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TP估值法

搜索文档
仙琚制药(002332):国内制剂集采+原料药降价拖累业绩
华泰证券· 2025-08-27 11:43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维持"买入"评级 目标价14.02元人民币[1] - 基于SOTP估值法 公司合理市值为138.71亿元[5][11] - 当前股价11.50元人民币(截至8月26日) 市值113.76亿元[7] 财务表现分析 - 1H25营收18.69亿元(yoy-12.6%) 归母净利3.08亿元(yoy-9.3%) 扣非净利2.67亿元(yoy-19.5%)[1] - 2Q25营收8.61亿元(yoy-21.7%) 归母净利1.64亿元(yoy-12.9%) 扣非净利1.23亿元(yoy-34.2%)[1] - 下调25-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5.75/6.29/7.52亿元(分别下调10.7/15.6/15.2%)[5] - 25年预期营收39.58亿元(yoy-1.06%) 26年预期营收44.84亿元(yoy+13.28%)[10] 业务板块表现 - 原料药板块1H25收入7.3亿元(yoy-20%) 其中自营原料药收入4.23亿元(yoy-13.6%) 意大利子公司收入3.05亿元(yoy+2.7%)[2] - 制剂板块1H25收入11.27亿元(yoy-7.2%) 预期24年实现10%+收入增速[3] - 妇科制剂1H25收入2.07亿元(yoy-11%) 麻醉科制剂收入0.6亿元(同比持平) 呼吸科制剂收入4.46亿元(yoy+13%)[3] - 仙曜贸易公司1H25收入178万元(yoy-98%)[2] 研发管线进展 - 妇科管线:庚酸炔诺酮(独家 长效避孕 峰值~15亿元) 屈螺酮炔雌醇(II)(首仿 短效避孕 峰值5-10亿) 戊酸雌二醇(首仿 峰值5-10亿) 地屈孕酮 黄体酮凝胶[4] - 麻醉肌松管线:1类新药奥美克松钠(峰值20+亿元) 2类新药CZ1S(术后镇痛 临床3期) 2类新药CZ006(术后镇痛 临床1期)[4] - 呼吸管线:2类新药CZ4D(肺曲霉菌病 临床1期)[4] 估值方法与同业比较 - 原料药业务给予25年17x PE(前值13x) 对应市值25.01亿元[11] - 仿制药业务给予25年21x PE(前值19x) 对应市值89.95亿元[11] - 创新药业务采用DCF估值(WACC=8.5% 永续增长率-2%) 对应市值23.75亿元[11] - 原料药可比公司平均25年PE为17x 仿制药可比公司平均25年PE为19x[12]
低估值、高成长、稳分红:TCL电子(1070.HK)的“三重收益”投资逻辑
格隆汇· 2025-08-27 09:59
核心观点 - TCL电子2025年上半年业绩表现亮眼,收入同比增长20.4%至547.8亿港元,经调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62.0%至10.6亿港元,经营质量全面提升,费用率优化至11.5%,现金储备同比增长30.4%至114.4亿港元,净额资本负债比率保持0% [1] - 行业从"慢行业"向创新活跃、技术密集、利润潜力提升的"好生意"转型,Mini LED技术推动换机潮,渗透率快速提升,竞争格局优化,面板价格波动减弱,盈利稳定性增强 [1][2][3] - TCL电子作为行业龙头,在显示技术、产品创新、渠道布局和多元化业务方面具备优势,Mini LED电视出货量同比激增176.1%,市占率全球第一,互联网和创新业务高速增长,带来估值重估潜力 [4][5][6][15][16] - 公司通过业绩激励计划锁定增长目标,2025年经调整归母净利润目标为同比增长45%至23.2亿港元,EPS预计达1.04港元,同时估值处于历史低位,仅10倍PE,远低于17倍历史中枢,且分红政策稳定,支付率达42.33%,提供多重收益来源 [7][11][13][14] 行业趋势 - Mini LED电视渗透率快速提升,2025年Q2线上渗透率达34%,较2024年Q4提升近5个百分点,带动行业客单价提升和回暖 [2] - 竞争格局优化,巨头间价格战收敛,行业利润率回升,面板价格波动减弱,因韩国厂商退出大尺寸LCD市场,产能向国内头部厂商集中,下游终端厂商成本控制能力增强 [2][3] - 消费者需求转向智能化、多元化应用场景和沉浸式体验,推动智能化大屏需求增长,供给侧Mini LED技术成本下降,毛利率增厚,形成"技术降本-需求放量-规模降本"正循环 [2] 公司业绩与运营 - 2025年上半年显示业务收入334.1亿港元,同比增长10.9%,其中大尺寸显示收入283.5亿港元,同比增长9.4%,全球电视出货量1,346万台,同比增长7.6%,稳居全球前二 [4] - Mini LED电视出货量137万台,同比激增176.1%,市占率全球第一,互联网业务收入14.6亿港元,同比增长20.3%,毛利率提升至54.4%,海外互联网业务同比增长46.3% [4][15] - 创新业务收入198.8亿港元,同比增长42.4%,光伏业务收入111.4亿港元,同比飙升111.3%,毛利率稳定在10%,采用轻资产模式,欧洲市场落地实现出海突破 [16] - 费用率优化至11.5%,现金储备114.4亿港元,同比增长30.4%,净额资本负债比率0%,经营质量全面提升 [1] 产品与技术 - TCL电子引领Mini LED技术创新,旗舰机型采用"蝶翼华曜屏"、"万象分区"等核心技术,提升画质对比度和低反射率,2025年推出行业首创第四代液晶电视,实现100%全面屏 [5] - "TCL+雷鸟"双品牌战略覆盖家庭沉浸观影和电竞等新应用场景,吸引多元化消费群体,实现销量和品牌心智双重锁定 [5] 渠道与市场 - 全球分为六大区域,采用本地化人才和文化融合策略,北美市场提升Best Buy、Costco等中高端渠道占比,欧洲市场实行"一国一策",进入德国MediaMarkt和英国Currys渠道 [6] - 欧洲品牌电视出货量同比增长13.3%,法国、波兰零售量稳居前二,西班牙、瑞典位列前三,新兴市场出货量同比增长17.9%,65吋以上产品出货量大增45.8%,菲律宾、澳大利亚、沙特居首位,巴西、泰国稳居前二 [6] 增长与估值 - 2025年业绩激励目标为经调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5%/75%/100%(2025年/2026年/2027年),2025年目标净利润23.2亿港元,EPS预计1.04港元(2024年EPS为0.72港元) [7] - 当前估值约10倍PE(2025年EPS),显著低于17倍历史中枢,处于近三年估值8.84%分位,具备估值修复空间 [11] - 累计分红23次,平均分红支付率42.33%,累计现金分红53.97亿港元,累计归母净利润127.52亿港元,提供稳定现金流回报 [13][14] - SOTP估值法显示公司价值被低估,互联网和创新业务具备高成长、高估值属性,传统硬件估值逻辑可能发生"跳轨" [15][16] 市场反应 - 业绩公布后股价持续飙涨,超出市场预期,验证"行业结构升级+公司份额提升+盈利弹性释放"逻辑 [1] - 获13家头部券商覆盖,全部为正面评级,中信证券给出"买入"评级,目标价13.00港元,较最新收盘价有显著上行空间 [10]
好未来(TAL):主业维持高增,季度利润超预期
华泰证券· 2025-08-01 01:5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4][5][1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好未来1QFY26业绩收入5.75亿美元同比+38.8%,non - GAAP经营和归母净利润超彭博预期,宣布未来12个月内最多回购6亿美元普通股,虽暑期增速或承压但业务稳健增长且强化股东回报,维持“买入”评级 [1][5] 各部分总结 Q1业绩情况 - Q1学习服务收入约4.05亿美元,培优/网校业务收入同比+46%/50%(RMB口径),内容解决方案收入1.52亿美元(同比+47%RMB),学习机收入约1.20亿美元(同比+68%RMB) [2] - Q1整体毛利率同比+3.2pp至54.9%,超出彭博一致预期约3.5pp,由线下教学点爬坡及网校收入占比提升带动,学习机保持高投入 [2] 暑期业务预测 - Q1递延收入同比增长约50.8%但环比降速,预计Q2学习服务收入同比增速环比降至25%左右(RMB口径) [3] - 预计与5月新发布学习机和“618”购物节相关营销投入部分确认在Q2,Q2销售费用率同比提升约1.6pp至31% [3] - 预计Q2暑期公司总收入同比+22%(RMB),non - GAAP OPM为8.57%,同比-1.85pp [3] 盈利预测及估值 - 下调FY26/27/28收入假设至28.34/34.59/40.75亿美元(较前次-6%/-7%/-7%),预计FY26/27/28 Non - GAAP归母净利润为2.20/3.73/5.44亿美元(较前次-3%/+12%/+21%) [4][9] - 采用SOTP估值法基于FY26估值,给予学习服务25x FY26E P/E,内容解决方案30x FY26E P/E,目标价13.89美元,维持“买入” [4][11] 经营预测指标 |会计年度|营业收入(百万美元)|营业收入增速|归母净利润(百万美元)|归母净利润增速|调整后归母净利润(百万美元)|调整后归母净利润增速| | ---- | ---- | ---- | ---- | ---- | ---- | ---- | |2025|2,250|50.98%|84.59|NA|149.53|75.25%| |2026E|2,834|25.93%|177.22|109.51%|220.28|47.31%| |2027E|3,459|22.07%|329.64|86.00%|372.70|69.20%| |2028E|4,075|17.79%|500.80|51.92%|543.85|45.92%| [8] 资产负债表相关 - 展现2024 - 2028E存货、应收账款和票据、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等资产项目和应付账款、短期借款等负债项目情况 [20] - 呈现2024 - 2028E营业收入、毛利润、净利润等业绩指标及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估值指标变化 [20]
瑞银:三星医疗_ 寻找价值;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瑞银· 2025-07-01 00:4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三星医疗,给予买入评级,目标价为30.00元 [1][4][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市场对中国智能电表需求过于悲观,2026年起需求或进入新一轮上行期;海外智能电表市场增长,中国企业将受益;配电设备业务有望推动长期盈利增长;医疗服务业务利润率有扩张潜力;公司当前股价对应PE低于历史平均,预计估值向历史均值修复 [12][13][1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背景 - 宁波三星医疗电气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进入计量行业,2001年进入配电设备领域,2015年进入医疗服务行业,在海外多地建有工厂 [60][70] 行业展望 - 预计2025年国内电网投资增长10%,2025 - 28年CAGR为6%;海外电网上行周期持续 [61] 各业务板块分析 智能电表业务 - 国内智能电表需求受更换周期和技术升级周期推动,2025年启动新周期,2026年起需求或上行;海外市场普及率低,中国企业将受益,预计2025年公司智能电表收入下降10%,2026 - 27年每年增速15 - 20% [13][16][22] 配电设备业务 - 2024年配电设备业务收入超智能电表成最大收入来源,预计2024 - 27年收入CAGR为38%,得益于国内客户群和产品供应扩大及海外积极拓展 [23][28] 医疗服务业务 - 约20%收入来自康复医院,医改政策使患者流入康复医院,公司平均病床使用率低于全国平均,若使用率提升,毛利率有望扩大至35 - 40% [31] 毛利率和派息 - 预计公司电力设备业务毛利率保持33%左右,2025 - 29年综合毛利率33 - 34%;公司净现金状况健康,2025 - 27年派息率不低于45%,2025 - 26E股息率5 - 6% [38] 什么已反映在股价中 - 年初至今公司股价下跌25%,跑输沪深300指数,市场对国内电表需求担忧过度,预计2026年需求好转,海外配电变压器订单推动盈利增长,公司周期性减弱,估值将向历史均值修复 [45] 估值 - 采用SOTP估值法得出目标价,电力设备业务基于11.5x 1年期动态PE估值,医疗服务业务基于18x估值,目标价隐含12.4x 2026E PE,对照2024 - 27E EPS CAGR为23% [4][46] 乐观/悲观情景分析 - 乐观情景目标价35.00元,假设2024 - 27年电力设备收入CAGR加速至28%,综合毛利率升至34%;基准情景目标价30.00元,预计电力设备收入CAGR为26%,医疗服务收入为12%,综合毛利率33%;悲观情景目标价17.00元,假设电力设备收入CAGR放缓至21%,毛利率与基准情景相似 [52][53][54] 预测回报率 - 预测股价涨幅35.4%,预测股息收益率4.6%,预测股票回报率40.1%,市场回报率假设6.7%,预测超额回报率33.3% [69]
小米集团-W(01810):IoT/汽车业务毛利率超预期
华泰证券· 2025-05-29 10:1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71.2港币 [1][5][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小米1Q25收入同比增长47%至1113亿元,调整后营业利润同比增长114%至99.6亿元,IoT和汽车业务毛利率出色,手机ASP创新高,高端化推进 [1] - 发布玄戒O1/T1芯片,看好自研芯片驱动高端市场份额提升,基于SOTP估值法维持目标价 [1][4][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亮点总结 - IoT业务:1Q25收入同比+58.7%达323亿元,毛利率25.2%,因大家电收入扩大和低利润率产品占比下降,上调全年毛利率预测1.5pct到23.8%,看好国内外持续增长 [2] - 汽车业务:Q1 SU7系列交付75,869辆,创新业务分部经营亏损5亿元,毛利率23.2%,高于预测2.4pct,首辆SUV YU7或7月上市,关注消费者反馈 [3] - 手机业务:年初以来大盘偏弱,公司指引全年出货量近1.8亿,1Q25 ASP为1211元,创历史新高,同比+5.8%,毛利率12.4%,看好自研芯片扩大高端市场份额 [4] 盈利预测 |会计年度|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人民币百万)|270,970|365,906|495,074|605,814|727,778|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人民币百万)|19,274|27,314|40,987|51,321|63,249| |EPS(人民币,最新摊薄)|0.76|1.09|1.63|2.04|2.52| |ROE(%)|12.53|15.49|20.11|21.45|22.20| |PE(倍)|54.66|43.77|29.17|23.30|18.90| |PB(倍)|6.42|6.33|5.46|4.60|3.85| |EV EBITDA(倍)|48.61|44.86|26.34|21.06|16.16|[7] 估值方法 - 基于SOTP估值法,目标价对应41倍2025年目标PE [5][17] - 维持现有业务25倍2025年预测PE,对应每股44.9港币,高于可比公司均值,因家电等IoT业务增速快和AI时代生态价值 [19] - 维持汽车业务2.5倍2027年预测PS,对应每股26.3港币,高于可比公司均值,因工厂建设顺利、产能释放和“人 - 车 - 家”战略助力 [19]
索尼 (6758 JP):关税影响可控,游戏业务指引超预期
华泰证券· 2025-05-22 01:3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 4,400 日元 [1][5][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FY3/25 全年营收 JPY12,957.1bn,同比微降 0.5%,营业利润同比增长 16.4% 至 JPY1,407.2bn,高于公司指引;4Q 营收 JPY2630.2bn,同比 -24.4%,营业利润为 JPY203.6bn,同比 -11.2% [1] - 展望 2025 年,游戏、半导体业务或成业绩主要驱动力,FY3/26 游戏业务营业利润指引超预期;关税对营业利润影响约 8%,影响可控;金融部门分拆预计 10 月完成,业务将聚焦创意娱乐愿景 [1] 各部分总结 业绩展望 - 展望 FY3/26,若不考虑关税,不包括金融业务的收入/营业利润同比 -3%/+8% 至 117,000/13,800 亿日元,游戏和半导体业务或成业绩主要驱动力 [2] - 游戏领域,一方游戏有望驱动营业利润增长,业务营业利润指引超彭博一致预期;半导体领域,看好出货量增长和传感器尺寸扩大带来的产品组合改善 [2] 关税影响 - 若考虑关税,营业利润或减少 1000 亿日元至 JPY1,280bn,关税影响占比约 8%,三个板块各占 1/3;实际影响或更有限,公司可通过多元化生产地和提升美国库存减少影响 [3] 金融部门分拆 - 公司计划分拆金融部门,超 80% 股份以实物股息分给股东,公司继续持有不到 20% 股份;9 月确定价格,10 月分发股份并上市;暂不考虑分拆半导体部门 [4] 盈利预测与估值 - 考虑关税影响,下调 FY3/26 - FY3/27 归母净利润 11%/2%,预计 FY3/26 - FY3/28 归母净利润 10,743/12,630/13,690 亿日元 [5][15] - 采用 SOTP 估值法,目标价 JPY4,400,对应 25.2 倍 FY3/26E PE [5][15] - 各业务板块估值:G&NS 给予估值溢价至 32.3x;Music 给予估值溢价至 26.0x;Pictures 给予估值溢价至 19.0x;I&SS 给予估值溢价至 20.0x;ET&S 给予估值折价至 12.0x [16][17] 财务指标 - 2024 - 2028E 营业收入分别为 13,020,768、12,957,064、12,001,373、12,737,909、12,976,106 百万日元,同比分别为 12.83%、-0.49%、-7.38%、6.14%、1.87% [7][22][24] -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970,573、1,141,600、1,074,341、1,262,985、1,369,038 百万日元,同比分别为 -3.45%、17.62%、-5.89%、17.56%、8.40% [7][22][24] - 其他指标如 EPS、ROE、PE、PB、EV EBITDA 等也有相应预测 [7][23][24]
金斯瑞生物科技(01548):利润端扭亏为盈且有望持续
华泰证券· 2025-03-15 15:0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19.59港币 [5][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2024年年报显示持续经营业务收入增长,归母净利润扭亏为盈,看好持续扭亏盈利 [1] - 各持续经营业务有不同表现,生命科学及合成生物学收入增长,CDMO有回暖迹象 [2] - 预计2025年集团持续盈利,各业务有相应增长预期 [3] - 传奇生物脱表带来大额一次性收益,CARVYKTI后续催化充足 [4] 各部分总结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年持续经营业务收入5.94亿美元(+6.1%vov),归母净利润30亿美元(2023年亏损0.95亿美元),持续经营业务亏损约1.74亿美元(2023年利润1.63亿美元),经调整净利润0.60亿美元(+2.9%yoy) [1] - 生命科学2024年收入/经调整经营利润同比增加10.2/15.5%至4.55/0.90亿美元;CDMO 2024年收入同比减少13.2%至0.95亿美元,经调整经营亏损同比扩大46.1%至0.43亿美元;合成生物学收入同比增加24.6%至0.54亿美元,经调整经营利润约为210万美元、同比持平 [2] - 预计2025年生命科学收入增长10 - 15%,经调整毛利率持平;CDMO FFS收入增长15 - 20%(不含礼新分成),H1确认礼新对外授权首付款5.88亿美元的40%;合成生物学收入增长20 - 25%(人民币计价),经调整毛利率提升至约45% [3] 传奇生物相关情况 - 10M24起解除传奇生物并表,确认约32.32亿美元收益,年初至解除合并日录得细胞治疗分部亏损2.03亿美元,解除合并日至年底录得应占联营公司亏损0.38亿美元 [4] - CARVYKTI 2024年销售额9.63亿美元(+92.7%yoy),2024年传奇生物分别自强生/诺华收到授权相关收入7510/2790万美元 [4]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测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6/2.64/5.01亿美元(2026/27年+50/90%yoy,2025/26年前值1.46/5.96亿美元),对应EPS为0.08/0.12/0.24美元 [5] - 给予公司SOTP市值420.59亿港币(持续经营业务210.34亿港币 + 联营公司损益210.25亿港币),对应目标价19.59港币(前值23.95港币) [5] 盈利预测调整依据 - 传奇生物出表,调整公司整体营收、毛利润、期间费用预测 [13][15] - 2025年有望确认礼新分成 [13][15] 估值方法 - 持续经营业务估值采用PS法,预计2025 - 27E年金斯瑞合并报表营收分别为9.13/7.68/8.53亿美元,给予2025E PS 3.98x,对应估值210.34亿港币 [14] - 联营公司损益估值参考传奇生物,截至2025年3月13日,传奇生物市值70.23亿美元,给予纳斯达克 - H股折价20%,金斯瑞细胞治疗板块公允价值为210.25亿港币 [17] 财务指标情况 - 2023 - 2027E年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EPS、ROE、PE、PB、EV EBITDA等指标有相应变化 [7] - 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各项目在2023 - 2027E年有不同表现 [23][24] - 业绩指标如增长率、盈利能力比率、偿债能力、营运能力、每股指标等在2023 - 2027E年有相应数据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