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手机
icon
搜索文档
小米17系列本月发布,卢伟冰称“将是小米手机数字系列史上最重大的一次跃迁”
新浪财经· 2025-09-15 02:25
公司战略 - 公司5年前开启高端化战略 坚定对标iPhone [2] - 高端化战略取得显著进展 认知突破包括高端无短板 从参数领先转向体验优先 软硬件深度融合 [2] - 公司对同代同级直面iPhone竞争充满信心 [2] 研发投入 - 过去5年研发投入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 [2] - 未来5年研发投入将加码至2000亿元人民币 [2] 产品技术 - 小米17系列将呈现最新技术成果 [2] - 产品将带来差异化创新 改变当前手机产品同质化现状 [2] - 小米与徕卡展开联合研发合作 [3]
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本月将发布全新小米17系列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5 02:20
产品发布计划 - 小米集团将于9月发布全新小米17系列 包括三款产品小米17、小米17 Pro和小米17 Pro Max [1] - 新品发布时间较上代提前一个月 被公司称为小米手机数字系列史上最重大的一次跃迁 [1] 技术配置 - 小米17系列将全球首发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移动平台 [1]
存储芯片巨头突发涨价,全系上调10%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4 13:43
存储芯片市场动态 - 闪迪宣布向所有渠道和消费者客户的产品价格上调10%以上 可能引发新一轮全面涨价 [1] - 存储上游原厂纷纷宣布停产DDR4类产品 导致DDR4与DDR5价格出现倒挂 [1] - DRAM价格指数在不到半年时间内上涨约72% DDR4和LPDDR4X价格自二季度开启涨价潮并将延续至年底 [5] - 受HBM产能挤占和制程切换影响 下半年DDR5和LPDDR5X供应趋于紧张 [5] - 美光宣布逐渐退出移动NAND市场 预计四季度手机NAND价格将小幅上涨 [6] - 美光科技股价大涨7.55% 闪迪股价拉出14%的阳线 两家公司均走出8连阳的暴力拉升节奏 [6] 智能手机市场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6896万部 同比下降4.0% 结束连续六个季度同比增长 [2] - 2025年第一季度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2.8% [2] - 上半年售价600美元以上高端机出货量同比增长9.2% 展现较强韧性 [4] - 一季度全球600美元以上价位段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12% [4] - 预计今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12.2亿台 同比微升0.1% [4] - 手机行业进入竞争激烈的存量市场 呈现"前扬后抑"态势 [2] 供应链企业财务表现 - 舜宇光学上半年收入196.52亿元 同比增长4.2% 毛利率19.8% 提升2.6个百分点 [3] - 舜宇光学手机摄像模块出货量同比下降21.0% 但平均销售价格提高20.0% [3] - 丘钛科技上半年营业额88.32亿元 同比增长15.1% 毛利率7.4% 提升2.2个百分点 [3] - 丘钛科技非手机领域摄像头模块销售数量同比增长47.9% [3] - 丘钛科技3200万像素及以上手机摄像头模块销售占比提升 带动平均单价增长27.2% [3] - 丘钛科技指纹识别模块销售数量同比增长59.7% [3] 产品策略与技术创新 - 头部智能手机厂商持续通过差异化创新撬动消费者换机需求 [4] - 相机规格升级仍是重要的换机诱因 影像系统持续升级是产品迭代主战场 [4] - 手机厂商需要尽快从DDR4转向DDR5产品 但需与处理器适配迭代 [9] - 真我计划新增400家售后门店 总数达900家 重点建设线下"销服一体店"和"体验店" [9] - 真我年底新品将进行"旗舰大改款" 注重品牌方向和产品竞争力 [10] 补贴政策影响 - "国补"对高端手机市场显示出更有利的刺激作用 按比例补贴对高端产品销量拉升作用明显 [2] - 每人仅一次使用补贴机会 下半年"国补"对手机消费的刺激将有所放缓 [1] - "国补"未触及行业本质问题 手机行业竞争本质是差异化和极致优质产品 [2]
存储芯片巨头突发涨价,全系上调10%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4 13:38
存储芯片市场变化 - 闪迪宣布面向所有渠道和消费者客户的产品价格上调10%以上 [1] - 存储上游原厂纷纷宣布停产DDR4类产品,导致DDR4价格与DDR5出现倒挂 [1] - 不到半年时间DRAM价格指数上涨约72%,DDR4和LPDDR4X自二季度开启涨价潮并将延续至年底 [9] - 受HBM产能挤占叠加新旧制程切换影响,下半年DDR5和LPDDR5X供应趋于紧张 [9] - 美光宣布逐渐退出移动NAND市场,预计四季度手机NAND价格将小幅上涨 [9] - 中低端内存下半年增长较快,电池相关原材料也出现较快上涨 [11] 手机市场行情 - 2025年第二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6896万部,同比下降4.0%,结束连续六个季度同比增长 [3] - 2025年一季度手机出货增速录得2.8%同比增长 [3] - 售价在600美元以上的高端机出货量同比增长约9.2% [6] - 一季度全球600美元以上价位段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12% [6] - 预计今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12.2亿台,同比上升0.1% [6] 供应链厂商表现 - 舜宇光学上半年实现收入196.52亿元,同比增加4.2%,毛利率约19.8%,同比增加2.6个百分点 [4] - 舜宇光学手机镜头和摄像头模块的平均销售价格均提高20.0%左右 [4] - 丘钛科技上半年实现营业额约88.32亿元,同比增长15.1%,毛利率约为7.4%,同比增长约2.2个百分点 [4][6] - 丘钛科技摄像头模块产品的综合平均单价较同期增长约27.2% [4] - 丘钛科技指纹识别模块产品的销售数量较同期增长约59.7% [6] 厂商策略调整 - 手机行业进入竞争激烈的存量市场,竞争本质是差异化和极致优质产品的出现 [3] - 真我计划新增400家售后门店,共达900家,并逐步向DDR5产品转换 [12] - 真我年底新品将进行旗舰大改款,重点打造差异化产品 [12] - 舜宇光学专注于中高端产品,产品结构显著改善 [7] - 头部智能手机厂商持续通过差异化创新撬动消费者换机需求,影像系统升级仍是产品迭代主战场 [7] 补贴政策影响 - 国补对高端手机市场显示出更有利的刺激作用,对高端产品的销量拉升作用明显 [1][3] - 国补通常按比例进行补贴,每人仅有一次使用补贴的机会,下半年对手机消费的刺激将有所放缓 [1][3]
iPhone挤爆牙膏,苹果用自研换利润
远川研究所· 2025-09-14 13:05
核心观点 - iPhone Air作为苹果新技术试验田 自研零部件占比达历史最高水平 旨在通过提升自研芯片比例实现降本增利[6][8][15] - 苹果攻克基带芯片技术壁垒 打破高通专利垄断 单机成本降低10美元 并同步实现Wi-Fi芯片自研[9][14][18] - 智能手机市场竞争加剧 苹果份额下滑0.9% 错失折叠屏与AI发展机遇 转而通过零部件自研维持利润率[16][18][20] 产品战略 - iPhone Air定位8000元价格带 填补单摄像头小电池市场空白 重量仅165克[6] - 搭载自研C1X基带芯片与N1 Wi-Fi芯片 自研零部件成本占比超40% 较iPhone 16的29%提升11个百分点[6][9] - 比标准版贵200美元定价策略 结合自研芯片成本节约 单机利润增幅显著[18] 技术突破 - 基带芯片研发历时15年 克服高通CDMA专利壁垒 终结按售价5%支付专利费模式[9][10][14] - 自研基带使单机成本降低10美元 千万销量可增利1亿美元[18] - Wi-Fi芯片与基带芯片技术协同 IP复用率高 后续将全系搭载[15][19] 市场竞争 - 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增长7% 苹果份额逆势下跌0.9%[16] - iPhone 16标准版销量仅为前代同期的55% 与小米份额差缩至4个百分点[16] - 折叠屏市场2023年增长25% 苹果未推出相关产品错失增量机会[16] 成本控制 - 自研芯片替代高通方案 避免每台500美元手机支付15-25美元专利费[12] - 相较英特尔基带方案 自研芯片性能提升30%[14] - 未来计划自研CMOS传感器/ISP/Micro LED面板 进一步分摊研发成本[20] 发展瓶颈 - AI布局落后 首款AI手机iPhone 16因虚假宣传撤下广告[16] - 汽车项目流产 Vision Pro市场接受度低[18] - 高管团队老龄化 超半数年过六旬 创新战略实施存疑[21]
苹果iPhone Air掀手机“无卡化”浪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4 13:05
eSIM技术发展现状 - 苹果推出仅支持eSIM的iPhone Air机型 成为首个推动手机无卡化的厂商[1] - 国内三大运营商均表示已具备eSIM技术 但需等待监管部门批准方可正式开放[1][2][3] - eSIM技术最早由苹果提出 已应用于手表和平板等智能终端 2022年美版iPhone 14系列完全取消实体卡槽[2] 产品市场表现 - iPhone Air在配置上做了缩减 如同配置版本比iPhone 17低2000元人民币 影像和续航能力有所削弱[4] - 分析师认为该产品性价比不高 可能成为"鸡肋"产品 消费者为轻薄买单的意愿存疑[4] - OPPO表示预计2023年底推出首批支持eSIM的手机 vivo已推出X90Pro和X100Pro等eSIM机型[5] 运营商竞争格局 - eSIM可能降低用户对运营商的黏性 影响运营商主导权 导致竞争加剧[6] - 运营商通过"合约机"方式增强用户黏性 如购买200元以上月套餐可享受约1440元购机折扣 但需签订长期合约[7] - 用户选择运营商的核心因素仍是信号强度和套餐性价比 eSIM对运营商格局影响有限[1][7] 技术安全与规范 - eSIM早期存在安全隐患 不法分子利用OTA漏洞进行电信诈骗和垃圾短信群发[6] - 国内eSIM需符合实体SIM卡规范 包括实名制等要求 政策制定和产业生态尚待完善[6][8] - eSIM电话号码能否支持携号转网仍存在不确定性 技术便利性未必能解决转网问题[8] 未来发展趋势 - eSIM技术可为设备减薄腾出空间 提升防水防尘性能[2] - 该技术更可能集中应用于中低端机型 主打轻薄特性并舍弃部分功能[1][8] - 国内手机厂商的跟进态度将是eSIM能否真正普及的关键因素[1][5]
iPhone 17系列发布市值却挥发万亿,果链板块还有机会吗?
智通财经网· 2025-09-14 12:40
iPhone 17系列发布与市场反应 - 全新一代iPhone 17系列发布后公司股价连续两日下跌4.7% 市值缩水1645.76亿美元(折合1.17万亿元人民币)[1] - 标准版iPhone 17起售价维持799美元不变 国行版起售价5999元 顶配版Pro Max达17999元[1] - 新品实现性能、能效及存储升级 续航时间延长8小时 京东预约总量超300万人[1] 中国市场表现与竞争态势 - 2024年中国市场出货量4290万台同比下降17% 市场份额下降3个百分点至15%[3] - 2025年Q1中国区出货量继续下滑9% Q2反弹但弱于同行 市场份额呈下行趋势[3] - 可穿戴设备领域市场份额仅5.7% 远低于华为(35.7%)及小米(32.2%)[5] - 智能手表Q2出货量下滑3% 市场份额17%被华为(21%)超越 小米增速达38%[5] - 中国区收入占比超20% 2025财年Q3仅增长4% 收入份额下滑至23.07%[5] 全球市场与供应链结构 - 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12.2亿台同比增长7% 公司出货量2.56亿部同比下滑1% 市场份额18%居全球第一[3] - 供应链中国供应商占比超50% iPhone组装中国占比84% 印度占比14%[5] 产业链转型与AI驱动 - 工业富联AI业务表现亮眼 服务器整体增长超50% 云服务商服务器增长超100%[7] - 工业富联市值年内升幅近2倍 PB达8倍 PE达45倍 同期公司市值下跌7.8%[7] - 高伟电子受益AI端侧需求 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收入翻倍 六年市值增长超10倍[8] - 丘钛科技年内市值增长1.2倍 板块估值逻辑由苹果业绩驱动转向AI业务驱动[9] 新品预期与生产计划 - 公司计划2025年生产约1亿台iPhone 17系列 高于前代iPhone 16初期9000万台预估量[10] - 高盛预计iPhone 17系列将带动2025-2026财年iPhone业务收入实现5%-7%增长[10]
荣耀X70:千元机市场最“靠谱”的选择
巨潮资讯· 2025-09-14 09:51
电池技术与续航能力 - 公司自主研发创新电池技术 在手机续航赛道持续突破[1] - 荣耀X70搭载8300mAh超大容量电池 较4月发布的8000mAh机型再度提升容量天花板[1] - 在7.76mm厚度193克重量的轻薄机身中实现超大电池设计 兼顾外观设计与握持手感[1] 硬件配置与性能表现 - 采用6.79英寸OLED直屏 支持1.5K分辨率与120Hz刷新率 配备3840Hz高频PWM调光技术[1] - 搭载骁龙6 Gen4芯片 采用台积电4nm制程工艺 安兔兔跑分超88万分 性能接近骁龙7 Gen3的90万分和天玑8100的87万分[1] - 后置5000万像素主摄配备OIS光学防抖 成像能力超越同价位机型[2] 充电技术与耐用性 - 支持80W有线快充 高配版增加80W无线充电 将旗舰机档位充电能力下放至千元机[2] - 通过SGS金标五星整机综合可靠性认证 支持2.5米全角度抗跌落 远超行业主流1.5米标准[2] - 采用IP69K工业级防水标准 可应对雨天 泼溅 冲洗等多种使用场景[2] 产品定位与市场竞争力 - 创新应用高强度缓冲结构与防弹阻尼流体 将军工级防护技术引入规模机型市场[2] - 产品在屏幕 性能 续航 可靠性等多维度呈现突出亮点 针对需要平衡性能与苛刻使用环境的消费群体[2] - 千元机价位提供旗舰级配置 性价比表现出众[2]
宇树王兴兴、智元彭志辉有新身份;腾讯辟谣“前 OpenAl 姚顺雨上亿薪资入职腾讯”;马斯克裁撤500名数据标注员 | AI周报
AI前线· 2025-09-14 05:33
行业热点事件 - 腾讯辟谣前OpenAI研究员姚顺雨上亿薪资入职传闻 姚顺雨为清华大学姚班毕业生 普林斯顿计算机博士 曾参与OpenAI智能体产品operator开发 2024年入选《麻省理工科技评论》"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中国区名单[2][3][4] - 百度李彦宏向推荐策略部"心流"团队签发100万美元奖金 该团队实现端到端多模态内容理解与序列生成技术 百度最高奖累计发放近4亿元奖金[5] - 京东否认小米前总经理王腾入职采销岗传闻 小米因王腾泄露公司机密信息及利益冲突行为给予辞退处分[6] - 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与智元创始人彭志辉入选上交所第三届科技创新咨询委员会委员候选人名单 候选人共60人包括企业家、学者及投资人[6][7] - 微信将于9月30日关闭京东购物入口 京东提醒用户添加小程序 此举源于2022年京东与腾讯三年战略合作协议到期[8] - xAI裁撤500名数据标注团队成员 占团队总数三分之一(约1500人) 公司战略转向扩大专业AI导师团队规模10倍[9] - 马斯克声称OpenAI前举报人巴拉吉死于谋杀 巴拉吉曾揭露OpenAI涉嫌侵权并计划作为证人出庭 官方调查认定其为自杀[9][10][11] - OpenAI与微软签署非约束性协议 计划将营利部门转型为公益公司 估值或超1000亿美元 微软保留云服务优先使用权[12][13] - 商务部对美产模拟芯片发起反倾销调查 2022至2024年自美进口量增长37% 进口价格下降52% 涉及通用接口和栅极驱动芯片[14] 公司动态与人事变动 - 西贝创始人贾国龙称将起诉罗永浩预制菜言论 罗永浩晒出西贝预制菜包装证据 西贝上线"罗永浩菜单"并开放厨房参观[15][16][17] - OPPO产品经理Monica宣布离职 曾主持OPPO K系列及Reno系列发布会 以高跟鞋踩手机测试产品耐用性引发关注[18] - 戴尔中国启动新一轮裁员 涉及EMC存储部门和客户解决方案集团 赔偿方案为N+3 前两轮裁员已于8月15日和9月12日完成[19][20] - 阿里领投AI视频工具PixVerse母公司AIsphere 6000万美元融资 为国内AI视频生成领域最大单笔融资 PixVerse全球用户超1亿[23][24][25] 技术研发与产品发布 - 阿里百度开始采用自研芯片训练AI模型 阿里自研芯片用于小型模型 百度使用昆仑P800芯片训练文心一言模型 仍保留英伟达芯片用于尖端模型[21] - iPhone Air仅支持eSIM 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均准备推出eSIM服务 中国电信预计近期获工信部批复[22] - 支付宝推出国内首个"AI付"服务 率先登陆瑞幸咖啡AI点单助手 实现智能体内下单与支付全链路打通[28][29] - 腾讯发布AI CLI工具CodeBuddy Code并开启IDE公测 国内版支持DeepSeek 国际版支持GPT与Gemini[30] - 腾讯混元发布原生多模态图像生成模型HunyuanImage 2.1 支持1000 tokens提示词和原生2K生图 开源文本改写模型PromptEnhancer[31] - 字节跳动发布图像创作模型Seedream 4.0 支持文生图、图生图等多模式 已在豆包App、即梦AI等产品上线[32] - 阿里开源Qwen3-Next-80B-A3B模型 总参数800亿仅激活30亿 采用混合注意力机制和高稀疏度MoE结构[33] - 英伟达发布Rubin CPX专用GPU 主攻百万级Token推理和视频生成 预计2026年底上市 宣称可实现30-50倍投资回报率[34][35] - 中科院研发类脑脉冲大模型"瞬悉1.0" 仅需主流模型2%数据量 在语言理解与推理任务中达到主流模型性能[36] 生态合作与市场动向 - 高德地图推出AI生活服务榜单"高德扫街榜" 融合导航到店行为与评价反馈 避免刷分问题[38] - 微软在Office 365引入Anthropic AI技术 结束对OpenAI独家依赖 Word、Excel等应用将同时支持两家技术[38] - 荣耀与阿里巴巴达成全面战略合作 覆盖AI云基础设施、模型及Agent生态 为阿里全栈AI技术首次整合应用于AI手机行业[38] - 腾讯会议推出AI托管功能 接入腾讯元宝AI助手 提供智能参会和会议记录服务 支持多会议并行托管[38]
iPhone Air在华发售延期,获批后将推动手机无卡化?业内人士:此机型略“鸡肋”,预计影响不大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4 04:33
苹果eSIM机型发布与市场反应 - 苹果推出仅支持eSIM卡的新机型iPhone Air 成为国内无卡化手机的首个尝试者 但该机型在华发售延期 需等待最终批复[1][7] - iPhone Air在配置上做了缩减 如同配置下比iPhone 17价格高2000元 影像和续航功能削弱 性价比受质疑[7] - 该机型产品号召力有待观望 业内认为其可能成为"鸡肋"产品 因同系列iPhone17Pro及iPhone17版本"加量不加价"且最低价达5999元/台[7] 国内运营商eSIM技术准备与业务现状 - 三大运营商均表示已具备eSIM卡技术 但需等待有关部门通知才能正式开放办理[1][4][6] - 中国联通目前仅自有营业厅可办理eSIM业务 用户需携带身份证 但具体细节如一台手机可写入虚拟卡数量及实名制要求仍不确定[4][6] - 运营商通过"合约机"方式增强用户黏性 如购买月资费200元以上套餐配宽带可享约1440元购机折扣 但固定期限内不可更换套餐[3][10] eSIM卡技术特性与发展历程 - eSIM技术最早由苹果提出 可实现设备减薄 为内部元器件腾挪空间 并提升防水防尘性能[6] - 2022年美版iPhone14系列彻底取消实体卡槽 成为无卡化里程碑 但国内尚未有直接使用eSIM卡的手机产品[6] - 2023年7月高通、中国联通及GSMA联合发布"5G+eSIM计算终端产业合作计划" 但随后三大运营商集体暂停eSIM卡手表及独立业务办理[9] 国内手机厂商对eSIM的布局 - OPPO表示预计2024年底会有首批支持eSIM卡的手机上市[8] - vivo已推出多款eSIM手机(vivoX90Pro、X100Pro) 但对后续计划未回应[8] - 华为、小米等厂商未进行有效回复 国内头部厂商态度被视为eSIM能否真正"起飞"的关键[7][8] eSIM卡对运营商竞争格局的影响 - eSIM卡可能使"携号转网"更便利 但业内认为其并未解决携号转网的核心问题 且电话号码能否转移仍不确定[10][11] - 用户选择运营商的根本因素仍是信号强度及套餐性价比 eSIM卡预计对运营商竞争格局影响有限[3][10] - eSIM卡早期存在安全隐患 如不法分子利用OTA漏洞通过虚假信息批量注册号码用于电信诈骗[10] eSIM卡未来应用前景 - 若量能跑通 eSIM卡很可能集中出现在中低端机型上 主打轻薄特性并舍弃部分功能[1][12] - eSIM卡技术主要解决手机轻薄化问题 而非高端需求 未来在中低端走量机型上具有市场潜力[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