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生活方式

搜索文档
家有竹吊筲
人民日报· 2025-09-23 22:33
行业背景与产品特性 - 竹木制品在塑料制品问世前几乎占据全部市场份额 成为乡村生活主要器具 [1] - 竹吊筲作为传统竹制品 需经过选材 裁料 开竹 破条 刮篾 编织 收边等16道精细工序完成制作 [1][2] - 产品选材标准严格 首选风口经历多个冬季的竹子 禁用易蛀的"菜花竹" 优质产品使用寿命可达5-6年 [2] 产品功能与市场需求 - 竹吊筲具备天然冰箱功能 通过悬挂于水缸上方实现通风降温 有效防止食物变质 [2] - 竹制品凭借生长快 可降解 绿色环保特性 符合当前绿色生活方式消费趋势 [2] - 尽管塑料制品价格较低 但竹制品在环保优势推动下重新获得市场青睐 [2] 产业生态与地理特征 - 产业高度依赖竹林资源 乡村房前屋后及峰峦叠嶂处均分布大量葱绿挺拔的竹林 [1] - 形成"有乡村就有竹 有竹就有乡村"的产业生态 实现原材料就地取材的供应链模式 [1] - 篾匠需要具备专业判断能力 能准确识别可用竹材数量与质量 [2]
最新!我国电动自行车社会保有量公布
中国能源报· 2025-09-17 05:07
行业规模与保有量 - 自行车和电动自行车社会总保有量约5.8亿辆 其中自行车超2亿辆 电动自行车约3.8亿辆 [1] 出行渗透率与环保效益 - 全国城镇居民每100次出行中约有30次通过两轮出行完成 [1] - 每日因两轮出行减少碳排放约1万吨 相当于节省汽油约660万升(按百公里油耗8升计算) [1] 用户群体与趋势演变 - 全国骑行爱好者人数超1800万人 经常性骑行人群超1亿人次 [1] - 电助力自行车凭借省力、续航远、智能化优势成为全球骑行市场新趋势 [1] 社会功能定位 - 自行车凭借灵活高效特性成为城市短途通勤重要工具 [1] - 骑行从交通出行方式发展为健康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1]
转转官宣朱珠成为集团品牌代言人 推动二手消费新风尚
央广网· 2025-08-04 07:59
品牌合作 - 转转集团宣布知名演员朱珠成为品牌代言人 携手推进二手消费新风尚[1] - 合作旨在提升品牌心智并加速"百类千品"战略落地[1] 战略发展 - 转转集团提出"百类千品"战略 致力于拓展多品类交易生态[2][3] - 旗下首家3000平二手多品类循环仓店"超级转转"于今年6月正式开业[3] - 朱珠的多元化形象和跨圈层影响力有望吸引更多年轻用户和女性群体关注二手交易[3] 市场定位 - 转转集团是国内领先的循环经济企业 致力于通过技术创新和模式优化让闲置资源高效流转[2] - 公司已构建覆盖二手手机、3C数码、包袋、腕表、运动户外、图书、乐器、游戏、摄影摄像等百余种品类的卖场生态[2] 信任体系建设 - 公司首创"官方验"体系 坚持一物一验并自主研发国内领先的质检系统[4] - 拥有近10年质检行业经验 累计研发专利技术200余件[4] - 在全国建立深圳、成都、青岛3大质检中心 培养2000多名质检工程师和奢侈品鉴定师[4] - 将3C数码品类的质检、质保等核心履约经验复用于更多品类交易[4]
形成绿色生活方式该从何处着力?
中国环境报· 2025-04-21 01:33
文章核心观点 我国通过制度性探索推动生产生活方式变革,加快形成绿色生活方式需以思想引领、社会共识、制度创新为支撑,为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注入持久动能 [1] 以生态价值观深化思想内核 - 低碳理念贯穿生活全链条,推动社会生产与消费模式变革,倡导个体优先选择环境友好型产品和服务并减少生态足迹 [2] - 绿色生活方式实现生态价值与美好生活融合,让公众主动参与生态治理,提升生活品质和文明自觉 [2] 筑牢公民共识性认知的社会根基 - 公民共识性认知是绿色生活方式的社会基础,要将绿色价值内化为公众生活逻辑,实现从共识到共治 [3] - 高学历群体示范引领形成“涟漪效应”,推动绿色理念成为全民共识 [3] - 通过制度协同与柔性治理重构消费伦理秩序,提升居民生态素养,构建社区低碳公约柔性约束框架 [3] - 通过教育浸润与代际传承,构建“家庭—社区—学校—企业”四维联动机制,促进绿色价值观代际传承 [4] 拓展多元化的实践路径 - 实现绿色生活方式转型需构建多维度、立体化实践体系,形成理念革新、全民共治、制度保障协同发力格局 [5] - 唤醒文化基因,推动传统生态哲学与现代低碳科技融合,让惜物节用文化基因在数字化载体中焕发生机 [5] - 织就共治网络,让每个社会单元共同参与,建立联动机制和生态账户体系,使个人低碳行为转化为社会价值 [5] - 创新制度设计,构建刚柔并济的激励约束体系,推行阶梯式碳普惠政策,形成政府、市场、公众良性循环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