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医药
icon
搜索文档
深入推进文化润疆!南疆(疏附)中医药文化中心揭牌
南方农村报· 2025-09-02 15:34
项目概况 - 南疆(疏附)中医药文化中心在疏附县维吾尔医医院正式揭牌启用 作为疏附县2025年民生实事项目之一[2] - 中心为集展示 教育 体验 科研于一体的中医药文化基地 总建筑面积6500平方米 总投资3900万元 其中援疆资金3600万元[10][11] 功能布局 - 建筑包含地下一层 隔震层及地上五层 一层通过丰富展陈手段系统呈现中医(民族医)药经典理论 药物和独特疗法[11][12] - 其他楼层集中设置针灸推拿科 治未病科 名医工作室 中医文化综合体验区等功能区[12][13] 战略意义 - 该项目是深入推进文化润疆 让中医药服务更好惠及各族群众的关键举措[4] - 中心将促进维吾尔医药与现代医学及其他民族医药融合 提升疗效 并以中医药文化赋能边疆教育和健康事业[19][20] 产业影响 - 疏附县通过中央资金 援疆资金等多渠道支持建成县乡村三级医疗服务网络 中草药种植加工产业已形成并有效带动农民增收[17][18] - 未来将建立健全人才培养体系 推动"产学研用"结合 开发更多优质医药健康产品与服务 做大做强民族医药产业[21][22]
津药达仁堂让中医药瑰宝惠及上海合作组织国家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9-02 07:53
公司国际化战略 - 公司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并深度融入上海合作组织健康合作框架 通过产品创新与国际合作推动中医药国际化[1] - 公司拳头产品速效救心丸于1997年在俄罗斯成功注册为处方药 成为中国首个取得俄罗斯处方药上市许可的中成药[1] - 自2017年起与俄罗斯中医药公司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 大蜜丸系列产品以食品补充剂形式在俄注册 京万红以化妆品形式注册[2] 产品市场拓展 - 速效救心丸在俄罗斯医疗体系获得显著疗效和安全性认可 为中医药进入上合组织国家奠定基础[1] - 大蜜丸系列包括大黄蛰虫丸 牛黄降压丸 跌打丸 蛤蚧定喘丸 大山楂丸 六味地黄丸等产品满足俄罗斯消费者对天然疗法和预防保健的需求[2] - 产品兼具传统中医药特色和现代健康理念 有效扩大中医药在俄罗斯市场的影响力[2] 文化传播与学术合作 - 通过国际展会与学术交流活动向俄罗斯及上合组织国家介绍中医药理论体系和临床应用 增强当地民众了解和信任[2] - 采用以文促医 以医带药模式为中医药国际化提供可持续动力[2] - 未来将推动与上合组织国家开展临床科学研究与技术交流 促进中医药标准互认与国际化进程[2] 未来发展路径 - 致力于实现从产品输出到技术输出 标准输出的跨越 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2] - 秉承传承精华 守正创新精神继续深化与上合组织国家的健康合作[3] - 推动古老中医药智慧在现代国际医疗保健领域焕发新光彩[3]
把脉证据转化最后一公里:中医药如何走进基层医疗?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2 07:43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闫硕 北京报道 近日,由BMJ集团主办,北京中医药大学协办,扬子江药业公益支持的《BMJ循证医学》圆桌会在北京 成功举办。本次圆桌会聚焦"构建传统医学高质量证据框架、创新中西医协同整合机制、中医临床干预 的策略实践"三大主题,旨在推动传统医学循证研究标准化发展,探索中西医协同整合创新医疗 (002173)模式,更通过跨学科、跨国界深度碰撞,为中医药文化创新与传承搭建国际交流平台,为全 球医学研究范式革新注入强劲动能。 针对上述挑战,与会专家提出多项创新性解决方案。刘清泉教授表示:"我们可以探索'循证-临床-信 息'三位一体的转化平台建设,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海量文献进行自动提取与结构化处理,生成面向不 同层级医生的'分层指南'——为专家提供详尽证据链,为基层医生提供简洁操作手册。" 同时,刘清泉教授指出,辨证论治是中医认知疾病的核心,推动传统经验转化为临床实效,需先通过辨 证明确疾病本质与核心治法,再灵活适配药物。他以呼吸道传染病治疗为例:团队以传承千年的中医经 验方为基础,历经7年系统临床研究,纳入1370例患者开展实验,成功将其研发为治疗甲流的中成药; 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又基于" ...
以岭药业荣获“美丽中国”杰出贡献奖
证券之星· 2025-09-02 03:35
公司获奖情况 - 以岭药业荣获观察者网2025ESG典范企业榜单"美丽中国"杰出贡献奖 [1] - 评选汇聚高端制造、绿色能源、数字科技、金融与消费等40余家企业 [1] - 评选标准在广度与深度上全面升级 旨在刻画中国式现代化征程中将ESG理念内化为高质量发展核心动力的企业群像 [1] ESG实践体系 - 公司构建具有中医药行业特色的ESG实践体系 涵盖道地药材生态种植、绿色生产工艺创新、节能减排项目及供应链环境管理 [1] - 在全国七大药材道地产区建立60余个中药材种养殖基地 遍布20多个省区 [1] - 采用国际领先检测技术和高於国家标准的企业内控标准确保药材质量 [1] 社会效益 - 中药材基地促进当地农民增收 被国家工信部评价为"绿化了荒山、富裕了乡亲、促进了旅游、保证了质量" [1] - 企业通过乡村振兴工作将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相互促进 [1][2] 行业影响 - 以岭药业获奖标志中医药企业ESG实践获得高度认可 为行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示范样本 [2] - 中国正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ESG实践之路 企业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2]
专家汇聚上海深挖矿物药现代化研究
中国新闻网· 2025-09-01 11:53
中新网上海9月1日电 (记者 陈静)多位专家1日在沪一致认为,矿物药作为中医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深入推进其现代化研究不仅是丰富和发展中医药理论体系的关键着力点,也是实现矿物药临床精准应用 与转化、服务"健康中国"战略的必然路径。 "第二届矿物药学术研讨会"1日在沪举行,旨在通过构建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推动矿物药的科技创新 与产学研用融合,加速科研成果的转化。本次会议邀请了多位该领域权威专家学者,着重围绕矿物药基 础研究和应用领域面临的关键科学和技术问题展开深入研讨。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磐龙玉自2015年在吉林省磐石市龙岗山脉被发现以来,因其富含锶、硒等多种 人体有益微量元素,逐渐显现出其在矿物药领域的研究潜力。 成立于2019年的上海中医药大学磐龙玉矿物药国际研究院,是中国首个矿物药专业研究机构,致力于开 展各种矿物药资源的药用价值研究和应用转化。该研究院与上海中医药大学科研人员通力合作,研发了 磐龙玉紫草凝胶剂和用于治疗关节疼痛的磐龙玉理疗设备。他们还发现磐龙玉外用具有消炎、助眠等功 效。在本次研讨会上,研究院方面发布了磐龙玉的化学物质组成、新制剂研究、抗炎药理功效和安全性 研究的阶段性成果。相关研 ...
突破“叠加”局限,探索中西医协同融合新机制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1 06:57
中医药国家战略与政策支持 - 中医药传承创新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重点推进的工作[1] - 《"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推动中医药循证研究[1] - 多项政策持续支持中西医协同诊疗实践[1] 中西医协同临床价值与实践进展 - 中医药在防控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重大慢性疾病及应对重大传染性疾病临床研究中取得积极进展[1] - 传统医学与西方医学协同互补成为提升临床诊疗效能的重要路径[1] - 当前存在"表面化融合"痛点:西医诊断+中药辅助简单叠加、缺乏统一疗效评价标准、形式化结合问题[1] 国际临床指南纳入挑战与机遇 - 抗生素耐药性到2050年每年将导致1000万人死亡 超过糖尿病与癌症致死率总和[4] - 中药纳入英国临床指南面临三大核心挑战:欧盟及英国GMP认证缺失、需平衡标准化与个性化、循证医学与经验认知偏差博弈[5] - 英国医患对中药普遍持开放态度 多数受访者认为中药可作为抗生素替代方案[5] 中医药循证研究与国际合作 - 英国团队与北京中医药大学合作完成10项系统综述 证实中草药在感染性疾病管理中积极作用[4] - 急性咳嗽治疗领域33项研究显示中药显著缓解症状 缩短诊疗时间 降低疾病严重程度[5] - 急性咽喉疼痛综述表明中药在成人与儿童患者中均能有效改善症状[5] 中医证据体系与方法学创新 - 中医核心在于个体化、整体化思路调理人体 而非单纯针对病症[7] - 针灸治疗中风后康复能改善吞咽功能、修复神经功能、缓解伴随身心症状[7] - 48份中风指南中35条明确支持针灸用于中风后治疗 但多聚焦康复阶段[8] 中西医结合中国经验与模式 - 中国医疗卫生体系以整合医学、中医、西医为"三驾马车"[11] - 教育层面建立大学层级中西医结合教育体系[11] - 科研层面整合循证医学与现代科学方法推动中医从经验实践向循证实践转型[11] 中西医协同实施路径 - 西医诊断(ICD-10)+中医治疗 如针灸治疗面神经麻痹症[10] - 中西医结合诊疗通过辨证施治实现病症结合[10] - 中医辅助治疗如针灸在卒中康复期应用[10] - 西医特效药+中医个性化药方联合减轻西药副作用[10] 行业发展挑战与突破方向 - 研究方法上中医复杂性加大临床评估难度 需平衡综合性、标准化与个性化[11] - 疗效协同需实现1+1>2而非简单叠加 同时警惕草药与西药相互作用[11] - 资源支持上高质量证据获取存在资金缺口[11] - 实践转化需兼顾文化差异 解决中医科室利润低、执业者资质质量不均、证据转化指南难等问题[11] 未来发展战略与创新方向 - 开展大样本研究进一步验证中药疗效[6] - 探索中药纳入英国医保具体路径[6] - 强化循证沟通以消除认知障碍[6] - 借助基因组学、系统生物学等现代技术挖掘中医辨证生物学基础[9] - 采用定性+定量方法覆盖多领域研究[11] - 重视真实世界研究提升数据质量与偏倚控制能力[13] - 开展卫生经济学研究支撑决策[11]
上合组织天津峰会丨记者手记:中医药“圈粉”上合朋友圈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9-01 05:16
中医药国际化进展 - 中医药在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新闻中心设置理疗点 提供推拿 脉诊和香囊等体验服务 获得外媒记者积极反馈[3] - 上合组织为全球幅员最广 人口最多的综合性区域组织 中医药成为该区域交流合作的重要纽带[5] -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自2014年起与俄罗斯医疗机构合作 吸引俄罗斯 哈萨克斯坦 乌兹别克斯坦等国患者来华治疗[5] 教育与人才培养 - 天津中医药大学与上合组织国家多所高校建立长期合作 联合开展中医药课程与培训项目[5] - 该校现有来自巴基斯坦 哈萨克斯坦等上合组织国家的学历生140人 占留学生总数28%[7] - 蒙古国留学生霍斯额尔德尼2019年入学 毕业后回国开办针灸推拿医院 已治疗上千名患者[7] 产业推广与文化传播 - 津药达仁堂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医师在峰会现场提供专业推拿服务[3] - 中医理疗点同步展示中药材并提供养生茶饮[5][7] - 通过医疗实践与教育合作双轨推进 中医药文化在上合组织国家持续扩大影响力[5][7]
同仁堂科技:以“破圈”姿态掀起品牌年轻化浪潮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9-01 03:49
行业背景与市场趋势 - 2024年我国中医药市场规模达到5102亿元 年轻群体占养生消费群体比例高达83.7% [3] - Z世代通过药膳和中药零食等创新产品带动消费升级 推动市场年轻化增长 [3] 品牌战略转型 - 公司以年轻化表达重构品牌基因 通过破圈姿态推动品牌年轻化变革 [1] - 品牌年轻化传播通过年轻人熟悉的场景和方式构建与中医中药的链接 [6] - 企业从产品供应商转型为健康生活方式倡导者 [15] 品牌推广活动 - 生脉饮亮相FIBA OPEN瑞士全球赛场 通过品牌IP形象人参娃娃和党参娃娃吸引年轻篮球爱好者 [8] - 京制牛黄解毒片联合淄博烧烤节开展快闪活动 实现产品全网700万+精准触达 活动期间销售同比增长301% [11] - 加味逍遥丸打造汉服模特大赛 获得3000万+曝光量 [13] - 联合KEEP发起骑行挑战赛 融入药店问诊服务 社媒平台收获28.8万次曝光 [13] - 在北京同仁堂环球大道店举办古风直播 通过汉服音乐互动形式吸引在线观众 [6] 渠道拓展与用户触达 - 在电商平台结合妇女节520618等重要时点进行立体宣传 [15] - 与京东阿里美团等平台合作 通过直播带货和专家讲解方式引流 [15] - 针对18-25岁群体通过小红书平台进行种草推广 [15] - 开展中医药文化进校园主题活动 已覆盖45所院校及机构 惠及6万余人次 [15] 产品场景化营销 - 针对职场人群发起都市职场健康季 围绕六味地黄丸等产品挖掘熬夜加班等健康需求 [11] - 生脉饮通过运动场景强化活力补益产品功效认知 [8] - 加味逍遥丸深度参与女性健康公益计划 构建健康管理体系 [13]
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巡礼|知嘛健康成为隆福寺文化消费新地标
北京青年报· 2025-09-01 03:29
公司业务与定位 - 同仁堂知嘛健康将传统中医药文化与现代健康理念结合[1] - 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健康服务[1] - 使百年老字号焕发新活力[1] 品牌与区域发展 - 知嘛健康成为北京隆福寺文化消费新地标[1] - 隆福寺街区特色品牌共同强化"聚合时尚、潮流与生活美学新空间"功能[1] - 隆福寺街区承载京城记忆并持续为城市更新注入新动能[1] 历史文化融合 - 门店设计融合隆福寺万善正觉殿天宫藻井元素[1] - 隆福寺具有500余年历史底蕴[1] - 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商业空间实现创新结合[1]
首届“锦医丝路奖”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大学颁发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8-31 09:38
奖项设立背景与目的 - 首届锦医丝路奖颁奖仪式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大学举行 由四川名医海外工作室(南非)与约翰内斯堡大学联合主办 百余人参与活动[1] - 奖项旨在激发中医药学生和从业者学习热情 推动中医药文化在非洲的广泛传播与深入发展[2] - 奖项总奖金达25万兰特 分设传播奖、杏林奖、岐黄奖和岐黄学者四个类别 表彰文化传播、临床服务、教育科研及文化建设领域的突出贡献者与机构[2] 奖项影响力与后续安排 - 评选出十位获奖者 他们在中医药与非洲民众健康之间架起桥梁 取得卓越成就[2] - 获奖者将于年底前往中国成都参加川派中医特色技术国际培训班 系统学习四川中医特色诊疗技术与理论成果[2] 主办机构背景与战略意义 - 四川名医海外工作室(南非)成立于2025年 由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与非洲中医及针灸中心联合设立 响应一带一路倡议[4] - 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始建于1942年 是全国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全国百佳医院及四川省中西医结合旗舰医院[4] - 该奖项标志着中医药在非洲发展进入新阶段 为拓展国际影响力开辟新路径 并为中非卫生健康共同体建设注入新活力[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