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

搜索文档
A股指数集体低开:创业板指跌0.88%,贵金属、消费电子等板块跌幅居前
凤凰网财经· 2025-09-18 01:39
市场表现 - 三大指数集体低开 沪指跌0.01%报3876.06点 深成指跌0.41%报13161.15点 创业板指跌0.88%报3119.77点[1] - 上证指数成交金额86.26亿元 深证成指成交金额118.10亿元 创业板指成交金额52.03亿元[2] - 北证50指数跌0.15%报1604.96点 成交金额2.05亿元[2] 外盘市场 - 道指涨0.57%报46018.32点 纳指跌0.33%报22261.33点 标普500跌0.10%报6600.35点[3] -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收涨2.85% 百度涨超11% 蔚来涨超6% 拼多多涨4.5%[3] 传媒行业 - 商务部等9部门印发政策鼓励影视IP与知名IP跨界合作 推动消费新业态试点城市建设[4] - 支持文学艺术影视动漫领域精品创作 促进文化场馆活力与数字服务消费[4] - 产业链覆盖IP 影视游戏 现场演出及文化场馆相关公司[4] 白酒行业 - 行业基本面底预计出现在2025年三季度 今年三季度为动销价格及市场信心压力最大阶段[5] - 下半年为白酒上市公司报表业绩压力最大阶段 后续复苏趋势明确[5] - 啤酒行业因低基数效应 预计三季度报表表现保持稳定[5] 水泥行业 - 8月水泥均价271.67元/吨环比下降 磨机开工负荷环比下降 熟料库存由升转降[6] - 9-11月需求呈季节性回暖 反内卷政策加速行业去产能[6] - 供需关系缓和推动水泥价格上调[6] 碘产业链 - 钙钛矿光伏电池1GW组件需碘约10吨 硫化物固态电池1GWh需碘约90吨[7] - 碘供给受海外巨头限制相对刚性 医药面板等传统需求稳定[7] - 重点关注拥有碘回收产能 氢碘酸规模产能及海外碘矿权益的公司[8]
银河证券:季节性旺季来临有望推动水泥价格上调
格隆汇· 2025-09-18 00:38
行业需求状况 - 8月份水泥处于季节性淡季 高温雨水天气影响下游施工导致全国水泥市场需求疲软[1] - 全国水泥磨机开工负荷环比下降[1] - 9-11月需求有望呈现季节性回暖[1] 行业供应状况 - 全国熟料线停窑率较高[1] - 熟料库存由升转降[1] - 行业供应过剩问题仍存[1] 价格表现与展望 - 8月水泥均价271.67元/吨 月环比下降[1] - 反内卷加速行业去产能[1] - 供需有望缓和 对水泥价格起到推动作用[1]
“行业标杆”海螺集团:从模式创新到科技领航
上海证券报· 2025-09-17 19:28
公司行业地位 - 公司产能超3.7亿吨 销量规模排名行业第一[1] - 市场占有率约13% 利润占比接近40%[1] - 水泥主业行业规模、盈利能力和技术水平均位于世界前列[1] 发展历程与改制 - 1996年组建集团并实行国有资产授权经营 同年投入近2亿元整体承债式并购白马山水泥厂[2] - 1997年港股上市融资8.23亿港元 2002年境内上市融资8.2亿元 成为水泥行业首家"A+H"股上市公司[2] - 2003年实施股权多元化改制 形成国有资本51%与员工持股49%的混合所有制结构[2] 成功因素分析 - 天时:抓住中国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和大基建扩张时代机遇[3] - 地利:总部迁至芜湖 地处长江经济带并受益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3] - 人和:集团持股员工达两万多人 企业精神深入人心[3] 行业现状与挑战 - 国内水泥产量从2020年23.95亿吨缩减至2024年18.11亿吨 新增产能显著收缩[4] - 行业面临需求走弱和竞争加剧背景 将迎来重要整合窗口期[4] 发展战略与布局 - 对内走产业链延伸之路 对外坚持国际化发展道路[4] - 在14个国家和地区建有21家实体工厂 海外投资超190亿元[4] - 2023年提出"一基五业"高质量发展新模式 以水泥制造为基础拓展五大新兴领域[4][5] - 旗下海螺资本2024年10月取得私募基金管理人牌照 聚焦新兴产业并购[5] 经营与创新模式 - 率先实现大型设备国产化替代 突破早期90%以上依赖进口局面[6] - 创新"款到发货"销售模式 净现金流居行业绝对优势 现金及等价物余额常年超100亿元 资产负债率仅20%[6] - 独创T型战略经营模式 通过"熟料基地+粉磨站"整合东部市场与沿江资源[6] 科技创新与应用 - 全球首条水泥窑烟气捕集纯化示范线可提取纯度99.99%以上食品级液态二氧化碳[7] - 2020年启动"水泥工业大脑" 2022年建立"云工"工业互联网 实现全域智慧化运营[7] - 2024年4月发布行业首个"AI+大模型" 在5大类40余个子场景实现AI技术应用突破[7]
东吴水泥股权结构重塑:苏州市国资委携港航集团入局 开启产业新纪元
证券日报网· 2025-09-17 13:47
股权变更 - 控股股东Goldview Development Limited向港航香港和汾源资本出售股份 交易完成后港航香港持股28%成为第一大股东 汾源资本持股9%成为重要战略股东 [1] - 接盘方具有深厚国资背景 港航香港系苏州港航集团境外资本运作平台 实控人为苏州市国资委 汾源资本由苏州汾湖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资控股 后者为汾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旗下核心平台 [1] - 公司从民营控股转变为国有资本主导的混合所有制企业 股权结构优化将显著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和资源整合能力 [1] 公司背景 - 作为长三角地区水泥行业标杆企业 深耕建材领域二十余年 业务覆盖水泥制造 新型建材研发及区域供应链服务 [2] - 产能主要布局于江苏 浙江核心城市群 地理位置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高度契合 [2] 战略转型 - 新股东入主后预计将实施全面转型战略 不再局限于传统产业领域 逐步探索智慧仓储 现代物流 低空经济等新兴板块 [3] - 苏州港航集团核心业务覆盖港口运营管理 航运业务 多式联运 综合物流园运营 供应链服务 旗下拥有苏州港 张家港港等多个国家级枢纽港口 [3] - 公司将充分发挥资源与区位优势 打造多元化 前瞻性的产业发展格局 注入新的成长动能 [3]
建材行业2025年半年报综述:寒冬渐退,草芽半显新绿时
华福证券· 2025-09-17 13:01
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维持评级)[7] 核心观点 - 建材行业整体呈现修复态势 盈利能力从底部改善 主要受益于价格触底回升和成本下降[1][15] - 水泥行业利润显著修复 但下游需求尚未好转 玻璃行业持续承压 玻纤板块需求回暖且盈利大幅提升[2][3][17] - 消费建材板块内部分化明显 龙头企业业绩向好 中小企业普遍承压[4][17] - 行业产能周期有望迎来拐点 地产后周期需求修复预期增强 建议关注三条投资主线[5] 建材板块整体表现 - 2025H1建材板块营业收入3055.3亿元 同比下降4.9% 但降幅较去年同期收窄8.14个百分点[1][15] - 归母净利润118.0亿元 同比增长43.7% 增速较去年同期提升104.80个百分点[1][15] - 毛利率19.9% 同比提升2.22个百分点 期间费用率13.9% 同比下降0.09个百分点[21][27] -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178.9亿元 同比多流入93.9亿元 现金流状况改善[29] 水泥板块 - 营业收入1796.0亿元 同比下降5.4% 占建材板块总收入58.8%[2][17] - 归母净利润42.9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903.8% 实现扭亏为盈[2][17] - 毛利率18.6% 同比提升4.29个百分点 期间费用率13.8% 同比上升0.31个百分点[21][27] - 水泥制造企业归母净利润43.9亿元 同比增长1098.5% 水泥制品企业亏损1.1亿元[41] -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126.5亿元 同比多流入61.1亿元[58] 玻璃玻纤板块 - 营业收入531.7亿元 同比增长0.9% 占建材板块总收入17.4%[3][17] - 归母净利润38.2亿元 同比增长13.0%[3][17] - 玻璃制造企业营业收入220.6亿元 同比下降18.1% 归母净利润5.3亿元 同比下降72.7%[3][72] - 玻璃制造毛利率11.7% 同比下降8.09个百分点[74] - 玻纤制造企业营业收入311.0亿元 同比增长20.9% 归母净利润32.9亿元 同比增长127.0%[3][77] - 玻纤制造毛利率23.8% 同比提升5.06个百分点 期间费用率10.8% 同比下降2.9个百分点[78] 装修建材板块 - 营业收入727.6亿元 同比下降7.7% 占建材板块总收入23.8%[4][17] - 归母净利润37.0亿元 同比下降31.1%[4][17] - 毛利率24.0% 同比下降0.81个百分点[21] - 管材板块营业收入79.1亿元 同比下降13.4% 归母净利润0.53亿元 同比下降90.7%[88] - 防水材料板块营业收入179.4亿元 同比下降9.9% 归母净利润6.4亿元 同比下降39.0%[91] - 涂料板块营业收入60.9亿元 同比下降10.55% 归母净利润2.4亿元 同比增长27.96%[99] - 涂料板块毛利率31.0% 同比提升3.18个百分点[104] - 三棵树归母净利润4.4亿元 同比增长107.53% 兔宝宝归母净利润2.7亿元 同比增长9.7%[4][106]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行业格局优异且受益于存量改造的优质白马标的 如伟星新材、北新建材、兔宝宝等[5] - 建议关注受益于B端信用风险缓释且长期α属性明显的超跌标的 如三棵树、东方雨虹、坚朗五金等[5] - 建议关注基本面见底的周期建材龙头 如华新水泥、海螺水泥、中国巨石、旗滨集团等[5]
水泥板块9月17日跌0.28%,海南瑞泽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1.74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17 08:52
板块整体表现 - 水泥板块较上一交易日下跌0.28% [1] - 上证指数上涨0.37%至3876.34点 深证成指上涨1.16%至13215.46点 [1]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1.74亿元 游资资金净流入5024.18万元 散户资金净流入1.24亿元 [2] 个股价格变动 - 西藏天路涨幅1.19%领涨 收盘价13.65元 成交额14.76亿元 [1] - 海螺水泥微涨0.04%至23.54元 成交额5.32亿元 [1] - 海南瑞泽领跌(具体跌幅未披露) 烘脂屋與跌幅2.35%至3.74元 [1][2] - 韩建河山跌1.60%至5.55元 四川金顶跌1.58%至9.98元 [2] 资金流向分布 - 西藏天路获主力净流入7634.34万元(占比5.17%) 游资净流入4157.62万元(占比2.82%) [3] - 塔牌集团主力净流入690.46万元(占比10.72%) 但游资净流出214.22万元 [3] - 天山股份主力净流出308.50万元 游资净流出1479.16万元(占比6.95%) 散户净流入1787.66万元 [3] - 国统股份主力净流出496.69万元(占比8.25%) 散户净流入763.11万元(占比12.68%) [3] 成交活跃度 - 青松建化成交量38.19万手居首 成交额1.76亿元 [2] - 西藏天路成交量107.72万手为板块最高 成交额14.76亿元 [1] - 四方新材成交量1.80万手最低 成交额2490.73万元 [2][3]
苏州国资入主港股上市企业首秀,与东吴水泥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智通财经· 2025-09-17 06:27
公司股权变动 - 东吴水泥控股股东Goldview Development Limited向港航香港和汾源资本出售部分股份 交易完成后港航香港持股28%成为单一最大股东 汾源资本持股9% 蒋学明保留16.89%股权 [1][2] - 港航香港是苏州市港航投资发展集团全资香港附属公司 最终实益拥有人为苏州市国资委 汾源资本为苏州汾湖投资集团全资附属公司 同属苏州国资体系 [2] - 此次交易标志着苏州国资委首次通过香港市场收购成为上市企业控股股东 开创地方国资与境外上市平台深度融合新模式 [2][5] 战略转型准备 - 东吴水泥已完成生物医药板块资产处置 并宣布出售亏损稀土业务 明显为战略转型或新资源注入做准备 [2] - 公司当前水泥业务可能出售 未来将聚焦战略转型或新兴产业资源注入 [2] 转型方向预期 - 业内预计苏州国资入主后可能推动东吴水泥向智慧仓储 现代物流 低空经济等新兴板块战略转型 甚至直接注入相关资产 [3] - 低空经济转型预期最高 因江苏省是全国布局低空经济最积极省份 苏州计划2026年建成全国低空经济示范区 [3][4] - 《苏州市低空经济促进条例》将于2025年10月1日施行 这是全国首部低空经济促进条例 为产业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4] 业务协同基础 - 港航集团已荣获"苏州市首批低空经济领航企业"称号 完成首次水上综合服务无人机试飞 在无人机智慧物流 智慧仓储 港区监测等场景有深入布局 [5] - 港航集团主营业务包括港口运营 航运服务 多式联运 综合物流园区运营及国际贸易服务 与低空经济存在业务协同空间 [5] 市场反应 - 东吴水泥股价自8月以来最大涨幅超160% 开启价值重估行情 反映市场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前景及苏州国资创新资本运作模式的积极预期 [5]
东吴水泥再跌超15% 控股股东大幅减持股份 公司出售稀土业务精简运营
智通财经· 2025-09-17 05:40
股价表现 - 东吴水泥股价再跌超15% 低见4.63港元 较周一高点6.52港元已跌近30% [1] - 截至发稿时跌12.57% 报4.8港元 成交额1347.74万港元 [1] 股权变动 - 控股股东Goldview向苏州市国资委全资香港附属港航香港出售近1.55亿股 代价约2.86亿元人民币 [1] - 同时向汾源资出售4,968万股 代价9180万元人民币 [1] - 交易完成后港航香港成为公司单一最大股东 持股28% [1] - 汾源资本持股9% Goldview持股由53.89%降至16.89% 不再为控股股东 [1] 资产出售 - 东吴水泥拟1000万港元出售东方诚正稀土所有股份 [1] - 出售原因是稀土业务面临挑战 可使集团集中财务资源投入水泥业务 [1] - 通过改善现金流流动性与财务灵活性 精简运营及提升整体财务表现 [1]
港股异动 | 东吴水泥(00695)再跌超15% 控股股东大幅减持股份 公司出售稀土业务精简运营
智通财经网· 2025-09-17 05:39
股价表现 - 东吴水泥股价再跌超15% 低见4.63港元 较周一高点6.52港元已跌近30% [1] - 截至发稿跌12.57% 报4.8港元 成交额1347.74万港元 [1] 股权变动 - 控股股东Goldview向苏州市国资委全资香港附属港航香港出售近1.55亿股 代价约2.86亿元人民币 [1] - 同时向汾源资出售4,968万股 代价9180万元人民币 [1] - 交易完成后港航香港成为公司单一最大股东 持股28% [1] - 汾源资本持股9% Goldview持股由53.89%降至16.89% 不再为控股股东 [1] 资产出售 - 公司拟1000万港元出售东方诚正稀土所有股份 [1] - 出售稀土业务旨在集中财务资源投入水泥业务 改善现金流流动性与财务灵活性 [1] - 通过精简运营提升整体财务表现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