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石化

搜索文档
中国企业500强出炉!(附榜单)
智通财经网· 2025-09-15 11:56
中国企业500强总体表现 - 2025中国企业500强总营业收入达110.15万亿元,规模总量较上年保持增长态势[1] - 入围门槛提升至479.6亿元,较上年提高5.79亿元[1] - 千亿级企业数量增至267家,较上年增加14家,占比达53.4%[1] 企业研发投入 - 平均研发强度连续8年提升,创下1.95%的新高[1] 企业所有制结构 - 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入围数量基本均衡,分别为251家和249家[1] 头部企业排名 - 国家电网以39459.28亿元营收位居榜首[2] - 中国石油(29690.48亿元)和中国石化(29319.56亿元)分列第二、三位[2] - 中国建筑(21871.48亿元)和工商银行(16291.26亿元)进入前五[2] 行业分布特征 - 能源行业占据重要地位,国家电网、中石油、中石化包揽前三[2] - 金融机构表现突出,四大国有银行均进入前十[2] - 科技企业排名提升,京东(11588.19亿元)位列第10,阿里巴巴(9963.47亿元)位列第17[2] - 制造业企业广泛分布,包括比亚迪(7771.02亿元)、华为(8620.72亿元)等[2][3] 区域分布特点 - 东部沿海地区企业占主导,北京、广东、浙江、江苏等地企业数量众多[2][3] - 中西部地区企业逐步崛起,如陕西煤业(5301.65亿元)、江西铜业(5588.31亿元)等[3] 新兴产业代表 - 新能源企业表现亮眼,宁德时代(3620.13亿元)位列第77[4] - 互联网平台企业保持增长,拼多多(3938.38亿元)位列第70[4] - 高端制造企业崛起,立讯精密(2687.95亿元)位列第102[4]
波动降低后是更好的参与时机
中邮证券· 2025-09-15 11:38
核心观点 - A股市场经历大幅波动后呈现反弹 但尚未形成明确交易主线 下一阶段波动性将更多来自海外因素 特别是美联储降息预期 当前配置应注重个股α机会而非行业β 重点关注"困境反转"逻辑及TMT成长方向的估值修复机会 [3][4][5][29] 市场表现回顾 - 主要股指多数上涨 科创50强势反弹5.48% 收复上周5.42%的跌幅 中证A50和上证50涨幅落后 成长风格强势反弹 中小盘表现显著优于大盘 宁组合上涨1.95% 茅指数微涨0.40% [3][12] - 行业层面普遍反弹但缺乏明确主线 电子(6.15%)、房地产(5.98%)、农林牧渔(4.81%)、传媒(4.27%)和有色金属(3.76%)领涨 社会服务(-0.28%)、医药生物(-0.36%)、石油石化(-0.41%)、银行(-0.66%)和综合(-1.43%)表现较差 市场在AI基础设施投资、美联储降息和反内卷政策间反复纠结 [4][13][16] A股高频数据跟踪 - 动态HMM择时模型维持空仓信号 认为当前市场潜在收益无法覆盖风险 参与性价比低 该模型在2024年测试集中通过空仓策略获得超额收益 源于高效资金运用和精准下行趋势识别 [15][17][18] - 个人投资者情绪指数7日移动平均数报-2.6% 较9月6日的15.1%明显下降 融资盘情绪出现反复 周四融资成交占比强势反弹至21.02% 累计净买入额呈现先降后升态势 [19][22][23][26] - 银行股红利性价比不足 当前股债差异补偿仅0.36% 若以1%为最低要求 对应股息率应为4.63% 若年中分红未加大现金股利支付率 将无法提供足够补偿 [27][28] 后市展望与配置策略 - 波动降低后是更好参与时机 剧烈多空博弈是趋势性行情尾声常见状态 市场仍需蓄力时间 下一阶段波动性来源将转向海外 美联储9月降息"板上钉钉" 将成为A股定价重要逻辑支点 [4][29] - 配置侧重个股α优于行业β 重点挖掘"困境反转"逻辑 TMT成长方向(AI应用、算力链、光模块)经历3月以来调整后迎来估值修复机会 结合产业积极变化仍有上行空间 基于"跨报告季业绩预期差"构建中报个股业绩超预期组合 目标在9-10月获取α超额收益 [5][29]
2025中国企业500强揭晓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5 10:40
2025中国企业500强总体表现 - 营业收入总额达110.15万亿元 同比增长4.39% [1] - 资产总额460.85万亿元 同比增长7.46% [1] - 入围门槛479.60亿元 同比提升5.79亿元 实现23连升 [1] 千亿级企业规模扩张 - 千亿级企业数量达267家 较上年增加14家 [1] - 千亿级企业占比53.4% 显示头部企业集中度提升 [1] 行业分布特征 - 能源化工行业占据前列 国家电网(3.95万亿元) 中石油(2.97万亿元) 中石化(2.93万亿元)位列前三 [3] - 金融机构表现突出 工商银行(1.63万亿元) 农业银行(1.42万亿元) 建设银行(1.41万亿元)进入前十 [3] - 科技企业排名提升 京东(1.16万亿元)第10 阿里巴巴(9963亿元)第17 腾讯(6603亿元)第31 [3][4] 企业梯队结构 - 前十名企业营收均超1万亿元 国家电网以3.95万亿元居首 [3] - 第11-100名企业营收介于7000亿至1万亿元 包括中国移动(1.05万亿元) 比亚迪(7771亿元)等 [3][4] - 第101-500名企业营收介于479亿至7000亿元 覆盖制造业 服务业 科技等行业 [5][15] 区域与所有制分布 - 央企国企仍占主导 国家电网 中石油 中建等央企位列前五 [3] - 民营企业表现亮眼 京东第10 阿里巴巴第17 腾讯第31 比亚迪第26 [3][4] - 地方国企数量众多 山东能源 厦门建发 江西铜业等均进入前50 [3][4]
石油石化行业周报:周内油价先涨后跌,中枢价格环比下降-20250915
国盛证券· 2025-09-15 10:13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行业投资评级 [1][2][3][4][5][6] 核心观点 - 周内油价先涨后跌 中枢价格环比下降 OPEC+增产不及预期 中东局势及俄乌冲突持续升温 但机构上调全年产量预期 [1] - 从供需平衡看 IEA和EIA对原油新增需求的预测均不及新增供给量 2025/2026年供给盈余扩大 [3] - 美国新井边际成本约为65美元/桶 但年初以来油价数次跌破该支撑位 [3][4] 原油价格表现 - 截至9月12日 WTI原油收报62.69美元/桶 周环比+1.33% 布伦特原油收报66.99美元/桶 周环比+2.27% [1] - 周度均价WTI原油62.72美元/桶 周环比-1.87% 布伦特原油66.65美元/桶 周环比-1.22% [1] 供给情况 - OPEC+10月计划增产13.7万桶/天 增产幅度低于市场预期 [1][2] - 5-7月OPEC+累计增产超过120万桶/天 8月/9月增产分别达54.8/54.7万桶/天 [2] - IEA 9月报预测2025年非OPEC+国家新增产量140万桶/天 2026年新增100万桶/天 [2] - IEA预测2025年全球原油供给增量270万桶/天(较上月增长20万桶/天) 2026年增量210万桶/天(较上月增长20万桶/天) [2] - EIA预测2025年全球原油供给增量235万桶/天(较上月增长7万桶/天) 2026年增量110万桶/天(较上月增长11万桶/天) [2] 需求情况 - IEA 9月报预测2025年原油需求增量74万桶/天(较上月+6万桶/天) [3] - EIA 9月报预测2025年原油需求增量90万桶/天(较上月-8万桶/天) 2026年增量128万桶/天(较上月增长9万桶/天) [3] - 需求增长主要集中在亚洲地区 [3] 供需平衡 - EIA 9月报预测2025年供给盈余173万桶/天(较上月增长9万桶/天) 2026年盈余155万桶/天(较上月增长11万桶/天) [3] 库存情况 - 9月5日当周美国商业原油库存累库393.9万桶/天(前值+241.5万桶/天) [3] - 9月5日当周美国汽油库存累库145.8万桶/天(前值为-379.5万桶) [3] 成本支撑 - 美国油气公司开发新井的平均盈亏平衡价约为65美元/桶 其中大型企业(日产量超1万桶)盈亏平衡价约为61美元/桶 [3] - 美国油气公司现有油井运营费用所需油价范围为26-45美元/桶 其中大型企业为31美元/桶 [4] - 美国新开页岩油产量占页岩油供应量比重约43%(2023年) [4] - 达拉斯联储调研显示 61%美国油气企业高管认为WTI油价保持60美元/桶时产量将略降 46%高管认为50美元/桶时产量将显著下降 [4]
主力资金动向 31.66亿元潜入汽车业
证券时报网· 2025-09-15 09:48
行业资金流向总体情况 - 今日4个行业实现主力资金净流入,27个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 [1] - 汽车行业以31.66亿元净流入位居首位,电子行业以87.73亿元净流出居末位 [1] 主力资金净流入行业表现 - 汽车行业净流入31.66亿元,成交量82.61亿股(较昨日-0.47%),换手率3.72%,涨幅1.44% [1] - 传媒行业净流入7.23亿元,成交量59.30亿股(较昨日-2.46%),换手率4.04%,涨幅1.94% [1] - 农林牧渔行业净流入4.36亿元,成交量29.76亿股(较昨日+4.55%),换手率3.12%,涨幅1.79% [1] - 煤炭行业净流入3.34亿元,成交量23.43亿股(较昨日+10.37%),换手率1.79%,涨幅1.32% [1] 主力资金净流出显著行业 - 电子行业净流出87.73亿元,成交量106.01亿股(较昨日-13.19%),换手率3.81%,跌幅0.04% [1][2] - 有色金属行业净流出86.06亿元,成交量74.61亿股(较昨日-25.40%),换手率3.39%,跌幅0.81% [2] - 计算机行业净流出72.20亿元,成交量75.96亿股(较昨日-13.89%),换手率4.25%,跌幅0.24% [2] - 通信行业净流出66.33亿元,成交量41.14亿股(较昨日-22.56%),换手率2.35%,跌幅1.52% [2] 成交量变化显著行业 - 轻工制造行业成交量增幅最大达17.42%,但资金净流出6.74亿元 [1] - 钢铁行业成交量降幅最大达22.05%,资金净流出6.20亿元 [1] - 非银金融行业成交量降幅23.96%,资金净流出43.08亿元 [2] - 国防军工行业成交量降幅23.32%,资金净流出35.79亿元 [2] 换手率表现 - 电力设备行业换手率最高达4.28%,但资金净流出49.50亿元 [2] - 社会服务行业换手率4.09%,资金净流出3.93亿元 [1] - 传媒行业换手率4.04%,资金净流入7.23亿元 [1] - 银行行业换手率最低仅0.34%,资金净流出34.18亿元 [2]
2025中国企业500强发布:京东第10、阿里巴巴第17、华为第23……
搜狐财经· 2025-09-15 09:14
规模增长 - 企业500强营业收入总额达110.15万亿元,较上年有所增加 [1] - 入围门槛提升至479.60亿元,较上年提高5.79亿元,实现连续23年上升 [1] - 资产总额达460.85万亿元,同比增长7.46% [1] - 千亿规模企业数量增至267家,较上年增加45家,其中15家企业营业收入超万亿元 [1] - 国家电网营业收入超过3万亿元,接近4万亿元;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建筑营业收入均超2万亿元 [1] 经济效益 - 企业500强实现归属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总额4.71万亿元,同比增长4.39% [1] - 收入净利润率达4.27%,较上年提升0.17个百分点 [1] 研发创新 - 研发费用投入总额1.73万亿元,研发强度创1.95%的新高,连续8年提升 [2] - 有效专利总数224.37万件,较上年增加21.40万件,增长10.54% [2] - 发明专利数量103.96万件,较上年增加15万件,增长16.86%,连续6年保持增长 [2] - 发明专利占比达46.33%,较上年提升2.50个百分点 [2] 产业结构 - 新入围或重新入围企业39家,其中汽车及零部件制造、物流及供应链企业增加最多,共有6家新入围 [2] - 计算机通信设备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信及互联网信息服务等行业在研发费用、专利、标准等方面贡献突出 [2] - 制造业、服务业和其他行业对营收总额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0.48%、40.29%和19.23% [2] 企业排名 - 国家电网以39459.28亿元营业收入位列榜首 [4] - 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建筑分别以29690.48亿元、29319.56亿元、21871.48亿元营业收入位列第二至第四名 [4] - 前十名企业包括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中国铁路工程集团、京东集团 [4] - 互联网与科技企业如腾讯(第31位,6602.57亿元)、阿里巴巴(第17位,9963.47亿元)、华为(第23位,8620.72亿元)均位列前50 [4][5] - 宁德时代(第77位,3620.13亿元)、小米集团(第76位,3659.06亿元)、拼多多(第70位,3938.36亿元)等新兴行业企业排名显著 [6]
长城基金汪立:资金合力仍待新一轮产业催化
新浪基金· 2025-09-15 09:07
市场表现回顾 - 上周市场前高后低 日均成交额约23264亿元[1] - 成长风格整体优于价值风格 大小盘表现相对均衡[1] - 电子、房地产、农林牧渔等行业涨幅居前 银行、石油石化、医药生物等行业跌幅居前[1] 国内宏观状况 - 8月出口较7月走弱 主要受美国进口需求走弱及"抢出口"效应弱化影响[2] - 核心CPI同比涨幅连续4个月扩大 PPI同比降幅收窄[2] - CPI同比连续30个月低于1% PPI同比连续35个月为负 显示国内需求仍承压[2] - 8月社融增速回落至8.8% 财政支撑力度已较强[2] 海外宏观动态 - 美国CPI符合预期 PPI大幅不及预期 非农年度修正下修[3] - 首申失业金数据意外飙升 强化美联储降息预期[3] - 9月FOMC会议降息已充分定价 关注点阵图与美联储独立性[3] - 基准情形预计年内降息2-3次 市场可能计价中期更多降息空间[3] 投资策略展望 - 市场进入中波震荡环境 向上斜率可能放缓[4] - AI赛道催化仍在 但存在震荡洗筹需求[4] - 部分资金转向有色和新能源板块 高低切换可能带来波动性[4] - 市场量能偏强 做多情绪浓厚情况下指数仍处上涨通道[4] - 10月下旬前上证指数可能维持窄幅震荡 月底或向上突破[5] 行业配置方向 - 主线抱团方向包括海外算力PCB与光模块 国产算力GPU与ASIC[5] - 医药领域的创新药、器械与设备也是重点方向[5] - 建议在主线板块区间震荡底部寻找布局机会[5] - 采取"短期区间震荡、中期突破持有"交易策略 避免追涨杀跌[6]
2025中国企业500强发布(全名单):国家电网、中石油、中石化前三,京东、阿里巴巴、华为等上榜
新华日报· 2025-09-15 08:52
规模总量 - 企业500强营业收入总额达110.15万亿元 较上年有所增加 [1] - 入围门槛提升至479.60亿元 较上年提高5.79亿元 实现连续23年上升 [1] - 资产总额达460.85万亿元 同比增长7.46% [1] - 千亿规模企业数量增至267家 较上年增加45家 [1] - 15家企业营业收入超过万亿元 其中国家电网营业收入超过3万亿元 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建筑营业收入超过2万亿元 [1] 经济效益 - 归属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总额达4.71万亿元 同比增长4.39% [1] - 收入净利润率为4.27% 较上年提升0.17个百分点 [1] 研发创新 - 研发费用投入总额1.73万亿元 研发强度创1.95%新高 连续8年提升 [2] - 有效专利总数224.37万件 较上年增加21.40万件 增长10.54% [2] - 发明专利数量103.96万件 较上年增加15万件 增长16.86% 连续6年保持增长 [2] - 发明专利占比达46.33% 较上年提升2.50个百分点 [2] - 计算机通信设备、电子设备制造、电信及互联网信息服务行业在研发费用、专利、标准等方面贡献突出 [2] 产业结构 - 39家新入围或重新入围企业 汽车及零部件制造、物流及供应链企业增加最多 共6家新入围 [2] - 制造业、服务业和其他行业对营收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0.48%、40.29%和19.23% [2] 企业排名 - 国家电网以3.95万亿元营业收入位列榜首 [4] - 中国石油(2.97万亿元)、中国石化(2.93万亿元)、中国建筑(2.19万亿元)分列第二至第四位 [4] - 前十名企业包括工商银行(1.63万亿元)、农业银行(1.42万亿元)、建设银行(1.41万亿元)、中国银行(1.26万亿元)、中国铁路工程集团(1.16万亿元)和京东集团(1.16万亿元) [4] - 科技企业排名:华为(第23位/8621亿元)、腾讯(第31位/6603亿元)、阿里巴巴(第17位/9963亿元)、拼多多(第70位/3938亿元)、小米(第76位/3659亿元) [4][5][6] - 宁德时代位列第77位 营业收入3620亿元 [6]
2025中国企业500强发布:国家电网、中石油、中石化前三,京东、阿里巴巴、华为等上榜
新京报· 2025-09-15 07:55
规模总量 - 企业500强营业收入总额达110.15万亿元,较上年有所增长 [1] - 入围门槛提升至479.60亿元,较上年增加5.79亿元,实现连续23年上升 [1] - 资产总额为460.85万亿元,同比增长7.46% [1] - 千亿规模企业数量增至267家,较上年增加45家,其中15家企业营业收入超万亿元 [1] - 国家电网营业收入超过3万亿元,接近4万亿元;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建筑营业收入均超2万亿元 [1] 经济效益 - 企业500强实现归属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总额4.71万亿元,同比增长4.39% [1] - 收入净利润率为4.27%,较上年提升0.17个百分点 [1] 创新投入与成果 - 研发费用投入总额1.73万亿元,研发强度创1.95%的新高,连续8年提升 [2] - 有效专利总数224.37万件,较上年增加21.40万件,增长10.54% [2] - 发明专利数量103.96万件,较上年增加15万件,增长16.86%,连续6年保持增长 [2] - 发明专利占比46.33%,较上年提升2.50个百分点 [2] 产业结构 - 新入围或重新入围企业共39家,其中汽车及零部件制造、物流及供应链企业增加最多,共有6家新入围企业 [2] - 计算机通信设备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信及互联网信息服务等行业在研发费用、专利、标准等方面贡献突出 [2] - 制造业、服务业和其他行业对营收总额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0.48%、40.29%和19.23% [2] 榜单排名 - 国家电网以39459.28亿元营业收入位列榜首 [4] - 中国石油(29690.48亿元)、中国石化(29319.56亿元)、中国建筑(21871.48亿元)分列第二至第四位 [4] - 京东集团以11588.19亿元营业收入位列第十,是排名最高的互联网企业 [4] - 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8620.72亿元营业收入位列第二十三 [5] - 腾讯控股有限公司以6602.57亿元营业收入位列第三十一 [5]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以7771.02亿元营业收入位列第二十六 [5]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3620.13亿元营业收入位列第七十七 [6]
长城宏观:资金合力仍待新一轮产业催化
搜狐财经· 2025-09-15 07:42
市场表现回顾 - 上周市场前半周窄幅震荡后冲击前高 但周五出现冲高回落态势 [1] - 日均成交额约23,264亿元 风格上成长优于价值 大小盘相对均衡 [1] - 电子 房地产 农林牧渔等行业涨幅居前 银行 石油石化 医药生物等行业跌幅居前 [1] 国内宏观分析 - 8月出口虽保持韧性但较7月走弱 主因美国进口需求走弱及"抢出口"效应弱化 [2] - 核心CPI同比涨幅连续4个月扩大 PPI同比降幅收窄 但CPI同比连续30个月低于1% PPI同比连续35个月为负 [2] - 社融增速回落至8.8% 财政支撑已较强 未来需关注美联储降息后国内降准降息空间 [2] 海外宏观分析 - 美国CPI符合预期 PPI大幅不及预期 非农年度修正下修 首申失业金数据意外飙升 [3] - 美联储9月FOMC会议降息已充分定价 重点关注点阵图与美联储独立性议题 [3] - 基准预期年内降息2-3次 降息开启后可能计价更多降息空间 但需警惕大宗商品 美股 美债兑现波动 [3] 投资策略展望 - 市场进入中波震荡环境 AI赛道催化仍在但存在震荡洗筹需求 [4] - 部分资金流向9月降息利好方向(如有色板块)及新能源板块 但可能受外部事件冲击 [4] - 若市场做多情绪持续 指数将保持上涨通道 短期调整带来再配置机会 [4] - 中性预期下10月下旬前上证指数维持窄幅震荡 10月底或突破上行 [4] 科技主线投资思路 - 主线抱团方向包括海外算力(PCB 光模块) 国产算力(GPU ASIC)及医药(创新药 器械与设备) [5] - 建议在主线方向区间震荡底部布局 采用"短期震荡 中期突破持有"策略 [6] - 避免过度追热点 等待新一轮产业催化形成资金合力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