油煤炭制品行业受影响最大 其出口中海外增加值占比达35.4% 基础金属和交通设备行业占比分别为15.2%和14.8%[7] 价格传导机制 - 一季度美国进口价格对关税响应不充分 转口和关税豁免是潜在原因 美国进口中来自中国的比例从2024年12月的13.2%下降至2025年3月的8.6%[9] - 3月4日美国对中国加征10%关税后 来自中国的零售商品价格开始上涨 4月2日对等关税落地加剧价格上涨 微观数据显示零售商已开始涨价[10] - 2至3月美国对华关税对核心PCE商品通胀形成0.33个百分点推升 对应0.08个百分点核心PCE通胀推升 PCE通胀与实际消费呈现负相关关系[10] 风险偏好渠道 - 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推升美国金融压力和美元指数 自特朗普胜选以来美国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大幅飙升至历史高位[11] - 金融压力增强可能抑制企业投资和工业产出 若对等关税加剧金融脆弱性 经济下行风险可能强化 通胀上行风险可能弱化[11] - 金融市场波动性强化可能导致金融压力提升 通过财富效应抑制居民消费意愿 美国居民净值/可支配收入与储蓄率呈现负相关关系[12] 美国经济前景 - 关税传导均作用于就业—消费循环 国内货运量下降和企业投资意愿下降可能导致裁员 CPI/PCE通胀上升和消费意愿下降抑制消费[13] - 高频指标显示美国失业率存在上行压力 小企业雇佣计划和失业金申领数据指向短期压力 6月新增非农就业连续第四个月超预期但零售销售回升可能因价格上涨而非实际购买力增强[14] - 美国经济或遵循从滞胀到放缓的动态路径 未来1至2个季度市场将在滞与胀问题上纠结 四季度后主要矛盾可能从滞胀转向放缓[16]
2025年6月经济数据与央行政策:多项指数回升,MLF净投放
搜狐财经· 2025-07-06 23:19
制造业PMI指数动态 - 2025年6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9 7% 较上月升0 2个百分点 景气改善但仍处下行区间 [1] - 产需指数进入扩张区间 生产指数51 0% 新订单指数50 2% 分别升0 3和0 4个百分点 食品等行业产需释放较快 [1] - 采购量指数升至50 2% 大幅回升2 6个百分点 显示企业备货意愿增强 [1] - 价格指数明显回升 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48 4% 出厂价格指数46 2% 均升1 5个百分点 石油煤炭等行业价格回升但黑色金属冶炼行业回落 [1]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表现 -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50 5% 升0 2个百分点 延续扩张态势 [1] - 建筑业指数52 8% 显著回升1 8个百分点 土木工程建筑业维持高景气 业务活动预期指数升1 5个百分点反映信心增强 [1] - 服务业指数50 1% 基本稳定 部分行业保持高景气而部分行业回落 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仍处较高区间 [1] 综合经济与政策动向 - 综合PMI产出指数50 7% 升0 3个百分点 显示生产经营活动扩张加速 [1] -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建议加大调控强度 保持流动性充裕 匹配融资与经济增长及价格目标 [1] - 央行6月24日开展3000亿MLF操作 到期1820亿 实现净投放1180亿 连续4个月超额续作 预示下半年可能持续加量操作以扩内需稳增长 [1] - 政策聚焦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 引导银行服务实体经济 通过互换便利等工具支持民营及小微企业 同时推动房地产行业稳定 [1]
美国经济:服务PMI预警滞涨风险
招银国际· 2025-06-06 01:23
服务业PMI情况 - 5月服务业PMI从4月的51.6降至49.9,低于预期52,对应年化GDP增速0.4%,近1年首次收缩[2] - 新订单指数从52.3大幅降至46.4,需求大幅走弱;物价指数从65.1升至68.7,扩张速度创2022年末以来新高[2] - 10个行业扩张较上月减少1个,8个行业收缩较上月增加2个[2] 制造业PMI情况 - 5月制造业PMI下降0.2至48.5,低于预期49.5,对应GDP增速约1.7%,萎缩幅度扩大[2] - 价格指数从69.8降至69.4,仍在近3年高位;交付时间指数升至56.1,进口指数从47.1大幅降至39.9 [2] - 7个行业扩张较上月减少4个,7个行业收缩较上月增加2个[2] 经济与政策展望 - 下半年美国经济预计将小幅滞涨,实际GDP同比增速将从1季度2.1%降至2季度1.8%、3季度1.3%和4季度1% [2] - PCE通胀从1季度2.5%升至3季度3%和4季度2.9% [2] - 未来3个月政策环境不友好,第4季度可能改善,美国或与贸易伙伴达成协定,美联储重启降息[1][2]
深度专题 | 美国经济:关税冲击的监测框架——关税“压力测试”系列之八
申万宏源宏观· 2025-05-18 11:26
关税冲击的监测框架 - 美国进口商品平均关税税率已从27%降至16%,但仍处于历史高位,可能使美国GDP下降0.65个百分点,通胀上升1.7个百分点[2][3][10] - 关税对经济影响可从贸易、价格、风险偏好三个维度监测:贸易方面体现为进口先增后减;价格方面传导至生产和消费价格;风险偏好方面推升政策不确定性[3][27] - 静态分析显示关税导致"滞胀",动态分析可能从"滞胀"转向"放缓"或"衰退",取决于关税冲突演变[19][116] 贸易维度分析 - 一季度美国出现"抢进口"现象,中国港口外贸货运量、美国集装箱到港量等数据显著超越季节性,但4月对等关税导致外贸活跃度降温[30] - 美国进口集中在税率较低的化学品(59%增速)、电子产品(37%增速)等行业,高税率行业如服装、金属制品增速较低[38] - "抢进口"导致部分行业库存增速提升,但库销比保持稳定,制造商、批发商、零售商库销比分别为1.45、1.30、1.29个月[39][44] 价格维度分析 - 一季度美国进口价格对关税响应不充分,可能因"转口"贸易和关税豁免导致传导滞后,中国在美国进口份额从13.2%降至8.6%[54][55] - 微观数据显示3月美国对中国加征10%关税后,来自中国的零售商品价格开始上涨,4月对等关税加剧上涨斜率[58] - 20%对华关税已对核心PCE商品通胀形成0.33个百分点推升,对应0.08个百分点核心PCE通胀推升[61][66] 风险偏好维度分析 - 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推升金融压力和美元指数,可能抑制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意愿,近期美元弱势因其避险资产地位受损[75][77] - 金融压力增强可能抑制投资,制造业PMI新订单-库存指数缺口预示生产面临下行压力[77][83] - 金融市场波动通过"财富效应"抑制消费,美国居民净值/可支配收入与储蓄率负相关,权益资产波动直接影响消费意愿[88][90] 经济前景展望 - 就业市场领先指标如小企业雇佣计划、失业金申领数据显示失业率有上行压力,4月非农新增17.7万人,失业率4.2%[94][96] - 消费方面零售数据走弱反映"抢购"动力透支,投资方面制造业PMI和资本开支指数显示企业投资意愿受抑制[97][102] - 经济可能从"滞胀"转向"放缓",未来1-2季度市场将纠结于"滞"与"胀",四季度后主要矛盾或转向"放缓"[116][121]
海外周报第89期:关税战下的美国库存“倒计时”-20250512
华创证券· 2025-05-12 11:42
美国库存情况 - 截至2月,美国制造和贸易环节整体实际库销比约1.5个月,制造商、批发商、零售商分别为1.9、1.3、1.4个月,处2020年疫情以来32.7%、29.5%、29.5%分位[2][8] - 假设制造商、批发商、零售商库存仅供国内零售销售,整体库存可覆盖约4.2个月销售[2][9] - 最终零售环节,家具、家电、消费电子实际库销比仅1个月,处疫情以来6.5%极低分位;机动车及零部件、建材及园林设备超2个月,处88.5%、85.2%高分位[13] - 制造和批发环节,机械设备、纺织原料及制品、家具及相关产品超2个月,处83.6%、70.4%、91.8%高分位;电气设备、电器及零部件约1个月,处1.6%低分位[13] PMI分行业调查 - 截至4月,美国ISM制造业PMI自有库存指数冲高回落至50.8%,3月为53.4%;客户库存指数降至46.2%,较3月46.8%进一步降低[4][18] - 18个制造业行业中,4月库存指数增加的有5个,下降的有8个;4月仍增加进口量但库存下滑的行业有纺织品、金属加工制品等4个[4][19] 海外重要数据 - 美国标普服务业PMI终值不及初值和预期,纽联储一年期通胀预期边际抬升;欧元区3月零售销售同比回落;日本3月家庭支出增速超预期,但工资收入增速不及预期[24][25][26] - 5月3日当周,美国WEI指数升至2.5;5月4日当周,德国WAI指数降至 - 0.17[28] - 5月3日当周,美国红皮书商业零售同比为6.9%;5月8日,美国30年期抵押贷款利率6.76%;5月2日当周,美国MBA市场综合指数环比+11%[32][34] - 5月3日当周,美国初请失业金人数22.8万人;4月26日当周,续请失业金人数187.9万人[36]
美国经济:关税短期升成本作用超过降需求效应
招银国际· 2025-05-06 12:01
服务业情况 - 4月ISM服务业PMI从3月的50.8反弹至51.6,超出预期的50.2,对应年化GDP增速为1%[2] - 物价指数从60.8升至65.1,扩张速度创22年末以来新高[2] - 11个行业扩张较上月减少3个,6个行业收缩较上月增加3个[2] 制造业情况 - 4月制造业PMI从3月的49降至48.7,好于预期的47.9,对应GDP增速约为1.8%[2] - 产出指数从48.3大幅收缩至44,为20年5月以来新低[2] - 11个行业扩张较上月增加1个,6个行业收缩较上月增加1个[2] 关税影响 - 短期关税推升成本作用超降低需求效应,预计对未来两季度美国PCE通胀推升幅度达0.6个百分点[1][2] - 远期价格上升和信心冲击将使需求紧缩效应超成本推升作用,通胀下降[2] 美联储政策 - 数据公布后,美国10年国债利率升4bp至4.36%,市场对全年降息幅度预期降3bp至76bp[1] - 5、6月美联储或保持政策利率不变,下半年或7月或9月、11月或12月各降息一次[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