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藿香正气口服液

搜索文档
太极集团:目前太极藿香正气口服液在各环节的库存已趋于合理
财经网· 2025-09-02 13:20
业务发展策略 - 加快中药资源产业化发展 优化布局全链贯通 聚焦中药材大品种经营 黄连和黄芪销量大幅增长[1] - 推进连翘 大黄 苍术 丹参 甘草5个品种GAP基地建设 其中连翘已通过GAP符合性延伸检查[1] - 着力源头管控 提升中药材加工与供应能力 加大战略储备 全面推进战略储备加运营模式[1] - 聚焦4加1重点领域 包括消化代谢用药 呼吸抗生素用药 心脑血管用药 麻精抗肿瘤用药和大健康产品[2] - 以治疗性大众中西普药为基础性产品线 组成治疗领域广泛的产品群[2] 产品与营销 - 上半年医药工业收入下降44.03% 主要因太极藿香正气口服液消化库存导致 目前各环节库存已趋于合理[1] - 下半年将持续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 建强工业营销体系 强化品牌协同全面赋能 打造核心品牌矩阵[1] - 着力一终端开发和上量 全力做好二终端分销 动销和纯销 加快三终端网络建设[1] - 加大培育适合渠道销售的新产品 满足特色诊所需求 整合升级四终端 完善线上产品矩阵[1] - 推动O2O及内容电商销售突破 精细运营五终端 多渠道做好团购及海外销售推广[1] 研发创新 - 上半年获授权专利14项 仿制药生产申报受理件3件 一致性评价生产申报受理件5件[2] - 持续深化研发-市场-销售铁三角机制 强化学术与市场转化 深度参与产品管线建设[2] - 下半年将重塑科研组织体系建设和制度体系建设 完善科技创新管理体系[2] - 加快大品种二次开发 BD引进及新药创新 深化产学研医融合及科创平台建设[2] 数字化建设 - 启动一个AI数字化太极建设 形成AI应用场景建设蓝图及分阶段推进计划[3] - 加快推进全链数字化转型升级 持续推进数据运营及数字治理等工作[3] - 通过数字化赋能营销提升销量 赋能生产降低成本 赋能科研创新模式 赋能管理提质增效[3] 公司治理 - 实际控制人承诺通过资产置换 资产出售 设立合资企业 变更主营业务 资产注入 委托管理等方式解决同业竞争问题[3]
太极集团(600129):调整持续影响 回购体现信心
新浪财经· 2025-08-28 00:26
核心财务表现 - 公司1H25收入56.6亿元,同比下降27.6%,归母净利润1.4亿元,同比下降71.9%,扣非净利润1.2亿元,同比下降74.5% [1] - 2Q25收入28.3亿元,同比下降21.6%,归母净利润0.6亿元,同比下降74.1%,扣非净利润0.4亿元,同比下降84.4% [1] - 1H25毛利率27.7%,同比下降19.0个百分点,净利率2.5%,同比下降3.9个百分点 [4] - 2Q25经营性净现金流2.8亿元,同比改善(2Q24为-1.9亿元) [4] 医药工业板块表现 - 医药工业板块1H25收入28.4亿元,同比下降44.0% [2] - 一线产品消化及代谢用药收入8.6亿元,同比下降45.8%,毛利率41.9%,下降17.8个百分点,主因太极藿香正气口服液销售额下降 [2] - 呼吸系统用药收入8.7亿元,同比下降44.7%,毛利率45.1%,下降20.0个百分点,主因急支糖浆、鼻窦炎口服液、散列通等销售额减少 [2] - 二线产品中神经系统用药收入同比下降8.7%,大健康产品收入同比增长23.2%,心脑血管用药收入同比增长33.9%,抗感染药物收入同比增长77.7%,抗肿瘤及免疫调节药收入同比增长61.8% [2] 费用与资产结构 - 1H25销售费用率14.0%,同比下降17.7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6.1%,同比上升1.8个百分点,研发费用率2.4%,同比上升0.9个百分点 [4] - 应收账款1H25为28.5亿元(1H24为27.7亿元),存货1H25为22.4亿元(1H24为30.9亿元) [4] 战略举措与未来发展 - 公司推动工业组织进化模式转型与终端下沉,优化营销架构与考核,推动核心品种进入指南教材,开展临床再评价与国际研究 [3] - 公司聚焦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与工业营销体系建设,深化循证医学研究、产品二次开发、降费增效,加强"4+1"管线精准谋划 [3] - 公司拟回购股份金额不低于0.8亿元,不超过1.2亿元,用于减少注册资本,回购价格上限28.03元/股 [4]
净利下滑、银行账户被冻结,太极集团接连“卖房”难挽业绩颓势
新京报· 2025-08-26 11:01
公司财务与法律状况 - 公司及子公司西南药业部分银行账户被冻结 冻结金额合计6292.12万元 涉及10个账户[1][2] - 账户冻结主要源于两起药品销售合同纠纷 其中4292.12万元涉及西藏慧业医药 2000万元涉及杭州悦明医药[2] - 冻结金额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1.73% 占货币资金的7.75%[4] 税务问题与业绩调整 - 子公司西南药业需补缴所得税8000万元 导致公司调整2024年业绩预告[1][3] - 四家子公司合计补缴税款及滞纳金7140.90万元 预提税款及滞纳金合计2.32亿元[3] - 2024年净利润同比降幅从80.98%调整至96.76%[3] 资产处置与资金运作 - 公司近期两度出售闲置房产 重庆渝北区房产挂牌价2584.98万元 成都成华区房产挂牌价3913.60万元 合计挂牌价超6400万元[1][4] - 出售房产目的为整合资源 降低运营成本 聚焦主业并盘活闲置资产[4] 经营业绩表现 - 2024年上半年营收56.58亿元 同比下降27.63% 净利润1.39亿元 同比下降71.94%[5] - 2024年全年净利润2665.27万元 同比下降96.76% 创近十年最低水平(除亏损年份外)[5] - 业绩下滑主因包括政策影响 产品社会库存消化 胃肠感冒类及抗感染类药品销量下降[1][5] 业务板块表现 - 医药工业收入同比下降44.03% 医药商业下降9.87% 大健康及国际业务下降64.15%[5] - 仅中药材资源板块营收实现0.55%增长[5] - 明星产品藿香正气口服液2024年产销量分别为0.96亿盒和1.05亿盒 较2023年2.31亿盒产量和1.91亿盒销量显著下滑[7] 公司治理与发展战略 - 公司实控人于2020年10月由涪陵区国资委变更为国药集团[6][7] - 国药集团承诺2025年10月前解决同业竞争问题 公司"十四五"规划提出2025年实现500亿元收入目标[7] - 公司坚持中药为本战略 聚焦太极藿香正气口服液 急支糖浆 通天口服液等优势品种[7]
太极集团(600129):库存消化业绩承压,回购彰显发展信心
国金证券· 2025-08-22 02:59
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基于25-27年EPS预测分别为0.81/1.04/1.30元 现价对应PE分别为29/22/18倍 [5] 核心业绩表现 - 1H25收入56.6亿元 同比-27.6% 归母净利润1.39亿元 同比-71.9% 扣非归母净利润1.20亿元 同比-74.5% [2] - 2Q25单季度收入28.3亿元 同比-21.6% 归母净利润0.64亿元 同比-74.1% 扣非归母净利润0.39亿元 同比-84.4% [2] - 医药工业收入28.4亿元 同比-44.0% 医药商业收入33.7亿元 同比-9.9% [3] - 消化及代谢用药收入8.6亿元 同比-45.8% 呼吸系统用药收入8.7亿元 同比-44.7% 抗感染药物收入1.5亿元 同比-77.7% [3] 经营策略与财务优化 - 销售费用率13.99% 同比大幅下降17.67个百分点 主要因营销组织架构优化和薪酬考核调整 [3] - 医药工业毛利率42.44% 同比-20.46个百分点 但随库存消化和终端动销强化 未来盈利能力具备修复空间 [3] - 拟回购股份0.8-1.2亿元 全部用于注销并减少注册资本 彰显发展信心 [4] 财务预测调整 - 下调25年收入预测至105.2亿元(原150.97亿元) 26年下调至116.5亿元(原166.41亿元) 新增27年预测127.2亿元 [5] - 下调25年归母净利润至4.52亿元(原8.48亿元) 26年下调至5.82亿元(原10.07亿元) 新增27年预测7.25亿元 [5] - 预计25-27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15.06%/10.76%/9.16% 归母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1595.55%/28.76%/24.56% [10] 估值与回报指标 - 25-27年预测ROE分别为11.46%/12.85%/13.80% 呈现持续改善趋势 [10] - 每股经营现金流预计从25年0.64元提升至27年2.74元 现金流状况显著优化 [10] - 资产负债率预计从25年72.09%降至27年64.37% 资本结构逐步改善 [11]
太极集团: 太极集团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1 13:14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6.58亿元,同比下降27.63%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9亿元,同比下降71.94% [2] - 基本每股收益0.25元/股,同比下降71.91% [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15亿元,上年同期为-3.57亿元 [2]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28.4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6.26% [29] 业务板块表现 - 医药工业销售收入28.42亿元,同比下降44.03% [12] - 医药商业销售收入33.72亿元,同比下降9.87% [12] - 中药材资源板块销售收入4.93亿元,同比增长0.55% [12] - 大健康及国际业务销售收入0.95亿元,同比下降64.15% [12] 产品研发与创新 - 拥有中西药批文1241个,全国独家生产批文88个,获国家专利336项 [4] - 聚焦"4+1"重点领域:消化代谢用药、呼吸抗生素用药、心脑血管用药、麻精抗肿瘤用药和大健康产品 [4][26] - 报告期内获授权专利14项,仿制药生产申报受理3件,一致性评价生产申报受理5件 [15] - 经典名方华盖颗粒获澳门上市批件,为澳门药监局批准的首个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 [15] 营销与市场拓展 - 优化营销组织架构,加快销售模式转型 [13] - 6个核心品种进入3项诊疗指南和1项专家共识 [13] - 新增三级医院超400家,二级医院超1100家 [13] - 新开发诊所3.9万家,打造样板诊所1729家 [13] - 新启动12个品种首次注册,5个品种续注册 [13] 行业环境与政策影响 - 规模以上医药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1.23万亿元,同比下降1.2% [9] - 利润总额1767亿元,同比下降2.8% [9] - 受医保控费与集采降价影响,中成药产量连续两年回落 [11] - 行业呈现"量减质增"的结构优化特征 [11] 生产与供应链管理 - 涪陵制药厂年产口服液30亿支,糖浆剂1亿瓶,是国内产量最大的植物药提取基地 [21] - 新增一级供应商15家,第十批国采品种配送权18个 [16] - 推进连翘、大黄等5个品种GAP基地建设,连翘已通过GAP符合性延伸检查 [17] - 完成3个产地加工厂仓库建设,静态库存能力达1.3万吨 [17] 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制造 - 启动"一个AI数字化太极"建设,筛选确认20余个落地场景 [19] - 稳步推进APS系统、运输管理系统、SRM系统等项目 [19] - 涪陵制药厂为重庆市灯塔工厂种子企业 [21] - 产业大脑项目完成药材基地共享服务等方案设计 [18] 公司治理与合规 - 报告期内多名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离任 [35] - 增补于宗斌、姜修昌等5人为新任董事 [35] - 修订《公司章程》《股东会议事规则》等内部管理制度 [34] - 在万得WIND ESG评级中获评A级 [34]
太极集团: 太极集团关于公司2025年半年度主要经营数据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21 13:13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主营业务收入同比下降27.61%至55.96亿元,毛利率下降19.21个百分点至27.55% [1][2] - 医药工业收入大幅下降44.03%至28.42亿元,毛利率下降20.46个百分点至42.44% [1] - 所有主要治疗领域药品收入均出现显著下滑,其中抗感染药物收入降幅最大达77.74% [1] - 全国各地区收入普遍下降,华东地区降幅最大达46.85% [1][2] 分行业经营表现 - 医药工业收入28.42亿元同比下降44.03%,成本18.84亿元下降13.17%,毛利率42.44%下降20.46个百分点 [1] - 医药商业收入37.41亿元下降9.87%,成本34.13亿元下降9.54%,毛利率8.45%下降0.33个百分点 [1] - 中药材资源收入4.90亿元微增0.55%,成本4.47亿元增长0.74%,毛利率8.51%下降0.18个百分点 [1] - 大健康及国际业务收入2.65亿元下降64.15%,成本2.41亿元下降63.87%,毛利率8.47%下降0.71个百分点 [1] - 服务业及其他收入189.81万元下降63.95%,成本94.03万元下降75.72%,毛利率66.63%上升16.17个百分点 [1] 工业产品治疗领域表现 - 呼吸系统用药收入8.71亿元下降44.69%,成本4.78亿元下降13.15%,毛利率45.07%下降19.95个百分点,主要因急支糖浆、鼻窦炎口服液等销售额减少 [1] - 消化及代谢用药收入8.59亿元下降45.83%,成本4.99亿元下降21.97%,毛利率41.88%下降17.77个百分点,主要因藿香正气口服液销售额下降 [1] - 神经系统用药收入3.24亿元下降8.72%,成本0.97亿元下降31.38%,毛利率70.08%上升9.13个百分点 [1] - 大健康产品收入2.72亿元下降23.17%,成本1.86亿元下降5.38%,毛利率31.75%下降18.50个百分点 [1] - 心脑血管用药收入2.15亿元下降33.91%,成本1.01亿元下降24.64%,毛利率52.91%下降22.12个百分点,主要因苏合香丸、通天口服液销售额减少 [1] - 抗感染药物收入0.15亿元下降77.74%,成本1.44亿元下降48.16%,毛利率5.43%下降53.96个百分点,主要因益保世灵销售额减少 [1] - 抗肿瘤及免疫调节药收入0.05亿元下降61.75%,成本0.30亿元下降26.14%,毛利率44.21%下降38.87个百分点,主要因小金片销售额减少 [1] 地区经营表现 - 西南地区收入37.97亿元下降8.58%,成本30.10亿元增长13.01%,毛利率20.73%下降15.14个百分点 [1][2] - 华东地区收入8.71亿元下降46.85%,成本5.14亿元下降22.06%,毛利率40.94%下降18.79个百分点 [1][2] - 华南地区收入2.85亿元下降56.80%,成本1.76亿元下降34.33%,毛利率38.09%下降21.19个百分点 [2] - 华北地区收入2.41亿元下降57.66%,成本1.04亿元下降49.75%,毛利率56.99%下降6.77个百分点 [2] - 华中地区收入1.93亿元下降47.85%,成本1.21亿元下降27.39%,毛利率37.22%下降17.69个百分点 [2] - 西北地区收入1.11亿元下降45.33%,成本0.69亿元下降19.23%,毛利率38.00%下降20.04个百分点 [2] - 东北地区收入0.93亿元下降27.12%,成本0.57亿元下降4.98%,毛利率38.49%下降14.34个百分点 [2] - 境外地区收入369.30万元下降34.18%,成本186.01万元下降48.92%,毛利率49.63%上升14.53个百分点 [2]
太极集团(600129) - 太极集团关于公司2025年半年度主要经营数据的公告
2025-08-21 13:01
业绩总结 - 2025年上半年主营业务收入559,588.74万元,同比减27.61%[1][5][7] - 2025年上半年主营业务成本405,416.86万元,同比减1.48%[1] - 2025年上半年综合毛利率27.55%,同比降19.21个百分点[1][7] - 医药工业2025年上半年主营业务收入284,234.75万元,同比减44.03%[1] - 呼吸系统用药2025年上半年营收87,061.35万元,同比减44.69%[3][4] - 消化及代谢用药2025年上半年营收85,863.18万元,同比减45.83%[4][5] - 西南地区2025年上半年主营业务收入379,714.39万元,同比减8.58%[7] - 华东地区2025年上半年主营业务收入87,061.98万元,同比减46.85%[7] - 华南地区2025年上半年主营业务收入28,509.92万元,同比减56.80%[7] - 华北地区2025年上半年主营业务收入24,147.85万元,同比减57.66%[7]
太极藿香正气口服液新品在京东健康全网首发 出行防暑更便捷
中金在线· 2025-07-18 08:40
产品发布与创新 - 国药太极旗下经典防暑药品太极藿香正气口服液新品于7月18日在京东健康全网独家首发,全新更新包装以更贴近现代消费者需求的形式亮相 [1] - 新品采用软袋便携装设计,专为城市白领、儿童等不同人群需求打造,相比经典玻璃瓶装更便于携带且服用方便,无需吸管、开袋即饮,极大提升用户体验 [1] - 太极藿香正气口服液作为中国传统医药经典方剂,市场规模多年来稳居防暑祛湿药类首位 [1] 战略合作与市场拓展 - 京东健康与国药太极在过去两年间实现京东自营GMV复合增长率超70% [3] - 双方于2024年8月宣布深化战略合作,确立未来三年合作目标超10亿 [3] - 京东健康将联手国药太极发挥供应链能力、医疗服务优势与全渠道营销资源,针对新品展开科普教育与产品推广 [4] 企业战略与行业影响 - 太极集团致力于传承和发展中医药文化,探索传统中药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新路径 [4] - 此次新品首发不仅是对传统产品的创新升级,更是对未来健康管理方式的积极探索 [4] - 京东健康将继续携手国药太极等企业推动中医药产业化、现代化、国际化,让传统中医药在数字化时代焕发新生 [4]
太极集团(600129):25Q1业绩环比改善 科技创新与营销变革齐发力
新浪财经· 2025-04-29 02:24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123.86亿元,同比下降20.72%,归母净利润0.27亿元,同比下降96.76%,扣非归母净利润0.39亿元,同比下降95.02% [1] - 2024年Q4单季度营业收入19.52亿元,同比下降43.25%,归母净利润亏损5.18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亏损4.62亿元 [1] - 2025年Q1营业收入28.28亿元,同比下降32.79%,归母净利润0.75亿元,同比下降69.80%,扣非归母净利润0.80亿元,同比下降63.16%,环比有所改善 [1] 业务板块表现 - 2025年Q1医药工业板块营收14.67亿元,同比下降45.52%,环比增长72.57%,其中神经系统用药营收1.80亿元,同比增长14.52% [2] - 呼吸系统用药、消化及代谢用药、大健康产品、心脑血管用药、抗肿瘤及免疫调节药营收分别为5.13、3.50、1.45、1.08、0.28亿元,同比承压但环比改善,环比增幅分别为78.48%、238.14%、5.99%、44.70%、134.41% [2] - 医药商业板块营收16.18亿元,同比下降15.31%,中药材资源板块营收1.87亿元,同比下降24.10% [2] 研发与创新 - 2024年在研项目61项,包括中药19项(含创新中药6项)、化药18项(含创新药1项)、生物药3项、大健康产品4项、一致性评价17项 [3] - 7个品种10个规格通过一致性评价,取得药品注册标准10件,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获得生产批件 [3] - 完成涪陵和重庆两大科创中心建设,2024年引进博士2名、硕士31名、全职博士后3人 [2] 营销与品牌建设 - 2024年13个品种进入10项用药指南、19项专家共识、11项用药/防治方案,重点产品获得28项推荐证据 [3] - 太极藿香正气口服液进入CINV相关指南,达成4个医学项目合作 [3] - 创新品牌宣传方式,包括跨界传播藿香小可乐、打造"太极藿小香"IP、亮相伦敦时装周等 [4] - 构建全媒体宣传矩阵,与人民网、央视、国医大师等合作强化品牌影响力 [4]
太极集团(600129):业绩短期承压 营销变革有望释放新活力
新浪财经· 2025-04-09 10:41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营收123.86亿元,同比下滑20.72% [1] - 归母净利润0.27亿元,同比下滑96.76% [1] - 扣非归母净利润0.39亿元,同比下滑95.02% [1] - 单Q4营收19.52亿元,同比下滑43.25% [1] - 单Q4归母净利润-5.18亿元,同比转亏 [1] - 单Q4扣非归母净利润-4.62亿元,同比转亏 [1] 业务分析 - 医药工业销售收入70.38亿元,同比下降32.25% [2] - 呼吸系统用药收入21.64亿元,同比下降18.11% [2] - 消化及代谢用药收入18.73亿元,同比下降35% [2] - 抗感染药物收入9.64亿元,同比下降48.43% [2] - 神经系统用药收入6.14亿元,同比下降31.65% [2] - 大健康产品收入6.05亿元,同比下降28.77% [2] - 心脑血管用药收入5.05亿元,同比下降34.12% [2] - 抗肿瘤及免疫调节药收入2.05亿元,同比下降16.49% [2] 营销与组织变革 - 品牌营销年轻化,以藿香小可乐为宣传点开展"跨界传播" [3] - 主品太极藿香正气口服液、急支糖浆亮相伦敦时装周 [3] - 全媒体矩阵宣传覆盖官媒、学术、新媒体、O2O等渠道 [3] - 撤销原营管中心,成立市场中心和销售中心 [3] - 整合普药产品群和新零售部 [3] - 本部职能部门精简至16个 [3] - 加大干部轮岗交流调整力度 [3] 未来展望 - 预计2025年营收136.63亿元,同比增速10.31% [4] - 预计2026年营收150.47亿元,同比增速10.13% [4] - 预计2027年营收166.27亿元,同比增速10.50% [4]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5.97亿元,同比增速2138.21% [4] - 预计2026年归母净利润7.32亿元,同比增速22.76% [4] - 预计2027年归母净利润8.61亿元,同比增速17.55% [4] - 预计2025-2027年EPS分别为1.07/1.32/1.55元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