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管理业

搜索文档
美债走出反转行情 市场逐步消化评级调整
新华财经· 2025-05-20 06:21
美债市场表现 - 美国30年期国债期货上涨14个点,全数收复周一早盘跌幅 [1] - 美债收益率全线走低:2年期跌2.5个基点至3.97%,3年期跌2.51个基点至3.951%,5年期跌2.64个基点至4.061%,10年期跌2.77个基点至4.449%,30年期跌3.27个基点至4.904% [1] - 盘前交易中美债收益率曾大幅飙升:2年期升4.2基点至4.025%,10年期升11.7基点至4.556%,30年期升13.1基点至5.027%(2023年10月31日以来最高水平) [3] 评级下调历史对比 - 2011年标普下调后:标普500单日跌6.7%,10年期美债收益率从3%降至2.1%,美元指数年底涨7.5%,黄金涨至1900美元/盎司 [5] - 2023年惠誉下调后:标普500跌1.38%,纳指跌2.17%,10年期美债收益率小幅波动(4.02%→4.18%),美元指数短暂走弱后回升 [5][6] - 2025年穆迪下调后:美国三大股指小幅收涨,30年期国债期货涨14个点,美元指数跌至近4月低点,COMEX黄金期货涨1.41%至3232.20美元/盎司 [5] 市场反应逻辑 - 投资者对美债避险能力和美元资产价值评估出现分歧,导致国际与本土投资者做出不同避险决策 [4] - 传统避险逻辑在美债交易中仍然存在,市场应对评级调降更为成熟 [7] - 三次评级下调均接近美国债务上限期限临近,穆迪下调主因是债务与赤字持续攀升及缺乏可信财政整顿方案 [5][6] 企业融资影响 - 美国企业借贷成本可能受美债波动影响,3A评级公司(如强生、微软)的借贷溢价通常以政府债券收益率为基准 [8] - 瑞银认为降级是总体风险而非市场转变,预计不会对金融市场产生重大直接影响 [8] - 桥水基金警告美债真实风险被低估,政府可能通过印钞还债导致货币贬值,通胀侵蚀购买力 [8]
中方没让步,36万亿美债还不上,特朗普走投无路,决定弄死大债主
搜狐财经· 2025-04-29 09:32
美国债务危机现状 - 美国国债规模高达36万亿美元,每日利息支出达数十亿美元,财政压力巨大 [2] - 债务利息支出已超过军费开支,政府面临严重财政困境 [18] 特朗普政府的应对措施 - 试图通过马斯克领导的效率委员会实施节流措施,但因触及医疗社保和军工集团利益而失败 [4] - 推行全球加征关税政策,但遭遇中国稀土出口管制和对等反制,效果有限 [6] - 计划效仿萨达姆"干掉债主"的策略,目标指向美联储,但最终因华尔街反对而放弃 [7][13] 美联储与华尔街的角色 - 美联储持有7.5万亿美元国债,实际控制权在华尔街手中,独立于政府决策 [9] - 疫情期间美联储印钞4万亿美元救市,资金主要流入股市房市而非实体经济 [9] - 华尔街金融巨头(如贝莱德、摩根大通)持有近百万亿美元资产,但政府无法动用这些资源 [16] 经济结构性问题 - 制造业空心化严重,经济依赖金融泡沫,基础设施落后于发展中国家 [18] - 资本外流至离岸账户,中产阶级资产缩水,底层民众依赖救济 [18] 市场反应与后果 - 特朗普试图干预美联储导致道琼斯指数单日暴跌700点 [13] - 全球出现"抛售美国"趋势,G7国家回避与美国代表接触 [16][21] 历史对比与长期影响 - 当前美国经济状况被类比为明朝末年,财政崩溃风险高 [16][18] - 美元霸权面临挑战,美债违约可能引发全球金融体系震荡 [20]
美国国债恐慌数十年未见
第一财经· 2025-04-15 03:51
美债市场动态 - 上周美国国债遭遇大幅抛售,10年期美债收益率单周飙升近50个基点,创2001年以来最大单周涨幅,30年期美债收益率单周上涨超46个基点,创1982年以来最大单周涨幅 [4] - 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上周五报4.4876%,亚太交易时段稳定在4.47%,但仍接近上周高位,30年期美债收益率报4.8723% [4] - 自2024年9月以来美债收益率持续上涨,尽管美联储在2024年9月降息50个基点、12月降息25个基点,但收益率不降反升,反映投资者对货币政策前景的担忧 [4] 美元指数走势 - 美元指数上周五跌破100关口,为2023年7月以来首次,创三年最低水平,亚太交易时段在99.7附近筑底 [3][4] - 欧元对美元汇率上周飙升3.6%,创三年新高,市场分析师预计欧元对美元汇率可能升至1.20美元 [4] - 美元对瑞士法郎汇率上周跌至十年低点,创两年多来最糟糕单周表现,日元对美元汇率下跌0.2%至143.79,英镑对美元汇率下跌0.33%至1.3084 [4] 市场结构性风险 - 特朗普关税政策的多变导致全球美债投资者要求更高收益率补偿风险,形成"债券义勇军"现象,推高整体借贷成本 [4] - 美国2024年预算赤字预计超过2万亿美元,华尔街机构下调经济增长预期并上调通胀预测,加剧美债市场动荡 [5] - 市场担忧特朗普政策可能动摇美元储备货币地位,全球出现针对美国资产的"投资大轮替"趋势 [7][8] 政策影响评估 - 美债收益率飙升被视为促使特朗普在关税政策上让步的关键因素,显示美债市场对政策的影响力超过股市 [3][4] - "海湖庄园协议"提出的对外国持有美债征收费用等设想,可能破坏美债稳定性并削弱美元储备货币地位 [7] - 桥水基金创始人警告当前全球货币体系面临崩溃风险,程度可能超过1971年金本位制取消和2008年金融危机 [8]
物价上涨是大利好?这间美国公司盈利料飙升超过250%
美股研究社· 2025-04-08 11:59
美股市场动态 - 美股上周五连跌第二日重挫,各主要指数创下2020年疫情初期以来最大单周跌幅,道指单周跌7.9%,标普500指数挫9.1%,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急泻10% [3] - 市场恐慌情绪高企,CBOE波动率指数(「恐慌指数」)收市见2020年4月以来高位 [3] - 特朗普发起贸易战后,投资者正重新评估经济前景、通胀趋势、利率方向及企业盈利,市况料续波动 [3] 经济数据焦点 - 周四的美国三月消费物价报告最受瞩目,若超出预期或再度引发市场震荡 [3] - 同期将公布生产者物价指数,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亦值得关注,尤其是通胀预期部分 [3] - 美联储三月议息会议纪要亦为焦点,或透露未来利率走向 [4] 财报季展望 - 摩根大通、富国银行、摩根士丹利、贝莱德及达美航空等龙头企业陆续公布业绩,市场密切关注其对消费及企业需求的展望 [5] Cal-Maine Foods业绩预期 - 美国鸡蛋业龙头Cal-Maine Foods将于周二美股盘后公布第三季业绩,期权市场预计股价或上下波动约9% [6] - 分析师估计盈利将较去年同期显著增长,有机会连续第三季实现三位数增幅,主因是鸡蛋供应短缺带动价格上扬 [6] - 市场估计每股盈利将达10.75美元,较去年同期3.01美元大增257%,季度收入预计按年增长102%至14.2亿美元 [8] - 推动公司业务增长的因素包括鸡蛋需求增加、价格走势利好,以及公司致力优化生产和销售网络 [8] - 禽流感疫情持续影响供应,令家禽存量跌至十年新低 [8] - CALM股价上周五收报92.29美元,现正挑战两个月来区间整理的阻力位 [10] - Cal-Maine财务实力雄厚,综合评分8.6分,资产负债状况评分9.4分,盈利能力评分8.7分 [10] 达美航空业绩预期 - 达美航空将于美东时间周三清晨6:30公布首季业绩,市场普遍看淡 [11] - 过去三个月,10位分析师下调盈利预测,经济低迷导致消费意欲减弱 [11] - 市场预计每股盈利将报0.44美元,按年微跌2%,收入则温和增长7%至136亿美元 [13] - 航空业当前困境重重,乘客订票意欲降温、企业公干锐减,加上消费者对票价更为敏感 [13] - 达美航空股价上周五曾跌穿35美元关口,创去年底以来新低,收报37.25美元,今年迄今股价已重挫38.4% [15] - AI量化模型对达美航空的财务状况评分为5.9,评级为「中等」 [15]
金融机构加快“清不良腾资源” !地方资管公司成最大接盘方
券商中国· 2025-03-24 04:09
不良资产出清趋势 - 2024年银行业不良贷款转让资产总额超2800亿元,同比增长80.2%,挂牌项目数量达1041单,同比增长超四成,显示不良资产出清加速[1][2] - 股份行是出清主力,未偿本息成交规模1125.4亿元,占总成交额49.83%,消费金融公司和国有大行分别以414.4亿元、352.5亿元紧随其后[4] - 批量个人业务(含消费贷、经营贷、信用卡)占全年成交比例70%,达1583.5亿元,其中个人消费贷款占比66.6%[4] 股份行主导原因 - 股份行市场化程度高,更倾向通过银登中心转让提升出清效率[5] - 零售转型加快导致个人信贷规模扩大,政策放宽后个人不良资产转让需求增加[5] - 消费金融公司因缺乏规模化处置能力,转让需求显著,有助于释放资本促消费[5] 地方AMC的角色 - 地方AMC受让不良贷款未偿本息1639.5亿元,占比70%,为主要受让方[8] - 批量个人业务前十大受让方均为地方AMC,多具地方政府背景[8] - 地方AMC被赋予政策属性,需护航区域经济稳健发展[9] 市场动态与定价 - 个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平均折扣率4.8%(同比下降20基点),平均本金回收率7.3%(同比下降50基点),显示资产估值压力[7] - 居民还款能力下降等因素导致折扣率和回收率下滑,银行需平衡效率与损失挽回[8] 政策与市场扩容 - 2021年试点政策启动后,2023年《商业银行金融资产风险分类办法》将重组资产纳入不良统计,加速出清[11] - 2024年参与机构达1015家,涵盖银行、AMC、金融科技公司等,预计2025年转让规模将进一步上行[11] 业务创新方向 - 地方AMC需从传统资产包转向定制化纾困,盘活存量资产[12] - 数字化催收、资产证券化等创新手段可提升个贷不良回收效率[13] - 出让机构与AMC合作探索新模式,实现优势互补[13]
特朗普关税太猛,加拿大人推选央行行长当总理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03-10 14:50
加拿大新总理马克·卡尼的政策立场 - 卡尼承诺继续对美国商品征收报复性关税,直到美国展示尊重并做出可信的自由公平贸易承诺,所有关税收入将用于保护工人 [1][7] - 卡尼计划将加拿大经济打造成G7中最强大的经济体,包括与可靠贸易伙伴建立新贸易走廊,并将加拿大打造成"能源超级大国" [8] - 卡尼承诺为加拿大出口寻找新市场,减少国内贸易壁垒,废除资本利得税增税,取消消费碳税,利用联邦财政投资重大项目 [11] 美加贸易关系现状 - 特朗普政府对大多数加拿大和墨西哥商品征收25%关税,并威胁对加拿大木材和乳制品加征新关税 [3] - 美国商务部长预计将于3月12日对进口钢铁和铝材征收25%关税 [4] - 加拿大经济严重依赖对美贸易,特朗普的举动引发加拿大消费者抵制美国产品,要求政府寻找新贸易伙伴 [5] 卡尼的经济管理计划 - 卡尼计划将联邦预算分为运营预算(承诺平衡)和资本支出预算(允许数百亿美元用于提升生产力的基础设施投资) [12] - 卡尼批评保守党领袖波利耶夫威胁解雇加拿大银行行长和削弱央行独立性的言论,认为这会在经济不稳定时期损害加拿大 [16][17] 加拿大政治局势 - 自由党在国会中席位不足50%,可能提前举行大选,卡尼需决定是否进入春季选举或争取反对党支持 [13][14] - 特鲁多辞职后,自由党在民调中竞争力提升,保守党频繁攻击卡尼未公开承诺和商业利益 [15]
百亿美元公司动向丨淘天称今年“双 11”投入力度近年最大;礼来15亿元扩产苏州工厂;贝莱德资管规模连续三季度新高
晚点LatePost· 2024-10-13 12:01
淘天双11投入与策略 - 今年双11投入力度为近年最大,包括300亿元消费券及红包和30亿元商家支持补贴,流量投入超百亿[1] - 国庆假期大型国际品牌线下销售同比下滑十几个百分点,但线上和天猫增长良好[1] - 消费特征变化明显,消费者更倾向于优惠大时集中囤货,政府补贴首次引入双11[1] - 简化红包和消费券计算规则,直接显示商品实际到手价,方便比价和不熟练用户[1] - 推出"贵必赔"政策,旨在稳定平台价格,避免行业过度竞争[1] 礼来公司产能扩张 - 全球最大市值药企礼来将投资15亿元人民币升级苏州工厂产能[2] - 扩大2型糖尿病和肥胖创新药物生产规模,满足中国患者需求[2] - 自2022年起,肠促胰素类注射药物全球产能已实现翻倍增长[2] 比亚迪欧洲市场拓展 - 比亚迪正扩大德国销售团队,计划半年内在德国站稳脚跟[3] - 将推出售价2.5万至3万欧元的新车产品[3] - 认为欧洲汽车公司电动车缺乏一致性,缺乏竞争力[3] 阿维塔融资与交付情况 - 阿维塔正在进行总额100亿元的C轮融资,投后估值将超300亿元[4] - 前9个月累计交付40904辆新车[5] - 由长安汽车和蔚来发起,后宁德时代成为重要股东[5] - 今年夏天出资115亿元投资华为子公司引望[5] LVMH人事变动 - Fendi原女装和高定艺术总监Kim Jones已离开Fendi,专注于Dior[6] - Jones曾让Dior产品年轻化,并为Fendi注入现代化风格[6] - 9月以来,LVMH旗下Celine和Givenchy也更换了艺术总监[6] 波音公司裁员与业务困境 - 波音将全球裁员10%,约17000个职位,包括高管、经理和员工[7] - 双发宽体客机777X交付继续延期[7] - 三季度预计收入178亿美元,低于市场预期,经营现金流预计继续流出[7] 达美航空复航计划 - 达美航空将于2025年6月恢复上海浦东至洛杉矶直飞航班[8] - 每周三个航班,由空客A350执飞[8] - 目前中美每周约100多个直飞航班,2019年一周约800个航班[8] 贝莱德资产管理规模增长 - 贝莱德资产管理规模连续三个季度创新高,9月末达11.48万亿美元[9] - 比去年同期增加2.38万亿美元[9] - 仅第三季度资金流入规模就达2210亿美元[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