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光伏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以实际行动推动南南合作
人民日报· 2025-09-23 22:33
中国与印尼双边关系与合作 - 2024年两国双边贸易额达到1478亿美元,中国连续12年成为印尼最大贸易伙伴和主要投资来源国 [2] - 两国在二十国集团、东盟—中国、金砖国家等多边平台共同维护全球南方国家利益 [3] - 印尼与中国深化全方位战略协作和发展战略对接,共同致力于完善全球治理 [3] 中国在印尼的投资与项目 - 印尼受益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包括雅万高铁在内的基础设施项目推动区域一体化 [3] - 中国企业在物流、人工智能等领域持续加大对印尼投资 [3] - 由中国企业承建的奇拉塔漂浮光伏发电项目帮助印尼缓解供电压力,助力能源转型 [3] 中国推动的国际合作倡议 - 2000年成立的中非合作论坛不断深化中非双方合作 [2] - 2013年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互联互通 [2] - 2015年倡议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灵活融资 [2] 中国经济发展模式 - 中国高度重视人才培养,积极发展农业和工业,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投入 [2] - 中国的经济增长是系统规划的成果,已成长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2]
从“走出去”到“扎下根”,光储融合开辟新蓝海
新浪财经· 2025-09-23 22:25
行业趋势 - 光伏行业从单一组件出口转向光储协同出海模式 满足海外客户需求[1] - 产业链协同出海形成供应链合力 保障原料供应稳定性[1] - 光储协同在海外光伏落地场景中加速释放乘数效应[1] 公司战略 - 天合光能技术团队在德国光伏项目现场实现储能电池舱与光伏组件匹配[1] - 公司通过光储协同运行实时参数监控提升系统集成能力[1] - 光储协同模式为企业开辟第二增长曲线[1]
8月全社会用电量再超万亿 “两重”“两新”等政策效果显现
人民日报· 2025-09-23 22:01
8月,全国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5.5%,为今年单月最高增速。其中,钢铁、建材、有色、化工等原材 料行业用电量复苏势头明显,合计用电量同比增长4.2%,比7月提高3.7个百分点。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 用电量体现出极强的发展韧性,所有子行业均实现正增长,合计用电量同比增长9.1%,增速高于同期 制造业平均增长水平约4.6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光伏产业制造用电量保持快速增长势 头。"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正在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用电量向上攀升。"蒋德斌说。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这是继7月单月用电量首超万亿千瓦时后,月度用电量再破万亿。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统计与数智部副 主任蒋德斌介绍,高温高湿天气来得早、持续久,带动居民用电等快速攀升;受国家"两重""两新"等政 策拉动等因素影响,国民经济稳中有进,带动用电量增长。 本报北京9月23日电 (记者丁怡婷)国家能源局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8月,全社会用电量10154亿千瓦 时,同比增长5.0%。第一产业用电量16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7%;第二产业用电量5981亿千瓦时,同 比增长5.0%;第三产业用电量204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2%;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1 ...
“反内卷”驱动光伏行业走出困境,关注光伏50ETF(159864)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3 20:44
在"反内卷"驱动下,光伏行业逐步走出困境,光伏50ETF(159864)月初至今上涨6.33%。 政策上,光伏行业的恶性竞争问题得到了高度关注。8月,六部门联合召开光伏座谈会,部署规范 产业竞争秩序,禁止低价倾销。光伏供给侧最早或于2025年下半年内完成重构,产业链价格和盈利有望 回稳。此前上游硅料环节利润已出现修复,多晶硅价格重回5万元上方。在《关于完善价格机制促进新 能源发电就近消纳的通知》等政策的推动下,提价行动或将进一步传导至下游。 在"反内卷"和行业景气度的推动下,全球市占率高的光伏有望通过挺价完成利润提升与困境反转, 建议投资者通过光伏50ETF(159864)把握相关板块估值修复的机会,静待政策效果验证期的到来。 风险提示: 投资人应当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额投资和零存整取等储蓄方式的区别。定期定额投资 是引导投资人进行长期投资、平均投资成本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但是定期定额投资并不能规避 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人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 无论是股票 ETF/LOF基金,都是属于较高预期风险和预期收益的证券投资基金品种,其预期收益及预期风险水平 高于混合型基金、债券型 ...
从“走出去”到“扎下根” 光储融合开辟新蓝海
上海证券报· 2025-09-23 18:04
行业出海模式转型 - 光伏行业从单一工厂出海转向全产业链协同出海,形成供应链合力并保障原料供应稳定性 [3][4] - 晶科能源与沙特主权财富基金PIF合作建设10GW高效电池及组件项目,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同步出海 [4] - 头部企业通过合资、管理输出等方式升级全球化模式,如晶科能源沙特工厂代表全球制造2.0版本 [4] 光储协同发展趋势 - 海外市场要求光储融合解决方案,天合光能储能系统累计出货近12GWh(欧洲超2GWh) [5][7] - 晶科能源将2024年储能出货目标定为6GWh(同比增5倍),海外占比大幅提升 [7] - 阿特斯在智利部署SolBank储能柜,通过光储融合提升绿电利用效率和电站收益 [5][7] 企业战略布局重点 - 天合光能聚焦规模与盈利平衡,在欧洲、澳大利亚市场巩固份额并加码研发 [9] - 阿特斯依托北美、欧洲等地本地化团队提供即时服务,强化国际化与技术优势 [7][9] - 中东地区因自然资源和资本优势被视为光储潜力市场,行业预计配套储能需求将达TWh级别 [8][7] 协同出海核心价值 - 产业链协同可建立风险共担机制缓冲市场波动,并快速适配本地市场需求 [4][5] - 供应商抱团出海提升原料调配速度,从根本上改变过去依赖国内调运的被动局面 [4] - 全链条解决方案能力释放供应链协同效应,为企业开辟第二增长曲线 [3][5]
国内经济,六大判断!(申万宏观·赵伟团队)
赵伟宏观探索· 2025-09-23 16:03
按时间线梳理,我们看对了什么? 在市场对关税冲击悲观时,提示关税影响被"高估"。 壹 2025年4月12日 《 "高估"的关税冲击? 》 对等关税2.0开启时,我们明确指出市场忽视了关税冲击弹性的"非线性递减"特征,忽视了关 税"反身性"所导致的"先冲击、后缓和"机制,低估了新兴市场需求走强、进口替代等影响。 国内经济,六大判断! 今年以来,我们在关税冲击、政策框架转变、反内卷、新"三驾马车"等多领域均做出精准预判,且多 次提出了与市场主流预期不同的观点,可概括为六大重要判断: 一 贰 2025年5月14日 《 中国制造"难替代性" 》 我们从豁免清单、加价倍率、强依赖商品、"龙二"竞争力较弱等多个视角讨论了中国制造"难 替代性",中美关税也迎来缓和。 叁 2025年8月19日 《 出口会否持续"超预期"? 》 我们强调,今年出口走强并非源于市场认为的"抢出口",而是中期韧性的体现,包括发达国家 正常补库周期、新兴市场工业化城镇化提速,以及我国在替代欧盟于新兴市场的份额。后续出 口仍有韧性。 提示本轮政策框架转变,总量政策空间打开, 防风险力度不减。 二 壹 2025年3月12日 《 财政注能 强振经济 》 ...
9500万元收购的公司为何0元甩卖?*ST绿康回复深交所问询函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3 15:57
交易概况 - 绿康生化以0元价格向饶信新能出售三家全资子公司100%股权 包括绿康玉山 绿康海宁和绿康新能 [1] - 交易标的评估值分别为绿康玉山-64.86万元 绿康海宁-2877.62万元 绿康新能858.07万元 [2] - 三家标的公司合计账面价值为-10005.08万元 [4] 交易背景与监管关注 - 深交所问询交易评估作价合理性及公允性 关注是否存在损害上市公司和中小股东利益情形 [3] - 绿康玉山2023年1月以9500万元现金收购 如今以0元出售 [3] - 收购时绿康玉山采用收益法评估价值达9570万元 协商交易价格为9500万元 [4] 标的公司经营状况 - 绿康玉山2022年亏损1493.63万元 2023年亏损5591.78万元 2024年亏损扩大至20325.36万元 [4] - 绿康海宁已基本建成40条光伏胶膜生产线 其中20条试生产 目前已暂停生产 [7][8] - 绿康新能主要从事胶膜原材料进口采购 目前已停止业务 [7][8] 行业环境变化 - 光伏行业2021年以来经历量价齐飞产能扩张期 随后进入供过于求行业低谷期 [5] - 收购时点光伏行业处于迅猛发展阶段 绿康玉山是晶科能源N型TOP Con技术路线双玻组件用POE胶膜唯二供应商 [4] - 市场变化迅速 下游N型光伏组件要求降本增效 电池和组件封装技术不断迭代 [7] 公司战略调整 - 2023年1月收购绿康玉山同时投资成立绿康海宁 规划年产8亿平方米光伏胶膜项目 [6] - 对绿康海宁投资及拆借款总额达2.9亿元 [6] - 公司称交易对价高于三家标的公司合计评估值 不存在损害股东利益情形 [8]
三大券商首席纵论:新兴科技仍是主线 这些资产还有重估机会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3 15:52
本轮牛市大不同 NBD:"9·24"行情以来,包括A股、港股在内的中国资产领涨全球,政策效应逐渐显现,市场赚钱效应 也较为明显,居民资金持续搬家。有理由相信,A股市场已然步入一轮慢牛行情。在您看来,这轮牛市 和以往几轮牛市有哪些值得关注的不同点? 张宇生:一是政策支持更加精准高效,央行创新推出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增持再 贷款两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定向发力支撑资本市场,社保、保险等中长期资金通过长周期考核机制 入市,持续注入"活水",避免市场过度波动。二是被动投资崛起,前几轮牛市中主动型基金主导增量资 金,而本轮牛市中被动型基金发展迅速,当前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总规模已经突破5万亿 元,成为市场的重要增量资金来源之一。 徐嘉奇:本轮A股牛市与以往相比有显著不同。资金结构上,机构资金主导,中长期资金如保险、养老 金等持续入市,外资流入呈现"低换手"特性,推动市场从"题材炒作"向"盈利驱动"转变。市场特征呈现 慢牛态势,行业轮动有序,估值体系因外资偏好而重构。政策环境上,支持力度空前,如"9·24"金融组 合拳、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等,同时注册制深化与退市机制完善,市场从"重融资"向"重 ...
三大券商首席纵论:新兴科技仍是主线,这些资产还有重估机会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3 13:33
"9·24"行情以来,包括A股、港股在内的中国资产大幅上涨,赚钱效应明显,市场俨然已经步入新一轮 牛市。 本轮牛市大不同 在"9·24"行情一周年之际,就上述市场关注的话题,《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NBD)分别对光 大证券策略首席分析师张宇生、西部证券策略联席首席分析师徐嘉奇、上海证券研究所所长花小伟进行 了专访。 NBD:"9·24"行情以来,包括A股、港股在内的中国资产领涨全球,政策效应逐渐显现,市场赚钱效应 也较为明显,居民资金持续搬家。有理由相信,A股市场已然步入一轮慢牛行情。在您看来,这轮牛市 和以往几轮牛市有哪些值得关注的不同点? 张宇生:一是政策支持更加精准高效,央行创新推出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增持再 贷款两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定向发力支撑资本市场,社保、保险等中长期资金通过长周期考核机制 入市,持续注入"活水",避免市场过度波动。二是被动投资崛起,前几轮牛市中主动型基金主导增量资 金,而本轮牛市中被动型基金发展迅速,当前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总规模已经突破5万亿 元,成为市场的重要增量资金来源之一。 徐嘉奇:本轮A股牛市与以往相比有显著不同。资金结构上,机构资 ...
中金:工企利润修复路径探究
华尔街见闻· 2025-09-23 13:09
政策背景与核心观点 - 政府自去年下半年特别是今年7月以来在多行业展开对内卷式竞争的综合整治 旨在推动工业品价格回升 行业盈利修复和产业格局优化 [1] - 2025年8月PPI环比从前月的-0.2%转为0.0% 实现年内首次环比止跌 初步释放物价企稳信号 [1][3] - 本轮产能治理强调依法依规 产能去化进度较稳 需求刺激力度较克制 价格修复较慢 [1] 本轮产能治理特点 - 产能治理涵盖部分新兴产业 如光伏 新能源汽车等产业的低端成熟产能 [2] - 治理更加强调依法依规 通过能耗 碳排 质量 安全 环保 财税等政策多维度引导行业自律和产能优化 [2] - 注重完善基础制度以降低产能无序扩张可能 如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规范地方招商引资 打破地方保护主义 [2] - 需求侧虽有托底政策 但难以重演上一轮棚改加城投债务扩张驱动地产和基建投资大涨的情景 [2] PPI影响因素分析 - 采矿业 有色及黑色金属冶炼 计算机通信设备制造 公用事业 化学原料等行业对PPI影响力较大 [3] - 2025年8月煤炭及煤炭加工业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 废弃资源利用业 供水业的物价涨幅较大 [3] - 供水业价格上涨主因是水资源费改税 相关征收标准和规范性提升后 全国主要城市自去年开始陆续调整自来水价格 [3] 供给侧演变路径 - 短期基于产量管控 长期落脚于过剩低端落后老旧产能退出 产能出清力度决定价格修复持续程度 [4] - 政策针对煤炭 钢铁 建材 光伏 电池等领域密度较高 例如去年8月工信部暂停钢铁企业产能置换 今年7月国家能源局核查煤炭超产 [4] - 接近60%行业的销售净利率历史分位数低于40% 接近70%行业的ROA处于历史分位数40%以下水平 [4] - 近期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化纤制造业景气度有所回升 但产能层面去化进度仍在初步开展中 [4] 需求侧演变路径 - 2025年8月经济动能走弱 房地产和基建投资同比变动分别为-12.9%和+5.4% 8月单月均环比转弱 [5][6] - 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 今年上半年和下半年分配额度分别为1620亿元和1380亿元 支持力度有所减弱 [5] - 房地产修复仍需时间 年内存量在建PPP项目若能有效重启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落地 四季度基建投资有望企稳回升 [6] - 钢铁出口需求仍在扩大 光伏领域随着136号文在地方的细则落地以及四季度欧洲装机需求回升 装机需求或迎来边际回暖 [6] 产业链价格传导案例 - 黑色建材链 2025年7月以来炼焦煤价格区间累计上涨40% 焦炭价格区间累计上涨16% 螺纹钢价格区间累计上涨4.5% [9] - 同期房地产投资区间同比为-18.5% 基建投资区间同比为-4.3% 钢材出口量区间同比为+12.5% [9] - 光伏产业链 2025年7月以来硅片价格区间累计上涨19% 电池价格区间累计上涨37% 多晶硅价格区间累计上涨20% 组件价格区间累计变化为0% [10] - 同期硅片产量区间同比为-17.3% 电池产量区间同比为-1.9% 多晶硅产量区间同比为+14.0% 国内光伏装机区间同比为-48%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