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移动电源
icon
搜索文档
市场监管总局:防范低价低质 首次开展新能源汽车整车产品质量专项抽查
财经网· 2025-09-25 22:57
围绕儿童学生用品、燃气用具、移动电源、农资产品、车辆相关产品等重点领域,市场监管总局部署开 展164类产品、1.6万余批次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目前已完成抽样工作。为遏制部分行业非理性竞争 态势,防范可能出现的低价低质风险,首次开展光伏组件、新能源汽车整车等产品质量国家监督专项抽 查。 同时,全面加大网售产品国家监督抽查力度,抽查批次较2024年增加70%,也将重点针对低价产品开展 抽查。(智通财经) 9月25日,市场监管总局召开今年以来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重点工作情况专题新闻发布会。市场监管 总局质量监督司司长王胜利介绍,今年以来,市场监管总局聚焦重点产品、重点行业、重点问题、重点 区域,进一步强化产品质量安全源头治理,深入开展重点产品质量安全整治。 ...
安克的危机,不止充电宝
虎嗅· 2025-09-25 02:20
召回事件概述 - 安克创新因火灾和烧伤隐患在美国召回约48.1万个充电宝 目前已收到33起火灾和爆炸事故报告 其中4人轻度烧伤 1人严重财产损失 [1] - 此次召回与6月国内召回属同一批次 因流程原因美国CPSC延迟发布 [2] - 3个月内累计召回充电宝235.2万个 包括美国115.8万个 国内71.3万个及新增美国48.1万个 [4][5][6] 财务影响 - 全额退款可能导致4.32亿至5.57亿元经济损失 其中美国首次召回销售额约2.23亿元(27美元/个) 国内召回销售额1.06-1.63亿元(149-229元/个) 新增美国召回销售额1.03-1.71亿元(30-50美元/个) [6][7]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28.67亿元(同比增33.36%) 净利润11.67亿元(同比增33.8%) 但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暴跌234.58%至-11.32亿元 存货余额较上年末增63.73%达52.95亿元 [9][10] 管理动态 - 本月新增董事会秘书彭文婷(具深交所任职资格)及首席营销官贾净东(原vivo品牌高管) [9] - 创始人阳萌在3小时访谈中未提及召回事件 其管理风格倾向于体系构建而非业务细节管控 [14][15] 运营风险 - 召回根源为电芯供应商私自更改核心材料 暴露轻资产模式存在质量监管缺失 [15] - 行业竞争加剧:华为 小米抢占国内市场 倍思 绿联以低价策略侵蚀海外份额 [12] - 高存货规模可能引发减值风险 尤其在产品形象受损及迭代快速的行业背景下 [12]
浪人早报 | 英伟达拟向OpenAI投资1000亿美元、小米17定档9月25日、转转逐步关停自由市场…
新浪科技· 2025-09-23 05:02
人工智能与芯片行业 - 英伟达宣布向OpenAI投资1000亿美元约合7115亿元人民币 这是公司史上最大规模投资承诺 双方将合作建设庞大数据中心[2] - 受此消息影响 英伟达股价大涨近4% 总市值逼近4.5万亿美元[2] - DeepSeek宣布线上模型升级至DeepSeek-V3.1-Terminus版本 支持128k上下文长度 包含思考模式和非思考模式[5] - 苹果在最新开发者测试版系统中引入Anthropic提出的模型上下文协议MCP支持 实现AI跨平台交互[10] 消费电子与智能手机 - 小米宣布小米17系列将于9月25日发布 包含三款机型 全系搭载澎湃OS3系统并实现产品力跨代升级[3] - 真我GT8系列官宣10月发布 包含GT8和GT8 Pro两款旗舰机型 公司副总裁强调Pro版本具备Ultra级产品力[8] - 部分iPhone 17系列及iPhone Air用户反馈存在WiFi间歇性断连问题 影响包括CarPlay在内的功能使用[9] 新能源汽车与自动驾驶 - 哪吒汽车关联公司合众新能源及两家子公司被三名自然人申请破产审查 案件由桐乡市人民法院受理[7] - 理想汽车对自动驾驶部门进行组织架构调整 将原有三个二级部门拆分为八个细分部门 保留规划管理和AI评测运营部门[8] 产品质量与认证 - 深圳罗马仕科技多个快充移动电源3C认证证书被撤销 原因为认证证书暂停期限届满后未提出恢复申请且整改不合格[6] 二手交易平台业务调整 - 转转集团宣布逐步关停自由市场业务 未来将聚焦二手官方验业务模式 强调其他业务线正常运转[4] 金融行业技术现状 - 英国银行业仍大量使用上世纪60-70年代代码系统 Baringa调查显示16%银行依赖60年代软件 40%维护70年代代码[12] - 半数银行仅有一两名员工能理解这些遗留系统 且多数接近退休 另有31.5%银行依赖一两名未退休员工维持系统运转[12]
3个月翻倍!800亿消费龙头冲刺港股
格隆汇APP· 2025-08-23 09:58
公司股价表现 - 最近三个月股价翻倍 今年以来涨幅超50% [4] - 7月至今涨幅接近30% 市值接近800亿元 [7][18] - 启动赴港上市计划 拟融资5亿美元(约39亿港元) 计划2026年2月完成 [8] 充电宝召回事件影响 - 全球召回227万台充电宝 其中美国115.8万台 中国71.3万台 日本41.6万台 [11] - 召回成本预估达3.5亿-10.44亿元 [12] - 事件导致供应链切换 可能使毛利率下降 [13] 业务模式特点 - 采用轻资产运营模式 专注研发和品牌 生产外包 [14][15] - 近两年累计发起五轮产品召回 [17] - 国内收入占比不足4% 境外收入占比96.42% [21][23] 市场竞争格局 - 线上充电宝市场份额5.8% 位列第三 罗马仕占13.3% [23] - 行业CR3不足30% 市场竞争激烈 [27] - 京东平台3C认证充电宝搜索量激增180% [28]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247亿元 净利润21亿元 2018-2024年复合增速近30% [36] - 2025年一季度营收59.93亿元(同比+37%) 净利润4.96亿元(同比+60%) [38]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转为-2.88亿元 资产负债率升至44.92% [40][41] 产品战略与研发 - 实施"浅海战略" 聚焦充电设备/音频/安防/储能/机器人等赛道 [45][47] - 研发投入21.08亿元(同比+49.13%) 团队2672人 [57] - 充电类产品营收占比51.26% 创新类和影音类各超20% [51] 渠道与品牌建设 - 亚马逊渠道收入134.17亿元(同比+34.23%) 占比54.3% [58] - 独立站收入25.04亿元(同比+101.34%) [59][61] - 通过苹果MFi认证 进驻官方直营渠道 [30] 行业前景与挑战 - 全球移动电源市场规模2023年150亿美元 预计2033年达329亿美元(CAGR 8.4%) [35] - 技术壁垒较低 产品生命周期缩短 竞争加剧 [63] - 需降低平台依赖 拓展线下渠道 [62][63]
充电宝没有3c标识也没被召回,品牌出具的安全声明有用吗?
齐鲁晚报网· 2025-08-15 09:21
民航局新规执行 - 中国民用航空局自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携带无3C标识 标识不清晰或被召回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 [3] 安克充电宝召回计划 - 公司在民航局通告后启动召回计划 为特定产品提供免费退换货服务 [3] - 部分用户输入产品SN码后被告知非召回范围 可安全使用 [3] - 公司向机场安检人员出具声明 称产品电芯安全正常并请求放行 [3] 用户实际遭遇 - 用户在大兴机场出具公司声明仍被拒绝登机 需自费邮寄充电宝回家 [5] - 用户联系客服要求赔偿快递费并提供换新服务 但客服未采取行动 [5] 机场安检执行标准 - 济南遥墙国际机场明确要求充电宝必须有清晰3C标识 不接受品牌声明作为通行依据 [5] 公司客服回应 - 官方客服表示对此类充电宝无其他解决方案 无法提供退款或退换货服务 [5]
充电宝3C新规开始执行!有品牌客服称建议购买贴标新产品
南方都市报· 2025-08-15 05:08
市场监管新规实施 - 充电宝、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自2024年8月15日起实施CCC新规 未获得认证不得出厂、销售、进口或使用 [1] - 市场监管总局于2023年8月1日已将相关产品纳入CCC认证管理 新规依据《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规则》执行 [1] - 目前充电宝有效CCC认证证书5012张 获证企业539家 锂电池有效CCC认证证书27167张 获证企业1047家 [1] 企业合规状态 - 睿量、绿联、倍思等品牌强调在售充电宝均已通过国家3C认证 产品有机身标识并可查询认证 [1][2] - 2024年8月1日前购买的充电宝虽无3C标识但符合当时国家标准 航空公司建议使用新认证产品 [2] - 现有有效CCC证书可继续使用 但8月15日后企业需按新版规则接受获证后监督 [2] 行业过渡安排 - 认证监管司明确已颁发有效CCC证书可延续使用 企业监督流程将按新规则实施 [2] - 品牌方解释2024年下半年起禁止销售未获3C认证产品 此前无标识产品仍符合安全标准 [2] - 市场监管总局结合生产过程特点和风险 完善细化了CCC认证实施要求以加强质量管理 [1]
充电宝新规今起实施
第一财经· 2025-08-15 01:39
行业监管变化 - 移动电源锂电池3C认证新规正式实施 未取得认证产品不得生产进口或销售 [3] - 新规实施前市场已提前反应 7月起3C认证充电宝销量持续增长 [6] - 电商平台几乎全部充电宝产品突出标注3C认证 无认证产品难寻 [7] 市场供需动态 - 认证电芯供应偏紧导致品牌3C充电宝出现小幅涨价 10000Ah产品涨幅约10元 [7] - 华强北市场50-100元价位3C认证产品销量大增 30元以下无认证产品明显减少 [7] - 商户反映8月销量预计增加约三分之一 因白牌充电宝退出导致竞争减少 [6] 渠道销售表现 - 深圳华强北赛格通信市场作为主要数码卖场 一楼多数档口有充电宝销售且消费者询价购买活跃 [5] - 电商平台销量排名靠前产品近期已售量达数十万个 [7] - 认证产品已成为销售主流 市场中仅存少量无3C标识充电宝 [7]
充电宝3C认证新规今起实施,合规产品销量持续增长
南方都市报· 2025-08-14 23:33
行业新规实施 - 移动电源锂电池3C认证新规正式实施 所有未取得认证的充电宝、锂离子电池及相关产品将不得继续生产、进口或销售 [1] 市场销售情况 - 深圳华强北赛格通信市场充电宝销量从7月份开始持续增长 进入8月销售热度持续 [3] - 3C认证充电宝已成为销售主流 50-100元产品销量大增 30元以下无3C认证充电宝明显减少 [7] - 10000Ah时充电宝价格出现约10元的小幅上涨 涨幅约10元左右 [7] 市场竞争格局 - 白牌充电宝因无法通过3C认证而退出市场 竞争对手减少 [5] - 电商平台销量排名靠前的充电宝产品近期已售量达几十万个 无3C认证产品已难找到 [10] 供应链情况 - 已获3C认证的电芯供应偏紧 [7] - 商户预计本月销量将增加约三分之一 [8]
工信部拟制定移动电源强制性国家标准
证券时报· 2025-08-13 05:51
行业监管动态 - 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在公开征集对《移动电源安全技术规范》强制性国家标准的意见 拟制定更严格技术标准 涵盖一般要求 产品标识 过充电保护 过放电保护 短路保护 过载 误操作 循环后跌落 智能管理 锂离子电池过充电 挤压 热滥用 针刺等特殊要求 以及电池关键材料和电池组生产过程及关键工艺要求 [1]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于2023年3月14日决定对移动电源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3C认证)管理 要求自2023年8月1日起受理认证委托 自2024年8月1日起未获得3C认证证书和标注认证标志的产品不得出厂 销售 进口或在其他经营活动中使用 [3] 安全风险事件 - 6月13日起多所高校发布通知称20000毫安时罗马仕充电宝存在较高自燃风险 建议师生停用 [2] - 罗马仕自6月16日起召回2023年6月至2024年7月期间生产的三款移动电源共计49.17万台 召回原因为部分电芯原材料存在缺陷 极少数产品在使用中可能出现过热现象 极端场景下存在燃烧风险 [2] - 民航局自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携带没有3C标识 3C标识不清晰 被召回型号或批次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 [2] 行业影响与企业应对 - 移动电源行业呈现较快发展趋势 但安全事故频发严重威胁消费者生命和财产安全 [1] - 强制性国家标准旨在从源头上降低事故风险 遏制劣质产品泛滥 淘汰低质产能 [1] - 观察人士认为移动电源领域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制定有望让整个充电宝产业链走向规范化管理 [3] - 罗马仕于7月15日宣布召回服务长期有效 公司进行了战略调整 运营团队主要成员在岗 将所有可用资源优先投入到用户权益保障中 [3]
移动电源迎3C认证新门槛 新版规则8月15日正式实施
长江商报· 2025-08-03 23:31
行业监管政策更新 - 国家认监委发布《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规则移动电源、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试行)》 自2025年8月15日起实施 [1] - 新增对生产企业的四类等级认证(A/B/C/D) B类企业每年至少1次不预先通知检查 C/D类所有检查均不预先通知 [8] - 此前颁发的有效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可继续使用 认证转换采取自然过渡方式完成 [8] 产品质量与安全事件 - 市场监管总局2020-2023年充电宝抽检不合格率逐年上升:2020年19.8% 2021年25.0% 2022年35.4% 2023年44.4% [7] - 近期移动电源国家监督抽查149批次中65批次不合格 不合格率43.6% [7] - 民航局自6月28日起禁止无3C标识、标识不清晰或列入召回范围的充电宝携带登机 [5] 企业召回与经营变动 - 罗马仕召回3款充电宝合计49万余台 原因为存在燃烧风险 [3] - 安克创新召回71万件基础款移动电源 创国内充电宝召回规模纪录 [5] - 罗马仕自7月7日起停工停产6个月 关闭电商平台官方旗舰店及下架产品 [4] 行业影响与整顿措施 - 小米、安克、绿联、倍思等69款充电宝3C认证被暂停或撤销 产品线上下架 [5] - 工信部7月15日就《移动电源安全技术规范》制修订计划公开征求意见 [8] - 市场监管总局7-9月在全国开展充电宝质量安全集中整治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