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驾驶
icon
搜索文档
余凯:地平线面向高阶辅助驾驶打造“精装修”解决方案
中国经营报· 2025-09-03 07:33
公司市场地位与成就 - 公司前装量产交付的征程芯片突破1000万套 成为国内首家达成千万级出货量里程碑的智能驾驶科技企业[1][3] - 公司与超过40家车企合作 累计获得400多个车型定点 已交付200多款车型[1] - 2024年公司在智能驾驶芯片市场份额超30% 上半年每推出3辆带智能辅助驾驶功能的车型就有1辆搭载公司芯片[1] 产品技术优势 - 征程6系列覆盖10-560TOPS算力 是国内唯一满足从L2辅助驾驶到全场景城区辅助驾驶需求的计算方案[3] - 征程6P算力达560TOPS 采用新一代BPU纳什架构 在Transformer和带宽优化上领先竞品[5] - 公司自研BPU架构实现十年超1000倍计算性能提升 支撑征程家族成为智能汽车超级大脑[3] 合作伙伴与项目进展 - 博世基于征程6B开发的新一代多功能摄像头平台计划2026年年中量产 已获多家全球和中国本土车企定点[3] - 基于征程6E/M的博世纵横辅助驾驶升级版获10多款车型定点 正在集中交付并将于年内量产[4] - 征程6E/M已获得超20家车企定点 将赋能超100款辅助驾驶车型 今年累计赋能超过15款新车[4] 智能化系统发展 - 公司推出城区辅助驾驶系统HSD 采用端到端架构和强化学习能力 被业内誉为"中国版FSD"[5] - HSD已获得多家车企超过10款车型定点 首款合作车型星途ET5将于2025年11月量产上市[5] - 公司目标未来3-5年内部署1000万套HSD上车 让20万元以内车型在智能化上PK世界级豪华车[6] 行业发展趋势 - 中国市场标配NOA车型达197款 同比增近2倍 交付均价降至24.99万元 降幅25.91%[2] - NOA前装标配搭载率连续数月站稳25% 预计年底突破40% 全年搭载率将突破30%[2] - 中国乘用车辅助驾驶渗透率达65.6% 其中高阶智驾功能占比快速提升至32.4%[7]
某头部智驾公司最快或11月美股上市,估值或超60亿美金
自动驾驶之心· 2025-09-02 23:33
融资与上市进展 - 公司M于2025年完成两轮融资(C-12及C-13轮),投资方包括中东主权基金和地方国资基金,累计融资金额达数亿美金 [6][10] - C-13轮融资估值约为60亿美元,该轮即将关闭,部分投资人仍希望参与 [10] - 公司M最快可能于2025年11月登陆美股,估值或将突破60亿美元 [6][10] - 2024年中公司M已取得境外上市批文,原计划2024年底IPO,但因故延期 [9] 财务表现与盈利预测 - 公司M连续三年保持营收及毛利高速增长,但目前仍处于亏损状态 [7] - 行业测算显示公司M有望在2026年实现盈亏平衡 [7] - 公司M的毛利快速增长主要来自License业务,该模式毛利最高可达90%以上 [12] - 公司M的收入结构以NRE(量产车型适配费用)为主,License(单车软件授权费用)为辅 [12] 业务布局与战略动向 - 公司M近期对外投资布局重卡等产业链相关企业,其芯片子公司X于2025年8月完成新一轮融资,投资方包括深创投、IDG资本、蔚来资本、均胜电子等机构 [8][12] - 公司M与Uber达成战略合作,计划2026年初在欧洲启动自动驾驶车辆运营 [12] - 公司M累计合作量产车型达130款,并与宝马中国达成合作,集齐BBA三大豪华品牌订单 [12] - 公司M的芯片子公司X首款芯片已成功点亮并进入实车测试,对标英伟达Orin-X与高通8650 [12] 市场地位与交付能力 - 公司M累计交付超过30万辆,预计最快明年突破100万交付大关 [13] - 公司M是唯一证明过跨平台(英伟达和高通)、多客户(同时服务10+车企)交付能力的厂商,新车型适配和交付周期可缩短至3个月 [14] - 公司M满足传统车企智驾上车需求,客户覆盖国资合资、自主品牌三强、德系三强、日系三强 [14] 核心优势与行业评价 - 公司M以平台能力和快速执行见长,能快速跟进新技术并承诺交付量产时间,未出现过食言情况 [13] - 行业认为公司M是确定性最高的企业,其复制化交付能力强,NRE毛利逐步提高 [12][13] - 公司M的盈利路径清晰,主要依靠量产车型增加、高阶方案渗透率提高、License占比提升以及批量复制化交付摊薄研发成本 [15]
天准科技(688003):英伟达平台合作伙伴,具身智能控制器加速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9-02 05:29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3亿元、2.06亿元、2.54亿元 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75倍、56倍、45倍 低于可比公司PE均值96倍、68倍、51倍 [6][7][9] 核心观点 - 天准科技作为英伟达Jetson Thor平台合作伙伴 在具身智能控制器领域实现技术突破 8月发布第三代星智007控制器 算力较001提升7.5倍 能效比提升3.5倍 支持千TOPS级算力需求 [6][9][54] - 多业务线迎来增长拐点:智能驾驶方案2025H1同比增长125.39% PCB业务收入增长超50% 消费电子获得折叠屏检测设备订单 半导体设备获客户正式订单 [6][8][22] - 机器视觉核心设备国产替代加速 三坐标测量软件发布提供高性价比替代方案 LDI设备在PCB领域客户覆盖持续扩大 [7][8][73] 财务表现 - 2025H1营业收入597百万元 同比增长10.3% 归母净利润-14百万元 同比改善45.92% [2][22]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788/2,191/2,499百万元 同比增长11.1%/22.6%/14.1% 毛利率维持在39.2%-40.3%区间 [2][6][7] - 2024年毛利率41.2% 2025H1暂降至34.8% 主要受光伏业务周期波动影响 [2][22][26] 业务分项预测 视觉测量装备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增速10%/20%/15% 毛利率稳定在53.02% 受益于三坐标测量软件发布推动国产替代 [7][88] 视觉检测装备 - 2025年受光伏周期影响预计营收下降10% 2026-2027年随消费电子折叠屏需求恢复增速20%/15% 毛利率回升至35% [8][88] 视觉制程装备 - PCB领域LDI设备客户结构优化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增速30%/20%/10% 毛利率稳定在32% [8][88] 智能驾驶方案 - 具身智能控制器获首批订单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增速50%/50%/20% 毛利率从30%提升至34% [8][88] 行业与市场 - 中国机器视觉市场预计2025年达395.4亿元 2027年增长至580.8亿元 年均复合增长率21.2% [6][14] - 全球PCB市场2024年产值736亿美元 同比增长5.9% 中国大陆占比56%达412亿美元 [66][68] - 乘用车智能驾驶域控制器市场2025年规模预计461亿元 2030年突破千亿 渗透率达72.8% [48] 技术突破与合作伙伴 - 与英伟达深度合作:2020年成为Jetson平台合作伙伴 2024年升级为Jetson Thor平台合作伙伴 开发域控制器产品 [6][38][42] - 与地平线合作:2022年成为征程5芯片IDH合作伙伴 2024年拓展至征程6平台 域控制器获广汽、上汽定点项目 [48][50] - 半导体设备突破:参股公司矽行半导体TB1500明场检测设备面向40nm工艺节点获客户订单 德国MueTec完成40nm套刻量测设备升级 [6][79][83] 产品进展 - 人形机器人控制器:星智001算力275TOPS 已获头部客户1400万元订单 星智007基于Jetson Thor平台实现集中式计算 [54][61][62] - PCB设备:LDI激光成像设备采用DMD控制技术提升数据处理速度30% 对位时间缩短50% 与东山精密、沪士电子等头部客户合作 [68][73] - 半导体设备:布局明场缺陷检测与套刻量测双赛道 TB1000设备通过客户验证 TB2000面向14-28nm节点完成厂内验证 [6][83]
地平线征程芯片量产出货突破1000万套
观察者网· 2025-09-02 03:48
公司里程碑与量产成就 - 征程家族芯片量产出货突破1000万套 [1] - 用户车主超600万 [3] - 与全球超40家车企及品牌达成合作 赋能合作车型超400款 [3] 产品技术布局 - 征程6系列覆盖10-560TOPS算力 满足L2辅助驾驶到全场景城区辅助驾驶需求 [3] - 征程6B面向入门级主动安全领域 博世基于该芯片的新一代多功能摄像头平台2026年年中量产 [3] - 基于征程6E/M的博世纵横辅助驾驶升级版获10多款车型定点 年内量产 [3] - 征程6E/M在中阶辅助驾驶市场获超20家车企定点 将赋能超100款车型 [3] - 征程6P算力达560TOPS 基于该芯片的HSD城区辅助驾驶系统采用端到端架构和强化学习能力 [4] 合作与商业化进展 - 征程6E/M赋能埃安霸王龙、岚图梦想家等车型 2025年累计赋能超15款新车 [3] - 基于征程6P的星途ET5将于2025年11月量产上市 [4] - HSD城区辅助驾驶系统已获多家车企10+款车型定点 [4] 战略目标 - 未来3-5年实现HSD城区辅助驾驶系统千万量产目标 [1] - 持续提升量产效率和产品体验 携手生态伙伴加速行业创新 [3][5]
地平线机器人-W涨近5% 上半年收入胜于市场预期 高盛对HSD系统起量产持积极看法
智通财经· 2025-09-02 02:08
股价表现 - 地平线机器人-W股价涨4.98%至9.91港元 成交额7.23亿港元 [1]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收入15.67亿元 同比增长67.6% [1] - 毛利润10.24亿元 综合毛利率65.4% [1] - 现金储备161亿元 [1] - 核心财务指标延续高速增长势头 [1] 业务进展 - NOA功能产品出货量98万件 占总出货量50% 推动平均售价提升 [1] - Journey6出货量攀升带动收入超预期增长 [1] - 超级驾驶系统将于下半年起量产 [1] - 产品组合持续向高端软硬件整合解决方案升级 [1] 市场拓展 - 国内外市场车型设计导入进展顺利 [1] - 2025年有望从4-5家汽车制造商获得高端HSD解决方案设计订单 [1] - J6P芯片出货量预计从2025年4万件增至2026年43万件 [1]
港股异动 | 地平线机器人-W(09660)涨近5% 上半年收入胜于市场预期 高盛对HSD系统起量产持积极看法
智通财经网· 2025-09-02 01:52
股价表现 - 股价上涨4.98%至9.91港元 成交额7.23亿港元 [1] 财务业绩 - 上半年收入15.67亿元 同比增长67.6% [1] - 毛利润10.24亿元 综合毛利率65.4% [1] - 现金储备161亿元 [1] - NOA功能产品出货量98万件 占总出货量50% [1] 业务进展 - Journey 6出货量攀升推动收入增长 [1] - 超级驾驶系统将于下半年起量产 [1] - 产品组合向高端软硬件整合解决方案升级 [1] - 近期国内外市场车型设计导入进展顺利 [1] 机构观点 - 高盛指出收入同比增长68%超预期 [1] - 美银证券对增长前景更加乐观 [1] - 预计从4-5家车企获得高端HSD设计订单 [1] - J6P芯片出货量预计从2025年4万件增至2026年43万件 [1]
9月开门红!今天,这个板块爆发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2 01:08
市场表现 - A股主要指数普遍上涨 上证指数上涨0.46% 深证成指上涨1.05% 创业板指数上涨2.29% 科创50指数上涨1.18% [1] - 沪深两市成交额27500亿元 较上一交易日缩量483亿元 [1] - 个股涨跌幅中位数为上涨0.51% 但仍有2086只个股下跌 [1] - 深证成指、沪深300、创业板指、科创50、中证500均创本轮行情新高 [1] 技术走势 - 上证指数距离创本轮新高仅一步之遥 多个指数创新高对未创新高指数具有引领作用 [1] - 若上证指数创新高 将挑战6124点至5178点的连线阻力位 当前该连线位于3916.5点附近 距收盘点位仅1%出头 [1][2][10] 市场驱动因素 - 全球流动性宽松、主要国家财政扩张、人工智能科技革命及国内低利率环境共同推动市场走牛 一年期定存利率已低于1% [2] - 市场呈现结构性牛市特征 8月份有六成个股未跑赢大盘 [2] - 美元兑人民币汇率近期从7.18升至7.13 若升破7或推动全面牛市 [3] 主线板块 - 人工智能产业链(当前以AI硬件为主)、固态电池、商业航天、创新药、人形机器人、智能驾驶被确定为核心主线板块 [4][10] - 非银金融、金融科技及受益美联储降息预期的有色板块值得关注 [5][7] - AI硬件方向表现突出 通信设备板块指数上涨4.59% [5] 行业动态 - 英伟达CEO预计全球AI基础设施支出未来五年达3-4万亿美元规模 [5] - 国内互联网大厂持续高投入AI BAT三家第二季度合计资本开支615.83亿元 同比提升168% 环比提升12% [5] - 北京数据集团有望近日正式挂牌 [8] - 两部门目标到2026年基本建立工业母机高质量标准体系 [9] - 沙利文报告显示中国企业调用大模型日均超10万亿Tokens 阿里通义份额第一 [10] 商品市场 - COMEX黄金价格上涨0.84%创历史新高 上期所黄金主力合约上涨2.08% [7] - COMEX白银上涨1.81%创13年新高 上期所白银主力合约上涨4.16%创上市新高 [7] - 国际铜价、锌价均有上涨 关注铜、铝、锌期市突破信号 [7] - 金属期货上涨主要逻辑为美联储降息预期 关注9月18日美联储利率决定 [7] 个股与细分领域 - 高盛上调寒武纪12个月目标价至2104元 [6] - 固态电池板块持续上涨 国轩高科两连板 杭可科技、先导智能涨幅超10% [7] - AI硬件中重点关注AI芯片、CPO、PCB、液冷、光芯片等细分领域 [10]
地平线机器人-W(09660.HK):2025H1收入超预期 看好HSD量产&出海&L4
格隆汇· 2025-09-01 15:24
财务表现与预测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收入15.67亿元,同比增长67.6%,超出市场预期 [2] - 产品及解决方案收入达7.78亿元,同比增长250%,交付量近200万套,同比增长106%,平均售价提升70% [2] - 中高阶产品收入占比超80%,出货量98万套,同比增长513% [2] - 软件及授权服务收入7.38亿元,同比增长6.9% [2] - 下调2025年收入预测至35.49亿元,上调2026-2027年收入预测至56.72亿元和82.90亿元 [1] 产品与技术进展 - 征程6系列量产推动中高阶产品大幅放量,实现量价齐升 [1][2] - HSD已获得多家OEM超过10款车型定点,相关车型将于2025年下半年量产 [2] - HSD单价高于J6E和J6M产品,将进入乘用车城区NOA智驾方案市场 [2] 市场地位与竞争优势 - 公司在中国自主品牌ADAS前视一体机市场保持领先地位 [1] - 在中国自主品牌辅助驾驶计算方案市场份额保持领先 [1] 增长动力与战略布局 - 短期增长动力来自HSD量产推进,将推动量价进一步上升 [2] - 中期增长来自出海突破:2025年上半年获得9家合资车企30款国内车型定点和2家外资车企海外车型定点,全生命周期预计交付超750万辆 [2] - 与博世、电装、大陆等海外Tier1合作伙伴展开合作,有望获得更多车型定点 [2] - 长期增长动力来自L4布局:2025年下半年有望与Robotaxi运营企业合作,计划3-5年内部署千万辆级HSD [2] 研发投入与盈利能力 - 公司重视研发投入,研发费用增长 due to 云服务费及其他技术服务采购增加 [1] - 下调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31.23亿元、-21.06亿元和-8.75亿元 [1] - 当前市值对应2025-2027年PS为34.2、21.4和14.7 [1]
CIIS2025圆桌对话丨在AI浪潮中打造独具特色的产业智能化升级之路
机器人圈· 2025-09-01 10:13
产教融合与人才培养 - 政府通过政策与平台搭建降低AI技术应用门槛 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4] - 建立实验室和实习基地等合作机制 实现教育方向与产业需求高度协同[4] - 企业需认识产教融合初期投入较大 政府高校应协助企业度过前期困难阶段[4] 机器人产业发展优势 - 常州强大的硬件制造与量产能力为智能机器人企业提供稳定灵活的供应链支持[7] - 工业场景丰富性为机器人技术迭代提供关键支持 半结构化制造是最佳落地场景之一[8] - 正与本地企业探索定制化零部件和场景应用 打造面向全球的智能机器人供应链生态[7][8] 智能驾驶与汽车产业链 - 新能源汽车全链条供应链能力显著 小到螺丝都能在本地找到供应商[11] - 控制器研发迭代以天为单位 远超传统汽车供应链按月计算的节奏[11] - 以G60高速为核心推进长三角智能物流网络建设 提供丰富应用场景[11] 国际社区建设 - 需具备全周期跨国境资源配置系统 支持研发中试孵化全流程[14] - 通过多边组织中立枢纽作用破解数据跨境和人才流动壁垒[14] - 构建宜居宜业社区氛围 解决教育金融生活等"最后一公里"需求[14] 政策支持与生态建设 - 已出台多项行动计划推动算力建设场景开放与产业链融通[17] - 建成13个高校创新平台和7个重大创新载体 发布人工智能+百景应用1.0版[18] - 继续推进算力和数据要素建设 优化产业生态并升级典型应用场景[18] 未来发展规划 - 打造智能制造明星城市 借助机器人提升生产效率和减少不安全工作[21] - 建设智能驾驶国家枢纽 实现工厂精密化和工程师与AI协同[22] - 以国际化社区汇聚全球资源 构建碳流与数据流和谐共振的城市生命体[22][24] 差异化发展路径 - 聚焦新能源机器人智能驾驶等优势领域 强化产业辨识度[25] - 通过供应链深度整合场景开放赋能和人才生态构建实现差异化竞争[25] - 将人工智能从概念转化为实际生产力 形成具有影响力的城市IP名片[25]
杨德龙:A股本轮牛市启动背后逻辑,五路资金流入市场!宏观决定仓位,政策决定方向,美联储9月降息概率较高
搜狐财经· 2025-09-01 08:03
市场行情表现 - 上证指数突破3800点后出现震荡调整,显示慢牛长牛特征,区别于十年前快牛疯牛行情 [1] - 主要指数全线上涨:上证指数3875.53点(+0.46%),深证成指12828.95点(+1.05%),创业板指2956.37点(+2.29%),科创20指数1357.15点(+1.18%) [2] - 两市日成交量突破3万亿元,显示市场活跃度大幅提升 [1] 资金流向分析 - 五路资金持续流入市场:机构资金加仓大盘蓝筹股推动指数突破 [4] - 居民存款搬家现象显著,7月居民存款减少1万亿元,非银行存款增加2.14万亿元,主要流入券商保证金账户 [4] - 楼市资金转向股市,房地产低迷促使部分资金进入资本市场 [4] - 债市资金流出进入股市,债市下跌促使机构和个人投资者增加股票配置 [4] - 传统行业资本从产能过剩领域转向资本市场,配置优质公司或基金 [4] - 外资上半年流入100亿美元,预计下半年进一步加大流入规模 [4] 市场估值与情绪 - 沪深300市盈率约14倍,低于历史均值水平 [5] - 新基金发行量虽回暖但仍偏低,较市场高点单日百亿水平仍有差距 [5] - 两融余额突破2.2万亿元,逼近十年前历史高点2.27万亿元 [6] - 市场分歧较大,多空观点分化明显,上涨时做多热情激发,调整时抛售压力显现 [5] 宏观经济环境 - 出口结构持续优化,对美出口占比从2018年19%下降至2024年14% [7] - 高附加值产品替代低附加值产品,上半年出口增速达7% [7]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带动相关产品零售销量增长超30% [7] - 全国3亿股民和7亿基民群体形成显著财富效应,提振消费信心 [7] 货币政策预期 - 美联储9月降息概率较高,可能降息25个基点 [8] - 美国联邦基准利率4.25%-4.5%,若年底再降两次将有利于经济复苏 [8] - 美元指数可能回落,人民币等非美货币有望升值 [8] - 全球央行可能跟随降息,中国央行可能继续降息降准支持经济 [8] 行业表现与投资机会 - 科技板块表现突出:人形机器人、芯片、半导体、人工智能、创新药等板块大幅上涨 [8][9] - 传统板块普遍低迷,多数处于底部盘整状态 [9] - 金融板块有所回升,包括银行、券商、保险等领域 [9] - 消费白马股估值修复机会值得关注,与居民收入增速放缓相关 [9] - 重点推荐关注领域:机器人、算力、算法、芯片、半导体、智能驾驶、创新药等科技创新板块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