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

搜索文档
聊聊外卖的护城河
虎嗅· 2025-09-02 13:46
微信的竞争壁垒分析 - 微信的护城河被认为比美团外卖更宽 [1] - 若微信向用户收取1000元年费 可能导致活跃用户迅速流失 [2] - 若微信支付费率提高至2% 可能引发支付份额大幅下降 [2] - 商家可能开始拒绝使用微信支付 转而支持支付宝 [3] - 抖音和美团预计将大力扩张支付业务 [4] 外卖行业竞争格局 - 外卖业务具有三边网络效应 连接用户 商家和骑手三方 [5] - 任何一方数量增加都会提升平台价值 形成飞轮效应 [6] - 外卖行业呈现赢者通吃格局 市场份额集中 [8] - 市场份额高的平台可获得更高变现率 更低补贴率和更低履约成本 [8] - 用户选择外卖主要考虑价格 配送服务和丰富性 高份额平台在这些维度表现更好 [9] - 行业第二名处境艰难 新进入者面临更大挑战 [10][11] - 美团外卖护城河非常宽 竞争对手需先抢夺市场份额 [12] 护城河与定价策略 - 即使宽护城河也需要考虑定价 过高定价可能导致护城河出现缝隙 [14] - 企业文化传承对持续服务用户和商户至关重要 [16] - 护城河需要动态加固和拓宽 这是判断企业价值的重要标准 [17][18]
外卖竞局尚未撤席,AI牌局开场已酣
齐鲁晚报网· 2025-09-02 10:56
外卖行业竞争格局 - 淘宝闪购日订单峰值达1.2亿单 周日均订单8000万单 月度活跃用户3亿较4月前增长200% [2] - 美团二季度收入918.4亿元同比增长11.7% 月活跃用户突破5亿 即时零售日订单峰值突破1.5亿单 平均配送时间34分钟 [2] - 京东外卖业务带动新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99% 季度活跃用户数和购物频次均增长40%以上 全职骑手规模突破15万人 [1][4] 战略调整与业务整合 - 阿里巴巴将饿了么 飞猪并入中国电商事业群 由蒋凡统一管理 [2] - 美团调整优选 小象超市等业务 全面拓展即时零售 [3] - 京东通过外卖业务提升流量 构建生态协同 创始人刘强东亲自推动供应链整合拓展外卖及酒旅业务 [4] AI技术布局 - 美团发布开源大模型LongCat-Flash-Chat 年AI投入超百亿元 推出AICodingAgent 袋鼠参谋等多款AI应用 [5] - 阿里推出智能体开发框架AgentScope1.0 通义大模型要求技术指标与商业落地双领先 AI投入显著推动云业务增速提升 [6] - 京东AI产品618期间成交额激增150% 大模型调用量增长130% 领投机器人企业近2亿元 全面进军具身智能领域 [7][8] 线下零售扩张 - 京东折扣超市聚焦产地直采和自有品牌 单店面积超5000平方米 SKU超5000款 单日四店累计接待顾客超30万人 [9][10] - 阿里旗下超盒算NB超市在江浙沪10城开出17家新店 由原盒马NB品牌升级而来 [9] - 美团自营超市快乐猴首店在杭州开业 SKU千余个 主打社区高频需求商品 [9]
财经观察丨外卖竞局尚未撤席,AI牌局开场已酣
齐鲁晚报· 2025-09-02 09:43
外卖行业竞争格局 - 淘宝闪购日订单峰值达1.2亿单 周日均订单达8000万单 月度活跃用户达3亿较4月前增长200% [2] - 美团二季度收入918.4亿元同比增长11.7% 月活用户突破5亿 即时零售日订单峰值突破1.5亿单 平均配送时间34分钟 [2] - 京东外卖业务带动新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99% 季度活跃用户数和购物频次均同比增长超40% [4] - 美团宣布2025年底前全面取消骑手超时罚款 京东外卖全职骑手突破15万人 [1] 战略调整与组织架构 - 饿了么和飞猪并入阿里中国电商事业群 向蒋凡汇报 国内国际电商已于2024年11月合并 [2] - 美团调整优选和小象超市业务 全面拓展即时零售 [3] - 京东整合供应链优势拓展外卖及酒旅业务 定位即时零售为必赢之战 [4] AI技术布局 - 美团年投入超百亿元发展AI 发布开源模型LongCat-Flash-Chat及多款AI应用包括NoCode/袋鼠参谋/美团既白 [5] - 阿里推出AgentScope 1.0开发框架 要求通义大模型技术指标和商业落地双领先 [6] - 京东大模型升级为JoyAI 覆盖3B到750B全尺寸模型 推出开源企业级智能体JoyAgent [8] - 京东领投RoboScience近2亿元融资 三个月投资5家机器人企业 布局具身智能领域 [7] 线下零售扩张 - 京东折扣超市采用5000平方米大店型 超5000个SKU 单日接待顾客超30万人 重点布局下沉市场 [9][10] - 阿里旗下超盒算NB超市在江浙沪10城开设17家新店 美团自营超市快乐猴在杭州开设首店SKU超千个 [9] - 盒马关闭所有会员店 行业分析认为线下布局核心在于生态卡位 [10] 业务发展预期 - 阿里预计未来三年闪购和即时零售带来1万亿交易增量 百万家品牌线下门店将入驻淘宝闪购 [7] - 京东618大促订单量超22亿单 AI产品成交额增150% 大模型调用量增长130% [7] - 阿里云业务因AI投入实现增速提升 预计未来几个季度增速进一步提高 [6]
阿里市值暴涨4000亿,“外卖大战”目前受伤最深的是美团
中国经营报· 2025-09-02 08:11
股价表现 - 阿里巴巴港股股价大幅上涨18.5% 市值单日增加超过4000亿港元 总市值突破2.6万亿港元[1] - 京东集团港股小幅上涨3.06% 美团港股盘中最大跌幅达4.67% 最终收跌0.32%[1] - 阿里巴巴美股在财报发布后收涨12.90% 市值单夜暴涨368亿美元[2] 财务业绩 - 阿里巴巴2025年第二季度收入2476.52亿元 同比增长2%[2] - 美团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918.41亿元 同比增长11.7%[2] - 京东2025年第二季度收入3566.60亿元 同比增长22.4%[2] - 美团2025年第二季度净利润从113.52亿元降至3.65亿元 非国际准则净利润从136.06亿元降至14.93亿元[4] - 京东2025年第二季度净利润从126.44亿元下降至61.78亿元[4] - 阿里巴巴非公认会计准则净利润335.10亿元 同比下降17.65%[4] 营销投入与竞争格局 - 京东2025年第二季度营销费用270.13亿元 同比增幅127.63%[3] - 阿里巴巴2025年第二季度营销费用531.78亿元 同比增长62.64% 占营收比重从13.4%提升至21.5%[3] - 美团2025年第二季度营销费用225.19亿元 同比增长51.8%[4] - 外卖市场竞争格局从"七三开"变为多方割据 淘宝闪购和京东外卖份额扩大[7] 战略布局与业务协同 - 京东外卖业务带动PLUS会员购买频次同比增幅超50%[6] - 阿里巴巴闪购业务拉动淘宝8月日活跃用户增长20% 促进广告和客户管理收入增长[6] - 行业进入即时零售价格战元年 下一阶段竞争核心是效率与协同能力[7] AI业务发展 - 阿里巴巴2025年第二季度阿里云营收333.98亿元 同比增长26% AI相关收入连续八个季度三位数增长[8] - 阿里巴巴计划未来三年投入3800亿元用于AI领域资本开支[8] - 美团开源自主研发的龙猫大模型 未使用英伟达GPU[8] - 资本市场认为阿里巴巴和字节跳动在AI领域实力更强[9]
幽灵外卖店,用AI门头照撑门面
创业邦· 2025-09-02 03:09
外卖行业AI门头照现象 - 外卖商家使用AI生成虚假门头照片伪装成大型连锁堂食店 吸引消费者下单 实际为狭窄简陋的外卖专门店[6][8][15] - 典型案例如"厨大仙·地域特色菜"使用AI生成光鲜门头照显示座无虚席 实际实体店专注外卖且装修简陋[7][8] - "一家被卤肉耽误的牛腩饭"使用AI生成干净门店和统一着装服务员图片 营造现炒现做氛围 实际店铺装修极其简陋[15] - "高粱村"土菜馆AI门头照显示门庭若市 实际仅为标准外卖店[15] - 连锁品牌"年轻20年"在多地使用相同AI门头图 但实际门店与图片中"明厨亮灶"差异显著[15][17] AI门头照产业链 - 淘宝等电商平台存在批量提供"P门脸门头"服务 单价10-40元 部分店铺总销量超1000单[21] - AI生成工具如"豆包"可快速生成指定风格门头照 输入文字指令即可获得包含客流量和大气门店的图片[19] - 服务商同时提供外卖代运营服务 包括"外卖代开"和"一店多开"等配套业务[23] 平台治理措施 - 美团2024年处置外卖商家违规问题4.5万个 同比2023年提升41%[23] - 美团采用OCR识别+系统校验+人工审核三重验证机制 加强高风险场景线下验真[23] - 饿了么累计清退超过3.1万家违规商户 重点打击"幽灵外卖"店铺[24] - 平台推广"明厨亮灶"项目并借助AI技术加强商户资质审核[23][24] 消费者反应 - 社交平台大量用户反馈被AI门头照误导 有消费者连续三个月踩雷虚假门店[11][13] - 消费者采取多种验证手段:对照商家地址查询 检查营业执照 要求外卖员现场拍摄店铺照片[23] - 部分消费者形成验证话术 直接询问外卖员"这家能吃吗"进行确认[23]
美团、阿里和京东,鹿死谁手?
搜狐财经· 2025-09-02 03:07
外卖与即时零售市场竞争格局 - 美团在外卖和即时零售市场占据主导地位 市场份额达70% 是市场守擂方 [3] - 阿里和京东作为进攻方 投入巨额资金参与竞争 阿里和美团各花费超100亿人民币 京东也投入类似规模资金 [4] - 美团市场份额因竞争加剧已下降至少10% [6] 公司战略定位差异 - 美团核心业务集中在外卖和闪购 这些业务构成其收入主体 [1] - 阿里将饿了么、闪购和飞猪并入电子商务板块 其战略重点转向AI和国际电商业务 [3] - 京东和阿里将外卖业务视为流量抓手 旨在带动平台整体电商业务发展 [7] 财务表现对比 - 美团2025年6月30日收入9184亿元 同比增长117% 但经营溢利大幅下降980%至226亿元 [14] - 美团经调整EBITDA下降815%至278亿元 经调整溢利净额下降890%至1493亿元 [14] - 阿里本地生活业务在adjEBITA口径下亏损约150亿元 [4] 竞争持续时间与规模预期 - 竞争预计将持续到2026年 年中可能结束战斗 [16] - 上半年三家累计比去年少赚约200亿元 预计总投入规模可能达千亿级别 [16] 多线作战格局 - 美团专注于单线作战 集中资源应对外卖市场竞争 [16] - 阿里面临三线作战:外卖竞争、AI业务和国际电商业务 [16] - 京东同样面临三线作战:外卖竞争、物流业务和国际电商布局 [16] 用户行为与平台策略 - 消费者缺乏平台忠诚度 价格敏感度高 倾向于选择更便宜的选项 [6] - 阿里通过外卖业务带动平台整体流量 淘宝8月DAU增长20% [7] - 平台将原本用于购买流量的费用转移到外卖补贴上 [7] 竞争关键因素 - 流量获取只是竞争第一阶段 后续还需要运营效率和用户心智培养 [9] - 美团在后两个关键环节上具有显著优势 [12] - 商业竞争不仅是资金投入 更需要综合运营能力 [10]
外卖大战打了3个月,一家少赚100亿
36氪· 2025-09-02 01:24
外卖大战背景与市场格局变化 - 外卖大战由京东在2月11日挑起 5月2日被淘宝闪购推向高潮 美团全力防守 [2] - 整个即时零售市场日均单量膨胀至2亿单以上 重点补贴峰值单量更高 此前市场格局稳定多年 年均增速不到10% 日均单量仅8000万~9000万单 [2] - 二季度三家平台在外卖业务上均投入超百亿元 战事不断升级 投入层层加码 [2][5] 阿里巴巴业绩与战略 - 阿里中国电商集团即时零售业务收入148亿元 同比增长12% 但集团经调整EBITDA同比下降21%至384亿元 [4] - 淘宝闪购整体亏损100亿元 实际亏损额约110亿元 8月日均订单峰值达1.2亿单 周日均订单约8000万单 [4][5] - 阿里表示不考虑单独外卖盈利 强调电商综合收益 长期保持价格竞争力前提下闪购对平台产生正向经济收益 [6] - 三季度对淘宝闪购投入可能是二季度的二到三倍 [7] 美团业绩与应对策略 - 美团二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1.7%至918.4亿元 经调整净利润同比下降89%至14.93亿元 [9] - 核心本地商业收入增长7.7%至653亿元 经营溢利同比下降75.6%至37亿元 [9] - 三季度外卖UE约为-2元 但竞争对手UE比美团低2~4元 补贴效率仍占优势 [9] - 7月前两周日订单峰值达1.2亿和1.5亿单 牢牢守住市场份额 [10] - 预计三季度外卖和核心本地商业板块将出现亏损 投入预算远超原计划的100亿~200亿元 [11][12] - 目标2025年即时零售日均1亿单 每单赚1元 需几年时间找到单均利润和单量平衡点 [13] 京东业绩与战略定位 - 二季度归属于普通股东净利润62亿元 同比下滑50.8% 新业务亏损148亿元(去年同期亏损7亿元) [14] - 新业务营收大幅增长198.8%至138.52亿元 季度活跃客户同比增超40% [15] - 京东外卖日均订单量从500万一路升至2500万 6月后放缓补贴 转向能力补齐和基础运营 [15][16] - 强调做品质外卖不争朝夕 不关注竞争对手细微动作 [16] 行业整体影响与展望 - 二季度三家平台利润均蒸发超过100亿元 三季度战况预计更加惨烈 [18] - 补贴大战每打一天需多烧上亿元 港股恒生科技指数被调侃为"恒生外卖指数" [5][17] - 阿里原"All in AI"战略转向"All in 外卖" 实际投入代价远超预期 [17]
花旗:为何中国可能即将破裂_原中文
花旗· 2025-09-02 00:42
行业投资评级 - 香港股市出现强烈看空信号 恐惧与贪婪情绪指标达80后恒生指数有86.7%概率下跌8% 平均跌幅11% [1] - 中国市场泡沫被列为全球四大泡沫之一 与人工智能 比特币 信贷市场泡沫并列 [2] 核心观点 - 中国股市异常上涨由融资融券驱动 与2015年泡沫期相似 当前融资融券相关性极高 [2][3] - 企业盈利表现低于预期12% 与美国市场75%企业超预期形成反差 [5] - 监管机构已对融资风险发出警告 券商提示风险配置 银行禁止信用卡资金入市 [3] - 若泡沫破裂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比特币或从11.2万美元跌至10.2万美元 [7] 市场指标分析 - 恒生指数触发空头信号后出现数月最大跌幅 南向资金创单日最大抛售纪录 [1] - CDCH风险指标(美国对华制裁概率)处于历史最低 促使290亿美元资金从印度转向A股 [5] - 港股估值达2022年初以来均值加一个标准差高位 接近泡沫水平 [6] 个股表现预测 - 某港股科技龙头(中国版英伟达)预警股价与业绩严重不符 虽盈利增4000%但涨幅过高 [3] - 该股若从115港元跌至93港元 跌幅达23.5% 与回测预期一致 [7] - 港股多头持仓247亿美元已回吐全部利润 存在强制平仓风险 [7] 行业动态 - 多行业陷价格战 外卖 电动汽车 太阳能电池板等领域盈利承压 [4][5] - 企业股息曲线显示市场不预期短期盈利增长 [6] - 人民币汇率出现显著波动 反映通胀下行压力 [3][4] 资金流向 - 外资抛售290亿美元非中国亚洲股票 转向A股市场 [5] - 南向投资者因无法投资A股科技龙头 集中持仓港股衍生风险 [7] 历史参照 - 当前融资驱动行情与2015年相似 当时监管干预导致A股调整50% [3] - 2015年泡沫破裂后人民币被迫贬值 当前监管试图避免重演 [3]
淘宝闪购日订单峰值1.2亿,蒋凡:同行效率更优,努力缩小差距
搜狐财经· 2025-09-01 23:40
淘宝闪购业务表现 - 淘宝闪购日订单峰值达1.2亿单 周日均订单达8000万单[2] - 月度活跃用户达3亿 较4月前增长200%[2] - 日均活跃骑手超200万 较4月增长3倍[2] 财务与战略投入 - 二季度经调整EBITA同比下降14%至388.44亿元 非公认会计准则净利润同比下降18%至335.1亿元[1] - 公司投入500亿元撬动10万亿元以上服务型电商市场增量[10]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等共计5857亿元 资金储备行业领先[10] 业务协同与生态整合 - 闪电仓数量超5万家 订单同比增长超360% 其中25%供给来自阿里生态供应链[5] - 盒马接入后线上订单突破200万单 同比增长超70%[5] - 闪购拉动手淘8月DAU增长20% 显著提升用户活跃度与广告收益[2] 未来增长预期 - 预计闪购和即时零售三年内为平台带来1万亿交易增量[7] - 短期UE亏损可缩减一半 中长期显著带动电商侧收益[3][10] - 计划引入百万家品牌线下门店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经营[6] 运营效率优化方向 - 通过用户结构优化 高价值订单提升 履约成本降低三方面改善UE模型[10] - 承认当前运营效率存在差距 正努力缩小与同行差距[8] - 探索到家与到店业务协同 测试自提和团购场景[7]
外卖时代或将终结,一个全新的行业正在加速突围,你准备好了吗?
搜狐财经· 2025-09-01 17:34
外卖用户规模 - 中国外卖用户超过5.5亿人 相当于每两个上网用户中就有一个使用外卖服务 [1] 预制菜行业规模 - 2024年预制菜市场规模达4850亿元 同比增长33.8% [7] - 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6173亿元 2026年有望达到7490亿元 [7] - 行业有望发展成下一个万亿级市场 [7] 餐饮行业预制化程度 - 超过70%餐饮连锁品牌采用中央厨房模式 [5] - 真功夫 西贝等大型餐饮品牌预制化比例超过80% [5] 预制菜使用优势 - 中央厨房预制菜具有严格生产流程 原料检测 温度控制和冷链运输环节把控严格 [5] - 菜品上桌时间从十几分钟缩短至几分钟 显著提升就餐效率 [7] - 餐厅使用预制菜可提高接单能力 增加营业收入 [7] 行业发展趋势 - 外卖行业可能因预制菜普及而面临转型 [3] - 消费者可直接购买零售预制菜 获得更经济实惠且自主的用餐选择 [3] - 市场监管总局2024年3月发布指导文件 要求建立全过程追溯体系 [10] - 行业需明确告知消费者预制菜使用情况 并加强保鲜技术创新 [11] 社会争议焦点 - 支持方认为预制菜具有工业化生产的标准安全性 质量比小餐馆后厨更可靠 [9] - 反对方指出长期冷藏或反复加热会导致营养流失 存储不当可能增加亚硝酸盐和细菌风险 [9] - 长期食用预制菜可能缺乏新鲜蔬菜等营养物质补充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