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机器人

搜索文档
凯尔达:9月16日召开董事会会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6 10:42
公司治理动态 - 公司于2025年9月16日召开第四届第十一次董事会会议 审议《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离职管理制度》等议案 [1] 业务结构分析 - 2024年营业收入构成中工业机器人行业占比69.16% 工业焊接设备行业占比23.8% 其他业务占比5.16% 其他行业占比1.87% [1] 市值数据 - 截至发稿时公司市值为42亿元 [1]
中联重科发布具身智能大模型 人形机器人落地再提速
证券日报网· 2025-09-16 10:19
公司技术发布 - 公司在2025互联网岳麓大会发布云谷具身智能大模型和工具链 旨在降低工业机器人开发门槛和成本 提升智能进化速度 [1] - 技术平台突破多模态数据处理 GPU算力调度 分布式训练等关键技术 集成数据采集 模型训练 仿真评测 OTA部署四大核心模块 [2] - 公司建设拥有上百工位的人形机器人训练场 大规模采集真实数据 结合海量工业操作视频数据训练端到端具身智能模型 [2] 机器人应用展示 - 公司展示五款人形机器人 在迎宾 行走表演 物流分拣 装配 生活五大模拟场景实现应用 [2] - 新一代双足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中平稳行走 轮式机器人可完成订单分拣 礼品运送 双臂协同粘贴标签 VR远程精准夹取等任务 [3] - 所有人形机器人关键零部件实现自主研发 包括行星关节模组 摆线关节模组 线性关节模组 关键控制器等 [3] 技术整合战略 - 公司通过具身智能平台实现工业机器人和人形机器人数据采集 模型训练 OTA部署 线上验证的闭环链路 [2] - 致力于将新一代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结合先进工艺和数字化管理 重塑制造业并打造未来工厂 [3] - 将持续推进工业互联网 大数据 人工智能与工业机器人 人形机器人技术的系统融合 拓展智能制造应用深度与广度 [4]
跻身国产四大家的“技术黑马”:珞石机器人+AI,高增长背后藏着哪些破局关键?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9-16 09:06
行业整体发展趋势 - 2024-2025年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进入"总量增长、结构分化"阶段,增速放缓但保持稳健增长 [1] - 传统领域如汽车、3C电子需求进入平台期,但精密焊接、抛光打磨、柔性装配、喷涂喷漆等细分工艺场景需求集中爆发 [1] - 新能源、光伏、半导体等新兴行业为机器人应用开辟新增量空间 [1] - 市场增长动力从"机器换人"转向"提质、降本、工艺优化"的综合价值诉求 [1] 珞石机器人市场表现 - 2024年进入中国机器人市场销量TOP10,2025年上半年增速超70%,位居TOP10厂商首位 [2] - 跻身"国产机器人四大家"阵营,与埃斯顿、汇川、埃夫特并列 [2] - 预计全年机器人销量将超万台 [6] 产品与技术战略 - 小负载工业机器人(7公斤、12公斤、25公斤)与柔性协作机器人是绝对主力产品 [6] - 凭借SR与CR系列协作机器人,在3C电子行业渗透率持续提升,焊接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 [7] - 自主研发xCore控制系统,兼容工业机器人和协作机器人且规模化量产,具备顶尖运控和力控性能 [17] - 开发300公斤以上大负载机型,深入汽车零部件等重负载场景 [11] 核心增长驱动因素 - 专注高附加值场景开拓,放弃低价竞标订单,增长质量高 [9] - 产品竞争力锚定长期稳定性能,质量与性能置于开发首位 [12] - 场景深耕:90%以上精力聚焦工业场景,在抛光打磨、焊接、装配、码垛等领域开发场景化解决方案 [13] - 智能化交互:通过视觉与AI算法实现免示教工艺,降低应用门槛 [15] 生态合作与开放战略 - 打造ROKAE+平台,通过标准化接口向生态伙伴开放核心控制能力 [18] - 与上下游生态伙伴分工合作:集成商负责工艺优化,公司解决机器人运动控制问题,上游伙伴开发视觉+AI功能 [21] - 销售结构均衡,渠道与终端订单各占一半,覆盖更多细分场景 [22] 未来布局与方向 - 推进机器人与AI深度融合,依托自研AR力控关节臂、双臂机器人、轮式机器人及人形机器人加速具身智能研发 [11] - 具身智能产业分为数采层、模型层、交付层三层生态分化,公司聚焦与高校、模型公司开放合作 [17] - 竞争逻辑从"性价比"转向"场景攻坚"能力,与发那科、ABB等国际品牌正面竞争 [9]
公元股份(002641.SZ):目前元邦智能销售业务规模相对较小,尚处于培育发展阶段
格隆汇· 2025-09-16 09:03
公司业务 - 元邦智能主要从事工业机器人、自动化设备制造及销售,专注于机器人机械手集成及应用 [1] - 元邦智能面向注塑行业提供自动化解决方案,产品广泛应用于注塑行业自动化生产线 [1] - 元邦智能为注塑企业提供机器换人和转型升级服务 [1] 发展阶段 - 元邦智能销售业务规模相对较小,尚处于培育发展阶段 [1]
我国经济运行“稳”的特征没有改变
金融时报· 2025-09-16 02:10
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 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2% 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1] - 8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4% 以旧换新相关商品零售额保持较快增长 [1] - 8月份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3.5% 出口和进口连续3个月实现双增长 [1] 主要生产需求指标平稳增长 - 1至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服务业生产指数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货物进出口增速与1至7月份基本相当 [1] - 8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5.3% 与上年同期持平 [1] - 8月份CPI同比下降0.4% 核心CPI同比涨幅连续4个月扩大 [1] 工业和服务业保持较快增长 - 7 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同比分别增长5.7%和5.2% 继续保持在5%以上较快增长 [2] - 服务业生产指数7 8月份分别增长5.8%和5.6% 增速快于工业增长 [2] - 7 8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分别增长3.7%和3.4% [2] 市场销售和进出口规模扩大 - 1至8月份服务零售额增长5.1% 继续快于商品零售 [2] - 货物出口7 8月份分别增长8.0%和4.8% 规模继续扩大 [2] - 7 8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与上年同期持平 30至59岁劳动力失业率均为3.9% [2] 核心CPI连续回升 - 7 8月份核心CPI同比分别上涨0.8%和0.9% 连续4个月涨幅扩大 [3] - 7 8月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速均为9.3% 明显快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长 [3] - 工业机器人 新能源汽车产量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 [3]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推进 - 1至7月份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4.8% [4] - 1至8月份民营企业进出口额增长7.4% [4] - 8月份制造业企业 服务业企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分别为53.7%和57% 环比均上升 [4] 生产要素流通改善 - 8月份物流业景气指数保持扩张 铁路货运量增速加快 快递业务量较快增长 [4] - 8月份煤炭加工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出厂价格比上月收窄3.2至10.3个百分点 [4] - 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 新能源车整车制造价格同比降幅分别收窄2.8和0.6个百分点 [4] 工业生产者价格变化 - 8月份PPI环比由上个月下降0.2%转为持平 [5] -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环比分别上涨2.8%和1.9% [5] 民间投资结构分析 - 1至8月份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2.3% [6] - 1至8月份房地产开发民间投资下降16.7% 下拉全部民间投资增速4.5个百分点 [6] - 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 1至8月份民间项目投资同比增长3% 快于全部投资增长 [6] 制造业投资表现突出 - 1至8月份制造业民间投资同比增长4.2% 快于民间项目投资1.2个百分点 [6] - 制造业民间投资占全部民间投资比重40.6% 比上半年和去年同期提高1.7和2.6个百分点 [6] - 31个制造业行业大类中16个行业民间投资实现两位数增长 [6] 重点行业投资增长 - 汽车制造业民间投资增长22.6%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16.2% [6] - 高技术产业中信息服务业民间投资同比增长26.7% 专业技术服务业增长17.6% [7] - 基础设施民间投资同比增长7.5% 快于全部基础设施投资5.5个百分点 [7] 民生服务领域投资增加 - 电力 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民间投资增长23.5% [7] - 住宿餐饮业民间投资增长17%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增长7% [7]
周红波主持召开企业和科研院所座谈会
南京日报· 2025-09-16 01:42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 加快钢铁等传统产业智能化转型升级 [1] - 布局建设原子级制造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1] - 打造上下游贯通第三代半导体产业集群 [1] - 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 [1] 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 - 加大工业机器人研发应用投入 [1] - 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1] - 打造通信与算力产业高地 [1] 未来产业赛道布局 - 健全成果转化激励机制和产业化推进模式 [1] - 增强集成电路产业行业辨识度与核心竞争力 [1] - 构建低空经济全链条人才培育体系 [1] 现代服务业发展 - 打造国际级跨境物流枢纽 [1] - 提升南京国际通达性与枢纽能级 [1] 城市发展战略定位 - 立足规模提升和能级跃升发展新质生产力 [2] - 把握产业科技创新和需求结构升级发展机遇 [2] - 优化创新生态、产业生态、要素生态、治理生态 [2] - 吸引高端资源、优秀人才和合作伙伴集聚发展 [2]
8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新华社· 2025-09-15 13:35
经济增长指标 - 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5.6% [3]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668亿元 同比增长3.4% 环比增长0.17% [5] - 1-8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326111亿元 同比增长0.5% [8] 制造业与高端装备 - 3D打印设备产量同比增长40.4% [2] - 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22.7% [2] - 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14.4% [2] 服务业细分领域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12.1% [3] - 金融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9.2% [3]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7.4% [3] 消费市场表现 - 限额以上单位体育娱乐用品类零售额同比增长16.9% [5] - 日用品类零售额同比增长7.7% [5] - 粮油食品类零售额同比增长5.8% [5] 对外贸易 - 货物进出口总额38744亿元 同比增长3.5% [11] - 贸易结构持续优化 [11] 价格指数 - CPI环比保持稳定 [13] - PPI同比降幅呈现收窄趋势 [13]
中国经济8月报出炉 从关键词看“含金量”
环球网· 2025-09-15 12:08
宏观经济政策效果 - 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促进经济稳中有进 [1] 消费增长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促进居民消费需求释放 带动相关商品销售较快增长 [2] - 8月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 家具类 文化办公用品类零售额保持两位数增长 [2] - 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前8个月同比增长14.4% 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1个百分点 [2] 生产制造增长 - 8月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 充电桩 电动自行车产量均保持两位数增长 [4] - 生产要素流通改善 经济增长动能增强 [6] - 8月规模以上集成电路制造 电子专用材料制造行业增加值增速均超20% [7] - 工业机器人 机器人减速器 民用无人机等新产品产量保持较快增长 [7] 房地产市场改善 - 房地产市场销售降幅收窄 1-8月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降幅较去年同期收窄13.3个百分点 [7] - 1-8月商品房销售额降幅较去年同期收窄16.3个百分点 [7] - 8月70个大中城市中多数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降幅收窄 一二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降幅分别收窄0.2 0.4和0.5个百分点 [9] - 8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较7月末减少317万平方米 连续6个月减少 [9] 消费市场扩大 - 8月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3.6% 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 金银珠宝类商品销售增速明显快于全部商品 [9] - 1-8月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1% 快于商品零售额增速 [9] - 旅游咨询租赁服务类 交通出行服务类 文体休闲服务类 通讯信息服务类零售额均保持两位数增长 [11] - 8月全国电影票房和观影人次同比分别增长48.6%和66.9% [11] 新型消费发展 - 1-8月全国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9.6% 快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 [13] - 数字消费 绿色消费 健康消费等新兴领域成为新的消费增长极 [13]
经济增长“稳”没有改变、房地产市场朝止跌回稳方向迈进……国家统计局发布会速览
第一财经· 2025-09-15 04:23
三季度经济运行有望保持稳中有进发展态势。 9月15日,国新办就2025年8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介绍 2025年8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以下是部分要点汇总: 8月经济增长"稳"没有改变 前8个月主要生产需求指标保持平稳增长,1-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服务业生产指数、社会消费 品零售总额、货物进出口增速与1-7月份基本相当,经济增长"稳"没有改变。 从就业看,8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3%,虽受毕业季因素影响,比上个月略有上升,但与上年同 期持平,其中30-59岁就业主体人群调查失业率与上月和上年同期都是持平,就业"稳"也没有改变。 从价格看,8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0.4%,主要受食品价格下拉影响,扣除食品和能源后的核心 CPI同比上涨0.9%,涨幅连续4个月扩大,价格"稳"也没有改变。 房地产市场仍朝着止跌回稳方向迈进 从前8个月情况看,受国内外形势变化影响,房地产市场虽有所波动,但商品房销售和住宅价格同比降 幅还是在收窄,去库存成效继续显现,房地产市场仍朝着止跌回稳方向迈进。 但也要看到,房地产销售仍在下降,房地产市场修复需要一个过程,促进房地产止跌回稳 ...
调研速递|拓斯达接受博时基金等38家机构调研 透露多项业务关键数据与发展要点
新浪证券· 2025-09-14 09:23
调研活动概况 - 公司于2025年9月12日接待博时基金 财通证券等38家机构现场调研 活动时间为9:30至12:00 地点为公司会议室[1] - 公司副总裁兼董事会秘书谢仕梅及AI产品应用部曾逸参与接待[1] 业务表现与战略转型 - 2025年上半年产品类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2.66% 毛利率达38.83% 同比小幅增长[1] - 工业机器人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2.55% 其中自产多关节工业机器人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0.86% 直角坐标机器人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1.01%[1] - 注塑机 配套设备及自动化供料系统等业务同步发展[1] - 公司持续推进"聚焦产品 收缩项目"战略转型 深化业务结构调整[1] 人形机器人技术突破 - 首款人形机器人"小拓"基于与智谱共建的具身模型 可实现复杂任务自主推理与决策[1] - 该产品在注塑车间完成多轮验证 通过集成3D相机与AI视觉检测系统实时识别注塑件良率并自主完成装盘工序[1] - 实现从检测到操作的全流程自动化 体现工业场景应用潜力及"技术-制造-产品-场景"闭环生态能力[1] 高端制造设备优势 - 人形机器人发展对零部件多曲面 高精度特征提出要求 公司DMU/GMU400及GMU600五轴联动数控机床满足精度需求[1] - 数控机床业务在人形机器人领域零部件加工展现独特竞争优势[1] 技术研发与生态建设 - 公司围绕控制器 伺服驱动 视觉技术三大底层核心技术构建"场景+数据+AI"多驱动体系[1] - 依托运动控制及制造业场景数据优势探索具身智能与工业场景融合 打造IT与OT协同创新生态[1] - 强化与AI大模型厂商合作 推动智能装备在结构化工业场景的算法迭代与产业化应用[1] - 新一代X5运动控制器硬件经优化 对外开放500余组底层功能接口 与主流AI大模型及仿真系统深度集成[1] - 实现视觉免注册引导拆码垛 双臂机器人及轮式人形机器人小脑端控制 端到端智能装配等高端应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