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现代化

搜索文档
跟着院士,在科学里漫步(院士讲科普·全国科普月特别报道)
人民日报· 2025-09-26 22:17
中医药行业发展 - 张伯礼院士强调中医药高质量发展需要人才支撑 推动学生打好专业基础[16] - 天津中药植物园占地200余亩 种植华北地区中药植物400余种 成为可见可触的科普实践基地[17] - 虎杖作为清热解毒药材对病毒抑杀作用强 是宣肺败毒方关键成分 具有活血化瘀利湿退黄功效[18] - 金银花需在花未开放时采摘以保持药性 紫苏叶含挥发油可解表散寒 连翘果实具清热解毒功效[18] - 葛根以根入药可解肌退热 杜仲以树皮入药需螺旋切割采收 金荞麦与鱼腥草均有止咳化痰作用[18] - 中医药现代化坚持守正创新 通过明确临床定位药效物质和作用机理提升工艺质量[20] - 速效救心丸丹参滴丸麝香保心丸等常用药通过二次开发提升质量疗效[20] - 创建组分中药理论研发模式和关键技术 构建中药组分库开展创新中药研发[20] - 开发3个中医药大模型用于种植研发诊疗培训和针灸培训 AI整合历史资料辅助新药设计减少试错成本[20] - 回应年轻群体养生热潮 强调健康生活习惯养成 警惕伪中医存在[21] - 建议通过正规中医诊疗机构获取知识 对民间偏方慎重对待 中西医应优势互补互促发展[21] 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 - 浙江大学高端装备研究院与工程机械龙头企业联合研发 通过元器件升级提升工程机械性能[23] - 盾构机被誉为工程机械之王 用于地下空间挖掘和隧道建设 是可移动工厂[23] - 2002年盾构关键技术列入国家863计划 2007年自主研发复合式盾构样机问世[25] - 2008年国产盾构机在天津地铁3号线施工中将地表沉降误差控制在3毫米内 远超30毫米国际标准[25] - 国产盾构机当前占全球市场近七成份额[25] - 突破液压油缸卡脖子技术 2012年生产首批自主设计制造盾构液压油缸[25] - 基础元件突破带动产业链爆发式增长 制造业竞争体现为产业链竞争[26] - 研究院开展跨学科合作 涵盖盾构航空航天3D打印牙根种植体植入式打印膜人形机器人传感技术[27] - 开发蛇形机器人借鉴生物结构 实现高压高湿环境机器换人 已应用于深圳隧道工程[27] - 未来聚焦少人化无人化智能化方向 联合产学研团队持续攻关[27]
鲁南制药集团与天津大学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齐鲁晚报网· 2025-09-17 08:59
会上,明东首先详细介绍了天津大学的发展历史、学术成就以及科研实力并全面回顾了学校与鲁南制药集团已有的科研与人才合作基础。他指出,天津大 学始终坚持医工交叉创新驱动医药事业发展,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致力于医工结合、产教融合,在药学、生命科学、精密仪器等领域拥有雄厚的科研 实力和人才优势。未来,希望双方在联合技术研发、学生实践基地建设、博士后培养、学术交流等方面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合作,共同为推动中医药现 代化和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张贵民在介绍《生命的中医药思考》时,从中医药的理论精髓出发,结合鲁南制药集团在中药现代化、标准化、国际化方面的探索与实践,深入浅出地阐 述了中医药在维护人类健康中的独特价值和未来发展方向。他强调,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对于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极其重要。未来,期待双方进一步拓展在 科研攻关、成果转化和高端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空间,携手开展更多前沿性、突破性的科研项目,培育符合产业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服务于国家 战略需求和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双方代表签署了"鲁南制药-脑机海河发展基金"和"院长教育基金",明东为张贵民颁发天津大学导师聘书。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通讯员曹婷婷徐亲红 9月 ...
片仔癀药业亮相纽约 “出海”提档增速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9-06 12:22
公司国际化战略 - 公司与京东健康合作登陆纽约时报广场加速出海进程[1] - 公司参与2025亚欧商品贸易博览会和第四届中非经贸博览会展示中医药文化[1][2] - 核心产品片仔癀系列连续多年位居中国中成药外贸单项品种出口前列[1] 行业发展现状 - 中医药已传播至全球196个国家和地区[1] - 中国与40多个外国政府及国际组织签订专门中医药合作协议[1] - 中医药纳入中国与16个国家的自由贸易协定[1] 公司业务布局 -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中成药制造和医药流通[1] - 在化妆品 日化 保健食品等领域拓展大健康版图[2] - 上半年推进2个新药立项和18个在研新药及经典名方研发项目[2] 品牌建设举措 - 公司通过跨界合作加速触达Z世代消费群体[2] - 推动传统中医药与现代健康理念 养生文化及美容时尚文化融合[2] - 公司系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中华老字号企业[1]
盘龙药业: 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7 14:13
行业背景与政策环境 - 中医药行业在"健康中国"战略引领下构建传统医学现代化新模式 凭借治未病优势重塑大健康产业格局 在深化医改和推动经济转型等方面展现战略价值 [3] - 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31031万人占总人口22% 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2023万人占总人口15.6% 老龄化趋势为慢病管理市场创造巨大需求 [3] - 国家持续推进中成药集采政策 2025年国家和联盟组织药品集采品种预计达700个 涵盖中成药和中药饮片 促使企业提升产品质量与成本控制能力 [5][7] - 国务院发布《关于提升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从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和强化质量监管等方面部署 直接涉及中成药企业发展 [7] - 药监部门通过多种程序加快创新药上市 包含中药创新药 为中成药企业创新研发提供支持 [7] 公司战略与业务定位 - 公司坚定打造"中华风湿骨伤药物领导品牌 做慢病疼痛管理专家"战略核心 深度耕耘中医药市场 [4] - 构建"精准需求洞察-柔性产品供给-数字服务粘性"创新三角 精准挖掘风湿骨伤和慢病疼痛需求 推出契合患者需求的药品 [4] - 紧抓政策机遇转化为"标准输出+技术卡位"实力 通过"政策解码-创新转化-生态赋能"三位一体发展模式在药品研发和生产标准制定方面持续发力 [6] - 积极探索线上线下融合服务模式 2025年上半年随着互联网医疗政策逐步放开 进一步挖掘与患者的互动和服务深度市场需求 [4] - 开始筹备与国际科研机构合作项目 探索中医药产品国际化路径 拓展发展空间 [6] 财务表现与运营数据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74,023,000.14元 较上年同期增长26.06%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0,135,150.47元 较上年同期增长0.81% [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62,620,899.02元 较上年同期下降43.66% [2] - 总资产2,362,246,494.51元 较上年度末增长3.61% [2] - 基本每股收益0.57元/股 与上年同期持平 [2] 核心产品与研发进展 - 主导品种盘龙七片为全国独家专利医保甲类品种 在骨骼肌肉系统风湿性疾病中成药市场份额达7.73% 位于市场前列 [8] - 盘龙七片已入选八部国家级临床诊疗指南和四个专家共识 被列为推荐用药 拥有近180篇学术论文支持 [8] - 中药配方颗粒上市备案数增至310个 持续扩大产品线 [10] - 中药改良型新药PL-JT004进入CDE临床受理阶段 化学仿制药PL-JT001完成BE试验待报产 [21] - 承担3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和10个产业化应用项目 包括特色中药材生态种植和中药大品种二次开发 [26] 生产质量与技术优势 - 生产基地处于秦岭南麓商洛柞水县盘龙生态产业园 享有"秦药宝库康养之都"美誉 [19] - 荣膺CNAS实验室认可证书(注册号CNAS L23337) 质量管控体系获国际通用标准认证 [21] - 运行ERP、MES、LIMS、QMS系统 实现生产过程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三级跃升 [21] - 采用"以销定产以产促销"生产管理模式 严格执行"三定"原则和"三联"绩效管理 [26] - 新获批"陕西省专家工作站" 获得三秦英才特殊支持计划产业领军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等荣誉 [26] 营销体系与渠道建设 - 构建全域网络纵深布局 产品覆盖5000余家等级医疗机构 30000余家零售药房及20000家基层医疗单元 [24] - 全国30个省级行政区建立650余家商业合作伙伴网络 为多品增销提供渠道支撑 [24] - 坚定拥抱"互联网+医药"趋势 通过官网矩阵和移动应用构建全域数字化触点 [24] - 实施营销团队专业化再造 建立复合型人才梯队 年内人均效能大幅提升 [24] - 医药商业业务与800余家医药工业企业和1200余家医院建立合作 [13] 企业文化与荣誉资质 - 形成"家信学"特色文化体系 家文化凝聚向心力 信文化锚定发展根基 学文化驱动创新引擎 [25] - 荣获"国家级绿色工厂"和"全国文明单位"称号 盘龙生态产业园获"陕西省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 [8] - 盘龙七片入选"家庭常备风湿骨病药"品牌榜单和"秦药优势中成药" 获得"西湖奖·最受药店喜欢明星单品"等荣誉 [8]
王玮带队赴天津考察招商推动产业合作赋能县域发展
齐鲁晚报网· 2025-08-24 11:53
公司业务与技术 - 专注于中医医疗、教学、科研及科普解决方案的科技型企业 [3] - 在中医领域研发人工智能医疗装备 包括技术研发 产品临床应用及市场推广 [3] - 已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18张 知识产权300余项 [3] - 承担国家级项目10余项 省级项目20余项 [3] 行业合作与发展 - 运用现代科技推动中医药现代化发展的创新实践 [3] - 地方政府邀请企业将优质项目和先进技术落地 共同推动中医药产业发展 [6] - 地方政府持续优化政务服务 强化要素保障以支持产业落地 [6]
深入发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
新浪财经· 2025-08-22 03:16
中医药产业发展 - 山东省委书记强调推动中医药现代化与产业化 促进产学研一体化发展[1] - 要求深入发掘中医药宝库精华 研发生产更多好药[1] - 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做强做优特色优势产业[1] 企业研发创新 - 鲁南制药集团设立经方与现代中药融合创新全国重点实验室[1] - 企业开展新药研制及产学研转化工作[1] - 实验室发展历程与企业生产经营情况获得重点关注[1] 文化传承保护 - 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以孙子兵法与孙膑兵法竹简闻名[1] - 强调提升文物保护利用水平 创新展览展示方式[1] - 加强宣传推广 积极推进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1]
天士力亮相西普会:以学术为擎 构建心血管健康防护网
环球老虎财经· 2025-08-21 09:39
公司战略与行业活动 - 华润三九董事长邱华伟系统阐述大健康产业战略布局 [2] - 天士力与华润三九、昆药集团形成三维互补矩阵:华润三九聚焦CHC业务 天士力以处方药创新驱动 昆药集团深耕三七产业链与银发健康产业 [10] - 天士力通过"滴一下 丸起来"主题小院等生活化场景实现学术营销与工商联动 [14] 产品荣誉与研发实力 - 复方丹参滴丸荣膺"心脏病治疗用药榜"领军品牌 穿心莲内酯滴丸摘得"清热解毒药榜"桂冠 [6] - 复方丹参滴丸通过多中心临床研究验证 滴丸剂型实现药物快速释放与生物利用度提升 [6] - 穿心莲内酯滴丸采用现代萃取技术突破传统工艺局限 [6] 心血管防治项目 - 针对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年增5% 早期干预率不足30%的现状启动"心动守护"公益项目 [8] - 构建三维防护体系:江河守护线(重庆/武汉地标) 城市烟火线(成都/广州市井空间) 代谢活力线(深圳/杭州互联网企业区) [8] - 项目将专业医学知识转化为大众易懂的生活智慧 如用"河流清淤"类比丹参改善微循环机理 [8] 学术创新与慢病管理 - 复方丹参滴丸双适应症实现中医药现代化在慢病管理中的突破性应用 [3][17] - 以循证医学为核心构建全产业链质量控制体系 [6] - 推动心血管疾病防治从治疗端向预防端延伸 提供可复制解决方案 [17] 行业合作与品牌建设 - 天士力与华润三九高层共同出席西普会启动仪式及"心动守护"项目启动 [2][3][4] - 通过地域美食文化融合(粤式早茶控糖食谱/川味小吃健康改良)实现心血管保护与烟火气共生 [8] - 针对互联网企业加班族推出"血管减压包" 内含护心茶饮与减压手环等实用物品 [8]
西普金奖荣耀加冕,麝香保心丸的传承与创新之路
搜狐网· 2025-08-21 04:27
行业会议与荣誉 - 第十八届健康产业国际生态大会西普会在海南博鳌举行 主题为快蜕变 穿越新周期——增长元动力重构与产业生态进化 探讨健康产业从单点创新到全面蜕变的跨越 [1] - 上海和黄药业旗下产品上药牌麝香保心丸荣获2025健康中国品牌榜西普金奖 为行业最高荣誉 [1][10] 产品研发与科学基础 - 麝香保心丸源于宋代苏合香丸 经现代优化后组方包含人工麝香 人参提取物 人工牛黄 肉桂 苏合香 蟾酥 冰片 [3] - 代谢组学研究证实其药效物质清楚 作用机理明确 可扩张冠状动脉 保护血管内皮 抑制血管壁炎症 促进治疗性血管新生 [3] - 产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临床安全有效 质量稳定可控 是我国现代中成药代表 [3] 循证医学研究体系 - 麝香保心丸搭建中药方剂现代研究体系 通过MUST系列研究构建符合国际规范的多维度证据体系 [3] - MUST研究为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IV试验 覆盖97家医院2673例稳定型冠心病患者 [4] - 研究显示联合常规西药可显著改善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评分 降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4] 特定人群疗效分析 - MUST-D亚组针对合并糖尿病患者 MACE发生率降低45.8% 次要终点事件降低32.3% [5] - 对血糖控制不佳患者 MACE发生率降低45.5% 次要终点事件降低63.6% [5] - MUST-F亚组显示女性患者24个月时MACE发生率仅0.5% 较安慰剂组2.6%显著下降 [7] - MUST-W亚组发现体重<65kg患者MACE发生率降低75.4% 体重≥65kg患者需个性化剂量调整 [8] 非典型冠心病研究 - LESS研究针对心绞痛伴非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患者 覆盖11个中心236例患者 [9] - 治疗12周后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评分显著优于安慰剂 心绞痛发作频率降低 硝酸甘油使用减少 [9] 药物经济学价值 - MUST-E研究证实联合治疗方案长期成本更低 健康产出更高 具有药物经济学优势 [6] 安全性与国际影响 - 所有研究显示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安慰剂相当 不引起出血 对肝肾功能影响小 [5][8][9] - 研究成果提升全球知名度 为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树立典范 [3][9][10] - 未来将开展DEEP研究 MUST-Ⅱ研究等 提供更多安全有效个性化治疗方案 [9]
李强在北京调研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时强调 加大高质量科技供给和政策支持 着力推动生物医药产业提质升级
证监会发布· 2025-08-21 02:32
行业政策导向 - 加大高质量科技供给和政策支持 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 推动生物医药产业提质升级[2] - 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技术攻关 发挥政府和市场作用 凝聚创新合力[3] - 强化产品研发 审评审批 管理使用等政策衔接 优化药品集采和谈判议价机制[4] 科技创新重点 - 锚定国际前沿 重点围绕新靶点 新化合物 新作用机理开展协同科研攻关[2] - 运用人工智能全面赋能药物研发 临床试验 诊断治疗 生产流通等环节[3] - 深化中医药基础理论 诊疗规律 作用机理研究 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4] 企业发展支持 - 大力培育优质企业 在人才 融资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鼓励深化国际合作[2] - 提供一站式研发解决方案 推动医工结合 产学研融通 促进科创成果落地[3] - 及时发现临床价值高 转化潜力大的创新药项目 推动医疗机构配备使用[2] 产业生态建设 - 建设共享研发平台 根据医药企业成长规律特点提供全周期服务[3] - 优化平台建设运营模式 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3] - 多培养生命科学领域高端人才 夯实产业发展根基[2]
李强:着力推动生物医药产业提质升级
新华社· 2025-08-20 23:41
生物医药产业政策支持 - 加大高质量科技供给和政策支持,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推动生物医药产业提质升级 [1] - 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发挥政府和市场两方面作用,凝聚创新合力 [2] - 优化药品集采和谈判议价机制,加大高水平创新药应用指导力度 [2] 生物医药产业创新方向 - 重点围绕新靶点、新化合物、新作用机理等开展科研攻关,多产出重大原创性成果 [1] - 注重运用人工智能全面赋能产业发展,提高药物研发、临床试验、诊断治疗、生产流通等环节智能化水平 [2] - 依靠创新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深化中医药基础理论、诊疗规律、作用机理的研究阐释 [2] 企业支持与发展 - 大力培育优质企业,在人才、融资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鼓励企业深化国际合作 [1] - 根据医药企业成长规律特点,做好软硬件配套支持,强化全方位全链条全周期服务 [2] - 推动医工结合、产学研融通,促进更多科创成果落地应用 [2] 市场前景与需求 - 我国健康产业市场空间巨大,创新药发展前景广阔 [1] - 及时发现临床价值高、转化潜力大的创新药项目,加强跟踪服务,推动医疗机构配备使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