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外卖
icon
搜索文档
张坤最新观点:市场先生提供好价格,这样的机会不常见
华尔街见闻· 2025-08-30 09:01
张坤对内需消费的核心观点 - 国内居民消费能力实际增强而非减弱 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20年32189元增长至2024年41314元 四年复合增长率达6.4% [9] - 居民存款余额呈现更快增长 2020年底93万亿元人民币增至2024年底152万亿元 四年复合增长率13% 显著超过收入增速 [9] - 居民存款与贷款差额从2020年底约30万亿元扩大至2024年底约70万亿元 超额储蓄增加约40万亿元 [10] 消费意愿受抑制的原因分析 - 预防性存款增加对消费形成挤出效应 消费者信心指数从2020年120左右降至2022年87左右并持续至2025年 呈现L型走势 [13] - 房地产价格持续下行导致居民资产缩水感受加剧 叠加物价下行压力共同影响消费意愿 [13] - 投资者将当前消费趋势线性外推 形成长期悲观预期 [14] 对消费预期转向乐观的逻辑支撑 - 产业升级持续进行 低附加值产业迁出同时高附加值产业快速发展 能提供更高工资水平 [15] - 国家2035年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水平目标与当前存在差距 预示经济发展空间巨大 [15] - 产业发展将带动政府收入增加和社会保障体系完善 最终推动内需循环形成正反馈 [17] 持仓结构调整动向 - 大幅减持美团 易方达蓝筹持仓减持近半股数 退出十大重仓股名单 [25] - 重点加仓顺丰控股 易方达优质企业三年持有基金显著增持物流龙头 [28][30] - 对贝壳-W进行观察性建仓 持仓占比仅0.01% 属于极小仓位跟踪 [32][33] 跨境券商持仓置换操作 - 易方达亚洲精选基金减持富途控股超7成 同时新建仓盈透证券 [36][37] - 调整源于富途核心用户集中于内地客户面临监管环境变化风险 而盈透客户更具全球化特征 [38][39] 重新布局历史持仓品种 - 再次买入网易 该标的曾于2023年末被清仓但在2025年重新建仓 [44] - 重新配置海天味业H股 该标的曾于2018年出现在易方达蓝筹持仓中 [45] - 新增腾讯音乐等新鲜面孔 显示持仓组合持续优化 [42]
社保新司法解释9月1日起实施,对企业和劳动者影响几何?
南方都市报· 2025-08-30 07:10
新司法解释核心内容 -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二)》,自9月1日起实施,规定任何形式的口头或书面"不缴社保"约定均无效[1] - 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社保的,劳动者可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经济补偿,用人单位补缴社保后可请求劳动者返还已支付的社会保险费补偿[3][4][5] 司法实践与案例 - 司法实践中法院通常不支持"不缴社保"约定,认为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并损害社会保险基金利益,即使员工自愿同意也不能剥夺其日后要求经济补偿的权利[3][4] - 北京某物业公司案例显示,员工自愿放弃社保缴纳后仍可主张经济补偿金,法院支持其诉讼请求[4] 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覆盖范围 - 司法解释未改变当前社保体系,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等灵活就业人员在不具有劳动关系的情形下不属于《社会保险法》强制缴纳人群范围[7] - 国家正在推行新就业形态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2025年7月1日起增加10个省份和滴滴出行、顺丰同城等平台企业,2026年推动全国31个省份实施[8] 复杂用工形态与劳动关系认定 - 平台用工领域存在"多雇主"形态和"隐性劳动关系",如MCN机构将网红主播注册为个体户规避社保,外卖平台通过多级分包规避雇主责任[8][9] - 新司法解释未解决如何识别劳动关系的问题,在多用工主体形态下需法律进一步明确真正的雇主[9] 中小企业用工策略调整 - 新司法解释实施后,中小企业可能将用工形态向非全日制用工、"灵活用工"转化,或更多使用实习生、退休返聘人员以降低社保成本[1][12] - 中小微企业集中在住宿餐饮、文化娱乐等劳动密集型行业,社保缴费占总成本比重较高,面临较大人力成本压力[12][13] 政策建议与合规风险 - 学者建议在《社会保险法》修法时考量中小微企业社保缴费压力,给予适当灵活优惠制度安排[1][12] - 司法解释仅对法院审判工作有约束力,不直接构成监管部门行政依据,企业只要员工不起诉则合规风险较小[13]
图解三份财报,谁是外卖“烧钱之王”?
新浪财经· 2025-08-30 06:46
核心观点 - 外卖市场竞争激烈导致三大公司净利润大幅下滑和营销费用激增 [2][4][5] - 公司为市场份额投入高额补贴但未产生实质性行业创新或增量价值 [5][19][21] 财务表现 - 京东第二季度收入356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4%但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62亿元同比下滑50.8% [6] - 美团第二季度收入918.4亿元同比增长11.7%但经调整净利润14.9亿元同比下滑89% [8] - 阿里巴巴第二季度总收入2476.52亿元同比增长2%剔除已剥离业务同口径增长10% [10] 营销投入 - 京东营销支出270亿元同比暴增127.6%美团营销支出225亿元同比增长51.8%阿里营销支出531.78亿元同比增长62.6% [4][17][18] - 三家公司营销开支总额突破千亿较去年同期激增超过430亿元 [5][18] 业务影响 - 京东新业务板块营收从去年同期46亿元激增至139亿元但运营亏损从7亿元激增至148亿元 [13] - 美团核心本地商业经营利润从152亿元减少至37亿元经营利润率从25.1%下降至5.7% [10][13] - 阿里即时零售收入147.84亿元同比增长12%但中国电商集团经调整EBITA同比下降21%减少103.64亿元 [14] 用户与订单增长 - 京东外卖日订单突破2500万单覆盖350个城市超150万商家入驻季度活跃用户数和购物频次同比增长均超40% [20] - 美团App月活跃用户突破5亿即时零售日订单量峰值突破1.5亿单 [20] - 淘宝App月活跃消费者同比增长25%淘宝闪购日均订单峰值达1.2亿单8月周平均日订单量达8000万单 [20] 公司战略表态 - 京东认为过度竞争未产生模式创新或行业增量价值反而扰乱价格体系不可持续 [21] - 美团表示反对内卷但将继续捍卫市场地位 [21] - 阿里强调即时零售布局着眼于满足10亿消费者一站式需求而非单一品类竞争 [21]
图解三份财报,谁是外卖“烧钱之王”?
新浪财经· 2025-08-30 06:34
核心观点 - 二季度外卖市场竞争激烈 京东 美团 阿里三家公司为争夺市场份额投入巨额营销费用 导致净利润大幅下滑或增长乏力 行业陷入无底洞式消耗战 [2][4][5][6][9][11][13][14][15][16][17][19][20][21][22][23][26] 财务表现 - 京东二季度净利润62亿元 同比下滑50.8% 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经营利润从去年同期盈利105亿元转为亏损9亿元 经营利润率从3.6%降至-0.2% [6][7] - 美团二季度经调整净利润14.9亿元 同比下滑89% 远低于市场预估的98.5亿元 [9] - 阿里二季度净利润423.82亿元 同比增长76% 但主要依赖股权投资收益173.76亿元和业务出售收益 核心经营利润同比下降3% 经调整EBITA同比下降14% [13] - 京东自由现金流220亿元 同比下降55% 美团核心本地商业经营利润同比减少115亿元至37亿元 经营利润率从25.1%降至5.7% [15][17] - 阿里自由现金流净流出188.15亿元 去年同期为净流入173.72亿元 产生361.87亿元差额 [17] 营销投入 - 三家公司二季度营销开支总额突破千亿 较去年同期激增超过430亿元 相当于每天投入约4.7亿元 [4][21] - 京东营销支出270亿元 同比暴增127.6% 营销费用率从4.1%升至7.6% [20] - 美团销售及营销开支225亿元 同比增长51.8% [20] - 阿里销售和市场费用531.78亿元 同比增长62.6% 占收入比例21.5% [21] 业务影响 - 京东新业务板块营收从46亿元激增至139亿元 但运营亏损从7亿元激增至148亿元 外卖业务投资损失高达130亿元 [15] - 美团核心本地商业收入同比增长7.7%至653亿元 但经营利润同比下滑75.6% [15][17] - 阿里即时零售收入147.84亿元 同比增长12% 主要得益于淘宝闪购订单量增长 [17] 用户与订单增长 - 京东外卖日订单突破2500万单 覆盖350个城市 超150万商家入驻 季度活跃用户数和购物频次同比增长均超40% [24] - 美团App月活跃用户突破5亿 用户年均交易频次创历史新高 即时零售日订单量峰值突破1.5亿单 [24] - 淘宝App月活跃消费者同比增长25% 淘宝闪购日均订单峰值达1.2亿单 8月份周平均日订单量达8000万单 [24] 行业竞争态势 - 行业竞争被描述为无底洞式消耗战 平台范式 现金弹性和战略耐力的全局博弈 [22][23] - 京东CEO认为过度竞争未产生模式创新 反而扰乱行业价格体系 不可持续 [25] - 美团CEO表示坚决反对内卷但将继续捍卫市场地位 [26] - 阿里强调即时零售布局着眼于满足10亿消费者一站式需求 塑造AI时代大消费平台 [26] - 分析师认为补贴带来的短期增长难以转化为持久壁垒 未来监管介入或市场理性化是关键转折点 [26]
“外卖三巨头”最新财报悉数出炉!谁是最大赢家?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30 06:29
战得火热的"外卖三巨头"美团、京东、阿里巴巴(淘宝闪购/饿了么)的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悉数公 布,谁喜谁忧? (原标题:"外卖三巨头"最新财报悉数出炉!谁是最大赢家?) ...
美团滴滴巴西外卖战,未上线先打官司
虎嗅· 2025-08-30 05:12
美团国内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经调整净利润同比下跌近90% 减少121亿元 [1] - 核心本地商业分部经营利润同比下跌115亿元 降幅75.6% 经营利润率从25.1%降至5.7% [1] - 美团将利润下滑归因于非理性竞争影响 [1] - 8月市场份额从年初74%下滑至65% [2] - 二季度销售及营销开支同比增加77亿元 [2] 巴西市场扩张与竞争 - 美团计划五年内投入10亿美元以Keeta品牌进入巴西市场 [9] - 滴滴旗下99Food于2024年6月重新进入巴西市场 [9] - 双方发生法律纠纷:Keeta起诉99Food高价购买关键词广告及12亿元预付激励排他协议 99Food反诉Keeta设计侵权 [7] - 巴西外卖市场规模预计2024年达10.5亿美元 年复合增长率11.45% 2028年达16.2亿美元 [11] - 当地领先平台iFood市占率超80% [20] 巴西市场基础设施与挑战 - 互联网普及率86.2% 智能手机普及率99.1% [12] - 用户日均智能手机使用时长5小时12分钟 全球第三 [13] - 物流基础设施存在缺口 中小城市配送可靠性较弱 [14] - 骑手管理问题突出 60多个城市爆发抗议要求提高配送费 [14] - 支付生态系统碎片化 阻碍超级应用形成 [16] 企业海外战略对比 - 滴滴通过收购99Taxi进入拉美市场 业务覆盖15个国家 拉美为其第二大市场 [25][27] - 美团Keeta已进入香港、沙特和卡塔尔 香港市占率达44% 沙特覆盖20个城市 [29] - 美团计划三年覆盖海湾六国 预计2028年中东市场份额达20% GMV达60亿美元 [30] - 滴滴在巴西选择中等城市戈亚尼亚作为试验场 [28] - 美团计划在巴西覆盖100座城市 注册10万名骑手 [30] 巴西市场潜力 - 为全球增长最快电商市场之一 复合年增长率超20% [10] - CEP市场规模预计从2025年59.3亿美元增长至2030年77.7亿美元 年复合增长率5.56% [12] - 数字物流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14.3亿美元增长至2030年42.1亿美元 年复合增长率20.2% [12] - 2024年居民平均月收入3057雷亚尔(约4140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 [32]
外卖、直播电商等平台服务管理将有“新国标”
经济观察报· 2025-08-30 05:01
政策动态 - 全国平台经济治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正式成立 旨在通过标准化手段支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强化市场规则和行业规范引领作用 [2] - 委员会将围绕平台经济治理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难点堵点 强化顶层设计 构建国家平台经济治理标准体系 [2] - 委员会已开展4项国家标准研制 包括《外卖平台服务管理基本要求》《网络交易平台合规经营评价通则》《直播电商平台服务管理基本要求》《网络交易合规数据报送规范》 [2] 标准进展 - 《外卖平台服务管理基本要求》与《网络交易平台合规经营评价通则》两项国家标准已完成立项 将在近期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2] - 标准化工作旨在以统一标准促进平台企业合规经营水平同步提升 推动行业从扩规模向优质量转变 [2]
阿里美股涨超12%,外卖大战“期中考”放榜
观察者网· 2025-08-30 04:48
阿里巴巴财务表现 - 美股盘中涨超14% 收涨12.47% 资本市场认可外卖大战成效 [1] - 2026财年第一季度剔除已售业务影响后收入同比增长10% 净利润同比增长76%超预期 [4] - 客户管理收入达892.52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2.4% [3] 核心业务增长 - 阿里云收入同比增长26%创三年新高 AI相关产品收入连续八个季度三位数增长 [4] - 中国电商集团合计收入1400.72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9.5% [3] - 国际数字商业集团收入347.41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8.6% [3] 淘宝闪购业务突破 - 8月日订单峰值达1.2亿单 周日均订单量8000万单 [9][12] - 带动手淘DAU增长20% 月度交易买家数达3亿较4月增长200% [9][12] - 投入约100亿元补贴商家端、消费者端及骑手端 [10] 外卖市场竞争格局 - 美团为守住65%外卖份额销售费用达225亿元同比增51.8% 核心本地商业经营利润暴跌75.6% [6] - 京东在新业务亏损148亿元 将外卖日订单推至千万级份额约7% [7] - 淘宝闪购8月8-9日订单份额首次超过美团 [12] 战略协同效应 - 闪购业务与电商产生协同效应 拉动广告和CMR上涨并降低获客成本 [12] - 计划引入天猫品牌线下门店 预计三年内实现1万亿交易增量 [12] - 单位经济模型随老客比例提升持续优化 [9] 行业竞争阶段特征 - 当前财报仅反映4-6月业绩 7-8月大规模补贴成效未完全体现 [16] - 各平台核心策略仍为"利润换规模" 补贴退坡后留存能力待验证 [16] - 监管部门8月中旬就"非理性竞争"约谈平台 规则存在调整可能 [16]
美团-W(3690.HK):外卖竞争加剧导致利润承压 静待长期价值释放
格隆汇· 2025-08-30 04:13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Q2营收918亿元 同比增长12% 环比增长6% [1] - 营业利润2亿元 同比下降98% 环比下降98% [1] - 净利润4亿元 同比下降97% 环比下降96% [1] - Non-GAAP EBITDA 28亿元 同比下降81% 环比下降77% [1] - Non-GAAP归母净利润15亿元 同比下降89% 环比下降86% [1] - 营收略低于市场预期 各项利润指标大幅低于市场预期 [1] 核心本地商业表现 - 营收653亿元 同比增长8% [2] - 经营利润37亿元 同比下降76% 远低于市场预期的120亿元 [2] - 配送服务收入增幅低于交易笔数增幅 因配送补贴增加 [2] - 佣金收入增长由交易金额增加驱动 广告收入增长由在线营销活跃商家数增加驱动 [2] - 利润下降主因毛利率下降及交易用户激励和营销开支增加 [2] - 公司维持2025年"每单1元 利润率约3%"的长期盈利假设 [2] 餐饮外卖业务 - 测算2025Q2外卖单量同比增长10% [3] - 通过拼好饭、品牌卫星店、神抢手等模式丰富供给并提高性价比 [3] - 用户粘性及交易频次持续提升 [3] 美团闪购业务 - 订单量及交易金额增长强劲 [3] - "618"期间助力近百万实体店服务超1亿用户 [3] - 手机、白酒、奶粉、大小家电等高客单价商品成交额增长2倍 [3] - 截至2025Q2在全国建设超5万家闪电仓 [3] 到店酒旅业务 - 订单量同比增长超40% [3] - 年活跃商户数创新高 [3] - 测算营收同比增长15% [3] - 持续拓展新品类、创新供给模式及低线市场渗透 [3] - 上线AI经营助手包括AI客服专员、AI排班专员、AI生意店长、美团既白等工具 [3] 新业务表现 - 营收265亿元 同比增长23% [4] - 经营亏损19亿元 较2024Q2的13亿元亏损扩大 [4] - 经营溢利率-7% [4] - 亏损扩大主因海外业务成本增加 [4] - 商品零售业务增长及海外业务发展推动营收增长 [4] 海外业务拓展 - Keeta平台2025Q2订单量和GTV保持强劲增长 [4] - 在中国香港市场巩固领先地位 [4] - 7月底在中东市场覆盖沙特20个城市 [4] - 近期正式在卡塔尔上线服务 [4] - 目标10年内达到1000亿美元GMV [4] 盈利预测与估值 - 下修盈利预测 预计2025-2027年营收3702/4179/4755亿元 [5] - 预计2025-2027年Non-GAAP归母净利润5/323/488亿元 [5] - 基于SOTP估值法给予2026年目标市值7351亿元人民币 [5] - 对应目标价120元人民币/131港元 [5] - 维持"买入"评级 [5]
美团-W(03690.HK):外卖竞争激烈程度远超预期
格隆汇· 2025-08-30 04:13
核心财务表现 - 2Q25收入同比增长12%至918亿元 低于市场预期2% [1] - 2Q25经调整净利润14.9亿元 大幅低于市场预期 经调整净利率从去年同期16.5%下滑至1.6% [1] - 核心本地商业营业利润同比下滑76%至37亿元 OPM同比由25.1%降至5.7% [2] 外卖业务 - 2Q25外卖单量同比增长11% 但收入受补贴抵减影响同比持平 [1] - 预计3Q25外卖收入下滑13% 因AOV下滑幅度拉大且补贴持续 [1] - 2Q25外卖UE转为微负 预计3Q外卖UE水平较6月更低 [2] 闪购业务 - 2Q25闪购单量同比增速达36% [1] - 预计3Q25闪购单量仍能实现较快同比增速 [1] 到店酒旅业务 - 2Q25到店业务单量同比提升超40% 年度交易用户数提升超20% [1] - 预计3Q25到店酒旅GTV同比增长27% 收入同比增长13% [1] - 2Q25到店酒旅OPM环比略有下滑 预计3Q OPM继续小幅下滑 [2] 新业务发展 - 2Q25新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3%至265亿元 [2] - 经营亏损同比扩大至18亿元 经营亏损率由4.2%拉大至7.1% [2] - Keeta已在沙特20个城市运营 8月正式登陆卡塔尔多哈 [2] - 预计3Q25新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8%至284亿元 [2] - 预计25年新业务营业亏损92.9亿元 [2] 业绩展望 - 下调25年经调整净利润预测由286亿元至-59亿元 [2] - 下调26年盈利预测21%至347亿元 [2] - 维持跑赢行业评级 下调目标价19.4%至125港元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