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品

搜索文档
美联储降息落地,华鲁恒升TDI环评公示 | 投研报告
中国能源网· 2025-09-22 02:28
AI算力需求增长 - 中国企业级大模型日均Token消耗量在2025年上半年达到10.2万亿 较2024年下半年激增363% [1][2] - 华为预测未来10年算力总量将增长10万倍 [1][2][5] - 英伟达推动上游供应商开发MLCP微通道水冷板散热组件以应对AI GPU芯片发热量上升 [1][2][4] 化工行业动态 - 欧洲化工行业面临本土需求疲软及海外新建产能冲击的多重危机 [3] - 华鲁恒升规划在荆州投资约460亿元建设生产基地 包括30万吨/年TDI项目 [3] - 华谊集团吴泾基地永久停产 涉及甲醇设计产能95万吨(2024年利用率46.5%)和醋酸设计产能70万吨(2024年利用率70.7%) [3][4] 市场表现与估值 - 申万化工指数本周下跌1.33% 跑输沪深300指数0.89% [2] - 机器人板块表现强势 受益于特斯拉边际变化 [2] - 化工板块PB估值分位数处于2010年以来30%水平 [2] 宏观与政策环境 - 美联储降息25基点 预计年内还将降息两次 [2][4] - 中美就TikTok问题达成基本框架共识 [2] - iPhone17预售开启 消费电子行业关注产品迭代机会 [2] 技术发展趋势 - 华为预测AGI将成为最具变革驱动力 AI智能体从执行工具演进为决策伙伴 [5] - 人机协同编程将成为主流 交互方式向多模态演进 [5] - 通信网络连接对象将从90亿人扩展到9000亿智能体 新能源发电量占比超50% [5]
巴斯夫携手浙江大学院士团队!聚焦生物基化学品等领域开展合作
synbio新材料· 2025-09-19 02:33
声明: 因水平有限,错误不可避免,或有些信息非最及时,欢迎留言指出。本文仅作新材料相关领域介绍,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转载请注明来源! 近日,浙江大学衢州研究院与巴斯夫达成战略创新合作,携手共促可持续材料和工艺的发展。 添加微信请备注: 姓名+公司+职务 破解转化难题,聚焦新能源新材料 浙江大学衢州研究院于2018年12月28日揭牌成立,是浙江大学和衢州市共建的校地合作科创机构。 研究院聚焦新材料、新能源等关键核心领域开展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打造高端化学品概念验证中心与共享型中试平台,构建贯通技术攻关、概念验证、 中试熟化、基金赋能与产业应用的全链条创新体系。 资料来源: --浙江大学衢州研究院 欢迎添加小编微信,加入 合成生物/生物制造/新材料 交流群 此次合作,双方将围绕先进材料、工业生态、分子智造及生物基化学品等重点领域,共同开展关键技术、前沿引领技术及相关标准的协同研发与创新。 楼剑锋(巴斯夫大中华区董事长兼总裁)、任其龙(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衢州研究院院长)代表双方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 湖南年产5万吨合成生物制造新材料项目开工!以芦苇、秸秆为原料生产可降解高分子材料 ● 投资5000万! ...
欧元区7月贸易顺差收窄至124亿欧元 进口增长快于出口
新华财经· 2025-09-15 15:18
贸易顺差表现 - 欧元区7月商品贸易顺差124亿欧元 较去年同期185亿欧元收窄但高于市场预期117亿欧元 [1] - 对美贸易顺差从160亿欧元缩减至112亿欧元 主要因进口增长11.3%同时出口下降4.5% [1] 进口结构分析 - 总进口额同比增长3.1%达23910亿欧元 食品饮料增长9.3% 化学品增长10.6% 机械车辆增长2.0% [1] - 自中国进口增长3.6% 自英国增长1.0% 瑞士增长7.3% 土耳其增长9.0% [1] 出口结构变化 - 总出口额同比微增0.4%至25150亿欧元 食品饮料增长2.8% 机械车辆增长3.5% [2] - 原材料出口下降4.7% 燃料润滑剂出口大幅下滑18.5% 化学品出口下降6.0% [2]
上海美商会会长郑艺:中国市场需求潜力和政策优化助推外企发展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2 10:12
中国营商环境改善 - 48%受访企业认为监管环境更加透明 较去年提升13个百分点 [3] - 超过三分之一受访企业表示过去几年中国对外资企业政策法规有所改善 [3] - 41%企业对中国进一步开放市场抱有信心 较去年大幅上升 [3] - 中国政府在透明度、市场准入和知识产权保护等多个层级的努力产生实质性效果 [2] 企业经营业绩表现 - 57%受访企业在2024年实现营收同比增长 高于去年的50% [3] - 中国市场庞大需求潜力和持续政策优化是推动外企稳健发展的关键动力 [3] - 企业普遍感受到中国营商环境的显著改善 对未来市场开放的信心持续增强 [2] 中美贸易挑战 - 64%受访企业预计中美关税问题将对营收产生负面影响 [4] - 化学品行业受关税影响比例高达88% [4] - 48%企业呼吁美国政府取消所有对华商品关税和非关税壁垒 [4] - 34%企业希望恢复最惠国税率 [4] 企业发展战略 - 美国企业在华应注重创新和差异化而非简单依赖价格竞争 [5] - 企业应采取"在中国 为中国"和"在中国 为全球"两种策略模式 [5] - 明确自身核心优势 不能简单复制美国运营模式 [5] 行业影响与政策诉求 - 多个行业将受到中美贸易摩擦显著波及 [4] - 贸易摩擦与地缘政治风险仍是制约预期的主要不确定性 [5] - 企业期待两国政府建立稳定透明的制度框架 [4]
反内卷:157个细分行业供给侧全景
2025-09-02 14:41
**行业与公司** * 行业覆盖周期制造(建筑地产链 化学品 焦炭 纺织化学品 玻璃玻纤 氟化工 建材 普钢 水泥 钛白粉 有机硅) 制造(逆变器 硅料 硅片 锂电 光伏电池组件) 消费品(化学制药 服装家纺 中药) TMT(电子化学品 集成电路制造 安防设备)[1][6] * 研究基于全A股非金融企业数据 由兴业证券策略分析师团队完成[1][3][4] **核心观点与论据** * 当前供给侧改革核心不同在于产能压降速度较慢 需结合需求侧变化共同调整供给结构[1][3] * 全A非金融企业二季度产能周期和库存周期仍处底部 复苏需时间与政策累积[1][3] * 评估框架包含三个维度:供给能力(产能利用率 库存) 未来供给变化趋势(扩张性资本开支) 行业盈利表现(毛利率 亏损企业占比)[4][5] * 周期制造中“三低”行业(产能利用率低 存货低 扩张性资本开支低)生产意愿低 未来生产能力受限 加速产能出清[1][6] * 需求改善的周期品(如纺织化学品 玻璃玻纤 氟化工)利润增厚 氟化工尤为明显[1][6] * 盈利恶化的周期品(如建筑地产链建材 普钢 水泥 钛白粉 有机硅)面临极度困境[1][6] * 制造业中逆变器 硅料及硅片表现较好 锂电及光伏电池组件位于左侧底部[1][6] * 消费品中化学制药及服装家纺表现较好 中药位于左侧中后段[1][6] * TMT领域无左侧底部行业 电子化学品 集成电路制造及安防设备处于相对良好位置[2][6] **其他重要内容** * 产能利用率通过固定资产周转率近十年分位数衡量[4] * 库存通过存货累计同比近十年分位数刻画[4] * 扩张性资本开支指标包含扩张性资本开支累计同比增速和资本开支结构(资本开支/维持性资本开支)的近十年分位数[4] * 行业盈利通过毛利率和亏损企业数量占比的近十年分位数评估[5]
美对印50%关税生效!被逼到墙角的莫迪,看到了两大“救星”
搜狐财经· 2025-09-02 02:06
美国对印度加征关税影响 - 美国对印度加征25%额外关税 总税率达50% 直接冲击印度劳动密集型产业[1] - 印度对美出口产品集中在纺织服装 车辆零部件 宝石加工等依赖美国市场的行业[1] - 关税导致美国客户新订单全面停止 预计9月起对美出口额暴跌20%-30%[3] 印度出口行业受冲击程度 - 印度出口产品替代性强 美国可快速寻找其他供应商 导致市场份额被竞争对手瓜分[3] - 关税打击印度最擅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阻碍其制造业升级和全球供应链地位提升[3] - 行业面临数以万计工人失业风险 直接影响千千万万普通印度老百姓的饭碗[1][3] 印度政府应对策略 - 莫迪政府态度强硬 明确表示不会牺牲农民利益换取贸易妥协[5] - 积极开拓中国和拉美市场 中国作为印度最大贸易伙伴被视为重要出口替代市场[6] - 印度与拉美贸易额自2000年以来增长近10倍 墨西哥 巴西 智利 阿根廷成为重要贸易伙伴[6] 市场多元化战略实施挑战 - 印度出口美国的产品能否转向新市场存在不确定性 包括中国消费者对纺织品接受度[8] - 拉美市场能否消化印度原本对美出口商品体量仍是未知数[8] - 需要提升国内产业竞争力和优化出口结构 推动摆脱对美国市场过度依赖[8] 印度潜在妥协方案 - 印度对美出口额达870亿美元 难以通过替代市场完全消化[10] - 在国防 科技等关键领域仍需美国支持 可能选择妥协减少采购俄罗斯石油[10] - 可能通过变通方式满足美国要求 类似此前停止购买伊朗石油转向采购美国石油的做法[10] 印度长期战略方向 - 致力于保持外交政策独立性 通过多边合作降低对单一国家依赖[12] - 推动仿制药 加工宝石 海产品等优势行业开拓欧盟 东南亚等多元化市场[8] - 将高额关税视为改变机会 提升产品质量并成为真正的世界工厂[8]
野村首席观点 | Sonal Varma:美国对印度加征50%关税影响几何?
野村集团· 2025-08-29 09:38
美国对印度加征关税事件分析 - 美国对印度商品累计加征50%关税 其中25%为对等关税加上25%惩罚性关税 自8月27日起生效[2][3][4] - 约60%的美国从印度进口商品将面临50%关税 印度有效关税税率约为33.6%[5] - 惩罚性关税预计维持三个月 可能于11月后取消 对等关税预计在2025财年保持不变[5] 对印度经济增长影响 - 将印度2026财年GDP增长预测从6.2%下调至6.0% 反映更高关税影响[3][6] - 最坏情形下 若50%关税持续整个2026财年 对GDP冲击将达0.4个百分点 年化率为0.8个百分点[6] - 美国是印度最大商品出口目的地 占印度总出口近20% 约865亿美元 占2025财年GDP的2.2%[6] 受影响行业及传导机制 - 主要受影响出口商品包括电子产品 纺织品 宝石和珠宝 药品 化学品 工业机械和家用物品[6] - 50%关税对纺织品 宝石和珠宝 家用物品和海产品构成实际贸易禁运[6] - 出口订单减少将威胁纺织 服装 金属 化学品 宝石和珠宝及皮革制品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就业[6] 印度政府应对措施 - 启动2500亿印度卢比出口促进计划 约占GDP的0.07% 提供财政和信贷支持[7] - 预计10月和12月各降息一次 利用温和通胀和增长放缓空间实施货币宽松[3][7] - 进行商品及服务税税率改革 通过新所得税法案简化税法 推动出口市场多元化[7] 财政目标维持 - 印度2026财年4.4%的GDP财政赤字目标仍被认为可实现[3][7] - 尽管存在直接税收疲软 支出提前及商品及服务税影响不确定性等财政压力[3]
释新闻|美国今起对印度征收50%关税,印度如何应对?
搜狐财经· 2025-08-27 23:11
贸易关税政策 - 美国对印度输美商品征收25%额外关税 使总关税达50% 成为美国关税税率最高国家 [2] - 关税影响一半以上印度产品出口 涉及价值482亿美元商品 [4] - 印度将对美国关税采取报复措施 可能针对石油天然气、化学品及航空航天产品 [2][6] 行业影响分析 - 纺织、珠宝、皮革、食品和汽车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受最严重打击 [4] - 印度约55%出口产品面临30%-35%价格劣势 [4] - 药品和电子产品行业获美国关税豁免 因美国暂时无法解除依赖 [3] 贸易数据变化 - 去年美国从印度进口870亿美元商品 对印度出口420亿美元 [3] - 2025年上半年印度从美国进口能源66亿美元 同比增长70% [5] - 三分之二美国大企业在印度设有海外业务 [4] 经济影响评估 - 高额关税可能导致印度经济增长速度下降约1个百分点 [4] - 出口驱动型产业面临失业风险 产业供应链地位被削弱 [4] - 关税将打断美国"友岸外包"政策 阻碍企业将工厂从中国转移至印度 [4] 应对措施 - 印度政府调整商品及服务税 降低保险、汽车和家电成本 [6] - 考虑为出口商提供优惠银行贷款利率 扩大对拉丁美洲、非洲和东南亚出口 [6] - 印度坚持拒绝向美国放开农业和乳制品行业准入 以保护数百万人生计 [5]
达威股份:8月26日召开董事会会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7 00:11
公司治理与运营 - 公司第六届第二十二次董事会会议于2025年8月26日以现场方式召开 [1] - 会议审议《2025年半年度报告全文及摘要》等文件 [1] 财务表现与业务构成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构成:化学品占比87.65% [1] - 木材生产加工业收入占比7.55% [1] - 化工贸易收入占比2.96% [1] - 其他业务收入占比1.84% [1] 行业动态 - 宠物产业市场规模达3000亿元 [1] - 宠物智能手机等新兴产品推动行业爆发式增长 [1] - 行业上市公司普遍呈现股价上涨趋势 [1]
关税对欧盟出口冲击有多大?欧洲出口型优势是否仍在
第一财经· 2025-08-21 11:02
欧洲对美出口贸易表现 - 6月欧盟27国对美出口同比下降10%至略高于400亿欧元(468亿美元),为2023年底以来最低水平 [1] - 6月经季节性调整后欧盟对美贸易顺差从5月的156亿欧元收窄至28亿欧元 [1] - 上半年德国对美贸易顺差为302亿欧元,同比下降12.8% [1] - 上半年德国对美出口同期下降3.9% [4] 美国关税政策影响 - 美国对大多数欧盟输美商品征收15%的所谓"对等关税",远高于此前美欧间平均不足5%的关税水平 [4] - 汽车生产商面临25%关税,钢铁和铝生产商面临高达50%关税 [4] - 8月美国将407个产品类别纳入50%钢铁和铝关税征收范围,涵盖风力涡轮机、重型设备等产品 [5] - 新一轮美方关税可能使德国对美出口减少20%至25% [4] 重点行业出口数据 - 6月欧盟贸易顺差缩减主要因化学品出口疲软 [4] - 上半年德国对美汽车及零部件出口下降8.6% [5] - 上半年德国机械出口下降7.9% [5] - 制药业一季度因规避关税影响增长超过预期 [6] 产业链与贸易模式变化 - 3月欧盟对美出口飙升至近720亿欧元历史高位,因美国进口商在关税宣布前囤积商品 [4] - 自4月以来美国来自欧盟的进口量大幅下降,明显低于2024年平均水平 [6] - 关税叠加计算方式复杂(如钢铝占比50%产品需分别计算不同关税),可能导致产业链重构 [5] 经济增速与贸易多元化 - 欧元区二季度经济增长0.1%,但三季度经济增速预计继续放缓 [3][6] - 欧盟正寻求与阿联酋、新西兰、印度等经济体开启或重启贸易谈判 [8] - 区域贸易协定成为应对贸易限制的务实选择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