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化工

搜索文档
光大期货煤化工商品日报-20250917
光大期货· 2025-09-17 07:18
光大期货煤化工商品日报 光大期货煤化工商品日报(2025 年 9 月 17 日) 一、研究观点 | 品种 | 点评 | 观点 | | --- | --- | --- | | 尿素 | 周二尿素期货价格震荡偏强运行,主力01合约收盘价1686元/吨,日环比涨0.42%。 | 偏强 | | | 现货市场多数探涨,昨日主流地区市场价格上调10~20元/吨不等,山东、河南地区 | | | | 市场价格分别为1650元/吨、1660元/吨,日环比分别涨10元/吨、20元/吨。基本面来 | | | | 看,尿素供应继续回升,昨日行业日产量19.20万吨,日环比增0.08万吨。价格上涨 | | | | 后对需求形成压制,现货市场成交氛围有所下降。昨日主流地区产销率降至5%~40% | | | | 区间,个别地区仍维持100%以上,区域间分化明显扩大。宏观情绪及商品市场情绪 | | | | 积极给尿素期货市场提供支撑,且煤炭期价走强、国际市场及印度招标方面后续或 | | | | 仍有题材发酵可能。预计短期尿素期货价格仍能保持坚挺运行状态,但由于供需暂 | | | | 无明显扭转,尿素期价上方压制也较多,不建议过分看涨。关注尿 ...
一块煤如何裂变多条链——新疆哈密市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调查
经济日报· 2025-09-17 06:24
煤炭资源禀赋与产业基础 - 哈密市煤炭预测资源量达5708亿吨 占新疆总量三分之一和全国八分之一[1] - 已探明富油煤资源量640亿吨 平均含油率超过10% 是理想煤化工原料[2] - 新疆第四大产煤省区 哈密作为主产区上半年煤化工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9%[1] 现代煤化工产业布局 - 构建"煤—甲醇—羧酸/甲醛/聚丙烯"等多条产业链 产品涵盖甲醇/液化天然气/乙二醇等[2] - 国家能源集团投建全球首个二代技术煤制油项目 年产油品400万吨 计划2027年底投产[3] - 煤炭分质分级利用项目规划规模突破1亿吨 实现资源精细化分类利用[3] - 新疆中和合众建成首套年产100万吨醋酸装置 缓解西北地区醋酸短缺局面[4][5] 循环经济与资源利用 - 伊吾工业园区实施新疆首个煤化工废水零排放项目 循环利用率达100%[6] - 广汇环保荒煤气制乙二醇项目年利用荒煤气26.5亿立方米 相当年节约标煤57万吨[7] - 新伊碳能公司形成"煤—碳—油—气—电—热—化"产业链 能源综合转化率超85%[7] - 慧能煤清洁项目采用新技术使煤焦油产率提升10% 灰分含量降至0.03%以下[6] 科技创新与技术突破 - 制定《富油煤资源定义及分级》地方标准 规范资源勘查与开发[11] - 两项技术装备列入国家能源领域首台套项目 包括500万吨/年低阶煤热解技术和煤直接液化二代技术[11] - 成立富油煤清洁高效利用技术研究院 "哈密煤直接转化制备高端精细化学品技术"获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项目[10] 新能源耦合发展 - 全市电力总装机3486万千瓦 新能源装机占比67.8%居新疆首位[12] - 要求新建煤化工项目绿电比例超50% 每吨产品可降成本150元并减排二氧化碳3吨[12] - 新伊碳能建成100兆瓦风电配套项目 广汇新能源启动"绿氢替代"工程[12][13] - 纳宇氢能打造绿氢全产业链 用绿氢替代原料煤生产高端化工产品[13] 产业升级与未来规划 - 推动煤化工向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 打造全国最大煤制油气基地[14] - 重点招引煤制芳烃/精细化工/绿色燃料等下游延伸项目[14] - 通过园区内企业物料互配降低运输成本 实现产品就地消纳[14]
一块煤如何裂变多条链
经济日报· 2025-09-17 03:35
煤炭资源禀赋与产业基础 - 哈密市煤炭预测资源量达5708亿吨 占新疆总量三分之一和全国八分之一[2] - 富油煤已探明资源量640亿吨 平均含油率超过10% 是发展现代煤化工的理想原料[3] - 上半年煤化工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9% 逐步建立以煤炭煤化工为主导的现代工业体系[2] 产业链布局与项目进展 - 形成煤-甲醇-羧酸/甲醛/聚丙烯 煤-煤焦油-燃料油 煤-焦炉煤气-乙二醇/液化天然气/液氨等多条产业链[3] - 国家能源集团煤制油项目应用二代直接液化技术 年产油品400万吨 预计2027年底投产[4] - 新疆中和合众年产100万吨醋酸项目进入试生产阶段 采用煤炭和煤制甲醇为原料[5][6] - 新疆慧能1500万吨/年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项目在建 承担两项国家级示范任务[7] 技术创新与循环利用 - 煤炭分质分级利用项目规划规模突破1亿吨 根据特性进行多元化利用[5] - 广汇环保荒煤气制40万吨乙二醇项目实现荒煤气100%利用 年利用荒煤气26.5亿立方米 年节约标煤57万吨[9] - 新伊碳能形成煤-碳-油-气-电-热-化产业链 能源综合转化率达85%以上[9] - 工业废水处理回用项目实现循环利用率100% 为新疆首个煤化工废水零排放项目[7] 科技支撑与标准建设 - 制定《富油煤资源定义及分级》地方标准 规范资源勘查与开发利用[12] - 煤直接液化制备高端精细化学品技术获批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项目[12] - 低阶煤旋转床低温热解分质利用技术 煤直接液化二代技术装备列入国家能源领域首台套项目名单[13] 新能源耦合发展 - 并网电力总装机3486万千瓦 新能源装机占比67.8%居新疆首位[14] - 实施煤化工+新能源耦合模式 新建项目绿电比例须达50%以上 每吨产品可降成本150元并减排二氧化碳3吨[14] - 新伊碳能绿电耦合焦炉煤气项目配套100兆瓦风电已并网[14] - 推进氢能与煤化工耦合发展 龙头企业启动绿氢替代工程[15] 产业集聚与协同效应 - 伊吾工业园区构建企业间物料互配体系 实现产品就近消纳降低运输成本[16] - 规划建设全国最大煤制油气基地 重要煤基化学品和煤基新材料基地 绿色燃料及化学品示范基地[16]
继续维持港口弱内地强的格局
华泰期货· 2025-09-17 02:3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维持港口弱内地强的格局,港口库存压力仍高,下游MTO兴兴复工后港口基差微幅见底回升,累库速率或放缓,但到港压力仍大,后续变动主要看伊朗冬检计划公布时间;内地煤头甲醇开工最低点已过,下旬将回升至高位,内地工厂库存仍偏低 [2][3] - 港口回流内地窗口是支撑港口价格下限的重要变量,前期高开工的醋酸见顶回落,甲醛处于季节性淡季,需关注内地需求韧性回落程度,近期焦煤价格上升未带动煤化工甲醇上涨 [3] - 单边策略无;跨期策略为MA2601 - MA2605逢低正套;跨品种策略为PP01 - 3MA01逢高做缩 [4] 各目录总结 甲醇基差&跨期结构 - 包含甲醇太仓基差与主力合约、分地区现货 - 主力期货基差、不同合约间的价差等相关内容,资料来源为同花顺和华泰期货研究院 [7][9][22] 甲醇生产利润、MTO利润、进口利润 - 涉及内蒙煤头甲醇生产利润、华东MTO利润、太仓甲醇 - CFR中国进口价差以及不同地区与中国的价格差等,资料来源为同花顺和华泰期货研究院 [26][31] 甲醇开工、库存 - 有甲醇港口总库存、MTO/P开工率、内地工厂样本库存、中国甲醇开工率等数据,资料来源为同花顺和华泰期货研究院 [34][36] 地区价差 - 涵盖鲁北 - 西北、华东 - 内蒙、太仓 - 鲁南等不同地区间的价差情况,资料来源为同花顺和华泰期货研究院 [38][44][47] 传统下游利润 - 包括山东甲醛、江苏醋酸、山东MTBE异构醚化、河南二甲醚等传统下游产品的生产毛利,资料来源为同花顺和华泰期货研究院 [52][56]
专家把脉榆林煤化工转型方向
中国化工报· 2025-09-17 02:27
榆林煤化工产业转型发展方向 - 发挥煤油气盐四大资源优势 推动煤化工与传统石油化工 盐化工耦合发展 可再生能源与化石能源融合发展 实现绿色低碳发展[2][3] - 构建4个千亿级 8个百亿级和一批精细化工项目为支撑的现代煤化工产业体系 坚持高端化 多元化 低碳化发展方向[2] 煤化工与石油化工耦合技术突破 - 甲醇石脑油耦合制烯烃技术将甲醇制烯烃放热反应与石脑油裂解制乙烯吸热反应耦合 大幅降低能耗 提高石脑油原料利用率 实现油化随时切换[3] - 乙二醇制1 2-二氯乙烷新技术将乙二醇和甲烷氯化物转化为聚氯乙烯原料 打破电石法乙炔制氯乙烯路线的高能耗 高排放及汞污染瓶颈[3] - 煤油融合新型化工产业链具有流程短 能耗低 转化率高特点 减少对原油依赖 对保障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3] 可再生能源与化石能源融合方案 - 煤制烯烃引入充足绿氢可完全替代水煤气变换环节 减少70%二氧化碳排放[4] - 电解水制氢副产氧气用于煤气化工艺流程 从空分装置节省能耗 促进煤化工零碳排甚至负碳排[4] 精细化工产业发展路径 - 构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精细化工创新平台 集聚全省优势资源[4] - 锚定产业链应用终端 通过深加工发展含氟电子化学品 含氟涂料 特种高能燃料等高端精细化学品和功能材料[4] 榆林产业基础优势 - 作为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和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区 是全国重要甲醇 煤制烯烃 聚氯乙烯等大宗化工产品生产基地 产能位居前列[2] - 岩盐资源储量居全国之首 为煤化工与盐化工耦合发展提供条件 可破解碱氯失衡难题[3]
中煤能源20250916
2025-09-17 00:50
**中煤能源电话会议纪要关键要点分析** **一 公司生产经营数据** * 公司前8个月商品煤产量8999万吨 同比减少42万吨[3] * 商品煤销量1.7亿吨 同比减少1020万吨 其中自产商品煤销量增加171万吨 减少主要来自贸易煤和代理煤[3] * 聚烯烃产量86.43万吨 同比减少15.5万吨 销量84.6万吨 同比减少15.7万吨 主因两套烯烃装置计划大修[3] * 尿素产量141.5万吨 同比增加24.5万吨 销量161.6万吨 同比增加22.8万吨 主因去年同期装置大修而今年无大修[3] * 甲醇产量131.7万吨 同比增加22.2万吨 销量133.2万吨 同比增长24.8%[3] * 煤矿装备产值64亿元 同比减少5.3亿元[3] **二 煤炭市场表现与展望** * 8月动力煤市场先抑后扬 港口5500大卡煤价697元/吨 环比上涨6.4% 同比下跌17.4%[2][5] * 预计9月动力煤供需双弱 价格震荡 港口价区间665-695元/吨[2][5] * 对后续动力煤价格持乐观态度 预计围绕基准价675元上下波动 低点650元 高点可能超700元[4][13][19] * 8月炼焦煤市场先扬后抑 山西低硫主焦煤价1471元/吨 环比下降30元/吨(跌幅2%)同比下降10%[2][6] * 预计9月炼焦煤偏稳震荡 山西低硫主焦出厂价区间1300-1470元/吨[2][6] * 焦煤产量稳定在1200万吨左右 上半年吨煤毛利超500元[4][14] **三 化工品市场表现与展望** * 8月尿素市场偏弱运行 公司尿素平均车板价约1750元/吨 同比下降14%[2][7] * 预计9月尿素继续弱势运行 车板价区间1650-1700元/吨[2][7] * 前8个月聚烯烃均价约7500元/吨 同比微降5%[2][8] * 预计9月聚烯烃市场稳定运行 聚乙烯价格区间7100-7300元/吨 聚丙烯价格区间6800-7000元/吨[2][8] * 8月甲醇市场小幅上涨 预计9月供需双增[8] **四 公司成本与效益** * 公司通过降本措施对冲市场价格下行 上半年实现效益增长约21亿元[2][9] * 三季度自产商品成本与二季度相对稳定 全年成本预计低于去年同期水平[9][20][21] * 上半年因市场价格下行减利超70亿元[9] **五 长协合同与履约** * 动力煤长协合同履约率保持较高水平[2][10] * 2025年上半年自有资源75%签中长期合同 年化执行率不低于90% 月度执行率不低于80%[11] * 长协合同占比为75%乘以90%即67.5%[12] **六 项目进展与生产情况** * 李璧和韦子沟新建矿井计划2026年下半年到年底试生产[15] * 大海则矿区全年计划产量1000至1030万吨 与去年基本持平 上半年曾因水治理部分停工 目前生产已恢复正常[18] **七 政策影响与行业展望** * 能源局综合司发布的产能产量核查文件对公司影响相对有限[16][17] * 行业和区域产量预计将有所收敛[16][17] * 预计下半年煤价整体稳健性优于上半年[19] **八 煤化工业务盈利** * 公司煤化工业务仍处于盈利状态[4][22] * 上半年因烯烃装置检修减利7.77亿元 排除检修因素烯烃产品仍增利[4][22] * 下半年装置恢复运营将弥补损失 全年化工板块肯定盈利[4][22]
统筹解答产业发展方程式
经济日报· 2025-09-16 22:14
能源安全战略 - 中国能源资源禀赋呈现"富煤贫油少气"特征 煤炭短期压舱石地位难以改变[1] - 新疆等煤炭优势省份需聚焦能源保供责任 有序释放煤炭先进产能[1] - 需科学调控燃料煤与原料煤比例结构 为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1] 生态环保发展 - 煤化工属于高耗能产业 需推广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以提升资源效益[1] - 哈密地区通过技术升级推动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1] - 产业与新能源耦合发展模式提升"含绿量" 为行业提供可借鉴路径[1] 科技创新驱动 - 科技创新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变量与最大增量[2] - 需持续投入前沿技术并结合实际应用 为产业提质增效赋能[2] - 通过技术改造推动存量项目升级 实现现代煤化工整体跃升[2] 人才培养体系 - 产业扩容面临技能人才缺口 需加强职业教育供给[2] - 深化校企合作与产教协同机制 针对性培养煤化工专业人才[2] - 哈密设立新疆能源化工技工学校 契合产业发展近期与远期需求[2]
一块煤如何裂变多条链 ——新疆哈密市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调查
经济日报· 2025-09-16 22:11
煤炭资源禀赋与产业基础 - 哈密市煤炭预测资源量达5708亿吨 占新疆总量三分之一和全国八分之一[1] - 当地富油煤已探明资源量640亿吨 平均含油率超过10% 是发展现代煤化工的理想原料[2] - 新疆作为全国第四大产煤省区 哈密市是其主产区之一[1] 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 - 上半年煤化工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9%[1] - 已形成煤-甲醇-羧酸/甲醛/聚丙烯、煤-煤焦油-燃料油、煤-焦炉煤气-乙二醇/液化天然气/液氨等多条产业链[2] - 建成国家能源集团煤制油项目 年产油品400万吨 为全球首个应用二代直接液化技术的项目[3] - 煤炭分质分级利用项目规划规模突破1亿吨[3] 技术创新与项目突破 - 建成国内首套荒煤气制乙二醇装置 年利用荒煤气26.5亿立方米 相当节省标煤57万吨并减排二氧化碳62.8万吨[6] - 新疆中和合众新材料建成新疆首家醋酸生产装置 年产100万吨[4] - 1500万吨/年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项目采用新技术使煤焦油产率提升10% 灰分含量降至0.03%以下 年节约标煤44.6万吨[5] - 能源综合转化率达到85%以上[6] 循环经济与资源利用 - 实施工业废水零排放项目 循环利用率达100%[5] - 通过荒煤气100%综合利用技术 40%用于锅炉、40%作乙二醇原料气、20%用于焦油加氢[6] - 形成"煤—碳—油—气—电—热—化"完整产业链[6] - 原料煤净化废气用于制备氨水 甲醇加工废渣用于生产丙酸产品[4] 新能源耦合发展 - 并网电力总装机3486万千瓦 新能源装机占比67.8%居新疆首位[11] - 推行"煤化工+新能源"耦合模式 新建项目绿电比例须达50%以上[11] - 每吨煤化工产品通过绿电生产可降低成本约150元并减排二氧化碳约3吨[11] - 发展绿氢全产业链 用绿氢替代原料煤、绿氧替代燃料煤生产高端化工产品[12] 科技创新与人才支撑 - 连续三年举办"哈密能源之问"会议汇聚专家资源[8][9] - 成立富油煤清洁高效利用技术研究院 获批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项目[9] - 制定《富油煤资源定义及分级》地方标准[9] - 新疆能源化工技工学校开设煤化工、化工工艺等专业培养技能人才[10] 产业规划与招商方向 - 目标建设全国最大煤制油气基地、重要煤基化学品和新材料基地、绿色燃料及化学品示范基地[13] - 重点招引煤制油、煤油共炼、煤炭分质分级利用、煤制芳烃、精细化工及化工新材料等项目[13] - 推动产业链纵向延伸与横向耦合 提升整体抗风险能力[12]
中国神华(601088) - 中国神华2025年8月份主要运营数据公告
2025-09-16 09:46
产量与销量 - 2025年8月商品煤产量2860万吨,累计2.233亿吨,同比分别降0.3%、0.5%[2] - 2025年8月煤炭销售量3750万吨,累计2.802亿吨,同比分别降3.1%、9.2%[2] - 2025年1 - 8月聚乙烯、聚丙烯销售量同比增长因上年同期煤制烯烃生产设备按计划检修致基数较低[3] 运输与周转 - 2025年8月自有铁路运输周转量280亿吨公里,累计2071亿吨公里,同比分别增10.7%、降1.8%[2] - 2025年8月航运货运量960万吨,累计7030万吨,同比分别降16.5%、20.3%[2] - 2025年8月航运周转量94亿吨海里,累计729亿吨海里,同比分别降27.1%、27.2%[2] 港口装船量 - 2025年8月黄骅港装船量1930万吨,累计1.463亿吨,同比分别增11.6%、1.6%[2] - 2025年8月天津煤码头装船量400万吨,累计2980万吨,同比分别增8.1%、0.7%[2] 发电与售电 - 2025年8月总发电量233.9亿千瓦时,累计1441.2亿千瓦时,同比分别增3.8%、降3.8%[2] - 2025年8月总售电量219.7亿千瓦时,累计1354.6亿千瓦时,同比分别增3.6%、降3.8%[2]
中国神华(01088) - 2025年8月份主要运营数据公告
2025-09-16 09:15
煤炭业务 - 2025年8月商品煤产量2860万吨,累计2.233亿吨,同比分别降0.3%和0.5%[4] - 2025年8月煤炭销售量3750万吨,累计2.802亿吨,同比分别降3.1%和9.2%[4] 运输业务 - 2025年8月自有铁路运输周转量280亿吨公里,累计2071亿吨公里,同比分别增10.7%和降1.8%[4] - 2025年8月黄骅港装船量1930万吨,累计1.463亿吨,同比分别增11.6%和1.6%[4] - 2025年8月天津煤码头装船量400万吨,累计2980万吨,同比分别增8.1%和0.7%[4] - 2025年8月航运货运量960万吨,累计7030万吨,同比分别降16.5%和20.3%[4] - 2025年8月航运周转量94亿吨海里,累计729亿吨海里,同比分别降27.1%和27.2%[4] 电力业务 - 2025年8月总发电量233.9亿千瓦时,累计1441.2亿千瓦时,同比分别增3.8%和降3.8%[4] - 2025年8月总售电量219.7亿千瓦时,累计1354.6亿千瓦时,同比分别增3.6%和降3.8%[4] 化工业务 - 2025年8月聚乙烯销售量32300吨,累计24.84万吨,同比分别增0.9%和17.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