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机

搜索文档
深夜,中概股大跌!
证券时报· 2025-09-26 15:17
个股方面,金山云跌超11%,正业生物、大全新能源跌超8%,文远知行、万国数据、蔚来跌超6%,哔哩 哔哩跌超5%,小牛电动、晶科能源、知乎、老虎证券等跌超4%。 | (464) | 名称 | 现价 | 涨跌 | 涨跌幅 | | --- | --- | --- | --- | --- | | KC | 我们去 | 15.490 | -1.980 | -11.33% | | ZYBT | IFV生物 | 2.750 | -0.250 | -8.33% | | DQ | 大全新能源 | 28.414 | -2.506 | -8.10% | | WRD | 文远知行 | 10.175 | -0.735 | -6.74% | | GDS | 万国数据 | 39.355 | -2.715 | -6.45% | | NIO | 商来 | 7.000 | -0.470 | -6.29% | | BILI | 陈国城唯 | 25.769 | -1.571 | -5.75% | | NIU | 小牛电动 | 4.580 | -0.240 | -4.98% | | ાંકર | 晶科能源 | 24.160 | -1.230 | -4 ...
小米求变
虎嗅APP· 2025-09-26 14:56
小米旗舰手机战略转型 - 小米17系列引入背屏设计 突破传统水桶机思路 面向年轻时尚及女性用户群体拓展市场 [13][15] - 背屏支持息屏常亮技术 提供AI个性化壁纸及后置摄像头取景功能 较2017年魅族Pro7的背屏交互逻辑显著优化 [15][17] - 小米17 Pro在保留潜望式长焦镜头和提升电池容量基础上集成背屏 维持产品功能平衡 [19] 高端市场表现与挑战 - 2024年Q2小米在4000-5000元价位段国内市场份额达24.7% 较2021年11.4%实现116%增长 [11] - 旗舰系列未带动手机整体ASP提升 2024年上半年ASP同比出现小幅下滑 [12] - 小屏旗舰战略用户挖掘渐尽 需通过产品创新延长换机周期并吸引新用户 [12] 自研芯片技术突破 - 玄戒O1芯片能效表现超预期 性能核能效逼近骁龙8Gen5 能效核表现优于后者 [22][23] - 芯片研发提升产业链话语权 小米获得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芯片首发权 [24] - 公司计划投入至少500亿资金并耗时10年推进手机SoC自研 [22] 产品战略调整背景 - 雷军2019年提出对标iPhone战略 通过小米13/14/15三代机型确立小屏旗舰定位 [8][9][11] - 造芯与造车战略调整反映公司重大转型 手机业务进入主动变革阶段 [4][5]
对标苹果未被市场“买单”?小米股价跌超8%,市值蒸发超千亿港元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9-26 13:32
业内人士认为,在新品发布前,因为预期原因,小米股价前期股价上涨较多,前期获利资金存在套现离 场可能,也存在发布会不及预期等因素。 新华财经注意到,9月,苹果17系列的发布同样引发苹果公司股价下跌。美东时间9月9日苹果新品发布 会后,苹果股价收跌1.48%至234.35美元/股,市值一夜蒸发超人民币3700亿元。 转自:新华财经 新华财经北京9月26日电(梁怡) 小米雷军演讲刷屏,小米17对标苹果,资本市场却并不"买单"。 9月26日,小米集团股价开盘后股价持续走低,早盘一度跌超5%,午后跌幅扩大,尾盘一度大跌 8.66%。截至收盘,小米集团股价跌幅达8.07%,报54.65港元/股,全天成交金额达233.5亿港元,市值 跌超1000亿港元。 而25日,小米集团股价午后曾大幅拉升,一度涨超5%,收盘涨幅4.48%,报59.45港元每股。 有分析人士指出,26日小米集团股价大跌的主要原因是市场短线资金兑现了发布会预期。 8月19日晚,小米发布一份创历史新高的成绩单。2025年第二季度,公司多项核心指标创历史新高:营 收1160亿元,同比增长30.5%,连续3个季度突破千亿元;经调整净利润108亿元,同比大增75. ...
50多岁还在闯,雷军硬刚iPhone 17
新浪财经· 2025-09-26 12:03
文|财天COVER 豆蔻 叶梨 编辑 | 阳一 9月25日,一年一度的雷军年度演讲如约而至。这次的年度演讲,雷军特意选择了和小米17系列发布会 同时举行,用他自己之前在微博上的话说就是"蹭小米17流量"。 小米处在发展的转折阶段,雷军讲述了自己在转型上的思考、改变的目标,并高调地再次将小米手机对 标苹果,或许正是想展示小米"逆天改命"、进一步成长的决心。 9月26日,小米集团港股开盘后持续走低。截至午间休市,小米股价报56.20港元/股,下跌5.47%。 01、10年投入500亿造芯,雷军50多岁出来闯 雷军的第六次年度演讲,把"改变"作为主题,对外解释了小米为何进行高端化转型,并阐述了在手机领 域对标苹果、在汽车领域对标特斯拉与保时捷,是必然选择。 雷军在年度演讲中,主要分享了小米玄戒芯片和小米汽车背后的故事。他说,这两次重大突破,均源于 5年前的一次"触及灵魂深处的大反思"。 2020年时,成立10年的小米已年收入超2000亿元,但在雷军看来,当时的苹果、三星、华为等头部厂 商,仍是横亘在小米面前无法逾越的高山,"几乎看不到赶超的希望"。 雷军说,更让自己感到疲惫的是,网上充斥着对小米的质疑声音,比如"小 ...
北水成交净买入105.41亿 北水无惧巨额配售 全天抢筹地平线机器人超8亿港元
智通财经· 2025-09-26 11:36
北水资金流向 - 9月26日港股市场北水成交净买入105.41亿港元 其中港股通(沪)净买入73.66亿港元 港股通(深)净买入31.74亿港元 [1] - 北水净买入前三名个股为阿里巴巴-W(09988)、地平线机器人-W(09660)、腾讯控股(00700) [1] - 北水净卖出前三名个股为小鹏汽车-W(09868)、华虹半导体(01347)、中芯国际(00981) [1] 个股交易明细 - 阿里巴巴-W买卖总额110.62亿港元 净流入3.77亿港元 [2] - 小米集团-W买卖总额74.76亿港元 净流入22.74亿港元 [2] - 中芯国际买卖总额55.98亿港元 净流入1.19亿港元 [2] - 腾讯控股买卖总额31.08亿港元 净流入10.44亿港元 [2] - 华虹半导体买卖总额22.82亿港元 净流出1.79亿港元 [2] - 地平线机器人买卖总额18.42亿港元 净流入4.32亿港元 [2] - 小鹏汽车-W买卖总额8.90亿港元 净流出6722.31万港元 [4] - 理想汽车-W买卖总额9.50亿港元 净流入1.14亿港元 [4] 重点公司动态 - 阿里巴巴-W再获净买入24.12亿港元 月初至今北水累计净买入超685亿港元 阿里云被视为数字化运营及生成式AI最大受益者之一 [5] - 地平线机器人以每股9.99港元配售6.39亿股 募资63.39亿港元 用于扩大海外市场及中高阶辅助驾驶解决方案规模化应用 [5] - 腾讯控股举办全球数字生态大会 围绕智能化与国际化两大增长引擎全面开放AI能力 [6] - 小米集团新品发布会后股价下跌逾8% 但大摩认为新产品可能加速高端智能手机市场份额增长 [6] - 晶泰控股获净买入1.9亿港元 定位为AI驱动药物研发第三方服务商 商业模式具可持续性 [7] - 中芯国际与华虹半导体分别遭净卖出1.45亿及2.12亿港元 受美国芯片进口比例政策影响 [7] - 小鹏汽车-W遭净卖出2.91亿港元 山高控股与理想汽车-W分别获净买入1.3亿及1.14亿港元 [7]
15款产品入选,2025秋季焦点产品计划重磅发布
36氪· 2025-09-26 11:25
这次筹备榜单时,我们还是按老规矩,把所有报名的产品 都仔仔细细测了一遍,没别的,就是想给大家挑出真正靠 谱、用着省心的好东西。不过有点小遗憾,软件 app 类 产品因为报名厂家的提交品没通过评测,这次就暂时没放 进榜单里了。 但大家别担心,这次上榜的产品里,好几款代表都特有自 己的亮点:iPhone 17 Air 主打轻薄便携,拿在手里没负 担, 足够帮, 揣兜里也不"掉裤子"; 戴森新款 HushJet 净化喷气机,最贴心的是静音效果好,放卧室、书桌都不 吵.净化能力也实在.小空间用着正合适;喜欢拍 vlog 的朋友,肯定会爱上 Insta360 Go Ultra,机身小巧到能 揣进裤兜,防抖还靠谱,出门拍日常随掏随用。 然后呢,在这次的榜单里,我们还加入了市场对于每一款 产品的反馈调研数据,我们说好不算好,大家叫好才算是 真的好对吧! 当然啦,除了这几款咱们先提到的,榜单里剩下的上榜产 品也全是 "硬角色"—— 每一款都是我们从一堆候选里筛 出来的,不管是日常用的小物件,还是提升生活品质的大 家伙,要么是品质够硬,要么是设计够贴心,要么是能解 决咱们生活里的小麻烦。它们可能没法 -- 在开头说全, 但每一 ...
雷军深夜畅聊,市值蒸发近千亿;TikTok命运敲定?追觅否认强制员工跟投,明年起批量IPO;基金经理涉赌被拘10天 || 大件事
搜狐财经· 2025-09-26 09:56
编辑:程程 wumiancaijing.com 最热的泛财经新闻,都在这儿了。 重要提醒!!!为防失联,请"星标"我们!进入无冕财经公众号,点击右上角"...",再"",以便您及时接收每篇推送~ 本文由无冕财经(wumiancaijing)整理发布 资讯整理:海棠葉 设计:岚昇 "小米是被黑最惨的车企之一" 雷军深夜畅聊,市值缩水近千亿 9月25日晚7点半,小米CEO雷军以经典装扮准时出现在国家会议中心,进行第六次个人年度演讲,主题是《改变》。 在2个多小时的演讲和年度新品发布中,雷军分享了小米过去几年所经历的"改变",以及小米造车、小米造芯背后的故事,并发布了小米17系列新品。 ▲雷军进行年度演讲,图源网络 9月26日,年度演讲活动结束后,雷军接受媒体的采访持续输出。 关于小米16改名小米17,雷军说," 是希望让大家重新认识一下小米手机,重新表达我们敢于挑战世界第一的决心。" "改名引起的舆情令我挺惊讶的,我觉得主要原因我们小米做手机15年了,有很多人对小米有一些刻板的印象,甚至看法很固执。"雷军直言,"小米17这 一代的产品力是跨代升级的,非常炸裂,跟iPhone17全系列相比,有很多地方都超越。" " ...
“供两个孩子上大学” 小米押注造车与造芯 雷军为何仍陷“内耗”?
搜狐财经· 2025-09-26 09:51
公司转型战略 - 小米集团于五年前启动从互联网公司向硬核科技公司转型 明确投入千亿资金攻坚核心技术[4] - 公司同步启动造车与造芯两大战略项目 每个项目需投入五六百亿元 押上前十年积累的全部资金[4] - 通过持续五年研发投入 公司在芯片设计 电动汽车和手机高端化领域取得阶段性成果[12] 汽车业务进展 - 小米SU7 Ultra作为对标保时捷与特斯拉的核心产品 零百加速1.98秒 最高时速350km/h 性能参数超越保时捷Taycan Turbo和特斯拉Model S Plaid[7] - SU7系列累计交付超30万辆 Ultra版开启预售10分钟内订单突破6900台 2小时订单超1万台[7] - 为防范开发风险 采用SU7与YU7双轨并行开发策略 YU7承担后备救场角色[9] 芯片技术突破 - 玄戒O1芯片采用3纳米制程 在CPU多核性能和GPU跑分上超越苹果A18 Pro 高负载时机身温度低3-5℃[9] - 该芯片已搭载于小米15SPro 小米平板7Ultra及小米手表S4十五周年纪念版实现商用[11] - 咨询机构Counterpoint评价玄戒O1能效比表现证明公司掌握高端SoC设计核心能力[9] 手机高端化策略 - 小米17系列跳过16代直接命名17 寓意高端化五年成果 推出标准版 Pro和Pro Max三款机型对标苹果产品线[11] - 全球首发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芯片 采用第三代3nm工艺 影像与充电参数向iPhone 17 Pro Max看齐[12] - Pro系列搭载创新妙享背屏 支持后置主摄自拍及实时预览 形成差异化特色[12] 生态协同建设 - 澎湃OS系统深化与小米汽车 智能家居的生态联动 构筑高端化独特支撑[12] - 公司通过拆解三辆特斯拉Model Y进行逆向学习 实施跟随式创新策略[9] 行业竞争环境 - 行业存在对参数优势是否转化为用户心智性能标杆的质疑 特斯拉凭借三电机驱动技术和4680电池构建持续性能输出能力[7] - 保时捷依托纽北赛道数十年运营形成超高品牌认知度 特斯拉具备成熟生态体系[7] - 3纳米制程良率控制存在世界级难题 从实验室突破到大规模量产可能导致成本激增数倍[11] 资本市场表现 - 发布会次日港股小米集团股价短线走低 盘中一度跌超5% 反映投资者关注技术可持续性[13] - 行业观察指出参数可快速追赶 但生态与品牌信任需要长期沉淀[13]
小米集团股价大跳水,雷军刷屏
证券时报· 2025-09-26 09:19
小米集团股价表现及产品发布 - 9月26日小米集团股价大幅下跌8.07%至54.65港元/股 全天成交金额达233.5亿港元[2] - 股价下跌主要因市场短线资金兑现发布会预期 进行获利了结[1][2] - 公司发布小米17系列手机 起售价4499元至5999元 并推出小米汽车定制服务及家电新品[2] 小米集团战略及管理层表态 - 董事长雷军宣布自研手机SoC将坚持至少10年 投入至少500亿元[2] - 雷军回应小米汽车成为"全网被黑最惨车企" 支持六部委打击黑水军行动[2] - 公司过去五年经历艰难转身 在内外压力下重新思考发展方向[2] 机构对小米集团评级展望 - 摩根士丹利维持"增持"评级 目标价62港元 认为小米17系列销售可能超预期[3] - 新产品配备创新后置屏幕设计 可能加速公司在高端智能手机市场份额增长[3] 港股科技板块整体表现 - 恒生科技指数大跌2.89% 恒生指数下跌1.35%[4] - 多家科技股显著下跌:地平线机器人和金山云跌超8% 金山软件跌超7% 中芯国际跌超5%[4] - 阿里巴巴、京东、快手、哔哩哔哩等跌幅均超3%[4] 港股市场流动性及估值展望 - 流动性宽松周期已行至中段 后续1-2年整体保持宽松环境[4] - 港股估值经历三年熊市后处于低位 当前修复至中上分位[4] - 外资持续上调港股市场及中国资产评级 宏观流动性缓解有利于估值回升[4] 中国科技行业盈利表现 - MSCI中国指数成分公司2025年二季度盈利同比增长3% 营收保持平稳[5] - 非银行金融、科技和医疗保健行业营收盈利表现最为出色[5] - 科技公司实现强劲盈利增长 管理层评论在所有行业中最为乐观[5] 外资机构对中国资产观点 - 瑞银维持对中国股票"增持"评级 认为中国股市有进一步增长空间[1][5] - 家庭储蓄流入市场可能推动创新领域估值重估 如机器人技术[5] - 预计亚洲货币未来12个月兑美元平均升值4%[5]
小米法务部公布侵权案件进展
财经网· 2025-09-26 09:08
网络侵权维权行动 - 公司长期遭受部分MCN机构和网络黑水军发布不实言论及恶意造谣诋毁 [1] - 公司以零容忍态度强化舆情监控并追责到底 坚决打击一切侵权行为 [1] - 公司通过法律手段维护品牌商誉和用户名誉 [1] 法律维权工作进展 - 2025年至今已完成对16,465条舆情线索的法律评估 [1] - 重点监测网络账号231个 并对其中92个恶意侵权账号提起民事诉讼 [1] - 部分案件已进入法院审理阶段 公司将适时公布进展 [1] 车主维权支持措施 - 部分小米车主无端遭受网络攻击 公司已协助车主进行维权 [1] - 目前已发起车主维权诉讼共计35件 [1] - 公司将持续重点关注此类网络侵权行为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