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债券
icon
搜索文档
境外区块链债券生态环境与实务简析(下)
搜狐财经· 2025-08-22 03:05
区块链技术在资本市场中的应用前景 - 国际资本市场协会预计2030年区块链技术融资将成为重塑全球资本市场的核心力量之一 [1] - 区块链债券作为创新金融工具正推动传统金融体系与Web3.0生态的连接 [23] 监管框架发展现状 - 欧盟通过MiFIDII、《欧盟招股说明书条例》及《分布式账本技术试点制度》建立监管框架 [2] - 香港证监会发布代币化证券相关活动通函、虚拟资产交易平台指引和数字资产托管指引 [2] - 全球监管格局仍呈碎片化特征 依赖国际清算银行和各国政府共同推动 [2] 法律文本核心要求 - 招债书需专项披露网络安全、智能合约不可强制执行性及关键节点故障等风险 [3] - 跨境发行需说明争端解决地、跨境监管适用和区块链与传统系统互操作性 [3] - 债券条款需明确链上发行转让机制和智能合约自动支付票息模式 [4] - 认购协议需规定代币交付至投资者电子钱包的具体方式 [5] 业务连续性计划要素 - 技术韧性通过多节点部署、备份服务器和第三方智能合约审计实现 [6] - 操作连贯性要求建立备用团队和智能合约自动故障转移机制 [6] - 法律合规需遵循欧盟DLT试点和德国电子证券法等监管要求 [6] - 市场保护需预设备用流动性提供者和应急基金保障投资者补偿 [6] 执行周期关键环节 - 发行前需评估债务证券法律定义和区块链平台技术特性 [9] - 营销环节需重点披露DLT相关科技风险和法律约束力 [10] - 登记托管需实现链上资产与传统CSD/CCP基础设施对接 [11] - 结算机制可采用T+0/T+1模式配合哈希时间锁定合约等创新工具 [12] 全球实践案例 - 欧洲央行理事会通过基于DLT的央行货币结算框架 采用双轨制推进 [18] - 国际清算银行曼陀罗项目通过桥接节点实现多DLT平台无缝衔接 [19] -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通过守护者计划推动多货币多资产类别行业试点 [20] - 法国银行DL3S方案、意大利银行TIPS Hash-Link方案和德国联邦银行Trigger方案覆盖超过60个实体 [21] 技术融合发展趋势 - 区块链债券实现从"纸张"到"代码"、"中心化记账"到"分布式信任"的技术跃迁 [22] - 与批发型央行数字货币结合的Lugano发行项目和卢森堡国家级数码债券试点体现深度融合 [16] - 2025年香港稳定币法案和美国"天才法案"重构数字资产跨境流动规则 [23]
大类资产早报-20250822
永安期货· 2025-08-22 02:1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未提及 全球资产市场表现 主要经济体10年期国债收益率 - 2025年8月21日美国、英国、法国等国收益率分别为4.329、4.729、3.461等 最新变化幅度在0.032 - 0.058之间 一周变化幅度在0.043 - 0.091之间 一月变化幅度在 - 0.114 - 0.108之间 一年变化幅度在 - 0.056 - 0.842之间 [3] - 日本、巴西、中国等国2025年8月21日收益率分别为3.794、6.463、1.768等 最新变化幅度在 - 0.037 - 0.063之间 一周变化幅度在 - 0.049 - 0.171之间 一月变化幅度在 - 0.232 - 0.031之间 一年变化幅度在 - 0.455 - 0.485之间 [3] 主要经济体2年期国债收益率 - 2025年8月21日美国、英国、德国等国收益率分别为3.750、3.966、1.969等 最新变化幅度在 - 0.026 - 0.053之间 一周变化幅度在0.011 - 0.062之间 一月变化幅度在 - 0.078 - 0.114之间 一年变化幅度在 - 0.631 - 0.555之间 [3] 美元兑主要新兴经济体货币汇率 - 2025年8月21日巴西、俄罗斯、南非等货币汇率分别为5.476、 - 、17.718等 最新变化幅度在 - 0.12% - 0.26%之间 一周变化幅度在0.28% - 1.08%之间 一月变化幅度在 - 0.81% - 1.98%之间 一年变化幅度在 - 2.34% - 2.40%之间 [3] 人民币汇率 - 2025年8月21日在岸人民币、离岸人民币、中间价、12月NDF分别为7.181、7.183、7.129、7.020 最新变化幅度在 - 0.14% - 0.07%之间 一周变化幅度在 - 0.07% - 0.01%之间 一月变化幅度在 - 0.14% - 0.45%之间 一年变化幅度在 - 0.27% - 0.70%之间 [3] 主要经济体股指 - 2025年8月21日道琼斯、标普500、纳斯达克等指数分别为6370.170、44785.500、21100.310等 最新变化幅度在 - 2.81% - 0.85%之间 一周变化幅度在 - 0.01% - 7.35%之间 一月变化幅度在9.10% - 42.71%之间 [3] - 俄罗斯、日经、恒生指数等2025年8月21日指数分别为 - 、42610.170、25104.610等 最新变化幅度在 - 2.60% - 2.85%之间 一周变化幅度在 - 2.19% - 4.78%之间 一月变化幅度在 - 4.08% - 46.18%之间 [3] - 新兴经济体马来西亚、澳经等2025年8月21日指数分别为1592.870、9284.197等 最新变化幅度在 - 0.80% - 1.48%之间 一周变化幅度在 - 0.44% - 3.41%之间 一月变化幅度在 - 1.03% - 17.81%之间 [3] 信用债指数 - 新兴经济体投资级、高收益等信用债指数最新变化幅度在 - 0.26% - 0.29%之间 一周变化幅度在 - 0.37% - 1.16%之间 一月变化幅度在0.04% - 1.60%之间 一年变化幅度在3.91% - 14.45%之间 [3][4] 股指期货交易数据 指数表现 - A股、沪深300、上证50等收盘价分别为3771.10、4288.07、2862.18等 涨跌幅度分别为0.13%、0.39%、0.53%等 [5] 估值 - 沪深300、上证50、中证500等PE(TTM)分别为13.73、11.71、32.02等 环比变化分别为0.06、0.09、 - 0.09等 [5] 风险溢价 - 标普500、德国DAX的1/PE - 10利率分别为 - 0.63、2.23 环比变化分别为 - 0.03、 - 0.04 [5] 资金流向 - A股、主板、中小企业板等最新值分别为 - 1351.53、 - 797.23、 - 等 近5日均值分别为 - 312.50、 - 252.65、 - 等 [5] 成交金额 - 沪深两市、沪深300、上证50等最新值分别为24240.57、5585.21、1364.86等 环比变化分别为158.23、197.06、 - 32.20等 [5] 主力升贴水 - IF、IH、IC基差分别为 - 5.87、3.22、 - 47.77 幅度分别为 - 0.14%、0.11%、 - 0.71% [5] 国债期货交易数据 国债期货 - T00、TF00、T01、TF01收盘价分别为108.000、105.500、107.875、105.450 涨跌幅度分别为 - 0.19%、 - 0.11%、 - 0.20%、 - 0.10% [6] 资金利率 - R001、R007、SHIBOR - 3M分别为1.5143%、1.5356%、1.5500% 日度变化分别为 - 7.00BP、 - 4.00BP、0.00BP [6]
中国债券市场继续吸引专业投资者
金融时报· 2025-08-22 01:32
债券通北向通交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债券通北向通日均成交额达459亿元人民币 创半年度新高 同比增长3% [1] - 自2024年下半年以来外资配置中国债券市场速度再度加快 [1] 外资持有中国债券规模与结构 - 截至2025年6月末境外机构在中国债券市场托管余额4.3万亿元人民币 占市场总托管余额2.3% [2] - 外资持有规模从2018年3月约2000亿美元扩大至2022年高点6000亿美元 [2] - 境外机构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托管余额4.2万亿元人民币 其中国债占比49.6%达2.1万亿元 同业存单占比27.2%达1.2万亿元 政策性银行债券占比19.1%达0.8万亿元 [3] 外资增配驱动因素 - 中国债券被纳入全球三大债券指数 在指数中权重达6%-10% 推动被动资金大规模流入 [2] - 全球投资非美元资产趋势加速 各国央行2025年以来持续增持人民币与欧元资产 [3] - 美元资产不确定性促使主权基金和养老金等长期资金寻求非美元避风港 [3] 市场优势与发展前景 - 中国债券市场以25万亿美元规模位居全球第二 过去十年从不足10万亿美元显著增长 [5] - 市场具有规模大、开放度高、与其他发达市场相关性低、波动率低等多重优势 [4] - 人民币债券市场具备政策支持和避险属性优势 与国际货币体系重要性提升高度相关 [4] 外资配置趋势与偏好 - 外资机构初期偏好流动性高的国债和同业存单 未来可能拓展至信用债及资产支持证券 [3] - 外资主力为各国央行、养老金、保险公司等专业机构投资者 以中长期配置为主 [4] - 外资目前处于相对低配状态 2.3%的占比表明未来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2][4]
债市呈现慢牛格局,关注十年国债ETF(511260)投资机会
搜狐财经· 2025-08-22 01:00
2025年债券市场行情特征 - 10年期国债收益率呈现宽幅震荡格局 全年波动区间为1.60%至1.90% 振幅达30个基点 [1] - 收益率高点出现在3月中旬达1.90% 低点分别出现在1月初/4月中旬/7月初 均触及1.60%附近 [1] - 当前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1.72% 处于年内震荡区间中位水平 [1] 市场波动核心驱动因素 - 实体经济需求疲弱推动债券配置价值提升 形成慢牛或震荡牛走势 [2] - 地缘政治冲突阶段性影响市场风险偏好 可能随权益市场慢牛而修正 [2] - 7月初"反内卷"交易推动商品价格上涨 对弱通胀叙事形成阶段性证伪 [2] 货币政策与期限策略 - 央行维持整体宽松货币政策基调 市场处于窄幅震荡行情 [3] - 10年期国债具备波动低于30年期品种 绝对收益高于短期限资产的双重优势 [3] - 低利率环境下优先选择确定性高且回撤可控的资产 十年期国债符合该特征 [3] 投资工具特性 - 十年国债ETF(511260)跟踪国债指数 具备持仓透明和T+0交易特性 [3] - 产品支持质押回购操作 为投资者提供布局工具选择 [3]
十年国债(511260)获融资买入0.20亿元,近三日累计买入1.90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8-22 00:24
融资交易情况 - 十年国债(511260)8月21日融资买入额0.20亿元 位列沪深两市第1087位 [1] - 当日融资偿还额2.59亿元 净卖出2.39亿元 [1] - 最近三个交易日融资买入额分别为1.51亿元、0.20亿元、0.20亿元 [1] 融券交易情况 - 8月21日融券卖出0.00万股 净卖出0.00万股 [1]
21评论丨股市慢牛背景下的债市前景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1 23:14
股市表现与资金流向 - A股市场市值历史性突破百万亿大关 上证指数创近十年新高 呈现慢牛启航态势 [1] - 股市单日成交额超过2万亿元 市场情绪高涨 资金风险偏好上升 [1] - 投资者从稳健型资产转向高风险高收益权益类资产 债市面临资金抽水效应 [1] 债市调整与结构性影响 - 债市遭遇回调 30年期国债期货创数月最大跌幅 收益率曲线显著上移 [1] - 超长期国债因久期较长对利率变化敏感 受结构性调整影响最明显 [2] - 债市调整源于市场风险定价模型重置 非信用风险变化 属典型被错杀 [2] 股债市场关系分析 - 股债走势背离体现风险偏好切换特征 股市上涨反映政策红利和经济回稳预期 [1] - 股市吸金效应动摇债市低利率基础 债券价格受压制 [2] - 股市慢牛利于经济转型发展 债市稳定是经济稳健运行基石 二者为宏观经济一体两面 [2] 债市基本面支撑因素 - 产需两端经济指标趋弱 温和复苏需低利率环境支撑债市表现 [3] - 经济数据波动受短期天气扰动和产能治理影响 未改变企稳向好趋势 [3] - 货币政策持续宽松 央行落实适度宽松政策 保持流动性充裕 [3] 债市资金与供给环境 - 央行可能调降政策利率引导融资成本下降 释放充足流动性 [3] - 国债收益率持续上升或触发央行重启国债买入操作 稳定债券价格 [3] - 政府债券净发行高峰已过 供给压力减轻 债市从供给利空转为需求利好 [4] 债券资产配置价值 - 债券作为避险资产具有稳定收益和低风险特性 吸引力强大 [4] - 银行保险理财等机构对稳定票息收入有刚性需求 债券满足安全性与收益性双重需求 [4] - 个人投资者寻求多元化资产配置 债市提供再平衡投资渠道 [4]
股市慢牛背景下的债市前景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1 22:41
核心观点 - A股市场市值突破百万亿大关 上证指数创近十年新高 呈现慢牛启航态势 债市则遭遇回调 30年期国债期货创数月最大跌幅 收益率曲线显著上移 形成股债跷跷板行情 反映市场资金选择、预期博弈与资产价格再平衡 [1] - 股债走势背离体现风险偏好切换特征 股市上涨源于政策红利、市场改革及经济回稳的乐观预期 投资者风险偏好上升导致资金从债市转向股市 股市单日成交额超2万亿元 对债市产生抽水效应 [1] - 债市调整并非源于信用风险变化 而是市场风险定价模型重置 股市与债市互为宏观经济一体两面 股市慢牛利于经济转型发展 债市稳定则是经济稳健运行的基石 [2] 股市表现 - A股市场市值历史性突破百万亿大关 上证指数创近十年新高 展现慢牛启航景象 [1] - 股市上涨源于对政策红利、市场改革及经济回稳的乐观预期 投资者风险偏好上升 [1] - 市场情绪高涨阶段股市单日成交额超过2万亿元 [1] 债市表现 - 债市遭遇回调 30年期国债期货创下数月最大跌幅 收益率曲线显著上移 [1] - 超长期国债因久期较长对利率变化敏感 受债市结构性调整影响最明显 [2] - 债市调整主要受资金分流冲击 股市吸金效应动摇债市低利率基础 [1][2] 股债联动机制 - 股债跷跷板行情反映资金从债市向股市转移 风险偏好上升导致权益类资产吸引力增强 [1] - 股市上涨伴随经济复苏和通胀预期 减弱宏观政策宽松力度预期 压制债券价格 [2] - 债市下跌是股市健康上涨的注脚 二者并非对立关系而是宏观经济一体两面 [2] 债市基本面支撑 - 产需两端主要经济指标趋弱 温和复苏态势需要利率保持低位 支撑债市表现 [3] - 经济数据波动受高温暴雨及产能治理等短期因素影响 未改变经济企稳向好趋势 [3] - 货币政策持续宽松 央行落实适度宽松政策 保持流动性充裕 可能调降政策利率引导融资成本下降 [3] 债市资金与供给 - 央行可能通过调降政策利率释放流动性 若国债收益率持续上升或触发央行重启国债买入操作 [3] - 年内政府债券净发行高峰已过 债券供给压力减轻 有利于债市企稳回升 [4] - 二季度和三季度初为政府债券集中发行期 巨量净供给消耗市场流动性 压制利率和情绪 [4] 债券资产属性 - 债券作为避险资产具有稳定收益和低风险水平 对银行、保险、理财等机构有刚性需求 [4] - 债券市场提供稳定票息收入 满足机构对资产安全性和收益性的双重需求 [4] - 个人投资者寻求多元化资产配置 债市为资金再平衡提供投资渠道 [4]
[8月21日]指数估值数据(想稳健参与市场,买点啥好;红利指数估值表更新;指数日报更新)
银行螺丝钉· 2025-08-21 14:03
市场表现与风格轮动 - 中证全指下跌0.13%,市场整体处于4.4星估值水平 [1] - 大盘股小幅上涨,中小盘股下跌较多,呈现分化走势 [2] - 价值风格表现坚挺,红利和自由现金流等品种上涨 [3][4] - 医药行业整体上涨,消费行业微跌 [5][6] - 近期A股频繁出现以日为单位的风格轮动现象 [7] 投资策略建议 - 避免频繁交易,坚持长期投资可减少收益损失 [8][11] - 当前市场行情与2013-2017年相似,各类低估品种都将有表现机会 [9][10] - 港股近期表现低迷,受海外市场波动影响 [12][13][14] 月薪宝组合分析 - 组合包含40%股票(偏价值风格)和60%债券(偏中短债) [17][28] - 价值风格年初至今上涨有限,中证红利指数年初至8月21日微跌 [19][20] - 债券部分采用中短债策略,今年最大回撤仅0.15%,收益超过存款类产品 [29][30][31] - 组合自带自动再平衡机制,股票比例达45%时自动止盈,35%时自动加仓 [31] - 10年期国债收益率1.7%附近,长期纯债性价比不高 [31] 指数估值数据 - 上证红利盈利收益率9.96%,市盈率10.04,股息率4.78% [23] - 中证红利盈利收益率9.75%,市盈率10.26,股息率4.58% [23] - 恒生红利低波动盈利收益率11.74%,市盈率8.22,股息率4.81% [23] - 自由现金流指数盈利收益率9.11%,市盈率10.98,股息率4.15% [23] - 沪深300市盈率14.50,市净率1.73,股息率2.39% [41] - 创业板市盈率36.13,市净率4.72,股息率1.04% [41] 债券市场表现 - 30年期国债指数近期下跌3%,长期纯债整体表现低迷 [31] - 中短债品种表现稳定,中证短融指数近1年收益1.98% [44] - 10年期国债收益率1.78%,30年期国债收益率2.12% [44] 产品信息 - 华泰柏瑞红利低波ETF联接A规模93.31亿元,年分红31.83元 [24] - 南方标普中国A股大盘红利低波50联接A规模81.37亿元,年分红43.06元 [24] - 万家中证红利联接A规模19.98亿元,年分红48.80元 [24]
突然全线下跌!背后预示着什么?
大胡子说房· 2025-08-21 12:28
债券市场变化 - 国债价格全线下调 中长期债券尤为明显 [1] - 国债30年期主力合约单日下跌1.33% 创3月17日以来最大降幅 [3] - 10年期主力合约下跌0.29% 5年期合约下跌0.21% [8] - 3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6.10个基点至2.055% 10年期上行4个基点至1.785% [10][11] 市场信号解读 - 债券价格下跌收益率上行表明市场对债券需求减少 [12][13] - 股债跷跷板效应不是本轮债市走弱根本原因 短债也出现反常变化 [19][24][25] - 市场交易基本面从通缩交易转向通胀交易 [31][32] - 资本市场对经济预期转向乐观 认为最糟糕时间已过去 [35][48] 经济预期依据 - 7月CPI环比上涨0.4% 核心CPI同比上涨0.8% 达17个月高点 [36] - 大宗商品价格集体暴涨 玻璃/纯碱/焦煤/工业硅等品种合约上涨 [37] - 政策支持力度空前 4月后未发布利空消息 三季度或出台超预期政策 [39][40][41] - 外资净增持境内股票和债券达1273亿美元 扭转净流出趋势 [43] 未来市场展望 - 资本市场交易将以通胀交易为主 债市势微股市热度高是常态 [49][50] - 美联储9月可能降息 将缓解中美利率差和流动性问题 [45][46] - 大盘虽达3700点但后续上升空间依然很大 [50]
40家基金公司最新研判!3700点后A股会怎么走?
天天基金网· 2025-08-21 11:36
机构共识 - 对A股权益市场中期表现较为乐观,认为流动性宽松、政策环境利好,资金入市潜力大,有从结构牛走向全面牛的趋势 [3] - 港股短期弱于A股,但长期配置价值受认可,因估值处于历史偏低区间、南下资金持续流入、IPO复苏迹象明显 [3][4] 主要分歧 - 债券市场:部分机构认为债市受股市牛市压制,赔率下降;另一部分则认为收益率上行后性价比高,若股市震荡将迎来配置机会 [5][7] - 消费行业:内需边际放缓与政策扩大内需战略形成对立观点,部分机构担忧居民资产负债表修复缓慢,部分看好政策环境 [7] 热点行业相同点 - 科技与红利类资产受关注,人工智能、算力等领域因产业周期、技术突破(如GPT-5发布、华为AI推理技术)及资本开支扩张被看好 [8] - 港股中AI、医药主题交易弹性更高,金融地产板块防御属性也被部分机构认可 [9] - 算力行业受益于技术(GPT-5推高需求、华为技术突破)与政策(中美关税暂停)双重驱动,结构性机会延续 [15] - 创新药行业长期前景坚实,短期回调因涨速过快、海外政策扰动(如特朗普潜在征税)及部分公司业绩不及预期 [17] - 机器人行业与AI发展紧密相关,美国大模型突破推高算力需求,为AI应用爆发奠定基础 [19] - 有色金属行业受政策(稀土收紧)与需求(新能源汽车、AI算力)推动,供需格局改善预期强 [21] - 军工行业在"十四五"收官、国防预算年增7.2%、军贸份额跃迁(5%→10%)及技术革命(低空经济、卫星互联网)下潜力显著 [25] 热点行业不同点 - **算力行业**:国产替代速度分歧,部分机构看好华为技术推动快速替代,部分担忧技术完善与国际竞争阻碍进程 [16] - **创新药行业**:短期回调影响判断不一,部分认为海外政策扰动有限,部分担忧美国关税政策长期冲击出海业务 [18] - **机器人行业**:AI应用爆发时间预测不同,部分认为大模型突破将快速带动行业,部分强调商业化落地需更长时间 [20] - **有色金属行业**:价格与盈利提升幅度预期分化,部分看好显著增长,部分谨慎看待政策与需求不确定性 [22][23] - **军工行业**:技术突破溢价体现速度分歧,部分认为政策与技术革命将加速体现,部分持保守态度 [26] 投资方式分歧 - 科技领域:部分机构倾向配置算力指数以追踪硬件端发展,部分偏好主动选股以应对应用端个体差异与软硬件切换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