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元器件分销

搜索文档
中电港收盘下跌2.27%,滚动市盈率53.29倍,总市值144.08亿元
金融界· 2025-05-15 08:40
公司股价与估值 - 5月15日收盘价18.96元,单日下跌2.27%,总市值144.08亿元 [1] - 滚动市盈率PE(TTM)为53.29倍,静态PE为60.78倍,市净率2.71倍 [1][2] - 公司PE显著高于行业平均值44.88倍和中值34.47倍,在行业中排名第29位 [1][2] 资金流动情况 - 5月15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643.32万元,近5日累计净流出5476.80万元 [1] 主营业务与产品 - 主营业务包括电子元器件分销、设计链服务、供应链协同配套和产业数据服务 [1] - 主要产品涵盖存储器、处理器、模拟器件、射频与无线连接 [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74.70亿元,同比增长49.01% [1] - 净利润8455.51万元,同比增长64.99%,销售毛利率2.66% [1] 行业对比 - 贸易行业平均总市值89.00亿元,中值73.85亿元,公司144.08亿元市值显著高于同业 [2] - 行业市净率平均2.90倍,中值1.94倍,公司市净率2.71倍处于中上水平 [2]
力源信息(300184) - 300184力源信息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12
2025-05-12 12:34
股价相关 - 股价走势受政策面、资金面、市场风格、行业景气度周期和企业基本面等多种因素影响,公司管理层紧抓经营管理并参加机构投资者交流活动宣讲潜在价值 [2] 业务布局 - AI业务2024年营收同比增加,2025年在原有业务基础上向下游终端应用延伸布局;机器人领域是重点关注行业,积极布局推进代理产品导入客户端 [3] - 全资子公司芯源半导体自研MCU芯片多款多型号产品量产,已有数千万营收 [3] 业绩情况 - 2025年业绩驱动力包括电子元器件代理分销业务受多行业带动、自研芯片业务加大推广、智能电网业务优化产品等;2024年下游客户中汽车行业客户占比约20%,工业及新能源客户占比约16%,通信及消费电子客户约36% [3] 产品代理 - 目前暂无生产或代理910c芯片相关产品,不是华为昇腾芯片代理商;代理的华为海思相关业务预计今年会增长 [3] - 代理及分销上百家国内外知名上游芯片原厂产品,包括电容、摄像头传感器等多种产品,并提供技术支持等服务 [4] 其他问题 - 中美关税预计不会对公司盈利产生较大影响 [4]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减少主要因支付的承兑汇票保证金增加,2025年一季度已改善 [4] - 按照新制度指引,公司可随时根据需求提出回购股票计划,关注后续信息披露公告 [3] - 云汉芯城未上市相关问题未明确回应;分红问题表示感谢建议 [3][4]
战略再进阶 太龙股份在半导体领域精耕汽车电子与AI蓝海
证券日报网· 2025-05-11 13:43
财务表现 - 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总收入25.74亿元,净利润5116.22万元,同比增长19.44% [1] - 2024年中期分红每10股派0.20元,总额436.59万元,年度拟再分红每10股派0.3元,总额654.89万元,全年累计分红1091.48万元 [3] 业务转型与布局 - 通过2020年收购博思达科技进入半导体分销领域,构建覆盖境内外的供应链体系 [2] - 半导体分销业务受益于AI手机渗透和汽车电子发展,已布局手机、汽车电子、物联网等高增长领域 [2] - 子公司博思达与首传微电子合作,加速车载通信芯片市场渗透,增强汽车电子竞争力 [4] - 博思达与物奇微电子合作开发智能交互设备芯片,聚焦汽车电子智能化和AIoT场景 [5] 行业趋势与战略方向 - 半导体行业处于补库存和国产替代红利期,汽车电子与AI成为新蓝海 [6] - 汽车智能化渗透率超50%,AI与车深度融合将重塑产业格局 [6] - 公司通过技术合作持续加码汽车电子芯片和AI智能交互芯片研发 [6]
中电港:5月8日召开业绩说明会,投资者参与
证券之星· 2025-05-08 11:15
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86.3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0.97%,归母净利润2.3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18% [3]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4.70亿元,同比增长49.01%,归母净利润8455.51万元,同比增长64.99%,单季增速为近年来最高水平 [4][8] - 2024年现金分红比例达35.90%,自2023年上市以来累计分红金额达2.58亿元人民币 [5] 业务增长驱动因素 - 2024年存储器业务收入206.85亿元,同比增长134.32%,处理器业务收入149.72亿元,同比增长33.60%,主要来自消费终端及I服务器相关客户需求增长 [2] - 人工智能相关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71.18%,与昆仑芯、寒武纪、MD、英伟达等算力芯片品牌在边缘计算、存储、算法及系统集成等方面有长期合作 [3][4] - 2025年第一季度增长主要得益于新能源汽车、I算力及机器人等领域的需求机遇 [4] 业务布局与战略 - 公司以分销服务为根基,加快推动设计链服务、供应链综合服务和产业数据服务等高毛利业务发展 [3] - 2024年末授权产品线为139条,在豪威、江波龙、圣邦微、艾为等多条国内优质产品线中取得分销商第一阵营位置 [6] - "萤火工场"应用创新方案平台覆盖人工智能、新能源、IoT、汽车电子、工业电子等领域,完成高通开源硬件板小批量试产等创新方案 [6][7] 供应链能力 - 公司打造了三级仓体系,拥有仓储总面积7.2万平方米、可存放容量达2.25万托盘/60万箱,年收发箱数超300万箱 [7] - 以虎门仓为集散枢纽核心,香港、华中、华南、华东等多个枢纽仓为二级仓配中心,形成完善的三级仓布局 [7] 财务与运营 - 2024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较上年同期增长414.09%,主要源于严格管控库存及应收账款 [6] - 2025年第一季度扣非净利润7629.74万元,同比上升101.83%,负债率82.17%,毛利率2.66% [8]
中电港(001287)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4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
2025-05-08 09:44
业务增长情况 - 2024年授权分销业务中,存储器业务收入206.85亿元,同比增长134.32%;处理器业务收入149.72亿元,同比增长33.60%,主要因消费终端及AI服务器相关客户需求增长带动出货量增加 [2] - 2024年人工智能相关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71.18% [4]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4.70亿元,同比上升49.01%;归母净利润8,455.51万元,同比增长64.99%,单季增速为近年来最高水平 [4] 营收与利润情况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486.39亿元人民币,同比提升40.97%;全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18%,因电子信息产业链各环节毛利率承压及低毛利业务收入占比高 [3] 经营方针与规划 - 2025年以“合规控险,降本增效,价值引领”为经营总方针,打造电子元器件科技型综合服务平台,推动高毛利业务发展 [3] - 围绕计算产业、人工智能、汽车电子、工业电子等重点领域,贯彻“一行一策”“一企一案”策略,把握AI应用场景机会 [4] - 围绕分销主业,加快推动设计链服务、供应链综合服务和产业数据服务等业务发展,优化业务结构 [5] - 针对“大产线、大客户、大项目”,细化定制“一行一策”市场策略和“一企一案”销售策略,资源向更优质业务倾斜 [6] 合作与布局 - 人工智能领域与昆仑芯、寒武纪、AMD、英伟达等算力芯片品牌有长期合作,布局边缘计算、存储、算法及系统集成等方面产品 [4] 现金增长原因 - 2024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较上年同期增长414.09%,源于严格管控库存及应收账款,降低经营现金流出,提高销售回款 [7] 应用创新业务与“萤火工场” - “萤火工场”是应用创新方案平台,2024年自研一系列应用创新方案,覆盖人工智能、新能源等多个应用领域 [7] 供应链协同配套 - 打造电子信息产业的现代供应链协同配套公共服务平台,自建“中心仓 - 枢纽仓 - 园区仓”三级仓体系,提供“仓 - 运 - 配 - 关”综合服务 [8] - 仓储总面积7.2万平方米、可存放容量达2.25万托盘/60万箱;年收发箱数超300万箱、日最高收发箱数超1.5万箱 [8] 产品线情况 - 2024年末授权产品线为139条,在多条国内优质产品线中取得分销商第一阵营位置 [6] - 2024年围绕重点和战略应用领域引入产品线11条,涵盖智算超算、智能驾驶等领域 [6] 市值管理 - 以经营质量为市值管理基础,建立多层次良性互动资本市场沟通机制,通过多种方式与投资者互动沟通 [5] - 2024年现金分红比例达35.90%,自2023年上市以来累计分红金额达2.58亿元人民币 [5]
中电港:2025一季报净利润0.85亿 同比增长66.67%
同花顺财报· 2025-04-28 09:56
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 2025年一季度基本每股收益为0.1113元,同比增长65.13% [1] - 2025年一季度每股净资产为6.99元,同比增长4.02% [1] - 2025年一季度每股公积金为4.08元,与2024年一季度持平 [1] - 2025年一季度每股未分配利润为1.69元,同比增长17.36% [1]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为174.7亿元,同比增长49% [1] - 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为0.85亿元,同比增长66.67% [1] - 2025年一季度净资产收益率为1.60%,同比增长58.42% [1] 前10名无限售条件股东持股情况 - 前十大流通股东累计持有22920.41万股,占流通股比例52.41%,较上期减少440.10万股 [1] - 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持股7883.73万股,占比18.02%,持股数量不变 [2] - 中电坤润一期(天津)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股5256.22万股,占比12.02%,持股数量不变 [2] - 中国国有资本风险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持股5255.82万股,占比12.02%,持股数量不变 [2] - 大联大商贸有限公司持股1703.52万股,占比3.89%,较上期减少242.30万股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247.31万股,占比0.57%,较上期减少157.65万股 [2] - 李涛新进持股90万股,占比0.21% [2] - 周伟青退出前十大股东,上期持股107.86万股 [2] 分红送配方案情况 - 本次公司不分配不转赠 [3]
中电港:2024年报净利润2.37亿 同比下降0%
同花顺财报· 2025-04-28 09:38
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 基本每股收益0.3119元,同比下降6.11%,2023年为0.3322元,2022年为0.7029元 [1] - 每股净资产6.9元,同比增长3.76%,2023年为6.65元,2022年为4.86元 [1] - 每股公积金4.08元,与2023年持平,2022年为2.03元 [1] - 每股未分配利润1.58元,同比增长14.49%,2023年为1.38元,2022年为1.64元 [1] - 营业收入486.39亿元,同比增长40.97%,2023年为345.04亿元,2022年为433.03亿元 [1] - 净利润2.37亿元,与2023年持平,2022年为4.01亿元 [1] - 净资产收益率4.61%,同比下降13.51个百分点,2023年为5.33%,2022年为15.57% [1] 前10名无限售条件股东持股情况 - 前十大流通股东累计持有23360.51万股,占流通股比53.41%,较上期减少982.10万股 [1] - 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持股7883.73万股(占总股本18.02%),减持195.30万股 [2] - 中电坤润一期(天津)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股5256.22万股(12.02%),减持129.80万股 [2] - 中国国有资本风险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持股5255.82万股(12.02%),减持130.20万股 [2] - 北京中电发展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股2136.61万股(4.88%),减持52.80万股 [2] - 大联大商贸有限公司持股1945.82万股(4.45%),减持203.89万股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404.96万股(0.93%),减持119.21万股 [2] - 周伟青新进持股107.86万股(0.25%),陈海林新进持股80万股(0.18%) [2] - 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和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退出前十大股东,上期分别持股108.47万股(0.25%)和100.14万股(0.23%) [2] 分红送配方案情况 - 分红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12元(含税) [3]
好上好: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273.64%
快讯· 2025-04-24 15:17
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达17.72亿元,同比增长13.14%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760.39万元,同比增长273.64% [1] 业绩驱动因素 - 净利润大幅增长主要由于销售规模扩大、毛利额增加以及财务费用同比下降的综合影响 [1]
英唐智控(300131):双引擎驱动业绩增长,2024研发投入近1亿加速IDM转型
新浪财经· 2025-04-24 01:37
核心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3.46亿元 同比增长7.83% 归母净利润6027.50万元 同比增长9.84% 扣非归母净利润4254.44万元 同比增长67.60% [1]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达12.64亿元 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1] - 2024年全年研发投入9944.84万元 同比增长155.99% 2025年第一季度研发费用1616.35万元 同比增长213.64% [2] 技术研发与转型 - 研发投入大幅增长 加速从分销商向半导体IDM企业的战略转型 [2] - 子公司日本英唐微技术拥有6英寸晶圆器件产线及多项专利技术 [3] - 显示驱动芯片(DDIC)和触控显示集成芯片(TDDI)产品线于2024年实现批量交付 后续改进版本正在研发中 [3] MEMS微振镜业务 - 全球MEMS行业2023年市场规模达146亿美元 五年复合增长率7.88% 预计2024年将达156亿美元 [2] - MEMS微振镜具有驱动电压小 FOV宽广 二维扫描 低串扰 高效率低功耗 体积小等特性 [3] - 产品规格覆盖1mm 4mm 8mm直径 4mm及8mm适用于车载激光雷达和机器人 1mm及小尺寸满足消费电子和车载显示需求 [3] - 已向车厂 激光雷达整机厂 科研院校 医疗 投影等多领域客户送样 [3] 车载显示芯片业务 - 显示驱动产品支持仪表盘 后视镜显示屏 中控屏 娱乐显示屏等车载显示屏幕全覆盖 [4] - TDDI产品具备卓越图像显示与领先触控功能 支持十指触控 定制屏幕旋钮 厚手套及潮湿环境精准触控 [4] - 正加速打破境外厂商垄断 与OEM厂商及Tier1供应商建立深入合作 [4][5] - 计划拓展显示驱动技术至手机 笔电等非车载消费电子领域 [5] 市场应用与前景 - MEMS微振镜主要下游市场为消费电子和汽车 新兴赛道包括城市NOA和机器人 [2] - 城市NOA系统中MEMS技术可提升自动驾驶汽车感知能力 机器人领域MEMS传感器赋予智能感知能力 [2] - 公司积极布局机器人 城市NOA等新兴赛道 市场需求有望进一步提升 [3] 战略规划 - 公司聚焦MEMS微振镜与车载显示芯片领域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6] - 通过优化与整合并购完善产业布局 加速向半导体IDM企业转型 [6] - 关注技术 市场 产品战略方向高度契合的潜在机会 [6]
中电港收盘下跌3.30%,滚动市盈率52.79倍,总市值144.61亿元
金融界· 2025-04-18 08:40
公司股价表现 - 4月18日收盘价19.03元,下跌3.30% [1] - 滚动市盈率PE为52.79倍,总市值144.61亿元 [1] - 市净率2.83倍,静态市盈率61.11倍 [2] 行业估值对比 - 贸易行业平均市盈率64.65倍,行业中值42.94倍 [1] - 公司PE在行业中排名第26位 [1] - 行业平均市净率2.68倍,中值2.02倍 [2] 资金流向 - 4月18日主力资金净流出2016.93万元 [1] - 近5日累计净流出25042.97万元 [1] 公司业务概况 - 主营业务包括电子元器件分销、设计链服务、供应链协同配套和产业数据服务 [1] - 主要产品涵盖处理器、存储器、射频与无线连接、模拟器件等 [1] - 连续22年获评"十大中国品牌分销商",本土分销商排名第一 [1] - 2023年全球元器件分销行业排名第六 [1] 财务表现 - 2024年三季报营业收入379.60亿元,同比增长57.65% [1] - 净利润1.49亿元,同比增长33.45% [1] - 销售毛利率2.85% [1] 行业可比公司 - 行业市值中值66.17亿元,平均84.97亿元 [2] - 可比公司包括凯瑞德(PE -7282.89)、天音控股(PE -402.92)、利尔达(PE -56.24)等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