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产业

搜索文档
【邂逅中国 爱上中国】萨尔瓦多留学生肖俊龙:在机器人产业腾飞中,感受“中国制造”硬核实力
环球网· 2025-06-27 13:10
行业转型与升级 - 河北省唐山市正从重工业城市转型为智能制造新地标 机器人产业成为工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4] - 唐山被誉为"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 拥有百年工业历史 目前机器人产业蓬勃发展[4] 机器人产业展示 - 唐山机器人展示体验中心展示了中国版"变形金刚"等先进机器人技术[4] - 机器人掌勺的"大餐"体现了中国制造在智能化应用领域的创新实力[4] 国际合作与传播 - 环球网与长城新媒体集团联合制作短视频 通过外国留学生视角展现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2][4][5] - 栏目以外籍人士亲身体验形式 真实反映中国在高端制造领域的技术突破[2][4]
长三角将逼近世界第一
投资界· 2025-06-25 07:02
长三角经济现状 - 2024年长三角人均GDP达1 95万美元 接近发达国家2万美元标准线 [5][7] - 长三角GDP总量4 65万亿美元 经济规模全球都市圈第二 仅次于美国波士华城市群 [5][7] - 长三角经济区包含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三省一市 2024年GDP总量33 17万亿元 [9][11] 长三角与粤港澳大湾区对比 - 长三角人均GDP为粤港澳大湾区85% 后者人均16 2万元 [9] - 长三角万亿GDP城市数量9座 大湾区5座 [11] - 长三角人口2 38亿 面积35 8万平方公里 大湾区人口8688 44万 面积5 6万平方公里 [11] 长三角发展驱动因素 - 地理优势显著 长江货运总量超全国铁路 上海港 宁波舟山港为世界级大港 [15] - 平原占比高 上海平地面积90% 江苏80% 利于城市扩张与农业发展 [15] - 教育资源密集 长三角贡献全国最多两院院士 上海 南京双一流高校数量全国前三 [16] 长三角产业协同模式 - 高端制造领域形成"大联合"模式 避免同质化竞争 如大飞机 机器人 生物医药产业 [16][17] - 上海自贸区 江苏苏南五市 浙江环杭州湾城市群 安徽六安等地分工协作 [16] 长三角未来增长动能 - 杭州数字经济与创新活力突出 阿里总部与直播电商形成产业生态 [19][20] - 安徽深度融入长三角 合肥 芜湖等城市贡献全省50%GDP 合肥强省会战略见效 [20] - 上海通过五大新城落户政策 G60科创走廊等规划激发人口与产业活力 [21]
科技金融“大合唱” 演绎协同奋进曲
金融时报· 2025-06-24 03:20
科技金融政策与机制 - 中国人民银行河北省分行联合河北省科学技术厅建立"双牵头"工作机制,覆盖省内9个部门和省市县三级机构,形成"1+N"政策体系 [2] - 河北已印发科技金融政策文件10余份,开展银企对接活动上百场,发放科技型企业贷款突破万亿元 [2] - "一池两新万企"行动、"金融活水助力科技企业腾飞"专题活动等大型品牌活动为科技企业融资提供高端化平台 [2] 银行业金融机构创新实践 - 农业银行秦皇岛分行发放省内首笔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创新推出数据知识产权贷款产品 [3] - 北京银行石家庄分行发放河北省首单千万级数据知识产权质押贷款1000万元,以"冀路畅达"网络货运平台数据集为质押物 [3] - 工商银行唐山分行发放全省首笔"机器人AI贷"500万元,调用企业研发日志数字化记录作为风控依据 [7] 多元化资金投入与基金运作 - 河北省科技投资引导基金以28.85亿元母基金为杠杆,撬动社会资本构建三级联动体系,设立子基金37只,总规模达204亿元 [4] - 基金投资项目161项,其中15家企业成功上市,1家成长为独角兽企业 [4] - 冀中能源集团发行河北省首单数字人民币科创债券,规模10亿元,期限5年,发行利率3.74%创集团新低 [4] 科技保险创新与特色案例 - 中国大地保险河北分公司落地全国首单科技投资研发转化损失保险,覆盖宜明昂科肿瘤创新药项目全链条风险 [5] - 创新保险模式实现"投资机构投保、双主体受益",项目失败后可双向赔付 [5] 区域特色科技金融发展 - 雄安新区分行打造科技金融试验田,设立示范性科技支行和特色网点,争取设立雄安创新发展奖励资金 [6] - 张家口建立科技金融创新实践基地,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 [6] - 沧州市分行推动科技创新再贷款落地,6家银行为凯意新材料提供8亿元银团贷款,贴息后融资成本降低1.5% [8] 产业链与供应链金融支持 - 保定市分行利用长城供应链金融平台推动核心企业上下游协同发展,线上融资累计4.96亿元 [7] - 唐山市银行业金融机构与机器人企业签约信贷金额达20亿元,投放8.31亿元,企业研发周期平均缩短9个月,专利申报量同比增长120% [7]
有“苏超”的长三角将逼近世界第一
首席商业评论· 2025-06-20 04:09
长三角经济规模 - 2024年长三角GDP总量达4 65万亿美元 经济规模位居全球都市圈第二 仅次于美国波士华城市群[7] - 2023年长三角以不到4%国土面积创造全国近四分之一经济总量 拥有9座GDP万亿城市[9] - 2024年长三角人均GDP达1 95万美元 接近发达经济体2万美元标准线[7] 区域经济对比 - 长三角经济区覆盖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三省一市 2024年GDP总量33 17万亿元 人口2 38亿[16] - 粤港澳大湾区2024年GDP总量14万亿元 人口8688 44万 人均GDP为长三角的85%[10][16] - 长三角与粤港澳大湾区地理空间和人口资源不在同一等级 行政壁垒差异大 直接对比不科学[16] 发展驱动因素 - 地理优势显著 通江达海 长江航运总量超全国铁路 上海港 宁波舟山港为世界级大港[22][24] - 平原面积占比高 上海平地占90% 江苏占80% 利于城市扩张和农业发展[24] - 教育资源密集 长三角贡献全国最多两院院士 上海 南京双一流高校数量全国前三[25] 产业协同升级 - 高端制造进入"大联合"阶段 大飞机 机器人 生物医药等领域形成差异化竞争[27][29] - 上海自贸区 苏南五市 杭州湾城市群 安徽六安等地分工协作构建世界级产业集群[27] 未来增长动能 - 杭州作为数字经济与创新中心 聚集deepseek 宇树科技等企业 城市活力突出[32][33][36] - 安徽通过合肥 芜湖等城市深度融入长三角产业链 合肥GDP达1 35万亿占全省25%[37][39] - 上海通过五大新城落户政策 虹桥商务区 G60科创走廊等规划激发人口与产业活力[41]
绵阳加快提升机器人、核医疗健康等新兴产业发展效率 聚焦全生命周期 瞄准关键处发力
四川日报· 2025-05-20 03:54
产业研发支持体系 - 绵阳出台政策整合产业研发生产关键环节资源 助力机器人 核医疗健康等新兴产业发展[1] - 当地创新"四方集成 两线融合 三维联动"质量基础设施服务模式 集成3500余项质量服务资源 帮助企业解决技术研发 工艺提升等问题[3] - 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中心1-4月服务755家企业 解决625个问题 发现185个共性问题[3] 通航产业集群发展 - 绵阳低空经济吸引垚磊科技 纵横无人机等企业入驻 北川永昌机场已签约50余家航空器飞行单位 预计2025年通航产业规模达50亿元[2] - 当地构建覆盖无人机全链条的检验检测认证体系 集成17家认证机构 可提供2600余个检测参数[2] - 整合国家电器安全质检中心EMC检测能力 通航产业园空域测试能力等关键资源要素[2] 共性技术攻关 - 技术小分队协助芯片企业提升返修效率 年降本超4万元[5] - 解决机器人行业电子板卡信息记录难题 用二维码替代标签纸 年节约成本数万元[5] - 编制《绵阳市机器人产业标准化地图》 包含12项产业链标准化建设图谱 指导企业研发方向[5] 产业金融服务 - 绵阳推出质量融资增信政策 按质量要素级别授信 已发放5300万元质量金融贷款[6] - 企业凭质量管理水平等"软实力"可直接获得金融支持[6]
赵俊杰:人工智能、半导体等驱动科技驱动未来经济新图景
新浪财经· 2025-05-20 01:58
深交所2025全球投资者大会 - 大会主题为"新质生产力:投资中国新机遇——开放创新的深圳市场",展现中国资产和A股市场投资价值 [1] 人工智能供应链 - 中国在人工智能供应链上落后美国2年,但DeepSeek的出现带来重大突破 [3] - 短期投资机会集中在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公司和数据中心公司 [3] - 长期来看AI将从基础设施辐射到最终应用级别,如AI眼镜、AI玩具等,中国企业具有突出优势 [3] 半导体本地化 - 对半导体本地化非常乐观,特别是半导体设备公司 [3] 机器人产业 - 亚洲是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投资者尚未充分意识到其潜力 [3] - 机器人行业发展规模未来将超过电动汽车行业 [3] 生物科技药物发现 - 中国主要制药企业近年将新药授权给外资企业,2024年中国专利输出占全球专利合同价值的28% [4] - 中国新药研发管线贡献量全球排名第二,仅次于美国 [4] - 医疗保健支出占全球GDP的10%-20%,人口老龄化和财富积累推动对新疗法的需求 [4] - 生物科技处于医疗创新的最前沿 [4]
联影发布“元智”医疗大模型;广东省交通行业算力中心揭牌|数智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10 00:01
医疗AI技术突破 - 联影医疗发布元智医疗大模型 支持10余种医疗智能体覆盖多场景应用 [1] - 模型基于数千万级医疗影像数据和数十万级精细标注数据训练 支持10+影像模态和300种影像处理任务 [1] - 在复杂病灶诊断和器官分割等关键任务上模型精准度测评超过95% [1] 算力基础设施建设 - 广东省交通行业算力中心在韶关揭牌 按国家A级机房标准建设 [2] - 规划部署638个标准机柜 首期建成324个机柜 满足全省交通行业多样化算力需求 [2] - 该中心是广东省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重点工程 [2] 政企协同与产业培训 - 浙江省组织人工智能专题培训 邀请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分享机器人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3] - 培训体现地方政府对机器人产业战略地位的重视 推动政策与市场资源精准对接 [3] - 企业家参与政府决策层培训 加速区域智能化转型进程 [3]
周末利好!新能源,突传四大重磅!低空经济、机器人......
券商中国· 2025-03-29 10:15
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与规划 - 国务院国资委将推动整车央企战略性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汽车集团[4][5] - 国资委提出三电技术攻关方向:宽温域/高安全电池、高功率电驱系统、高压快充平台及固态电池升级[4] - 商务部2025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报废更新补贴保持2万元,置换更新补贴力度加大,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资金扩大至3000亿元(同比翻番)[6] - 工信部将推进L3级自动驾驶车型生产准入,完善智能网联标准体系并开展上路试点[8][10] 新能源汽车市场前景 - 中国科学院院士预测新能源汽车2035年全球年销量达3000万辆,保有量2-3亿辆[11] - 新能源相关产业未来30年将形成五个10万亿级产业,包括光伏/风电/电池(当前3.5万亿)、交通全面电动化、智慧能源及绿氢产业(2050年绿氢产值2.5-5万亿)[11] 低空经济发展动态 - 四川省计划2026年低空经济规模突破500亿元,培育10家以上领军企业,成都设立50亿元专项基金支持关键技术攻关[14] - 香港启动低空经济"监管沙盒",首批38个试点项目涵盖无人机配送/救援等领域,顺丰/美团等企业获批[14] - 小鹏汽车飞行汽车项目已投入超100亿元,2025年计划追加30亿元,预计2026年建成500+飞行营地,目标占未来汽车市场销售收入的20%[12] 机器人产业进展 - 2025中关村论坛展示多场景机器人:农业采摘/应急救援/特种环境检测,涉及AI大模型与仿生技术融合[15] - 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将于4月在北京举行,21公里赛道测试机器人复杂地形适应能力[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