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机器人产业
icon
搜索文档
鸣志电器股价涨5.82%,景顺长城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29.69万股浮盈赚取126.18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4 05:57
股价表现与公司概况 - 9月24日股价上涨5.82%至77.26元/股 成交额9.02亿元 换手率2.91% 总市值323.63亿元[1] - 公司成立于1998年7月7日 2017年5月9日上市 专注于运动控制与智能电源领域核心技术[1]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控制电机及其驱动系统类占比83.60% 贸易类产品8.39% 电源与照明系统控制类6.90% 设备状态管理系统类1.07%[1] 基金持仓情况 - 景顺长城国证机器人产业ETF(159559)二季度持有29.69万股 占基金净值比例3.19% 位列第八大重仓股[2] - 该基金当日浮盈约126.18万元 最新规模5.35亿元[2] - 基金今年以来收益40.59% 近一年收益100.03% 成立以来收益47.9%[2] 基金经理信息 - 基金经理金璜累计任职时间2年14天 现任基金资产总规模230.21亿元[3] - 任职期间最佳基金回报95.1% 最差基金回报1.81%[3]
“十四五”时期北京GDP预计跨过5万亿!经济增量等于“新增一个海淀区”
证券时报网· 2025-09-15 12:27
(原标题:"十四五"时期北京GDP预计跨过5万亿!经济增量等于"新增一个海淀区") 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新跨越、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京津冀协同发展迈上新台阶……在9月15日举行的"十四五"时期北京经济社会发展成 就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发展改革委主任杨秀玲总结称,回顾"十四五"这五年,北京市"十四五"规划各项指标进展顺利,高价值发明专利等指标 好于预期,经济增长、全员劳动生产率、服务贸易等指标符合预期,部署的战略任务、谋划的重大工程全面落地,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五年来,北京市经济实力实现大幅跃升,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将超过5万亿,五年的经济增量约1.4万亿、相当于新增一个海淀区的经济总量。从发 展质效看,2024年北京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2万美元,全员劳动生产率44.4万元/人、居各省区市首位,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水耗、碳排放等 多项指标为全国最优水平。 展望"十五五"期间,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张鑫强调,北京经济发展活力胜过压力,机遇大于挑战。北京市发改委将扎实推进高 质量发展,推动首都经济迈上新的台阶。 首都经济"产业有支撑、需求有动力" 在各种风险挑战冲击下,在减量发展背景下,20 ...
GDP迈上5万亿台阶 解码北京经济的韧性和潜力
北京商报· 2025-09-15 12:10
经济总量与增长 - 北京市经济总量预计超过5万亿元 连续跨越4万亿元和5万亿元两个台阶 五年经济增量约1.4万亿元 [1][5] - 2021-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5.2% 2024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3.2万美元 全员劳动生产率44.4万元/人 居各省区市首位 [5] - 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 水耗 碳排放等多项指标均为全国最优水平 [5] 信息服务业与数字经济 - 信息服务业增加值突破万亿 成为全市第一大支柱产业 规模稳居全国首位 [1][5] - 自启动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以来 信息服务业保持每年至少跨越一个千亿级台阶的速度 [5] - 信息服务业 科技服务业 先进制造业占GDP比重由2020年32.7%提升至2024年38.8% [8] 金融业发展 - 金融业资产规模超220万亿元 约占全国一半 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功能不断强化 [5] - 金融"五篇大文章"有力支撑实体经济发展 [5] - 北交所设立四周年 总市值突破9000亿元 新设8只政府投资基金 支持212个项目约190亿元 [6] 制造业升级与创新 - 制造业向新优化 向高攀升 集成电路 新能源汽车等165个重大产业项目落地显效 [5] - 2024年集成电路产量较2020年增长51.2% 汽车市场增量部分的新能源渗透率超过50% [5] - 机器人产业规模占全国15% 近200种机器人创新产品在130多种场景实现应用落地 [8] 科技创新与企业生态 - 每天诞生300多家科技企业 密度超越硅谷 截至2024年底拥有独角兽企业115家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35家 均居全国城市首位 [7] - 人工智能企业数量超2400家 占全国约一半 累计备案上线大模型158款 全国占比约三成 [7][8] - 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保持在6%左右 位居全球创新城市前列 全国重点实验室145家 占总量的近三成 [7] 消费市场与内需拉动 - 预计2025年市场总消费能够超过3万亿元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能够突破万亿元 [10] - 前4年服务消费额年均增长超过7.5% 成为拉动消费主引擎 2024年全市举办大型活动近2000场 [1][10] - 高技术产业投资占比从2020年9.5%提升至2024年22.6% 创历史最高水平 [10] 未来产业与技术突破 - 商业航天产业拥有全国一半的核心研发单位 上市企业和独角兽企业 "朱雀三号"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顺利完成一级动力系统试车 [8] - 实现6G超宽带光电融合集成系统 "夸父"量子计算云平台等技术突破 [8] - 科技成果"先使用后付费"等多项改革试点推向全国 [6] 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 - 2024年北京乡村游总收入超35亿元 示范村集体经营性收入普遍提高20%以上 [11] - 超过70%的北京市民每年至少有一次短途度假 其中半数以上倾向于在京郊地区 [10] - 深入实施"百千工程"计划 一批乡村服务新业态火爆出圈 [11]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丨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
央广网· 2025-09-14 03:41
制造业总体表现 - 上半年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25.7% [1] - 制造业总体规模连续15年保持全球第一 [4] - "十四五"期间制造业增加值增量预计达8万亿元 对全球制造业增长贡献率超30% [4] 产业结构升级 - 传统产业加快焕新 新兴产业加速领跑 未来产业加力生根 [1] - 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量质齐升 [1] -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从标杆引领向规模推广转变 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设备连接数超1亿台套 [3] 区域与产业集群发展 - 北京已有400多家机器人骨干企业落户 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机器人企业和人形机器人整机单位数量全国首位 [1] - 江苏无锡推进产业集群+特色园区模式 提升集成电路产业承载能力和集聚效应 [4] - 无锡建成具备高端光刻胶研发检测及产业化匹配全链条能力的半导体纳米级光刻胶中试线 [4] 技术创新与突破 - 人形机器人从表演展示向家庭使用和工厂应用进化 [1] - 上海外高桥造船第二艘大型邮轮爱达·花城号项目进度超83% 推动邮轮供应链本土化和国产化率提升 [3] - 洛阳轴承集团通过数字孪生系统实现高效智能生产体系 实时展示设备运行和产品加工数据 [3] 应用场景拓展 - 北京市在机器人应用推广领域推动199款机器人产品在134个应用场景落地 [2] - 应用场景涵盖工业应用 医疗 养老 水务 园林等11个大类 [2] -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现实体生产线与云端虚拟工厂有机结合 [3] 政策与发展方向 - 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1][5] - 推进工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 实施打造新动能行动 [5] - 坚持高水平开放 推动产业升级向新布局稳健发展 [5]
康养机器人快步走进老人生活
新浪财经· 2025-09-12 23:58
展会概况 - 2025深圳国际智慧养老产业博览会暨"兴业银行杯"首届深圳康养机器人大赛于9月12日在深圳会展中心7-8号馆开幕 [1] - 展会由深圳市民政局指导 深圳市幸福健康产业集团和深圳市会展中心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联合主办 [1] - 展会设立7大特色展区 全面覆盖智慧居家、智能服务机器人及康复辅具、智慧医疗、健康管理及抗衰科技、智慧穿戴及适老体验空间等领域 [1] 展示内容 - 展会现场展示形形色色机器人 为老人提供贴心服务 各种适老化用具一应俱全 [1] - 展区采用"场景化、体验式、交互性"设计理念 让观众近距离沉浸式感受科技重塑老年生活的品质与内涵 [1]
惠科进军机器人!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9-12 03:16
战略合作与部署 - 惠科与智平方签署全球半导体显示领域首个具身智能全面战略合作协议 [2] - 未来三年在全球生产基地累计部署超过1000台具身智能机器人 [2] - 订单金额接近5亿元 [2] 应用场景与技术细节 - PCB操作被选定为首个示范场景 [4] - "爱宝"系列轮式人形机器人通过端到端VLA大模型驱动完成不同型号和位置的PCB操作 [4] - 机器人搭载二指夹爪从事PCB操作任务 [4] - 显示面板制造的AI端侧模型导入产线控制系统以实现更低延迟实时决策和更高效能耗管理 [5] 技术开发与产业转型 - 组建专项技术团队开发新一代面向工业操作的模型 [5] - 目标打造真正理解屏幕制造工艺的"智能工人" [5] - 依托全球生产基地真实场景数据形成"实践-迭代-优化"技术进化闭环 [5] - 此次合作是推动显示产业智能化转型的重要里程碑 [5]
晶采观察|消费旺、物流忙 彰显中国经济韧性强、活力足
央广网· 2025-09-05 02:54
物流行业整体表现 - 1-7月全国社会物流总额达201.9万亿元 同比增长5.2% [2] - 8月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为50.9% 较7月回升0.4个百分点 [2] - 业务总量指数连续六个月保持在扩张区间 新订单指数连续七个月扩张 [2] 细分领域需求增长 - 8月航空运输业新订单指数站稳55%以上 反映高端制造业运输、跨境电商物流及生鲜配送需求爆发式增长 [2] - 7月农村电商物流业务量指数回升 显示县乡消费潜力持续激发 [2] - 7月模拟芯片、3D打印设备、工业控制计算机等高端产品物流量增速均超20% [3] - 机器人产业相关物流量增长均超过10% [3] 行业结构优化与效率提升 - 物流发展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 下沉市场活力显现 [2] - 现代物流体系为工业转型提供硬支撑 推动提质增效 [4] - 物流供需情况反映中国经济底盘稳固、内生动能持续增强 [2][4]
科大智能股价跌5.09%,易方达基金旗下1只基金位居十大流通股东,持有340.72万股浮亏损失231.69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03 06:52
股价表现 - 9月3日股价下跌5.09%至12.68元/股 成交额6.43亿元 换手率7.85% 总市值98.69亿元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位于上海市松江区 成立于2002年11月27日 2011年5月25日上市 [1] - 主营业务为配电自动化和用电自动化系统研发生产销售 以及配用电自动化工程与技术服务 工业生产智能化综合解决方案设计研制与实施 [1] - 收入构成:数字能源73.10% 智能机器人应用25.65% 其他业务1.25% [1] 股东结构 - 易方达国证机器人产业ETF(159530)二季度新进十大流通股东 持有340.72万股 占流通股比例0.54% [2] - 该基金当日浮亏约231.69万元 [2] 基金产品信息 - 易方达国证机器人产业ETF成立于2024年1月10日 最新规模16.54亿元 [2] - 业绩表现:今年以来收益34.58% 近一年收益91.9% 成立以来收益56.13% [2] - 基金经理李树建任职1年361天 管理规模44.97亿元 最佳回报95.86% 最差回报-0.03% [2] - 基金经理李栩任职2年283天 管理规模77.96亿元 最佳回报119.09% 最差回报11.05% [2]
昌平区全力推动青年人才创新创业
北京青年报· 2025-08-18 18:01
昌平区发展规划 - 昌平区规划G6科创走廊 G45产业走廊 京北生态走廊 加快建设科创引领的未来之城 [1] - 试点建设北京青年人才创新创业生态示范区 每年投入1.3亿元资金 实施11类19条政策措施推动青年人才创新创业 [1] - 打破传统产业园 居住区 行政区壁垒 大尺度规划三大走廊 塑造产城融合 生态宜居新格局 [2] G6科创走廊布局 - 西部构建以生命科学 数字智能 科教集群为特色的G6科创走廊 [2] - 包含生命科学园 未来大学科技园 清华南口国重基地等10多个创新组团 [2] - 规划产业空间超1400万平方米 已建成521.8万平方米 [2] G45产业走廊布局 - 东部形成以先进能源 未来健康 央企集群为特色的G45产业走廊 [2] - 包含央企创新创业集聚区 合成生物制造产业集聚区 "未来美城"及北七家工业区等多个组团 [2] 京北生态走廊建设 - 中部打造城市北中轴绿楔和花园城市主脉 [2] - 串联奥北森林公园"十园" 未来科学城生态休闲公园 昌平新城生态休闲公园等节点 [2] 三大千亿级主导产业 - 医药健康产业收入年均增长9.2% 总量达1040亿元 获批1类创新药11个 [3] - 先进制造产业去年收入突破1600亿元 上半年增速达15% [3] - 先进能源产业去年收入达2532亿元 汇聚60个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 [3] 未来产业布局 - 合成生物制造产业集聚企业123家 占全市总量50% 上半年收入34亿元 [4] - 机器人产业集聚企业138家 打造京北唯一机器人产业园 [4] 青年人才政策 - 14-35岁青年人口占比40.5% [4] - 每年1.3亿元财政资金支持 提供创业就业补贴 贷款贴息 生活补贴等19条政策措施 [4]
长三角半年瞰②:外贸韧性强,机器人亮眼,安徽汽车产量登顶全国
搜狐财经· 2025-08-15 10:54
长三角地区GDP增长 - 上海GDP同比增长5.10% 江苏增长5.70% 浙江增长5.80% 安徽增长5.60% 均高于全国5.3%水平 [2] 进出口贸易表现 - 进出口总额增幅:上海2.40% 江苏5.20% 浙江6.60% 安徽15.20% [3] - 出口额及增幅:上海0.95万亿元增11.10% 江苏1.88万亿元增9.40% 浙江2.07万亿元增9.10% 安徽0.31万亿元增15.40% [3] - 苏州工业园区对东盟出口增92.8% 拉美增55.5% 非洲增18.6% [3] - 机电产品出口占比超60% 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光伏产品等"新三样"增长迅猛 [3] 固定资产投资 - 41市中约半数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负 主要集中在江苏和安徽 [2][6] - 南京固定资产投资增速-5.50% 合肥增速-4.90% [6] - 宿州/淮北/滁州增速均跌破10% [6] 工业机器人产量 - 上海工业机器人产量增11.9% 杭州增125.4% 宁波增48.3% [8] - 绍兴增64.0% 芜湖增19.9% 淮南增93.3% [8] 汽车制造业发展 - 汽车制造业产值增速:上海10.20% 江苏11.10% 浙江17.60% 安徽19.90% [10] - 安徽汽车产量149.95万辆 新能源汽车73.09万辆 均居全国第一 [10] - 合肥通过"链长制"引入蔚来/比亚迪等龙头企业 [10] - 形成"研发在外(上海研发中心)制造在皖"的跨地域产业合作模式 [10] 区域发展策略 - 通过自贸试验区联动和通关便利化降低企业成本 [4] - 上海港/宁波舟山港优化物流体系降低运输成本 [4] - 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拓展东盟/拉美/东欧/非洲市场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