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证券业
icon
搜索文档
每日机构分析:8月19日
搜狐财经· 2025-08-19 11:13
美联储货币政策展望 - 美联储内部分歧加剧 既有赞同降息也有主张观望的声音 总统特朗普和财政部长贝森特等人向美联储施压呼吁大幅度降低利率[1] - 当前美国面临最大风险是类滞胀 降息并不能解决这一矛盾 货币政策仍应以稳定通胀预期为核心 而非追求短期增长或屈从于政治压力[1] - 美联储在降息决策上将保持谨慎 不会大幅宽松 就业放缓与通胀粘性并存 货币政策路径变数将大大提升[1] - 美联储大概率9月重启降息周期 降息幅度将是25个基点而不是50个基点 杰克逊霍尔会议结果可能与市场预期不同 鲍威尔讲话可能没有市场预期的那么鸽派[2] 美国通胀与国债收益率走势 - 预计三季度关税温和推高美国核心通胀 市场在通胀上升幅度及持续时间上存在分歧[2] - 通胀将在三季度回升 但对美联储2025年降息的制约有限 因通胀传导未必超预期[2] - 短期通胀回升对美债收益率影响有限 但大而美法案实施后美债收益率仍有压力[2] - 关注金融去监管 美元稳定币扩容 美债发行结构变化可能形成的缓冲[2] 美元汇率前景 - 维持中长期美元面临贬值压力观点[1][2] 新西兰联储政策预期 - 新西兰联储本周将降息25个基点至3% 符合市场预期[3] - 新利率路径预测可能完全体现11月再降息25个基点至2.75%的预期 但市场已充分消化终端利率达2.75%的预期[3] - 维持新西兰联储在8月和11月各降息25基点的预期 11月降息后本轮宽松周期将结束[3] 韩国央行政策展望 - 韩国央行可能在下周政策会议上小幅上调2025年经济增长预期从0.8%至0.9% 同时将整体通胀率预期从1.9%上调至2.0%[3] - 预期上调反映好于预期的宏观经济数据以及达成贸易协议后美国关税不确定性减弱[3] - 韩国央行可能维持利率不变并采取观望态度 之后可能在10月会议上降息[3] 美国关税对印度企业影响 - 印度企业受美国关税直接影响总体有限 印度IT服务企业及上游油气 水泥建材 工程建筑 电信 公用事业等内向型行业受关税直接影响甚微[4] - 包括制药业在内目前未受冲击的行业可能因美国加征关税而承压 现有关税引发的二阶效应风险亦在上升[4] - 若美印能达成贸易协议将有助于降低这些风险[4] - 若美国维持显著高于其他亚洲市场的关税水平 可能对印度2026财年6.5%经济增长率构成温和下行风险 进而拖累更多印企经营表现[4] - 若美国关税导致过剩供应转向印度等市场 可能通过压低钢材 化学品等产品在印度国内的价格产生连锁影响[4]
国泰海通|固收:“此”宽货币,已非“彼”宽货币——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解读
货币政策取向变化 - 央行当前金融支持实体的力度可能并不弱,但"宽货币"的具体操作方式和传导路径已发生实质变化,更具结构性和定向性 [1] - 货币政策领域"回归常识"即围绕降低实体融资成本展开政策,央行关注点并非进一步加强名义宽松的程度,而是通过结构优化、传导提效来支持实体 [1] - 央行可能对当前银行间市场的宽松状态已经较为合意,后续在"银行间"主动宽松的动力可能不足 [1] 7月金融数据解读 - 政策层面持续淡化对信贷规模的关注,7月信贷数据短期波动可能反映金融"反内卷"的成果,不构成增量宽货币政策的触发条件 [2] - 金融"反内卷"下银行存款流失可能持续,银行体系对债市特别是长债的定价能力减弱,资产荒逻辑可能被打断 [2] - 债市可能由于权益市场走强和固收+资金的撤出出现持续回调 [2] 财政贴息政策影响 - 财政贴息政策是稳增长与防风险平衡的具体体现,打开了压降实体融资成本的新思路,可同时实现"稳息差"和"降成本" [3] - 财政贴息作为定向"财政降息",减轻了央行主动宽松响应稳增长的压力,政策利率调降空间收敛 [3] - 年内宽货币尤其再次落地降息的空间不大,银行间资金维持平稳概率较高,隔夜利率或难以大幅向下偏离政策利率 [3]
国泰海通 · 晨报0820|固收
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核心观点 - 当前"宽货币"的操作方式和传导路径已发生实质变化 从传统的银行间市场中介、政策利率下调传导转向更具结构性和定向性的"降成本"思路 [3] - 央行关注点从名义宽松程度转向结构优化和传导提效 银行间主动宽松动力不足 通过"防范资金空转"等措辞显示对当前宽松状态较为合意 [3] - 财政贴息政策成为新工具 实现"稳息差"和"降成本"双重目标 减轻央行主动宽松压力 政策利率调降空间收敛 [5] 信贷与金融数据解读 - 7月信贷数据波动反映金融"反内卷"成果 政策层面持续淡化信贷规模关注 社融韧性主要来自政府债支撑 [4] - 银行存款持续流失导致银行体系对长债定价能力减弱 资产荒逻辑可能中断 债市或因权益市场走强和固收+资金撤出持续回调 [4] 债市影响分析 - 宽货币政策空间收敛 年内再次降息概率较低 银行间资金将维持平稳 隔夜利率难大幅偏离政策利率 [5] - 债市面临基本面与市场预期分化的纠结点 财政贴息推进进一步减轻央行宽松压力 [5] 政策工具创新 - 结构性工具成为重点 四篇专栏专题讨论 旨在提升信贷增长质效而非规模扩张 [4] - 财政贴息作为定向"财政降息"新路径 平衡稳增长与防风险 体现"回归常识"的政策主线 [5]
利率专题:利率的“顶”在哪?
天风证券· 2025-08-19 10:4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7 月以来权益市场持续上行、债市震荡走弱,股债“跷跷板”效应凸显,探讨债市调整“顶”的构成因素,认为当前市场预期交易特征明显,股债表现与基本面背离,短期利率上行有潜在边界,中长期债市调整受基本面约束,预计 1.80%或成 10 年期国债利率阶段性顶部,利率暂无趋势性上行风险 [2][4][9][47] 各目录总结 从股债“跷跷板”说起 - 7 月以来股债、商债联动受关注,8 月经历“股债双牛”到“股债跷跷板”,流动性影响股债,近期“股债跷跷板”效应凸显或因资金利率“低位低波”、经济稳中有进政策容忍资金波动、增量政策提振风险偏好 [10][12][13] - 历史上股债负向联动持续性有边界,短期股市上涨基于政策预期交易,驱动资金再配置和债市机构行为变化,中长期股债定价回归基本面 [2][14] - 股债“跷跷板”行情持续久时基本面有实质改善,持续短则股市多基于政策预期和基本面修复“强预期”交易,伴随资金面和机构行为变化 [17] 利率“下有底” - 市场认为债市向下博弈空间有限,一是基本面改善预期强,货币政策加码紧迫性降低,资金利率难向下突破;二是配置盘买入力量减弱,农商行 OCI 账户或有浮亏约束买债,保险因可配非标减少、债市低利率和股市回暖降低债券配置、增配权益 [3] 利率的阶段性“顶”在哪 - 市场对利率上行边界有分歧,短期“负反馈”担忧下央行呵护、财政货币政策协同、配置盘在关键点位买入或构成上行潜在边界,中长期国内经济有结构性压力,资产定价锚定基本面构成债市调整趋势性边界 [4][27] - “负反馈”担忧与央行的适时呵护:今年债市赎回“负反馈”担忧升温时,央行适时呵护,如 3 月中旬和 7 月下旬债市调整,央行公开市场投放加码 [28][29][31] -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加强协同:短期操作配合政府债发行,近期国债“发飞”受关注,央行与财政部门统筹工作,如 8/8 开展买断式逆回购操作;中长期考虑财政收支平衡,协同有合理性 [36] - 关键点位配置盘买入力量的支撑:今年配置盘力量弱于 2024 年,但债市上行至关键点位时,配置盘买入压制调整空间,9 月保险预定利率或调降,保费收入或增、配债空间或打开 [43] - 利率或已至阶段性顶部:今年债市调整压力可控,配置盘逢低买入使债市有自发修复机制,央行工具丰富并进行预期管理;8/18 债市调整扩大,10 年国债利率或至高位,预计 1.80%为阶段性顶部,当前在筑顶阶段,短期内配置盘和央行呵护保护债市,中长期利率无趋势性上行风险 [46][47]
需求承压利好债市,静待扰动消退趋势逆转
联储证券· 2025-08-19 09:2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核心观点 - 上周债券收益率整体上行,期限利差扩大曲线走陡,受市场风险偏好提升、税期扰动与政府债供给放量等因素推动 [3][4] - 政策面资金防空转和财政贴息贷款政策预示全面降息节奏或放缓 [5] - 基本面经济数据普遍回落,实体部门贷款转弱,反映经济运行仍偏弱,7月经济金融数据验证主要矛盾仍延续 [7] - 资金面本周流动性延续偏宽松态势,央行逆回购到期规模大幅降低将缓解资金压力 [7] - 供给面本周地方政府债发行放量,政府债发行保持净增态势,预计央行会相机做好资金投放呵护流动性 [8] - 本周债券收益率或震荡下行,长期仍处于下降趋势中 [8] 各部分总结 债券市场表现 - 上周长端利率上行,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6BP达1.7465%,短端利率小幅上行,期限利差提高4BP,曲线走陡 [3] - 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利率上升,DR001达1.40%较上周提高9BP,DR007达1.48%较上周上升5BP [3] - 金融机构间质押式回购利率上行,R001提高9BP达1.44%,R007上行3BP达1.486%,银行体系流动性整体合理充裕,R007 - DR007利差收窄,但非银机构与银行间分层现象仍存 [3] 债券收益率上行原因 - 股债跷跷板效应推动,权益指数稳步上行带动市场风险偏好上升,对债市形成压制 [4] - 税期扰动资金价格抬升,15日税收缴款日资金面收敛,DR001和R001较前一交易日分别提升约8BP [4] - 政府债券供给净增,上周国债和地方政府债发行净增,新发行规模大于到期规模,助推债券收益率上行 [4] 政策面情况 - 央行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强调落实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促进物价合理回升,防止资金空转,信贷投放表述变化指向降准降息节奏或推后 [5] - 财政部与央行等部门推出针对个人消费贷和企业经营贷的贴息政策,强化全面降息节奏放缓信号 [5] 基本面情况 - 7月经济金融数据验证“需求偏弱 + 供给韧性 + 价格低位”主要矛盾仍延续 [7] - 工业增加值增速略下降但保持增长韧性,政策效果在价格端体现但未有效传递至需求端 [7] - 地产、基建和制造三重因素叠加拖累整体投资增速下行,房地产投资增速降幅扩大,基建投资受极端天气冲击,制造业投资意愿下降 [7] - 以旧换新等政策红利效果边际下降,消费动能略放缓 [7] - 居民和企业部门融资偏弱,7月社融同比多增主力是政府债融资,结构性较差,居民和企业实体部门信贷增量均下行且显著低于季节性 [7] 资金面情况 - 本周流动性延续偏宽松态势,央行逆回购到期规模大幅降低,本周逆回购到期规模7118亿元较上周大幅降低4149亿元,国库定存到期2200亿元,公开市场到期规模低于上周 [7] - 税期扰动逐步消退,资金价格或回落 [7] 供给面情况 - 本周地方政府债发行规模达3692亿元,到期规模1326亿元,发行净增规模2366亿元较上周大幅提高2150亿元 [8] - 本周国债发行规模略有增加,到期规模缩减,发行净增量较上周增加约1000亿元 [8] - 与上周比,政府债缴款规模边际下降 [8]
8.18债市午盘10年国债收益率破1.75%,利率债崩跌,市场紧急预警
搜狐财经· 2025-08-19 00:23
债市表现与关键数据 - 10年期国债收益率突破1.75%警戒线并逼近1.8% [2] - 30年期国债收益率攀升至2.0375%创近四个月新高 [2] - 10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单日暴跌0.35% [6] - 30年期国债利率单日跳涨4.35个基点 [6] 资金市场流动性状况 - 央行进行2380亿元逆回购操作实现净投放1160亿元 [2] - DR007利率飙升至1.49% [2] - DR001利率跃升至1.40% [2] - 企业集中缴税导致流动性骤减 [2] 股市与债市分化表现 - 上证指数突破3700点涨幅达0.74%创三年新高 [4] - 中证转债同步上涨0.69% [4] - 近4000只个股上涨呈现"股债跷跷板"效应 [4] - 债市逆势下跌与经济数据疲软形成反差 [4] 机构投资者行为分化 - 银行和保险巨头扫货10年期以上国债 [6] - 基金净卖出621亿元利率债 [6] - 中长期纯债基金久期压缩至5.2年创三周新低 [6] - 散户出现赎回潮导致基金经理被迫抛售债券 [6] 市场交易与情绪状况 - 收益率曲线呈现陡峭化趋势 [6] - 银行在1.76%挂买单而基金公司在1.78%抛售 [6] - 市场交易量萎缩情绪跌入冰点 [6] - 1.8%成为关键心理位防线 [6][8]
海外策略周报:9月若美联储降息,全球或“Risk”-20250819
长江证券· 2025-08-18 23:30
核心观点 - 美国经济呈现全面放缓迹象,劳动力市场降温与通胀疲软强化了市场对美联储9月降息的预期,降息概率已达92.1% [6][14][17] - 历史经验表明美债收益率会在政策转向前率先下行,短期美债对利率变化更敏感,长期美债更多反映通胀预期 [7][22][24] - 美元指数在降息周期中多承压走弱,2001年降息周期累计下跌13.34%,2024年迄今回落3.20% [7][30][33] - 美联储降息对全球股市影响呈现结构性分化,衰退驱动的被动宽松往往伴随股市暴跌,而预防式降息可能支撑权益资产 [8][33][34] 美国经济与政策预期 - 7月非农就业仅增7.3万人,创2024年10月以来新低,且5-6月数据被大幅下修合计达25.3万人 [14][20] - 失业率持续攀升至4.2%,CPI同比增速持平2.7%低于预期,核心CPI小幅升至3.1%但仍处下行通道 [14][20] -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建议考虑降息50个基点应对经济下行风险 [6][14] 美债市场展望 - 历史三次衰退降息周期中,2年期和10年期美债收益率平均分别降低283bp和173bp [22][25] - 短期美债对货币政策调整更敏感,因其收益率直接锚定政策利率预期;长期美债还包含期限溢价和经济前景判断 [22][29] - 美债利差(10Y-2Y)在降息周期前会出现倒挂,2001/2007/2019/2024年均出现此现象 [25][28] 美元走势分析 - 除2007年次贷危机期间微涨0.79%外,其余降息周期美元指数均下跌,2024年迄今回落3.20% [30][33] - 美元走势取决于"宽松预期"与"避险需求"的角力,经济危机时避险需求可能支撑美元 [30][33] 权益市场影响 - 预防式降息背景下(如2024年),上证指数/恒生指数/纳斯达克分别上涨36.71%/44.34%/22.66% [34] - 衰退驱动降息周期中(如2001/2007年),上证指数和标普500最大跌幅达63.57%和38.16% [34] 大类资产近期表现 - 美股三大指数全线收涨:纳斯达克(+2.20%)、道指(+2.14%)、标普500(+2.03%) [5][48] - 商品市场LME锌(+1.26%)、铜(+0.84%)领涨,COMEX黄金(-2.04%)领跌 [5][45] - 全球股市中日经225(+3.87%)、创业板指(+5.41%)表现突出,美元指数微跌0.15% [37][42][46]
沪指创近十年新高!背后推手是谁
搜狐财经· 2025-08-18 14:57
市场表现与政策背景 - 沪指创近10年新高 北证50创历史新高 深成指和创业板指突破去年10月高点 沪深两市单日成交额达2.76万亿元创年内纪录[1] - 去年9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后股市脱离3000点徘徊态势 迎来历史性发展契机[1] - 央行去年12月将货币政策基调调整为适度宽松 推动降准降息使利率达历史新低 提供罕见宽松货币环境[4] 国际货币政策环境 - 美联储去年开启降息进程 市场预测9月可能再次降息 年底前或降息50-100个基点[4] - 中美货币政策同步利好中国股市 国际资本可能流入估值偏低的A股市场[4] - 美国关税战最困难阶段已过去 为货币政策调整创造空间[4] 资金流向变化 - 房地产行业深度调整导致资金流出 房企和住户商业银行融资规模下降[5] - 理财产品收益率降至2%左右历史低位 非银理财市场出现资产荒[5] - 1-7月非银存款增加4.69万亿元 同比多增1.73万亿元 居民存款入市趋势增强[5] 监管政策支持 - 央行去年9月推出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工具[6] - 汇金公司承担准平准基金功能 央行调动更多资源增强其市场调控能力[6] - 央行作为最后贷款人可通过多个层面参与资本市场调节[6] 经济基本面与产业趋势 - 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崛起 涌现大批高成长性上市公司[7] - 股市表现领先宏观经济 预示下一阶段经济走向[7] - 需控制上市节奏保持供求平衡 严格市场监管并打击违法行为[7]
全国首个港澳青年乡创服务中心揭牌运作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8 14:45
8月18日,港澳青年入乡发展培育计划启动仪式在珠海举办,《珠海市港澳青年入乡发展培育计划行动 方案》(简称《行动方案》)正式发布,全国首个港澳青年乡创服务中心——珠海市港澳青年乡创服务 中心同步揭牌运作。 近年来,珠海持续优化政策环境,出台《支持服务港澳青年到珠海发展16条措施》等系列政策,面向港 澳青年推出"1元创业空间"、珠西科学城港澳青创梦工厂等创新创业载体,在珠(含横琴)港澳资企业 已超1.7万家,涌现出悦禾农业、濠机荟、"一亩田"、乐屿营地等一批优质港澳青年入乡创业项目。 珠海市"百千万工程"指挥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港澳是珠海最紧密的邻居、最重要的伙伴,三地路桥相 连、人文相亲、经济相融,推动港澳力量深度参与珠海"百千万工程",既是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战略 的题中之义,也是促进三地优势互补、实现更高水平协同发展的必然要求。 港澳的资本、人才、技术、管理经验以及国际化视野,与珠海广阔的乡村腹地、丰富的自然资源、美丽 的生态环境、蓬勃的发展机遇正互促共融、互惠共赢。珠海专门出台《支持港澳人士参与"百县千镇万 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若干措施》,提出四大行动18条具体举措,为港澳人士参与"百千万工程"提供系统 性 ...
沪指今日盘中创近10年新高;央行把促物价合理回升作为把握货币政策重要考量|每周金融评论(2025.8.11-2025.8.18)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8-18 10:25
沪指创近10年新高 - 沪指8月18日盘中突破3731.69点,创2015年8月20日以来近10年新高,A股总市值首次突破100万亿元大关 [4] - 沪指8月18日收盘上涨0.85%至3728.03点,成交量突破2.8万亿元 [4] - 增量资金大规模涌入:市场成交额连续突破2万亿元,8月18日突破2.8万亿元;7月住户存款减少1.11万亿元,非银机构存款增加2.14万亿元;北向资金单月净流入超2000亿元,险资一季度增持股票3900亿元 [5] - 政策与制度红利支撑:新"国九条"强化分红监管,推动社保等长期资金入市;债券续发行、做市商制度优化流动性;央行降准降息降低融资成本,财政专项债规模突破5万亿 [5] - 主线板块业绩驱动:AI算力(国产芯片突破)、液冷服务器(年复合增长率46.8%)、通信设备(5G-A/6G建设)等板块业绩超预期;券商板块因市场活跃度提升及政策利好成为突破3700点的关键力量 [5] 特朗普暂缓对华石油关税计划 - 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暂无针对中国购买俄罗斯石油加征关税的计划 [5] - 此举短期内缓解了中美经贸紧张局势,避免打破两国刚延长的90天贸易停战协议 [5] - 中国可继续合法采购俄罗斯石油,保障能源供应安全,结合中国页岩气新增探明储量1245亿立方米等本土突破,能源供应链韧性增强 [5] 个人消费贷款和服务业贷款贴息政策 - 财政部等部门发布《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方案》 [6] - 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约为当前商业银行个人消费贷款利率水平的1/3,政策实施期为1年 [6] - 政策从消费的需求端和供给端发力,将财政金融政策的着力点更多转向惠民生、促消费 [7] 央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 央行发布2025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提出把促进物价合理回升作为把握货币政策的重要考量 [7] - 当前物价持续低位运行(7月CPI同比持平),央行明确将物价回升纳入政策目标,表明防通缩已成为优先任务 [9] - 通过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如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推动社会融资成本下降,刺激需求端活力 [9] 简化境外投资者进入中国市场流程 - 中央结算公司决定自8月11日起不再要求境外央行类机构提供协议签署承诺书 [9] - 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简化境外央行类机构开户及联网材料,债券通模式及结算代理模式下均取消合规承诺函 [9] - 此举有助于提高我国债券市场的国际化水平,扩大金融市场对外开放 [10] 7月金融数据 - 7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29.94万亿元,同比增长8.8%;狭义货币(M1)余额111.06万亿元,同比增长5.6% [10] - 前七个月净投放资金4651亿元;7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431.26万亿元,同比增长9% [10] - 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264.79万亿元,同比增长6.8%;1-7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23.9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5.12万亿元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