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机械

搜索文档
工业母机ETF(159667)涨超2.4%,半导体国产化受关注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5 02:56
工程机械行业 - 行业延续企稳回升趋势 2025H1头部主机厂收入及净利润均实现正增长[1] - 国内市场受益于专项债发行平稳及国家级重大工程项目加速落地 需求有望持续释放[1] - 海外市场东南亚 中东和拉美等新兴市场需求向好 2025H1我国工程机械产品出口总额同比增长9.4%[1] - 头部企业通过提升产品竞争力和深化本地化运营加快渗透[1] 自动化设备领域 - 英伟达发布新一代机器人计算平台Jetson Thor 支持多模态AI模型 为机器人感知和决策能力奠定硬件基础[1] - 优必选与国际投资机构达成战略合作 推动人形机器人生态建设[1] 半导体设备领域 - 美国对华限制升级或加速国产替代进程[1] - 国内先进产线扩产需求持续[1] - 半导体设备作为产业链自主可控关键环节迎来发展机遇[1] 工业母机ETF - 跟踪中证机床指数(931866)从A股市场选取50只成分股[1] - 涵盖机床整机制造商及关键零部件供应商 涉及数控系统 轴承 主轴 刀具等领域[1] - 指数样本主要配置于机械设备 电子 新能源及机器人等行业[1]
中联重科(000157):25H1业绩点评:业绩好于预期,全球化、多元化持续拓展
长江证券· 2025-09-05 02:13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预计2025-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0.23亿和65.17亿元 对应PE分别为13倍和10倍 [9][12] 核心财务表现 - 25H1营收248.55亿元 同比+1.30% 其中25Q2营收127.38亿元 同比-0.19% [2][6] - 25H1归母净利润27.65亿元 同比+20.84% 扣非归母净利润19.25亿元 同比+30.08% [2][6] - 25H1毛利率28.15% 同比+0.17个百分点 归母净利率11.12% 同比+1.8个百分点 [12] -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17.5亿元 同比+112% 拟每10股派2元中期分红 分红比例达62.56% [2][12] 业务板块表现 - 境内收入同比-12% 主要受塔机、高机行业调整影响 但混凝土机械、工程起重机持续修复 [12] - 境外收入同比+15% 占比达56% 同比提升6个百分点 其中非洲区域增幅超179% 中东、东南亚、澳新保持高速增长 [12] - 混凝土机械、起重机械、高空机械毛利率分别提升0.84/0.10/2.78个百分点 [12] 新兴业务进展 - 全新开发3款人形机器人(1款轮式+2款双足) 已有数十台进厂作业 在机械加工、物流等环节试点 [12] - 构建120个工位的具身智能训练场 搭建具身智能运营中心 推动大模型进化 [12] 费用结构变化 - 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同比分别+1.02/-0.63/+0.36/-2.06个百分点 [12] - 管理费用率下降主要因股份支付费用减少 研发销售费率增长因新兴产业投入加大 [12] - 财务费用率下降主要受益汇兑因素 [12] 业绩展望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0.23亿/65.17亿/80.28亿元 [12] - 对应每股收益0.58/0.75/0.93元 市盈率12.66/9.75/7.92倍 [12]
财信证券晨会纪要-20250905
财信证券· 2025-09-05 00:39
市场表现与策略 - 2025年9月4日A股市场全线下跌,上证指数收于3765.88点(跌1.25%),深证成指收于12118.70点(跌2.83%),创业板指收于2776.25点(跌4.25%),科创50指数收于1226.98点(跌6.08%),北证50指数收于1538.98点(跌0.80%)[1][7] - 分规模看,小微盘股表现相对抗跌,中证2000指数跌1.45%,而中盘股中证500指数跌2.48%;分行业看,商贸零售、美容护理、银行领涨,电子、通信、综合板块跌幅居后[7][8] - 全市场成交额25818.93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1862.11亿元,多空分歧加剧,资金避险情绪升温,消费板块逆势走强[8] - 策略观点认为短期调整接近尾声,建议静待企稳信号,中期维持乐观,重点关注宏观经济数据改善、美联储政策转向及成交量变化,配置上建议关注消费板块(政策受益+国庆假期预期)和贵金属板块(避险属性+弱美元环境)[8][9] 基金与债券市场 - 9月4日LOF基金价格指数跌1.52%,ETF基金价格指数跌2.23%,其中华夏上证50ETF跌1.72%,华泰柏瑞沪深300ETF跌2.04%,南方中证500ETF跌2.32%;日经225ETF涨2.42%,标普500ETF涨0.55%[11] - 债券市场利率小幅上行,1年期国债收益率升至1.38%(+0.97bp),10年期国债收益率升至1.81%(+0.76bp),期限利差42.83BP;国债期货主力合约微涨,10年期合约涨0.13%[13] 宏观经济与政策 - 央行9月5日开展10000亿元3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操作,以维持流动性充裕[14][15] - 9月4日央行公开市场净回笼2035亿元,7天逆回购操作利率1.40%持平[16][17] - 财政部与央行联合工作组召开会议,强调财政与货币政策协同,保障政策落地见效[18][19] - 国家能源局推动深远海海上风电、光热发电等新兴产业发展,要求加快新能源电价改革和"十五五"可再生能源规划编制[20][21] - 海关总署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相关光纤实施反规避措施,要求商品编号申报为90011000.01[22] - 工信部印发《电子信息制造业2025-2026年稳增长行动方案》,目标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7%,全行业营收年均增5%以上,2026年服务器产业规模超4000亿元[23][24] 行业动态 - 京津冀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蒙西至京津冀±800千伏)计划9月底全面开工,总投资171.78亿元,年输送绿电360亿千瓦时[25] - 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东南亚分展在马来西亚举办,11家企业签约超20亿元,三一重工、中联重科等参与[26][27][28] - 2025Q2中国大陆PC出货量1020万台,同比增12%,消费端和商用端均增13%和12%;AI PC占比28%,预计2025年渗透率升至34%[29][30] 公司研发与创新 - 海思科创新药HSK47388片获临床试验批准,用于自身免疫疾病治疗,临床前显示显著药效和安全性[31][32] - 方盛制药子公司妇科止血消痛颗粒获药物临床试验批准,用于产后恶露不绝(气虚血瘀证)[33][34] 区域经济与投资 - 湖南省发改委公示2025年重大铁路项目前期经费支持,涉及长九高铁、怀桂高铁等6个项目,总支持1150万元[35][36]
“工程机械+农场”长出新生意 “技术+管理”多维输出
证券日报· 2025-09-05 00:10
核心观点 - 工程机械企业跨界农机领域 通过技术协同和管理经验迁移提升农机装备水平 显著增强国产农机国际竞争力并推动农业现代化 [1][2][7] 农机装备技术升级 - 山河智能电动微小挖应用于农田和果园场景 突破行业技术壁垒实现业务增长 [2] - 星邦智能高空作业车用于果实采摘和果树修剪 液压控制和精准定位技术具备通用性 [2] - 中联重科推出电驱无级变速拖拉机 实现田间作业精准高效 农机技术专利累计申请2371件 [4][5] - 徐工机械将压路机宽基轮胎技术应用于采棉机 提升松软棉田通过性 [5] - 柳工移植装载机"四轮驱动+差速锁"技术到甘蔗收割机 解决坡地打滑问题 借鉴挖掘机高频振动切割原理优化刀具设计 [5] 智能化应用 - 无人驾驶收割机通过北斗导航实现厘米级定位 自主完成收割脱粒秸秆还田全流程 [5] - 智能插秧机以每秒3株速度精准插植 中联重科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将机插秧作业从两人减至一人 [6] - 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推动农机智能化升级 显著解放劳动力提高生产效率 [5][6] 市场表现与产品布局 - 中联重科小麦机销量全国前列 拥有686个农机服务网点和2200人服务团队 [3] - 徐工机械实现3大门类12大平台100余款主销机型批量生产销售 [3] - 柳工开发全系列甘蔗收获机覆盖130-350马力 突破糖料蔗机收瓶颈并降低进口依赖 [3] 出口与国际拓展 - 2025年1-6月中国农机出口349.78亿元同比增长37.1% 进口17.83亿元同比下降31.3% [7] - 湖南省农机出口总值4.2亿元同比增长109.5% 其中对德国出口1.1亿元增长130倍 对印尼出口增长64.2% [7] - 山河智能微型挖掘机通过低排放发动机技术达到欧V标准 成功进入欧盟市场 [7] - 中联重科农机产品覆盖全球120余国家 向埃塞俄比亚交付30台联合收割机覆盖5万亩农田 [8][9] - 柳工向泰国交付37台热带作业专用农业机械设备 推动糖业机械化发展 [9] 质量管理体系迁移 - 中联重科将工程机械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体系应用于农机生产 包含32道零部件检测工序和整机三高环境测试 [6] - 质量管理经验迁移使农机设备可靠性实现质的飞跃 [6]
“工程机械+农场”长出新生意
证券日报· 2025-09-04 16:11
文章核心观点 - 工程机械企业跨界农机领域 通过技术协同与创新提升农机装备水平 增强国产农机国际竞争力并推动农业现代化 [1][2][3][5][6][7][8][9][10] 工程机械企业跨界农机领域 - 山河智能电动微小挖应用于农田、葡萄庄园和经济果园 技术壁垒被打破并发现新业务增长点 [2] - 星邦智能高空作业车用于果实采摘、果树修剪等环节 成为果农新宠 [2] - 中联重科小麦机销售量全国前列 拥有686个农机服务网点和2200人服务团队 [3] - 徐工机械实现3大门类12大平台100余款主销机型批量生产和销售 [3] - 柳工开发全系列甘蔗收获机覆盖130-350马力 突破糖料蔗机收瓶颈并降低对进口设备依赖 [4] 技术应用与创新 - 中联重科推出电驱无级变速拖拉机 使田间作业更精准高效 农机板块技术专利累计申请2371件 [6] - 徐工机械将压路机宽基轮胎技术应用于采棉机 提升松软棉田通过性 [6] - 柳工将装载机"四轮驱动+差速锁"技术移植到甘蔗收割机 解决坡地打滑问题 并借鉴挖掘机破碎锤原理优化刀具设计 [6] - 无人驾驶收割机凭借北斗导航厘米级定位完成全流程作业 智能驾驶插秧机以每秒3株速度精准插植 [7] - 中联重科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将机插秧作业从两人减至一人 显著解放劳动力 [7] 质量管理与标准输出 - 中联重科将工程机械"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体系"应用于农机生产 包含32道检测工序和"三高"环境测试 [7] - 农机产品出厂前经过与工程机械同样严格的测试流程 产品质量实现质的飞跃 [8] 进出口与海外市场拓展 - 2025年1-6月中国农机进口17.83亿元同比下降31.3% 出口349.78亿元同比增长37.1% [8] - 2025年上半年湖南省农机出口总值4.2亿元同比增长109.5% 对德国出口1.1亿元增长130倍 占比24.9% [8] - 山河智能微型挖掘机通过低排放发动机技术达到欧V标准 进入欧盟市场 [9] - 中联重科农机产品覆盖全球120余国家 建立本地化销售服务网络 向埃塞俄比亚交付30台联合收割机覆盖5万亩农田 [10] - 柳工向泰国交付37台热带作业环境专用农业设备 推动糖业机械化发展 [10]
工程机械“下农场”藏着产业融合新密码
证券日报· 2025-09-04 16:06
核心观点 - 工程机械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场景适配跨界农机领域 寻找新增长点 体现中国制造业升级的深层逻辑 [1][2][3] 技术应用与行业突破 - 工程机械技术成功应用于农业场景 山河智能无尾挖掘机在法国葡萄园实现灵活松土作业 [1] - 星邦智能高空作业车通过精准控制变身果农摘果神器 [1] - 技术特性与场景需求高度契合 产业边界可通过技术创新突破 [1] 工程标准赋能农机升级 - 中联重科将起重机制造标准系统化应用于插秧机生产 [2] - 工程机械企业战略性地以工程标准提升农机装备水平 推动农机从能用向好用耐用跃升 [2] 产业协同与技术迁移 - 压路机技术应用于采棉机使其在棉田平稳运行 装载机驱动技术解决丘陵收割机打滑问题 [2] - 中国制造业积累的技术管理供应链优势形成可迁移复制的通用能力 [2] - 企业通过跨赛道经营抵御单一市场波动风险 同时为农业现代化提供新动能 [2] 本土化研发与定制化改造 - 柳工针对西南丘陵甘蔗地特性改造收割机 徐工为新疆棉田定制采棉机 [2] - 高端技术结合在地化改造是跨界成功的关键 需深入田间研发适应农业场景复杂性 [2] 制造业转型趋势 - 工程机械跨界农机展现企业创新活力 反映中国制造业从大到强的转型缩影 [3] - 产业壁垒打破与技术跨领域融合将为中国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 [3]
山河智能最大吨位垂直举升履带式滑移装载机出口北美
长沙晚报· 2025-09-04 15:53
核心产品动态 - 公司自主研发的最大吨位垂直举升履带式滑移装载机SWTL5238实现批量发货并正式出口北美市场 [1] - 该产品重达5.375吨,是国内首台100马力垂直举升履带式滑移装载机 [1] - 产品核心垂直举升机构为自主开发,具备3361毫米最大举升高度和1500千克最大装载量 [1] 技术创新特点 - 整机在结构、外观、内饰、液压及电气控制方面进行全新设计 [1] - 采用电控辅助液压系统提升发动机功率利用率,集成多种辅助驾驶功能 [2] - 创新上翻式司机室门设计提升操作便利性与应急安全性能 [1] 性能优势 - 最大输出流量达150升/分钟,作业性能优越 [1] - 后上置独立散热系统支持马达随温调速与反吹功能,平衡散热性能与噪声控制 [2] - 全封闭正压驾驶室增强密封性,适应多粉尘工况环境 [1] 市场地位 - 公司履带式滑移装载机在国际市场销量位居国内品牌前列 [1] - 新产品批量出口北美市场标志着国际化布局取得进展 [1]
工程机械电动化、无人化应用场景及空间探讨
2025-09-04 14:36
行业与公司 - 行业为工程机械行业 重点关注电动化和无人化趋势[1][2] - 公司包括传统工程机械企业如三一重工 徐工机械 中联重科 柳工 山推 浙江鼎力 以及零部件企业恒立液压 新进入者如博雷顿 无人化服务商如易控智驾 西迪控股[4][15][16] 核心观点与论据 **电动化发展现状与趋势** - 工程机械电动化分为动力系统电动化(三电系统)和作业系统电动化(线性驱动元器件) 动力系统电动化速度快于作业系统[3] - 2024年全球工程机械电动化渗透率约1%-2% 销量约1.8-2万台 全年增长率达110%[1][8] - 预计未来五年年复合增长率维持在30%-50% 销量将很快达到10万台级别[1][8] - 中国市场是全球最大市场 2024年市场规模预计300亿-500亿人民币 主要集中在高空作业平台和搅拌车领域 2025年渗透率将翻倍[1][8] - 高空作业平台 矿车 搅拌车 泵车 轮式装载机等所需力矩不大的轮式设备电动化推进较好 挖掘机等高力矩设备渗透率较低[1][7] **无人化发展现状与趋势** - 无人技术渗透率明显低于电动化 全球范围内仅占1%-2%[10][11] - 无人化适用于高危和极端环境(如矿山 抢险救援)以及高重复性作业区域(如港口 物流中心)[5] - 矿山运输设备无人化加速 2024年矿卡无人化比例仅为7% 预计2025年整体渗透率达15%[1][12] - 矿车无人化服务市场规模预计200-300亿人民币 净利润可达30-40亿 对应市值空间五六百亿[4][12] - 主要无人化服务商如易控智驾 西迪控股预计2025年实现盈亏平衡[4][12] **电动化与无人化的关系** - 电动化与无人化相辅相成 电力驱动为无人设备提供平稳稳定的基础 线控技术易于与自动驾驶系统集成[1][6] - 无人设备对续航 充电速度 能量回收效率提出更高要求 并产生数据优化能源管理策略[6] - 没有纯电子平台就难以实现大规模无人操作[6] **中国企业竞争优势与挑战** - 中国企业通过电动车满足欧洲等高碳排放要求市场的需求[9] - 中国企业过去在发动机和高端液压件领域存在劣势 但高端液压件劣势已基本消除(如恒立液压) 主要劣势仍集中在发动机领域[1][9] - 通过发展混合动力或纯电驱动车辆 中国企业可绕过传统燃油车技术壁垒 实现技术突破(如用串联混动车型的小型发动机替代大型发动机)[9] **特定场景应用与经济性** - 矿山驾驶员短缺(年龄40岁以上 年轻人不愿从事)推动无人驾驶成为必然选择[12] - 无人驾驶技术从技术可行过渡到商业可行 成本已低于人工操作 达到渗透率爆发点[12] - 电动化和无人化在矿山 交通基建 港口物流等场景具备显著优势和经济性 尽管购置成本高且残值率问题未完全解决 但使用过程回报快 一年半到两年可回收成本 再过一年基本解决残值问题[13] **市场竞争格局** - 传统工程机械企业资本实力雄厚 研发领先 拥有强大制造能力和海外拓展经验 是未来竞争主力[4][14][15] - 新进入者包括专注电动化的公司(如博雷顿)和专注无人化服务的公司(如易控智驾 西迪控股)[15] **行业周期与投资预期** - 当前工程建设周期处于国内外双周期底部 未来发展前景看好[4][16] - 周期上行预计持续3-5年 年收益率可能达10%-20% 长期增长可观[16] - 推荐全板块包括三一重工 徐工机械 中联重科 山推 柳工 浙江鼎力 零部件关注恒立液压[16] 其他重要内容 - 2024年矿卡电动化渗透率达20%-30% 预计2025年新能源产品渗透率达50%-60%[1][12] - 无人化除自动驾驶系统实现真正无人操作外 还包括通过远程操控实现半自动操作[5]
中国工程机械企业东南亚寻商机 携手合作促互利共赢
中国新闻网· 2025-09-04 13:12
展会概况 - 第三届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会东南亚分展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开幕 聚焦智能化 绿色化工程机械最新成果 主题为高端化 智能化 绿色化——新一代工程机械 矿山机械 应急装备 工程车辆 [1] - 展会总展览面积6000平方米 历时三天 设混凝土机械 建筑机械 土方机械 路面机械 桩工机械 矿山装备 应急救援装备及农业机械等多元专题展区 展出近千件产品与行业解决方案 [5] 参展企业与展示内容 - 吸引90余家全球领先企业同台亮相 包括三一重工 中联重科 柳工机械亚太 山河智能 星邦智能 天盾重工等 集中展示行业前沿产品与创新技术 [2] - 三一集团表示愿以共商 共建 共享之心 用更高效设备 更低碳解决方案 更深入本土合作助力马来西亚成为全球高端制造新枢纽 [2] 签约与商业成果 - 主机及配件采购签约总金额22.27亿元人民币 覆盖高端装备 智能解决方案与配套服务等多领域 有11家企业参与包括三一国际发展(马来西亚)有限公司 中联重科马来西亚有限公司 柳工机械亚太有限公司等 [5] - 组委会组织近20场一对一商务匹配会 联动马来西亚本土金融机构 租赁公司与中资企业开展供应链与资本对接 [6] 配套活动与论坛 - 配套举办中国(湖南)—马来西亚经贸发展座谈会 矿山(砂石)装备技术与设备合作论坛 工程机械与应急装备合作发展论坛等多场高规格活动 [5] - 矿山(砂石)智能装备合作论坛聚焦自动化控制系统和绿色采矿技术 吸引多国矿业企业代表参与 [5] 行业影响与区域合作 - 展会推动工程机械与矿山设备领域技术交流与经贸合作 成为区域合作重要桥梁 为建筑与矿业行业转型升级注入新动力 [3] - 借助RCEP区域开放新机遇 通过展会论坛方式组织中国工程机械企业抱团出海 与东南亚主要国家建筑 工程承包商 协会和大客户建立紧密协作渠道 [2] - 推动中国智能装备制造与东盟市场需求双向奔赴 为中马两国乃至RCEP区域融合注入新产业动力 [6]
关于召开“2025年度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铲土运输机械分会&工程机械配套件分会年会”的通知
工程机械杂志· 2025-09-04 09:54
会议基本信息 - 会议将于2025年9月23日13:00-16:00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举行 与BICES 2025展览会同期举办[1][10][12] - 会议主题为"新机遇·新动能·新生态" 聚焦宏观政策、新基建机遇及电动化、智能化、数字化技术革命[1][10] - 主办单位为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铲土运输机械分会和工程机械配套件分会 指导单位为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2][10] 会议议程安排 - 11:00-12:00举行分会换届筹备会 地点E2-210会议室[2][12] - 12:00-13:00为会议报到时间 地点W105会议室[2][12] - 13:00-16:00举行联合年会 地点靠近南登录大厅[2][12] 参会人员构成 - 邀请铲土运输机械和工程机械配套件行业制造商、供应商、经销商、用户及媒体单位负责人参加 每单位2-3人[3][13] 会议核心议题 - 行业领导将结合国家政策分析未来发展趋势[4][14] - 知名企业专家将围绕主题深度探讨行业现状与未来走向[5][14] - 将选举铲土运输机械分会第八届理事会和配套件分会第六届理事会成员[6][7][14] 行业背景与数据参考 - 行业处于"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酝酿的关键转型期 正迈向高质量发展[1][10] - 附行业热点包括:国四标准切换、内销下滑13个月但出口大涨超70%、开工率改善等市场动态[20][22][23] - 提供2021-2025年挖掘机、装载机销量数据及小松作业小时数、央视挖掘机指数等下游需求指标[20][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