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债券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大规模抛售美债,特朗普忧虑加深,美方紧急派员来华面谈
搜狐财经· 2025-09-26 08:26
美国这边的问题也不简单,财政赤字已经变成常态,利息支出攀升,国会频繁内斗,截止日像个必须按 的按钮;特朗普把停摆的可能性挂在嘴边,并非危言耸听,而是把政治风险放在了市场的最前端。一个 事实是,中国在过去几年虽偶尔减持美债,但节奏克制,而今年7月的减持是明显加速,这个时点,选 在财政关键窗口动手,意图性很强。 会谈能不能改变这个趋势?答案并不乐观。对话是一条通路,但通路本身不能替代结构性改变,尤其当 信任被蚕食,言语就显得薄弱;史密斯代表团的任务或许是短期稳定市场情绪——换取一些国际信心, 为国会争取时间,防止债市暴走——但中国的诉求并不只是短期"别卖债",而是要看到财政可持续性的 实质性动作和对其国家利益的尊重。 我把两边的话放在一起比对,能看到裂缝:美方急的是数组上的稳定——债券利率、市场情绪、预算通 过的时间窗;中方更看重的是长期博弈的均势——货币体系的安全、外汇储备的多样化、以及在关键时 刻不被"政治化"的资产配置权。前者像是医生按止血带,后者是在重建骨骼与肌肉,差距明显。 现场问答里有个瞬间很值得回味,一位美国议员在会后向中方官员询问:"如果我们通过了预算,你们 会回购吗?"中方官员笑得有点冷,"回购 ...
美联储降息后最大受益者出现了!黄金股市疯涨,基金圈将彻底变天
搜狐财经· 2025-09-26 06:25
最近的市场简直像开了挂,黄金年间涨超35%,股市跟着涨了14%,连平时不怎么显眼的几个债券都赚了不少。 反观美元指数降了9.3%,原油更惨,直接跌了11.4%,简直没眼看。 不过,这波行情可不是光靠美联储降息在后面推波助澜,连关税、税收也跟着减,这三搁政策凑一块,明眼人都看出有泡沫了。 可是这泡沫到底还能涨多久?如果普通人想进场,到底应该怎样操作才不亏? 既然泡沫可能还会涨,那该怎么跟着赚点钱又不踩坑?这几个路子可以参考参考。 肯定有人会问,都说是泡沫了,还敢进场?看看历史就明白了。 自1900年以来的10次股市泡沫,从低点到顶点平均要涨244%,股指比200日移动平均线还高29%。 再看现在最火的"七巨头",从前年3月的低点涨到现在,已经涨了223%,动态市盈率39倍,股价比200日移动平均线高20%。 这么一对比,这波上涨确实还有空间,而且过去的一个世纪里,14轮美股牛市平均涨177%,能持续59个月,现在这波行情说不定才走了一半,急着喊停还 太早。 第一就是直接盯紧核心资产:想赚快钱,就直接买那些核心资产,但得记着,泡沫时期的上涨特别集中,不是普涨。 就像千禧年科网泡沫那会,顶峰前6个月科技板块涨了61 ...
外资对中国债券态度转向:是什么信号?
搜狐财经· 2025-09-26 05:32
转折开始于 2024 年,外资全年净流入中国债市 416 亿美元,一改此前颓势。进入 2025 年,这一趋势进一步强化:截至 5 月末,1169 家境外机构(覆盖 70 多个国家和地区)持有中国债券规模,较 2024 年末增加 2700 多亿元,8 月单月净流入更逼近 390 亿美元,资金回流信号显著。 2023年美联储加息新闻 真准利率 200 日 景德 旅遊率 15.29 1.40 324 325 126 200 200 2AD 全球债市版图中,外资对中国债券的态度在三年内完成了一个"减持 - 增持 - 加码" 的戏剧性转变,从 2023 年的谨慎撤离,到 2025 年的持续入场,背后是多 重市场的共振。 2023 年,美联储激进加息将美债收益率推至 22 年高位,5.5%-5.7% 的收益水平远超中国三年期国债 2.35% 的收益率。利率差下,外资选择用脚投票,当年 减持中国国债约 800 亿元,不少海外基金暂时将中债移出配置清单。 600 500 400 200 0 0 10 20 30 40 SD 80 市场普遍认为,短期美元资产波动或影响外资入场节奏,但中长期看,随着中国债券纳入全球指数权重提升、 ...
中诚信国际研究院院长袁海霞:建议加快地方债支出使用
中证网· 2025-09-26 01:55
中证报中证网讯(记者赵白执南)近日,由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研创的《中国地方政府债券 蓝皮书:中国地方政府债券发展报告(2025)》发布。 针对当前地方政府债券的特点和未来趋势,中诚信国际研究院院长、中国地方政府债券蓝皮书副主编袁 海霞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建议年内加快地方债支出使用,提前发行明年置换额度,同时 加快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的落地使用,助力拉动内需。 "在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的要求下,地方政府新增债务限额创历史新高,同时,大规模债务置换深 入推进,再融资债发行放量。"袁海霞介绍。大规模的地方政府债券发行,有力弥补了地方财政收支缺 口,充分发挥了稳增长、促投资的积极作用。 袁海霞称,从投向领域看,今年地方债加大了对房地产、政府投资基金等领域的支持力度。在负面清单 管理模式下,专项债投向领域大幅拓宽,进一步加大了对土地储备、收购存量闲置土地、收购存量商品 房用作保障住房的支持力度,积极支持稳地产、扩内需,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上海、陕西、浙江等地将地方债创新用于支持政府投资基金,着力发挥财政资金 撬动作用,推动更好支持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云南、湖南、广西 ...
资讯早班车-2025-09-26-20250926
宝城期货· 2025-09-26 01:35
投资咨询业务资格:证监许可【2011】1778 号 资讯早班车 资讯早班车-2025-09-26 一、 宏观数据速览 | 发布日期 | 指标日期 | 指标名称 | 单位 | 当期值 | 上期值 | 去年同期值 | | --- | --- | --- | --- | --- | --- | --- | | 20250715 | 2025/06 | GDP:不变价:当季同比 | % | 5.20 | 5.40 | 4.70 | | 20250831 | 2025/08 | 制造业 PMI | % | 49.40 | 49.30 | 49.10 | | 20250831 | 2025/08 | 非制造业 PMI:商务活 动 | % | 50.30 | 50.10 | 50.30 | | 20250915 | 2025/08 | 社会融资规模增量:当 | 亿元 | | 25668.00 11307.00 | 30323.00 | | | | 月值 | | | | | | 20250912 | 2025/08 | M0(流通中的现金):同 比 | % | 11.70 | 11.80 | 12.20 | | 202509 ...
配置角度看,国债有望受全球资本青睐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6 01:06
汇率变动与资本流动 - 2022年初至2024年9月24日期间人民币汇率呈现趋势性贬值 主要受中国宏观经济转型和美联储加息导致资本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影响 [1] - 2024年7月后人民币汇率转向趋势性升值 因美联储降息周期开启及国内经济阶段性企稳 [1] - 人民币升值直接推动外资流入 权益市场中外资偏好板块已出现上涨迹象 [2] 全球债券市场动态 - 德国、英国和美国国债收益率曲线自2024年3月起逐步陡峭化 超长债利率上升推高全球债务成本 [2] - 全球资本偏好财政纪律严谨、货币无超发且汇率升值国家的债券资产 此类资产成为全球再配置首选标的 [3] - 中国国债因国内经济平稳运行和财政纪律严格 具备全球配置价值 预计外资配置比例将从低位逐步提升 [2][3] 中国债券资产吸引力 - 中国国债成为全球资本超配资产 因中国未采用现代货币理论(MMT)的财政模式 [3][4] - 十年国债ETF(511260)作为唯一跟踪上证十年国债指数产品 持仓透明且支持T+0交易 涵盖7-10年期国债 [5] 权益与债券市场联动 - 权益市场预计进入慢牛行情 区别于2007-2008年和2015-2016年的快牛模式 [4] - 慢牛行情中债券资产成为重要配置选项 投资者可在权益市场上涨过快时切换至债券实现再平衡 [4] - 债券市场与权益市场形成互补关系 短期回调或债券上涨过快时触发资产配置调整 [4]
三季度债市为何调整?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6 01:06
首先我们看一下三季度债券市场调整的主因,其实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随着权益市场上涨带来的市场风 险偏好的上行,其中会有部分资金去做大类资产配置的切换,进而从债券市场转向权益市场。在这个过 程中我们其实发现,不同于过往的几轮权益市场的牛市,在这一轮权益市场"慢牛"的行情中,居民的存 款搬家从固收类转向权益类的迹象不是特别明显。我们理解对于大部分居民而言,他其实寻找的更多的 还是稳定的、并且收益相对比较可观的资产,就导致在权益走慢牛的趋势下,其实很多资金还是更愿意 去配置在三季度调整过后相对有配置价值的债券类资产。 第二点就是在7月份中央财经委提到的反内卷政策下,三季度多种商品出现了触底反弹,包括定价国内 需求的一些黑色商品,也包括这两年相对产能比较过剩的一些光伏产业的上游资产。我们发现其实在三 季度反内卷政策推行的过程中,更多的是政策层对于供给层面的一些约束。我们看到光伏产业部分头部 的企业去注资成立公司,然后去做部分产能的收储,并且去淘汰一些落后的、过剩的产能。而在化工领 域、黑色领域部分限产也引发了上游原材料价格的上涨。 我们想强调的是,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反内卷政策更多还是依托于供给侧去做一些产能方面的严控, ...
192万亿元债市再迎开放红利 人民币资产吸引力凸显
金融时报· 2025-09-26 01:02
9月25日,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与香港金融管理局联合举办首届香港固定收益及货币论 坛,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邹澜发表主旨演讲。邹澜回顾了近年来内地与香港在金融市场的务实合作,介 绍了人民币债券资产的独特优势和中国债券市场的繁荣发展成果,强调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支持香港国 际金融中心建设,推动中国金融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 "过去几年,随着我国经济增长动能不断激活,我国债券市场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人民币债券资 产进一步展现出良好的投资价值。"有业内人士表示。 在本次论坛上,邹澜还宣布了四项重磅措施,旨在进一步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水平,推动金融市 场高水平开放,加快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据悉,中国人民银行近期将重点推动这些举措落地。 从收益率看,中国债券的短期与长期收益率、名义与实际收益率均位居全球前列。根据彭博数据, 在过去10年内持有彭博巴克莱全球综合指数中的中国债券组合,无论是否进行外汇对冲,都可以获得约 70%的收益。在全球高通胀背景下,剔除通货膨胀因素,人民币债券的实际收益率仍然相对较高,为全 球人民币持有者提供了一个非常不错的保值增值途径。 我国债券市场规模居世界第二 近年来,我国债券市场在服务实体经济 ...
央行:加快推进 人民币国债期货在港上市
证券时报· 2025-09-25 23:33
证券时报记者 贺觉渊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邹澜9月25日在首届香港固定收益及货币论坛发表主旨演讲时表示,近年来, 在内地与香港各方共同努力下,中国债券市场健康快速发展,债券市场的国际影响力和吸引力显著提 升。他同时强调,中国债券市场仍有较大的开放潜力与空间;将加快推进落地人民币国债期货在港上 市。 近年来,央行立足债券市场宏观管理,着力完善市场化运行机制,加强债券市场基础设施统筹,提 高市场运行效率,健全规则统一的违约风险防范与处置机制,持续推动市场统一对外开放。 当前,中国债券净融资规模占社会融资总规模的比重,已由5年前的30%左右跃升至40%以上。债 券交易更加活跃,国债的年换手率由5年前的2.4上升至3.8,投资者类型日益丰富,各类创新产品及交易 机制也得到广泛应用,市场深度、广度持续提升。 截至2025年8月末,中国债券市场余额192万亿元,位居世界第二。邹澜介绍,今年前8个月中国债 券发行规模已超59万亿元,同比增长14%,债券净融资11.8万亿元,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的 44.5%,是实体经济融资的第二大渠道。 随着中国经济增长动能不断激活,中国债券市场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人民币债券资产进一步展 ...
央行:加快推进人民币国债期货在港上市
证券时报网· 2025-09-25 23:12
(原标题:央行:加快推进人民币国债期货在港上市) 证券时报记者 贺觉渊 截至2025年8月末,中国债券市场余额192万亿元,位居世界第二。邹澜介绍,今年前8个月中国债券发 行规模已超59万亿元,同比增长14%,债券净融资11.8万亿元,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的44.5%,是 实体经济融资的第二大渠道。 随着中国经济增长动能不断激活,中国债券市场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人民币债券资产进一步展现出 良好的投资价值。"邹澜分析称,从经济基本面看,2025年中国宏观经济保持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 展态势。 从收益率看,中国债券的短期与长期收益率、名义与实际收益率均位居全球前列。"在全球高通胀背景 下,剔除通货膨胀因素,人民币债券的实际收益率仍然相对较高,为全球人民币持有者提供了一个非常 不错的保值增值途径。" 从避险属性看,人民币债券具有较高的分散化投资价值,人民币债券收益与七国集团(G7)、其他新 兴经济体的债券收益相关性较低。 从流动性看,人民币债券交易活跃,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等利率债,全年平均换手率接近4倍,最活跃 券的年度换手率接近150倍。利率债的报价价差也显著缩窄,与发达国家市场基本在同一水平。 从发展潜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