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设备

搜索文档
港股收盘 | 恒指收跌0.13% 科技股多数上扬 海外矿端扰动刺激铜业股走强
智通财经· 2025-09-25 08:56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收盘跌0.13%或33.97点至26484.68点 成交额3148.9亿港元 [1] - 恒生科技指数涨0.89%至6379.19点 恒生国企指数涨0.01%至9444.22点 [1] - 招商证券香港建议战术配置科技、有色和非银三大进攻板块 战略配置必需消费和高股息标的 [1] 蓝筹股表现 - 小米集团涨4.48%至59.45港元 贡献恒指72.84点 将发布三款新机型并首发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处理器 公司设三年内7000亿元营收目标 [2] - 紫金矿业涨5.13%至31.16港元 贡献恒指13.6点 京东集团涨3.46%至137.6港元 贡献恒指12.65点 [2] - 海尔智家跌4.79%至25.06港元 拖累恒指4.82点 恒生银行跌3.13%至114.5港元 拖累恒指4.4点 [2] 板块表现 - 铜业股爆发 洛阳钼业涨11.73% 中国有色矿业涨10.99% 五矿资源涨8.89% 江西铜业涨7.74% [3] - 机器人概念股活跃 极智嘉涨8.72% 金力永磁涨6% 优必选涨2.68% 越疆涨3.53% [4] - 芯片股延续涨势 华虹半导体涨4.74% 贝克微涨2.08% 晶门半导体涨1.92% 中芯国际涨0.07% [5] 铜价上涨驱动因素 - Freeport印尼Grasberg铜矿因泥石流停产 占全球供应3% 预计2026年产量下降35% 影响全球供应约1% [4] - 花旗分析指出四季度产量损失将影响全球供应3% 对铜价构成支撑 [4] 人形机器人产业催化 - 工信部宣布"十五五"时期将开辟人形机器人新赛道 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 [5] - 科技部推动人形机器人在汽车制造、物流搬运等场景加速落地应用 [5] - 特斯拉目标5年内月产10万台 累计交付100万台 国内优必选、智元等公司获亿元级订单 [5] AI与芯片产业动态 - 阿里巴巴计划投入3800亿元建设AI基础设施 2032年数据中心能耗规模较2022年提升10倍 [6] - 台积电计划对3纳米和2纳米制程涨价 2纳米价格较3纳米或涨50% [6] - 高盛认为中国AI芯片需求增长将使中芯国际等代工厂受益 [6] 重点公司动态 - 中国光大控股涨25.89% 旗下基金重点投资科技领域 包括盛美半导体、上海微电子等项目 [7] - 一脉阳光涨14.08% 与阿里云联合发布医学影像大模型智算一体机MIIA-X1 [8] - 宁德时代涨5.14%至532港元创新高 摩根大通上调评级至增持 因储能电池需求超预期 上调2025-2026年盈利预测10% [9] - 奇瑞汽车首日上市涨3.8% 为近年来最大规模车企IPO 2024年全球乘用车销量排名中国第二、全球第十一 [10] - 京东集团涨3.46% 宣布未来三年持续投入AI发展 目标带动万亿生态规模 开放场景服务具身智能企业 [11]
小米港股大涨,虚拟货币近13万人爆仓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5 07:58
A股市场表现 - 9月25日A股震荡上行 创业板指创3年多新高[1] - 上证指数跌0.01%至3853.30点 深证成指涨0.67%至13445.90点 北证50跌1.37%[2] - 科创50涨1.24% 创业板指涨1.58%至3235.76点 万得全A涨0.17%[2] - 沪深300涨0.60% 中证500涨0.24% 中证1000跌0.37%[2] 板块与个股表现 - AI方向走强 芯片产业链活跃 阿里算力概念股杭钢股份/宏景科技异动拉升[2] - 宁德时代股价突破400元关口 市值1.81万亿元超越贵州茅台的1.8万亿元[2] - 上纬新材20cm涨停至132.1元/股创历史新高[5] - 智元恒岳要约收购上纬新材1.49亿股 价格7.78元/股较市价折价94%[7] - 上纬新材自7月8日起17交易日大涨1320% 市值从30亿元飙升至445.6亿元[7] 港股与科技巨头动态 - 小米集团港股涨超5% 雷军举行第6次年度演讲 发布小米17系列新品[3] - 京东集团港股涨近7% 宣布未来三年投入万亿规模人工智能生态[3] - 富时中国A50指数期货午后涨幅明显[3] 两融数据变化 - 两市ETF两融余额1154.26亿元 较前日增3.37亿元[8] - 融资余额1073.97亿元增1.71亿元 融券余额80.3亿元增1.66亿元[8] - 沪市ETF两融余额807.55亿元增3.04亿元 深市346.72亿元增3376.93万元[8] 虚拟货币市场 - 以太坊跌破4000美元为8月8日以来首次 24小时跌超4%[10] - 比特币跌0.87%至111719.1美元 SOL跌2.92% XRP跌0.60%[11] - 近24小时全球13万人爆仓 爆仓总金额超4亿美元[11]
社保险资持仓超2万亿 A股“压舱石”效应凸显
环球网· 2025-09-25 05:55
除了直接持股,"国家队"还通过ETF渠道积极入市。据测算,今年上半年,以中央汇金为主的机构累计入市资金接近2200亿元, 其中对沪深300指数ETF的增持金额就高达1372亿元,有效维护了市场核心资产的稳定。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自一揽子金融政策出台以来,A股市场迎来了一场深刻的资金结构变化。以社保基金、保险资金、"国 家队"为代表的"耐心资本"持续加码入市,其持仓市值创下历史新高,为市场注入了前所未有的稳定性与长期信心,成为A股市场 稳健运行的坚实"压舱石"。 数据显示,耐心资本的入市步伐显著加快。截至今年二季度末,以中央汇金、证金公司等为代表的"国家队"持仓A股市值已超过 3.7万亿元,逼近历史峰值。与此同时,保险资金、社保基金、养老保险基金等长线资金的最新持仓市值合计突破2万亿元大关, 创下历史高水平。更值得关注的是,保险资金权益配置的增速远超其总资产增速,彰显出其对A股市场长期价值的坚定看好。 在耐心资本的引领下,市场生态呈现出多维度积极变化。首先,个人投资者入市热情被点燃,但节奏相对理性。其次,作为市场 情绪"晴雨表"的两融业务持续扩容,并展现出较强的韧性。两融余额从政策出台前的1.39万亿元攀升 ...
9.25犀牛财经早报:多家公募旗下投顾产品开启新一轮调仓 部分私募“不想跟科技股玩了”
犀牛财经· 2025-09-25 01:32
债券ETF市场动态 - 第二批14只科创债ETF于9月24日集体上市 首发阶段吸引银行、理财、保险等机构大举配置 其中兴业银行和招商银行认购规模均达30亿份 泰康人寿认购20亿份 [1] - 2025年半年报显示 养老金、保险、信托、企业年金、理财等机构资金纷纷现身债券ETF前十大持有人名单 债券ETF能有效承接机构对债券交易工具的需要 市场规模和产品数量有望逐步扩容 [1] 公募投顾调仓策略 - 多家公募机构旗下投顾产品开启新一轮调仓以应对多变市场环境 部分组合降低混合型基金仓位并提升固收类基金配置比例 部分在受益于美联储降息的资产中寻找优质标的 部分加仓中长期净值表现稳健的均衡型基金 [1] - 投顾机构认为短期震荡不改权益市场整体向上态势 建议理性看待获利盘卖出 避免追涨杀跌 以中长期视角均衡配置资产 [1] 私募投资方向调整 - 部分私募机构因担忧科技股短期风险 将投资视线转向周期、消费、高端制造等方向 主因AI、算力、半导体等细分领域近期涨幅巨大且交易拥挤度攀升 [2] - A股融资余额持续攀升 投资者融资买入方向高度集中 杠杆资金短期过度抱团科技股风险若隐若现 不少私募进行组合优化并逐步开辟"第二战场" [2] A股定增市场表现 - 截至9月24日 年内A股已有115家上市公司完成定增项目 募资总额约9595亿元 较2024年同期的1183亿元增长711% [2] - 定增市场呈现三方面显著变化:项目结构优化(高端制造、AI相关项目增多)、赚钱效应显现(多数项目实现浮盈)、政策环境向好(监管政策持续优化) [2] 科技企业动态 - 人工智能初创公司Modular于9月24日宣布完成2.5亿美元新一轮融资 估值达16亿美元 由US Innovative Technology fund领投 DFJ Growth跟投 所有现有投资者均参与 [3] - OpenAI联合甲骨文和软银宣布在"星际之门"计划下新建五座美国AI数据中心站点 未来三年内项目投资规模超4000亿美元 [3] 消费品牌战略调整 - 娃哈哈集团决定从2026销售年度起更换使用新品牌"娃小宗"(宏胜饮料集团注册商标) 宏胜饮料实控人为宗馥莉 娃哈哈大部分员工已转移至该公司 [5] - 宗馥莉为"娃小宗"设定年销售目标300亿元人民币 相当于娃哈哈品牌一年实际销售规模近八成 [4][5] 监管合规事件 - 中信证券山东公司济南分公司因不具备基金从业资格人员开展基金销售活动被山东证监局出具警示函 个别员工向客户推介基金时未使用统一宣传材料 [6] - 恒立实业因未在2025年4月30日前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被湖南证监局责令改正并处罚350万元 董事长石圣平罚180万元 总裁龚俊宇罚140万元 财务总监吕友帮罚140万元 [7] - 东方材料因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内部控制不完善被安徽证监局责令30日内整改 公司称不影响日常生产经营 [7] 上市公司人事变动 - 浙江野马电池独立董事俞德昌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独立董事及董事会审计委员会主任委员职务 原定任期至2026年11月15日 [8][9] 产业链与技术进展 - 海特高新参股公司华芯科技的砷化镓滤波器已实现批量出货 该项目为国内厂商定制化服务 采用新型设计思路 [10] 全球金融市场表现 - 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跌 道指跌0.37% 纳指跌0.33% 标普500跌0.28% 科技股继续拖累市场 甲骨文跌近2% 英伟达和芯片指数两连阴 但英特尔涨超6% 特斯拉反弹近4% [10] - 中概股大反弹 中概指数涨近3% 阿里收涨超8%创近四年新高 京东涨近6% 离岸人民币创近两月最大跌幅 盘中失守7.14 [10] - 伦铜涨超3%至逾一年新高 纽铜收创近两个月新高 黄金期金一度跌近2% 布油收创逾七周新高因供应担忧加剧 [10]
9.24一周年,A股总市值破116万亿元!四大变革重塑中国资本市场新生态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4 04:03
一年前,2024年9月24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重磅推出"降准降息+股市支持工具"组合拳,以系统性政策 力量砸开A股三年调整的坚冰,为中国资本市场注入关键动能。 一年后的今天,这场被命名为 "9·24行情" 的变革,已然开启A股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慢牛征程:沪深总 市值从81.8万亿跃升至116.6万亿(首破百万亿大关);寒武纪取代贵州茅台成 "股王";外资从连续两 年减持转为净流入超百亿美元;上市公司上半年研发投入超8100亿元…… 所有数据的背后,是政策从 "托底" 到 "制度建设" 的升华,是资金从 "小票博弈" 到 "龙头集中" 的转 向,是市场从 "融资优先" 到 "投资-融资良性循环" 的质变。 站在一周年节点回望,"9·24行情"是投资者信心恢复与市场生态重塑的重要里程碑,更是A股市场高质 量发展的全新起点——一个以科技为主线、以龙头为核心、以慢牛为特征的全新资本市场,正承载着经 济转型的使命,成为中国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的 "孵化器"。 1 政策筑基:多维度举措构建市场支撑体系 回溯2024年9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联合出台"稳地产、 稳股市、稳经济"一揽子 ...
国元香港晨报-20250924
国元国际· 2025-09-24 02:14
宏观经济数据 - 美国第二季度经常帐逆差为2513亿美元,为2023年第三季度以来最小逆差 [4] - 美国9月标普全球制造业PMI初值为52,符合市场预期 [4] - 欧元区9月制造业PMI初值为49.5,重回荣枯线之下 [4] - 经合组织预计2025年全球经济增速为3.2%,较今年6月预测值上调0.3个百分点 [4] - 中国月度用电量连续两个月破万亿千瓦时,为全球首次 [4] 金融市场表现 - 2年期美债收益率下跌2.75个基点至3.573% [4] - 5年期美债收益率下跌3.84个基点至3.663% [4] - 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下跌4.06个基点至4.106% [4] - 纳斯达克指数收报22573.47点,下跌0.95% [5] - 道琼斯工业指数收报46292.78点,下跌0.19% [5] - 标普500指数收报6656.92点,下跌0.55% [5] - 美元指数收报97.24,下跌0.08% [5] - 伦敦金现收报3762.99美元/盎司,上涨0.46% [5] - 恒生指数收报26159.12点,下跌0.70% [5] - 上证指数收报3821.83点,下跌0.18% [5] 行业与公司动态 - iPhone 17需求激增,苹果在全球范围内存在巨大升级空间 [4] - 台积电2nm制程价格相比3nm至少上涨50% [4] - 稳定币巨头泰达寻求以5000亿美元估值融资至多200亿美元 [4] 政策与监管动向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股票价格估值相当高 [4] - 美联储内部就未来货币政策路径分歧加大 [4]
9.24犀牛财经早报:46只权益产品今年以来净值翻倍 加密货币巨头Tether寻求大规模融资
犀牛财经· 2025-09-24 02:09
"并购六条"激活上市公司重组动能 A股并购迈入量增质变新阶段 规模超百亿元股票ETF数量已达57只 进入下半年以来,A股市场资金持续流向股票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 至9月22日,全市场规模超100亿元的股票ETF数量已达57只,较6月底增加10只。值得一提的是,新 晋"百亿元俱乐部"的股票ETF多为行业主题基金。(智通财经) 32家公募机构旗下46只权益产品今年以来净值翻倍 今年以来,权益资产走强带动相关基金表现整体向好。Wind数据显示,截至9月23日,年内净值增长率 可统计的7982只(仅统计主代码,下同)权益类基金(股票型+混合型)中,有7709只基金实现净值增 长,占比为96.58%。而去年同期实现净值增长的权益类基金占比仅为18.63%。截至9月23日,市场上年 内净值增长率超100%的权益类"翻倍基"数量达到46只。这些"翻倍基"属于永赢基金、华泰柏瑞基金、 汇添富基金、长城基金、红土创新基金等32家公募机构。 (证券日报) "行业对科技浪潮的态度已从'是否拥抱'的选择题转变为'如何拥抱'的必答题。AI的价值,最终要体现在 业务成效上。"2025年上半年,成功扭转 ...
"9·24”一周年,A股总市值破116万亿元!四大变革重塑中国资本市场新生态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4 01:51
政策举措 - 2024年9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 金融监管总局 证监会联合推出稳地产 稳股市 稳经济一揽子金融政策 包括创设证券 基金 保险公司互换便利与专项再贷款工具 支持回购增持股票 鼓励长期资金入市和并购重组[3] - 2024年9月底证监会发布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意见 修订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 沪深交易所同步精简重组审核流程[3] - 2025年1月22日多部门联合印发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实施方案 重点引导商业保险资金 社保基金 养老金加大入市力度[3][19] - 2025年1月26日证监会发布促进资本市场指数化投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优化资源配置和服务财富管理[4] - 2025年5月7日出台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引导行业从重规模向重回报转型[4] - 2025年6月18日科创板增设科创成长层 增强制度包容性以服务科技创新与新质生产力发展[4] - 国务院2024年出台新国九条后 证监会推出60余项配套规则 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与监管底层逻辑[4] 市场表现 - 深证成指从2024年9月24日8435.70点升至2025年9月19日13070.86点 累计涨幅61.7% 超越纳斯达克指数25.91%和日经225指数19.41%[5][6] - 恒生指数从19000.56点升至26545.10点 涨幅45.48% 超越标普500指数16.54%[5][6] - 上证指数从2863.13点升至3820.09点 涨幅38.97%[6] - 沪深两市总市值从81.8万亿元增至116.6万亿元 增加34.8万亿元 增幅42.54% 首次突破百万亿大关[8] - 北交所总市值从2885.02亿元增至9087.94亿元 增加6202.92亿元 增幅215%[8] 资金流向 - 2025年上半年外资净增持境内股票和基金101亿美元 扭转过去两年净减持态势 其中5-6月净增持规模达188亿美元[9] - 2025年8月A股新增开户数265.03万户 环比增长35% 前8个月新开户数1721.17万户 同比增长48%[16] - 2025年8月13日至9月19日A股成交额连续28个交易日超过2万亿元 9月日均成交额2.48万亿元 较去年同期增长逾3倍[16] - 2025年9月1日A股两融余额达2.3万亿元 超过2015年历史最高值 9月18日进一步升至2.4万亿元 占流通市值2.54% 当日两融交易额3735.44亿元 占成交额11.8%[16] 行业结构变化 - 金融行业总市值从17.42万亿元增至21.8万亿元 增幅25.18% 保持行业首位[11][12] - 电子设备行业总市值从6.37万亿元跃升至13.58万亿元 增幅113% 排名从第三升至第二[11][12] - 信息技术行业总市值从7.14万亿元增至11.43万亿元 增幅60.13%[11][12] - 2025年8月6日农业银行A股市值达2.11万亿元 超越工商银行成为A股市值冠军 9月初股价突破7元刷新历史高点[13] - 2025年8月28日寒武纪收盘价1587.91元超越贵州茅台1446.1元 成为A股第一高价股 宁德时代突破2021年历史新高[13] - 科技板块涌现胜宏科技等十倍股及新易盛 中际旭创 天孚通信等牛股 诺德新生活混合C基金近1年收益率超180%[14] - 创新药板块恒瑞医药 药明康德等龙头企业年内涨幅均超50%[14] 上市公司经营 - 2025年上半年全市场5432家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5.01万亿元 同比增长0.16% 净利润3万亿元 同比增长2.54%[15] - 上市公司研发投入超8100亿元 同比增长3.27% 研发强度2.33% 创业板 科创板 北交所研发强度分别为4.89% 11.78% 4.63%[15] - 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制造业研发强度分别高于整体3.29和4.44个百分点 全市场113家公司研发投入超10亿元 926家公司研发强度超10%[15] - 截至2025年8月31日818家上市公司公布现金分红方案 较上年同期增加141家 现金分红总额6497亿元 整体股利支付率31.97%[16] 市场生态建设 - 2025年1月1日退市新规全面实施 严格退市标准 加大出清僵尸空壳和害群之马力度 拓宽多元退出渠道 加强投资者保护[21] - 2024年9月底并购重组新规落地一年内披露230单重大资产重组 支持上市公司产业整合[20] - 2025年5月债券市场科技板落地 为创新型企业提供新融资通道[20] - 保险资金长期股票试点规模突破2200亿元 公募基金总规模站上35万亿元台阶[19]
润欣科技:孙剑完成减持0.0185%
新浪财经· 2025-09-23 12:58
高管减持情况 - 高级管理人员孙剑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公司股份95,000股 [1] - 减持均价为23.33元/股 [1] - 减持期间为2025年8月29日至2025年9月22日 [1] 持股比例变化 - 减持前持股38万股 占公司总股本比例0.0741% [1] - 减持后持股28.5万股 占公司总股本比例0.0556% [1] - 本次减持比例0.0185% [1]
日本央行决定出售ETF,为何股市还能上涨?
36氪· 2025-09-23 03:36
| will history of the | | 10. HTT 1/5 = 1/1 | | --- | --- | --- | | 心 被共コスモ世界 - LEE (14 13) 11 11 11 11 11 11 | | 日落平 | | 148.32-33 | | 45680.25 | | 1.665 | | +584.42 | | +0.491 +0.025 | | | | 编 6:55 9:42 | 1.650 | 14791 @ 9:00 45193.// | | 148.37 雷 9:42 高 12:00 | 1.650 | 雷 13:03 45757.74 | | 安 13:49 安 7:02 | 1.665 | 147.87 @ 9:00 45193.77 | | 2 2 2 8 中文网 | | | 受到长期利率上涨的影响,日本的银行股明显上涨(9月22日,东京都中央区) 日本央行9与19日发表了出售ETF的方针,不过由于出售速度缓慢,有分析认为这对市场的 影响轻微。有观点认为,"脱离对央行的依赖"反而有可能促进日本企业的公司治理改革,日 经平均股指22日再次创出新高…… 即使日本银行(央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