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

搜索文档
锦江酒店涨2.24%,成交额2.28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1898.61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5 03:44
股价表现 - 9月15日盘中上涨2.24%至23.75元/股 成交额2.28亿元 换手率1.07% 总市值253.51亿元[1] - 主力资金净流入1898.61万元 其中特大单买入1442.15万元占比6.32% 大单买入5304.74万元占比23.25%[1] - 今年以来股价下跌10.31% 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1.45%/4.17%/10.36%[2] 财务数据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5.26亿元 同比减少5.31% 归母净利润3.71亿元 同比大幅减少56.27%[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63.56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11.32亿元[3]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有限服务型酒店营运及管理业务占比96.58% 食品及餐饮业务占比1.72% 全服务型酒店营运及管理业务占比1.69%[2] 股东结构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8.14万户 较上期增加20.86% 人均流通股14709股 较上期减少23.25%[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8203.63万股(第二大股东) 较上期减少92.52万股[3] - 南方中证500ETF持股676.81万股(第六大股东) 较上期增加97.48万股 中证上海国企ETF持股623.25万股(第七大股东) 较上期增加46.47万股[3] 公司概况 - 主营业务为有限服务型酒店营运及管理业务和食品及餐饮业务[2] - 所属申万行业为社会服务-酒店餐饮-酒店 概念板块包括共享经济 在线旅游 国资改革 长三角一体化 融资融券等[2] - 注册地址位于上海市延安东路100号20楼及香港铜锣湾勿地臣街1号时代广场2座31楼 成立于1994年12月13日 上市于1996年10月11日[2]
大摩闭门会-入境游前景及投资机会
2025-09-15 01:49
行业与公司 * 入境旅游行业及航空、酒店、零售等相关子行业[1][2][4] * 涉及公司包括航空公司(三大航、国泰航空)、酒店集团(万豪、凯悦、希尔顿、洲际、华住、亚朵)、零售商(华润置地、恒隆地产、中免集团)、在线旅游平台(携程)[2][10][13][14][17][18][22] 核心观点与论据:入境游发展趋势与重要性 * 2025年上半年外籍游客增速达30% 旅游服务出口增速近70% 6月旅游业出口美元值已达疫情前160% 年同比增长近50%[1][2] * 北京 上海外国游客入境基本恢复至疫情前水平 同比增长率在30%-40%之间[1][2] * 未来十年入境旅游收入累计或达2-4万亿美元 对GDP贡献率或从不足1%提升至近2%[1][4] * 中国商品出口占全球比重超15% 但服务业出口占比偏低(疫情前约6% 目前不到5%) 提升空间巨大[1][4] * 扩大免签入境范围 AI技术减少语言障碍 支付便利性提高 航空连通性快速恢复等软硬件措施共同推动发展[1][5] 核心观点与论据:航空业 * 国际航线产能扩张和收益增加 但面临波音空客交付能力不足 新飞机短缺 发动机及维修产能不足等挑战[1][6][7] * 高产能利用率下需求结构恶化(价格不敏感商务公务出差比例下降) 价格弹性不足[1][7] * 预计客座率达80%-89%拐点时 价格拐点将到来 随后迎来快速周期性拉升[8] * 建议持有航空股 等待价格拐点 三大航处于盈亏平衡线附近 未来上行空间大于已具高利润率的国泰航空[8][22][23] 核心观点与论据:酒店业 * 2024年入境游为酒店业带来约150亿美元收入(占总消费15%) 预计2034年达650亿美元[2][9] * 高端酒店显著受益 外国游客平均每晚消费900元人民币 是本地游客(300元)的2-3倍[10] * 2025年上半年全国RevPAR同比下降5% 但奢华及超高端酒店降幅仅2%-4% 有限服务经济型酒店降幅达8%-10%[10][11] * 7月旅游旺季中高端奢华酒店RevPAR实现同比增长2% 深圳因北上港澳游客增加成为上半年RevPAR唯一正增长(+4%)的内陆城市[10][11] * 国际连锁品牌在中国扩展迅速 中国市场占其全球开店量30%以上 万豪85%中国业务为高端品牌 凯悦为65%[10][12][13] * 国际酒店公司收入增长驱动来自开店数量增长 直接影响股票估值倍数 入境游占其中国业务量15%-20%[2][14] * 华住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入境游客增长均超100% 但华住亚朵入境游客比例仍较低(不到1%)[14] 核心观点与论据:零售业与OTA * 入境游对零售业有显著正面影响 中国商品价格比国外便宜20%-50% 服务质量好[16] * 即买即退政策推广 全国前20大购物中心中17个提供此项服务 上海杭州深圳上半年退税零售额增长72%-160%[16] * 海南自贸港将于2025年12月18日开放 将进一步推动消费[16] * 推荐华润置地 恒隆地产等购物中心和中免集团(长期看好)[2][17] * 携程入境游业务收入占比约2% 增速达三位数 主要来自亚太地区[2][18] * 携程海外业务净亏损率10%-15% 具季节性波动 2024年第三季度接近盈亏平衡 预计2027年实现盈亏平衡[20] * 携程计划使海外及出境业务收入占比达50% 长期看入境业务是毛利率提升重要驱动力[21] 其他重要内容 * 国际货运盈利处于高点且存在贸易摩擦不确定性[23] * 华住拥有多品牌(如施伯格 城际 喜悦 花间堂)在高端领域具竞争力 亚朵主要专注有限服务 更受益于港澳游客(广东福建沿海)[15] * 携程通过Trip.com平台推广 提供SIM卡 支付解决方案 火车票 翻译工具 高端私家团 免费一日游等多种服务[19]
华天酒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参加2025年湖南辖区上市公司投资者网上集体接待日活动的公告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25-09-14 22:44
公司活动安排 - 公司将于2025年9月19日14:00-17:00通过全景路演平台参与湖南辖区上市公司投资者网上集体接待日活动 [1] - 活动采用网络远程方式举行 投资者可通过全景路演网站、微信公众号或APP参与互动交流 [1] - 公司高管将就2024年度及2025年半年度业绩、公司治理、发展战略、经营状况和可持续发展等问题进行沟通 [1]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证券代码000428 证券简称华天酒店 公告编号2025-026 [1] - 本次活动由湖南证监局、湖南省上市公司协会与深圳市全景网络有限公司联合举办 [1]
体育嘉年华燃动金秋京城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9-14 22:30
赛事规模与阵容 - 2025中国网球公开赛于9月14日至10月5日举办 是亚洲级别最高且跨三周的综合网球赛事 14位大满贯得主参赛 中国网协军团多位名将参与[1] - WTT中国大满贯于9月25日至10月5日在首钢园举办 王楚钦 孙颖莎 林诗栋等顶尖乒乓球运动员已报名参赛[1] - 中网票务销售额截至9月8日达去年同期1.5倍 部分热门场次门票售罄 WTT大满贯两次开票后八极场门票全部售罄[2] 票房与历史数据 - 2024年中网票房收入约8000万元人民币 WTT中国大满贯票房收入5700万元人民币[1] - 2024年中网赛期综合消费额超2500万元人民币 带动亚奥商圈消费热潮 WTT赛事期间首钢园区假日销售额超2900万元人民币[3] 文商旅体融合举措 - 在全市9区12个点位设立超高清"第二现场"观赛区 包括朝阳798园区"中网+艺术潮流" 房山首创奥莱"中网+商业消费" 通州运河西岸"中网+文旅体验"[2] - 朝阳区举办网球嘉年华 国际精酿啤酒节等110余项活动 联动7大商圈14家商场开展近百项票根促消费活动[3] - 石景山区8大商圈286家商户及北京地区万达广场 通州万象汇等近300家商业项目推出票根联动消费[3] 特许商品与零售扩展 - 中网特许商品增至240款 涵盖潮玩与运动装备 两项赛事特许商品入驻"北京礼物"国际旗舰店及双奥主题店[6] - 在王府井工美大厦等7处落地中网快闪店 朝阳合生汇设立中网与WTT联合快闪店[3] 跨区域联动与文旅推广 - 中网赛事影响力扩展至武汉 成都等城市打造"超现场"观赛点[2] - 为球员提供故宫游览 "中网奇妙夜"酒会 国风演出及非遗体验活动 设计三条特色观光线路包括"中轴线申遗""双奥之城荣耀"[6] - 推出10条"跟着赛事游北京"主题线路 覆盖网球 乒乓球 花样滑冰三类主题[6] 政策支持与消费刺激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释放体育消费潜力进一步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拓展体育消费场景[3] - 金秋惠民观演活动凭赛事票根享受叠加满减优惠 "我与地坛"书市凭票根赠图书及优惠券包[4][5]
社会服务行业2025H1业绩综述:盈利能力改善,结构性机会涌现
长江证券· 2025-09-14 12:41
行业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看好 维持[11] 核心观点 - 2025H1行业整体营收同比+1.0% 趋势稳中向好 行业整体扣非净利润同比-7.1% 但2025Q2同比+15% 盈利能力环比提升[2][6][19] - 人资和酒店板块2025H1扣非净利润同比+6.4%和+1.0% 2025Q2人资 酒店 免税 景区 餐饮同比+17.9% +8.4% +6.2% +0.2% 减亏 板块盈利能力改善 结构性机会涌现[2][6][19] - 行业整体经营现金流净额同比-15.72% 但餐饮 出境游 教育行业2025Q2经营净现金流同比回正 分别增加17.2% 4.2% 1.4%[2][6][19] 细分行业总结 茶饮行业 - 景气度持续 营收利润增速亮眼 受益于外卖大战补贴弹性及高温旺季 头部茶饮企业单店收入加速增长[7] - 蜜雪 古茗收入和业绩高增 主要由于开店提速和同店增长 霸王茶姬高速拓店带来收入高增 茶百道 沪上阿姨受益外卖大战拉动单量 经营底部反转 业绩同比大幅增长[40] - 2025H1霸王茶姬 古茗 蜜雪 茶百道 沪上阿姨净利率分别达19.4% 19.2% 18.3% 13.3% 11.2% 除霸王茶姬略下滑外 其余品牌较2024年底明显提升[45] 餐饮行业 - 行业回暖 上市公司表现分化 2025年1-5月社零餐饮收入总额增速回暖 限额以上企业餐饮收入总额增速恢复略弱于整体 6月受禁酒令影响增速转负[7] - 上市公司层面各公司表现分化 具备性价比 品牌势能较高 开店加速的餐企表现相对较好[7] - 政府延续发放餐饮消费券促进餐饮行业复苏回暖 以上海为例2024年第一轮餐饮消费券资金撬动比为1:4.8[62] 教育行业 - 优质标的业绩稳增 K12教培准入门槛高企 牌照发放量有限 拥有合规资质 品牌影响力 优质课程内容以及扩张能力的行业头部机构收入业绩加速成长[8] - 关注AI+教育应用落地 AI技术对现有教育企业赋能有望提升企业创收能力 增厚利润空间[8] - 学大教育2025H1营收19.16亿元 同比+18.27% 归母净利润2.30亿元 同比+42.18% 专职教师超过5200人 较2024年期末增加30%[90] 人资行业 - 需求结构性修复 2025年以来就业市场需求环比持续改善 结构性修复明显 制造 家电 其他金融等行业及销售 技术等岗位招聘需求环比改善[8] - AI技术赋能 降低对人工依赖度 提升信息搜寻和匹配效率 开创新商业模式[8] - 科锐国际2025H1实现营收70.75亿元 同比+27.67% 灵活用工业务高增 中国大陆业务增长显著 持续投入AI技术研发[22] 景区行业 - 旅游人次增长 政策红利落地 2025年上半年旅游人次保持增长趋势 国内旅游市场持续锚定性价比路线[8] - 前期旅游产业战略地位提升的政策红利于2025年落地[8] - 黄山旅游2025H1实现营业收入9.4亿元 同比+12.7% 受门票减免政策收紧影响 景区业务增长显著[22] 酒店行业 - 经营数据承压 2025年上半年酒店行业延续承压趋势 酒店集团国内整体RevPAR同比增速未跑赢行业[9] - 酒店集团降本增效 通过降本增效叠加海外市场复苏 三大酒店集团在业绩方面有亮点表现[9] - 首旅酒店2025H1实现收入36.61亿元 同比-1.93% 特许酒店规模增长抵消RevPAR下滑影响 持续聚焦轻资产发展战略[22] 免税行业 - 离岛免税降幅收窄 口岸门店向好 2025年以来低基数下离岛免税客单价企稳回升 销售额降幅收窄 趋势向好[9] - 展望后市 免税业在产品多元化 拓展新渠道助力下有望重回增长[9] - 中国中免2025H1实现营业收入281.51亿元 同比-9.96% 市场整体需求略显疲软 离岛免税降幅收窄 客单价逐步回暖[22] 财务表现 营收表现 - 2025H1行业整体营收同比+1.0% 以价换量趋势带动整体营收在2023 2024年高基数下稳步增长[20] - 人资 出境游 教育 餐饮 景区同比分别增加10.7% 8.6% 3.4% 3.3% 0.5% 免税同比-10.1% 2025Q2环比降幅收窄6pct 酒店同比-2.7%[20] 盈利表现 - 2025H1行业整体扣非净利润同比-7.1% 2025Q2同比+15% 盈利能力环比提升[24] - 2025H1人资 酒店板块扣非净利润同比+6.4% 1.0% 出境游 餐饮 免税 教育 景区板块扣非净利润分别同比下降87.5% 43.5% 16.2% 15.3% 11.5%[24] - 2025H1行业整体毛利率同比-1.5pct至23.3% 免税板块同比+0.3pct 出境游 人资 教育 餐饮 酒店 景区毛利率分别同比-0.7 -0.7 -0.8 -1.7 -2.3 -3.5pct[25] 现金流表现 - 2025H1行业整体经营现金流净额同比-15.72% 现金流增速弱于营收增长趋势[31] - 餐饮行业同比+28.89% 人资 免税 酒店 教育 出境游 景区同比分别下降107.63% 40.30% 22.42% 13.72% 8.76% 2.39%[31] - 2025H1行业整体现金流占营收比重同比-1.5pct 餐饮与人资实现营收占比正增长[31]
50元一晚的酒店,估值570亿
华尔街见闻· 2025-09-14 11:44
核心观点 - 廉价连锁酒店品牌OYO即将以80亿美元估值进行IPO 业务遍及全球且实现盈利 公司通过激进收购和品牌重塑策略寻求转型[7][13][16] 业务规模与财务表现 - 公司拥有22700家酒店和11.9万套房间 价格维持在50元/晚水平[9] - 2023财年首次实现全年净盈利 2024财年净利润达62.3亿卢比(约5亿元人民币)其中80%业绩来自印度以外市场[9] - 2024年回购1650亿卢比(约134亿元人民币)债务 当年削减16%开支[11] - 2020财年曾净亏损1312.2亿卢比(约106亿元人民币)[28] 资本运作与IPO进展 - 获得软银(持股47%)、红杉印度等机构投资 2019年估值达100亿美元峰值[23][26] - 2019年获滴滴1亿美元投资 中国员工超1万人[9][10] - 2024年以25亿美元估值完成1亿美元F轮融资[29] - 计划2024年11月IPO 目标估值80亿美元(约572亿元人民币) 与花旗/高盛等投行推进进程[7][12] 扩张与转型战略 - 2019年以4.15亿美元收购荷兰Leisure Group 1.3亿美元收购拉斯维加斯猫头鹰赌场酒店[16] - 2024年以5.25亿美元全现金收购美国Motel 6连锁酒店[16] - 2019年耗资1000万美元收购大数据公司Danamica[16] - 计划2026年将高端品牌SUNDAY拓展至30个国家开设100家门店[16] 创始人背景与发展历程 - 创始人Ritesh Agarwal18岁获彼得·蒂尔奖学金辍学创业[20][21] - 2013年将Oravel Stays升级为OYO 2018年成为估值50亿美元独角兽[22][23] - 名称"OYO"意为"On Your Own" 源于创始人童年寄宿经历[22]
靠野生和业余,开酒馆的跳海做了一间酒店丨晚点周末
晚点LatePost· 2025-09-14 11:42
核心观点 - 公司从酒馆业务横向拓展至酒店业务 探索以社群运营和公共生活体验为核心的新住宿模式 通过低成本改造和社区融合实现差异化竞争 [2][3][7][11][18][38] 业务转型背景 - 公司创始人梁优在2023年底接受2000万元融资 该金额对消费行业仅相当于半个工厂的建设成本 [2] - 公司在全国11个城市运营40多家酒馆 采用私域社群驱动模式(每2-3个500人微信群开一家店) 预计直营酒馆上限为300家 [3] - 投资方挑战者创投看重品牌与社群价值 支持从酒馆向酒店业态的横向拓展 [2][3] 酒店项目概况 - 首店跳海Living位于深圳南头古城 由万科泊寓两栋闲置楼改造而成 包含13间长租公寓和33间青旅客房(共108床位) [3][4] - 项目采用"青旅+社区综合体"模式 底商包含自营酒馆及第三方烘焙店、咖啡店等业态 [4] - 房价显著高于市场同类产品:二人间180-200元/床位 四人间150-160元/床位 六人间120-140元/床位 约为同类青旅两倍 [25][17] 成本控制策略 - 酒店房间部分营建成本约200万元 单房硬装成本4.3万元 显著低于全季(14-15万元)和锦江之星(6万元) [18] - 通过物业改造替代新建 与房东采用收入分成模式替代固定租金 [18] - 获取品牌赞助降低采购成本:躺岛赞助床上用品 JNBY赞助起居服和毛巾 [19] - 利用旧物改造:回收街坊旧衣制作百家布窗帘 邀请当地裁缝参与制作 [19][21] 社群运营理念 - 核心逻辑是通过"公共性触点"促进人际连接 包括LED信息公告板、共享衣架、宠物猫粮包、UGC日历等设施 [22][36] - 运营团队深度融入本地社区:为街坊制作人形广告立牌 邀请居民参与沙包缝制等手工活动 [13][23] - 设计强调混合场景:酒馆设置三层阶梯座位区 结合洗衣功能促进随机社交 [30] 产品差异化 - 推出"在地体验"产品线 邀请打酒师、街坊及KOL设计活动课程 形式类似Airbnb体验但更注重日常化 [41][42] - 目标客群为具有"反叛"特质的用户 注重公共生活体验而非硬件设施 [47] - 拒绝传统OTA评级标准(如要求配备电视、衣柜) 主要通过小程序和小红书渠道预订 [17] 团队与设计 - 设计师大毛采用"社区采样"设计法:提取南头古城外墙瓷砖元素转化为蓝色马赛克 依据居民步行习惯规划动线 [30] - 取消传统青旅公共厨房 以底商餐饮作为社交场所 内部小巷设计为核心活动区域 [31] - 房间设置"入住状态栏"显示室友起居习惯 漱口杯可写名 绿植共享浇水记录等细节强化互动 [29][36] 发展计划 - 正在北京、上海、杭州选址筹备新项目 未来将根据物业条件开发不同形态的Living产品 [47] - 持续探索"社交+住宿"商业模式 将社群价值转化为住宿溢价和体验产品收入 [38][42]
国庆黄金周救不了泰国旅游
虎嗅APP· 2025-09-14 03:12
泰国旅游业现状 - 泰国酒店行业在连续四年涨价周期后迎来回落 主要受中国等亚洲市场游客大幅减少影响[7] - 2025年前8个月外国游客同比减少7.2% 为2190万人次[9] - 2025年第二季度外国游客总数717万人 总收入3120亿泰铢同比下降12%[10] 中国游客市场变化 - 中国游客赴泰流失比例高达46% 接近腰斩[10] - 2025年全年中国游客可能仅500万人次 其中休闲团体游客不足100万占比仅两成[16] - 与疫情前每年上千万中国游客相比出现显著下滑[17] 竞争格局演变 - 日本1-7月接待中国游客569万人次 远超泰国同期264万人次[17][18] - 越南前8个月接待353万人次中国游客 同比增长44.3%[20] - 马来西亚上半年中国游客217万人次 同比增长35.6%[22] - 新加坡上半年中国游客148万人次 同比增长2%[23] - 老挝上半年中国游客60.2万人次 同比增长18%[24] 政府应对措施 - 开放虚拟币换泰铢支付渠道吸引外国游客[11] - 拨出7亿泰铢预算发放免费国内航班票 单程1750泰铢往返3500泰铢[11] - 推动重启中国飞泰国包机航班但刺激效应逐步衰减[28] 行业结构性挑战 - 安全事件导致中国游客信心受挫 家庭游客明显减少[6][14][15] - 补贴政策执行存在效率问题 中小酒店未能及时获得资金支持[35] - 中国出境游消费逻辑发生根本性转变 目的地选择呈现多元化趋势[31][33]
我省投入“真金白银”支持小微企业发展
辽宁日报· 2025-09-14 00:44
政策支持措施 - 落实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减免和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减免等减税降费政策 提高政策落实精准性和时效性[1] - 通过新闻媒体 12366纳税服务平台 电子税务局等渠道宣传解读税费优惠政策 确保小微企业应知尽知应享尽享[1] - 推动政府采购政策改革 形成价格扣除优惠 预留份额 融资担保 合同预付款和保证金减免的组合模式[3] 融资担保支持 - 全省再担保体系新增融资担保业务320亿元 同比增长50% 惠及36000余户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2] - 沈阳等五市科技担保公司新开展业务85亿元 同比增长34% 支持科技型小微企业2800余户[2] - 187亿元担保业务纳入国家科技创新专项担保计划 享受国担基金及省财政风险分担比例70%的支持政策 惠及小微企业523户[2] 资金支持与创新促进 - 累计为小微企业设立政府采购预付款155亿元 免收投标保证金4亿元 实现合同融资担保金额49亿元[3] - 下达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098亿元 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小巨人企业高质量发展[3] - 抚顺市入选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 获得1亿元奖励资金用于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3] 企业案例成效 - 锦州凌海市酒店享受小微企业六税两费减免政策 资金保障增强[1] - 铁岭贵鑫通过政策性担保获得增信服务 顺利获得贷款 实现生产规模扩大和技术改造加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