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

搜索文档
“楼上养老、楼下就医” 远洋椿萱茂签约云南首个医养康旅综合体
新浪证券· 2025-09-10 08:59
9月9日,远洋椿萱茂与云南省健康产业发展集团正式达成合作,昆明成熟养老项目"云甘美·悦养园 城"正式升级为"康旅健康|雲頤园·椿萱蕙",由椿萱茂提供项目运营管理、养老人才培育、专业体系搭建 等轻资产服务。 云南省健康产业发展集团,是省属国企康旅集团旗下助推云南省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投资运营 平台,主要业务涵盖医疗、医药和康养三大板块。"康旅健康|雲頤园·椿萱蕙"是其在昆明推出的首个 医、康、养、旅一体化高品质养老综合体。 项目总规模近3万平方米,集长辈居住、医疗护理、营养餐饮、文化娱乐等多功能于一体。楼内特别设 立一级综合医院,并配备近2000平方米的休闲娱乐空间与生态屋顶花园。 此次签约后,"康旅健康|雲頤园·椿萱蕙"将充分依托强大的医疗、医药及康养产业资源,并深度融合椿 萱茂标准化运营体系与国际化照护理念,真正实现"楼上养老、楼下就医"的一体化服务模式。 此外,项目还将重点升级专业照护能力,打造昆明首个高品质专业失智照护服务专区,引入椿萱茂专业 的失智照护非药物解决方案——忆路同行(Memory Journey)。椿萱茂将全面输出失智照护服务体系, 并通过本地专业人才系统培养等方式,全面提升昆明的失 ...
我国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已服务1.18亿居民,这些业态排名前三
第一财经· 2025-09-10 08:56
自2021年起,商务部等多部门联合推动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截至2024年底,这些便民生活圈已覆盖全国79%的地级以上 城市、1.36万个社区,包含零售、餐饮、养老、家政等各类商业网点137.1万个,居民综合满意度超过93%。 便民生活圈的数量、范围、数字化等都在提升。 在今日(9月10日)举行的2025国际消费大会上,中国商务部流通业发展司公布了《2024年度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发展报告》 (下称 报告),数据显示,我国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进一步提速,截至2024年12月末,全国210个试点地区共建成便民生活圈 5188个,服务社区居民1.18亿人。 同时,便民生活圈集约化程度明显提升。截至2024年12月末,全国便民生活圈内共建成社区商业中心(包括邻里中心、商业综合 体等)8039座,较上年同期增加4044座,平均每个生活圈拥有1.6座,同比增加0.4座。数智化建设同步推进,使用智慧服务平台的 社区达7250个,同比增长3033个,智慧化覆盖率达到53.2%。 便民生活圈的建设有效带动了就业增长。截至2024年12月末,全国试点生活圈内的商业网点累计创造就业岗位732.4万个,同比增 长44.9%。 ...
白沙: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厚植投资兴业沃土
海南日报· 2025-09-06 00:01
文章核心观点 - 白沙黎族自治县通过"审管法信"闭环联动机制和"亮码检查""综合查一次"等创新监管方式 显著减少企业检查频次和时间 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1][2][8] 监管机制创新 - 建立"审管法信"闭环联动机制 实现审批与监管无缝衔接 通过"海易办"平台与省"互联网+监管"系统深度互通 2023年底以来推送办件1.4万件[3] - 推行"亮码检查"制度 经营主体可通过扫码知悉检查内容依据人员信息 并可通过企业码进行评价反馈 严格落实"清单外不查""计划外不查"[4] - 实施"综合查一次"跨部门联合检查 通过"行业吹哨 部门报到"机制制定检查清单 实现"进一次门 查多项事" 已开展联合检查110余次 减少对企业打扰270次 降低企业迎检时间60%以上[2][5][6] 应用场景拓展 - "综合查一次"适用于市场监管医疗商务教育养老等15个领域通用场景 并创新推出"茶叶生产企业综合监管"等个性化场景[7] - 以海南白沙农场集团有限公司为例 市场监管局开展茶叶种植生产销售全链条系统性检查 从源头把控产品质量[7] 实施成效 - 企业检查频次从每月4拨减少至半年1次 大幅减轻企业迎检压力[2] - 打破部门数据壁垒 压实监管职责 形成监管合力 及时发现并督促企业整改问题[3][7] - 通过业务流程重塑和监管方式创新 增强市场主体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8]
激发服务消费新增量 更多新举措在路上
经济网· 2025-09-05 07:30
政策动向 - 商务部将于9月出台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 统筹利用财政和金融手段优化服务供给能力 [1] - 政策重点包括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 扩大电信/医疗/教育等领域开放试点 并纳入更多领域至《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 [2] - 通过"对外开放、对内放开"策略增加高品质服务供给 激发健康/养老/托育/家政等多元服务领域活力 [2] 行业表现 - 2025年一季度服务出口同比增长12.2% 其中知识密集型服务出口占比提升至2.1% [2] - 旅行服务出口增速达97.5% 同期旅行服务进出口总额达5849亿元 [2] - 2025年上半年服务出口占对外贸易总出口比重达11.5% 较前期提升0.7个百分点 [4] - 知识密集型服务出口顺差扩大409.2亿元 显示向"世界服务提供者"转型趋势 [4] 消费结构 - 2020-2024年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年均增长9.6% [6] - 2024年服务性消费支出占居民总消费支出比重达46.1% 对消费增长贡献率达63% [6] - 服务业就业占比达48.8% 其中餐饮住宿/居民服务/文体娱乐等行业就业增长显著 [6] 发展举措 - 2025年服贸会将展示190余项服务贸易成果 含91项全球/全国首发服务 [4] - 筹划40余场商旅文体健融合活动 包括文创市集/精致美食/经典赛事等新消费场景 [4] - 开展"服务消费季""中华美食荟"等系列活动 推动入境消费/人工智能+消费/IP+消费等新业态 [5] - 通过财政补贴和减少政策限制双轨激励 形成制度红利与市场红利共振 [3]
中央层面首次实施个人消费贷款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9-05 00:36
政策核心内容 - 财政部等部门发布个人消费贷款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 实施期为2024年9月1日至2025年8月31日[1] - 中央层面首次实施消费贷款贴息政策 被称作消费贷款领域的"国补"[2] - 政策从供需两端发力 个人消费贷款贴息针对居民 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针对8类服务行业经营者[4][8] 个人消费贷款贴息详情 - 贴息对象为居民个人消费贷款中实际用于消费的部分 包括单笔5万元以下日常消费和单笔5万元及以上重点领域消费[2] - 重点领域涵盖家用汽车 养老生育 教育培训 文化旅游 家居家装 电子产品和健康医疗等7大类[2] - 年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 且最高不超过贷款合同利率的50%[3] - 单笔5万元以下消费按实际金额计算贴息 同一贷款机构最高贴息1000元 单笔5万元以上以5万元为上限计算贴息 同一贷款机构最高贴息3000元[3] - 当前商业银行个人消费贷款利率水平多为3%左右 1个百分点贴息约为利率水平的1/3[3] 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详情 - 支持范围包括餐饮住宿 健康 养老 托育 家政 文化娱乐 旅游 体育等8类消费领域[4] - 单户享受贴息的贷款规模最高可达100万元 单户享受贴息最高1万元[7] - 贷款必须用于经营活动 贴息期限最长1年 贷款期限不足一年按实际期限贴息[7] - 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分别承担贴息资金的90%和10%[3] 政策背景与依据 - 中国服务消费自2020年以来保持较快增长 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年均增速达9.6%[5] - 2023年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占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比重达46.1% 对消费支出增长贡献率达63%[5] - 服务业就业人员占就业人员总数48.8% 其中餐饮住宿 居民服务 文体娱乐等行业就业人员增长明显[6] 政策预期效果 - 初步测算1元贴息资金有望带动100元贷款资金用于居民消费[10] - 截至2024年6月末 全国住户消费贷款余额达21.2万亿元 服务消费重点领域经营主体贷款余额达2.8万亿元[8] - 政策打破以往对整笔贷款贴息惯例 精准支持实际消费部分 体现普惠性[10] - 政策到期后将开展效果评估 研究视情延长政策期限或扩大支持范围[10]
国家砸下城市发展“新规矩”!房地产不扛旗了,你家门口要变样?
搜狐财经· 2025-09-02 01:45
政策转向 - 城市发展从以物为核心转向以人为中心 重点从房地产和土地财政转向教育医疗养老托育等民生领域 [5] - 房地产行业不再作为经济主引擎 功能定位转变为民生保障工具而非资本逐利战场 [7] - 城市评价指标从GDP总量地铁里程招商额土地出让金转变为居民幸福感生活便利度社区服务质量通勤舒适度人口净流入能力 [25] 城市更新措施 - 推行15分钟生活圈模式 步行15分钟内需配备菜市场幼儿园社区医院养老服务站 [15] - 实施原拆原建鼓励居民参与社区更新 白名单贷款支持在多地进行试点 [19] - 限制超高层建筑以提升居住安全与火灾救援效率 全面改造地下排水系统完善应急物流体系 [19][21] - 十四五期间市政管网改造总长度达50万公里 相当于绕地球12圈 [21] 民生保障建设 - 发展保障性住房和工薪阶层刚需住房 建立新型市场与政府双轮驱动机制 [9] - 推动普惠托育儿补贴幼儿免费入托 实现生得起养得起教得起 [23] - 推进医疗资源下沉 通过社区医生基础检查老人护理强化基层医疗体系 [23] - 开展城中村改造改善住房条件 增加社区早餐店和便民超市覆盖 [35] 发展模式调整 - 叫停盲目扩张模式 不再热衷造新区拉地铁 郑州地铁8号线暂停是典型例证 [12][14] - 对比西方资本驱动型和香港高周转地产模式 警示1%精英对30%贫民窟极端结构和囤地炒楼造成房价虚高问题 [27] - 投资重点从物(高楼大厦道路桥梁地铁机场)转向人(教育医疗养老住房) [31] - 目标到2030年形成现代化人民城市骨架 到2035年基本实现高质量发展 [40]
消费贷款领域迎来“国补”
人民日报· 2025-09-01 21:49
政策概述 - 中央首次实施个人消费贷款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财政贴息政策 实施期为2024年9月1日至2025年8月31日 [1][2] - 政策包含两项方案:《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方案》 [1] - 政策采用财政金融联动方式 通过降低信贷成本激发消费潜力 [8] 个人消费贷款贴息细则 - 贴息对象为居民个人消费贷款中实际用于消费的部分 包括单笔5万元以下日常消费及单笔5万元及以上重点领域消费 [2] - 重点领域涵盖家用汽车、养老生育、教育培训、文化旅游、家居家装、电子产品和健康医疗等7大类 [2] - 年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 最高不超过贷款合同利率的50% 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分别承担90%和10% [3] - 单笔5万元以下消费按实际金额计算贴息 同一贷款机构最高贴息1000元 单笔5万元以上以5万元为上限计算 同一机构最高贴息3000元 [3] - 当前商业银行个人消费贷款利率水平多为3%左右 1个百分点贴息相当于利率水平的1/3 [3] 服务业经营主体贴息政策 - 支持餐饮住宿、健康、养老、托育、家政、文化娱乐、旅游、体育等8类消费领域 [4][5] - 单户享受贴息的贷款规模最高可达100万元 单户最高贴息1万元 [6] - 政策实施期为2024年3月16日至年底 享受最长1年贴息 贷款期限不足一年按实际期限贴息 [7] - 贷款资金必须用于经营活动 贴息资金由经办银行按月扣除或一次性返还 [7] 政策背景与数据支撑 - 2020年以来中国服务消费保持较快增长 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年均增速达9.6% [5] - 2023年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占消费支出比重达46.1% 对消费支出增长贡献率达63% [5] - 截至2024年6月末 全国住户消费贷款余额(不含个人住房贷款)达21.2万亿元 服务消费重点领域经营主体贷款余额达2.8万亿元 [8] - 服务业就业人员占就业总数48.8% 其中餐饮住宿、居民服务、文体娱乐等行业就业增长明显 [6] 政策影响与效果预期 - 初步测算显示1元贴息资金有望带动100元贷款资金用于居民消费 [9] - 政策打破整笔贷款贴息惯例 精准支持实际消费部分 惠及有消费意愿的借款人 [9] - 政策全面覆盖居民日常消费和各类群体 满足多元化、多层次消费需求 [10] - 政策到期后将开展效果评估 可能延长实施期限或扩大支持范围 [10]
稳中求进每月看丨踔厉奋发绘新篇——8月全国各地经济社会发展观察
新华社· 2025-08-30 07:44
绿色发展 - 浙江嘉兴港区投入100辆氢能集卡占集卡总量80% 每年节约燃料成本约300万元并减少碳排放近10000吨 [4] - 内蒙古出台方案支持可再生能源项目开发生态产品价值 重庆成立千年古树司法保护基地 天津出台政策支持生态城绿色发展 [4] - 贵州2万多名河湖长落实责任 探索建立山区河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4] 消费新业态 - 黑龙江扎龙生态旅游区观鸟旺季带动周边民宿及文创产品热销 [9] - 佛山旧工厂改造为"25H快乐智造厂" 贵阳路边音乐会持续火热 江苏"苏超"赛事串联文旅商业场景 [10] - 江苏围绕"苏超"推出1800余场消费活动 发放超1.4亿元消费券 带动超1.6万家商贸企业参与 [10] 人工智能 - 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展示群体智能工业场景 打破传统"一机一岗"局限 [15] - 深圳无人机智慧物流 山东AI种菜机器人 合肥智能语音系统服务全球用户 [15] - 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 长沙上线机器人潮汐车道 新疆启用棉花打顶机器人 [15] 民生举措 - 重庆新就业群体党群服务中心驿站为外卖骑手提供休息饮水及加热饭菜服务 [21] - 《关于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的意见》发布 2025年秋季起免除公办幼儿园学前一年保育教育费 预计惠及约1200万人 [21] - 西藏新增投入约20亿元追加十件民生实事 内蒙古举办招聘会助灾民就业 河北以工代赈改善民生 [21]
稳中求进每月看|踔厉奋发绘新篇——8月全国各地经济社会发展观察
新华社· 2025-08-30 07:03
发展含绿量提升 - 浙江嘉兴港区投入100辆氢能集卡占集卡总量80% 每年节约燃料成本约300万元并减少碳排放近10000吨 [5] - 内蒙古出台方案支持可再生能源项目开发生态产品价值 重庆成立千年古树司法保护基地 天津出台政策支持生态城绿色发展 [5] - 贵州2万多名河湖长落实责任 探索建立山区河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5] 消费新业态涌现 - 黑龙江扎龙生态旅游区观鸟旺季民宿及露营基地供不应求 文创产品热销 [9] - 佛山旧工厂改造为"25H快乐智造厂" 贵阳举办路边音乐会 江苏开展"苏超"相关消费活动 [9] - 江苏围绕"苏超"推出1800余场消费活动 发放超1.4亿元消费券 带动超1.6万家商贸流通企业参与 [9] 人工智能发展 - 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展示群体智能工业场景 打破传统"一机一岗"局限 [13] - 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明确发展目标和重点方向 [13] - 深圳无人机应用于智慧物流 山东使用AI种菜机器人 合肥智能语音服务全球用户 [13] 民生举措实施 - 重庆新就业群体党群服务中心驿站为外卖骑手提供休息饮水及饭菜加热服务 [16] - 《关于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的意见》明确2025年秋季起免除公办幼儿园学前一年保育教育费 预计惠及约1200万人 [16] - 西藏新增投入约20亿元追加实施十件民生实事 黑龙江开展老年助餐服务及适老化改造工程 [16]
南京新百2025年上半年营收32.12亿 经营稳健持续创新
证券时报网· 2025-08-29 10:34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2.12亿元 利润总额3.10亿元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66亿元 同比增长0.76% [1] 国内养老业务 - 安康通中标项目105个 同比增长28% [1] - 新增18个日间照料中心及1个养老机构 新增2个长护险城市 [1] - 全国服务人数同比增长27% 新增资质20余张 [1] - 联合92家合作单位覆盖银发经济上下游领域 [1] 境外养老业务 - Natali累计收入同比增长6.4% 护理板块增6.1% 会员服务增5.0% [2] - 私人付费用户净增900人 新增/升级服务销售1500笔 [2] - 成功收购英国养老企业MCS 实现英国市场盈利 [2] 生物医疗板块 - 齐鲁干细胞完成国内首单FACT认证 [2] - 推出多室保存服务及免疫细胞储存检测等多样化产品 [2] - 成立AI专项小组预备推广智能客服 [2] - 济南科阅加速科研转产 深圳卓元加快投产 [2] 生物制药合作 - 丹瑞美国与美企签订iPSC胸腺细胞开发独家合作 [3] - 与Syntax Bio公司结成战略联盟 拓展CMS业务 [3] 医院业务发展 - 新健康医院创建三甲医院 引入手术机器人系统 [3] - 大幅提升四级高难度手术例数 [3] 商业零售运营 - 中心店新引进品牌35个 标杆品牌9个 江苏首店4家 [3] - 客流量同比上升5.4% 启动焕新改造工程 [3] - HOF南京店聚焦首店经济与二次元文化 实现客流爆发性增长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