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市场多元化战略
icon
搜索文档
迎战三重考验 中国外贸人求变突围进行时
证券时报· 2025-09-22 00:19
正在法国参加展会的济达(上海)纺织品有限公司创始人、总经理黄芳,在接待客户间隙接受了证券时报记者采访。 "线下展会是我们获客的重要形式,除了9月的法国展会,接下来还有10月的澳大利亚展会、11月的东京展会等。"黄芳说,公司每年至少参加5场国内外展会,明 年可能会增加到7场。 从宏观数据到微观个体,这份"逆势增长"并非偶然,而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讲席教授、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首席专家鲍晓华在接受记 者采访时表示,我国外贸保持韧性增长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首先是产业链及产品结构的升级。新能源汽车、光伏、锂电池等'新三样'快速增长,同时加工贸易与一般贸易均实现显著增长,产业链完整、供应能力强,为连续 出货提供保障。其次是市场多元化战略进一步发挥成效,对东盟、欧盟等市场出口保持较快增速。最后是政策托底作用明显,从出口信保到退税,再到专项融资支 持和市场开拓服务等稳外贸措施不断落地,帮助企业稳住了订单与现金流。"鲍晓华说。 以纺织服装行业为例,黄芳告诉记者,公司正在尽可能地多元化布局生产基地,在国内和孟加拉国均有工厂,明年还可能将部分产能放在越南或者柬埔寨。供应链 的多样性,让外贸企业在面对关税时 ...
为啥对印度而不是中方动手?白宫特使一句话,听证会现场骚动起来!
搜狐财经· 2025-09-16 09:41
美国对印度关税政策 - 美国对印度商品征收50%关税 由25%对等关税和25%惩罚性关税组成[1] - 美国官员表示对印度采取更高标准 因视其为"朋友"关系[1] - 对印度加征关税未产生显著影响 与美国对华政策形成对比[2] 美国对华贸易谨慎态度成因 - 中国掌握全球90%稀土加工产能 美国国防工业供应链依赖度高 中断影响可达12个月[1] - 中国拥有联合国全部41个工业大类 机电产品占出口总额58%[1] - 光伏、锂电池、新能源汽车"新三样"出口增速超50%[1] 中国出口市场结构调整 - 2025年上半年对美出口下滑15%[1] - 对东盟和中东等新兴市场出口实现爆发式增长[1] - 推进本币结算体系 降低对美元依赖[1] 美国关税政策成本影响 - 美国进口成本激增超过3200亿美元 较最初预估高出1300亿美元[2] - 关税成本主要转嫁至美国企业和消费者[2]
华旺科技:公司致力于研发高附加值产品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9-12 13:09
欧盟反倾销裁决 - 欧盟委员会对原产于中国的装饰纸征收26.4%至26.9%的反倾销税 公司获得最低税率26.4% [1] - 公司通过置换销售区域和开发新客户转移大部分订单 实际受影响销量较小 [1] - 公司致力于研发高附加值产品并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 凭借全球化布局和技术优势维持外销业务稳定 [1]
美对印50%关税生效!被逼到墙角的莫迪,看到了两大“救星”
搜狐财经· 2025-09-02 02:06
美国对印度加征关税影响 - 美国对印度加征25%额外关税 总税率达50% 直接冲击印度劳动密集型产业[1] - 印度对美出口产品集中在纺织服装 车辆零部件 宝石加工等依赖美国市场的行业[1] - 关税导致美国客户新订单全面停止 预计9月起对美出口额暴跌20%-30%[3] 印度出口行业受冲击程度 - 印度出口产品替代性强 美国可快速寻找其他供应商 导致市场份额被竞争对手瓜分[3] - 关税打击印度最擅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阻碍其制造业升级和全球供应链地位提升[3] - 行业面临数以万计工人失业风险 直接影响千千万万普通印度老百姓的饭碗[1][3] 印度政府应对策略 - 莫迪政府态度强硬 明确表示不会牺牲农民利益换取贸易妥协[5] - 积极开拓中国和拉美市场 中国作为印度最大贸易伙伴被视为重要出口替代市场[6] - 印度与拉美贸易额自2000年以来增长近10倍 墨西哥 巴西 智利 阿根廷成为重要贸易伙伴[6] 市场多元化战略实施挑战 - 印度出口美国的产品能否转向新市场存在不确定性 包括中国消费者对纺织品接受度[8] - 拉美市场能否消化印度原本对美出口商品体量仍是未知数[8] - 需要提升国内产业竞争力和优化出口结构 推动摆脱对美国市场过度依赖[8] 印度潜在妥协方案 - 印度对美出口额达870亿美元 难以通过替代市场完全消化[10] - 在国防 科技等关键领域仍需美国支持 可能选择妥协减少采购俄罗斯石油[10] - 可能通过变通方式满足美国要求 类似此前停止购买伊朗石油转向采购美国石油的做法[10] 印度长期战略方向 - 致力于保持外交政策独立性 通过多边合作降低对单一国家依赖[12] - 推动仿制药 加工宝石 海产品等优势行业开拓欧盟 东南亚等多元化市场[8] - 将高额关税视为改变机会 提升产品质量并成为真正的世界工厂[8]
前7月长三角进出口规模创新高,多元发展显韧性
国际金融报· 2025-08-19 10:52
长三角外贸总体表现 - 前7个月长三角地区进出口总值9.59万亿元,同比增长5.4%,占全国进出口总值的37.3%,比重较去年同期提升0.7个百分点 [1] - 长三角作为全国外贸"压舱石",在区域一体化战略下韧性与活力凸显 [1] 出口结构优化 - 机电产品出口3.64万亿元,同比增长9.4%,其中电动汽车、高端装备、集成电路同比分别增长43.9%、10.2%、20.1% [2] - 江苏省机电产品出口1.52万亿元(增长10.7%),占全省出口69%,电工器材、船舶出口分别增长21.3%、32.1% [2] - 安徽省机电产品出口2601.5亿元(增长16.2%),占全省出口71.3%,汽车出口增长18.9%保持全国第1 [2] - 浙江省机电产品出口增长9.7%,占全省出口46.8%,宁波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14.3%,工业机器人出口激增204.5% [3] - 上海高技术产品出口占全市25.2%,液化天然气船出口增长42%,手术机器人出口增长3.9倍 [3] - 上海"新三样"连续2个月增速超40%,6月电动汽车出口增长55.5%(23个月最高),锂电池增长28.9% [3] 市场多元化拓展 - 对东盟进出口1.51万亿元(增长17.5%),成为最大贸易伙伴 [4] - 对"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4.77万亿元(增长10.3%),对RCEP成员国进出口3.02万亿元(增长8.9%),对非洲增长15.2% [4] - 浙江省对欧盟、东盟进出口分别增长9.4%、15.6%,对新兴市场出口占比提升 [4] - 安徽省对东盟进出口增长35.7%(占13.5%),对"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占比达53.9% [5] - 江苏省对"一带一路"进出口占比近5成(增长10.2%),对东盟增长21.2% [5] - 上海对"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占比41.3%(增长11.8%),对金砖国家增长16.5% [5] 民营企业主导作用 - 长三角民企进出口5.35万亿元(增长9.5%),占比55.8%提升2.1个百分点 [6] - 宁波民企进出口占比77.5%(提升1.9个百分点),拉动全市进出口增长5.4个百分点 [6] - 安徽省民企进出口增长16.7%(占比51.7%),外资增长18.1% [6] - 江苏省民企进出口占比44.5%(增长3%),外资占比46.9%(增长5.4%) [6]
长三角半年瞰②:外贸韧性强,机器人亮眼,安徽汽车产量登顶全国
搜狐财经· 2025-08-15 10:54
长三角地区GDP增长 - 上海GDP同比增长5.10% 江苏增长5.70% 浙江增长5.80% 安徽增长5.60% 均高于全国5.3%水平 [2] 进出口贸易表现 - 进出口总额增幅:上海2.40% 江苏5.20% 浙江6.60% 安徽15.20% [3] - 出口额及增幅:上海0.95万亿元增11.10% 江苏1.88万亿元增9.40% 浙江2.07万亿元增9.10% 安徽0.31万亿元增15.40% [3] - 苏州工业园区对东盟出口增92.8% 拉美增55.5% 非洲增18.6% [3] - 机电产品出口占比超60% 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光伏产品等"新三样"增长迅猛 [3] 固定资产投资 - 41市中约半数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负 主要集中在江苏和安徽 [2][6] - 南京固定资产投资增速-5.50% 合肥增速-4.90% [6] - 宿州/淮北/滁州增速均跌破10% [6] 工业机器人产量 - 上海工业机器人产量增11.9% 杭州增125.4% 宁波增48.3% [8] - 绍兴增64.0% 芜湖增19.9% 淮南增93.3% [8] 汽车制造业发展 - 汽车制造业产值增速:上海10.20% 江苏11.10% 浙江17.60% 安徽19.90% [10] - 安徽汽车产量149.95万辆 新能源汽车73.09万辆 均居全国第一 [10] - 合肥通过"链长制"引入蔚来/比亚迪等龙头企业 [10] - 形成"研发在外(上海研发中心)制造在皖"的跨地域产业合作模式 [10] 区域发展策略 - 通过自贸试验区联动和通关便利化降低企业成本 [4] - 上海港/宁波舟山港优化物流体系降低运输成本 [4] - 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拓展东盟/拉美/东欧/非洲市场 [3][5]
上半年外贸展现韧性,高端制造业出口增长快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5 14:22
外贸总体表现 - 上半年货物进出口总额217876亿元同比增长29% 其中出口130000亿元增长72% 进口87875亿元下降27% [1] - 6月单月进出口总额38527亿元同比增长52% 其中出口23394亿元增长72% 进口15134亿元增长23% [1] 结构性亮点 - 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73% 占进出口总额比重达573% 同比提升23个百分点 [1] - 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增长47% 机电产品出口增长95% 占出口总额比重达600% [1] - 高端制造业出口表现突出 电动汽车/电池/机电产品成为新质生产力培育的直接体现 [2] 市场格局演变 - 对单一国家贸易依存度降至个位数 多元化贸易格局成效显现 [1] - 新兴市场主导增量 RCEP/中欧投资协定等多边机制有效对冲外部风险 [2] - 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全球南方国家/欧盟/日韩市场成为新增长点 6月对美出口数据回升 [3] 发展动能与趋势 - 高技术领域投资与出口增长形成正向循环 国际竞争力持续强化 [2] - 区域合作替代单边主义 全球经济重心东移趋势明显 [2] - 行业协会需引导企业摆脱低价竞争 通过质量升级开拓更广阔市场 [3] 政策与展望 - 宏观政策发力显效 外贸韧性支撑经济稳中向好 [3] - 下半年需坚持市场多元化战略 重点挖掘发展中国家合作潜力 [3] - 构建新发展格局需统筹国内大循环与国际经贸斗争 以高质量发展应对不确定性 [3]
21.79万亿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中国外贸韧性闯关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4 12:49
进出口总体表现 - 上半年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1.79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创历史同期新高 [1] - 出口规模首次突破13万亿元,同比增长7.2%,进口8.79万亿元,下降2.7% [1][3] - 二季度进出口同比增长4.5%,较一季度加快3.2个百分点,连续7个季度保持增长 [5] - 6月进出口规模3.85万亿元,同比增长5.2%,为历史月度第二高位 [5] 区域市场结构 - 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11.29万亿元,增长4.7%,占比51.8%,提升0.9个百分点 [1][10] - 对东盟进出口3.67万亿元,增长9.6%,对欧盟、韩国、日本等均实现增长 [1][10] - 对美国进出口2.08万亿元,下降9.3%,但6月环比回升至超3500亿元,降幅收窄 [9] - 贸易伙伴超500亿元的达61个,同比增加5个,覆盖190多个国家和地区 [10] 产品结构特征 - 机电产品出口7.8万亿元,增长9.5%,占比60%,提升1.2个百分点 [5] - 高端装备出口增长超20%,"新三样"产品增长12.7%,工业机器人出口增长61.5% [5] - 二季度高端机床进口增速加快13.9个百分点,电子元件进口增速加快7.7个百分点 [6] - 消费品进口增长显著,食品烟酒类增8.8%,文化娱乐类增10.8%,日化用品增3.1% [6] 外资企业表现 - 外资企业进出口6.32万亿元,增长2.4%,连续5个季度增长 [12] - 有进出口实绩外资企业达7.5万家,创2021年以来新高 [12] - 外资企业进口高端装备增长3.2%,保税研发货物进口增长52.1%,占全国超70% [12] 增长驱动因素 - 市场多元化战略成效显著,新兴市场对冲中美贸易摩擦影响 [10][12] - 创新与高新技术产品提升出口竞争力,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5][6] - 内需扩大带动进口趋稳,消费升级拉动高品质产品进口 [6][8] - 区域合作深化(如RCEP、中欧绿色技术合作)促进贸易韧性 [10][13]
河南郑州:外贸增速居中部城市首位
外贸表现 - 郑州市前5个月进出口总额达2285.7亿元,同比增长40.8%,增速位居中部城市第1位、国家中心城市第1位、全国省会城市第4位 [1] - 机电产品出口1252.7亿元,同比增长76.3%,高新技术产品出口1007.7亿元,同比增长92.9% [1] - 电动汽车出口同比增幅高达243.6%,成为外贸增长新亮点 [1] - 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分别占全市进口的82.9%和69.2% [1] 市场布局 - 郑州市与全球226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贸易往来,欧盟、东盟、美国、日本、印度、韩国为主要贸易伙伴 [1] - 五大市场进出口额占全市外贸总额的55.8% [1] - 对巴西、马来西亚、德国等市场的贸易增速显著 [1] 物流优势 - 航空运输进出口货物1439.1亿元,同比增长56.3%,占全市外贸总额的63% [2] - 郑州航空港区通过"四港联动"多式联运体系提升通关效率 [2] - 物流体系为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2] 产业升级 - 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表明产业结构向高附加值方向转型 [2] - 高端制造业领域的突破带动外贸增长 [2] - 郑州市商务局力争年内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突破6000家 [2] - 计划保持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占比在60%以上 [2]
我国好像又赢了!若保持前5月趋势,今年的外贸顺差将达到1.2万亿美元
搜狐财经· 2025-06-10 10:55
外贸数据表现 - 5月进出口总金额达5289.8亿美元,1至5月累计24978.1亿美元 [3] - 5月出口金额3161亿美元同比上涨4.8%,进口2128.8亿美元同比缩减3.4%,单月顺差1032.2亿美元突破千亿关口 [3] - 前5月出口14848.5亿美元同比提升6%,进口10129.6亿美元减少4.9%,累计顺差4718.9亿美元同比暴涨40.3% [3] - 按当前增速推算2025年全年商品贸易顺差有望达1.1-1.2万亿美元 [4] 区域贸易结构变化 - 中美双边贸易额前5月下降9.1%至2397亿美元,其中对美出口降9.7%进口减7.4% [5] - 对东盟出口前5月大涨12.2%,其中泰国(+20.9%)、越南(+18.8%)、印尼(+16.8%)增幅显著 [5] - 对欧盟出口增长6.4%,德国(+12.3%)法国(+5.9%)表现突出,进口普遍下降推高顺差 [7] - 对非洲(+18.9%)、拉美(+9.4%)、加拿大(+8.7%)、英国(+7.4%)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9.2%)出口均实现快速增长 [7] 贸易战影响与市场韧性 - 非美市场贸易增量远超对美贸易损失减量,推动顺差增速达40.3% [8][10] - 全球供应链调整促使各国降低对美依赖,客观上加速中国市场多元化拓展 [11] - 数据验证市场多元化战略有效性,展现对冲美国市场风险的强大韧性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