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汽车

搜索文档
车企高层为何陆续拜会任正非?任总关于安全的这句话,震动全行业
搜狐财经· 2025-09-27 07:04
杨青表示,东风汽车正积极推动新能源、智能化跃迁,将与华为持续深化战略协同,共同面对产业变革与市场挑战。 而任正非则强调了一句话:汽车行业的根本是要把车造好,车的最高级别就是安全。 东风汽车董事长杨青赴深圳,与任正非、徐直军等华为高层会谈,双方围绕强化战略互信、深化战略合作、推进企业治理与运营机制创新等议题进行了深入 交流。 在东风后来的说明中,提及两家公司在"行业竞争态势"和"企业机制创新"等方面交换了意见。 这句话确实是直指现在行业问题的根源,汽车不是手机,汽车在路上跑关乎自己和别人的生命安全,由不得从业人员不重视。 安全是大事,不是小事。 华为成功的奥秘说穿了就是其核心价值观,"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华为长期投入研发也是为了能够持续为客户服务。 企业的根本就是产品,磨好豆腐就是把产品打磨好,给客户更好的体验。华为无论通信设备还是手机等产品,其理念都是一脉相承的。 对于汽车而言,现在竞争激烈,各个品牌都在各出奇招,竞争堪称到了白热化的程度。有的拼速度,有的拼颜色,有的拼装修……五花八门,乱七八糟。 这时候任总强调"安全",确实是振聋发聩。毕竟人是坐在车皮里的,道路上不管是自己还是别人,其实都面临风险 ...
何小鹏:小鹏汽车未来10年销量占比一半来自海外
凤凰网财经· 2025-09-25 03:03
公司全球化战略 - 未来十年目标为海外销量占比50%及全球收入占比超50% [3] - 海外市场覆盖从1国逐步扩展至当前46个国家及200多家门店 预计今年增至60国 [3] - 在欧洲10个主流市场纯电品牌排名中国品牌第四 全球纯电品牌销量排名第六 [3] 技术发展路径 - 聚焦AI与大型硬件组合以变革出行生活方式 [3] - 定位为面向全球的AI汽车公司 [3] 海外拓展历程 - 五年前首批G3车型发运至欧洲 前四年采取审慎扩张策略 [3] - 前两年进入1国 第三年拓展至4国 第四年增至数国 [3] - 当前进入快速扩张阶段 形成从探索到加速的渐进式发展路径 [3]
透视半年报丨势能持续释放,小鹏汽车率先驶向L4的星辰大海
新京报· 2025-08-21 05:27
财务表现 - 二季度总营收182.7亿元 同比增长125.3% 环比增长15.6% [7] - 车辆销售收入168.8亿元 同比增长147.6% 环比增长17.5% [7] - 汽车毛利率达14.3% 同比提升7.9个百分点 连续8个季度增长 [8] - 整体毛利率17.3% 同比增3.3个百分点 环比增1.7个百分点 创历史新高 [8] - 净亏损收窄至4.8亿元 同比减少12.8亿元 环比减少6.6亿元 [8] - 现金储备创历史新高 进入盈利自我造血阶段 [2][8] 交付业绩 - 二季度交付量超10.3万辆 创单季度历史新高 [7] - 上半年累计交付量超2024全年 同比增幅超200% [2] - 目标9月起月交付量稳健超过4万辆 [10] 产品战略 - 二季度推出三款改款车型:2025款X9、MONA M03 Max、P7+超长续航Max [9] - 三季度推出两款全新车型G7和全新P7 强调情绪价值设计理念 [9] - 四季度将推出首款鲲鹏超级电动车型X9 纯电续航超450公里 综合续航超1500公里 [10] - 采用"一车双能"产品策略 未来将发布多款超电车型 [10] - 全新P7小订数据打破所有车型同期历史纪录 目标成为30万元内纯电轿车市场前三 [10] 技术布局 - 完成纯视觉智驾、AI大模型、图灵AI芯片和5C超快充电芯等技术平台升级 [10] - 2026年量产支持L4级别自动驾驶的前装车型 [13] - 计划在部分区域试点Robotaxi运营服务 采用无地图模式突破区域限制 [13] - 图灵芯片将在AI汽车上全面应用 [14] 全球化发展 - 加速扩大中国和海外市场规模及市场份额 [11] - 三条增长曲线:AI与汽车融合、全球化扩张、具身人形机器人深度融合 [14]
势能持续释放,小鹏汽车率先驶向L4的星辰大海
新京报· 2025-08-21 05:23
公司业绩与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累计交付量超2024全年,同比增幅超200%,二季度创单季度交付量历史新高 [1] - 二季度汽车毛利率连续8个季度提升至14.3%,同比增长7.9个百分点,整体毛利率达17.3%创历史新高 [1][11] - 二季度净亏损收窄至4.8亿元,同比减少62.5%,环比减少27.3% [11] - 二季度总营收182.7亿元,同比增长125.3%,环比增长15.6%,其中汽车销售收入168.8亿元,同比增长147.6% [10][11] - 现金储备创历史新高,公司进入"自我造血"新阶段 [11] 产品战略与市场表现 - 二季度交付新车超10.3万辆,改款车型交付量创历史新高 [11] - 目标从2025年9月起月交付量稳健超过4万辆 [12] - 三季度推出小鹏G7和全新P7两款新车,其中P7小订数据打破所有车型同期历史纪录 [12][14] - 四季度将推出首款鲲鹏超级电动车型X9,纯电续航超450公里,综合续航超1500公里 [15] - 2025年完成"一车双能"技术平台升级,包括纯视觉智驾、AI大模型、5C超快充电芯等技术 [15] 技术创新与未来规划 - 支持L4的车型将在2026年量产,并试点Robotaxi运营,采用前装车辆和无地图模式 [18] - 提出成为"面向全球的AI汽车公司"目标,依托软硬件全栈自研技术 [18] - 三条长期增长曲线:AI与汽车融合、全球化、具身人形机器人 [19] - 产品核心竞争力转向AI算法先进性、算力平台能力和数据闭环效率 [17]
小鹏汽车
数说新能源· 2025-08-20 11:03
核心观点 - 2025Q2公司各项财务指标创历史新高,交付量同比增长242%至103181台,汽车毛利率连续八个季度改善达14.3%,自由现金流超20亿元,在手现金475.7亿元[1] - 技术平台全面升级,G7搭载自研图灵AI芯片获同级销量第一,Q4将量产鲲鹏超级电动车型,形成纯视觉智驾AI大模型+图灵芯片+5C超快充+鲲鹏技术的代际优势[2][4] - 强化四大核心能力:技术领先(全栈AI自研)、组织力(AI驱动管理)、商业化(品牌溢价)、全球化(10国市场领先)[4][5] - 全新P7预售订单破历史记录,目标30万级纯电轿车前三,9月起月交付量目标超4万台[3][19] - 2026年将实现L4车型量产及Robotaxi试点,自研芯片算力达2250TOPS领先行业3倍,VLA模型参数数十亿[5][18] 财务业绩 - 2025Q2总收入182.7亿元(+125.3% YoY),汽车销售收入168.8亿元(+147.6% YoY)[8] - 研发开支22.1亿元(+50.4% YoY),销售费用21.7亿元(+37.7% YoY)[9] - 经营亏损收窄至9.3亿元(2024Q2为16.1亿元),净亏损4.8亿元(2024Q2为12.8亿元)[10][11] - 整体毛利率17.3%(+3.3pct YoY),汽车毛利率14.3%(+7.9pct YoY)[23] 产品与技术 - MONA 03 Max版本占比超预期,G7 Ultra版本占比超50%[1][2] - 自研图灵AI芯片总算力2250TOPS,VLA模型帧率两倍于竞品,2026年L4车型将原生搭载[5][15] - 鲲鹏超纯电平台Q4量产,集成5C超快充技术,X9综合续航达1500+km[4][5] - 座舱芯片算力领先行业12倍,支持多语言共情交互[5] 市场与战略 - 海外上半年交付1.8万辆(+200% YoY),在挪威等10国成最畅销中国品牌[5] - 印尼本地化生产启动,2026年海外推出鲲鹏全系车型[5] - 与大众合作扩展至燃油/插混EEA架构,形成稳定IP授权收入[17] - 设计战略升级,全球设立三大造型中心,新P7为首个成果[26] 业务展望 - 2025Q3交付量指引11.3-11.8万辆(+142.8%-153.6% YoY),收入196-210亿元(+94%-107.9% YoY)[6][7] - Q4目标实现整体盈利,车辆毛利率达高teens水平[28] - 2026年Robotaxi试点将采用无地图、无云端冗余方案[20] - 长期通过科技投入提升溢价,2027年加速品牌高端化[13][14]
颜值优先!小鹏P7背后是一场“情绪战术”实验
钛媒体APP· 2025-08-08 10:24
产品发布与市场表现 - 全新小鹏P7于8月6日在北京正式发布并开启预订 共推出702km长续航版、820km超长续航版和750km高性能版三款车型 [2] - 开启预订后6分37秒订单突破1万辆 未设预售价且仅需99元即可小订 [2][13] - 公司月销总量达36717辆 同比增长229% 1-7月累计交付超23万辆 目标完成率66.8% 位居新势力首位 [15] 设计理念与外观特征 - 采用"Less Is More"核心设计理念 强调"低趴"、"修长"和"宽体"三大特征 [3] - 标准姿态车高1427mm 空簧降低后车高1407mm(较老款降低43mm) 低于Panamera(1428mm)和Model S(1431mm)[3] - 车身宽度达1970mm 后胎宽度275mm 采用超宽鸳鸯胎增强视觉宽度 [4] - 搭载主动式进气格栅 风阻系数低至0.201Cd 可增加90km续航 [4] - 采用劳斯莱斯/宾利同款巴斯夫鹦鹉漆 提供6种外观色 设备改造投入近亿元成本 [6] 智能座舱与交互创新 - 打造"智能灵动仿生座舱" 以提供情绪价值为目标 [6] - 配备87英寸AR-HUD(华为硬件+自研软件) 支持"路怒消消气"表情包互动功能 [6] - 搭载三轴灵动中控屏 采用机器人IRON手腕同款3轴设计 支持左右25°及上下25°摆动 [7] - 前排门板设置Touch Pad电容感应开关 可联动氛围灯灯效与功能操作 [7] AI技术与硬件配置 - 全系标配3颗自研图灵芯片+1颗高通骁龙8295P芯片 总算力达2250TOPS(相当于9颗Orinx芯片)[8] - 搭载本地端VLA+VLM大模型:VLA负责智驾与主动决策 VLM负责智舱交互 [8] - 公司研发费用接近100亿元 AI训练卡达2万张 预计年内增至3万张 [10] - 采用全域800V高压SiC平台 所有高压部件均为800V设计 [12] 性能与基础配置 - 支持5C超充技术 较3C电池充电时间缩短40% 峰值功率486kW 10%-80%充电仅需11.3分钟 [11] - 续航里程分别为702km(长续航版)、820km(超长续航版)和750km(高性能版)[11] - 配备前排一体式运动座椅(NAPPA真皮+Dinamica材质) 支持通风/加热/按摩/16向调节 [12] - 采用前全铝双叉臂+后五连杆悬架 搭载双腔空气悬架(支持-20mm~+30mm调节)及智能可变阻尼减震器(每秒调节1000次)[12] 市场定位与战略方向 - 公司定位从"科技第一"调整为"颜值第一 科技领先" 强调颜值与科技同等重要但颜值领先半个身位 [3][7] - 新车聚焦运动轿跑市场 旨在成为"极致科技理想主义者的Dream Car"而非低价走量产品 [15] - 公司年度销量目标35万辆 计划四季度实现季度盈利 现有Mona M03和P7+车型已连续月销过万 [15]
全新P7小订破万台,何小鹏:不会是部分鹏友期待的那种便宜
南方都市报· 2025-08-07 04:18
小鹏P7历史表现与市场定位 - 初代小鹏P7在2021年贡献公司六成销量,成为当年"新势力纯电车型累计销量第一" [1] - 2021年公司以98155辆总销量超越蔚来、理想,首次登顶新势力年度销量冠军 [3] - 初代P7凭借全场景语音系统、NGP智能驾驶辅助等智能化配置成为"当时最领先的智能电动汽车" [3] - 2020年新能源乘用车市场渗透率仅6%,2021年迅速突破15% [3] 公司战略转型与技术突破 - 2024年正式转型为"AI汽车公司",自主研发图灵AI芯片已量产上车 [4] - 全行业首发本地部署的VLM、VLA大模型,持续强化AI技术长板 [4] - 2025年7月交付36717辆新车,同比增长229%,连续九个月交付突破3万辆 [5] - 2025年前七个月累计交付233906辆,年度目标达成率61% [5] 全新P7产品特性 - 采用"Less is more"设计理念,车高1407mm、宽度1907mm、车头长628mm [6] - 配备1.4m无断点贯穿式光翼灯带和纯平发光logo,投入3倍以上成本 [7] - 全系标配三颗图灵AI芯片,整车算力达2250TOPS [9] - 零百加速3.7秒,最高车速230km/h,采用全铝悬架和双腔空气悬架 [10] - 基于800V高压SiC平台,10分钟补能525km,续航702-820km [10] 市场表现与财务数据 - 2025年一季度汽车销售收入143.7亿元,同比上升159.2% [5] - 汽车毛利率连续七个季度提升,四季度盈利"不算挑战" [5] - 股价年内上涨65.7%,总市值达1473.73亿港元 [5] - 全新P7小订突破1万台仅用6分37秒 [11] 产品定位与竞争策略 - 定位25-35万元区间,目标"20万以上赛道重回前三" [11] - 强调"极致科技理想主义者的Dream Car"而非走量车型 [6] - 通过明星代言强化情绪价值,新增"路怒消消气"等交互功能 [8] - 独创三轴灵动中控屏,Touchpad智慧触控提升人机交互 [8]
何小鹏:未来10年,AI 汽车将像前10年新能源汽车一样 100 倍增长
快讯· 2025-07-18 07:02
行业趋势 - 高算力芯片被视为未来汽车功能性和安全性的核心差异化因素,特斯拉和小鹏汽车均认同这一观点 [1] - 未来10-20年中国汽车将向机器人形态转变,并普及至家庭场景 [1] - 燃油汽车在动力和车身方面的创新已放缓,当前软件和AI技术迭代速度显著加快 [1] 技术发展 - 汽车作为十年使用周期的产品,初期硬件(如算力芯片)的配置对长期竞争力至关重要 [1] - AI汽车未来十年可能复制新能源汽车的百倍增长轨迹,目前仍处早期发展阶段 [1] 公司观点 - 小鹏汽车CEO何小鹏强调芯片是汽车智能化进程中最重要的基础设施 [1]
何小鹏再谈组织进化:每个部门都要使用AI
36氪· 2025-07-13 12:00
核心观点 - 小鹏汽车CEO何小鹏强调AI在组织管理和产品开发中的核心作用,提出"科技—群体—复利效应"是企业成功的关键[1][9][25] - 公司通过AI深度改造组织流程,包括云文档协作、AI会议纪要等,实现非必要线下会议减少30%,每天72%员工使用飞书云文档[11][13] - 小鹏将AI技术全面融入汽车研发生产,自研云端大模型和万卡算力集群,年投入超40亿元,25%代码由AI编写[16][18] - 公司推出首款算力达L3级的AI汽车G7 Ultra,搭载3颗自研图灵芯片,智驾能力上限比行业提高10+倍[17][18] - 新势力车企普遍加速AI应用,理想/蔚来分别用飞书实现供应链实时管理和6个月完成1000座换电站改造[26][27] 战略转型 - 小鹏从单一爆品策略转向体系化竞争,产品价格带从20-50万扩展至10-50万,2024上半年销量超19万辆[8][9] - 组织架构深度调整,引入长城系高管王凤英,裁撤10名高管,何小鹏亲自管理供应链[9] - 公司定位从"智驾火车头"转向全面补短板,2024Q1营收158亿元,亏损收窄至6.6亿元[13] 产品与技术 - 新车G7上市9分钟获过万订单,通过新增602km续航版本将价格下探至19.58万元[7][8] - 自研VLA-OL模型突破车端算力限制,AI应用于冲压焊接质量检测、营销海报生成等200个业务环节[18] - 数字员工IRON渗透率达70%,集成44个服务台功能,人工工单比例从15%降至8%[19] 行业趋势 - 汽车行业开发周期从4-5年压缩至18个月,智驾软件迭代以周为单位[24] - 新能源销量TOP30品牌中60%使用飞书,多维表格月活将破1000万[27] - 车企竞争焦点从硬件堆料转向组织学习速度,岚图单个研发任务时间缩短60%[27][29] 管理创新 - 强制推行云文档替代PPT,2024年短会占比达81.2%,AI生成63万份会议纪要[11][13] - 建立万人员工全球化协作体系,覆盖40多个国家员工的多语言沟通[13] - 飞书被理想称为"超级感知工具",实现供应链数据实时可视化[26]
何小鹏再谈组织进化:每个部门都要使用AI
36氪· 2025-07-11 15:51
公司战略与AI转型 - 公司CEO何小鹏强调所有部门需全面拥抱AI,并研究30多个一级中心部门的AI应用程度[2] - 提出"AI汽车"概念,计划将AI与飞行汽车、机器人等出行产品融合[2][11] - 自研云端大模型路线,投入超40亿元打造万卡AI算力集群,定制图灵AI芯片量产上车[12] - 内部接近200个业务环节使用AI,包括25%代码由AI编写、AI视觉质检、AI营销海报生成等[13] 产品与市场表现 - 新车G7上市9分钟获过万订单,价格下探至19.58万元,搭载2000TOPS算力及L3级智驾能力[5][6][12] - 2024年上半年销量超19万辆,超出全年目标,MONA M03连续多月销量破1.5万辆[6] - 产品矩阵覆盖10万-50万元价格带,年内将发布新款P7等车型[7] 组织管理变革 - 2023年起推动组织效率提升,非必要线下会议减少30%,云文档协作使用率达72%[8][10] - 2024年AI生成超63万份会议纪要,短会占比达81.2%,AI服务台降低人工工单比例至8%[10][14] - 数字员工IRON渗透率70%,集成44个服务台功能,可审核报销单及筛选简历[14] 行业趋势与竞争 - 小米YU7上市1小时获28.9万订单,特斯拉Model Y持续施压,行业竞争白热化[2][6] - 车企开发周期从4-5年压缩至18个月,辅助驾驶软件迭代以周为单位[16] - 新能源销量前30品牌中60%使用飞书,多维表格月活将突破1000万[20] 技术研发进展 - 新车G7 Ultra搭载VLA-OL模型,官方称智驾能力上限比行业MAX车型提高10倍以上[12] - 与飞书共建AI服务台,整合财务、供应链等知识库,降低培训成本[14] - 蔚来、理想等车企通过飞书多维表格实现供应链管理、换电站改造等高效协作[18][19]