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产学研融合
icon
搜索文档
科技破解产业瓶颈,院企共育黄精“芯片”——泰山黄精良种升级工程项目签约启动
齐鲁晚报网· 2025-09-28 09:13
2025年9月28日,山东泰尚黄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此次合 作立足国家中医药振兴与农业现代化发展大局,旨在通过产学研深度融合,共同推动黄精产业迈向标准 化、科技化、高端化的新台阶,为乡村振兴与健康中国战略注入强劲动能。 签约仪式上,双方重点启动了两大核心项目:一是"博士工作站"正式揭牌,将汇聚顶尖科研人才,聚焦 黄精产业核心技术攻关;二是共同推动黄精育种育苗及快速培育项目落地,项目从源头保障黄精品质与 供应稳定,致力于突破种源"卡脖子"技术,培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效优质新品种。 此次合作不仅为企业注入了核心科技竞争力,更从产业源头构建了高质量发展的基石。通过建立标准、 创新种源、智慧育苗,将极大提升山东省乃至全国黄精产业的标准化水平和抗风险能力,推动道地药材 从"种得好"向"育得好"根本性转变。项目将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黄精产业样板,带动区域黄精产业结 构优化升级,促进农民增收,是科技兴农、产业富民的生动实践,为保障国家中药材战略安全贡献独特 的"山东智慧"与"黄精力量"。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郭健 通讯员 李子安 ...
写在天津大学建校130周年之际:百卅学府 向新而行
中国青年报· 2025-09-27 22:33
核心观点 - 天津大学通过聚焦国家战略需求、推动学科交叉与产教融合 在神经重症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化工催化、脑机接口、合成生物学等领域取得全球领先突破 并系统性培养具备"实事求是"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复合型创新人才 以支撑国家科技自立自强和制造业高端化发展[1][9][12] 学科建设与科研突破 - 神经重症医学与生物医学工程交叉领域青年领军者刘秀云回国后开设5门新课 推动学科建设[1] - 化工学科位列ESI全球前万分之一 王静康院士研发青霉素结晶新工艺打破国际垄断 范晓彬团队推动新能源化工催化技术刷新世界纪录[3] - 精密仪器团队自主研制大空间精密数字化测量设备 解决国家重大装备制造需求 孵化易思维科技公司提供机器视觉解决方案[6][7] - 合成生物学团队加入全球Sc2.0计划 成立全国首个合成生物学学院 团队平均年龄27-28岁[10][11] - 水利工程智能建设团队在金沙江研发无人大坝智慧建设方案 青年教授王佳俊年驻工地200余天[8] 人才培养机制创新 - 推出U35计划 32岁青年学者获聘正教授并承担国家重大基金课题[8] - 职称评定增设"科研为主型(科技成果转化类)" 鼓励解决产业问题的教师发展[5] - 开设全国首个脑机接口专业方向 培养医工交叉复合型人才[12] - 实施"新工科领军工程" 瞄准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11个国家战略急需领域超常规培养人才[12] - 合成生物学课程本科生参与顶尖期刊研究 形成全新本硕博培养路径[11] 产学研融合实践 - 化工学院团队常年深入企业车间 以"产业需求就是科研课题"为使命[3] - 青年教授王跃飞将AI技术用于蛋白质结构设计 创办企业获600万元天使投资[4][5] - 新工科教育强调产教融合 要求学生经历从0到N的完整研发过程并熟悉真实生产线[12] - 精密仪器学科师生持续深入产线现场研制工业测量仪器 形成"从实验室到产业"的传承体系[6]
四十载博士后制度上海实践 九层之台赋能“无限可能” 集结科研生力军 成为创新强引擎
解放日报· 2025-09-24 02:04
记者与老中青三代博士后聊了聊。透过他们的个体记忆,回望这些年上海博士后工作走过的发展历 程。 一马当先开新路 1983年,身在上海的李政道先生用静安宾馆的便笺纸,给邓小平同志写了一封信,详细提出在中国 建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建议。1985年,中国博士后制度正式确立。同年,上海在全国率先实施。 对于复旦大学集成电路和微纳电子创新学院老教授洪志良来说,40年前的那段往事还历历在目。 记者 周程祎 对话是在乐队富有节奏感的鼓点声中开始的。"您是哪个方向的?""巧了,我也是搞交叉的……"没 过多久,两个人已经转移到场外热聊。在他们周围,还有三三两两的身影,以及流动着的一串串专业术 语。 这不是一个普通的社交场合,而是上海市人才工作局举办的"博士后创客养成计划——创新之夜"活 动。在灯光和音乐环绕中,来自上海各大高校、科研院所的博士后们济济一堂,创新思维自由碰撞,跨 界合作也就自然而然地发生了。 今年是中国博士后制度实施40周年。上海是中国博士后制度的首批实践地,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40年来,全市累计培养博士后3万余人,涌现出院士、国家级和省部级人才计划入选者近2000人, 获国家科技奖近百项、省部级科技奖近千 ...
92名“科技副总”期满考核!泰安产学研融合结硕果:建平台71个,引人才145人
齐鲁晚报网· 2025-09-22 09:15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郭健 9月22日,泰安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市科技局党组书记、一级调研员李卫国介绍第三届"百名专家泰安行"暨科技合作对接交流活动相关情况, 市科技局相关负责同志回答记者提问。 2024年选聘的"科技副总"到期后,按照《泰安市高校高层次人才挂任"科技副总"考核评价办法》,认真组织完成了92名"科技副总"的期满考核工作,推荐 山东大学刘国良等10人为2024年度泰安市优秀"科技副总"。 总的来看,一年来,全市"科技副总"实施科技合作项目106项,帮助解决技术难题254个,助力企业建立市级以上科研平台71个、引进高层次人才145人, 带动企业投入研发经费4.12亿元,取得显著成效。其中,考核为优秀的"科技副总"在帮助解决技术创新难题、推进产学研合作、搭建人才引进交流平台、 帮助企业理顺发展方向等方面,发挥了示范带头、模范引领作用,效果尤为显著。 下一步,"科技副总"选聘工作将继续坚持人才引领、产才融合,进一步优化管理评价方式,借助泰安市"百名专家泰安行百家企业进院所"行动,积极从市 内外高校、科研院所聘请专家教授到企业担任"科技副总",推进科技成果在泰安落地转化。 问:去年以来,泰安市开展了 ...
同济科技:绿色科技驱动综合服务转型 聚焦房地产去化、碳中和布局、产学研融合及战略升级
全景网· 2025-09-19 10:19
房地产业务现状与规划 - 目前有2个在售房地产项目 青浦同济蟠龙里项目基本销售完毕且预计2025年底交房 青浦同悦湾璟庭项目销售推进中 [1] - 公司将保质量 保安全 保交付 做好控成本 抓去化工作 [1] - 未来房地产业务发展方向将根据市场趋势 公司战略及资金情况确定 [1] 绿色建筑与碳中和布局 - 参与同济大学长三角可持续发展研究院二期项目建设和运维 促进绿色建筑 智能建造 绿色低碳智慧园区技术服务的实践推广 [2] - 开发超低能耗建筑项目 包括已基本售罄的同济蟠龙里项目和杨浦区定海社区B3-1地块商品住宅示范项目 采用特殊技术方案及节能材料实现建筑能耗大幅降低 [2] - 旗下天佑咨询研发碳智慧管理系统 集碳数据采集 储存 分析计算为一体 已应用于长三角可持续发展研究院二期项目和中国一冶集团智能建造项目 [2] - 天佑咨询连续第二年发布《交通运输行业上市公司ESG评级报告》为交通业绿色转型提供数据支撑 [2] 产学研合作进展 - 围绕"区校科技成果应用战略平台"定位 把握区校企合作优势 实施"基金+基地+研究院+产业联盟"战略主线 [3] - 投资设立同杨孵化基金 围绕同济大学优势学科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和高质量孵化器 探索"孵投联动"服务模式 [3] - 通过破产重整收购三门路项目 将建设同济科技未来中心 作为"自主智能未来产业科技园"重要载体 聚焦智能建造 智能交通等未来产业 [3] - 加强与同济大学相关院系对接 形成产教融合协同机制 联合开展技术研发 咨询管理服务 [3] - 牵头成立"城乡建设与发展绿色低碳产业联盟"汇聚120余家会员单位 通过平台搭建和活动举办提升产业链影响力 [3] 公司发展战略 - 董事会明确发展战略为构建以"双碳"为引领 以科技创新为核心 以数字化 智能化为支撑的发展新格局 [4] - 致力于成为城乡建设与发展领域价值提升综合服务企业 [4] - 董事会将持续审视战略方向 动态优化资源配置 严格管控底线风险 高效履行监督职责 [4]
江苏丰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与清华大学签署《技术开发合同书》的自愿性信息披露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9-18 20:25
合作概况 - 公司与清华大学签署技术开发合同 合作开发钠离子电池电解液及固态锂离子电池用电解质项目[3] - 合作领域包括高端精细化工新材料和电子化工新材料的研发、小试及中试[3] - 通过校企资源互补推动开发成果落地 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3] 合作方信息 - 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张强教授团队负责开发 该团队长期从事能源化学与能源材料研究[4] - 清华大学开办资金为184,219万元 具备多学科研究生培养和科研能力[4] - 合作方与公司不存在关联关系[5] 合同内容 - 合同包含技术指标、验收方式、分期付款及保密义务等具体约定[7] - 采用产学研深度融合模式 结合科研资源与产业优势[7] - 合同签署无需提交董事会和股东会审议[2] 战略影响 - 项目符合公司长期发展战略 有助于提升市场竞争力[7] - 本年度财务状况不会受重大影响 未来业绩取决于项目实施进展[7] - 合作聚焦新能源电池材料领域 属于精细化工新材料技术升级[3][7]
丰山集团与清华大学达成合作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9-18 12:41
战略合作 - 丰山集团与清华大学化学工程与低碳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达成合作意向 在高端精细化工新材料和电子化工新材料领域开展研发、小试及中试合作 [1] - 双方签署《技术开发合同书》 合作开发钠离子电池电解液及固态锂离子电池用电解质项目技术 [1] - 合作通过校企联合模式整合清华大学科研资源与公司产业优势 推动研发成果落地并提升核心竞争力 [1] 财务影响 - 本次合同签署不会对公司本年度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构成重大影响 [1] - 未来年度经营业绩影响将取决于双方后续项目实施进展情况 [1]
杨元庆向上海交大捐赠教育基金迎10周年,助力计算机学科人才培养与科研创新
IPO早知道· 2025-09-18 03:38
基金设立与运营模式 - 国内高校首个众筹教育基金于2015年5月由杨元庆及1985届计算机系校友共同捐赠成立 包括"杨元庆教育基金"和"计算机85基金" [5] - 基金由杨元庆个人捐资1000万元设立"杨元庆教育基金"的收益、1985届计算机系校友年度捐赠及社会捐赠构成 采用国际先进的理事会管理模式 [6] - 基金下设"优秀学生奖学金"和"优秀青年教师奖"(2021年更名为"孙永强青年学者奖") 分别奖励优秀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及支持青年教师 [5] 基金运营成果 - 截至2025年9月基金累计奖励优秀学生136人次 资助青年教师11人 总发放金额达630.4万元 [9] - 所有11位获资助青年教师均获批国家级人才计划 首届获奖者吴帆已成长为计算机学院常务副院长 [11][13] - 基金形成可持续支持体系 成为校友与母校的联结桥梁 为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筑牢根基 [11] 捐赠背景与扩展 - 杨元庆捐赠动机包括回报母校培育之恩 助力计算机科学人才建设 汇聚更多校友力量 [14] - 除2015年捐赠外 2021年杨元庆另捐资1亿元建设全国高校算力最强的科学计算中心 [15] - 捐赠理念传承自校友王安早年捐赠的电脑 强调"饮水思源"情怀与众筹捐赠模式 [15] 产学研合作与AI发展 - 联想集团与上海交大于2021年签署战略协议 成立智能设备联合实验室和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 [22] - 合作成果包括成功研制高亮不锈镁材料并实现商业应用 获2023年中国计算机学会技术发明一等奖 [22] - AI发展存在两个方向:大模型技术突破与行业应用落地 中国在AI应用领域潜力巨大 [19] - 混合式人工智能是实现AI普惠的最佳路径 包括"一体多端"的个人智能与企业智能双胞胎 [20] - 联想正致力于混合式智能技术的基础研究 积极推动与母校的产学研合作 [21]
鲁南制药集团与天津大学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齐鲁晚报网· 2025-09-17 08:59
会上,明东首先详细介绍了天津大学的发展历史、学术成就以及科研实力并全面回顾了学校与鲁南制药集团已有的科研与人才合作基础。他指出,天津大 学始终坚持医工交叉创新驱动医药事业发展,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致力于医工结合、产教融合,在药学、生命科学、精密仪器等领域拥有雄厚的科研 实力和人才优势。未来,希望双方在联合技术研发、学生实践基地建设、博士后培养、学术交流等方面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合作,共同为推动中医药现 代化和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张贵民在介绍《生命的中医药思考》时,从中医药的理论精髓出发,结合鲁南制药集团在中药现代化、标准化、国际化方面的探索与实践,深入浅出地阐 述了中医药在维护人类健康中的独特价值和未来发展方向。他强调,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对于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极其重要。未来,期待双方进一步拓展在 科研攻关、成果转化和高端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空间,携手开展更多前沿性、突破性的科研项目,培育符合产业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服务于国家 战略需求和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双方代表签署了"鲁南制药-脑机海河发展基金"和"院长教育基金",明东为张贵民颁发天津大学导师聘书。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通讯员曹婷婷徐亲红 9月 ...
浙江大学2025年度大商所“百校万才”工程教学项目正式启动
期货日报网· 2025-09-17 06:12
9月16日,由大连商品交易所(以下简称"大商所")倾力支持、浙商期货有限公司携手物产中大期货有 限公司共同主办的2025年度"百校万才"工程教学项目在浙江大学正式启动。该项目作为大商所"企业风 险管理计划"的重要一环,旨在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为高校学子提供期货与衍生品领域的系统教育, 培育服务实体经济的新生力量。浙江大学作为顶尖合作院校,为项目提供了坚实的学术平台。 开班仪式由浙江大学经济学院系主任朱燕建主持仪式。大连商品交易所市场发展部总监助理曹丹、市场 发展部高级经理艾克白尔·阿布拉,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张小茜,浙商期货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徐文 杰,物产中大期货有限公司期货研究院院长吕洁,以及物产中大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交易管理部责任人高 泉都等领导嘉宾出席。 本次教学项目基于大商所2025年"百校万才"工程通知精神,面向浙江大学经济、数学金融等相关专业本 科生开设。课程体系由浙商期货协同物产中大期货联合设计,覆盖期货基础知识、期权交易策略、期现 业务、风险管理及企业应用等模块。此外,项目还计划开展产业调研、投保专项活动和学子交流,强化 产学研联动。 该项目的启动,既是浙商期货打造行业人才培育的标杆平台,也为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