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开采

搜索文档
每周股票复盘:淮河能源(600575)股东减少3493户,推进资产重组
搜狐财经· 2025-08-24 01:16
股价与市值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22日收盘价3.51元 较上周持平 周内最高价3.53元(8月18日) 最低价3.47元(8月20日)[1] - 当前总市值136.41亿元 在煤炭开采板块市值排名17/30 在A股整体市值排名1397/5152[1]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2025年8月20日股东户数为7.07万户 较8月10日减少3493户 减幅4.71%[1][3] - 户均持股数量由5.24万股增至5.49万股 户均持股市值达19.23万元[1] 重大资产重组计划 - 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控股股东淮南矿业持有的淮河能源电力集团89.30%股权[1][3] - 标的资产涵盖火力发电 新能源发电业务及配套煤矿 交易旨在解决同业竞争并增强上市公司核心竞争力[1] - 交易完成后将新增关联交易 但不会构成实质性同业竞争 标的公司向淮南矿业销售和采购煤炭价格公允[1] - 电力集团下属电厂及光伏项目具备竞争力 符合行业发展趋势 淮浙煤电与淮浙电力委托经营关系具备必要性[1] 标的资产合规性状况 - 部分土地 房产未取得权属证书 但不影响生产经营 即将到期资质证书续期无实质性障碍[1] - 已建立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报告期内行政处罚未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中介机构确认符合法律法规要求[1] 交易审批进展 - 本次交易尚需上交所审核通过及中国证监会同意注册后方可实施[1][3]
煤炭开采行业跟踪周报:高温天气延续,煤价持续上涨-20250824
东吴证券· 2025-08-24 00:31
行业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1] 核心观点 - 高温天气延续推动煤炭需求维持高位 煤价持续上涨且短期仍有较强支撑[1] - 保险资金增量预期青睐资源股 核心推荐动力煤弹性标的及低估值标的[2] - 环渤海港口库存持续去化 供需格局偏紧支撑煤价上行[1][26][30] 本周行情回顾 - 上证指数报收3825.76点 周涨幅2.62% 成交金额5.31万亿元(环比增加0.98万亿元 涨幅22.62%)[10] - 煤炭板块指数报收2700.59点 周涨幅0.62% 成交金额501.13亿元(环比增加141.31亿元 增幅39.27%)[10] - 涨幅前五个股:安源煤业(+17.26%)、永泰能源(+3.52%)、中国神华(+2.50%)、大有能源(+2.14%)、陕西煤业(+1.95%)[12] - 跌幅前五个股:电投能源(-4.46%)、潞安环能(-2.09%)、冀中能源(-1.93%)、山煤国际(-1.92%)、恒源煤电(-1.70%)[12] 煤炭价格表现 **动力煤市场** - 港口5500大卡动力煤平仓价报收704元/吨(周环比上涨6元/吨)[16] - 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报收671元/吨(周环比上涨1元/吨)[19] - 产地价格分化:大同南郊5500大卡车板价566元/吨(环比下跌34元/吨) 内蒙古赤峰4000大卡持平于380元/吨[16] - 国际价格走弱:澳大利亚纽卡斯尔港NEWC指数报110.18美元/吨(环比下跌3.98美元/吨)[19] **炼焦煤市场** - 山西古交2号焦煤坑口价640元/吨(周环比下跌30元/吨) 河北唐山焦精煤车板价持平于1460元/吨[21] - 澳洲峰景硬焦煤中国到岸价203美元/吨(环比下跌3.5美元/吨)[21] 能源与大宗商品 - 布伦特原油期货结算价67.73美元/桶(周环比上涨1.88美元/桶 涨幅2.85%)[25] - 荷兰TTF天然气价格11.42美元/百万英热(周环比上涨0.83美元 涨幅7.80%)[25] 港口物流与库存 - 环渤海四港区日均调入量172.73万吨(周环比增加7.73万吨 增幅4.69%)[1][26] - 日均调出量178.91万吨(周环比增加1.87万吨 增幅1.06%)[1][26] - 日均锚地船舶93艘(周环比增加1艘 增幅0.77%)[1][30] - 库存总量2326.40万吨(周环比减少42.10万吨 降幅1.78%)[1][30] - 国内主要航线平均海运费39.61元/吨(周环比上涨0.37元/吨 涨幅0.93%)[32] 投资建议 - 重点关注动力煤弹性标的:昊华能源、广汇能源[2][35] - 逻辑支撑:保险资金增量预期转向资源股 叠加固收资产荒与红利资产高估值[2][35]
流动性收紧叠加情绪冲击,信用利差全面走高
信达证券· 2025-08-23 15:3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流动性收紧叠加情绪冲击信用利差全面走高 本周利率债调整态势延续 信用债收益率显著上行且总体表现弱于利率债 信用利差全面上行 [2][5] - 各等级城投债利差整体上行3BP 多数城投债利差上行 不同行政级别平台利差也多数上行 [2][9] - 产业债利差多数上行 混合所有制地产债利差继续回落 央国企地产债利差上行 民企地产债利差回升 各等级煤炭债、钢铁债利差上行 部分化工债利差上行 [2][17] - 二永债收益率全线上行 3 - 5Y利差再度显著走扩 不同期限、等级的二级资本债和永续债收益率及利差有不同程度变化 [2][23] - 永续债超额利差显著上行 产业和城投不同期限的AAA级永续债超额利差均上行且处于不同分位数 [2][2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流动性收紧叠加情绪冲击 信用利差全面走高 - 本周1Y、3Y、5Y、7Y和10Y期国开债收益率分别上行4BP、3BP、4BP、4BP、2BP 各等级信用债收益率也显著上行 信用利差全面上行 评级利差变化幅度较小 期限利差有不同表现 [5] 各等级城投债利差整体上行3BP - 外部评级AAA、AA+、AA级平台信用利差较上周均上行3BP 不同省份平台利差有不同变化 各行政级别平台利差较上周上行3BP 不同级别、地区平台利差多数上行 [9][14][16] 产业债利差多数上行 混合所有制地产债利差继续回落 - 央国企地产债利差上行2 - 3BP 混合所有制地产债利差下行4BP 民企地产债利差回升8BP 部分企业利差有不同变化 各等级煤炭债利差上行2BP 各等级钢铁债利差上行3BP AAA级化工债利差上行3BP AA+化工债上行1BP [17] 二永债收益率全线上行 3 - 5Y利差再度显著走扩 - 1Y期各等级二级资本债收益率上行4 - 6BP 利差上行0 - 1BP 各等级永续债收益率上行4BP 利差基本持平 3Y期各等级二级资本债收益率上行6 - 9BP 利差上行4 - 6BP 各等级永续债收益率上行6BP 利差上行4BP 5Y期各等级二级资本债收益率上行7 - 8BP 利差上行3 - 4BP 各等级永续债收益率上行6BP 利差上行2BP [23] 永续债超额利差显著上行 - 产业AAA3Y永续债超额利差上行5.82BP至15.99BP 处于2015年以来的42.33%分位数 产业AAA5Y永续债超额利差上行1.72BP至13.55BP 处于2015年以来的29.49%分位数 城投AAA3Y永续债超额利差上行1.79BP至5.13BP 处于3.15%分位数 城投AAA5Y永续债超额利差上行4.84BP至12.35BP 处于17.90%分位数 [25] 信用利差数据库编制说明 - 市场整体信用利差、商业银行二永利差以及城投/产业永续债信用利差基于中债中短票和中债永续债数据求得 城投和产业债相关信用利差由信达证券研发中心整理与统计 历史分位数自2015年初以来 [28] - 产业和城投个券信用利差计算后通过算数平均法求行业或地区城投信用利差 银行二级资本债/永续债超额利差、产业/城投类永续债超额利差有相应计算方式 产业和城投债样本选取及剔除有标准 对券剩余期限有要求 评级采用不同方式 [31]
物产环能(603071):热电联产毛利稳增,期待煤炭贸易释放向上弹性
华源证券· 2025-08-23 14:37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PE分别为11/9/8倍 假设分红率维持45%时对应股息率分别为4.24%/5.12%/5.63% [5][6] 核心观点 - 热电联产板块表现亮眼 2025H1实现毛利4.31亿元(同比增长14.32%) 毛利率29.77%(同比提升5.48个百分点) 主要受益于多业务协同效应 [6] - 煤炭贸易板块量增利减 2025H1销售量3190万吨(同比增长14.13%) 但单吨毛利降至18.9元/吨(同比下降5.4元/吨) 若煤价回升有望释放业绩弹性 [6] - 收购南太湖科技热电资产 标的公司2024年净利润1.3亿元 完成后将扩大热电联产板块净利润规模 [6] - 新能源业务聚焦储能与绿色技术 重点推进熔盐储能示范项目 建成后年消纳绿电2.362亿度 供应蒸汽25.4万吨 [6] - 明确高分红政策 2024-2026年现金分红比例不低于扣非归母净利润40% 2024年实际分红率达45.32% [6] 财务数据 - 2025H1营收184.22亿元(同比下滑7.56%) 归母净利润3.02亿元(同比下降15.96%) [6] - 分板块净利润:煤炭贸易1.46亿元 热电联产2.47亿元 新能源-0.08亿元 [6] - 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7.1/8.6/9.5亿元 同比增速-3.57%/20.68%/9.96% [6][7] - 当前总市值7604.92百万元 每股净资产9.83元/股 资产负债率46.12% [3] 业务运营 - 热电联产业务:蒸汽销量425.95万吨(同比+0.24%) 供电量7.04亿千瓦时(同比-3.60%) 压缩空气销售15.7亿m³(同比+11.57%) 污泥处置42.43万吨(同比+9.69%) [6] - 煤炭贸易业务:营收169.28亿元(同比下降25.52%) 毛利6.03亿元(同比下降11.24%) [6]
中煤能源(601898):半年报点评:半年业绩承压,价格拐点已现
浙商证券· 2025-08-23 14:35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6][8] 核心观点 - 煤炭价格自6月以来触底反弹 秦皇岛港5500大卡动力煤从6月4日609元/吨上涨至8月22日704元/吨 涨幅达15.6% [5] - 预计随着上游持续减产和库存下降 煤炭价格有望继续上涨 行业基本面将持续改善 [5] - 基于上半年经营情况和煤炭市场改善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3.6/180.2/182.2亿元 对应PE分别为9.2/8.9/8.8倍 [6]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744.36亿元 同比减少19.95% 第二季度营业收入360.44亿元 同比减少24.26% [1] - 上半年归母净利润77.05亿元 同比减少21.28% 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37.27亿元 同比减少22.65% [1] - 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1836.53亿元 同比减少3.03% 2026-2027年将恢复增长3.23-3.78% [12] 煤炭业务 - 商品煤产量6734万吨 同比增加84万吨 自产商品煤销量6711万吨 同比增长1.4% [2] - 自产煤售价均价470元/吨 同比下滑19.5% 其中动力煤售价436元/吨 同比下滑14.7% 炼焦煤售价885元/吨 同比大幅下滑35.4% [2] - 自产商品煤单位销售成本262.97元/吨 同比下降10.2% 减少29.91元/吨 [2] - 煤炭业务实现毛利143.47亿元 同比下降27.7% 毛利率23.7% 同比下降1.8个百分点 [2] 煤化工业务 - 主要煤化工产品产量298.8万吨 同比增长2.1% 销量316.6万吨 同比增长2.7% [3] - 聚烯烃销售均价6681元/吨 同比下降3.9% 尿素均价1756元/吨 同比大幅减少19% [3] - 煤化工业务实现毛利14.16亿元 同比下降36.0% 毛利率15.1% 同比下降5.3个百分点 [3] 煤矿装备业务 - 营业收入47.67亿元 同比下降15.3% 减少8.64亿元 [4] - 实现毛利9.51亿元 同比增长9.6% 毛利率19.9% 同比提高4.5个百分点 [4] 估值指标 - 当前股价12.04元 总市值1596.34亿元 [9] - 预计2025年每股收益1.31元 对应P/B 0.96倍 [12][13] - EV/EBITDA指标显示2025-2027年分别为2.95/2.30/1.70倍 呈现持续改善趋势 [13]
中煤能源(601898):年中分红30%,存量提效,增量转型,价值凸显
国盛证券· 2025-08-23 11:54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6] 核心观点 - 公司通过降本增效和产能优化实现成本持续改善 25Q2自产商品煤单位销售成本同环比减少38/13元/吨 [3] - 中期分红比例达30% 按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73.3亿元的30%计21.98亿元向股东分派现金股利 [3] - "两个联营"战略扎实推进 平朔矿区多业耦合园区商品煤产量创近十年新高 蒙陕区域煤电化新产业链加速布局 [4]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0亿/171亿/185亿 对应PE分别为9.7/9.5/9.4倍 [4] 财务表现 - 2025上半年营业收入744.36亿元 同比减少19.95% 归母净利润77.05亿元 同比减少21.28% [1] - 2025Q2营业收入360.44亿元 同比减少24.26% 归母净利润37.27亿元 同比减少22.65% 环比减少6.31% [1] - 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1576.94亿元 同比减少16.7% 2026年恢复增长5.3%至1660.18亿元 [5][11] - 净资产收益率预计从2024年12.7%逐步降至2027年9.4% [5][11] 煤炭业务运营 - 25H1实现煤炭产量6734万吨 同比增加84万吨 销量12868万吨 同比减少487万吨 [2] - 25Q2自产动力煤产销3159万吨/3204万吨 同比分别增加69/110万吨 [2] - 25H1自产煤售价471元/吨 同比下跌112元/吨 25Q2售价449元/吨 同环比下跌121/42元/吨 [2] - 成本优化成效显著 25H1通过招标管理使吨煤材料成本减少5.90元/吨 人工成本减少6.09元/吨 其他成本减少25.31元/吨 [3] 战略转型进展 - 平朔矿区低热值煤电和光伏项目陆续建成投产 [4] - 蒙陕区域大海则煤矿优质产能持续释放 乌审旗2×660MW煤电一体化项目即将开工 [4] - 图克10万吨级"液态阳光"示范项目和陕西榆林煤化工二期90万吨聚烯烃项目加快建设 [4] - 里必煤矿和苇子沟煤矿建设有序推进 [4] 估值指标 - 当前股价12.04元 总市值1596.34亿元 [6] - 2025年预测P/E 10.0倍 P/B 1.0倍 [5][11] - EV/EBITDA从2024年3.4倍改善至2027年1.7倍 [11] - 每股收益预计2025-2027年分别为1.21/1.29/1.39元 [5][11]
安源煤业(600397):更名“江钨装备” 开启业务转型
新浪财经· 2025-08-23 10:30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7.2亿元,同比下降35.3%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亏损2.9亿元,同比增亏1.8亿元 [1] 资本运作与资产重组 - 控股股东由江能集团无偿划转为江钨控股,实际控制人仍为江西省国资委 [2] - 公司证券简称拟变更为"江钨装备",名称拟变更为"江西江钨稀贵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2] - 完成重大资产置换:置出核心煤炭业务资产(江西煤业100%股权),置入金环磁选57%股份 [2] - 交易对方承诺金环磁选2025-2027年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不低于5469万元/5547万元/5626万元 [2] 钨业务价值分析 - 保有钨资源储量49.66万金属吨,以黑钨精矿为主 [2] - 2022年自产钨精矿1.5万吨,按即期价格16万元/吨(含税)计算,不含税价格约14.2万元/吨 [2] - 钨精矿年营收约21.7亿元,按行业成本中位8万元/吨测算,年贡献净利润约7亿元 [2] - 2023年前三季度钨业务毛利2.9亿元,年化毛利约3.9亿元 [3] - 钨精矿产量8480吨,毛利润约2.8亿元,冶炼加工毛利约1亿元 [3] - 钨业务(精矿+冶炼)测算年净利润约7.5亿元,参照中钨高新25-27倍PE,估值达191-206亿元 [3] 钽铌锂业务价值评估 - 以2021年江钨毛利润4.7亿元为基础测算,钽铌锂业务净利润约3亿元 [4] - 参照东方钽业32-33倍PE,业务价值约100亿元 [4] 业绩预测与经营展望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1亿元、-1.0亿元、-0.43亿元 [4] - 资产重组有助于整合非煤资源改善报表质量,提升现金流稳定性 [4]
淮北矿业最新筹码趋于集中
证券时报网· 2025-08-22 15:53
股东户数变化 - 截至8月20日股东户数为42048户 较8月10日减少2420户 环比下降5.44% 连续第3期下降 [2] 股价表现 - 截至发稿收盘价为13.19元 当日上涨0.30% 本期筹码集中以来累计上涨2.65% [2] - 期间共10个交易日 5次上涨5次下跌 [2] 财务业绩 - 一季度营业收入105.99亿元 同比下降38.95% [2] - 一季度净利润6.92亿元 同比下降56.50% [2] - 基本每股收益0.2600元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62% [2] - 预计上半年净利润10.27亿元 同比下降65.00% [3]
安源煤业(600397)6月30日股东户数4.45万户,较上期减少7.13%
证券之星· 2025-08-22 12:45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4.45万户 较5月9日减少3421户 减幅为7.13% [1] - 户均持股数量由上期的2.06万股增加至2.22万股 户均持股市值为13.94万元 [1] - 股东户数在2025年1月10日达到峰值6.13万户 此后呈波动下降趋势 [2] 行业对比情况 - 煤炭开采行业平均股东户数为8.75万户 公司股东户数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1] - 煤炭开采行业A股上市公司户均持股市值为52.79万元 公司户均持股市值13.94万元低于行业水平 [1]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2025年5月9日至6月30日区间股价涨幅为22.22% [1][2] - 同期主力资金净流出7027.69万元 游资资金净流入1584.66万元 散户资金净流入5443.03万元 [4] - 2024年12月31日单月涨幅达54.01% 为统计期内最高涨幅 [2] 持股集中度趋势 - 户均持股数量从2025年1月10日的1.61万股逐步提升至6月30日的2.22万股 增幅37.9% [2] - 户均持股市值从2025年1月10日的6.65万元增长至6月30日的13.94万元 增幅109.6% [2] - 2025年第二季度股东户数减少趋势与股价上涨形成背离 [1][2]
上海能源(600508.SH):上半年净利润2.05亿元,同比下降56.45%
格隆汇APP· 2025-08-22 11:12
财务表现 - 报告期营业收入34.98亿元 同比下降27.94%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5亿元 同比下降56.45% [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99亿元 同比下降57.61% [1] 股东回报 - 基本每股收益0.28元 [1] - 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9元(含税)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